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为老有所学

2022-07-09

第一篇:老有所为老有所学

老有所学 老有所为 共建美丽校园

――离退休教职工党总支事迹材料

近年来,在省委老干部局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党章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离退休教职工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规范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坚持党建工作与老干部工作相结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老干部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坚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与老有所为相结合,充分发挥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老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和谐校园、美丽校园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实现老有所学,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我们十分注重加强理论学习,把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党总支的重要工作来抓,结合自身实际,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树立“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理念,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细化学习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等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新规律等作为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学习内容进一步精细,学习任务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后,离退休教职工党总支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党

建工作的首要任务。组织召开总支扩大会议,结合老同志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学习计划,健全学习制度;坚持自学和辅导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注重贴近老同志的特点,把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总支要求老同志在学习活动中,争做“三个模范”:做学校建设发展的模范,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发挥好“建言献策”的作用,为学校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做传帮带的模范,发挥好自身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对年轻干部、教师和学生多关心、多支持、多释放“正能量”,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做促进学校和谐的模范,以服务群众为主要任务,主动跟进学校的工作大局,跟进学校的中心任务,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促进学校的稳定发展。学习中要求全面领会、深刻理解、用心把握十八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特别是关于老干部工作和老龄事业的新要求新规划,为各支部和每位老同志党员配发了学习资料;对长期卧床、生病住院、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党员,由支部成员送学上门。每逢老同志学习日,处领导班子成员都会和老同志一起学习,共同学报告,话体会,谈工作。

二、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积极践行群众路线

我们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积极践行群众路线。积极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本职工作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在老同志中开展了“科学发展献智慧”的主题活动,提高党支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作用,把老同志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支持学校又

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上来,对工作人员提出“三抓三求”的目标,一是提升素质抓学习,以政策学习为重点,在全处工作人员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力求使工作有所依据和遵循;二是提高效率抓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工作人员联系老同志、片长联系住户、支部成员联系党员等制度,力求使老同志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解决,不留漏洞;三是转变观念抓服务,做到了勤登门拜访,常电话联系,对生病住院的重病号全部走访一次,力求做到情况清楚、服务到位,确保活动落到实处。2014年4月荣获学校党委授予的“文明创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老领导张顺清副书记、于国安教授、袁礼茂同志、李德生同志、付吉孝同志等多人被省教育厅关工委、省老教育工作者协会等评为先进个人。

三、强基固本,积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近年来,党总支根据工作需要和离退休教职工党员的客观实际,按照组织原则和民主程序,适时充实调整了各个支部委员会成员,一批具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认真负责、乐于奉献、热心服务、有群众威信、身体健康的老同志进入支部委员会工作。2012年按照学校党委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2013年完成了基层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实现了“选优训强一个好书记、研究谋划一个好思路、建立完善一套好制度、建设管理一个好阵地、健全落实一个好机制”的工作任务要求和“党支部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党支部书记素质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强基固本的思想理念,积极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

目前设置离休干部党支部1个,退休教职工党支部8个(含日照校区1个),离退休工作处教职工党支部1个,共计党员415人,全部编入支部组织。现在,离退休教职工的党建工作,做到了班子健全、制度落实、活动到位,党员活动无空白、无缝隙;健全完善了总支全委会、总支扩大会、调查研究、党内关怀、走访慰问等多项制度,进一步提升总支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认真开展“恪守从政道德,保持党的纯洁性”和“老干部工作者党性标准学习讨论”教育活动,进一步打造“讲党性、讲学习、讲科学、讲奉献”的优秀团队,在工作中增进对老干部的感情,强化对老干部的服务意识,把握离退休工作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党建工作呈现出良好局面。

四、重视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提高党建工作感召力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生活等各项待遇,为老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是党的总旨对我们工作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和完善了老干部的政治学习、组织生活、情况通报、参加会议、走访慰问、定期参观、阅读文件等制度。在生活待遇方面,凡是中央、省委有明确规定要求的,学校做到了确保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2012年6月,为8位离休的厅局级老同志,在济宁市保健委员会办理了一类保健;2012年“七〃一”前夕,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学校及时将增发的护理费发给每一位离休老人;2014年春节前学校又大幅度提高了离退休教职工校内生活补贴,对家庭收入较低等有特殊困难的老同

志及遗属,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给予特别关心和照;对高龄、空巢、独居、重大疾病、失能、经济困难等各类特殊群体进行了重新调查核实登记,建立了台账,及时跟踪管理;进一步细化居家养老的服务措施,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积极协调利用社会资源,引进曲阜天伦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服务;先后到曲阜圣山老年公寓和滕州老年公寓进行考察,为老同志的养老休闲入住提供方便,等等,对和谐校园、美丽校园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积极搭建平台,积极助推老干部实现老有所为

老干部老有作为,生活才会更加充实,精神才会更有寄托,真正发挥老干部作用,才是对老干部真正的尊重。我们近年来以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关工委、老体协、老年艺术团等老年体为依托,积极搭建平台,积极组织和支持老同志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助推老干部实现老有所为。

我们先后组织了多次专题座谈会,就老干部关心的医疗保健、住房改善、美丽校园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特色名校建设等召开由各职能部门参加的座谈会,积极发挥老干部的专业特长,发挥老干部觉悟高、作风好、熟悉政策、经验丰富、影响广泛的优势,积极帮助老干部实现继续为学校分忧、为师生造福的真诚愿望,收到了良好效果。2012年我校老教授协会获省“老教授新贡献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离退休工作处获“热心为老教授服务的先进集体” 荣誉称号,关工委被省教育厅关工

委评为先进集体。老体协、老年艺术团积极动员老同志投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现在,由老同志参加的太极拳剑、交谊舞、乒乓球、台球、门球、地掷球、象棋等项目的活动,在校内蓬勃开展。组织老同志举行庆“元旦”文艺演出、书画展、京剧票友联谊等活动。

今后我们将强化亲情服务,精细服务,分类服务,对老同志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积极实践党的宗旨,真正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篇: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

欢快的歌声、轻俏的快板、妙曼的舞姿,加上演员们甜美的笑容和鲜艳的服装,重阳节的尊老气氛呼之欲出。9月24日下午,县文化艺术中心的演员们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来到龙门办事处、桃园办事处敬老院为老年人们送上文化大餐,让他们提前感受节日的欢乐。 这是我县大力发展老年人文体事业、使老年人老有所乐的一个侧影。近年来,我县保障老年人文体设施投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使老年朋友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建立制度。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老年人活动场地建设和文体器材的配备。在县文化艺术中心设立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为老年人开展文化健身活动搭建平台;在各乡镇建成老年人活动中心、娱乐室、健身房等150余个,70%以上的乡村建有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文体活动场所。(

唱起来、跳起来,老头老太也能嗨;舞起来、动起来,幸福的生活乐开怀。——这生动多彩的画面,就是武汉市汉南区蓬勃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的真实写照。如今的汉南,遍地歌声处处舞,银发鹤舞又一春。老人们琴棋书画、载歌载舞,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炫并享受着属于他们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春天,也从一个侧面呈现了汉南区的发展进步与和谐文明。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按照省市老龄办的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

一、领导重视,部门支持,构建老龄工作新格局

历届汉南区委、区政府都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关心支持老龄工作。现任区委书记涂山峰倡导要像关爱明天的自己那样去关爱今天的老人,明确要求看望老同志不漏人,关爱老年人不缺项,他带领区领导深入敬老院、福利院和老同志家中,用真心真情温暖着每一位老人,还亲自为“夕阳工作,朝阳事业”的画册题词。区长陈平经常深入区老龄办调研,关怀指导,在资金投入、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倾力支持。分管副区长朱俊华积极参与包括老年文体活动在内的各种老年人大型活动。区直有关部门也给予了鼎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了老年事业的蓬勃发展。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区老龄工作形成了以“四位一体”、“六老合一”为标志的新的运作格局,即:以老龄办为龙头,老年艺术团、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事业发展中心互为依存的“四位一体”;老年大学、老年体协、老年妇干、老年书画、老年诗词楹联、老年科协联手互动的“六老合一”。 “四位一体”、“六老合一”老龄工作机制的形成,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这些涉老组织相互促进、整体联动,逐步深化推进老年文体活动的开展。

开展老年文体活动,首先要解决的是活动阵地,而我区原仅有由区法院搬迁后留下的一排平房和办公楼、原东城垸农场60年代建的一栋粮食仓库、以及原程家山兽医站等,虽是国有资产,但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要开展老年文体活动就要有场地,无论是新建场地或是整修场地,都得花钱。怎么筹钱?我们没有等、靠、要,而是主动作为想尽办法。

二、项目服务,引资创收,改善老年文体活动基础设施

(一)项目创收。从2006年开始,我办积极探索发展老年产业的新路子,通过由区老龄办创办的“夕阳美”养老院和组织老年人旅游等服务项目,每年增收8万多元,三年共创收20多万元。我区发展老年产业的做法还被省、市老龄办作为经验向全省全市推广。

(二)服务创收。我区老年威风锣鼓队开展多元化有偿服务,应邀参加各类庆典,几年来创收5万元。各基层老年健身活动队伍采取广场健身,江滩娱乐等培训收费形式,有效地弥补了经费不足,这些都是巩固发展老年文体活动的有益补充。

(三)引资创收。我办利用区委、区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奋力拼搏,成功引进了武汉正华设计有限公司等项目,年获税利近千万元。根据政策规定,每年奖励给我们30余万元,近五年合计获奖150多万元。

(四)修建场地。有了以上约170余万元的资金,我们就有能力改善老年人活动场所。近几年来,围绕开展老年文体活动,这些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了作用。主要体现在:

1、修缮了老龄办和老年大学综合办公楼,并安装亮化工程;

2、支持街、社区(村、队)建立老年人学校和活动中心;

3、装修“六老”活动室,扩建了8千平米室外活动场地;

4、改造了区老年活动中心的600平方米的活动室;

5、给区老年艺术团添置了系列演出器材、音响等;

6、投入10多万元建立了威风锣鼓队和女子双龙队;

7、维修了区老年体育协会的门球场;

8、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赛事及展示活动。

通过这一系列的硬件建设,改变了原来环境简陋、设施陈旧的局面。如今开展老年文体活动有了坚实的阵地,窗明几净,空气清新,环境舒适,焕然一新。

三、循序渐进,带动引导,加强老年文体活动的队伍建设 有了活动场地,还要有老年文体活动的队伍。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开展老年文体活动不能一窝风、一刀切,要根据对象、爱好、年龄、层次等综合考虑,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发挥“六老合一”的作用,狠抓老年文体活动的队伍建设。

(一)充分发挥老年艺术团的作用。依靠区老年艺术团,以区直老年文艺队伍为骨干,统筹规划、带动引导全区基层老年文体活动的开展。同时,我们还参与了科技、卫生、文艺“三下乡”活动,组建了老年威风锣鼓队和女子双龙队。

(二)充分发挥老年大学的作用。我们在区老年大学设立了太极拳、武术班、健身舞蹈班、柔力球班等17个班级,并配备了电脑和各类教学教具。

(三)充分发挥街道、社区、村队的作用。在街、村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下,目前,全区各街、社区、村队都有老年文体活动队伍,各街都有老年学校,各社区、村队都有活动室。邓南街窑头村老年文体健身开展得有声有色,被授予“全国敬老模范村”光荣称号。

(四)充分发挥各类文体团队的作用。全区现有老年健身团队18个,老年文体代表队30个。区老年艺术团有威风锣鼓队、腰鼓队、柔力球表演队、服装表演队;基层有红辣椒文艺队、甜玉米文艺队、门球队、健身队、歌舞队、戏迷队等。

我区现已建立了覆盖全区的老年文体活动队伍网络,广大老年人有了自己的归宿,乐在其中,他们活跃在大街小巷、村寨塆落,学有信心,玩得开心,有利身心。

四、丰富多彩,老有所乐,老年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有了老年文体活动场地,有了老年文体活动队伍,最根本的还是要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近几年来,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活动。

(一)“六老合一”,翰墨飘香,频传佳作精品

区老龄办综合楼加上一栋1000平方米平房,为全区涉老社团组织提供了活动场所,“六老合一”的活动经费由区老龄办统一管理,有利于资源共享,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整体联动。

区老年艺术团在宣传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活动中,以真实人物原型为体裁,自行创作编排了小品《三个儿子不养老》等戏曲节目,在全区范围巡回演出,剧中有情,感人至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市老龄办的高度赞扬。

区老年书画研究会联合汉阳、蔡甸、东西湖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五家老年书画组织,成立了“老汉阳书画联谊会”,常年开展书画笔会和联展,深入农村基层搞创作,义务为老百姓写春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们汇集老年人创作作品编印《老年艺苑》画报7期,《碧溪墨艺》书画集600余册,有近百幅书画作品入选武汉市老年书画联展。

2011年,为纪念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该书画联谊会开展笔会,创作作品300余幅,并在汉南举办了“老汉阳五区老年书画联展”,两度在区文化馆展览大厅展出,并多次在广场展出,受到参展单位的一致好评。原市领导杨松、刘善璧、涂勇等亲自到场鉴赏,给予了高度评价。

诗词楹联学会写汉南、颂汉南,编辑出版《纱帽山诗联》五期,共印3800册。

(二)巾帼豪情,锣鼓声声,服务中心工作

锣鼓威风,声势宏浩,双龙腾飞,盛世太平。区老年艺术团的威风锣鼓队、女子双龙队都是女性成员,她们常年开展活动,乐在其中,不仅陶冶情操,强健体魄,还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为社会服务,在全区历届玉米节、螃蟹节和招商引资、移民工程、企业庆典、重大节日等大型活动中,大显身手,造势助威,营造了喜庆气氛,受到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近几年的正月十五,市文化局在汉口江滩举办的迎春活动中,汉南区威风锣鼓队、女子双龙队多次应邀参加,连续6年获金牌、特等奖。在每年春节期间,她们到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地,锣鼓齐鸣,双龙起舞,热闹非凡,给浓浓的节日气氛增加了绚丽的色彩,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三)组织赛事,切磋技艺,展示银发风采

我们经常组织开展老年文体赛事活动,切磋技艺,展示风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老年文体活动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区老龄办每年多次组织区直属队、基层文艺队举办老年文体赛事和展示活动,特别是近3年来,组织大型展示赛事5次,有13支老年文体队伍踊跃报名参加,通过现场亮分评定,每次都对各类节目前3名进行了表彰与奖励。

我们还通过以奖代补,为基层老年文体健身队伍配备了器材和服装,使之成为当地老年文体健身的主力军,几年来共投入20多万元。这种方式既调动了基层老年文艺团体的积极性,又让广大老年文体活动的爱好者有了充分展示的平台。

这些活动的开展,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如纱帽街微湖路社区李世长老人,自己出资2000元,购买音响等器材,组织一支文体健身队,常年开展活动,还代表汉南区参加了市体育局组织的比赛,多次获奖。

(四)发展骨干,培训队伍,提高活动水平 老年社团的骨干,都是全区各条战线上退下来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有丰富的经验和文化底蕴。几年来我办十分注重发现老年文体活动人才,尊重并发挥他们的优势,有力地促进了老年文体活动水平的提高。

刘长青、王菊芳、刘家祺、计万峰等都是从区文化部门退下来的业务干部,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才作用,我办采取办文体健身培训班、成立辅导队等形式,组织他们到基层传授技艺,言传身教,面对面、手把手辅导。

五年来,我们举办各类老年文体培训班50多次,培训骨干500多人,通过传、帮、带,发挥人才优势,提高了各团队的技艺和活动水平,起到了标竿示范的引路作用。许多老年人因此而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参加活动。

区老龄办综观全局,要求各社团组织积极参与全市组织的各类老年文体活动,做到不缺席、不掉队、保席位,从而实现我区老年文体活动的普遍性。同时,各社团组织又各具特色和亮点。

——区老年艺术团多次被市老龄办评为优秀团队;

——区威风锣鼓队、女子双龙队在全市组织的赛事中连续6年获金奖; ——区老年电脑班组成代表队,代表湖北省参加在苏州举行的全国纵横码输入法赛事,获优秀奖;

——区老年体协门球队多次参加市门球赛事,多次获奖。去年,市第十二届远城区门球赛在汉南成功举办,我们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圆满完成门球赛事,获得了与会各队的好评;

——区老年书画研究会何正早同志获国家级“侨光杯”文学奖,何仁新书画获海外国际性奖项,书画类作品共获国家级10项奖项。

——区诗词楹联学会被中国当代文化促进会、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等三家国家级学会授予“全国优秀老年文艺集体”称号,会长陈昌益被授予“全国百佳老年文化工作者”荣誉称号,副会长王传和被授予“诗词金奖”和2011“华龄文化奖”两项殊荣。

五、几点体会

(一)老年群体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参加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既丰富了精神生活,又有益身心,健康长寿。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品味着自己人生幸福的时候,也给家庭带来了欢乐,也真实有效地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规范有序可持续是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的新要求

要着重抓好基层老年文体活动相关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做到“四落实”:有牌子、有场地、有经费、有人员,在体系上要网络化,在管理上要规范化,在活动的组织上要有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开展好老年文体活动。

(三)人人参与是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的终极目标

目前活跃在老年文体活动中的多为中老年人,以低龄老人居多。要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关注,进一步开展适合不同年龄老年人的文体健身项目,加强科学指导,满足老人需求,提高其参与率,使老年文体活动惠及更多老年人。

(四)确保安全是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的重中之重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建设仍存在场地还不足、设施简陋等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健身器材及配套设施建设和开展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老年人文体活动的安全运行。

如今的汉南,老年文体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均参加了不同形式的文体健身活动:划彩船、踩高跷,打腰鼓、扭秧歌,健身操、打莲湘,跳空竹、打太极,唱歌跳舞、跑步溜弯,民俗娱乐,千姿百态,真是应有尽有;朱家山上、江滩公园,大街小巷、田头村落,城乡处处都有老年人活动的火热场面,真是无处不在。老年文体活动的开展在汉南大地真正实现了全覆盖。

第三篇:老有所学乐无穷 老有所为更年轻

加强作风建设共谋学校发展

——我校举行离退休教师座谈会

春芳未尽,夏意渐浓。2007年5月10日,在学校二楼会议室,校长金扬刚、党支部书记丁来瑞、副校长官修文、韩宝剑、刘金广和12名离退休教师欢聚一堂,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共话学校美好未来。县教育局党组成员闫文勇、县老教协会长刘福印、副会长高广义、县教育局工会主席李岩如应邀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丁书记主持,金校长热情致辞。

金校长首先向老领导、老教师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说,几年来,第一初级中学能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得益于老领导、老教师的关心和厚爱。老领导、老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奠基者和铺路人。在过去条件十分艰苦的岁月,各位老教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学校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后来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金校长在致辞中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对于老教师做出的突出贡献,我们将铭记在心,并以此作为工作的动力。在今后的时间里,学校将加大老教工作的力度,全力支持老教协的工作,通过舆论宣传,大力弘扬老教师的历史功绩,努力在全校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

金校长最后恳请各位老领导、老教师退休不退志,抽时间到学校走一走、看一看,一如既往地关注学校的发展,为实现把我校建成齐鲁名校的目标再出新主意,再作新贡献。

县老教协会长刘福印发表讲话。他对我校的老教协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学校能时刻惦念着老教师表示感谢。

“夕阳无限好,不怕近黄昏。”刘会长希望在座的老教师要以发挥余热为最大乐趣,在科学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的同时,与时俱进,有所作为。他同时祝愿各位老教师身体健康,天天快乐。

县教育局党组成员闫文勇在讲话中指出,第一初级中学的发展之所以一年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辉煌,在座的老教师功不可没,他希望各位老教师退而不休,积极向学校建言献策。

座谈会上,各位老教师畅所欲言。老教师吴绍恩对退休之后还能时时处处得到学校的关心和照顾表示衷心的感谢。他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说出了对学校和谐氛围的感受。他说,在这样的校园生活就是“生活在圣洁的殿堂中,沐浴在爱的光辉中。”

座谈会上,我校老教协领导袁堂贵带领老教师学习了《临沭县老教协章程》,老教协领导吴毅带领老教师学习了《临沭县第一初级中学老教协工委2007年工作计划》。这次座谈会之前,老教师参观了学校图书室、音乐室、科技展览室、机器人活动室等功能室,他们为学校近几年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重视老教师的作用,是我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贯思路。老教师传帮带,新教师赶上来,目前,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已经形成以老带新的良好局面。

第四篇:老有所为

“老有所为”意愿浅析

——烧结厂:李林

中央关于老龄工作的指导方针提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的目标。“老有所为”是“六老”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呈现和体现的是广大退休职工的社会价值;也是我们广大老同志退休后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奉献的一个具体表现。

一、 当前“老有所为”意愿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大量“40后”、“50后”的职工大批量退休,武钢退休职工已高达8万人。在这8万退休大军中,纵观他们对“老有所为”意愿看法态度,由于他们所处的层次不同,意愿也随之各异。

自己虽然退休的时间只有短短两年,但同退休人员的接触机会较多,主要是由于参加了公司退管中心组织的“同唱和谐曲——走进基层”宣传采访活动,通过同公司各

二、三级单位退休职工面对面亲密接触的机会,从而较深入地了解了当前退居休人员队伍的一些思想状况。

从本人对退休职工的调查和了解中得知,目前,广大退休职工对“老有所为”意愿是分层次的。退休职工中自己所处的身份、文化、职称、身体状况等情况不同,他们对“老有所为”的意愿也随之不同。具体说来,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对“老有所为”意愿是低层次的,他们是整个退休职工队伍中的大多数。这层次的退休职工,大都是退休时间较长、年龄普遍在70岁以上、文化水平较低、在厂里工作时身份大多是工人、且技术职称在中级以下、身体状况较差的。他们退休后对“老有所为”意愿不高,就是呆在家里,买菜、做饭、带孙女、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安度晚年。他们中也有的一些参加本人所在社区文明共建活动。

其实退休职工中大部分人,只所以处于对“老有所为”低层次状况,这也是与他们的自身状况分不开的。这些人他们大部分都步入七十岁左右年龄;身体状况大都不佳,各种病疾缠身;因为退休较早,退休工资偏低;文化水平较低;同时还大都缺乏技术专长。由于上述情况,决定了他们“老有所为”意愿处于低层次。

二是,对“老有所为”意愿是高层次的,他们是整个退休职工队伍中的少数。这层次的退休职工,大都是退休时间较短、年龄普遍在70岁以下或左右、文化水平较高、在厂里工作时身份大多是干部、且技术职称在中级以上、身体条件较好的。他们退休后对“老有所为”意愿较高,愿意将退休生活作为一种“转岗”,乐意为武钢发展、为社会和谐出力,使自己的余热生辉。这部分退休职工尽管是退休职工整个队伍中的少数,但他们的这种乐于奉献、老有所为、余热生辉的精神和情操,却是值得我们重视、提倡和支持的。

二、 两个层次的“老有所为”意愿都值得我们重视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老有所为”意愿的两个层次,都很重要,都应当值得我们各单位退管系统的重视。

我们从低层次的退休职工“老有所为”意愿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他们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只能立足于家庭、社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老有所为”事情,可这也值得肯定和倡导,也是“老有所为”的一种表现形式。这部分人中的一些人立足家庭、买菜做饭、带孙儿孙女、接送他们上幼儿园、上小学,从而免除了自己儿、女在武钢上班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在厂里生产、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家庭的和谐稳定,这其实就是在实践“老有所为”。

在低层次“老有所为”意愿人当中,还有一些人立足社区、街道,积极参加社区文明共建活动,他们这一做法,也应值得肯定和提倡。他们直接服务于自己所在社区、街道,为社区、街道治安、综合治理、环境卫生、文化娱乐等活动做好事、办实事、作奉献,为创建社会和谐稳定出力,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不失为一种名副其实的“老有所为”。烧结厂80高龄的退休老干部、党员谭祖元,退休不退志,退休劲不减,他担任了十余年的烧结厂退休党支部书记,坚持抓好200多名退休职工党员的党建工作,引导他们为退休职工做好事,办实事,深受退休党员和职工的好评,该支部年年被烧结厂、公司评为先进党支部;其本人也连年被评为厂、公司优秀党员。烧结厂年近九旬的退休老工人、党员钟鑫,在自己所居住的社区门栋组织开展创“党员光荣楼”活动,组织门栋退休党员为退休职工做好事、义务打扫卫生、化解门栋邻里之间的扯皮拉筋事情,促进了邻里和谐,发挥了一名退休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邻里们的一致称赞。武钢公司直属机关退休第五党支部书记、66岁的退休女职工莫训华,退休义务担任长达12年之久的党支书,她组织该支部34名退休党员,强化党支部建设,坚持每月开一次党支部委员会,一季度过一次党组织生活会;抓稳定;抓帮困解难,做好退休职工一人一事思想工作,其所在支部多次评为退管中心优秀党支部;其本人被退休党员和职工誉为“咱们的贴心好书记!”

在实践高层次“老有所为”意愿的退休职工中,他们的表现形式为:继续为厂、公司生产发挥余热,发挥他们的各种技术专长,为促进厂、公司生产经营发展作奉献,使自己的余热为武钢发展生辉。

在武钢近8万名退休职工中,聚集着一大批各种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有一批老技术专家和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他们属于“老有所为”的高层次。我们各单位退管系统,应将他们发动和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一技之长,为武钢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贡献聪明才智。近年来,公司各单位不少的退休老专家、教授和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在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促进公司生产发展又作出了新贡献。如烧结厂原厂长、烧结行业教授级高工张鉴琦,2005年退休后又继续在厂发挥余热,担任了烧结厂新一烧、二烧、三烧等技改工程技术顾问,为这些工程兴建和提前达产立下了新功,受到公司表彰。武钢党校管院副教授陈尹士,退休10余年来发挥他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独特专长,采访、撰写了大量公司退休职工中的典型人物事迹和退休工作研究论文,受到了公司退管中心的表彰和嘉奖。

三、实践“老有所为”意愿的问题和建议

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当年在工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武钢发展壮大献力;退休后,他们依然人老心红,为工厂发展、社会稳定、家庭和谐发挥着积极作用,贡献余热。

武钢退休职工在实践“老有所为”中,两个层次的人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有待引起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一是武钢退休职工想在促进社会稳定上发挥作用、为社区街道做好事、办实事上较难,主要是各单位退休职工都由各单位退管办管理,而各单位退管办又与各社区街道联系不紧。这样,造成退休职工想为社区做好事却无人组织。二是目前退休职工中的高层次“老有所为”人员要实现这一意愿也难,主要是缺乏一个平台,各单位退管办对发挥这一层次“老有所为”作用工作重视不够,各二级单位对此也不重视。所以,即使是有专长的科技人才和能工巧匠,他们退休后,尽管身体条件允许他们再为武钢发展献余热,却无人组织,无处可献,有劲使不上。

综上所述,要解决“老有所为”中存在的问题,特建议:一是武钢各单位退管办要加强与各街道社区居委会的联系,同居委会一起,组织和发动本社区武钢退休职工为社区文明创建活动做好事、办实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公司退管中心有关部门,要狠抓高层次“老有所为”人员为武钢发展献余热工作,建立武钢高层次(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高级技师)退休人员档案,按类别把他们组织成各个组,定期活动,让他们根据自己专业技能和特长,为武钢各方面工作献计献策,开展技术攻关,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

二零一一年四月

第五篇:老有所为 乐于奉献

---记老年志愿者李保生事迹

人生短短数十寒暑。怎样看待人生?苏东坡有句话“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在时间、空间两大纬度中都是非常渺小的。怎样将刹那化为永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把“三个代表”作为自己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使离开工作岗位以后,仍然能够保持和发挥党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退而不休,才能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北街街道西街社区的李保生同志,现年74岁。居住在小区里23年了,他义务为小区居民服务了23年。1992年退休后,他更是白天晚上的离不开门卫室,白天他在小区门口摆了一个修车摊,义务为周围和过往的行人修自行车。利用空闲时做义务清扫员,晚上做义务更夫、保安员。他总是这样说:“做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对得起自己誓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几年来他将整个身心奉献给了小区,23年如一日,不辞辛苦,为小区搞卫生、通下水、保平安。微波小区建于九十年代,有居民23户, 60多口人。虽然是老式小区,但是走进这个小区就会发现,虽然破旧,但是很整洁;虽然没有绿地,门口却有小的盆花和绿色植物;虽然没有豪华的活动场馆,但却在门口有一个木质的象棋桌和小凳子,供居民娱乐时享用。这些都是李保生为居民准备的,小区处处都充满了温馨。谁家门锁坏了,找他;谁家下水堵了,找他;谁家电线故障,找他;谁家水龙头坏了,找他,大家都戏称他为社区的“110”。就连其他小区的居民有事也爱找他。23年来,李保生为了改善小区的环境,自己掏钱为小区购买了清扫用具几百把。为小区做义务保安抓小偷负过伤,保护了居民的财产安全金额达到几万元。有一次,有居民反映说四单位六楼有可疑人员,他报警的同时,自己先去了解情况,正遇上小偷在入室行窃,他大声制止,并苦口婆心的劝导,小偷转身拿走了所窃财物逃走,他紧追其后,小偷被他逼到了死角,气急败坏地拿出匕首,向他刺去,要不是他反应快,警察及时赶到,他的生命就会有危险。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击退他义务为居民保家护院的决心。为此,也受到了坏人的报复,门卫的玻璃经常被打碎,为了居民的利益,他不顾个人安危,他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小区居民,在他的带领下,小区居民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提升。大家逐渐都能自觉维护小区的环境,好人好事也屡见不鲜。

扶贫助困,奉献爱心。做为党小组长的他,带领西街社区第一党小组的党员同志扶贫帮困,虽然他自己并不富裕,但仍然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帮助。如:小区里住一位小儿麻痹症的患者董国良,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母亲去世,一个人独居,无人照顾,他每天都会上楼去看他有什么需要的,帮他买菜,买米,买煤气,小董时常看着李保生,流下感激的泪水,在他的思想的感召下,小董于2010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社区组织的捐助活动中,他每次都积极的参与,捐款捐物。

以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小区居民,居民的观念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小区居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在李保生同志又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为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井然、人际和谐的小区而奋斗,他仍然一如既往的做他喜欢做的事,他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李保生,一个永远也闲不住的人,一个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极致的人,一个为了入党时的宣誓而无私奉献的人,一个永远受人尊敬的人。

上一篇:六一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落叶无声父爱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