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023-02-23

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时,就强调要优化营商环境,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推进简政放权。2019年1月18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黑龙江省视察指导工作,就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提出6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依赖于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是对营商环境的反映,是政策制定的重要工具。

一、营商环境指标分析与对比

2001年世界银行基于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需求,成立营商环境小组,以企业为主体视角,对于其进入市场后的各个环节进行量化评价形成年度《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截止到2019年,已形成具有11项一级指标,43项二级指标的科学评价体系,成为国际普遍适用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英国经济学人集团旗下机构经济学人智库每5年发布一次的《世界最佳营商环境排名》,以全球82个国家与地区为样本,设立10项一级指标,下设多个二级指标对样本地区进行评价;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是专门研究我国营商环境而做出的报告。主要从软环境、市场环境、商务成本、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服务六大方面为二级指标,下设31个权重不同的三级指标,通过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结合最终形成城市营商环境指数。

世界银行与经济学人智库所发布的报告都是针对全球国家来研究的。粤港澳大湾区是针对中国的营商环境来研究报告。世界银行具有相对完整全面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每年都会发布报告,按照各经济体的营商便利度依次排序,排名越高表示该国从事企业经营活动条件越宽松。相比于世界银行每年的营商环境报告,经济学人智库则每五年发布一次报告,对营商环境的排名不仅基于国家的过去表现,而且基于经济学人智库对国家营商环境未来五年的预判。相对于世界银行与经济学人智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指标体系建设的较晚。从发展过程来看,我国营商环境评价发展前期主要集中于对于市场环境、投资环境的硬性评价,忽略营商环境的其他要素。

二、黑龙江省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

黑龙江省与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缩小的,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黑龙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黑龙江省而言,虽然优化营商环境的任务十分紧迫艰巨,但不能仅仅简单照搬照抄其他发达地区的经验做法,而是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善于扬长补短,从实际出发,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转变观念,大胆探寻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路径,实现龙江全方位振兴,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通过对比分析已有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参考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与中国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本着整体性、科学性、可比性的原则,同时考虑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部,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资源型城市,存在交通、能源、取暖等问题,构建适合黑龙江省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

(一)市场需求指标

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所在,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关键。在建立黑龙江省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之前,充分考虑黑龙江省市场需求。市场环境中选取的是开办企业数、产权登记、地区生产总值、人力资源获取、税负水平五项二级指标,其中税负水平为负指标。开办企业数及产权登记客观反映了黑龙江省企业增长数,人力资源可以反映当地人力资源获取难易程度及吸引人才政策落实情况。地区生产总值客观反映市场整体环境。

(二)基础设施指标

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一个企业是否在当地开办,以及是否长久经营的重要指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当地交通便捷程度、网路密度、水电便捷度、取暖成本等,由于是黑龙江省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设计,将取暖成本这一特色指标加入其中。黑龙江省地处东北,相对中心及沿海城市来说较偏远,交通、快递消耗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三)社会服务指标

社会服务指标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是否能留在当地的重要指标。社会服务指标包括养老、金融、医疗等指标。社会服务环境会直接影响人们在当地生活的质量,是留住人才及吸引人才的重要指标。融资的难易程度是投资人首要考虑的条件。其次,投资人在进行投资及企业建设时,肯定会考虑到当地的社会服务环境,医疗、教育及养老方面的情况。

(四)法治环境指标

市场的根本是法治经济,法治环境指标是保障当地良好营商环境的硬性指标。法制环境指标包括司法公正透明、政府廉洁、投资者权益保护等。黑龙江省只有建立合适的法律制度,并且公正地执行,才能为黑龙江省的营商环境提供必要的保障。

(五)政府效率指标

政府政策及服务效率是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政府服务贯穿于企业从开办到破产的整个过程。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审批事项及环节是否有所简化,互联网便利化服务是否落实、“放管服”政策改革情况等都是可以客观反映出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好坏的因素。为此我们选取了政府业务网络化程度及业务审批时长作为指标客观评价政务环境。黑龙江省部分政府权力的滥用及不作为仍有存在,政府失信责任体制不完善。

三、结语

综上,构建黑龙江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关键点,需要从市场主体的需求出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系统性设计评估指标,深入调查实践,客观真实反映当地营商环境水平。并从黑龙江省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企业人力资源获取困难、法治化经济氛围不足、政务环境欠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等实际根本问题出发,切实提出进一步优化当地营商环境,实现黑龙江省战略转型、全面发展的目的。

推进东北全面振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之一。振兴黑龙江省乃至东北的核心和基础就是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高素质人才,营造法治化氛围,转变政府职能,扩大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我们要坚定信念,迎难而上,将东北实现全方位振兴这项宏伟事业推向新的征程。

摘要:近年来,营商环境评估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热点,营商环境是企业营利活动有关的一切要素综合而成的动态体系。在国家推行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省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氛围是走好转型发展之路的关键,而营商环境评估是营造“清亲”新型营商环境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快吸引外部投资,增强市场活力,通过对比分析世界银行、经济学人智库、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等,本着整体性、科学性、可比性的原则,同时考虑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部,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资源型城市,存在交通、能源、取暖等问题,从市场需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法治环境和政府效率等五方面着力构建黑龙江省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为合理评估、客观评价分析黑龙江当下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的优化措施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黑龙江省,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曲宁.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梳理及中国营商环境述评[J].商场现代化,2019(13):9-10.

[2] 马倩男.辽宁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A].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2019:370-373.

[3] 原琳,王欢,迟美琦.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分析[J].统计与咨询,2019(03):22-25.

上一篇:公共场所视频监控引发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思考下一篇:医院成本核算下对医用耗材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