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分析

2022-09-10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1]。了解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影响健康素养的相关因素,提高农村公民的健康素养和维护促进健康的能力。本文报道了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对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昆铜乡长林垓村居民开展的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现场干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昆铜乡长林垓村居民。干预前调查随机抽取该村常住的16~75岁居民300人,干预后调查随机抽取该村常住的16~75岁居民320人。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3号公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的内容自行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与健康有关的理念与知识、日常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健康技能等方面。对随机抽取的农村公民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上门入户进行现场调查。

1.2.2 现场干预方法

组织农村居民学习《健康素养知识进农村简明读本》,开展健康讲座,宣传健康保健知识,举办健康操、太极拳、扇子舞等示范表演,开办健康知识与技能竞赛等文艺晚会,向干预对象发放体温表定量盐勺等,以及向村民发放具有实用价值的小礼品。

1.2.3 统计方法

调查所获数据录入微机,以SPSS V12.0for Windows软件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干预前共收到有效问卷288份,其中,男性147人,女性141人;文化程度: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39人,小学的56人,初中的123人,高中/职高/中专的52人,大专/本科16人,硕士及以上的1人。干预后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17份,其中,男性130人,女性187人;文化程度: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40人,小学的64人,初中的139人,高中/职高/中专的55人,大专/本科20人,硕士及以上的0人。

2.2 农村公民健康素养干预结果

2.2.1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理念与知识干预前后调查结果(表1)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理念与知识干预前后总知晓率分别为60.08%、77.65%,有统计学差异(χ2=9.79,P<0.01)。

2.2.2农村公民健康素养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干预前后调查结果(表2)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总的正确率分别为69.77%、77.32%,有统计学差异(χ2=17.43,P<0.01)。

2.2.3农村公民健康素养健康技能干预前后调查结果(表3)在健康技能方面:干预前后农村公民会正确判断药品有效期的由13.5%提高到74.6%;正确拨打医疗急救电话的由80.9%提高到89.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705)。

3 讨论

干预前后该村公民健康素养理念与知识总知晓率由为60.08%提高到77.65%。在“健康”的科学含义的正确理解上提高了16%,明确了保健品不能换药治病的比例上升了24%。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总的正确率由69.77%上升到77.32%。与家人及外人都不可共用牙刷、毛巾的日常习惯改善了6%,被动物抓咬伤后正确的处理方式所占的比例提升了28.9%。在健康技能方面:干预前后会正确拨打医疗急救电话的由80.9%提高到89.5%;会正确判断药品有效期的由13.5%提高到74.6%;会抢救触电者的由77.1%提高到89.0%;正确拨打医疗急救电话的由80.9%提高到89.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现场干预,该村公民在健康知识与理念、行为生活方式与习惯及健康基本技能方面表现健康素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使得干预对象完善健康基本知识、增强健康理念、培养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与习惯、提高健康基本技能。通过本次现场干预调查发现,为了能够更有效、更全面得促进公民提升健康素养水平,因此在宣传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理念与知识时应尽量避开农忙高峰期,在对于控制公民使用食用盐的量上可以直接给予定量的盐勺,在宣传活动时选择文艺节目活动互动形式能够较为深刻为农村公民留下印象,并且给予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小礼品可以激励农村公民加强学习的积极性。本次调查研究结果和结论可以为全国各个地区相关管理部门通过推广有效的干预措施达到提升公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在本次研究中着重对农村公民在健康知识与理念、行为生活方式与习惯及健康基本技能方面进行干预调查,但在不同的地域、风俗、人文文化等方面还未研究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现场干预对提高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的效果,为开展大规模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相关的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现场干预方法:组织居民学习《健康素养知识进农村简明读本》;开展健康讲座,举办健康操、太极拳等示范表演;组织健康知识与技能竞赛等文艺晚会;向干预对象发放体温表定量盐勺等。调查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3号公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的内容自行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农村公民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上门入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干预前后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理念与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60.08%、77.65%,有统计学差异(χ2=9.79,P<0.01);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总的正确率分别为69.77%、77.32%,有统计学差异(χ2=17.43,P<0.01);在健康技能方面:干预前后农村公民会正确拨打医疗急救电话的由80.9%提高到89.5%;会正确判断药品有效期的由13.5%提高到74.6%;会抢救触电者的由77.1%提高到89.0%;正确拨打医疗急救电话的由80.9%提高到89.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农村公民在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行为生活方式与习惯及健康基本技能方面表现健康素养较干预前有较大提升。通过现场干预实践,提高了农村公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知识技能,调查

参考文献

[1] 黄丽雯,张雪宝,邹宇华.珠海市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42~34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S].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86~89.

上一篇:对新课标初中数学合作的探究下一篇:绕丝中心管内壁铁屑清理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