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研室十二五课题

2024-05-13

江苏教研室十二五课题(共6篇)

篇1:江苏教研室十二五课题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一、重大课题

重大课题围绕江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设立。以全省性的宏观教育政策研究、原创性的理论研究为主,着眼于全面提升省级研究的前瞻性、学术性和创新性。课题在全国范围内招标。课题名称不能改变,研究内容要依据本指南所提出的“研究要点”设计,可增设但不可减少。课题申报填写《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大课题申报评审表》,经过初评后以现场集中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审。

1.江苏教育全面现代化核心指标的研制

研究要点:系统回顾江苏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历程和阶段,明确江苏教育现代化已经达到的现实水平;以当今主要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水平为参照,明确人力资源强省、学习化社会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依据《江苏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发展目标,研制包括投入水平、办学水平、结构水平、质量水平等在内的核心指标及评估标准;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对策等。

2.完善江苏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制度与关键政策研究

研究要点:“十一五”期间江苏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主要成绩与存在问题的研究;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制度与关键政策的价值选择、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的理论研究;发达国家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和政策的分析和案例研究;弱势群体子女(特殊儿童、贫困学生、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等)接受公平教育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完善江苏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和政策的对策和建议等。

3.2020年江苏教育资源配置的前瞻性研究

研究要点:“十一五”期间江苏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以江苏规划纲要所提出的2020年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出全省教育资源配置的总体方案和设想;明确提出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特殊教育)资源配置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对策建议等。

4.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教育质量标准的分类研究

研究要点: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明确研制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思路、基本依据和基本原则;发达国家教育质量的内涵、框架和标准的比较研究;建构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基本框架和主要指标;提出保障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对策与建议等。

5.江苏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的研究

研究要点:全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制度的 研究;建设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点工程的设计;保障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重大措施的研究等。

6.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全面提升的整体推进研究

研究要点:“十一五”以来江苏初中教育发展的经验、成绩、问题的研究;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研究;初中教育发展的宏观政策分析与设计的研究;初中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变革、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教师队伍建设等专题研究;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全面提升的学校案例研究;初中教育全面提升省级行动计划的研制;初中教育区域整体推进的思路与策略的研究等。

7.学术性普通高中办学标准的研究

研究要点:学术性普通高中对我国普通高中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的研究;学术性普通高中与一流高中的关系研究;学术性普通高中的办学模式、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优质特色发展等专题性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术性普通高中办学经验的研究;江苏省学术性普通高中案例研究;学术性普通高中办学标准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指标的研制等。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化研究

研究要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的研究;近十年来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趋势和走向的比较研究;课程改革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梳理与解释的研究;以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核心建构中国本土化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措施和对策建议的研究等。

9.省域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研究要点:省域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研究;区域高等教育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省域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创新驱动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研究;统筹省域高教发展与优化区域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研究;做强省域高等教育与区域高等教育联动发展研究; 分类指导与不同类型高校综合改革试点研究。

10.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高水平大学的内涵、特点、价值取向的研究;高水平大学主要指标的国际比较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案例研究(包括办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保障、学习支持、经费投入、质量管理等方面);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的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实现方式及对策措施的研究等。

11.江苏高校特色办学研究

研究要点:高校特色办学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研究;发达国家高校特色办学的经验借鉴研究(包括办学定位、资源配置、绩效评价、政策指导等);江苏高校分类发展与特色发展的关系研究;江苏高校特色办学的典型案例研究;江苏高校特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实现路径研究;江苏高校特色办学的外部支持体系建构研究等。

12.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江苏现代职教体系的研究

研究重点:江苏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背景、新要求、新问题的研究; 发达国家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度和经验的借鉴研究;江苏中职和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江苏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江苏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目标、任务、实现路径、政策选择等。

13.江苏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

研究要点:江苏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开发与使用现状分析;江苏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战略目标、任务、难点突破;江苏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技术支持与开放共享;江苏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14.江苏开放大学的研究

研究要点:开放大学(学院)的国际比较研究;江苏开放大学建设的功能定位与目标任务的研究;江苏开放大学教育资源开发、开放、共享机制的研究;关于终身教育课程开发、数字化终身学习网络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15.“苏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要点:“苏派教育”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包括 “苏派教育”形成的源头、环境、条件、作用等;“苏派教育”代表人物及风格、流派的传承研究;“苏派教育”的基本理念、特质、内涵及发展规律的研究;“苏派教育”的国内外比较研究;“苏派”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思路的研究等。

二、研究方向与范围

以“基础教育”、“职成教育”、“高等教育”为三大领域,“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三条主线,形成“研究方向与范围”的基本结构,共分四个部分:一是基础教育,二是职成教育,三是高等教育,四是自选课题。为方便研究者选题,力求表述的完整和全面。“研究方向与范围”是课题选择的提示,不是具体的课题名称,需要研究者自拟研究课题的名称。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经费资助和经费自筹)、各类专项(经费资助和经费自筹,名教师专项和青年专项)、立项课题的申报在此范围内选题。超出三大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史研究等,为自选课题,请在申报评审书相应栏目注明“自选课题”。上述范围的所有课题均填写《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申报评审书》。

㈠基础教育 ⒈政策与体制研究

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演变和发展的研究;0—3岁婴幼儿社区早教公共服务体系研究;“0—6岁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研究;0—6岁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康复研究;普及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与制度建构的研究;区域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的研究;学前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的研究;幼儿园准入管理的机制研究;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幼儿园建设研究等。义务教育“全面覆盖”的内涵与政策保障研究;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进城务工农人员子女免费义务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区域推进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体制与机制的研究;城市化过程中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有效缓解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学校择校问题的政策研究;义务教育从机会公平走向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政策保障研究;学龄儿童明显减少背景下科学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的研究等。

区域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研究;深化普通高中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研究;统筹协调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相关政策研究;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保障措施研究等。

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与使用的比较研究;江苏学前教育投入与收费的政策研究;政府采购民办学前教育学位问题的研究;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的调查研究;城镇/农村幼儿园合理布局的研究;幼儿园园舍建设的研究;幼儿园办园经费的核算研究;幼儿园收费标准与管理机制研究等。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投入的历史演变及现实状况的研究;我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及使用的调查研究;促进我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保障政策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小班教学的成本核算研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政策研究;健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岗位设置的研究;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与制度创新研究等。

公办普通高中政府投入所占比例逐步增加的研究;逐步取消“三限政策”的可行性研究;普通高中教育成本分担研究等。

⒊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幼儿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幼儿园安全管理研究;幼儿园教育评价与督导体系的研究;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幼儿素质发展的评价标准研究;特殊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研究等。

建立区域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政策研究;改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制度的政策研究等。

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机制研究;区域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保障研究;建立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切实减轻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的研究等。

⒋区域教育发展研究

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及其实施的研究;区域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研究;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区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区域推进学校共同发展及学校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区域推进校长队伍、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研究;区域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研究;区域推进学校自主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学校 品牌建设的研究等。

⒌学校发展研究

学校发展与变革的国际比较研究;学校变革的基本理念、主要目标、整体思路、实施途径的研究;江苏中小学学校整体变革的案例研究;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及学校共同体形成机制的研究;学校文化建设与品牌建设的研究;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的研究;江苏名校的个案研究;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深化研究;中小学全纳教育的实践研究;家庭、社区与学校共享共建的研究;教师、学生、社区参与学校管理与学校重大决策的研究;幼儿园园本发展的研究;学前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研究;特殊儿童医教结合康复教育模式研究;公益性导向民办学校发展研究;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创新研究;中小学生课外活动体系和学校文化活动体系构建的研究;学校体育、艺术、卫生教育的研究;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研究;学校领导与学校管理的创新研究;学校领导的基本趋势与实践样式研究;学校领导与管理体制的变革研究;区域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研究;校长专业化的内涵、特质、标准及培训的研究等。

⒍课程教学研究

整体提高国家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研究;学校课程特色与教学文化建设的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学校课程规划的研制;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教学设计与教学操作的研究;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研究;“三维目标”相统一的教学过程优化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网络教学的研究;学前教育整体课程建设的研究;幼儿园混班制课程与主题活动的研究;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接的研究;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普通高中模块化教学的创新研究;学校(幼儿园)课程审议制度建立的研究;学校(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管理变革的研究;特殊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特殊儿童教育有效性及评估研究;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研究;中小学校本教学评价改革研究;中考制度变革研究;中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国际比较研究等。

⒎学生发展研究

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儿童观、学习观的研究;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成因的研究;促进中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及评价的研究;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研究;学生道德成长与价值观形成的研究;学生学校日常生活体验的研究;学生学习情感与学习态度的研究;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差异的研究;特长生破格录取的学校政策与制度研究;学前儿童智力的早期发展研究;儿童文化与儿童发展的研究;营养与幼儿身心发展问题研究;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及干预策略研究;特殊儿童的个案研究;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和应急机制研究;学生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学生学习生活幸福感研究;生命教育研究等。

⒏教师发展研究

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男幼儿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培训机 制研究;幼儿教师资格标准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流动的政策研究;特殊教育教师准入机制的研究;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研究;初中特级教师、名教师、名校长培养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长)流动制度和机制的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普通高中教师课程能力全面提高的研究;校本(园本)教研活动与机制的研究;建构学校(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学校(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区域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研究等。

㈡职成教育

⒈区域教育发展研究

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战略定位、建设标准及示范服务功能的研究;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江苏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战略研究;江苏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战略研究;经济全球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研究;生源减少背景下江苏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研究;江苏中、高等职业教育区域资源的优化、开放、共享的研究;区域推进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成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社区、学校成人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研究;城乡一体社区教育体系研究;终身教育学习网络研究;农村成人培训体系研究;江苏老年教育体系的创新研究等。

⒉政策与制度研究

现代职业院校制度研究;职业院校招生与就业制度创新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学分与本科院校学分互认研究;中外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制度的比较研究;江苏职业院校毕业生直接升学的教学制度与体制机制研究;江苏职业院校毕业生直接升学的政策制度设计的研究等。

⒊经费投入研究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经费投入的实证研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投入经费的比较研究;江苏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与机制的创新研究;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的制度研究等。

⒋学校发展研究

职业院校董事会(理事会)运行机制研究;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研究;职业院校合作发展、合作育人的机制研究;职教集团创新发展研究;职业院校评估制度优化研究;职业院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运行研究;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与内部治理结构研究;江苏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名校发展的案例研究;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研究;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等。

⒌课程与教学研究

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合度研究;学校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文化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标准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 式研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教学质量管理与多元评估制度研究;实训基地建设研究;职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网络课程开发与网络学习的平台建设研究;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学校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管理的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有效提高职成学校教学质量的案例研究等。

⒍教师发展研究

江苏职成教教师现状与对策研究;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研究;职成教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名师成长规律与有效培养的研究;职成教教师继续教育研究;职成教教师职业心理研究;兼职教师进修和管理模式研究;江苏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名校长研究等。

⒎学生发展研究

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学生学习效能研究;学生学习方法研究;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职业院校毕业生海外就业服务机制研究;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研究;学生创业教育的案例研究;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学生挫折教育与失范行为管理研究等。

⒏成人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机构的转型与创新研究;成人非学历教育研究;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研究;老年教育研究;数字化终身教育资源建设研究;自学考试改革创新研究;公民学分积累、转换与认证制度研究;学习型组织创建标准研究;成人闲暇生活教育研究;成人网络学习研究等。

㈢高等教育

⒈区域高教发展与改革研究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变化与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性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与特点的研究;统筹推进各类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分类评价体系的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研究;建设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学的研究;江苏区域高校联盟试点研究;长三角高等教育改革联动机制研究;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与方式研究等。

2.教育经费投入研究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与使用的比较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历史演变的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投入现状及问题的研究;江苏省建设新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与机制的研究;江苏省研究型大学经费投入渠道的实证分析;江苏省普通本科院校经费投入的实证分析;影响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因素分析;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高效投入与使用的研究等。

⒊教育国际化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特征与历史的研究;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经验研究;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江苏省高校外国留学生的人数变化 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大学课程的国际化研究;大学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国际化研究。

⒋教育质量研究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认证与评估的比较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现状及问题研究;不同类型高校的质量保障内涵及措施的差异研究;大学内部的质量保障体系与政策制度研究;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保障与长效机制研究;建立大学学习与教学中心的国际经验研究;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与标准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等。

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研究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达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与典型经验研究;江苏省高校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与特点;产学研的定位、过程与机制研究;促进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政策与制度保障研究。

⒍大学发展研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的研究;大学办学目标与办学理念的研究;大学去行政化与大学治理结构的研究;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研究;高校自主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研究;国内外优秀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高校全纳教育的内涵与实践研究等。

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达国家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研究与比较研究;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课程与教学模式、政策与制度保障研究;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的满意度研究;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就读经验的满意度研究;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模式研究;研究型教学的方法、策略与模式的研究;大学的信息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等。

⒏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

国外大学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及趋势研究;大学课程思想史研究;通识课程的内涵演变及当代发展研究;大学课程开发的研究;大学有效教学研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学教学研究;研究性教学的研究;大学跨学科课程研究;大学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的研究;教学名师的教学经验系列研究等。

⒐大学通识教育研究

大学通识教育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研究;国外著名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中外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比较研究;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状况的研究;普通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状况的研究;大学通识教育改进与完善的对策建议研究等。

⒑大学生学习研究

学习科学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研究;中外大学生学习经验的比较研究;国外大学生学习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研究;大学生学习投入与其学业表现的关系研究;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的学习差异研究;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就业能力 的关系研究;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不同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学习的变化研究等。

⒒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动态关系研究;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沟通机制研究;江苏省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江苏省高校毕业生起薪与就业质量调查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研究;高校毕业生工作状况追踪调查研究;高校大学生在校学习经历与其就业、工作质量的关系研究;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毕业生的就业及工作状况的差异研究;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等。

⒓大学招生研究

大学本科自主招生改革研究;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研究;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杰出生源选拔研究;国外顶尖大学的本科生招生制度的经验研究。

⒔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建立学习型、创新型、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财政问题研究;江苏省大学间的优质资源共享问题研究;高校教师的薪酬及激励机制研究;大学教师的评价及聘用制度研究;江苏省高校学术梯队建设的策略研究;江苏省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及学术监督机制研究;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管理研究等。

⒕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研究;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拔尖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领导力与创业能力研究;新时期工程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研究;信息技术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工程类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等。

⒖独立学院研究

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研究;独立学院的学生人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独立学院的长效发展机制研究等。

㈣自选课题

超出“基础教育”、“职成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领域的综合性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专题,如“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研究”、“国际教育与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管理与学校管理研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等,为自选课题,课题名称可自定。

篇2:江苏教研室十二五课题

课 题 组 活 动 记 录

课题名称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课题组长

研究时间 2015.2----2015.12

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教科室印制

目 录

1.课题组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2.课题组活动过程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等),每学期不少于5次,活动记录自己添页 3.课题组活动学期总结

4.课题活动材料(如案例、调查报告、问卷、论文、照片等)

2014-2015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

一、子课题研究题目:《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二、课题级别:江苏省级

三、指导思想、目的和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数学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上是停留在口头上。具体说来,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在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必然要进入我们的视野。面向21世纪的我国数学教育,应当具有时代的特征。在《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发展学生“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从而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就是自主学习的价值所在。

通过对《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可以使我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有很多的指导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使其在数学学习和应用中更有理解性和实践性,使我们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有意义地加强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地数学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甚至为其他学科的自主能力学习提供方法与其他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选择《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作为实验研究课题。

四、研究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坚持以学为本”,真正摆正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深化教改的急切呼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推理与交流,收集与研究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要素及外在因素培养,努力发现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抽象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推理与交流能力。2.对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指导策略作调查研究。更新教师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保姆式”为“自主式”,使课堂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的研究。

4.通过分析调查学生在数学上自主学习能力的障碍及外在表现,形成解答题指导策略,填空题指导策略,思想方法篇指导策略,运算能力篇指导策略,应试技巧篇指导策略等,促进学生数学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实践。

五、研究进度和课题组人员分工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时间 2015年2月—2015年5月

工作 1.做好具体的实施方案 2.制定计划,教师分工 3.开展学生调查,了解情况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时间 2015年6月—2015年7月

工作 1.研究调查取得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 2.课堂听课进一步调查研究 第三阶段 实施阶段

时间 2015年9月—2015年12月

工作 1.对听课情况、学生统测成绩进行汇总、分析

2.准备并开展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成果展板与成果交流。

六、课题组人员分工

何静全面组织协调课题研究工作及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负责课题研究的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案的制定;各年级组青年教师等负责研究的实施和研究论文的撰写;何静、杜志国、各年级备课组长及报名参与的老师各自承担以本班为中心而进行数学自主学习活动的实施及其模式探讨研究实践工作,并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提供案例和撰写论文。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一)1.活动时间: 2015.2.18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1、公布本课题组本课题研究计划。全体组员开始讨论计划的细节并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①讨论本课题计划的总目标的实施步骤及方法,同时探讨实施方法的可行性。

②讨论本每月的研讨任务

2、课题组成员按学科组别制定案例研究计划。

3、各年级班主任制定学期班级教育计划(案例形式)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二)1.活动时间: 2015.3.25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1、组织本组教师继续学习应该如何撰写好的案例,弄清好案例的特点、形式作用等(优秀案例不是教案,案例不同于教学心得和体会,案例更不是论文)案例中要有提出的背景,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途径,对他人的示范和启发作用。

2、结合本课题组的案例研究计划,配合学校教务处的安排,组织人员对本组内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师展开课堂教学调研,可通过说课和组内公开课等多种形式。

3、对课堂教学调研情况做好记录,并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三)1.活动时间: 2015.4.8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1、对高一高二部分课题组内教师课堂教学调研情况进行通报。

2、上课老师简述调研课备课,上课思路,尤其是在指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尝试以及经验和失误。

3、课题组内其他教师就上述问题在授课过程中的处理、应用展开讨论,指出好的做法,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要求各位上课教师写出案例,后加以讨论。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四)1.活动时间: 2015.4.22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1、结合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所有数学老师以年级为单位,参与制定期中复习计划,并制定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与安排,每一位教师针对自己的班型微调策略,同时加强对高分学生的解题策略指导,对临界生的复习策略指导,对基础薄弱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应试技巧指导。

2、各组员根据自己平时教学实践结合本人所教学科,写出详尽的期中复习指导策略,然后以年级组分组讨论,选一些较好的策略与案例形成年级辅导特色。对一些存在问题较多的案例,学生整体数学水平落后的班级的任课老师进行指导,提出修改的意见和建议。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五)1、活动时间:2015年5月20日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5、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活动内容:

1、高一年级组成员讨论本学期以来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中的进展情况,并结合期中考试成绩,每一位老师交流本班的自主学习指导特色及对均分的贡献与不足。

2、高二年级组成员讨论本学期以来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中的进展情况,并结合期中考试成绩,每一位老师交流本班的自主学习指导特色及对均分的贡献与不足。

3、以高三年级为主,通过案例形式的讨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中作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4、布置撰写研究小结。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六)1.活动时间: 2015.6.24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活动内容:

1、高一年级组朱善华老师在高一(2)班开设展示课期末专题复习《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应用》,侧重展示如何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抓住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巧妙地将学生害怕的难题化归为学生熟悉熟练的题型。

2、各老师评课及讨论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指导方法。

3、以高一年级为主,通过案例形式的讨论,总结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中一些好的做法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七)1.活动时间: 2015.9.16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1、高一新生自主创新学习现状调查

①在初中阶段,你有经常预习新课程的习惯吗?

②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你是否会自己选择一些练习来做? ③你是否有自己的学习计划?

④出料学校的课程学习,你经常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吗? ⑤你经常上网查找学习资料吗?

2、配合教务处对新教师的教学展开摸底调查。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八)1.活动时间: 2015.10.21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1、组织全体组员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并对新课程标准的内涵、特点展开学习和讨论。

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①新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②新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③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应尽可能地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即的。④课程目标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用教科书书”。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感性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要求。课程标准的特点:

2、讨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意识

3、观看新课程标准解读和培养创新意识的录像资料。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九)1.活动时间: 2015.11.18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1、杜振义、杜志国老师就所教的高三文理班级数学谈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并结合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指导策略的优点与不足。

2、何静、朱艳燕老师就就所教的文理班级数学均分提升较快,交流了各自的指导策略

3、各组员讨论并针对自己的班级制定下阶段的指导策略并攥写心得。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总结 课题组长:何静

一、对课题的认识:

1、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自主学习能力力已经构成未来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中华民族能否21世纪中胜利的迎接综合国力竞争的挑战,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蓝图,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全取决于全民族综合素质的高低,取决于能否培养出一代具有自主学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江泽民同志说:“科技的进步,知识的自主,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自主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征逐渐凸显的今天,自主学习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哪一个时代对自主有着如此急切的呼唤,没有哪一个时代对培养自主人才有着如此迫切的需要。

2、教育发展的需要

时代呼唤教育自主,呼唤自主型学习,素质教育把培养自主学习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还是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自主精神和能力是对未来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能够按照规范完成任务就算是合格工作者的话,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还要求工作者有新思想、新创意、新建议,不断又所发现,有所前进。

3、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三星级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是很突出,迫于应试和高考的压力,部分教师片面追求高分数,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现代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而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因此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严重弱化,失却了自主思考自

主学习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发展。现在,我校提出了创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的发展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寻求一种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案例研究”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课题的组织工作:

教学案例是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境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际活动的反思。

本课题就是将教育教学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课题组成员对研究对象(一生、一班、一科)有意跟踪,深入调查,发现问题,追根溯源,探究教育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也可以围绕课题研究开设实践课,进行教学研讨,记录研究体会,撰写教学随笔,促使自己反思,全面提高教育学生的专业化水平。

通过对教育教学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解读和理性思考,获得教育的新感悟,总结教育的新经验,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形成教育的新思想,提升教育的新理念。案例研究是一种新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一次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的过程,即用教育理论解析教育实例,解读教育情境,解决教育问题;是教师重新认识那些事件,整理思维,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过程,它的实质就是对教育教学实例进行深度解读,对已有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理性开掘和理论解释。

三、课题的具体实施策略

本课题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5年2月-----2015年5月)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 集结优秀案例,结合学科教学为实践,具体实施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和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同时对案例集进行进一步整理、提炼、评析、总结、改进和完善。

第二阶段:(2015年6月—2015年7月)为课题研究阶段,主要工作是: 课题组成员撰写研究体会、心得,在此基础上撰写学生自主案例研究专题论文。开展课堂教学展示和对比试验成果展示,开展师生自主学习大赛,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观摩课、观摩会,邀请有关领导、专家、教研员和学生家长进行观摩指导。进一步完善归纳整理全部资料,装订成册。

第三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为提炼完善、总结阶段,主要工作是: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参与结题工作。认真撰写好课题研究的试验报告。

四、课题实验成果

1、经过全体数学教师的反复实践与总结,我校三个年级的数学课都形成了导学案为特色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即学生通过老师设置的每一节课的目标和问题,先预习和独立解决问题,再课堂小组讨论,再班级汇总各知识点及解题方法与策略,老师必要的时候进行点拨与总结。

2、以年级为单位,每一位数学老师都能按照年级统一的策略指导学生,如分层指导、面批解答题、与学生面对面分析数学应试策略、师生共同探究难题等等,每一位老师也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班情,增加自己独特的指导策略。如:要求学生将自己掌握的解题思路讲解给老师听;对班级里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增加辅导次数,有的老师对待学生的错题是错一题面批一题,并并配一道同类型的题让学生讲解了再练习,确保学生理解到位,掌握到位。

3、学生的读题能力、分析题意的能力、运算能力、分步得分能力显著提升。

4、近三年,学生在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从无到有更有荣获苏州市一等奖的。

5、高

一、高

二、高三数学历次统考成绩稳中有升。2015级高一学生入学两个半月,期中考试数学成绩列三星级学校第一位;高三年级学生成绩在历次模拟考试中节节攀升,有的重点班在历次模拟成绩赶超震川均分。2015届高三理科数学高考成绩列三星级学校第一位。

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设想

1、基础较差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这些学生自己思考的少,常常依赖于小组的总结,没有自己的想法,长此以往只会越来越差。

2、教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除了增加面批辅导的次数以外,没有更多更好地指导策略。

3、因为我校是三级学校,学生总体基础较薄弱,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不成 正比,思维好的学生有的字迹潦草,写的字自己都看不懂,类似这种习惯差的原因导致运算出错、题目解错的比比皆是。好的态度和习惯的养成迫在眉睫。

4、立足“自主”,特别关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获得的能力。努力达到让全体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的理想境界,培育出真正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5、要加强对中下生的指导力度,跟踪他们的导学作业的按时完成与阶段进展情况,作好课题实施过程的分层要求与阶段分析。

篇3:江苏教研室十二五课题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传统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师普遍认为只要备过一次课, 以后对于同一篇课文的讲解就不需要再备课了。只要学生认真的背好课文, 知道并了解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点, 那么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 完全不考虑学生到底需要什么, 只是一味的传达知识点。

2.太过重视分数

受升学压力的影响, 学校和家长普遍只关心考试分数, 一张卷子定终生。因为这种思想观念语文老师教学过程变得不被人关心,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能很好的体现。

3.课堂气氛死板

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 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感, 大部分学生的心中抱着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心态, 这种情况造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较少, 不能对老师教学过程中预设与生成的结果进行改进,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课堂气氛不活跃, 缺少创新性的状况。

二、如何把握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 预设与生成两者关系的调整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以此来加强预设与生成关系措施的实施:

1.精心预设, 结合实际进行生成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的组织活动, 要想学生学的好就需要老师对课文进行精心的预设。在给课文的备课中老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对于这篇课文学生需要学到什么, 要用怎样的方式讲才能让学生理解才能达到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多角度的对课文进行剖析, 深度的理解教材和选材的意义。只有老师自己明白为什么教材中会有这篇课文, 才能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预设的过程需要老师思考:学生会根据课文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会喜欢怎样的教学方式, 会根据哪句话进行提问, 对课文会有什么样的感悟, 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错误等状况。老师通过精心的预设来增加课堂中的趣味, 让枯燥乏味的语文通过自己的讲解变得充满魅力, 让学生对语文充满兴趣, 提高他们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生成的过程中, 老师应当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自己的预设进行调整, 达到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对立统一, 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而不是只为了教学目标一味的传授知识点, 否则会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难学的想法, 并且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

2.多与学生互动, 增加沟通

老师的教学水平如何, 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一般情况下, 老师教的越好, 学生的听课积极性越高, 学习成绩也随之提高。老师的预设只是一个提前的备案, 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跟学生的沟通来进一步加强生成的效果, 以此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本身就是教和学组成, 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跟学生多沟通, 了解自己教学方式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不能因为觉得因为自己是老师, 讲什么就是什么, 不需要学生的意见。这样的状况使得生成的环节缺少了其本质的意义。教学本身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教授知识, 对于学生所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讲解, 如果光有预设的环节而忽视了生成的结果, 则事倍功半。多与学生沟通, 增加互动的频率, 将从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教学意见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不断的对自己的预设进行调整。

3.摆脱传统教学思想, 增加弹性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突发问题, 老师在预设的时候不要把每个问题都限定死了, 留一点弹性空间, 在课堂上才能让生成的环节变得更加的有活力。由于课堂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 它不可能只局限于一种情况, 教师在进行预设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到所有状况, 不拘泥于传统教学的观念, 增加课堂的创新性, 对生成会产生好的效果。曾经发生过一种状况, 一个五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的时候正好到了秋天, 教室外面的枫叶都随着秋风慢慢的飘落。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老看着窗外, 这个老师就灵机一动, 在秋天何必要讲春天, 干脆带学生们去教室外面捡枫叶、做书签, 让学生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给他们讲解了杜牧的《山行》。这种情况很少会有老师能做到, 觉得在外面上课不能让学生专心的听课, 然而这个老师的做法会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更好的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景, 加深了他们对古诗的理解。虽然与预设的方案不同, 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让学生们增加了对语文学习的乐趣, 并加深了老师与学生的沟通, 生成的效果相对于死板的教学好很多。

结束语:

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 也离不开学生配合的生成。在小学高级语文教学中做到预设与生成的对立统一, 有利于教学目的的达成, 也提高了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

摘要: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教育事业也随之不断进步。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值得我们探讨。本文通过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预设与生成关系的重要性, 对如何做到预设与生成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预设,生成,探讨

参考文献

[1]王芳丽.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关系的把握[J].文教资料.2013.03 (16) :21-22.

篇4:江苏教研室十二五课题

一、脱贫攻坚工程评价

(一)农民人均收入得到显著增加。201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9118元,是2008年的1.24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3∶1,是全国最小的省份之一。

(二)贫困户、经济薄弱村脱贫状况良好。截至2010年,全省449.62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中有362.38万人实现脱贫,脱贫率达80.6%; 2010年全省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8.5亿元,帮助35万贫困农户落实了帮扶措施,123.83万人实现脱贫,苏中地区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苏北地区2011年底基本实现脱贫目标,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经济薄弱村方面,通过产业带动、整村推进、集体经营(资源承包、资产承包)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脱贫效果。101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中有604个村基本实现脱贫目标。

(三)各项脱贫措施富有成效。

1.产业化开发。通过产业化开发带动贫困户就业与增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高效农业(包括大棚种植和畜禽养殖)项目的推进,各地将脱贫产业项目与培植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相结合,建立贫困户脱贫长效机制;二是通过标准厂房的建设,获取资金收益,并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三是通过发展“三来一加”等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以沭阳县的“安阳工艺”为例,该公司已经在胡集、塘沟、十字等8个乡镇、社区设立28个加工点。每个加工点月均产值近百万元,可以带动农户月增收10万元。

2.村集体经济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定向投资回馈收益。例如滨海县在正红小额贷款公司注资450万元,通过委托理财,每年向滨海县4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回馈收益1万元。二是通过集体经营的方式获得盈利,主要包括农田、水域等资源的承包,固定资产租赁等。三是建设标准厂房出租的租金。

3.小额贷款与资金互助提供金融支持。通过扶贫小额贷款和扶贫互助资金会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经营服务项目的资金困难。以沭阳县万匹乡扶贫发展互助资金会为例,该资金互助组织现有入股会员462户,互助资金134万元,其中上级财政补助15万元,会员入股119万元(其中306户贫困户入股资金27.8万元),农户借款132万元,借款农户316户,共有138户建档立卡户因此而脱贫。

4.提供社会帮扶服务。一是由各级政府牵头,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二是妇联采取的针对妇女儿童的帮扶。除此以外,各地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其他弱势群体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社会帮扶。

5.劳动力培训。一是针对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培训;二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技术培训;三是结合“三来一加”等项目的技能培训。以沭阳县为例,该县出台了《沭阳县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实施意见》,择优确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承担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任务,实行划片到乡、包干到校、责任到人,乡镇与培训学校“捆绑式”考核,建立乡镇贫困劳动力培训目标保证金制度;以短期实用职业技能培训、就地办班和进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就业为主,受培训农民的就业率达97%。

6.农村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体系。主要体现在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新农合制度、新农保制度覆盖率的提高和临时性求助的增加等,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网络,使得贫困户暂时脱离了贫困。以新沂市为例,全市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万8千多户,3万7千多人,补偿标准为210元/月;农村五保户4667人,集中供养每人每年补助38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2300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脱贫攻坚工程在提高农户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脱贫与返贫并存、边缘经济薄弱村现象日益显现、贫困户培训针对性不够强、小额信贷政策标准与需求存在差异、资金互助合作社资金来源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保政策体系对贫困户的特殊政策不完善、扶贫主体单一“等、靠、要”现象突出等。

二、“十二五”扶贫新思路

脱贫攻坚工程实施以来,江苏省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贫困的标准逐步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变化,这就需要调整扶贫观念,采取新的扶贫策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扶贫。

(一)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江苏省贫困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转变成农民持续增收难以及相对收入扩大的问题,这就需要扶贫视角从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扶贫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让贫困群体脱离贫困陷阱,而是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因此扶贫对象也不仅仅要考虑绝对贫困户,而且还要考虑低收入者,即所谓的相对贫困群体。

(二)从开发式扶贫到发展式扶贫。江苏省脱贫攻坚项目采取开发式扶贫的策略,这对消除绝对贫困是十分必要的。在新时期,扶贫的重点从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化以后,新一轮的扶贫方式应转向发展式扶贫,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对扶贫对象进行合理划分的基础上,对不同贫困农户采取不同发展策略,从而保证扶贫工作持续稳定的开展;二是在宏观上,对不同贫困类型,采取不同的扶贫模式,如苏北地区,可以采取以整村推进、产业带动等为主的开发式扶贫的模式,对于苏中以及苏南的点贫困问题,可以通过贫困农户单独能力建设与社会保障方面进行扶贫,从而保障扶贫工作高效与持续发展。

nlc202309032048

(三)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各国反贫困经验表明,在扶贫的过程中,政府并非唯一的行动者,贫困人口、市场组织、民间组织等都是反贫困中不可或缺的行动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主体组合,通过不同方式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多管齐下,使贫困现象得到显著改善。

新的扶贫模式应该由传统的政府主导向政府带动、其他组织辅助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

(四)从外部推动到能力建设。政府扶贫措施的核心就是要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使得贫困户能够脱离贫困陷阱。因此,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应将重心从外部推动转变到能力建设中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培养贫困群体的劳动技能,使这部分群体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帮扶资金直接投入与金融支持相结合。财政帮扶资金直接投入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有效带动了贫困户的脱贫。但过于依赖财政资金直接支持,使得脱贫主体的资金使用成本为零,容易造成资金使用的盲目性与低效率性。因此,新一轮扶贫工作开展,有必要合理规范使用财政资金,采取帮扶资金直接投入与金融支持相结合的办法。

(六)社会保障与发展式扶贫相结合。脱贫攻坚项目只是针对于那些能够通过产业带动、能力培训、金融支持而脱贫的农村贫困群体。而对于那些没法通过上述途径脱贫的贫困户来说,则需要社会保障来解决其贫困问题。因此,在下一轮的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社会保障要与发展式扶贫相结合。

三、政策建议

江苏省实施的脱贫攻坚工程消除了绝对贫困。如何帮扶农村地区的低收入群众奔小康成为下一阶段扶贫的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扶贫工作上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要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要更加注重造血功能的培育,更加注重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加注重农村低收入群体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增加低收入群体的内在动力与活力。要强化县级责任,建立政府扶持以县为主、上级政府奖励相结合的扶贫新体制。

(一)实行贫困户分类管理。一是对于那些丧失劳动能力、残疾、无法自救的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教育、卫生保障体系,实行救济式扶贫。二是对于那些缺乏技术、资金等资本、社会因素致贫的具有发展潜力贫困户,实行开发式扶贫,即加强贫困户的能力建设。不但扶持生产,更注重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坚持产业扶贫、智力扶贫、金融扶贫等有效做法。三是对贫困户进行合理划分基础上,确定选择开发式扶贫还是救济式扶贫方式,工作重心采取贫困村公共服务和培育贫困家庭的发展能力相结合的方法有效促进脱贫。

(二)划定相对贫困线。在相对贫困线的划定方面,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将收入少于平均收入的1/2或者1/3的社会成员视为相对贫困群体。从最近开展的“百村万户”的调查显示,灌南县农村人均收入低于4000元的户数占23.8%,人口占18.4%;新沂市农村人均收入在2500—3000元之间占15.4%,在3000—3500元之间占7.3%,约占23%的人群属于相对贫困群体;楚州区农民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占比为0.77%,2500—4000元占比为35.32%;海安农民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占比为4.15%,7000元以下占比为21.76%。建议相对贫困线的划定应该采用“绝对数额和相对比重相结合”的方式,经济薄弱地区以农民人均收入3500元为相对贫困线,其他地区以农村总人口的15%—20%的最低收入群体定义为贫困群体。

(三)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资金互助合作社,加强金融支持的扶贫力度。一是提高扶贫贷款发放的额度。对于大户贷款的额度,从原来的5万元提至8—10万元,不断增强大户的带动性,但要严格控制比例,大户带动额度不应超过25%;对于贫困户,将原来最高的贷款额度从1万元提至2万元。二是资金互助合作社在资金筹集上,上级财政适当增加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启动资金;在运营管理上,要保证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封闭性,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并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

(四)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健全社会救助网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主要通过实行教育救助、提高医疗救助标准、临时救助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等方式;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采取适当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对低收入户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等个人缴费给予适当补贴的办法。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虽然我省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但由于多方原因,我省农村尤其是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较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随着帮扶工作进入新阶段,可考虑将“治本”措施放到相对优先的位置。通过帮扶政策资金与相关用于“三农”政策资金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资金合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那些经济薄弱村,政策力度可以更大些。从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其收入提高。

(六)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项目。一是开发式扶贫应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并扶持低收入农民的生产经营融入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化体系之中。二是开发式扶贫项目应采用体现规模效应的发展模式。

(七)积极开展“参与式”培训,与项目相结合。为了进一步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一是注重参与式培训,强调“从干中学”;二是注重与产业相结合,突出“产业带动”;三是针对贫困妇女等特殊群体开展扶贫培训。

(八)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分配与使用财政资金可以确保扶贫工作健康持续有序发展,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要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合理分配启动资金与奖补资金;二是优化帮扶资金使用模式。优化各参与主体的责任配置,特别是县级政府承担更大责任,有利于激发其内在动力,避免出现道德风险,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主体承担的出资份额要与其能力相适应,既要体现帮扶的导向,又要保持适度的压力。专项帮扶资金要与相关用于“三农”的投入进行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着力解决好帮扶资金的使用与其他相关资金各自为战、“两张皮”的问题。

(九)建立多元化的扶贫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积极强化低收入户的主体作用,支持引导其他组织参与扶贫,形成多元化扶贫模式。要采取必要措施,激发低收入户的发展热情和意愿,激活内生动力;对非盈利性的扶贫组织,政府应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并加强沟通,共同扶贫;鼓励引导营利性组织在市场机制框架内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成效明显的可给予适当的表彰和鼓励;支持特殊组织的扶贫,如妇女扶贫等,可加强与相关组织的合作,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等。

责任编辑:洪峰

篇5:十二五规划课题

2011课题指南

选题说明:课题指南旨在引领和团结广大教育科学工作者,围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大局,研究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应国家需要和群众关切的教育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问题。重视以创新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加强基于证据的决策研究,强化以标准和模式为主导的实践研究,体现教育科学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提高选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意、经验、理论、制度、模式、标准,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使教育研究为人所信、所思、所悟、所用。

一、国家重点招标课题(10项)

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研究

2.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和进展评价研究

4.教育在国家从中等偏下向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5.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6.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和实践途径研究

7.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机制研究

8.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

9.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

10.地方政府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政绩考核体系与问责机制研究二、一般课题

(一)教育理论和教育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研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研究;现代教育思潮和流派研究;教育核心价值研究;人才健康成长规律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研究;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等。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教育传统研究;教育思想演进研究;教育制度变迁研究;地方教育史志研究;院校设置历史变迁研究;教育历史人物研究;教育家办学研究;教育历史事件研究;教育历史名著研究;教育专题史研究;学科教育史研究;教育活动史研究;教育交流史研究等。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国际教育发展大趋势研究;强国崛起中的教育元素研究;教育应对国际化、区域化发展战略研究;应对经济衰退的教育发展研究;教育惠及困难群体战略研究;国际教育合作中的国家主权和安全研究等。

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研究;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研究;国家教育决策科学民主模式研究;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内地与港澳台教育协同发展战略研究;省际教育协调发展战略研究;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教育改革试点追踪研究;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学校发展战略研究;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等。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教育预算管理研究;公共教育财政适应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研究;提高省级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研究;教育对社会和个人收益率实证研究;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收益率实证比较研究;学校财务安全研究;学前教育成本研究;普通高中教育成本研究;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研究;高校毕业生薪酬研究;非义务教育教师收入水平校际比较研究;非义务教育学费浮动影响因素研究;教育产权研究;家庭教育消费研究;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研究;教育捐赠制度研究等。

学制改革实验研究;学校建设标准研究;学校品牌建设研究;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学校(班级)适度规模研究;校长领导力建设研究;校长队伍专业化研究;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研究;城乡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教育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教育舆情分析研究;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教育督导评估问责制度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研究;教学管理模式研究;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研究;学校正当竞争机制研究;高考加分政策研究;公民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教育中的歧视现象研究;非政府教育组织发育研究等。

(四)基础教育研究

新课程改革实施难点及改进研究;基于终身学习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研究;研究性学习指导研究;少教多学模式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研究;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研究;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理科实验教学研究;学生阅读、计算和表达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现象研究;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问题研究等。

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模式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研究;幼儿教师供给保障机制研究;学前保教结合研究;幼儿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幼儿游戏教学研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追踪研究;幼儿亲子教育研究;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托幼一体化研究;幼小衔接研究等。

特殊儿童全纳教育研究;特殊教育学校专业化研究;残疾学生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分类研究;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研究;残疾学生体育康复活动研究等。

(五)高等教育研究

高校特色办学研究;大学章程研究;高校学科建设研究;工程师教育改革研究;高校课程教材开发研究;高校实践教学研究;高校学风建设研究;大学生通识教育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学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研究;学科带头人成长规律研究;高校社会科学创新研究;高校产学研结合研究;高校社会服务模式研究;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研究;高校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和模式研究等。

(六)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研究;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工学结合有效模式及政策制度研究;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职业教育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性向测验研究;各类职业教育定位、功能研究;职业技能比赛研究;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研究;能力导向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研究;职前职后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开放式职业教育办学研究;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中职和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研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研究等。

(七)德育研究

品格与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青少年文明素养与行为研究;学校德育有效衔接研究;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学生诚信教育、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研究;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教育价值研究;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研究;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研究;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学生互助合作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研究;青少年犯罪预控研究;学校禁烟、反毒品教育研究;教师专业伦理研究;教书育人楷模研究;大众传媒对学生道德影响的调查研究等。

(八)教育心理研究

学生心理素质模型研究;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学生应激和抗挫折心理训练研究;学生认知诊断技术研究;学生孤独症、多动症、抑郁症等异常行为干预研究;学生焦虑、厌学的心理疏导研究;学生压力管理研究;学生心理发育特征

研究;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研究;具身认知的心理机制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教育研究;教学改革的心理学研究等。

(九)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

学生体育运动标准研究;体育学力及其评价研究;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研究;教体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有效模式研究;学校健康体育实施模式研究;学生竞技运动能力研究;学校趣味体育研究;学校运动队和运动会竞赛制度改革研究;体育专业升学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等。

学校建筑美学和卫生学研究;学校资源教室研究;学校卫生设施建设研究;学校卫生教育标准研究;学校医教结合研究;学校营养配餐研究;学生作息时间研究;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学生肥胖症防控研究;学生近视预防和矫正研究;学生逃生避难教育研究等。

学校美术教育课程研究;学校音乐教育课程研究;艺术特色学校研究;学校艺术教学质量标准研究;学生规范书写能力培养研究;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研究;学生特殊才艺能力培养研究等。

(十)教育技术与传播研究

教育信息技术开发转化研究;电子教科书研究;师生信息素养研究;数字化资源共享及其权益保护机制研究;教育信息化使用效益研究;数字化校园网研究;学生数字化学习研究;农村智能学校研究;网络新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影响研究;网络交互教学成效研究等。

(十一)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

在职人员学习状况调查研究;校外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研究;不同类型在职人员继续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领导培训模式创新研究;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制度研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农村功能扫盲教育研究;继续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制度研究;非正规教育体系研究;社区学院能力建设研究;家庭健康教育研究;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经营资质和模式研究等。

终身学习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不同行业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和激励机制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学习型组织的发展机制和评估指标研究;学习型社区运行机制和评估指标研究。

(十二)民族教育研究

民族双语教学规律研究;民族外语教学研究;民族学校教学质量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开发研究;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研究;人口较少民族的教育特色研究;民族学校建设标准研究;内地援助民族地区教育模式创新研究;跨境民族教育研究;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等。

(十三)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

篇6:“十二五”科研课题计划

“十二五”期间,我本人在继续教育科研课题在“十一五”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特拟计划如下:

一、确立思想,明确任务。

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关于继续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和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规划,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研究重点,突出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使教育科研成为提升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的支撑点,努力实现完善教育,提高自我,提升自我内涵的基本目标。

二、进一步完善科研组织机构建设。

学校教育科研制度是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育科研制度是学校做好教育科研工作的根本保障,管理的目的是高效益地完成科研任务,用最少的时间、人力、物力,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促进学校发展。“十二五”期间我要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完善健全自身教育科研机制:

1.继续组织学校总课题组,各科科研小组分层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2.继续履行北山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条例。提高教育科研管理水平,促使学校教育科研群众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其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确保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规范有序。

三、做好自身培训工作,1.充分利用科研例会时机进行有关科研工作基本知识理论的学习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定期参加科研问答知识讲座。

2.制定严格的学习制度,加强自学的监督,自觉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形成良好学习氛围,每要完成相应数量的自学笔记。

四、工作目标、成果预设。

(一)、五年发展总目标:

1、以科研课题拉动学校各项工作,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素质关,构建学习型团队,终身学习型团队。

2、完善校本研究制度,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五年内按计划积极申报、承担省、市、区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力争在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进入先进行列。

(二)、工作目标及具体措施。2011年目标及措施

1、参加做好“十二五”课题申请立项及开题会的召开工作。

2、落实实验子课题的确立及实施。

3、完成“十一五”课题收尾工作,力争获县“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4、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5、扩大科研小组成员,加强学习,实施例会制度,发挥科研小组的引领作用。

6、依据“专家引路、骨干带头、全员参加”的培训模式,大力普及推广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

2012年工作目标及措施:

1、做好“十二五”课题实施及课题阶段性总结工作。

2、进一步深化校本研究工作。

3、计划争取科研骨干市级教师

4、总结教育科研工作新经验。

5、加大我校教育科研宣传力度。及时与上下级传递最新信息。

6、积极做好做好科研材料积累工作。2013年工作目标及措施:

1、进一步完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2、完成所承担课题的经验、成果的总结。

3、加大宣传、交流、推广的力度。2014年工作目标及措施:

1、推出一节科研课题示范课,参加科研成果总结汇报会。

2、完善科研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2015年工作目标及措施:

1、召开校本研究成果汇报会。

2、总结各项课题研究成果,做好各项课题的结题工作。

3、做好“十三五”课题的滚动立项工作。

4、力争成为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以上各科研工作具体目标及措施将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北山小学 李秀芬 2010年7月5日

“十二五”科研工作计划

北山小学 李秀芬

上一篇:狼王梦读后感150字范文下一篇:无聊的时候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