校内外一体化实训室

2024-06-30

校内外一体化实训室(精选十篇)

校内外一体化实训室 篇1

1. 设备资源使用率较低

实训室的设备较多, 其中包括实训室在建设时采购的各种教学设备和实训室在运行过程中采购的易耗材。而各个专业采购各自教学仪器, 有时只考虑自身专业需要, 功能、用途比较专一, 很难和其他专业共同使用。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 较难实现信息共享;填报历年数据时容易造成数据重复, 甚至失真。

2. 实训管理人员配备不完善

高职院校实训管理人员往往是教学辅助人员, 他们缺乏维修设备地能力, 往往需要请专业的教师或外包公司来维护。加之待遇不高, 又没有相应的考核制度, 实训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提高。而外包公司费用高而且有一定的延迟时间, 不能出现问题后就能及时解决问题, 不能充分有效地保障教学需求。

3. 日常管理臃肿滞后

教学工作是实训室管理的核心业务, 包括上课、上机考试、学生练习等。在现有的管理方法中, 所有数据都由手工记录并录入, 任课老师填写、管理员搜集、整理, 再到数据录入人员, 这个环节多而且繁琐, 难免会出现信息遗漏和错误, 无形之中加大了实训室的管理成本及降低了工作效率。

4. 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安全问题是实训室管理的重要问题。预防火灾及防盗是高职院校实训室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现有的管理中, 安全检查都是人为检查, 防潮、防电、防火都是实训管理人员的必要检查。当实训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时, 容易出现安全漏洞, 难免会出现安全事故。

5. 缺乏一套完整的评估机制

实训室的各项工作评估机制不健全, 实训室工作没有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实训室的成立、实训室规章制度的建立、实验设备的定期维护、实训教学的评估、实训室管理人员的考核等方面, 需要有完整的、可量化的和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实训室建设的重大事项, 缺少统一的领导与协调, 加上实训室管理人员缺乏, 内部管理不到位, 使各项工作的开展较为被动。

二、校内实训室建设初探

1. 建立及改进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实训室运行过程中, 还需制定及改进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完善实训室的管理体系, 需制定《实训室手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训工作档案管理制度》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完善, 可以使实训室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2. 加强建设实训室管理队伍

首先, 需要建立合理的分配激励制度, 改善实训管理员的待遇, 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其次, 应为实训室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 提高实训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使他们能更好地解决实训室出现的专业性故障。最后, 应建立更好的招聘制度及考核制度, 以保证实训室管理人员所负责的实训教学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工作顺利进行, 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

3. 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

(1) 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训室管理人员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对实训室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更全面的实时监控,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更有效地禁止学生或其他人员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更有效地维持教学秩序, 使学生更集中精力在学习上。

(2) 利用系统中的资源共享, 以及实训室中网络的优势, 能更合理地规划各类资源, 更积极地整合各类资源。对现有的数据进行分析, 使实训室的日常管理更加信息化、有序化, 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3) 通过系统中的消防监控系统及闭路监考系统, 可以弥补人力资源对安全检查的不足, 大大降低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4. 健全实训档案, 促进实训室管理工作规范化

实训室档案包括实训室规章制度、教学管理档案、实训室物资管理档案等。实训室档案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系统、全面, 档案管理要及时、规范、有序、安全, 与智能化管理系统对接, 实行一体化建设管理。

摘要:实训课程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深化和检验,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存在设备陈旧、资源使用率低、管理滞后、评估机制不科学等诸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探讨校内实训室的管理机制和评估制度能有效地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促进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晨.关于校内实训室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职业, 2009, (12Z) .

校内外一体化实训室 篇2

一、校内实训室现状及存在问题

实训室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锻炼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然而,在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实训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重视硬件投入、忽略软件建设

随着专业的不断发展,学生人数的逐步增加,实训室的建设资金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虽然实训室的数量与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实训室管理职能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实训室建设受到较大的影响。

2.实训室队伍管理水平较低

现有的实训人员大多数是由专业教师角色转变而来的,虽然在专业技术上达到了中高级的职称,但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不能科学有效地对各实训室进行动态的管理,更不能满足评估的要求。另外,学校对实训人员未能系统地安排培训与学习,同时对实训人员缺乏激励机制,影响实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实训室的各项管理工作停留于表面。

3.缺乏一套完整的评估机制

对实训室各项工作的评估机制不健全,使实训室工作没有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在实训室规章制度的建立、实验设备的定期检查、实训教学的评估、实训人员的考核等方面,需要有完整的、可量化的和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实训室建设的重大事项,缺少统一的领导与协调,加上实训室工作人员缺乏,内部管理不到位,使各项工作的开展较为被动。

二、校内实训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

实训室的改革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构建与新时期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实训室管理模式,是许多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成立实训室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室主任目标管理

成立实训室管理工作小组,该小组由院领导、室主任及相关专业教师、实训教师等组成。主要负责规划实训室的建设;实训室主任的聘任与考核;协调实训室与教研室的关系等。同时在实训室建设中引入激励机制,实行实训室主任目标管理,在完成学院实训室建设总目标的过程中建立实训室建设的具体目标,制定措施,组织实施,即把学院总体目标分解成若干具体的子目标,组成网络状的目标管理体系。

2.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

在实训室运行和开放过程中,应陆续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如《实训主任岗位职责》《实训室管理员岗位职责》《学生实训室守则》等)并上墙。制度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如何切实可行的去执行和落实是管理的重要议题。因此如何构建与迅速发展教育相适应的实训室管理模式,使实训室能更好地为专业服务,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是实训工作人员乃至专业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3.加强实训室与教研室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成立实训中心后,教研室很少参与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因而给实训教学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何协调好实训室与教研室之间的工作关系,加强实训教学的研究和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是深化实训室管理模式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实训室的主要功能是实训教学,在努力做好实训教学的前提下,要积极开展科研、社会服务和社团工作,使实训室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得到充分利用。

4.加强实训室管理队伍建设

实训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训教学效果。建立一支有一定理论基础、综合素质好、技术水平高、事业心强、结构合理的实训技术队伍。由于学校定编定岗,固定编制的实训人员较少,满足不了实训工作的需要。一方面可以注重引进一些高层次的人员来充实实训教学队伍;另一方面可采取减少固定编制,启用承担实验教学辅助工作及一般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流动编制。所有实训人员都实行“实训技术岗位资格证书”制度,持证上岗。健全与完善实训人员的考核制度,改善实训人员的工作条件。

5.建立健全实训档案,促进实训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实训人员平时应注意收集各类档案资料。指各个实训室在规划、建设、管理和开展实训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实训室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纸质资料、电子文件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实训室档案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系统、全面,档案管理要及时、规范、有序、安全。

总之,实训室的建设必须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集全院力量,规范各项工作,使实训室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要不断创造实训条件,增强质量意识,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社团及社会服务,为实训室的规范运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校内外一体化实训室 篇3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室的实践

实训教学一般分校外实训和校内实训两大部分。校外实训, 主要培养学生顶岗实习的综合能力, 在酒店进行。校内实训, 主要培养基本操作能力和专业专项能力, 即使学生具备必要的从事酒店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专项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在相应的专业实训室进行。因此, 要求专业实训室必须具有培训人员现场应用技术的条件, 能体现出酒店管理与服务的应用性、综合性的特点。

对应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形式包括两种: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 (1)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对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相对稳定、产学结合、合作办学以及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2)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群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本着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高技术含量、开放性好和通用性强的原则进行。

高职毕业生的优势, 在于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和动手能力, 能实现零距离上岗。而这一优势的取得, 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体系完备, 运行良好的实训基地。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年实践, 构建了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三四五”模式, 即以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 满足学生基础实训、专业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生产型实训四个能力层次的要求, 实现实训基地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该院探索了实现“三四五”模式的三种途径, 一是完全由学院自行建设, 包括提供师资、设备、场地、管理等。二是企业无偿捐赠设备, 学院配备师资、设备, 提供场地并进行管理, 称之为企业捐建模式。该院软件技术专业部分实训室就是由美国思科公司无偿提供的13万美元的设备建成的。三是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 并可选派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工程师到校担任实训教师, 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教学, 学院提供场地和管理, 称之为校企共建模式。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 伴随酒店如火如荼的发展, 几乎所有酒店找我们要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都是实习与就业。“现成的没有, 我们一起培养, 怎么样?”不少企业离去, 温州万豪商务大酒店、武汉六合宴餐饮有限公司、锦都酒店、海景大酒店等留下来了——我们合作培养!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对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 然后决定分别与各个酒店合作建设相关的实训室。在锦都酒店送来了餐饮摆台用品和客房铺床用品的前提下, 温州万豪商务大酒店与我们共建客房与前台实训室、武汉六合宴餐饮有限公司与我们共建餐饮实训室和茶饮酒吧实训室、海景大酒店和象山县旅游局与我们将共建宴会和导游实训室等。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校企双方一边实践一边探讨, 我们坚信:共同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局面不久就会出现。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室的思考

1.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室意义重大, 而且很有必要, 特别是促进了应用性人才培养。

它一能密切校企合作关系, 扩大企业影响;同时, 提升专业实训室的针对性和技术的先进性;二能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 促进了教科研的发展并促使老师及时更新知识;三能实现实训实习教育资源的校企双边共享双赢;四学校能有效地履行高职教育职能, 学校在与企业的接触中, 得到企业反馈最多的是相对于技术之外更重视员工的职业素养, 所以通过校企合作就是可把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标准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相一致, 学生的定位与员工的定位相一致, 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零公里”就业。

2.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室应找准校企合作关键点, 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合理解决投入产出矛盾, 优化校企资源配置。

企业受利益驱动的控制, 不可能不考虑成本, 不顾生产效益, 无偿的提供学生能力训练;学校有考虑培养人才的重任, 不可不考虑规律, 无条件的满足企业用人需求。而且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 都不能只索取不回报。因此有效地平衡双方的利益关系, 协调合作中产生的矛盾, 成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中关键的问题。

3.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应具备实训的基本功能。

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 并逐步发展为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

(1) 专业知识的实践基地。要在原有基地的基础上, 将高职实训基地建成巩固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方法的实践基地。

(2) 职业技能的培训基地。基地主要培养学生的技能, 减少验证性实验。通过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使其在校期间就能积累工作经验, 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

(3) 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高职实训基地应充分利用学科和人才优势成为高科技成果的孵化器。

(4) 应用课题的研究基地。在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 以及参加工程建设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 将高职实训基地建成应用课题的研究基地。

4.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建设有一定的基本要求

(1) 校内实训室建设要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 突出地区或行业优势, 全面规划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训中心可按照专业大类设置, 请企业参与设计和建设, 确保实训的仿真模拟性。

(2) 校内实训室建设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对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 编写特色鲜明的实践教材, 制订各项技能特别是核心能力的考核标准, 严格考核制度, 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3) 校内实训室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点, 根据地区和行业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 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

(4) 校内实训室要依靠企业, 与校外实习与实训基地紧密结合, 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 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位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

(5) 校内实训室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技能的双师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要聘请一批来自企业的技术能手、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促进产学合作,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6) 校内实训室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 探索各具特色的实习、实训室建设模式, 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水平、高质量。

参考文献

[1]万青, 余群英.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民航广州教育研究》, 2005年1期 (总第23期) ;

[2]黄瑞海, 孙百鸣.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绥化学院学报》, 2006年4月;

[3]吴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机械职业教育》, 2009年12月;

[4]陈长江.谈校企共建船舶类专业实训室.《职业教育研究》, 2006年第1期;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室建设的思考 篇4

一、 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意义

实训室建设是以实训为核心,以任务驱动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训室建设是新教学模式当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条件,也是各大院校培养高级人才的必备条件,成为现今各大技工院校的改革重点。学生可以在一体化实训室中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这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而一体化实训室的建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

1.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笔者学院加强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全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以校企结合为重要思想,根据企业岗位的需要,进行一体化建设,实训室的整体布局与企业的运营流程一一对应。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教材为主体的落后观念,使理论和实际相融合,有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

2.一体化实训室实训环境的搭建

通过到其他院校以及企业的调研学习,学院把一些企业的管理理念应用到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中。实训室场地的布置按照企业的模式,环境布置与企业相一致,学院建成的现代化实训中心就是严格按照实际生产配置的。这使得实训室不仅是学生的教学场所,还是企业的生产车间。

正是由于让企业文化走进了校园,使得学院的教学能够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来进行,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学生对实训的积极性,例如设置获奖展示台,用来展示学生所获得的各种奖项。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学生搭建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学院还在实训场地悬挂了安全生产标语以及规章制度等。

3.一体化实训室实训内容的构建

教学实训室作为一个综合性实训场所,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服务能力、合作精神等。

一体化实训室的实训内容构建,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老师讲为主,在进行指导与训练以前,指导老师会根据实训内容来讲解相关的知识,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把握关键性知识;第二阶段是以学生的学为主,老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操作中提高实训技能;第三阶段是以做为主,即学生在老师的操作示范下,自行完成各项专业技能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能动性,进行创造性模仿。

4.一体化实训室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不仅要建成一流的实训基地,还要打造出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因此,学院采取了引进与培养结合的方法,从一线引进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外派进修、企业锻炼等方法培养优秀的骨干教师,并通过他们来培养年轻教师。最终通过校企合作来建设一支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教学团队。

三、一体化实训室的运行效果

学生通过一体化实训室的培训,解决了以往课本和实践相脱离的问题。一体化实训室在建设过程中,实训场地、设备,管理方面都和企业接轨;在实训的过程当中加强仿真性,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感受到鲜明的企业文化;在学生的着装、操作的规范性等方面,模仿企业运营实际情况。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参加工作后迅速转变角色,实现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一体化实训室均配备有多媒体教学,在实训室里集多媒体教学、实训于一体,使得实训课和理论课相结合,真正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非常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充分利用一体化实训室的资源,学院还成立了实训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实训技能培训,让学生能在实训过程中提高自身能力,在专业技能上进一步提高。

校内外一体化实训室 篇5

一、改革背景

我院工程造价实训室建于2009年, 主要用于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建筑类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实践技能实训, 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方法计算建筑工程各项费用及工程总造价的能力。配备电脑60台, 安装60个节点的广联达软件, 多媒体设备1套, 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安排的实训学时为24,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安排的实训学时为16, 一般平均每年有4个班开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 平均每年有6个班开设《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 工程造价实训室每年开设的学时总数为192, 实训室的利用率不足20%, 而与此同时, 学生们反映出的工程造价技能普遍不强。

二、改革过程

1.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实践技能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反复训练的基础上, 我们针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特点, 把原来的实训学时统一增加到32学时, 要求任课老师 (或聘任的师傅) 利用晚自习等课外时间, 对学生开展的工程造价实训进行辅导, 对于少数还没有学会的同学, 另外增加学时进行课外补习。同时, 为了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我们于2010年开始尝试“技能项目化, 项目师徒制”的师徒制教学改革, 该项改革引导双师型教师或能工巧匠利用课外时间强化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其中工程造价实训是师徒制项目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要在已学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或《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学生中招徒, 利用工程造价实训室对其进行强化训练, 每年在工程造价实训室培养学徒达100多人。

2. 由培训向培优延伸。

为了充分满足部分学生对工程造价浓厚兴趣的要求, 我们还以工程造价实训室为基础, 于2011年成立了工程造价爱好者的学生自治组织———天筹造价协会, 协会实行学生自治, 协会会址设在工程造价实训室, 由1~2名专业老师负责指导, 定期开展工程造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活动, 并以天筹造价协会为主体, 承办学院每年一次的工程造价技能大赛。此外, 还从协会的优秀会员中推荐学生参加每年举办的全国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天筹造价协会已经成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表现的重要舞台。

3. 由实训向实战延伸。

在实训的过程中, 我们尽量选取学校周围的真实工程为对象来进行造价实训, 鉴于该实训室的指导老师有5名取得了造价师职业资格, 并有一定的工程造价实践经历, 我们在工程造价实训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天筹造价工作室。工程造价室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实训的同时, 带领学生接受部分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业务, 先后承接了九洲数控公司二期厂房工程、学校医护大楼工程、学校图书馆改造工程、学生宿舍改造工程的造价预算和竣工决算工作;还与湖北钟鸣造价事务所、孝感三维造价公司达成协议, 承接合作企业转来的部分工程造价业务, 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

4. 由校内向校外延伸。

在办学的过程中, 我们陆续接到校外造价学习培训的需求, 如要学工程造价软件的使用, 要学工程造价技术 (只学专业技术, 不拿文凭) , 对于人数在10人以下的, 我们让他们跟着专业课程的进度学习, 对于人数在10人以上的, 我们单独编班, 利用周末或晚自习时间, 在工程造价实训室学习。同时, 在工程造价实训室由实训向实战的延伸过程中, 需要开展一定的校外工程造价咨询服务, 承接合作企业的部分造价业务。这样, 实训室的教学培训服务功能逐渐实现了由校内向校外的延伸。

5. 由人才培养向就业创业延伸。

在长期的社会培训和造价咨询服务过程中, 工程造价实训室逐渐成为学校联系社会的一座桥梁, 学校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 一些单位的用人信息不断向实训室汇聚, 学生的求职信息通过实训室对外发布, 近三年来, 通过实训室推荐就业的毕业生达到70多人。同时, 我们还在实训室建立毕业生流动工作站, 对于有工程造价专长的毕业生或天筹造价协会的会员, 留下来与实训指导老师 (或师傅) 一起, 对内开展实训教学, 对外承接工程造价咨询业务, 部分毕业生因此还激发了创业热情, 在天筹造价工作室的锻炼和影响下, 2011届毕业生魏智勇、2012届毕业生陈强也相继创立了自己的造价咨询公司, 该实训室逐渐演变为“创业孵化型”的师徒工作室。

三、改革成效

工程造价校内实训室功能拓展的过程, 是教学功能不断强化深化, 服务功能、生产功能等不断延伸并相互渗透的过程。随着实训室功能的拓展, 实训室的内涵也更加丰富;环境上从原来的实训室变成了现在的工作室;身份上从原来的师生关系变成现在的师徒关系;学生体验上从原来的作业变成了现在的产品;组织管理上从原来的教管分离变成现在的教管合一。功能拓展后的工程造价实训教学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工程造价实训室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技能的主课堂, 教师施展才能和得到锻炼的主阵地, 学校服务社会的主渠道, 学校联系社会的立交桥,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切入点, 是学校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实训室, 也是学校深化工学结合改革的示范区。该实训室平均每年满足500人次的专业实训, 每年培养协会会员和学徒200多人, 在2011年全国第四届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中工程造价协会会员陈强获得一等奖, 左娟获得三等奖, 在2012年全国第五届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中, 该协会3名成员组成的代表队获得团体二等奖, 每年通过工程造价实训室推荐毕业生就业20多人, 每年天筹造价工作室获得的造价咨询服务收入40多万元, 改善了教师的办公条件, 提高了教师的业务实践能力, 增加了教师的劳动收入。

四、启示思考

工程造价校内实训室功能“五个延伸”的实践, 是实现实训基地功能多样化的一个案例, 给人以启示, 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进一步思考。

1. 必须努力拓展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 让基地“活”起来。

按照实训基地功能多样化的思路, 我们对校内的建筑测量实训室进行了相应的拓展, 以建筑测量实训室为依托, 成立了学校天地测量协会, 对测量爱好者进行培训, 使技能训练经常化, 同时以测量协会为主体, 对外承接部分测量业务, 还与孝感市技能鉴定站合作, 把测量实训室作为孝感市测量放线工的技能鉴定中心, 大大激发了建筑测量实训室的活力, 提高了建筑测量实训室的使用效率。我们还按照同样的思路, 对建筑工程资料实训室做了类似的拓展, 但也不是每个校内实训基地都可以实现功能多样化, 对于一些基础技能实训室, 如建筑识图实训室, 其功能拓展就十分受限。

2. 必须注重实训基地不同功能的协调, 使基地“和”起来。

实训基地功能拓展了, “活”起来了, 同时也会产生不同功能之间的“打架”现象, 尤其是实训基地的训练性与经济性之间的矛盾, 会更加突出, 这就必须注重对实训基地不同功能的协调。首先, 在校内实训室各项功能实现的时间安排、人员安排上要统一筹划, 尽量避免或减少冲突。当实训基地的训练性与经济性发生明显冲突时, 要树立人才培养是校内实训基地第一要务的理念, 明确实训基地的主体功能定位, 经济功能、鉴定功能只能服务或服从于人才培养功能。其次, 在实训基地的投资和管理上, 要坚持学校的主导地位和控制权, 保证校内实训基地姓“教”。还要制定实训基地考核管理办法, 明确实训基地各项功能的目标要求, 用制度保证实训基地的各项功能相互协调, 相得益彰, 保证主要功能的作用发挥不走样, 不变味。

参考文献

[1]王襄, 赵红, 刘竹林.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4) :163-165.

[2]何应林, 郭志强.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 2007, (11) :39-41.

如何构建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篇6

飞进来的是什么? 飞进来的是电子产品———计算机。从1946年计算机这种机器诞生后, 科技大幅度地跨越前行。

学习的广范, 学习的深度, 学习大部分使用电子网络查阅。在教学领域中, 运用计算机教学, 进行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现代的标志, 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就是要求都会现代化的教学, 这就是如今社会教学的改革。改革更深化些就是每人一台计算机, 时刻在信息化中, 理实一体化教学。

作为一个国家级的示范专业化学校,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 也在不断地在教学中向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科技进发。组建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其实原来的实训室就已经是一体化了, 如今让原来的环境和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改善, 并执行起了一体化模式。学生教室和实训室合一, 学生时刻都在使用着电脑, 这真是优级的条件, 但是一个优级的条件下, 怎么样去建设好它呢? 这是一个难题。

教学体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 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功能而形成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

理实一体化是指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等技术。针对理实一体, 要更好地去探索学生平时的管理。怎样让学生体会出这样的理实一体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让学生有健康的软件指引学习, 而不能成为了一个网吧的效果。

计算机部实施的一体化实训室有:

(1) 哈派动漫实训室

(2) 极光平面设计实训室

(3) 影视后期实训室

(4) 网络硬件实训室

(5)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

(6) 传统手绘实训室

运用了理实一体化教案、理实一体化教材、理实一体化管理、理实一体化的教室。

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还要包括“培养方案一体化, 学校企业一体化、教学方法一体化、评价考核一体化”方面。 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 必须统筹规划、详细计划、全面安排, 稳步推进, 争取成效。各要素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德能一体、理实一体、 教练一体”, 要让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环境和气氛中,手脑并用, 学做结合, 由单项到综合的循序渐进式学习实践,练就学生的基础能力、综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

一体化的教材可以自己做相关学科的自身讲义, 一体化教案可以实行每一学科进行教案和学案的统一使用, 一体化管理就需要多方面的技能人员进行软件和学生控制, 教师首先全面掌握针对本学科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中职专业课改革已经大幅度的前进。已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已由原来的课堂教学法向项目教学法转变, 教学中突出技术能力的培养。

理实一体化教学着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团队配合能力。学生根据任务引导及项目参考资料自我学习并解决项目拓展的学习任务。

职业学校构建“以能力为本位, 以职业实践为主线, 以项目课程序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让文化课和专业课在理实一体的实训室中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信念就是读书学文化, 好像在广阔的田野中矗立, 呼吸着那温暖而舒畅的空气; 目标可以达到所定下的方向, 向这个方向前进。可现今一切都包围在机器中间, 无信念和目标, 因为信念和目标是那么渺小了, 机器可以解决暂时的一切信念和目标。所以, 要调动起机器带给我们的优越, 而不是掉进机器中。

理实一体化教学怎样构建才有效地调动资源呢?

(1) 教师有较高的能力操作这些机器, 控制学生的能力,每节运用好这些机器, 让学生从机器中传递的信息去学习,而不是浪费时间被机器所主宰。

(2) 加强学生时刻在理实一体实训室的管理。

(3) 加强一切外来软件的控制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理论和实践得到充分结合。发挥教师灵活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探索。而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与一定培养目标相联系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从教学实践来看, 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

以“做中学”为基本原则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方面取消了传统的教学大纲、 教材, 在教学形式上取消了班级授课, 在教学方法上也取消了系统讲授, 多采用活动作业、项目、答疑为主的方法。对于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 是挑战也是动力, 它将激发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 以触动到教师以往想触动而不敢的动力, 关心科技发展新动态以跟上时代步伐。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 也把教师的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了。因此, 理实一体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的组合。理论指导实践, 而实践操作又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使知识与技能掌握更加牢固。

理实一体化非编实训室的布局 篇7

优化教学效果不是完成实训室建设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建设理实一体非编实训室优化教学效果是实训室设计和建设的最终目标。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围内, 实训室设计方案和设备的选择依据就是是否最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优化非线性编辑实训室的教学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场地面积和布局、场地环境、网络环境。

1 场地面积和布局

《高等学校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 (试行) 》第5项环境与安全第1条学生实验用房规定:“实验室无破损, 无危漏隐患, 门、窗、玻璃、锁、搭扣完整无缺, 墙面脱落及污损。实验课上每个学生实际使用面积不低于2m2, 实验台、凳、架无破损, 符合规范”。实验课上每个学生实际使用面积不低于2m2是教育部的强制规定。按照50座的机房考虑, 机房使用面积不能小于100m2。但是达到最低标准并不意味着就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非线性编辑实训室人均2m2的条件是比较紧张的。以电脑桌尺寸0.6m (前后) ×1.2m (左右) 计算, 如果学生坐姿需要前后空间为0.7m, 那么每个学生的直接使用面积为1.56m2, 50座共计78m2。公共面积包括:过道、公共区域、投影幕和黑板、空调、服务器和网络机柜等等, 22m2显然太紧张了。宽松的非线性编辑实训室有利师生身心健康, 便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的展开, 还可以削弱众多设备发出的噪音。

非线性编辑的教学有以全班为单位的传统课堂教学, 也有以小组为单位的分组节目制作实训学习。分组教学模拟影视摄制组, 让学生担任制作团队中的不同职务角色, 合作完成一部短片, 教师作为指导者参与其中。非线性编辑是一门综合应用型的学科, 课堂教学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必须通过自学弥补课堂教学不足。影视后期制作是一项富于创造性的工作,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线性编辑实训的目标之一。

非线性编辑实训室除了适合开展普通课堂教学, 还应该在培养创造性思维、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实训等方面有所改进。普通的计算机房通常采用横排式排列实验终端, 如图1所示。

横排式布局的优点是节省空间, 便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 但是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 桌面上突立的显示器形成了师生间交流的隐性障碍; (2) 不利于教师走动, 妨碍教学辅导; (3) 不便于开展讨论形式的小组教学; (4) 缺乏影视实训的氛围。

大型影视制作单位有专业非线性编辑工作站房, 大都以单套非线性编辑设备为单位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制作环境。这样的布局有利于进行创作活动, 但不便于开展教学活动, 而且空间的利用率太低。

非线性编辑实训室应该将横排式改为直列式, 有利于教师走动辅导, 增大列间距, 综合专业单位非线性编辑工作站房的布局方案, 变通为如下分组布局方案。 (1) 非线性编辑工作站分组摆放; (2) 在组间安装活动屏风, 分组时用屏风间隔, 上大课时收起屏风, 屏风采用吊顶式轨道推拉型。改进后的布局如图2所示。

图2中双线条代表活动屏风。通过活动屏风, 实训室既可以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制作环境, 也可以合为整班教学的教室。教室的前部适当留出一块空间, 便于开展各种特殊形式的教学活动。采用这样的布局需要留出更多的公共面积, 如图2所示, 该实训室的最小尺寸为长18m、宽10m, 否则难以容纳这些分组图形工作站。该实训室的最小人均面积为3.6m2, 这种布局对房间面积的需求是很大的。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 选用哪种布局方案是无法统一的, 但就建设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优化教学效果来说, 分组布局方案值得参考。

2 场地环境

非线性编辑实训室的环境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 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大部分实训短片 (20分钟左右) 的制作都需要较长的制作时间, 师生停留在非线性编辑工作站房中的时间也就较长。因此实训室的环境设计必须考虑到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主要包括:空气流通、温度、噪音、电磁辐射、采光和照明等等。

非线性编辑实训室的设备众多, 产生大量噪音, 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会给人造成精神疲劳。有条件的话, 应该在装修时在墙面上粘贴有吸音功能的带孔隙的环保装饰材料。尽量采用线槽布线, 钢槽结实、安全、防电磁辐射, 比起静电地板来便宜, 线缆维护方便, 不会与噪音形成共振。

(2) 营造出影视编辑的氛围。非线性编辑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富于创造性的工作, 在呆板枯燥的实训室中, 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灵感。营造和影视制作单位类似的影视创作环境可以形成良性刺激。

在计算机显示器以上高度, 水平于人视觉的墙面上, 布置雅致的现代画、3D MA X效果图等装饰画, 不仅起到美化机房环境的作用, 还能缓解疲劳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此外将往届优秀学生作品上墙展示也是不错的选择, 可以起到激励学生展示教学成果的作用。实训室还应该安装空调和换气设备。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环境更适宜师生潜心学习和创作。价格昂贵的非线性编辑设备也只有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才能稳定工作。在场地空间允许的前提下, 应该在场地内布置仙人掌等常绿耐旱植物, 这类植物既能大量释放氧气、吸收电磁辐射, 还不需要常浇水。

参考文献

[1]秦红兵.关于电视节目制作后期编辑中的几点探讨[J].中小学电教, 2003:6~6.

[2]张勇.非线性编辑系统架构探索研究.中国有线电视, 2004 (16) :62~66.

[3]许波勇.校园机房巧布局[J].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5, 8:54~55.

校内外一体化实训室 篇8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建设,职业技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我院实施了“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强调“教”“学”“做”合一。“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教学模式, 必须有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作支撑, 利用实训装备来动手操作。因此, 在我校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 新建了实训大楼和现代工程加工中心。在实训室的设计及布置中, 我们以“办教于企”的模式提升实训室建设的标准化水平, 通过实训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 以实验实训教学创新和建设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1 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意义

1.1 必要性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目前, 高职教育已经从量的扩张转到质的提高, 从重规模发展转到重内涵建设。实训室建设的教学做合一也成为各大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头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是“做”。要真正实现“做”, 就要有实训室, 教学做一体化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实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目标和学生完成学业的必备条件, 是保证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2 意义

实训室的教学做合一, 是通过以现场训练为核心, 以任务驱动强化学生的能力训练, 在全新的开放式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岗位关键能力, 培养服务意识、诚信品德和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通过在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的学习, 学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掌握一定的技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今后就业及高质量地完成工作打下基础。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的建成, 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训练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供重要的硬件支撑, 既是学生学习理论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的基地, 也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重要场所。

2 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建设思路和措施

2.1 建设思路

麦可思公司调查报告指出, 我国职业院校的许多毕业生主要存在着实践经验缺乏, 动手能力差, 缺乏实际应用工作能力, 在3年内无法达到企业岗位的要求等问题。为此, 我院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根据机电一体化岗位能力需要, 通过校企联合开发, 实现实训室建设主体多元化以及实训室功能布局与企业生产营运流程的一一对应, 并为构建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环境奠定一定的硬件基础。

2.2 建设措施

我院以加强实训室建设为抓手, 依托实训基地平台,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的落后观念, 使教、学、做融为一体,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2.1 实训室环境的营造

经过到兄弟院校和企业调研、考察和学习, 并根据学校现有场地、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 我院将现代企业的“7S”管理理念和方法移植、嫁接到实训室建设中, 并按照企业的模式设计了场地布置方案, 使实训室环境和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要求保持一致, 做到实训室既是教学场所, 也是生产车间。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使我院教学能够真正按照未来职业岗位群对基本技能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 提高其综合素质, 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我院新建成的现代制造工程中心, 在厂房高度、面积大小、采光通风、电力配置、高压气源供应等方面均按照实际生产需要配置。在实训场地悬挂安全生产标语、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7S管理标语, 帮助学生更好、更安全地开展生产学习。同时, 我们设置了优秀学生作品展示台和学生在各种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的各种荣誉,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2.2 实训内容的构建

教学实训室应该是一个综合实训场所, 它不仅要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 还要训练他们的服务技巧、沟通能力、工作态度、合作精神等。我院在实训教学内容的构建上, 着重把握好“教”“学”“做”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教”:以讲为主, 在示范指导和训练之前, 教师根据实训项目内容讲解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要点、操作步骤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等内容。明确教学目的, 突出重点, 把握关键知识。

第二个阶段“学”:以示范指导为主, 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明确该实训项目技能的全过程, 明了操作顺序和动作要领, 让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指导, 从而迅速地掌握技能。简而言之“身教重于言教”。

第三个阶段“做”:以操作为主,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按照教师的示范, 自行完成专业技能各项操作。此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进行创造性模仿的过程;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周密组织, 精心传授技艺。

2.2.3 实训室管理的规范化

实训室的设备较多, 而我院实训教师较少, 每位教师要带10~20名学生, 负责2~3个岗位, 为此, 在实训教学中, 我们采取教师带学生、学生带学生的方法进行实训教学。这种“一带一”的做法, 既减少教师的劳动强度, 又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训室推行7S管理模式, 做到实训前整顿队伍、清点人数、实训中做好记录、节约成本, 实训后清扫、清洁场地等良好的行为规范, 使学生的个人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

2.2.4 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实现教学做合一的目标, 不仅要建成相应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还要打造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为此, 我们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在职学历提高、外派进修、到企业锻炼和参与研发项目等途径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培养青年教师;从生产一线引进和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机电专业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全, 具有教学和科研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3 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运行效果

3.1 实训场地实景化, 有利于实训教学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在实训室建设中, 无论是设备布置还是管理我们都向企业看齐。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校内实训环节的仿真性, 从学生着装、操作规范、考核等方面模仿行业和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 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学习期间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 体验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角色, 走上工作岗位后, 能迅速转入岗位角色, 真正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

3.2 实训室集多媒体教学、示教、实训于一体, 有利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

教学做合一的实训室配有多媒体、移动黑板和桌椅, 将教室设在实训室里, 理论课和实训课融合在一起进行, 真正做到教学做相结合, “做中学, 学中做”,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3 通过全方位开放实训室提升学生综合技能

利用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的资源优势, 学院组织学生成立课余兴趣小组, 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技能培训,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创新精神, 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为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全方位开放实训室, 对他们进行专项培训, 使学生职业技能有了质的飞跃, 获得了良好的比赛成绩;利用院系的师资力量, 在开放性的实训室平台上, 积极开展职业技能考证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近年来, 我院学生100%双证书毕业。

参考文献

[1]赵燕.机电一体化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999 (4) :107.

[2]陈为, 范骏.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中心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4) :190-193.

[3]龙淑嫔.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创新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32) :187.

[4]郑树昌.实训室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镇江高专学报, 2010 (7) :102-104.

[5]陈炳森, 刘棣中.“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0) :77-78.

[6]陈继权.“做学教一体化”搭起校企对接桥梁[N].中国教育报, 2010-04-29.

校内外一体化实训室 篇9

【关键词】实训管理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 理实一体化实训 中职

【中图分类号】TH137-4;TH13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3-02

一、现状分析

中职教育的根本是为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随着全国高级教育的普及,中职教育得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加强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同时,加强实践技能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动手能力强、训练有素、技术过硬、有创新能力、有继续学习能力的毕业生,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

(一)液压与气压传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中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育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比较普遍存在,教学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许多中职学校正在推行教学改革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大胆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全面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的构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因此理实一体教学等到了许多中职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并被普遍运用到教学中。

(二)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建设缺乏科学性

随着中职教育模式的扩大,传统的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已经无法承载实践教学新任务。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建设理念不先进、不科学、不系统,设备不健全,配置不合理,缺乏生产性实训室,没有职场气氛。仅能满足基本的实践教学任务,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可持续提升能力。且有的设备教师还不能完全掌握,这就不能更好的教授学生,设备的利用不充分,不能充分的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

(三)液压与气压传动专业教师的缺乏

目前我校液压与气压传动专业教师缺乏,现有对本专业不够精通,或是理论可以但实践缺乏。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双师型”教师是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能充分发挥功能不可以缺的。培养既有理论教学,又会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是当务之急。

二、规范理实一体化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基础设备建设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础设备是保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的首要条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知识经济背景下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是理论生产和传播的主体,积累并传承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与生产技能训练。实训室必须具有丰富的高科技内涵和反映技术前沿的特征,教学场地的安排、设备的配置、管理模式等都要具有先进性和重要性。

三、理实一体化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软件建设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要充分的发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功能,就必须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和利用假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训,熟练生产流程和工作环节,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丰富实训经验,提高综合职业素质与实训教学能力,造就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达到现代化教育效果,必须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课程以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素质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竞争能力、适应能力为重点,按照教与学理论从教学资源的实用性、科学性、有效性等方面对专业进行分析,确定课件内容与课程平台设计方案,补充、整合,加入富媒体元素,最终建成互动性强、多媒体化的资源系统。或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获取的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加工或开发,使之适用于课堂教学,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三)校本教材开发建设

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校本教材开发是新课程改革实训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撰写。校本教材的开发更能满足本校的实情,满足学生的需求,更能让学生易接受知识点、易掌握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

四、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制度文化建设

建立健全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的管理制度是保障实训室安全的首要条件。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建设是实训室内部用以调节和规范师生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各种规则,是实训室正常、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制订完善制度,明确个人的职责,落实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规范的实训操作和安全防护措施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加强对实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检修,对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是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更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此,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主要采取“7S”管理模式,进行实训室管理。

五、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所谓一体化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它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格地区分开,而是将两者交替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讲,就是由一位专业课教师同时担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学,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的局限,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六、探索液压与气压传动一体化教学的做法

在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安排中,我引入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和统筹安排,使教学内容编排更合理,从而减少重复内容,缩短重复教学时间,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互动与和谐统一。既强调课程核心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关键技术的培养。

第一步:引导。打破常规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对基本元件、基本回路和典型系统进行演示,使学生对基本的液压元件有初步的认识,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采用实物及实物录像解决课堂教学难点,将典型的液压元件逐一解剖分析,真实、直观地展示了液压元件的结构组成,学生观看后,很容易就掌握了液压元件的组成结构;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各种液压元件的结构形状、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三维动画模拟仿真,增加了空间感和真实感,从而使学生对液压元件工作原理的理解变得深刻,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步:操作。对课件和实验进行初次的感官认知和系统的理论讲解后,让学生根据所讲液压传动实验进行操作,使学生初步具备对液压元件、液压回路的组装和测试的综合能力、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在工作中使用和设计液压传动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回路并进行实验,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步:评价。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分析,重点找出学生的共同错误点进行讲解,采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教学方法,排除学生理解的误区。

第五步:巩固。让学生对第一次实践的结果进行纠正,达到全面掌握的目的。整个教学进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以便起主导作用,但更多时候是帮助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有时处于传递——接受的学习状态,但更多时候是进行主动思考、探索、建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益锋.一体化教学的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科教导刊,2014,01.

[2]曹贺. 卓越计划背景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03.

校内外一体化实训室 篇10

(一) 会计实训室目前主要分为手工会计实训室和电算化会计实训室

手工会计实训室是进行会计技能实训和会计模拟操作的场所, 配备有会计专用桌, 财会模拟科目章, 会计凭证, 会计习题库, 会计专用装订机, 点钞机, 模拟钞票, 幻灯机等设备。实训室主要服务于会计专业课程的手工技能训练。目前所开设的主要实习项目有基础会计手工技能操作、财务会计手工技能操作、成本会计手工技能操作、毕业实习前的综合模拟操作等。学生通过完成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仿真教学实习操作, 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核算及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熟悉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提高识别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操作技能, 从而提高学生手工会计实际动手能力。除此之外, 学生还可以进行珠算、点钞等会计基础技能的训练。电算化会计实训室主要用于财务软件和教学软件的学习。教学软件学习应用旨在直观教学、丰富教学信息, 提高教学效果;财务软件学习旨在掌握现代财务核算工具、提高学生实践应用技能、适应现代财务工作需要、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技能需求,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二) 缺乏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一体化实训室

学校在组织学生校内实践环节的时候, 往往把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作为独立的两门课程, 这容易使学生在这两种方法上产生认知上的偏见, 认为只要熟练掌握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 学习了电算化会计知识, 两项技能就都能掌握;或认为普及电算化会计之后, 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已无必要。可见, 应该提供一个场所对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同时进行教学, 会计从业人员有必要从两种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中去全面掌握会计相关技能。

(三) 已有的实训室缺乏职业特点、软硬件设施不配套

已有的实训室缺乏职业特点, 无法达到仿真的要求, 大多数仅仅是一间机房几台电脑或一间普通教室加几张桌子而已, 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财务工作的真实环境。由于会计工作涉及到保密性的原则, 要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就必须更加着重校内实训环境的建设, 如果实训室缺乏职业特点, 学生通过实训还是无法了解真实的会计工作, 实训室的投入就无法体现其价值。实训室的硬件设施符合要求之外, 还要求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教材与硬件相配套。实训指导教师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实践经验丰富, 但很多学校的教师却无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 指导学生的时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实训教材也不配套, 针对一体化教学, 简单地把手工账资料进行改造, 以适应电算化会计, 根本无法达到实训室建设的目的。

二、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源于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同步实训的必要性。

(一) 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过渡的需要

手工会计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掌握会计原理和各种核算技能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手工会计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从长远来看, 手工会计必然向电算化会计转化, 这是科技进步条件下的一个发展趋势。电算化会计是传统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它不仅可以把广大财会人员从复杂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 而且还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替代人工完成了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决策, 为管理提供了全面、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在现今条件下, 这两种方式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还需要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渡期, 因此, 学校非常有必要在过渡时期开展一体化教学。学校开展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一体化教学, 可以有效地让这两门学科有机融合, 让学生了解传统手工会计和现代电算化会计的内在联系。

(二) 较好掌握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技能的需要

只有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同步实训, 学生才能体会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的相同之处, 即处理的对象是相同的;处理的内容都主要围绕账、证、表三大内容进行;处理流程基本类似:建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不仅如此, 学生还可以认识到:手工账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的管理, 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系统却由过去单一的管理发展成为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通过两种账务处理实训同步进行, 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及利弊, 让学生了解它们是相通的。在相互结合通过同步实训对比, 使学生明白电算化会计是传统手工化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并没有改变传统手工会计核算的原理和基本程序, 即会计核算仍然要经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一基本过程, 其核算结果应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实训不同步进行, 没有比较, 没有联系, 学生只知道电算化会计方便, 但却不知方便在何处, 也无法了解整个的账务处理程序的原理, 甚至都不知道电算化会计中的数据怎么得来的, 会给学生将来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带来障碍。

三、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实施

(一) 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一体化实训室的功能

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应具有手工会计和电子模拟实训、岗位实训、网络教学、教师备课、教学管理和社会服务功能。能够按照单项实训、专题实训、分岗实训、混岗实训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训, 能够使学生在这个实训室里熟悉会计业务处理的流程, 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多种方法和会计岗位的各项技能, 通过企业、税务、银行等岗位设置, 完成出纳、往来、成本、财产物资、投融资和财务成果核算、纳税申报与核算等模块的实训。

(二) 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思路

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一体化实训室一般设综合实训区和集中教学区。综合实训区, 按企业情景和工作要求, 结合教学需要进行规划布局, 让学生在一个基本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岗前培训, 区内设公司财务部、采购部、仓库、质检部、生产部、客服部、销售部、人事部等, 配备ERP软件系统、保险柜、计算机等相关办公设施, 银行、工商、税务 (国税、地税) 区域配备业务柜台、计算机等相关设置, 可以把全班学生分配到各部门的相关岗位扮演相应的角色进行实际演练, 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并体验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集中教学区配有计算机、财务软件系统、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会议桌椅等。计算机配置适用中型企业的用友U8和金蝶K/3、适用小型企业的用友通和金蝶KIS, 配置其他财务软件的演示版, 适用大型企业的速达软件, 在工资、供应链上具有优势的管家婆软件等, 也引入B S架构的网络财务软件, 如伟库网、友商网、管家婆等。实训室的建设在完成教学的同时, 可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的功能, 可以同真实的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合作, 将承接的代理记账业务转由学校组织学生在实训室完成记账工作。这样学生处于真实的环境中, 所接触的凭证、账簿、报表不再是虚拟的工具, 整个会计工作流程也不再是平时的作业, 通过报税使学生与银行、税务等单位零距离接触, 并使其记账工作质量直接得到银行、税务等单位的检验。真实可靠的账务处理要求将迫使学生养成认真求实的工作作风,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

(三) 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同步实训的方法

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同步教学, 是指两门会计课程在采用同一套财会业务教学资料的前提下, 完成整个财务工作流程, 并形成手工与电子两种财会数据成果形式的相关教学工作的总称。同步教学要求对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样本企业财会资料设计等进行诸多设置与安排。

要实现两种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综合教学, 首先, 要做好相关的组织、计划工作, 包括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实训教材、实训财务软件、专业指导教师等。实训教材资料最好由教研室根据会计综合实训教程的要求组织确定。其次, 做好实训前的动员, 让学生了解实训的目的、意义, 实训的总体安排、要求、措施, 明确责任、任务、进度等情况, 使学生感到仿佛处在真正的会计工作岗位上。在具体教学中, 要随时注意两种账务处理的相互比较, 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掌握两种账务处理的共性和区别, 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

综上, 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一体化实训室, 在实现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同步实训的同时, 还可以提供给学生仿真的会计工作环境, 如果再能发挥其社会服务的作用, 实训室的建设才是物尽其用。S

摘要:目前各高校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实训室大多都是分开的, 缺乏一体化实训室。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一体化实训是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过渡的需要, 也是较好掌握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技能的需要, 学生有必要进行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同步实训。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手工会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刘芳.高职院校会计综合实训室建设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 (12) .

[2].覃志伟.会计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重要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6) .

[3].吴陵玲.技工学校会计实训室建设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10, (24) .

上一篇:局部切除术下一篇:构造发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