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课题实施方案

2022-08-24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二五课题实施方案》,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十二五课题实施方案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点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编写要点

(仅供参考)

总体上要围绕本课题思路及成果进“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核心任务,兼顾各部门承担专项规划的编制设想,研究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点:

一、本课题研究小组的组织架构,涉及其他部门的人员如何来组织和分工。

二、课题需设立或分解成哪些子课题,分别由哪些人或单位来完成;课题研究的基本提纲和要点是哪些,拉出一个初步的框架或设想,以确立研究的大方向,这些内容在研究中还可以根据研究情况适当予以修正和调整。

三、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包括组织实施哪些调研活动,召开哪些会议,等等;其次是时间进度安排,以及其他工作要求。

四、其他需要在研究方案中予以明确的事宜。

说明:

1.本编写要点只是课题研究的共性要求,是编写研究方案的指南,仅供参考,各牵头部门可根据课题的本质要求和特点自主研究提出相应计划方案。

2.不同课题对制订研究方案的要求不尽相同,故在形式上无需固定格式,只要明确以上工作要点、做到工作任务落实即可。

3.招标课题的研究方案由承担单位具体制订。

第二篇:“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 2012-9-18

立项号

2012XKT-YJ156

课题名称

幼儿园安全教育研究

负责人

王晓蓉

所在单位

西安东方幼儿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且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只拥有一个孩子,祖辈、父辈对孩子给予多少关爱。幼儿园作为孩子的活动场所,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保障孩子们在园的安全,为孩子们提供适宜的环境,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保障幼儿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但是我们也看到,幼儿园的孩子们年龄大概在2.5——6岁之间,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且由于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从小接受的锻炼教育不同,活动能力不同,加之有些孩子由于先天遗传或是用药等影响,身体素质也各不相同,即使同年龄段幼儿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幼儿园工作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幼儿突发紧急情况。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特别是对于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们更要加强此项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完善办法,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这就是我们的选题理由。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安全工作是每一个单位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对于幼儿园,面对的都是弱势群体的幼儿,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都比较薄弱,因此特别需要教师加强责任心,将孩子们至于安全的保护范围内,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对幼儿安全教育,使幼儿掌握较多自我保护的方法;还有就是加强对教职员工处理幼儿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及管理。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增强每一名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预防安全事故的能力,使得幼儿园管理人员、保教人员拥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紧急开展应急处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避免或是最大限度降低幼儿突发事件。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注重教育、强化管理。首先细化幼儿园晨检工作、午睡巡查工作。杜绝幼儿外带不安全物件概率。第二,将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列入每周正常教学工作。可以开展幼儿安全故事比赛、幼儿园与家庭共同进行安全伴我行亲子活动。第三,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通过培训、案例分析、有关幼教对于安全类的法规、答卷等形式,加强教职员工的知识技能掌握。

二、制定流程、实际操练。平时我园进行书面培训内容较多,而教师实际操作机会少,此次研究活动,将主要针对实际练兵开展,要求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实际进行操作,并邀请有关专家来园指导;根据工作需要,为各个班级配备必备的物品器械;在管理工作中,制定工作流程,具体工作进行责任分工,保证从幼儿园管理层面、教师处理层面、后续工作方面有章可循。

三、对比分析、总结经验。对幼儿进行纵向观察,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对教职员工掌握知识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与前期工作做对比,得出有关数据。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旨在使每名员工从思想上,方法上深入了解、掌握安全防范处理能力。 预期成果:

1、问卷调查表;

2、总结并形成园本安全教育的常态方法和制度;

3、课题中期报告及论文;

4、结题报告。希望能得到专家的引领,让我们的安全工作切实有效。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请老师指正!

第三篇:“十二五”科研课题计划

“十二五”期间教师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计划

“十二五”期间,我本人在继续教育科研课题在“十一五”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特拟计划如下:

一、确立思想,明确任务。

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关于继续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和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规划,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研究重点,突出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使教育科研成为提升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的支撑点,努力实现完善教育,提高自我,提升自我内涵的基本目标。

二、进一步完善科研组织机构建设。

学校教育科研制度是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育科研制度是学校做好教育科研工作的根本保障,管理的目的是高效益地完成科研任务,用最少的时间、人力、物力,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促进学校发展。“十二五”期间我要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完善健全自身教育科研机制:

1.继续组织学校总课题组,各科科研小组分层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2.继续履行北山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条例。提高教育科研管理水平,促使学校教育科研群众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其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确保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规范有序。

三、做好自身培训工作,

1.充分利用科研例会时机进行有关科研工作基本知识理论的学习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定期参加科研问答知识讲座。

2.制定严格的学习制度,加强自学的监督,自觉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形成良好学习氛围,每要完成相应数量的自学笔记。

四、工作目标、成果预设。

(一)、五年发展总目标:

1、以科研课题拉动学校各项工作,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素质关,构建学习型团队,终身学习型团队。

2、完善校本研究制度,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五年内按计划积极申报、承担省、市、区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力争在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进入先进行列。

(二)、工作目标及具体措施。 2011年目标及措施

1、参加做好“十二五”课题申请立项及开题会的召开工作。

2、落实实验子课题的确立及实施。

3、完成“十一五”课题收尾工作,力争获县“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4、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5、扩大科研小组成员,加强学习,实施例会制度,发挥科研小组的引领作用。

6、依据“专家引路、骨干带头、全员参加”的培训模式,大力普及推广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

2012年工作目标及措施:

1、做好“十二五”课题实施及课题阶段性总结工作。

2、进一步深化校本研究工作。

3、计划争取科研骨干市级教师

4、总结教育科研工作新经验。

5、加大我校教育科研宣传力度。及时与上下级传递最新信息。

6、积极做好做好科研材料积累工作。 2013年工作目标及措施:

1、进一步完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2、完成所承担课题的经验、成果的总结。

3、加大宣传、交流、推广的力度。 2014年工作目标及措施:

1、推出一节科研课题示范课,参加科研成果总结汇报会。

2、完善科研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 2015年工作目标及措施:

1、召开校本研究成果汇报会。

2、总结各项课题研究成果,做好各项课题的结题工作。

3、做好“十三五”课题的滚动立项工作。

4、力争成为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以上各科研工作具体目标及措施将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北山小学 李秀芬 2010年7月5日

“十二五”科研工作计划

北山小学 李秀芬

2010年7月15日

第四篇:1、 国家“十二五”课题研究领域

课题涵盖领域 研究内容

国内外经济走势对本地经济影响及对策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分析

综合类研究

“十二五”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与重点建设专案研究破解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

机制瓶颈研究专题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

基础设施领域 居住、就业与交通发展模式评价与优化方向研究 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的目

标、思路及措施研究 重点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目标、思路及措施研究

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思路及对策研究

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目标、重点及对策措施研究

信息产业发展的目标、思路及措施研究

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思路及措施研究

产业结构研究

物流业发展的目标、思路及措施研究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目标、思路及措施研究

汽车发展的目标、思路及措施研究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目标、思路及措施研究

国内外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及其所带来机遇和挑战产业

集群布局及产业集聚效应研究 重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加快推进城镇化战略研究

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

城乡区域研究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发展的目标、思路及对策研究

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经济布局调整与重点发展区域及相关政策措施研究 重点

提高创新能力思路及对策研究

科教文化 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思路及措施

研究

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思路及措施研究

“十二五”时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资源环境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研究

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的目标、思路及措施研究 “十二五”生态建设与

环境保护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重点

第五篇: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农村小学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在三十年代就指出:“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他还说:“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化的知识,学会现代化的技能。感觉现代问题,并以现代化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指引中国发展方向的重要理论。而教育的重任就是要全面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新,我们的学生却还是在死啃书本,钻研已经陈旧僵化的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的教育现状,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赶超世界一流强国。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还说:“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由此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也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

而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体实施标准。虽然这个理论已提出了七十多年,但真正理解其理论含义的并不多,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的则更是少见。“教学做合一”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唯物主义路线,构建了现代教育方法论的原则,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也符合我们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正是陶行知先进教育思想的最好体现。因此,我们把这一先进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运用于新时期教育实践中去,并加以丰富和发展,必将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作出贡献。因此,新课程背景下,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农村小学的实践与创新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将为我们培养创新性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从事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先进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对于改革当前农村小学教育,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立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

通过学习领会,我们发现陶行知先生的许多论述对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部分构成,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国现代教育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生活教育理论对改变以当今仍然存在的“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改善教育过程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此,我们立足于学校校本特色,运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在已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多样化课程资源,努力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培养最有生活力的农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水平突飞猛进,日益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科技的顶尖人才。然而中国人口85%是农民,基础教育离开了农村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尤其是农村小学,更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农村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培养最有生活力的农民”,这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朴素而又美好的愿望。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条主线,他十分重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利用“八野”种植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尝试与其它学科进行整合开展实践活动,探索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培养出最有生活力的学生。

三、课题的界定

新课程背景:指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活动;不仅是文

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堂学习要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发展。

“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它的方

法论。“教学做合一”的基本主张是:事怎样做便怎样

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既是

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实践与创新研究:特指在我校的校本课程研究中,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

想落实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去,进一步丰富其思

想的内涵,在研究中不断创新,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

本课程。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从事劳动的实践既是取得有用经验的手段,又是运用和检验理论知识的一种机会。”邓小平也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

2.自我建构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这是我们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进行课型设计与教学模式研究学习的主要理论依据。

3.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指出人的智力绝非静态的、客观的、一元的,它们主要表现在面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体发展的思想,与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为我们挑战传统、形成新的有时代特色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研究思路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多元智力理论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把这种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置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看待,把智力的结构看作是多维的和开放的,把智力看作是有待于环境和教育激活及培养的潜能,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层面上的新支点、新依

据、新视角和新参考。

4.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政策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决定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十六大更是将其精辟为:今后教育必须注重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5.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

1)“生活即是教育”:健康的生活便是健康的教育;劳动的生活便是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便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便是艺术的教育;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社会革命的教育。

2)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有创造才有热烈的兴趣。所以我们主张“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新”是中国教育的完成。

3)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世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五、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情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学习、实践、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推进教育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全国各级陶行知教育研究会积极开展学陶师陶研陶的活动,许多学校把学习、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作为思想理论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成为促进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推动器。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现实意义特别直接的有陶行知先生的学生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论和陶行知先生的科学教育论,我国教育界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倡导下,已经由纪念陶行知,发展到

学习陶行知、研究陶行知的阶段。而具体把陶行知教育理论,特别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小学校本学习的开展,落实和实践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前尚不够深入,特别缺乏一些符合新时期校本学科教学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案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给我们整个校本课程改革以启迪,同样可以具体指导小学校本学科的生活化,体现实践性。本课题组认为,这一研究很有价值,也同样能推动学陶、师陶、研陶的进一步深入。

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2061计划”出版的《科学素养标准》和《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除了对探究教学模式、探究教学与学生认知发展的关系、探究教学对师生提出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外,还特别强调“实际去做才能做好、教好和学好”。

我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学习。在2001年3月正式出版的我国理科各科国家课程标准中,体现教学做合一的科学探究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国家标准促进探究式教与学的实施问题,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与此同时,成立了“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该课题组在借鉴美国“在做中教”探究教学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探究式学习的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充分体现了“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思想和方法。

六、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在新课程标准对劳动技术教育“以劳动教育为引导,以技术教育为主干,以实际项目与学科整合为载体,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基点”的全新定位之下,初步构建农村小学以探究型、实践性、拓展型为基础课程类型和活动内容的劳动技术教育模式,努力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拓展出具有时代意义及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内容,体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性,逐步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

子课题设计如下:

1: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内涵如何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2:农村小学生发展的调查;八卦洲乡土资源的调查

3:以“八野”为特色的教学做合一的校本课程总体方案的设计。

4:以“八野”为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案例设计。

5:“八野”为特色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形式和方法及指导策略。

6:校本课程的管理及学生发展评价方式。

七、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八、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

(2)组织课题组的理论学习。

2、行动阶段

(1)开展“学陶”活动,通过典型教育活动,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2)八野种植系列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3)八野种植劳动课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开展特色的实践活动。

(4)八野种植系列劳动校本课程的编写。

九、成果展示

1.论文(围绕字课题 指导策略 案例)

2.调查报告(学生资源的调查)

3.校本课程

4.围绕教师的指导策略出案例集

5.校本课程的管理手册及评价手册

6.总的研究报告

上一篇:商法模拟法庭案例一下一篇:司法部六条禁令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