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之清明节

2023-05-18

第一篇:中华传统节日之清明节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之勤俭

一、材料

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治国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在现代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或治国方针,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1、君子以俭德辟难。 【出处】《周易·否》。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感悟】《周易》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有许多地方阐述事物变化的道理。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一方面,阐明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另一方面,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周易》的作者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通与不通之时,不顺不通,就要修身养德,不能过分彰显自己,以渡过难关。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处】《尚书·大禹谟》。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感悟】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数过家门而不入。尧特别关心群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是自己的过错。古代圣贤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由于尧、舜、禹在事业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出处】《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感悟】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在椽子上雕花纹,这都是奢侈而不合礼法的事情。大夫御孙劝谏他时,说了这句话,并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先人的“大德”中注入了“大恶”,不但不能取悦先人,反而是辱没了他们。可见,古人是从礼的规范和德的大小的高度来看待节俭,而把奢侈浪费看做一种恶行。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戒奢以俭,不靡费财物,仍是值得我们崇尚的美德。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感悟】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古人明白,只要老百姓辛勤劳动,社会安定,百姓和国家都会随之富足起来。我们现在仍应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动,这样,国家才会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裕。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出处】《墨子·辞过》。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感悟】在先秦诸子之中,墨子以乐于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而闻名。他痛恨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靡费财物,提倡节俭。他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吸引了大批人做他的弟子,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处】李绅《悯农》。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感悟】这首诗语言浅显而内涵深邃。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稼穑之艰难,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但把饺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馅。后来家里遭遇火灾,丽楼美阁一夕之间夷为平地,他成了乞丐,要饭要到这个饭馆,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他深为感动。老板说,不用谢,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皮,我拣起晒干了而已。财主的儿子很惭愧,后来勤奋劳动,生活节俭,家道重又殷富起来。这个故事,也印证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出处】李商隐《咏史》。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感悟】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的阶段,所以比较注意勤俭节约。但是对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出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感悟】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他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宠爱伶人,不思进取,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处】司马光《训俭示康》。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感悟】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它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而且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商纣王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了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止。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的能力。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出处】《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感悟】这是唐朝的陆贽给皇帝上书中的话,旨在强调节俭的意义。大至一国,小至一家,量入为出都是重要的理财原则。推而广之,资源和财物总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挥霍。只有“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出处】《宋史·范纯仁列传》。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感悟】“俭”和“恕”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常用的两个概念。因为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粮食产量低,几年的丰收才有一年的积蓄,所以特别要节俭。对于官员而言,贪污受贿,不廉洁,往往是因为贪得无厌、迷恋奢侈生活,而俭朴的德行有助于抑制这种过分的欲望,所以,节俭是富国的重要国策,也是防腐倡廉的重要途径。“恕”作为儒家的一种伦理道德范畴,要求以仁爱之心待人。对官员来说,经常能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就一定会得到百姓拥护,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12、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出处】朱柏庐《治家格言》。 【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感悟】朱柏庐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教育家,提倡家庭教育。他的《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是一部专门教育人们勤俭治家的格言集。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首先是尊重劳动和从事劳动的人。我们的食物和衣裳,都来之不易,要通过种植者、烹饪者、纺织者的许多劳动生产出来,不能轻易浪费。所以,这段话成为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二、心得体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简易的一句话,却深刻的印记在我们的心中,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我从小对勤俭节约耳濡目染,在老师和父母的影响下,我不仅在现在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生活上更是做到勤俭节约。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饶、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我认为我们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节约光荣,增强节约意识,做到身体力行,坚持杜绝浪费行为;节约用纸。推行双面用纸,减少纸张消耗; 节约用电。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杜绝长明灯。工作或学习结束后及时关掉相应电器的电源,如电脑主机、显示器、饮水机等; 节约用水。用完水后或见到滴水的水龙头,及时拧紧,发现损坏的及时报修,严防跑、冒、滴、漏的现象发生,杜绝“长流水”;避免大开水龙头,提倡用脸盆洗脸洗手; 节约用餐。积极倡导餐桌文明之风,在食堂买饭买菜要适量,做到不剩饭剩菜。

通过这次让我们学生接收传统美德的教育活动,使我们对祖国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滴水亦成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节约,汇集起来将支撑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节约每滴油、每升水、每度电、每分钱、每张纸,强化勤俭观念,减少和杜绝浪费,

俗话说:“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三餐,每念农夫之苦。”我们勤俭的同时也在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找回失去的节约意识,从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粒米开始,持之以恒,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将勤俭这个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14空乘7班 谷秀 11号

第二篇:家训—中华传统文化之生机

皆在于家。二O一五年,习近平主席在春节团拜会上告诉全国人民,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两人遥相呼应,主席述而不作,继承传统,真是用心良苦!家为国之基,家教为民族文化之生机,教之始在于家,教之终成于家,亦即《大学》所言之「事有终始」。

—五九一)和他的《颜氏家训》。颜之推出生于梁武帝时代的建业,一生颠沛流离,历经四朝,两次遭遇囚禁,全家居无定所,于公元五九一年卒于长安。因感叹家教乃传承中华文明之要道,故将忠孝友悌的家风、文字、音韵以及文学的家学奋力著述留给后世。公元五七七年,之推一家在北齐遭遇国变,长子思鲁见家中日益贫困,问父亲:家无积财,做儿子的当好好去劳动,供养父亲,为什么还要花大量时间学习经史呢?父亲回答说:「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如果孩子们都放弃学习而谋财富,为父就算是丰衣足食也于心不安。父亲又语重心长的勉励长子:「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藜羹緼褐,吾自欲之」。这是一位生于乱世一生力行忠孝却三次遭遇亡国、念念怀念乡土却多次流离失所的老人,在国难家困之时对孩子们的期许,吃糠咽菜不要紧,重要的是要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文章、归心、音辞等共二十篇,内容包括三方面:家风(清白、勤俭)、家学(文字学、音韵学以及写文章)以及家教(儒佛二教及因果教育)。《颜氏家训》开篇便说:「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即忠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这便是《大学》所言:「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先王之道、祖宗家业皆在忠孝,这就是分裂得以一统,战乱得以消弭,太平得以实现的源头。

家门整肃、家风和敬之重要,故用心教育子孙,遂令其皆能承传文化,兼济天下。像颜氏这样重视家教、家学渊源的家族,当时还有许多,琅琊王氏、清河崔氏、兰陵萧氏等都是突出的例子。禀承忠孝之教,在乱世可以承传大道,延续文明;在治可为栋梁能臣,德化一方;在家内则可令家门整肃,其乐融融;在社会则能够和睦邻里,乡土情重。这些家族所传承的修身立德、敦亲睦族以及经世致用的真实学问,隋文帝杨坚深得其益而得以一统天下。隋朝统一之后,旋即天下归唐,创造唐朝盛世的中坚力量,便是这些重视家庭教育的家族。 的贡献。临财不苟得的杨震,祖籍弘农,是汉朝的东莱太守。在其孙杨赐的提议下,东汉将儒家经典刻石以传世(即熹平石经),帮助传统经书传承后世。隋文帝杨坚为杨震十四世孙;武则天母亲荣国夫人杨氏,即为杨坚之后。宋代学者杨时、江南民间著名的孝子杨庆,皆为汉代弘农杨氏之后代。及至明初建国,杨家又出三位重臣:杨士奇、杨溥和杨荣,追溯起来,也是汉朝弘农杨氏的后代。弘农杨氏如此,宋代范仲淹家族亦如此,他的十七世孙范文程,范文程是清朝开国的元辅、国师,清代国家之规制大多出自范文程之手。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家庭的忠孝之教,的确能够帮助现代社会消灾免难、拨乱反正,帮助人们恢复安定团结。这是今天学习传统家训、力行家训的意义。

王之道。四年后,思鲁生子师古,颜师古少传家业,遵循祖训,传承文字学,整理五经,成为唐代经学大家,唐太宗的军国政务等重大诏令皆出于师古之手,名重当时,果然绍家氏之业,不负祖父之望。七世孙颜真卿,以甲等登进士,是中国著名的孝子忠臣,帮助朝廷平定安史之乱,更是一代书法大家。颜之推的三子游秦也是才学兼备,将其对《汉书》之研究尽传于侄子师古,助其注《汉书》以传世;他还帮助唐高祖拨乱反正,令原本强暴寡礼的廉州(今河北境内)因他的德政而敬让大行。颜氏一家对于国家治理以及传承学问方面的贡献,可谓善述父之志,弘演往圣之王道,绍隆祖宗之家业。

如何让我们每个人的家庭,也能像杨氏、范氏等家族一样,代出人才,为天下苦难众生做出真正的贡献?恭敬学习传统家训是必要的,但是要想真正落实还要远效颜之推,发心为往圣继绝学。全心全意慈悲爱护家人,像颜之推一样,扎好德行的根,扎好文字学学问的根基,在家则敦伦尽分,在外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毕生改过迁善、积功累德,胸怀天下苍生。中华传统文化是圣贤的教育,传承者必先改变气质,让自己成为圣贤君子,诚如司马光所言:「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家、立国不可或缺的基础教育。不重视伦常因果,则离散败亡在所难免;若无文字学的基础,古圣先贤的教诲难以正确理解。经教之不解,真理则不彰;不能明理,则无从落实;于日常生活中不能亲证经典所言,则学习徒具形式,风俗为读书人所败坏,传统竟被学者背弃。前车之鉴,警示今天学人务必老实、听话、真干。今天中国虽屹立于世,但其传统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的精神还没能好好传承,周代之王道,汉唐之恢弘、盛清之道德学问还不为人知。这都在提醒我们读书人要直下承当,不仅要至诚祈请祖宗加持,即便幼时失教也要痛改习气,务必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做出来,而且还要特别重视在家中落实因果教育,落实文字学、经学的基础教育。

教育着手,「家庭教育,因果报应,乃现今挽救世道人心之至极要务。而家庭教育,尤须注重因果报应。以因果报应,能制人心。除此之外,任凭何法,皆无救药」。大师特别强调母亲需要在孩子年幼时,「当以因果报应为先入之言,使其习以成性,庶后来不至大有走作。此淑世善民、齐家教子之第一妙法也。」可见因果教育的影响之远之深。是以中国每个城镇都设有城隍庙,其庙中的十殿阎王就是因果教育,深知因果者连一个坏念头都不敢起,更何况是造作!其教化力量之大不可轻忽,更不可以迷信等闲视之。

多当时的真实案例,令子孙明了因果之可畏,帮助他们抵御外界的巨大诱惑而不敢造次,端心正意,趋吉避凶。并且颜之推特别强调祭祀要用素,若杀生祭祀,反而是拖累祖先,增其罪业,与他死后一个世纪才译出的《地藏经》完全相应。颜之推在「归心」一章,备言杀生果报之惨烈,故其子孙有好生之德。三子游秦为官,他的仁爱、谦和令当地人大受感动,人民唱山歌赞扬他,「爱人如赤子,不杀非时草」。

一个突出的特点。忽视文字学、经学的流弊,说之不尽。为此,毕生潜心教学的朱柏庐先生,于十七世纪初撰写《朱子治家格言》,提出「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也与颜之推遥相呼应。纵观历史,每当疏忽因果教育和文字学教育时,传统文化的传承就会凋零。因此,通过在家庭教育、幼年教育中落实传统文字学、经学的基础教育,可以帮助家中年幼的孩子毕生坚守修身齐家,经世致用,就能够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转变世风日益西化的势头,逐渐恢复传统文化大家庭、大家族的传统,使其成为承继传统之载体,果能如此,完善的家庭教育必能成为国家长治久安之重要基石。

亲尊师。颜氏的家教端在于此,颜回不贰过是尊师重道,之推一生流离失所,却依然念念不忘慎终追远,为了让父母的坟墓改葬在家乡,甘冒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这是孝敬;他给儿孙起名,皆示以不忘本:思鲁(寄怀旧乡)、愍楚(志思故国)、师古(以古圣先贤为师),这是追远。

赤子之心。他所处的时代,中原地区出现胡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西化,孝悌忠信的教育被大大忽视了。即使是汉朝的天子,也会觉得好玩而喜欢穿外国人的衣服;许多原本是汉人聚族而居的地区也以胡人文化为主导,不重视家教,轻视五伦五常。待到西晋灭亡,士大夫家族纷纷移居长江以南,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已沦为胡人统治而几乎全盘西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学术、典籍的收藏以及礼乐的传承都需要仰赖世家大族,琅琊颜氏、清河崔氏以及兰陵萧氏等文人家族成为继承传统的主要依靠。

海重归清平,便立即上书隋文帝,「考寻古典,制礼作乐」,以弘先王之道,开万世之太平,并且郑重介绍了梁朝的礼乐,言其颇有可取之处。颜之推做为梁朝旧臣,提出这个建议是有着现实依据的。而梁朝礼乐最可称赞之处,便是重视雅乐、重视讲学,故梁朝皇子皆博学,昭明太子着《文选》传世,梁元帝每逢节庆必亲自讲学。若隋文帝重视雅乐,在天下大兴讲学,而非鼓励征伐,则天下归心,隋末之丧乱亦可免矣!然而遗憾的是,从汉亡至隋朝再次统一,已经历了三百年的乱世,文帝没能看懂颜之推的奏折,未能听从。之推亦感叹,「今虽混一,家道罄穷」。

遭到皇帝的拒绝,但他却依然孜孜不倦,不知老之将至。为官,念念不忘忠孝,传承王道;持家,念念不忘祖宗教诲,怀念乡土,志传家学,力弘家道。纵然一生流离失所,自叹「嗟宇宙之辽旷,愧无所而容身」,就算生不得返乡,死亦无法归葬,也要拿出精卫填海的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敢怨天泣麟,转而更加认真的撰写家训,期待清白家风代代承传。他在自传中说,「大道寝而日隐,《小雅》摧以云亡。瀍、涧鞠成沙漠,神华泯为龙荒。作羽仪于新邑,树杞梓于水乡。传清白而勿替,守法度而不忘」。这是说在乱世,真正的王道早已被人淡忘,《小雅》的正声也几近失传,原本是中华文化中心的河洛地区,如今已沦为文化的沙漠,整个神州大地面临着西化的威胁。我们家虽然背井离乡,但是依然可以在新的住所中做德才兼备的好样子,为国家培养更多良才,让品行高洁的家风世代传下去,代代子孙都能不忘守礼、守规矩。可见对颜之推而言,继承古圣先贤之学问、延续传统之家风家道便成为他一生心之所向、容身之所,故他毕生以继承传统、弘扬家道为己任。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存心,颜氏家族以其家学渊源,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

家远,真实不虚。由此可以推知,我国之所以人口繁盛,国力日益强大,全赖祖宗有德,冥冥之中护佑子孙。今天国人若不能抓紧每一寸光阴,恭敬学习传统文化,修身、齐家,真的是对不起祖宗!乙、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因果教育以及传统的文字学教育对家族之昌盛以及国家之兴旺太重要了,这一点,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不能忽视,普罗大众也要引起重视。惟其如此,国家乃至世界的盛世再临,人民安居乐业、长治久安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这就是家教、家风、家道能够于成就国家治理、时代昌盛的原因所在,如果大家庭皆能如此,世上必多圣贤君子,太平盛世自然可成。

书之所,斯文由此丧尽;也目睹过许多家族,因为举家南迁而亡失家谱,亦亡失其家学,遂不敌世风日下而家风败坏。教育是文化的生机,没有了长善救失、成圣成贤教育,就没有了文化之传承,没有了传承,本性本善就会迷失,社会风俗则难以淳厚。他在《家训》中回忆,梁朝在全盛时,社会上精英家庭的子弟,只知道穿华丽的衣服、涂脂抹粉、车接车送,而不知道继承其家学。这令颜之推对故国梁朝感到非常的担忧,为其次子起名为愍楚(即志思故国),其爱国爱乡的情怀,此中可见。

然重视雅乐正声,宫廷重视讲学,皇帝都有很好的文化教育,但是朝廷却未能在民间弘扬圣贤教育,帮助国家实现见和同解。做为国家栋梁的世家大族,往往因为离开乡土,聚居在城市,而未能传承家教、家学。南朝多仰赖商贸,复因重商而忘记勤俭,崇尚奢靡。年轻一代因失家教而变得轻浮,因私心日长而无法维系家和,原本一族共居的大家族,因此分崩离析。家族的败亡,带来国家的灭亡,明乎此,便能看到颜之推不计千辛万苦而作《家训》的良苦用心,真的是「太平盛世,教学为先」。

主要方面,学校、社会教育是辅助。以梁朝为例,家庭之所以无法继承勤俭之家风,则在于家学之不继。所幸的是,颜氏家族在千里南下,又因梁亡而举家北迁,在颠沛流离之际,依然保持其家风、家学,全在于颜之推苦心坚持,不敢忘本。据颜之推在《家训》中记录,颜家的晚辈,「晓夕温凊」,即早晚问候长辈;「规行矩步」,即步从容、立端正;「安辞定色」,即神态安定、言语得当。族中的长辈对晚辈则「赐以优言」,即劝谕策进;「问所好尚,励短引长」,即帮助他们长善救失;「莫不恳笃」,都非常恳切的教育后代。这样的传统文化大家庭,多么温馨,多么美好!

爱心,用高度的智慧言传身教,予以教导。所以颜之推一生,都因为背井离乡,目睹人民失教、生活困顿,益发怀念传统文化的大家族,怀念家族对他的关怀、爱护以及提携,念念都期望将这样的家风、家教永远承继下去。他说:「慈兄鞠养,苦辛备至」,追思兄长;「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他报恩的方式便是撰写《家训》,以期圣贤家学传承不坠,清白家风由此护佑家中晚辈,继而整个家族化导一方。

育模式,不仅是家庭教育,更是家族教育;不仅包括了人格养成的教育,更有学问方面的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这是《颜氏家训》显示出来的重要信息,这种教育模式非常值得现代人予以高度重视。

样的记录,而西方的学校教育也从一开始就离开了家庭。例如号称东罗马帝国的拜占庭王朝,在十一世纪时,各地专门教授贵族、精英子弟的学校增加了,成为现代学校的雏形。西方的学校教育是与家庭教育脱节的,学生就学的地方是一些财团所支持的公共机构,而非家庭,所教授的资料主要是知识、技能,而不是修身、齐家、治国之大道,并且拜占庭王朝的皇帝并不重视学校教育,这与传统中国大相径庭。遗憾的是中国于二十世纪初废除科举制度,由家庭来办学的私塾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西式学校,并且像九百年前拜占庭王朝的学校一样,以教授知识、技能为主。原本是上行下效的教育,旨在转凡成圣的教化,转而成为求入名校、求获学位、继而求得工作。遂令传承了五千年、一万年之中华文化,竟然在全民都识字、个个都上学的信息时代,无以为继,这个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反思。这是《颜氏家训》对于这当代又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

它大约定稿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五八O—五九O),被后世推举为家训第一书。传统文化教育的三个方面,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这一本《家训》全部都有,传统文化的学术、道德文章此书也有所涉及。这部书给当今社会的启示是: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是立国之基础,社会长治久安之保障,这个教育从胎教开始贯彻终身,它的目的就是培养圣贤君子。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内容有三:用于修身立德的伦理、道德教育,用于断恶修善的因果教育,以及传统学术的基础教育(文字学以及基础的经学)。这三个方面,既是一个家族家风、家道、家学的具体体现,更是一个国家得以代出人才,实现治世的必经之路。

恭敬学习传统的家训,尽快在每个家庭中恢复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久之计。

第三篇:中华传统文化之重阳节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别名“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等,在有些地方也被称为“祝寿节”、“女儿节”等,今天也被称为“老人节”、“敬老节”。

下面重点介绍重阳节---节日习俗 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 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 。

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第四篇:中华传统文化振兴之我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

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

1、儒家文化之“仁”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2、儒家文化之“义”

所谓的“义”,即“宜者,义也,尊贤为大”。原意是指做事的标准,事情是否应该做,是否合适,是一种世俗的规定。后来指国家的法律、法规,国法家规。现在逐渐演化为一种封建的官文化。“义”则是 “人成为人”的保证。实际上,中国的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讲求的是“天地君亲师”,重视“孝”,倡导的是“父权家长制”的封建作风,讲“忠孝不能两全”,“家天下”对社会是有推动作用的。“尊贤为大”,之所谓“贤”就是贤人,有才、有德的人 ,这在古代与官是等同的,只有贤人才能身肩官职。“立天之道,曰阴曰阳”,强调和天保持一致,“天人合一”,“天之德,大也”,人有生存的各种权利,这是不同于动物的。这也是一种原则。

3、儒家文化之“礼”

关于“礼”的形式与本质,也就是“文”与“质”的关系,孔子有一个总的说法,就是“文质彬彬”。这里体现了一种人格美。仅仅就人的情感说,它表现的是人的最朴素、原始的一面,在人的交往中体现的是其乐融融的和谐,而礼之形式恰恰有一个节制、文饰的作用,所谓“以礼节之”,使人的真情实感在实践出来时,不光富有道德的内涵,而且体现了一种美,这就是“文质彬彬”,也是孔子评价韶乐时所说的“尽善尽美”。

4、儒家文化之“智”

“智”在先秦儒家道德规范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智”字虽然出现较早,但在西周以前,并不多见。只是到了春秋末期之后,“智”才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而首先把“智”视为道德规范、道德品质或道德情操来使用的,则是伟大的思想家 - 1 -

孔子。在孔子那里,“智”已经是一个明确的道德规范,成为衡量人们行为的一个重要道德标准,他把“智”与“仁”、“勇”两个道德规范并举,定位为君子之道,即所谓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儒家文化之“信”

“信”指待人处事的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衰落原因

文化是一个人的根,文化也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文化去确认自己所归属的民族和国家。而在今天,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已经严重衰落,中国人的群体意识,对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大为降低,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将来有一天我们国家可能就会四分五裂。

我认为中华文化的衰落首先原因就是教育问题,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社会的教育,每个人对传统的文化的学习都是在生活中潜而默化地进行的,而不是现代化课堂学习的结果。

1、中华传统文化的衰落,首先应该归因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我们拥有了一套“完善”的教育系统,从幼儿园到大学,将一个人3岁开始就从家庭中夺走,一直到成年,夺去了他接触传统文化的重要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任务,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推给教育系统。因此在新的一代中,与传统的中华文化是渐行渐远。

2、学校中的课堂教育本来就不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地方,但中国的教育系统要对传统文化的衰落负上重要的责任,一是因为这套教育系统从小就把孩子从家庭中夺走了教育权。二是现在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应试教育制度虽然让学生学习了许多“科学”的知识,但也进一步几乎完全隔绝了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

3、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社会,尤其是媒体和传统节日的活动,可是国内的电视台很少报道这些文化活动。

三、为什么要振兴中华传统文化

1、民族精神是屹立世界、振兴中华的根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鲁迅先生说过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容易走向世界,越容易被世界所接受。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深邃的思想、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根源,而且也是东亚大部分国家文化的归依。日本皇太子其乐融融的的长女取名:爱子,称号:敬宫,其“爱”和“敬”出典于中国古籍“四书五经”之一的《孟子〃离娄章句下》中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爱之”一句。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几千年一脉相承至今,博大精

深,这是我们立足的根。俄罗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性格,没有国民风貌,就不是生动活泼的有机体,而是机械的实验标本。”我们为我们的文化而自豪。

可是在今天,我们的文化也面临挑战,整个世界的全球化已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随之而来,它一方面为各民族文化互相沟通、互相交融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给了强势文化吞噬弱势文化、西方文化主宰世界文化以借口,对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形成了挑战。我们的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应对这种文化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我们振兴中华的思想根基。

2、民族精神是民族团结、和谐融合的源泉。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只有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大范围地团结海内外同胞,求得华夏民族的最大共识,从而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的前提。

中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努力开发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于周边地区,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使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同中原地区的汉族互相交流。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形成了自然的凝聚力,再加上长时间密切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各民族交往、团聚和统一的过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由此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心理特征。从而今天民族精神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源泉。

3、民族精神是传承文化、文明做人的核心。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道家的清幽自然,也有佛家的博大慈悲,还有诸子百家的丰富精微等等,其中儒家唯物而现实的思想体系最具有代表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它对个人的文明养成、健康成长有很现实的意义。两千年前,孔子就倡导“仁”的思想,这是对个人品格的修炼和要求,是人自身所具备的一种素养,如果不去修行和实践,这种素养就会被溟灭。这些年来,我就在想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中,由于缺失了最基本的道德,致使刑事犯罪和腐朽思想的抬头,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这都是人性中“仁”字精神的丧失。孔子还倡导“礼”,“礼”乃世界之大道,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要求。孔子“仁”与“礼”的思想不仅在中国人的行为和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在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也广泛传播。这说明儒家思想具有人类思想意识的共性。

综上三条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对现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现在在同学们中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也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勤俭自强精神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等问题。有一项针对上海市3300多名大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在文化相对开放的上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已显现疏离与隔膜。所以现在提出弘扬民

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十分必要,而且紧要。

越到商品经济时代的今天,越是要提倡并践行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华儿女、神洲子孙,都是有血性的,血液里流动着五千年文明的因子,澎湃着仁、义、礼、智、信的激情,最重要的是跃动着一颗“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心。当下,党和政府都号召要传承和发扬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我们理当坚决响应,责无旁贷去承担,并把这看成是自己光荣而自豪的义务。我们坚信,优良的民族文化是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就像美酒越久越香醇,已跨过五千年历史长河的中华文明,还在并将更加散发出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并与时俱进,绽放出历史与现实的光辉。

第五篇:【中华传统文化美德教育之弟子规】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已 莫闲管

临清市艾寨丕介学校 汪因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弟子规。

2、感悟并体会这句话的大意。

3、结合这句话的意思并能谈出自己的所受到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以及受到的教育。 教学时数: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复习回忆,导入新课。

1.指名学生背诵:弟子规。

2.板书课题:出示:本节弟子规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读)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句子。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教师范读。

4、指名交流。

①读一读:你能读正确吗?边读边体会语句的意思。 ②品一品:读出味吗?做到有滋有味读词语。

3说一说: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意思吗?

三、教师讲解句意与故事:(讲)

1、第一句:不合义理的事情,不要轻易的去答应别人如果轻易的允诺别人的话,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进退两难的地步。第二句:遇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断,不要受到影响,不要介入到是非中,事对自己无关紧要时,不必过于再意。

2、故事:

1曾子杀猪的故事:他是孔子的的学生,为人诚实,说话算数,即使对孩子○也同样。妻子要去赶集,孩子要跟随去,为哄骗孩子说回家后杀猪。当她从集市回来时见丈夫正磨刀,问他做什么事,并且说答应孩子是哄骗他们,曾子说孩子会跟父母学一言一行,长大后也会这样去做,那是不行的。于是便把猪杀掉。

2三年不窥园:汉时,董促舒为了潜心学习,整天在书房里学习,什么事情○也不过问,据说他家的旁边有一个菜园,但由于他过于认真,三年内竟没有踏入一步。后来他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这与他认真学习,不为其他事情所累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重要的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整天无所事情,于人于已都是不利的。

每一个人从小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语,说话要切实际。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说与写) 1。你从这弟子规中学到了什么?

2.结合自己或者身边这样的故事,写一段自己的认识。

上一篇:早会分享小故事及感悟下一篇:中国造价咨询公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