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伤逝读后感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鲁迅伤逝读后感范文

鲁迅伤逝读后感

鲁迅伤逝读后感.txt30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鲁迅《伤逝》读后感

我原是没资格对鲁迅的《伤逝》发表任何感慨的。从前没有,那是因为十

四、五岁的年龄还不懂得涓生的的矛盾和子君的凄然;现在不应有,那也是因为太过体验他们的思想弱点,感叹鲁迅先生的细腻描写,而惭愧自已不知该如何表达?

从昨晚掌灯时分,一口气读到凌晨,一遍一遍,再逐字剖析着,就恍若文中的涓生和子君就是现实中的他和我。早上上学时,我还拉住一个同学,不管她愿不愿听,也强硬将整个故事的心理情节给她复述一遍。不知是我讲的字句不漏还是她也有触语生情的心态,总之,她听得入神,连连称这与现代的爱情婚姻没有什么区别。我便说,也许爱情原本就是没有时代没有年龄没有国度的吧。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篇悲情小说。作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

虽然涓生的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他们感情的破灭似乎还可以归罪于社会解放的过程。那么现在呢?21世纪的爱情,创造在一个更进步更自由的时代,他们不会再经历涓生的社会迫害,不必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苦恼,也无需为求生而象涓生那样“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注”的决择。但是,我们今天的爱情,却因更加自由,一任的梦想还是重复着涓生的故事。

从涓生的个性心理描写,我真实地感受到相爱至分手的残酷,而血淋淋的爱情正是那个提倡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最后却为了求生而离开子君的涓生亲手埋葬的。涓生因为尚未忘却的翅子的扇动,这在文中多处提到,而他又以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着一个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颓唐得多......于是决定“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在决定着他们只有分离才能开辟新的道路时,他又意识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这个时候他有一丝不舍,其实,他早预到子君没有了他,只有死。因为子君“她自始自终,还希望我维持较久的生活......”就算这样,涓生还是因为早晨的时间多,而计划在闲谈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个隐形的坏孩子,把那翻在心里折腾过的“所谓不虚伪的真话”对子君说了出来,而子君听后“她的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却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涓生這才意识到当初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的想法恐怕是错误了,因为子君“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涓生最后虽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却只能换来子君永远的空虚,欢欣、爱、生活已经全都逝去了。这个时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时才感到存在的可贵,这句话便是真理了。

再回顾涓生对待子君爱情的过程,这里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阴暗面。追求子君的时候“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如此经典的场面在21世纪已经视为珍宝,更何况在那个世俗的年代。也难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温习的必修课,“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诵。”。而涓生后来却只当作是浅薄可笑的电影一闪。如此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践踏了。其实我也不怀疑那个场面的真实,只是很明显,涓生冲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浪漫热情,只能维持到得到子君的爱时,就成了“被质问,被考验”的负累了。?

他们相爱的时候,涓生是这样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悦时,他们走在路上,他仍会觉得到时时遇到别人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可见,

子君给他的幸福并没有坚定他的爱情,他的勇气在很早时段都已经暗地里隐藏着不稳定性。可恨的是,这个时候涓生并没有显示出在分手时“所谓真话”的勇气,我想倘若涓生真是那种“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那么他当时更应该对子君讲出他的心态,似乎在后来的描述中,他的各种对子君不满情绪他都有所隐瞒,当然除了分手那一次来了个真实的。如果在当时寻住所的路上,他也来个真实的表白,或许会让子君明悟一些,或许将不会有后面的草率同居,更不会淹没子君死的悲剧。因为当时境态的子君却是“大无畏的......坦然如入无人之境”。于是,他们的爱情走向在开始就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子君是義無反顾的,从他们最初交际半年时的对话,她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我是我自已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直到面对涓生热烈地追求,她果断地舍弃家人,将整个社会抛在身后,毅然地跟着涓生。这是一种对社会的背叛,是不符合大众化的,是当时那个时代不相容的,但子君却坚强地选择了那样没有退路的爱,其中的勇改和无谓又岂是你我能体会的?但涓生最后却用“所谓的真话”把她推向地狱,虽然文中没有交待子君的死因,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当初他们同居时,她的叔子已经不认她做侄女,可见家庭反对之强烈。那么子君被涓生“逼”回到足以被唾沫淹死的家族中,私订终身、未婚同居,这诸多罪状,还不够她死一百回吗?这便是涓生悔悟时说的“我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她了”,这重担也便真的“压”死了子君,毁灭了涓生赎罪的机会,完全破灭了他们的爱情。从而更加突出了涓生的不负责任,自私阴暗,这也正是鲁迅先生的一惯写法,不同的是,这次揭示的是人性弱点的阴暗面。?在涓生失业的心态變化里,他因为子君频频催他吃饭,而“在坐中给她一点怒色”,而委婉地经过说教让她明白之后,却又因不定时吃饭,菜冷而苦恼,甚至想着“自觉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读到这里,我有些为涓生悲哀,情由心生,我以为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已。在我看来,子君爱他的心以及家居的烦碎依然是那么可爱,即使他微有怒色,她也溫婉地表現出“可是没有说”。反倒是涓生自已以为子君“大约很不高兴吧”,涓生因为失业环境的改变,因为生活的拮据,而自以为是地猜想着子君的变化,这在后面的日子突出地更为明显。“我终于从她言动上看出,她大概已经认定我是一个忍心的人。”“但子君的认识似乎只是浅薄了起来”。这里面的“大概”、“似乎”都是涓生的澺想,所以,这也便是他亲手毁灭的过程,因为他没有战胜他自已。

这一长段有许多涓生的心理描写,雙方一直按照心里的猜测来对待对方,看似温情,你为我想着,我为你想着。其实他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无论涓生心理活动是多么矛盾、挣扎、无奈,但他却一直未向子君交流过,他们已经缺乏了最重要的关系──勾通。以至于后来涓生考慮著“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而且认为子君“她应该决然舍去”。在这里他又是用了“认为”二字,他一向只是单方面地考虑了他的立场,仍是自以为是地代着子君去“安排”与她分手后的生活。“......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但这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而結果的事實卻是子君只是勇往直前地奔向死亡。

可怜的子君面对这变故的到来,也“只有沉默”,我想在这個時候,以子君的聪明,她已经看出了分手是涓生希望的,要她勇往直前地离开他,也是涓生希望的,所以她选择了沉默,以惯有的温顺成全了涓生的“伟大”,尽管她“瞬间便又苏生......在饥渴中寻找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她“寻求”着却不敢看涓生的眼睛,因为她一方面想着曾經与涓生的恩爱,似乎还幻想着会有转变的奇迹;另一方面却对涓生的绝情失望,恐怖地不敢相信,不敢直视这残酷的真实。令到涓生在最后时刻也再次逃避“我不能再看下去了”,也只有在这里,涓生似乎还存着一些良知,最后卻也被小品文的登出给挤兑了。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动很少,我们只能从涓生的想象中来寻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却是鲜明无比的。尤其是于她的死对涓生全部的爱更是做了一个永恒,“子君总不会再来的了......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给与的真实的---无爱的人间死灭了!”而这种美好东西

的毁灭,才更激起读者随之而来的悲情意识,也许这正是揭示出悲剧人物形象的实质吧,令到我不免再次为之嘘唏心痛了。

涓生的爱情用现代化简单的词来概括,那就是,由冲动的爱开始再由理智的现实来结束,如此看来,在今天这个社会似乎也无可厚非呢?

但我们应该值得借鉴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样爱得失去了自我个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样轻率地开始。还是那句老话:没有足够的水,就不要走进罗布泊。既然两人决定了相爱,就应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哪怕结局是一同灭亡,也要与爱同生。?

第二篇:鲁迅《伤逝》读后感-梦醒时分

梦醒时分,无路可走

题记: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后无路可走。从伤逝看鲁迅和朱安

自由的爱情一直是人们永恒的追求,爱情的自由是人们在追求过程中最大的享受,自由的婚姻是沉溺爱情中的男女最大的期望,婚姻的自由只有与子偕老的人才能理解!

从作者本人来看,我是很不屑鲁迅先生的婚姻的,一个思想的救赎者,却救不了朱安的人生,一个黑暗社会中举着火把的人,却不肯点亮朱安房间的灯!自由是爱情的必要条件,俗话就是两情相悦,在这一点上,鲁迅先生把完整的自由的自己全部给了许广平,且不论许广平对鲁迅是爱慕还是敬仰,在鲁迅先生的诸多支持者中,这是一个自由的爱情,带来了一份自由的婚姻,他们也享受到了爱情的自由,但是!他们绝对没有得到婚姻的自由!在朱安的心中,鲁迅是她的天,是她一生的依赖,她看许广平就像是亲妹妹,她看海婴就像自己的儿子!她为鲁迅付出了一生,而在鲁迅心中的朱安是什么分量呢?大概也就是个名义上的妻子,事实上的老妈子吧!

婚前的涓生和子君就像鲁迅和许广平,婚后的涓生和子君就像鲁迅和朱安,我暗自猜测,这是不是鲁迅先生良心发现而写下的忏悔!朱安的一生是悲哀的,在她的生命里,几乎没有飞扬的时刻。她仿佛是一颗锈了的图钉,最初被钉在哪里,一生就只能钉在哪里,无可奈何孤独老去。时代的列车,轰轰然朝前驶去,我们站在车上,望着车尾那些渐渐远去的人影,不经意间,依稀还能望见朱安那哀愁的眼神,在夕阳的余晖里,淡淡地闪出一线光,瞬间又暗下去。这眼神里,囊括了一代旧式妇女的命运写真。遭遇了鲁迅,我以为他会待她好,起码可以给她一个女人最低的要求!但是她被遗弃了,就像子君被涓生遗弃了一样!在追逐爱情的美好甜蜜的过程中,子君是个新时代女性,她会被娜拉吸引,那个真正勇敢的女性,她以为自己能像娜拉一样洒脱,自由!然而她一心追逐的自由的婚姻却成了她挣脱不了的桎梏,当一个人把自己禁锢住,除了他自己,没有第二个人能解放他,子君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从文章中看,涓生和子君之间没有了爱情,于是就放弃了婚姻,在现在看来,放弃婚姻是最好的选择,两个人从此都自由了,不用再虚伪的面对虚伪的对方,有了更广阔的天空,生活会更美好,可是,子君死了,至于是怎么死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冥冥中感觉跟涓生逃不了干系。这让我很难明白。我并不认为子君的死与涓生有莫大的关系,甚至我觉得,子君的死更大程度上是不能承受内心的自我否定,这自由的婚姻是她一心认定的要追求的,追求到的那一刻她就等于给自己设了一个牢笼,结局是这自由的婚姻并没有带给她婚姻的自由,涓生直白的说出“我已经不爱你了!”这时的子君只想逃离这个牢笼,但是逃离出去的她要去哪里呢?一旦逃离,就是对自己的否定,她已经无处可去,不逃出去就得一辈子面对这个牢笼,就像一个已经梦醒的人,明知道无法再沉溺梦境,但醒来又无路可走,这时的子君,除了选择死亡,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换句话说,子君的死是必然!与子君不同的是,朱安在周家默默的活着,朱安能在周家呆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婚姻并不建立在爱情上,朱安留下来是为了责任和道德,但是那样的活着跟活着牢笼里有什么区别?当鲁迅死后,抗战后期,朱安生活困苦,想出售鲁迅藏书,宋紫佩跟友人前来劝阻,朱安冲宋紫佩说:“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当真凄凉入骨。她在黑暗里沉默太久了。但是她说的不对,她不是鲁迅的遗物,而是遗弃物! 钱理群说“小说的重心不在那失败了的爱情本身,而是涓生所面临的两难选择,对于他们之间无爱的现实,是说还是不说?这也是终身折磨着鲁迅的人生困境之一”如果说鲁迅借由爱情想表达自己的困境,我想鲁迅先生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了,那就是披露真实的心,那就是从梦中醒来,哪怕没有路可走,涓生最后的选择是“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对方,鲁迅先生在说真话方面是无畏的,他与许广平同居的事实就是最好的真话。

许广平是新时代女性,她看重爱情更甚于婚姻,可能很多人都欣赏着许广平宽广的胸怀!都欣赏着鲁迅不离婚,对朱安尽责尽义。但是她的胸怀,他的不离婚,在我看来都是对朱安的伤害!他不离婚,从另一方面看就是让朱安不得不恪守封建的道德,当然,对于朱安来说,离婚也是她无法承受的,许的胸怀,让朱安对许广平有着一种歉疚,朱安死的时候还在称赞着许广平,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悲哀,这种悲哀不全是鲁迅跟许广平造成的,更是朱安自己造成的,就像是子君把自己逼到绝路上。

总之,子君是死了,涓生还活着;朱安是悲剧的,鲁迅还有许广平。如果说《伤逝》是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不如说是子君的悲剧,涓生的悲哀!因为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摧毁给人看”子君一心追求的美好的自由婚姻被摧毁了,看这悲剧诞生的人是涓生,他是悲哀的!面对子君的死,涓生会忏悔,会痛苦,会难以释怀,但是几年以后,十年以后,几十年以后,如果涓生突然发迹了,他的婚姻会怎么样?他的生活会怎么样?虽然不能断定,但必定会改变,而这一切的改变都与子君无关了!伤逝也是有一个时间限定的!想一想这以后的情景,又是一个悲剧!像鲁迅先生自己写的《娜拉出走以后》,离家出走很简单,很常见,可是,出走以后呢?这个玩偶似的女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但她没有看到自己的四肢仍然被牵扯着!自由,不是她能奢望的!一场梦醒了,要寻求自由,就要离开,就要出发,但是突然间面对着无路可走的困境,人生该怎么办?人该怎么面对自己?子君选择了死,得不到自由也不肯回头;朱安选择了活,得不到自由那么就默默承受悲哀!如果得不到自由!我们该何去何从?

第三篇:《伤逝鲁迅》

“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是《伤逝》文末涓生所说的话,字字都透露着他的忏悔。而他的忏悔不仅仅是对于自己旧日错误的悔恨,过多的恐怕是对错误无法挽回的哀叹。鲁迅对个人的痛苦非常敏感。人如果意识到自己有吃人的本性,而且已经吃过了,想吐也吐不出来,要洗也洗不干净,这叫忏悔,是对人性之罪无以挽回的痛苦。

五四时代本是一个人文主义高扬的时代,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是那个时代的主题,是那个时代的共鸣。然而,鲁迅对五四时代知识分子所张扬的人道主义、人性至上、现代文明等表示了深刻的怀疑,这是鲁迅对这个时代共鸣的一种穿透,他包容了这个时代,又超越了这个时代。在小说《伤逝》中,鲁迅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勾勒出人性的复杂与心灵的深度;鲁迅同时大量吸收并引用了西方文学中所广发采用的象征和隐喻的技巧,在《伤逝》中形成了自己的象征意象系统:子君喜欢养宠物,而她养的小狗本身却又是成为了子君类女性的象征。她们敢于从生养自己的牢笼般的封建家庭的枷锁中脱身,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最终却仍然避免不了成为被从新豢养的宠物,失去了自己的梦想和独立存在的价值。鲁迅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能既看到现实,又不被现实所束缚,他从理想出发来批评中国,他的生命与这个时代联系在一起。

而回到文章本身,《伤逝》则主要表现了梦的破灭,第二次清醒的孤独和失败,自己的努力和努力的失败,自己的呐喊和呐喊的误会。鲁迅把传统看成鬼魂,阴魂不散的,鲁迅反对传统,反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命,是自杀自亡式的。在反传统,告别旧时代的同时也在清理自己。鲁迅的知识分子传统是失落的,《伤逝》是个惨痛的悲剧,展开了生命力的无情、同情心的缺乏。中国人的悲剧与悲剧的仪式分不开,悲剧是人们上演的历史态度和仪式,悲剧可以没有价值,但是悲惨是有价值的。《彷徨》里作者的创作自信消失了,始终摆脱不了《伤逝》子君死的阴影,作品的调子灰暗得多,鲁迅更加彷徨了。这样的处理不仅突破了传统类型的小说,甚至超脱了同时代的某些小说,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带给人的痛苦要远远比无意义东西的毁灭所带给人的欢笑要深刻的多,这样的悲剧性不得不说是鲁迅创作的小说优越性的一大体现。

《伤逝》里的最后一句话:“我仍然只有唱歌一般的哭声,给予子君送葬,葬在遗忘中。……我要遗忘;我为我自己,并且要不再想到这用遗忘给子君送葬。……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向导……”忘记亲爱的人的死,才能继续自己的新生之路。与其说他要遗忘一个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实际上是要遗忘自己的失败。鲁迅自己也面临着这些失败和失望,涓生扮演着无奈的苦闷的角色。鲁迅对现代小说的贡献还在于创造出了一些绝对超脱于传统小说所存在的人物。拿《伤逝》中涓生为例,涓生可以看成是五四时期先驱人物的隐喻,子君死的原因就是涓生说了最真实的话,这对新人物是一个很大的讽刺。人必须说谎,必须掩盖真实。从作品里,点击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走向了它的背面,从勇敢到面对说谎。鲁迅作品的批判性莫过于此,这同样也是他对现代小说创作所作出的启示之一。

“与其把鲁迅看成一个成功者,还远不如把他看成是个失败者。他给我们留下的最大的遗产就是失败:鲁迅是少数几个体验了失败感的作家之一。失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伤逝》里,鲁迅看见了涓生也是自己的力量的渺小,他进行的那种小小的、袖珍的革命的最终结局只能是失败,而鲁迅最打动人最激励人之处,也正是在于此——对失败最深刻的体验。

第四篇:掩埋的时光鲁迅《伤逝》改写

掩埋的时光

——子君眼中的《伤逝》

曾经的美好,终究是过眼云烟,爱情是甜蜜的,但是一旦遇到任何现实的问题,都会一闪而逝。那一段被光阴掩埋的过去,从开始的憧憬,到后来的毅然,渐渐的失去了激情,连眼神都透射出陌生的感觉。这样的转变,该去找谁理论。或许,我和涓生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被注定。

初识涓生,给我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沐浴在新的时空中的人物,和我以前接触的人都不一样。儒雅的书生气质与众不同的谈吐,不知不觉中,让我已经对他着迷。 涓生的住处的壁上,有一张雪莱的像,记得开始去他那的时候,他把这张像指给我看,我指匆匆看了一眼,涓生说那是雪莱最美的一张像,是他从杂志上裁下来的,但是只是一眼就让我感觉不好意思,我的脸在那一刻,也悄悄染上了红晕。

我和涓生相恋了,我被涓生的博学所吸引;被涓生的真诚坦率所感动。我去涓生的住处找他,和他一起说话,和他一起学习,在我看来,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说的,我都没有听过,有些还是没有明白过,但是我还依然这样听着,我总是微笑点头,眼中弥漫着稚气而又好奇的光泽,这是通过他的眼睛,他的表现才能让我自己看明白的。我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处处充斥着他的语声,仿佛身边的有些脱落的墙壁都在和我一样附和涓生说的话,他和我谈家庭,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谈着这些我从未涉足过的世界,我的情绪我慢慢被他的言语感染。

与涓生相处半年多,我们的恋情有了很大的进展,尽管我的叔父会阻挠,但是在接受过涓生的思想的洗礼之后,我觉得叔父他们的话就显得那么无关紧要的。而我对这样一份新兴的恋情也充满更大的向往,迫不及待地想要和涓生在一起。我开始用涓生的话语洗刷自己脑海中传统的观念,用我近半年所了解的新思潮来重新审视这个社会,发现,原来曾经的教条,束缚着整个社会,束缚着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生活得很压抑,但是人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在我和涓生的世界里,我知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观念来支撑。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不管我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但是为了涓生,我应该拥有自己理想,给自己一个目标,至少可以让自己从旧的习惯中脱离出来。当我想着这些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傻笑,对自己和涓生的未来,也勾勒出了一个美好的生活。其实那时候的每一天晚上,我都会想着这些入睡,睡前都会想涓生会不会进入我的梦中,这样我的梦便也是甜蜜的。傻傻的憧憬着,渴望着,想要和涓生组成一个家,想给自己的爱情画上一个圆满结局。

爱情在发芽,我可以感受到它的成长,所以,有一天,我对涓生说: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涓生是震惊的。他的眼神里的光芒是那么亮,想让人忽视都很难。而我的舒服和父亲,却对我转变很愤怒,可是我有爱情就足够了,没有那么多的顾虑,我只想随着自己的心走。涓生在这交往的半年中,我已经知道了他的信息,包括的他的家世,他的缺点,这些他都很少隐瞒,或许是怕我以后渐渐知道会后悔,索性就全告诉我了,但是在我知道了这一切之后,我发现我对他的爱没有减少半分,反而更加坚定了和他在一起的决心。因为知道了我发现,知道了这些之后,我会不住地去怜惜他。他是这个时代的新兴人类,社会对他的认同感是如此的薄弱,他在这个周遭生活,经历的是难以让人承受的沉重。他需要倾诉,希望就做她的聆听者;他很孤独,我就赔在他身边,让他知道,至少还有我可以认同他的世界观。我们在一起,我的话总是很少,因为听涓生说话,我都会沉醉其中,偶尔我们的眼神相互碰撞,那也会闪烁着无与伦比的光芒。

所以,我和叔父断绝关系,对涓生说了这一句话,因为我知道,涓生等的也就是这样一句话,他需要一个伴侣,但必须要和他有相似的价值观。或许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女性,是说不出那样的话的,但是我还是义无反顾的说了,好像这句话也震动到了涓生的灵魂深处,他心中说不出的狂喜,从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来。可能当时他正在想:新的思想会在不久之后看见辉煌的曙色的。因为我的转变,已经让他看到了希望。

他送我出门,我们照例是相隔数十步远,这个距离仿佛已经是我们之间最默契的距离了,身后的窗边,有一双眼睛正注视着我和涓生的一举一动,仿佛我们做的什么事情,都在周围所有人的眼光是使不相容的,但是我依然是开心的,只要有涓生,那些闲言碎语,那些疑惑目光,对我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我昂首挺胸地离开,就像一只骄傲的孔雀,找到了飞翔的方向,然后便勇往直前。我思量,涓生也应该是骄傲的吧,终于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我了,终于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经历之后,看到了我变化,也看到我们眼中的希望。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彻底的思想就在我的脑里,或许比涓生还要透澈,坚强得多。

我没有想到的是,涓生会像电影中的桥段一样,含着泪握着我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我想他在听到我说的那句话之后,便开始纠结怎么和我求爱,或许他思索了很久,也怕我会拒绝,但是他还是那么做了,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当时我的心好像突然停顿一下,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心跳加速的感觉。一点脸色在一开始的清白色的,但后来又渐渐转作绯红。我不敢相信涓生会用这种方式让我和他在一起。我慌忙的逃避我视线,眼神是闪烁,不知道该用怎样的状态来应对涓生的话。其实在我心里是忐忑的,有点迷茫,有点无措,也有点欣喜,有点激动,种种情感夹杂在一起,我无法逃避,也不想逃避,我的心已经答应了他的话,看着他生涩的样子,有点局促,又有点期待。在无声的沉默中,我们都读懂了彼此的心声,他应该是明白我的,尽管我没有表态,但是也无声地默许了他走进我的世界,而我的世界,也会因为他的进入而走向另一个境界。

之后,我和涓生便开始一起生活的日子了。这是我先前日日夜夜的向往,生活是甜蜜的,就像我曾经勾勒的那样。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对着书籍讨论彼此的看法,眼神也可以交流自己的想法。曾经涓生给我讲过的种种,竟然很神奇地刻在我的心中,就好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在我眼前闪过。看着我和他生活的场景,不自觉地记起他的言辞,能够滔滔背诵;他的举动,都在潜移默化间,我叙述得如生,很细微,好像就连他眼角细纹的深浅变化都可以生动的展现在我的眼前。

初期的时光是最让人难以忘怀,我每天可以在涓生的怀里醒过来,两个人像是一笑之后,我们便开始了一天的时光。我们会一起攻读新的书籍杂志,那时候涓生的眼中的亮光是明显的,想让人忽视都是很艰难的。所以每次讲到他兴之所至的时候,我的心也随着他的眼眸的闪烁而跳动。很多时候,我们之间都是有一种叫默契的声音给我们打造了一个交流的桥梁。他提笔,我研磨;他翻书,我递笔;他沉思,我沏茶,我想这真的是一个很恬静惬意的时光,两个人之间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来维持,只需要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让我们之间暗流涌动。

涓生的学识是渊博的,这是我很早就知道的事情,可能就是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每一次读书,都能读出一个新的见解,每一次他把他得到的见解和我分享,但是新的词汇,新的表达,都是我心中的坎,我没有办法去字字斟酌,去理会他字里行间更深一层的意思,但是我依旧会用求知的目光注视着他,看着窗外的阳光洒到他的背上,投射在墙上的阴影,都是那么让我沉醉。

在夜间,是我们一起温习的时候,我们回顾曾经学习的点点滴滴,他会用不同的语言来回顾曾经给我讲的种种,可是对于他新一轮的讲述,我开始质疑,还开始有疑问,所以我把他现在说的话和曾经说的话一起讲给他听,不足他温习时候没有说出来的话语。渐渐的,我对他的温习产生了一种疑惑感,不知道是我自己理解的错误,还是因为什么,总之我也说不上来。我更加喜欢曾经的时光,我也常常会在听他讲述的时候,回想那个时候样子,有点想的深了,就渐渐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而他的声音也会渐渐的被我臆想中的声音所取代。脑海中,有他下跪的一幕,这个不禁让我感到害羞,也有他震惊的一幕,这让我感到开心,总之一幕幕就像演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次又一次的重现,这样的时光,在我心中是最幸福的时刻。

有一年的暮春,是我们俩最幸福的时光,也是最为忙碌的时光,我们的心也就平静了些,但是身体的某一部分却随着这一份平静而忙碌了一些了。

对于周遭的一切,我还是知道的,这是我和涓生同居必定会遇到的难题。可是各种言语,无孔不入,伴随着风声或多或少地进入我的耳中。我们出去,有时会散步,更多的时候是寻找住所,时时会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涓生感觉不自在,我走在他身边有很深切的体会,有时会瑟缩一下,也会想去逃避,我知道他时刻用自己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我的内心也很无奈:涓生,你和我在一起,我没有退缩,你教给我的一切,我实践得很好,为什么到你身上,我只看到了你闪烁的目光。我只能是镇定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周围还是一样的目光,“伤风败俗”,“大逆不道”,我已经冲破了这层羁绊,对这些也就视而不见了。

寻一个住所是一个极困难的事情,我们对于一个住的地方还是比较苛刻的。因为我和涓生的事情,要去让那些思想还在停留在曾经的人理解,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他们拒绝让我们入住他们的住所。所以,我们之后对住处的要求降低了,只要可以容下我和涓生,片瓦遮蔽,让我们相安无事地生活就好了。所以后来就找到了吉兆胡同,我们便搬了进去。这个住所花去了涓生的大半积蓄,我们的存款都不多,涓生给我灌输了很多的新生思想,所以对这一个住所,我想也需要我付出一份资产,至少要明白这是我们俩共同的地方,而不是他把我豢养在这么一个地方。所以我卖掉了我仅有的首饰,为这一份房租尽了我自己的一份力。至此之后,我们便开始了真正在一起的生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和涓生在一起之后,我的圈子就变小了,或者说我的圈子本来就没有大过,自从遇到涓生以后,我的世界就随着他转动。我的眼界都是涓生给我的,他对我的感情也不是假的。但在短暂的时光过后,我发现我们之间出现了隔膜,我的内心她更加了解,我止步不前,因为生活的无奈让我无暇顾及,曾经我们不需要关注的事情,现在都必须时时刻刻关注着。 有一天夜里,涓生对我说: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我领会得点头,那个夜晚很美好,让我感受到了宁静而幸福。以至于在之后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想起那个夜晚,耳鬓厮磨,感觉是如此的温馨。

我和涓生的世界,都只有彼此,我们就像两个半圆,只有看到彼此的时候,才能合二为一。我们之间的事情,让涓生的朋友渐渐少了,而我也早已和叔父断绝关系,可以这么说吧,我们都是彼此之间的依靠。涓生从工作的地方回家,每一次听到他进门的脚步声,我都会有一种很兴奋的感觉,一天在家的等待,只想让丈夫可以早点回家,终于等到之后,四目相对,也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但是在一阵沉默之后,我们便会想以前一样,继续我们的话题,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天南海北,都有我们交谈的话题。可是这种场景也被之后的沉默慢慢取代了。

我渐渐地融入涓生的生活,为两个人的家努力着,柴米油盐,操持着家内家外,偶尔也会听他说一些话,但大抵不如从前了,没有以前的那种热情了,又是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就会想到明天的伙食是什么,或者该添置一些什么衣物了。涓生看到我这种状态,也渐渐失去了和我交谈聊天的兴趣了。

搬进吉兆胡同之后,涓生从庙会买了两株小草花,但是我无法抽空照看它们,不出四天,它们就枯萎。我养了四只小油鸡,还有一条小狗,我管那只小狗叫阿随。涓生还是一如既往地出去工作,我在家照顾着,等着他回家。这样的生活虽然平淡,但也是没有波浪的,有时候会和小官太太闹矛盾,家常琐碎,我觉得也没有告诉他的必要,一天的操劳,又何必为了这些小事再让他伤神。

我心里明白,涓生不喜欢这种琐碎的家常,他想要的是一份随意的浪漫,是可以让他畅所欲言的感觉,可是面临每一天的家长里短,已经让我伤神伤力。房东太太总是和我抬杠,和我争吵,每一次都是为了那样几只小油鸡,这些油鸡现在时我仅有的财产,我只有在每天面对它们的时候,也会让我感受到一点惬意,因为现在的涓生越来越沉默,我无法读懂,也没有功夫读懂他,还不如面对着阿随,面对着小油鸡来得自在一些。我也清楚,我和涓生之间的隔膜确确实实存在,而且已经不可忽视了。

双十节的前一天,涓生失业了,我们的生活也就过得更加清贫。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将现有的钱竭力节省,另外就是让涓生再寻一份工作,抄写也好,教读也罢,只要有一个来源就好了。我每天都为着生活操持着,没有了之前的热情去接受新的曙光。生活差不多让我的兴趣回到了原点,每天我都在做同样的事情,筹钱是最主要的,另外还要喂阿随,饲养油鸡。涓生在家,我便要给他做饭,而他常常坐在书桌前,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叫他吃饭,他总是会把眉头深锁,我从开始的轻微恐惧转变为后来的习以为常,照样叫他吃饭,对他的愠怒不予理睬。我能怎么做,难道就随他的肚子唱空城计吗?屋漏偏逢连夜雨,渐渐的,我们身边的能用的财物越来越少,连阿随都瘦了,我很难过,我不能好好照顾它,房东的奚落,让我忍受不住,多重生活的压力,已经让我喘不过气来了。而涓生依旧没有多少变化,新思想,追自由,他一样也不落下,我在他眼中已经失去原来的神采,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

面对着一切,我无奈,他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他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如果没有我,他或许会比现在活得更好。涓生开始不着家,常常出门,我找不到他,也不想找他,过着我自己的生活,或许,这久是命运,已经给了我一个答案,这一段感情,已经快走到尽头,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激情,两个人同床异梦,到底是不能长久的。我想挽留,或许是想做最后的挣扎,让这一份感情有一个可以延续下去的机会。温习是我们俩唯一可以说到一块去的话题了,但是他又做出许多虚伪的答案,于是,我便黯然了。他不爱我了,我能读懂他的意思。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话在我脑海中闪过,他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他难道在他心中,他现在忍受着生活压迫的痛苦,都是为了我吗?难道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吗?我不明白,原来我的爱在他眼中是那么不屑一顾。后来我常常在想,如果涓生能够再勇敢一点,当生存出现危机时,生活陷入窘迫,哪怕沿街乞讨,颠沛流离,不要抛弃作为伴侣的我,而是夫妻间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携手同行,一起闯过难关。可是他真的退缩了,为了自己新路,放弃了我们一路走来的感情。我在自己想明白之后,发现我根本离不开自己原来的世界,还是原来的自己,直到后来父亲找到我,我没有办法,挽不回的感情,只能离去,离开我和他一起生活的地方。

失去涓生,我痛不欲生,回家后,我也不能把这一段感情理出一个头绪,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还是原来的地方,只是我已经失去了原来活泼的样子,我可以想象我的神色是沉郁的,没有办法,我还爱着涓生,但是我们已经回不去了。

曾经的时光,已经被我掩埋在我自己的记忆长河中,而我也伴随着这一场回忆,闭上了眼,沉沉睡去,梦里或许会有涓生,又或许是别的.......

第五篇:伤逝读后感

叹情已往,伤爱已逝

——《伤逝》读后感

《伤逝》写于1925年10月,被认为是鲁迅虚构得最多的一篇小说。在《鲁迅作品里的小说人物》中,周作人先生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及其原型都一一进行了说明,唯独《伤逝》是个例外——“《伤逝》这篇小说大概全是写的空想,因为事实与人物我一点都找不出什么模型或依据”。1正是这种虚构给予了读者对于文章更丰富、复杂的猜想与阐释。鲁迅先生的文章从来意蕴深远,优秀的文本正是在不断的言说中焕发生命,《伤逝》即是如此。而长期以来对《伤逝》的权威解读似乎都最终将其固定在对五四运动及精神的探究。但在此,我想选择一个或许是最表层的文本——爱情与家庭的层面上来谈谈我对这篇文章主人公及其文章本身的浅薄认识。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部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然而与五四时期泉源的美化爱情、视爱情为动力的小说不同,《伤逝》却如其名,以一场五四精神冲击下的爱情悲剧真实地揭露了爱情与人生的困境。《伤逝》以“涓生的手记”,透过涓生的视角叙述整个故事。第一遍将文章读完,也许很多读者也会和我一样受到涓生叙述的影响,认为涓生与子君曾真真切切地爱过彼此,只是因为同居后子君沉迷于家务俗世放弃了对精神的追求,而涓生仍有更高的精神期待,爱情最终因此消亡。然而再读几次,细细品读、斟酌,试着走出涓生的视角,就会发现隐藏着的诸多倪端。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这便是《伤逝》著名的开头。初看,似乎确实能感到一股压抑悔恨的情绪在一开始就笼罩全篇,给小说奠定了一个不可动摇的调子。但“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为自己”还不难理解,但“为子君”便有些费解了。一切为逝者而说的话,不都是为了生者吗?更何况是“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即便一定要为逝者写些什么,那就只能认为是在生者看来,即使逝者已逝,自己却还有一些未尽之言,不吐不快。甚至是当她活着的时候,某些无法畅言之事正好可以留待在她死后。因此,所谓“为子君”,本质上也还是“为自己”。

涓生曾赞赏子君曰:“比我还透彻,坚强得多”。而后来又说她“稚气”、“好奇”、“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两者不就矛盾了吗?由此看来,涓生对子君的认识一开始就有些模糊、游移,甚至随便。他所爱、所欣赏的,到底是子君这个真实的个人,还是涓生在子君本身的基础上所臆想出来的、符合自己喜愿的子君形象呢?甚至他们在一起的“仪式”,也只用涓生从西方电影上“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的求爱,以及子君的很快就令涓生惭愧甚至害怕的“温习旧课”。他们就这样匆匆忙忙地奔向了爱——即使,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去爱。 爱的顶峰迅速被逾越,情形开始急转直下。涓生开始“觉醒”,认为“爱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短暂潦草的蜜月之后,涓生对子君的欣赏渐渐由不断地发现其缺点所代替。醉心于家务的子君“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了,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当 1《鲁迅作品里的小说人物》,周作人,北京文艺出版社,2013 初那清纯的子君已不复存在,而外形的邋遢和粗糙也隐喻着精神价值的消亡2。精神价值一旦消亡,子君对任何风吹草动都十分敏感。子君的工作是操劳家务,而这在涓生看来已经颇有有些“凄然”,“连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功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但涓生除了叫她不必操劳之外,并无实际的建议和帮助,而子君的“操劳”,都是维持一个家庭所不能省略的。 一开始的风花雪月最终都慢慢变为柴米油盐,两人的摩擦已初现倪端。打击接踵而至,涓生被辞退,小家庭陷入经济窘迫的境地。虽然涓生一开始并不认为被辞退是一个打击,还马上计划“干新的”。但尚未着手,涓生就敏感到子君的“怯懦”,就“仿佛近来自己也较为怯懦了”,并因此下意识地萌发了逃避的念头:“我的心因此更缭乱,忽然有安宁生活的影像”。这个念头随着拮据的加剧愈发清晰:“其实,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痛苦,大半倒是为她”。这就等于怪罪子君不理解他涓生了——怪罪她不在他需要轻松自在时知趣地离开。

涓生开始对找寻借口逃避——“在通俗图书馆里觅得我的天堂”。最终还是对子君说了最致命的话语:

“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

家人的阻拦、邻里的欺压,贫困,寂寞,甚至涓生有意的冷漠,都没有令子君绝望,只有这一句话,才将她彻底地打倒。是啊,一直以来,“爱”才是她和他在一起的唯一理由。既然这个唯一的支撑已经被对方否认,除了离开,她还能做什么呢?

而当时为了自由恋爱冲出家庭的女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回到家,又会有什么好结局呢?所以等涓生从别人那里听见子君的死讯后,他便开始“悔恨”——“我为什么偏不忍耐几天,要这样急急地告诉她真相呢?”“我不应该将真实说给子君,我们相爱过,我应该永远奉献她我的说谎„„”

恐怕谁都能看出,涓生所谓的“悔恨”并非完全为自己的错误而悔恨。在他看来,自己的错误仅仅只是没有多忍耐几天,过早地将真相告诉了子君,让子君承受她无法承受的“真实的重担”。他不愿意在她面前说谎,他可以肩负起那“真实的重担”,却不愿背负“虚伪的重担”。总之,涓生自以为的错误,仅仅是在“真实”与“谎言”之中选择了前者罢了。在这悔恨中也蕴含着涓生的悲哀,悲哀于社会的险恶,悲哀于子君的软弱,悲哀于自己不得已的悔恨。 涓生真正地爱过子君吗?或许吧。但我能确定的是,涓生与子君的“爱情”从一开始就绝无平等可言的。在涓生与子君的关系中,涓生是一直处于主动者、支配者的地位,而子君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小说一开始,清纯的子君“带着笑涡的苍白的圆脸,苍白的瘦的臂膀,布的有条纹的衫子,玄色的裙”,在涓生的注视中到来。“被看者”在“看者”的期待中到来,“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看者”滔滔不绝,“被看者”几乎处于“失语”的境地。爱情必须建立在两人自由平等的基础上,换句话说——爱应是势均力敌。而掌握了话语权的涓生和处于失语状态的子君,他们之间怎么能有真正的交流和沟通呢?即使子君石破天惊来了这么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由“失语”到发出一个空洞的五四宣言,充分说明了这位“被看者”根本没有话语权。《第二性—— 2《叹人生隔膜,伤爱情已逝》,谢廷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2 女人》中也指出,“婚姻要联合两个完整的独立个体,不是一个附和,不是一个退路,不是一种逃避或一项弥补。”3而爱情之路上,子君就如同是涓生——这位受“五四”影响的“新青年”——为了自己的新生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道具:为了逃离寂静和虚空,他几乎是引诱了子君;当涓生失业,生存受到威胁时,他又视子君为他走向新生的累赘,终于离弃了她;而子君离开和死去之后,他却又陷入了更大的寂静和虚空,承受着良心的折磨与拷问4,“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写到这里,似乎一直是对涓生苛刻的批评与指责。但我想,涓生其实也有值得同情和原谅的地方吧。涓生的错误在于没能设身处地地为子君着想,而后来他所谓的“不爱”,却是涓生无法掌握与改变的——这才是他真正无能为力之处。“爱”是我们无法抵御的力量,“不爱”也是我们无法制止的悲剧。单靠人自己,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努力,都无法抗拒“爱”的消失。就像我们怎么也不能留住褪去的海浪,我们也无论如何都无法制止“爱”的消逝。生命与生活无爱的痛苦与悲哀,是人性中固有的残酷与真实。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不爱”都是无可奈何。

或许,这也是作者,即鲁迅先生本身,作为精神界战士在其一生里与整个社会与人性的斗争中所一直痛苦和绝望的吧。

参考文献:

1. 《鲁迅作品里的小说人物》,周作人,北京文艺出版社,2013 2. 《叹人生隔膜,伤爱情已逝》,谢廷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2 3. 《第二性——女人》,西蒙波娃,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4. 《<伤逝>的多重主题》,史玉丰,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2.2 5. 《鲁迅精读》,郜元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4《第二性——女人》,西蒙波娃,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伤逝>的多重主题》,史玉丰,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2.2

上一篇:老团员代表讲话范文下一篇:旅游计调师考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