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财务报告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XBRL在X银行财务报告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技术的不断革新,其作为会计信息化中的先进技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由于其巨大的潜力对其进行研究。与此同时,我国为了紧紧跟随国际上研究XBRL的步伐,也相继制定了有关我国XBRL研究的准则,大大地推动了XBRL在我国应用。面对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在迈入数字智能时代,对于银行业来说,应用XBRL技术有助于提升银行财务监管效能,有助于实现银行内外部报告协同,有助于提升银行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而X银行是当前国内银行业较为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其管理层高瞻远瞩,对于XBRL的研究和应用十分重视,严格遵守其制定准则,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加快XBRL在其财务报告中的应用。本文在其上述背景下,对XBRL在X银行财务报告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相关研究背景和意义,肯定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总结,对其重大成果进行简要述评。其次简要论述了XBRL的概念、技术原理等理论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对X银行XBRL财务报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基于因子分析法来构建评价体系对XBRL在X银行财务报告中的应用来进行评价,通过与17家样本银行进行对比分析,从计算得分及排名结果得出X银行的XBRL财务报告应用在所有样本银行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到分类标准建设和实例文档转换数据管理质量与排名前几位的银行相差较远,需要及时改进。针对上面阐述的问题,本文相应地提出了将XBRL与信息系统整合、合理扩展分类标准、建立相配套的审计及校验机制的改进建议,并提出提高XBRL人才培养及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的保障措施,目的在于建立促进X银行XBRL财务报告应用的方案,更好地提高XBRL财务报告的编制质量,促进X银行的会计信息化发展,更好地为XBRL在银行业的推广提供经验,也为XBRL在其他行业的使用提供模板借鉴。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了结论:首先,XBRL财务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对其的使用。当前,我国财务报告信息有一部分已经在上交所和深交所进行了披露,但是只是作为一部分参考,最终的评价还是以PDF文件为主,这就使XBRL失去了高效性、准确性的应用优势;其次,分类标准及其扩展质量影响XBRL的应用水平,XBRL实例文档的质量与分类标准扩展水平密不可分;最后,不可否认在国内,XBRL技术具有很大的潜力,所以对它的研究也需要更加深入。就当前可知,X银行的XBRL技术使用仍有待改进,在分类标准的建设和财务报告数据管理方面仍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XBRL;XBRL财务报告;应用;X银行

学科专业:会计(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研究概述

2.1 XBRL概述

2.1.1 XBRL概念

2.1.2 XBRL的发展

2.1.3 XBRL的作用及优势

2.1.4 XBRL的技术框架

2.2 XBRL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

2.2.1 事项会计理论

2.2.2 财务信息元素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XBRL在X银行财务报告中的应用情况

3.1 X银行基本情况介绍

3.1.1 X银行简介

3.1.2 X银行传统财务报告介绍

3.2 XBRL在X银行财务报告具体应用过程

3.2.1 准备阶段

3.2.2 实施阶段

3.3 关键流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XBRL在X银行财务报告中应用的评价

4.1 引入因子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的方法

4.1.3 评价指标的确定

4.1.4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的收集整理

4.2 因子分析

4.2.1 数据正向及标准化处理

4.2.2 KMO和 Bartlett检验

4.2.3 提取公因子方差

4.2.4 相关主成分因子

4.2.5 旋转后的载荷因子矩阵

4.2.6 计算各因子的得分

4.3 评价结果分析

4.3.1 实例文档转换数据管理方面

4.3.2 分类标准建设方面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XBRL在X银行财务报告中应用的改进措施建议

5.1 XBRL在X银行财务报告中应用的改进建议

5.1.1 XBRL和X银行传统财务报告系统整合

5.1.2 合理创建扩展分类标准

5.1.3 建立合理的审计及校验体系

5.2 保障措施

5.2.1 提高专业化人才培养

5.2.2 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6.3.1 不足之处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信贷业务论文提纲下一篇:信管专业核心能力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