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伤逝读书感想

2024-06-22

鲁迅伤逝读书感想(共11篇)

篇1:鲁迅伤逝读书感想

从小学时代接触他的第一篇文章《故乡》至现在为了交差而看的《伤逝》,基本意义上可以说我“看不懂”。因为哪个**而不安的年代所写的文章与现代及当代的作品差别很大,存在某种代沟。因此我一直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是“敬”而远之。我今天所写的观感纯属“个人之述”,因为不在当时那个时代,不知鲁迅所想的感情。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爱情小说,并且生动地描写了“子君和涓生从相恋到分手”的全过程。这部小说描述着“五四”的青年的爱情婚姻悲剧,而坚硬的内核却是“妇女解放以及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

子君是一名大无畏地逃离曾经依附的封建家庭的乡村的年轻女性,而涓生是一名受西方文化和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知识青年。回顾涓生对待子君的爱情过程,可以看出他有矛盾而自私的心理阴暗面。当追求涓生的时候,好言滔尽,温情四溢。“我含泪,握她手,一腿跪”是他打动子君的表现之一;子君在接受涓生的时候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掷地有声回复涓生。这正是他们能够在一起的决定因素!

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因为他们束缚在封建礼教的残余思想上。使得子君和涓生同居之后组建的家庭以强大的惯性迅速向传统的模式复归。他们婚后的言语表明了他们之间的爱情慢慢地瓦解了。他们走在路上,涓生仍会觉得到时时遇到别人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可见,子君给他的幸福并没有坚定他的爱情,他的勇气在很早时段都已经暗地里隐藏着不稳定性。并且“去年的暮春是最为幸福”成了永远的童话了,导致了最后涓生把原先的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给践踏了。

子君是鲁迅笔下的悲剧形象之一,她对爱情的盲目纯真一开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剧色彩。涓生的“无爱之爱”又起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加深加快了她的`悲剧化进程。当时社会战争和经济**,使得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涓生在失业的沉重的打击下倒下了.并且表现出了自身的软弱、自私、冷酷的阴暗面,充分暴露了传统文化的余温与新思潮的热浪孵化出的文人是一个畸胎!一个家庭自从没有经济来源,只能自身消耗,物质逐渐匮乏,使得婚前的浪漫与书卷气化为乌有。最终导致了子君被不堪物质与精神双重重负的涓生所抛弃。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应该值得借鉴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样爱得失去了自我个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样轻率地开始。还是那句老话:没有足够的水,就不要走进罗布泊。既然两人决定了相爱,就应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哪怕结局是一同灭亡,也要与爱同生。正如那首《死了都要爱》所唱得一样。

文中涓生的悔恨与悲哀也许旁观着不太能体会,但子君的死肯定是他心中永远的创伤,而且是无法痊愈的。我曾经犯过与此想不小的不值一提的错误,却耗费了很多时间去填补我心里的悔恨及与之带给我精神与心灵的扭曲。在这个新的学校中,我很高兴可以放下所有的顾忌去真心接受生活,去找回我遗失在记忆角落里可以让我坦然的勇气。没有悔恨的记忆才会让人从心底里快乐。往事以不可追,能做的就是面对现实,勇敢的走下去。

还有一点,人没有理想就相当于死亡。文中的子君与涓生的生活困顿,使他们失去了斗志,最终爱情的花朵枯萎凋谢了。尽管最初的子君是怎样的勇敢与坚强,怎样的大无畏。所以人必须在实现理想之前,还要有经济的支撑。正如“有钱并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的理想有时在遥不可及的天际,但我们仍可抬望去欣赏它的美丽。就是说我们抓不到它,也许跟着它走能迈出自我的步伐。

这就是我看完《伤逝》后,脑中闪过的就是这些点滴。我不善于写作,也不善于表达。但现在写的就是我现在想的,写完心理就好舒服,因为能做自己就是自己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篇2:鲁迅伤逝读书感想

《伤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短篇小说。小说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愤的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不久爱情归于失败,最终以一“伤”一“逝”结局。

小说通过涓生、子君始以争取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终却落到悲剧结局的描写,反映了个人和社会的冲突:离开整个社会的解放,个性的解放和婚姻自主是无法实现的。小说语言优美凝炼,富有诗的情韵;开头结尾部分有些语句的故意重复,不仅在结构上起着贯通前后的作用,而且有物是人非之感,加强了抒情气氛,有助于主题的表达;有些句子写得委婉含蓄,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深化了主题。

篇3:鲁迅伤逝读书感想

1956年鲁迅逝世二十周年之际, 电影《祝福》被搬上大荧幕。电影一经推出就反响热烈, 褒奖文字居多, 只有个别文章质疑了电影增加的“砍门槛”的细节 (林志浩《关于祥林嫂砍门槛的细节》) 。编剧夏衍认为其在改编中“忠实于原著的主题思想”2。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这个“忠实于原著”的改变理念成为电影《祝福》的言说符号, 加之电影《祝福》在国际上的获奖, 使得其成为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成功范本之一。夏衍和桑弧理解的所谓“原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受难的一生, 反映了作者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他对于封建黑暗势力深恶痛绝的心情。”3在这样的主题思想指导之下, 对比鲁迅原著, 电影在开头、中间和结尾处增加了三段画外音;新增卫老二、杨七老爷、账房、阿香四个人物;原著中“我”消失;故事开端增加祥林嫂出逃原因 (婆婆和卫老二要卖掉祥林嫂) ;对贺老六和祥林嫂婚后生活加以细节描绘, 刻画出和谐温馨的婚后生活;增加祥林嫂砍门槛的细节;保留祥林嫂对于人有无灵魂的拷问, 改编为电影结尾处走向荧幕问观众。这些情节的增加和修改, 显露出编剧和导演对于封建势力的鞭挞和对于穷苦人民的同情。但是鲁迅原著主题确实如此吗?

现有对《祝福》原著的研究已经不满足于阐述文本对“儒释道”“吃人”的批判, 一些研究文章以“我”为角度阐释鲁迅对启蒙的质疑。无论从文本叙事结构, 还是从人物形象刻画来讲, “我”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形象, 鲁迅对以“我”为代表的启蒙知识者的深刻批判, 是非常耐人寻味的部分。而电影《祝福》删去了“我”, 等于删去了“我”返乡的故事, 将原著中的故事简化, 只剩下祥林嫂被迫害的故事。原著中丰富的主题变成了单一的反封建主题, 对于电影《祝福》来讲, 只能说其成功体现了原著的一部分主题, 并不能叫做“忠实于原著的主题思想”。由此可见, 原著和改编后的电影之间的区别仅从“主题”一项来看就显而易见, 这和夏衍的改编理念形成矛盾, 而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电影剧本改编者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个人视野的局限对鲁迅原著文本的理解的片面性。

鲁迅小说文本的主题丰富和思想深刻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论断, 单单是小说文本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故事叙述的, 除去《祝福》还有《孔乙己》《孤独者》《在酒楼上》《故乡》等等, 这种独特的视角使得故事本身变得复杂, 同时给予了研究者以更大的解读空间。但是电影是以声光电为依托在一定的时间内讲述故事的一种方式, 需要在一定时间内给观众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时间空间加上画面效果的局限, 使得鲁迅小说文本中的独特视角复杂性很难完整地在电影中表现。另外, 对鲁迅小说文本的解读随着时代的转换不断变化, 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鲁迅小说文本的解读大不相同。鲁迅研究早已不单单局限于对于文本本身的解读, 人们通过鲁迅, 言说自己身处于不同时代的态度、观点。正是由于鲁迅小说文本特有的复杂性, 才给予这种历史性地不断解读以土壤。而恰恰由于鲁迅小说文本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解读的历史繁复性, 造成了现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之中, 鲁迅一部分小说的改编无法在荧幕上完整重现原著本身, 面临着改编的巨大困境。

电影《祝福》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成功的范例, 因为无论从剧本的出色程度, 导演拍摄的画面效果, 还是演员演技的精湛, 都很好地展示了祥林嫂的故事, 并取得观众巨大共鸣。但是从改编的角度来讲, 电影和原著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异, 电影并未成功完整还原原著, 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遗憾。

电影《伤逝》不同于电影《祝福》的改编路径, 基本保留了原著中的叙述方式和言说风格。若说有所改编, 也只是在电影中加上了涓生和子君看话剧“娜拉”, 逛庙会, 涓生西郊弃狗后碰上洋人夫妇和狗的三处细节。这些增加的细枝末节并未改变鲁迅原著中的主题思想, 大部分在原著已有情节下展开。这部电影可谓“亦步亦趋”地改编:涓生的内心独白贯穿了电影的始末, 保持了原著中灰暗阴沉的基本色调。

但是这样一部坚持“忠于原著”的电影作品, 在当时却是褒贬不一, 与电影《祝福》以褒奖为主的结果大不相同。对电影《伤逝》的质疑主要集中在电影的沉闷和生涩上, 如1981年鹿耀世评价:“它 (电影《伤逝》) 作为一个悲剧, 既不能震撼人心、又不能催人泪下, 效果不十分令人摘意。原作中哲理和感情汇合在一起, 如泣如诉, 蝇蝇动听, 发人深思, 而影片却使人感到冗长呆板和生涩。”4此外, 也有人对于电影未改变鲁迅原著的叙述方式表示质疑:“我认为, 电影《伤逝》以涓生内心独白贯穿始终的结构方式, 使影片画面固定在涓生的视角上, 从而未能很好地体现原作通过涓生、子君 (以下简称涓、子) 爱情悲剧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 给影片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5不可否认这些评价带有时代色彩, 但是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观众观看电影《伤逝》时的一些感受:全剧故事情节并未展现出明显的高潮, 平铺直叙的讲述故事的方式让人感觉沉闷乏味。总之, 就电影本身来说, 《伤逝》并不是一部能够瞬间抓住观众注意力的作品, 如果不是因为鲁迅小说原著的著名程度, 可能对此电影讨论的热情也会大幅度减小。

未忠于原著的《祝福》改编后的大获好评, 和“亦步亦趋”按原著改编的《伤逝》的褒贬不一形成鲜明对比。笔者通过分析两部原著的故事情节、叙述角度和结构模式, 试图还原两部电影作品的改编现场, 以分析鲁迅《伤逝》改编的困境所在。

两部小说都讲述了一个女人的命运悲剧。《伤逝》讲述了一个“五四新女性”追求爱情、自由却最终被抛弃郁郁而死的故事, 故事充斥着新型知识青年生活琐事。而相比之下, 《祝福》中祥林嫂的故事情节更加离奇, 情节跌宕起伏, 可复制性不强。同时, 电影作为中国上世纪中后期的新型传播手段, 观影人的范围比文学作品阅读者范围扩大。子君作为知识青年, 她的死相较于祥林嫂的死, 共鸣人群范围有限。《伤逝》改变成电影后没有《祝福》影响范围广情有可原。

从叙述角度来讲, 两部小说都以“我”为叙述主体。但是不同的是, 《祝福》中的“我”仅仅是叙述者, 并非祥林嫂故事的参与者;《伤逝》中的“我”就是涓生本人, 即“我”叙述了自己的故事, 而且两部小说中“我”的叙述过程就是叙述者摆脱心中愧疚, 安慰自我的言说过程。不同的是, 《祝福》中“我”的叙述过程是显现的, 而《伤逝》是隐现的, 而电影中的旁白的加入, 造成了“我”的显现, 阅读原著文本的读者很自然地将叙述者隐去, 融入了涓生的叙述之中去体验故事本身, 而旁白的存在却时时提醒电影观者们有叙述者的存在。旁白的贯穿虽然保持了原著的叙述方式和整体色调, 但是由于电影和文学的表现方式存在巨大差异, 使得电影的观影效果远不及原著文本的阅读效果。

从结构模式来讲, 《祝福》文本可以分成两个故事:“我”返乡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 电影《祝福》只选取了后者叙述, 简化了电影的叙述脉络, 故事清晰可见;而《伤逝》的改编将原著中的叙述者显现化, 观影者被迫在故事本身和叙述者的叙述之中跳进跳出,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影叙事的混乱, 改编反而造成了原著故事的复杂化, 观影体验打了折扣。

改编, 将电影和文学两个不尽相同的领域联系在一起, 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一直以来更是热议的对象。对文本本身的关注和熟知程度, 造成了人们对于此类改编电影期待值更大, 审美也更为苛刻。鲁迅的作品可谓是现代文学经典之中的经典, 其文本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决定了对鲁迅作品的改编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 电影《祝福》的改编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而电影《伤逝》作为鲁迅作品影视改编之中最接近原著风格的作品之一, 却因为电影和文学表现方式的差异也备受诟病。两部电影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对鲁迅经典作品进行了改编和拍摄, 各有其成功的一面, 却也抹不去改编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改编时文本和剧本的吻合度。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是应该遵循电影的表现方式, 还是应该坚守经典文本的立场?这一问题在《祝福》和《伤逝》的电影改编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鲁迅经典作品的改编很难达到与原著一样的高度, 电影在这里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将经典的文本用另一种声光电的全新形式进行再创造, 并扩大的传播范围, 深化原著的经典程度。这一“经典化”的过程通过编剧、导演、演员之手给予了观众以想象形象化的观感, 和全新的视觉体验。可以说, 鲁迅作品的电影改编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改编中面临的困境恰恰使得我们去重新品味鲁迅的经典作品, 便是这一“经典化”过程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动画师生存手册The Animator's Survival Kit Animated:理查德·威廉姆斯.Faber&Faber出版, 2002.

篇4:歌剧《伤逝》 致敬鲁迅

该剧以春、夏、秋、冬的时序为线索展开剧情。随着帷幕缓缓升起,以变形书稿形式呈现的幻美舞台随即出现在观众面前,这种“变形式”的不对称与不平衡,正暗示着民国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无可逃避的彷徨。这部由鲁迅唯一一部爱情题材小说改编而来的歌剧,展现了男女主角涓生与子君追求自由爱情,但又无法摆脱旧势力重压,终于走向悲剧的凄美爱情故事。1981年,“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在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将小说改编成歌剧,其旋律之优美,唱段之经典,成为当年众多艺术院校的教科书。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当由中国美声专业第一位博士王莹扮演的子君喊出对自由的渴望时;当“漫天飞雪”下,由中国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歌唱家莫华伦扮演的涓生,倾尽激情与力量,演绎“刺向心头的一把利剑”“告诉我”两大段情绪激昂的咏叹调时,现场观众无不深受触动。《伤逝》在音乐形式上包含了咏叹调、宣叙调、对唱、重唱、合唱、伴唱等几乎所有西洋歌剧的表现形式,融入了丰富的中国民谣色彩。其中的唱段“紫藤花”、“一抹夕阳”、“他夺走了我的心”等不仅旋律优美,更成为了我国民族歌剧的代表曲目,从而广为流传。这些动听的经典唱段,在王莹和莫华伦的全新演绎下,完美地表现了子君和涓生的爱历经春夏秋冬后的心理波澜。

接近尾声时,一段尘封30年后重现舞台的双人舞把该剧推向高潮。从舞台提示上看这段戏只有短短7行字,而当年施光南先生为此整整写了35页总谱。13分钟45秒,舞台上,两位青年舞蹈演员用细腻的肢体语言讲述了子君与涓生从春到冬的悲惨爱情故事,如此长度的男女双人舞,在歌剧舞台十分罕见。

“《伤逝》这部歌剧在当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三十多年后复排上演,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在舞台、灯光、器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在复排的老剧中融进了现代气息,打造成一部十分好看的优秀歌剧。”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李小祥表示,当下,中国歌剧舞剧院正致力于重振歌剧,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精神,引导观众从快餐文化中走出来,沉下心来在歌剧这样的高雅艺术熏陶下陶冶情操。据了解,目前,中国歌剧舞剧院也正在积极策划,让《伤逝》这部经典之作走出国门。

在当下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歌剧《伤逝》落地古城绍兴,这对于培养绍兴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提升观赏水平有着特别的意义。“这是歌剧艺术首次走进绍兴,在这之前,或许许多绍兴观众还从未感受过歌剧演出。未来,绍兴将会引进越来越多的高雅艺术。”绍兴市演出公司总经理裘建平告诉笔者,仅今年1至7月,绍兴大剧院就已排定剧目70余场,其中六成为歌剧、舞剧、音乐会等高雅艺术,绍兴的观众们将享受到一场又一场高规格的文化盛宴。

篇5:《伤逝鲁迅》

五四时代本是一个人文主义高扬的时代,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是那个时代的主题,是那个时代的共鸣。然而,鲁迅对五四时代知识分子所张扬的人道主义、人性至上、现代文明等表示了深刻的怀疑,这是鲁迅对这个时代共鸣的一种穿透,他包容了这个时代,又超越了这个时代。在小说《伤逝》中,鲁迅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勾勒出人性的复杂与心灵的深度;鲁迅同时大量吸收并引用了西方文学中所广发采用的象征和隐喻的技巧,在《伤逝》中形成了自己的象征意象系统:子君喜欢养宠物,而她养的小狗本身却又是成为了子君类女性的象征。她们敢于从生养自己的牢笼般的封建家庭的枷锁中脱身,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最终却仍然避免不了成为被从新豢养的宠物,失去了自己的梦想和独立存在的价值。鲁迅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能既看到现实,又不被现实所束缚,他从理想出发来批评中国,他的生命与这个时代联系在一起。

而回到文章本身,《伤逝》则主要表现了梦的破灭,第二次清醒的孤独和失败,自己的努力和努力的失败,自己的呐喊和呐喊的误会。鲁迅把传统看成鬼魂,阴魂不散的,鲁迅反对传统,反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命,是自杀自亡式的。在反传统,告别旧时代的同时也在清理自己。鲁迅的知识分子传统是失落的,《伤逝》是个惨痛的悲剧,展开了生命力的无情、同情心的缺乏。中国人的悲剧与悲剧的仪式分不开,悲剧是人们上演的历史态度和仪式,悲剧可以没有价值,但是悲惨是有价值的。《彷徨》里作者的创作自信消失了,始终摆脱不了《伤逝》子君死的阴影,作品的调子灰暗得多,鲁迅更加彷徨了。这样的处理不仅突破了传统类型的小说,甚至超脱了同时代的某些小说,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带给人的痛苦要远远比无意义东西的毁灭所带给人的欢笑要深刻的多,这样的悲剧性不得不说是鲁迅创作的小说优越性的一大体现。

《伤逝》里的最后一句话:“我仍然只有唱歌一般的哭声,给予子君送葬,葬在遗忘中。……我要遗忘;我为我自己,并且要不再想到这用遗忘给子君送葬。……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向导……”忘记亲爱的人的死,才能继续自己的新生之路。与其说他要遗忘一个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实际上是要遗忘自己的失败。鲁迅自己也面临着这些失败和失望,涓生扮演着无奈的苦闷的角色。鲁迅对现代小说的贡献还在于创造出了一些绝对超脱于传统小说所存在的人物。拿《伤逝》中涓生为例,涓生可以看成是五四时期先驱人物的隐喻,子君死的原因就是涓生说了最真实的话,这对新人物是一个很大的讽刺。人必须说谎,必须掩盖真实。从作品里,点击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走向了它的背面,从勇敢到面对说谎。鲁迅作品的批判性莫过于此,这同样也是他对现代小说创作所作出的启示之一。

篇6:鲁迅 伤逝

伤逝(鲁迅小说集《彷徨》中文章)

一九二五年创作的《伤逝[1] 》是鲁迅先生惟一一部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收录在小说集《彷徨》里。作者将一对青年的爱情故事放置到“五四”退潮后依然浓重的封建黑暗背景中,透过他们的悲剧命运寓示人们要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结合起来,引领青年去寻求“新的生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有同名电影。198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了同名电影《伤逝》。同年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2年获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傅正义)。

原文

篇7:鲁迅《伤逝》读后感

文章的一开始“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仔细的阅读了鲁迅先生的这个作品。《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

其实结合鲁迅现在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再仔细品读文章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结果也是不难理解。被社会所束缚了,同时涓生和子君本身也是有自己的问题。涓生对子君的爱情只是缘于她的果敢、她的思想进步和与众不同,并不甚实质,恐怕难以维系;而子君对涓生的爱虽然是那样的专注深至,但其内容也十分空洞虚幻、不切实际,只是“盲目的爱”。

他们通过自己的斗争,最后获得了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但是最后涓生和子君还是没能走在一起,在他们结婚之后,子君不那么上进了,甘愿成为丈夫的附属品了,沉浸在家庭的琐事之中,像变了个人。而涓生自私,利用自己不甘于平庸的借口抛弃了子君,最后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而他自己也没能过上如意的生活。

当然,鲁迅先生不可能单单只是描绘他们的爱情悲剧,在这之中蕴含了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

篇8:鲁迅《伤逝》读后感

我原是没资格对鲁迅的《伤逝》发表任何感慨的。从前没有,那是因为十四、五岁的年龄还不懂得涓生的的矛盾和子君的凄然;现在不应有,那也是因为太过体验他们的思想弱点,感叹鲁迅先生的细腻描写,而惭愧自已不知该如何表达?

从昨晚掌灯时分,一口气读到凌晨,一遍一遍,再逐字剖析着,就恍若文中的涓生和子君就是现实中的他和我。早上上学时,我还拉住一个同学,不管她愿不愿听,也强硬将整个故事的心理情节给她复述一遍。不知是我讲的字句不漏还是她也有触语生情的心态,总之,她听得入神,连连称这与现代的爱情婚姻没有什么区别。我便说,也许爱情原本就是没有时代没有年龄没有国度的吧。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篇悲情小说。作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

虽然涓生的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他们感情的破灭似乎还可以归罪于社会解放的过程。那么现在呢?21世纪的爱情,创造在一个更进步更自由的时代,他们不会再经历涓生的社会迫害,不必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苦恼,也无需为求生而象涓生那样“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注”的决择。但是,我们今天的爱情,却因更加自由,一任的梦想还是重复着涓生的故事。

从涓生的个性心理描写,我真实地感受到相爱至分手的残酷,而血淋淋的爱情正是那个提倡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最后却为了求生而离开子君的涓生亲手埋葬的。涓生因为尚未忘却的翅子的扇动,这在文中多处提到,而他又以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着一个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颓唐得多......于是决定“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在决定着他们只有分离才能开辟新的道路时,他又意识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这个时候他有一丝不舍,其实,他早预到子君没有了他,只有死。因为子君“她自始自终,还希望我维持较久的生活......”就算这样,涓生还是因为早晨的时间多,而计划在闲谈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个隐形的坏孩子,把那翻在心里折腾过的“所谓不虚伪的真话”对子君说了出来,而子君听后“她的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却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涓生這才意识到当初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的想法恐怕是错误了,因为子君“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涓生最后虽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却只能换来子君永远的空虚,欢欣、爱、生活已经全都逝去了。这个时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时才感到存在的可贵,这句话便是真理了。

再回顾涓生对待子君爱情的过程,这里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阴暗面。追求子君的时候“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如此经典的场面在21世纪已经视为珍宝,更何况在那个世俗的年代。也难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温习的必修课,“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诵。”。而涓生后来却只当作是浅薄可笑的电影一闪。如此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践踏了。其实我也不怀疑那个场面的真实,只是很明显,涓生冲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浪漫热情,只能维持到得到子君的爱时,就成了“被质问,被考验”的负累了。

他们相爱的时候,涓生是这样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悦时,他们走在路上,他仍会觉得到时时遇到别人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可见,子君给他的幸福并没有坚定他的爱情,他的勇气在很早时段都已经暗地里隐藏着不稳定性。可恨的是,这个时候涓生并没有显示出在分手时“所谓真话”的勇气,我想倘若涓生真是那种“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那么他当时更应该对子君讲出他的心态,似乎在后来的描述中,他的各种对子君不满情绪他都有所隐瞒,当然除了分手那一次来了个真实的。如果在当时寻住所的路上,他也来个真实的表白,或许会让子君明悟一些,或许将不会有后面的草率同居,更不会淹没子君死的悲剧。因为当时境态的子君却是“大无畏的......坦然如入无人之境”。于是,他们的爱情走向在开始就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子君是義無反顾的,从他们最初交际半年时的对话,她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我是我自已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直到面对涓生热烈地追求,她果断地舍弃家人,将整个社会抛在身后,毅然地跟着涓生。这是一种对社会的背叛,是不符合大众化的,是当时那个时代不相容的,但子君却坚强地选择了那样没有退路的爱,其中的勇改和无谓又岂是你我能体会的?但涓生最后却用“所谓的真话”把她推向地狱,虽然文中没有交待子君的死因,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当初他们同居时,她的叔子已经不认她做侄女,可见家庭反对之强烈。那么子君被涓生“逼”回到足以被唾沫淹死的家族中,私订终身、未婚同居,这诸多罪状,还不够她死一百回吗?这便是涓生悔悟时说的“我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她了”,这重担也便真的“压”死了子君,毁灭了涓生赎罪的机会,完全破灭了他们的爱情。从而更加突出了涓生的不负责任,自私阴暗,这也正是鲁迅先生的一惯写法,不同的是,这次揭示的是人性弱点的阴暗面。

在涓生失业的心态變化里,他因为子君频频催他吃饭,而“在坐中给她一点怒色”,而委婉地经过说教让她明白之后,却又因不定时吃饭,菜冷而苦恼,甚至想着“自觉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读到这里,我有些为涓生悲哀,情由心生,我以为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已。在我看来,子君爱他的心以及家居的烦碎依然是那么可爱,即使他微有怒色,她也溫婉地表現出“可是没有说”。反倒是涓生自已以为子君“大约很不高兴吧”,涓生因为失业环境的改变,因为生活的拮据,而自以为是地猜想着子君的变化,这在后面的日子突出地更为明显。“我终于从她言动上看出,她大概已经认定我是一个忍心的人。”“但子君的认识似乎只是浅薄了起来”。这里面的“大概”、“似乎”都是涓生的澺想,所以,这也便是他亲手毁灭的过程,因为他没有战胜他自已。

这一长段有许多涓生的心理描写,雙方一直按照心里的猜测来对待对方,看似温情,你为我想着,我为你想着。其实他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无论涓生心理活动是多么矛盾、挣扎、无奈,但他却一直未向子君交流过,他们已经缺乏了最重要的关系──勾通。以至于后来涓生考慮著“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而且认为子君“她应该决然舍去”。在这里他又是用了“认为”二字,他一向只是单方面地考虑了他的立场,仍是自以为是地代着子君去“安排”与她分手后的生活。“......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但这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而結果的事實卻是子君只是勇往直前地奔向死亡。

可怜的子君面对这变故的到来,也“只有沉默”,我想在这個時候,以子君的聪明,她已经看出了分手是涓生希望的,要她勇往直前地离开他,也是涓生希望的,所以她选择了沉默,以惯有的温顺成全了涓生的“伟大”,尽管她“瞬间便又苏生......在饥渴中寻找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她“寻求”着却不敢看涓生的眼睛,因为她一方面想着曾經与涓生的恩爱,似乎还幻想着会有转变的奇迹;另一方面却对涓生的绝情失望,恐怖地不敢相信,不敢直视这残酷的真实。令到涓生在最后时刻也再次逃避“我不能再看下去了”,也只有在这里,涓生似乎还存着一些良知,最后卻也被小品文的登出给挤兑了。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动很少,我们只能从涓生的想象中来寻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却是鲜明无比的。尤其是于她的死对涓生全部的爱更是做了一个永恒,“子君总不会再来的了......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给与的真实的---无爱的人间死灭了!”而这种美好东西的毁灭,才更激起读者随之而来的悲情意识,也许这正是揭示出悲剧人物形象的实质吧,令到我不免再次为之嘘唏心痛了。

涓生的爱情用现代化简单的词来概括,那就是,由冲动的爱开始再由理智的现实来结束,如此看来,在今天这个社会似乎也无可厚非呢?

篇9:鲁迅伤逝读后感

涓生,一个拥有感情却又时时被时代所要挟的知识分子,他面对帝国主义的罪行可以义愤填膺,而面对情感却畏首畏尾,他是一个有感情的人,但他的感情却是那样的脆弱却又那样的坚固:“她却什么都记得。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一般,能够滔滔背诵;我的举动,就如有一张我看不见的影片挂在眼下,叙述得如生,很细微,自然连那使我不愿再想的浅薄的电影的一闪。夜阑时候,是相对温习的时候了,我常常是被质问,被考验,并且被命运复述当时的言语,然而常须她补足,由她纠正,()像一个丁等的学生。”这,是他对子君的理解,更是他对爱情的理解子君的悲剧在于把爱情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真的无法承受失去。子君选择和涓生一起生活,她的压力在那个时代肯定比涓生大得多。在那“五四”初期的时代里,子君的执着,却给她带来无数鄙视的目光。“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种绝然的态度,已经注定她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的悲剧的开始。

《伤逝》是一种超越视觉和人生的冲击,们分析的永远都只是别人的爱情,而我们自己此时此刻正经历着的、心碎着的爱情却是我们自己也不愿去分析,不愿去推敲的。个中原因是经不起。

篇10:鲁迅《伤逝》读后感

小说人物性格内容极其生动复杂,无论是涓生还是子君,都有着剖析不尽的深度内容,其中一点本人认为尤其值得关注。涓生那种天马行空的畅想让人颇感疑惑,但在其面对失业的巨大打击后想法如何更应深度探析。

“人们真是可笑的动物,一点极微末的小事情,便会受着很深的影响。”这一想法在读者想来是何等的荒唐,这原本是用来维持生计的“饭碗”,他却视之“极微末的小事情”,可见涓生对社会现实的懵懂,他的过于天真。从而延伸到对于冲破封建的藩篱靠自己微薄之力更见可笑。这种独到的人物构建逐渐揭开思想的实质,寓意深刻。

篇11:掩埋的时光鲁迅《伤逝》改写

——子君眼中的《伤逝》

曾经的美好,终究是过眼云烟,爱情是甜蜜的,但是一旦遇到任何现实的问题,都会一闪而逝。那一段被光阴掩埋的过去,从开始的憧憬,到后来的毅然,渐渐的失去了激情,连眼神都透射出陌生的感觉。这样的转变,该去找谁理论。或许,我和涓生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被注定。

初识涓生,给我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沐浴在新的时空中的人物,和我以前接触的人都不一样。儒雅的书生气质与众不同的谈吐,不知不觉中,让我已经对他着迷。涓生的住处的壁上,有一张雪莱的像,记得开始去他那的时候,他把这张像指给我看,我指匆匆看了一眼,涓生说那是雪莱最美的一张像,是他从杂志上裁下来的,但是只是一眼就让我感觉不好意思,我的脸在那一刻,也悄悄染上了红晕。

我和涓生相恋了,我被涓生的博学所吸引;被涓生的真诚坦率所感动。我去涓生的住处找他,和他一起说话,和他一起学习,在我看来,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说的,我都没有听过,有些还是没有明白过,但是我还依然这样听着,我总是微笑点头,眼中弥漫着稚气而又好奇的光泽,这是通过他的眼睛,他的表现才能让我自己看明白的。我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处处充斥着他的语声,仿佛身边的有些脱落的墙壁都在和我一样附和涓生说的话,他和我谈家庭,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谈着这些我从未涉足过的世界,我的情绪我慢慢被他的言语感染。

与涓生相处半年多,我们的恋情有了很大的进展,尽管我的叔父会阻挠,但是在接受过涓生的思想的洗礼之后,我觉得叔父他们的话就显得那么无关紧要的。而我对这样一份新兴的恋情也充满更大的向往,迫不及待地想要和涓生在一起。我开始用涓生的话语洗刷自己脑海中传统的观念,用我近半年所了解的新思潮来重新审视这个社会,发现,原来曾经的教条,束缚着整个社会,束缚着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生活得很压抑,但是人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在我和涓生的世界里,我知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观念来支撑。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不管我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但是为了涓生,我应该拥有自己理想,给自己一个目标,至少可以让自己从旧的习惯中脱离出来。当我想着这些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傻笑,对自己和涓生的未来,也勾勒出了一个美好的生活。其实那时候的每一天晚上,我都会想着这些入睡,睡前都会想涓生会不会进入我的梦中,这样我的梦便也是甜蜜的。傻傻的憧憬着,渴望着,想要和涓生组成一个家,想给自己的爱情画上一个圆满结局。

爱情在发芽,我可以感受到它的成长,所以,有一天,我对涓生说: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涓生是震惊的。他的眼神里的光芒是那么亮,想让人忽视都很难。而我的舒服和父亲,却对我转变很愤怒,可是我有爱情就足够了,没有那么多的顾虑,我只想随着自己的心走。涓生在这交往的半年中,我已经知道了他的信息,包括的他的家世,他的缺点,这些他都很少隐瞒,或许是怕我以后渐渐知道会后悔,索性就全告诉我了,但是在我知道了这一切之后,我发现我对他的爱没有减少半分,反而更加坚定了和他在一起的决心。因为知道了我发现,知道了这些之后,我会不住地去怜惜他。他是这个时代的新兴人类,社会对他的认同感是如此的薄弱,他在这个周遭生活,经历的是难以让人承受的沉重。他需要倾诉,希望就做她的聆听者;他很孤独,我就赔在他身边,让他知道,至少还有我可以认同他的世界观。我们在一起,我的话总是很少,因为听涓生说话,我都会沉醉其中,偶尔我们的眼神相互碰撞,那也会闪烁着无与伦比的光芒。

所以,我和叔父断绝关系,对涓生说了这一句话,因为我知道,涓生等的也就是这样一句话,他需要一个伴侣,但必须要和他有相似的价值观。或许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女性,是说不出那样的话的,但是我还是义无反顾的说了,好像这句话也震动到了涓生的灵魂深处,他心中说不出的狂喜,从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来。可能当时他正在想:新的思想会在不久之后看见辉煌的曙色的。因为我的转变,已经让他看到了希望。

他送我出门,我们照例是相隔数十步远,这个距离仿佛已经是我们之间最默契的距离了,身后的窗边,有一双眼睛正注视着我和涓生的一举一动,仿佛我们做的什么事情,都在周围所有人的眼光是使不相容的,但是我依然是开心的,只要有涓生,那些闲言碎语,那些疑惑目光,对我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我昂首挺胸地离开,就像一只骄傲的孔雀,找到了飞翔的方向,然后便勇往直前。我思量,涓生也应该是骄傲的吧,终于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我了,终于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经历之后,看到了我变化,也看到我们眼中的希望。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彻底的思想就在我的脑里,或许比涓生还要透澈,坚强得多。

我没有想到的是,涓生会像电影中的桥段一样,含着泪握着我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我想他在听到我说的那句话之后,便开始纠结怎么和我求爱,或许他思索了很久,也怕我会拒绝,但是他还是那么做了,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当时我的心好像突然停顿一下,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心跳加速的感觉。一点脸色在一开始的清白色的,但后来又渐渐转作绯红。我不敢相信涓生会用这种方式让我和他在一起。我慌忙的逃避我视线,眼神是闪烁,不知道该用怎样的状态来应对涓生的话。其实在我心里是忐忑的,有点迷茫,有点无措,也有点欣喜,有点激动,种种情感夹杂在一起,我无法逃避,也不想逃避,我的心已经答应了他的话,看着他生涩的样子,有点局促,又有点期待。在无声的沉默中,我们都读懂了彼此的心声,他应该是明白我的,尽管我没有表态,但是也无声地默许了他走进我的世界,而我的世界,也会因为他的进入而走向另一个境界。

之后,我和涓生便开始一起生活的日子了。这是我先前日日夜夜的向往,生活是甜蜜的,就像我曾经勾勒的那样。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对着书籍讨论彼此的看法,眼神也可以交流自己的想法。曾经涓生给我讲过的种种,竟然很神奇地刻在我的心中,就好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在我眼前闪过。看着我和他生活的场景,不自觉地记起他的言辞,能够滔滔背诵;他的举动,都在潜移默化间,我叙述得如生,很细微,好像就连他眼角细纹的深浅变化都可以生动的展现在我的眼前。

初期的时光是最让人难以忘怀,我每天可以在涓生的怀里醒过来,两个人像是一笑之后,我们便开始了一天的时光。我们会一起攻读新的书籍杂志,那时候涓生的眼中的亮光是明显的,想让人忽视都是很艰难的。所以每次讲到他兴之所至的时候,我的心也随着他的眼眸的闪烁而跳动。很多时候,我们之间都是有一种叫默契的声音给我们打造了一个交流的桥梁。他提笔,我研磨;他翻书,我递笔;他沉思,我沏茶,我想这真的是一个很恬静惬意的时光,两个人之间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来维持,只需要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让我们之间暗流涌动。

涓生的学识是渊博的,这是我很早就知道的事情,可能就是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每一次读书,都能读出一个新的见解,每一次他把他得到的见解和我分享,但是新的词汇,新的表达,都是我心中的坎,我没有办法去字字斟酌,去理会他字里行间更深一层的意思,但是我依旧会用求知的目光注视着他,看着窗外的阳光洒到他的背上,投射在墙上的阴影,都是那么让我沉醉。

在夜间,是我们一起温习的时候,我们回顾曾经学习的点点滴滴,他会用不同的语言来回顾曾经给我讲的种种,可是对于他新一轮的讲述,我开始质疑,还开始有疑问,所以我把他现在说的话和曾经说的话一起讲给他听,不足他温习时候没有说出来的话语。渐渐的,我对他的温习产生了一种疑惑感,不知道是我自己理解的错误,还是因为什么,总之我也说不上来。我更加喜欢曾经的时光,我也常常会在听他讲述的时候,回想那个时候样子,有点想的深了,就渐渐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而他的声音也会渐渐的被我臆想中的声音所取代。脑海中,有他下跪的一幕,这个不禁让我感到害羞,也有他震惊的一幕,这让我感到开心,总之一幕幕就像演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次又一次的重现,这样的时光,在我心中是最幸福的时刻。

有一年的暮春,是我们俩最幸福的时光,也是最为忙碌的时光,我们的心也就平静了些,但是身体的某一部分却随着这一份平静而忙碌了一些了。

对于周遭的一切,我还是知道的,这是我和涓生同居必定会遇到的难题。可是各种言语,无孔不入,伴随着风声或多或少地进入我的耳中。我们出去,有时会散步,更多的时候是寻找住所,时时会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涓生感觉不自在,我走在他身边有很深切的体会,有时会瑟缩一下,也会想去逃避,我知道他时刻用自己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我的内心也很无奈:涓生,你和我在一起,我没有退缩,你教给我的一切,我实践得很好,为什么到你身上,我只看到了你闪烁的目光。我只能是镇定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周围还是一样的目光,“伤风败俗”,“大逆不道”,我已经冲破了这层羁绊,对这些也就视而不见了。

寻一个住所是一个极困难的事情,我们对于一个住的地方还是比较苛刻的。因为我和涓生的事情,要去让那些思想还在停留在曾经的人理解,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他们拒绝让我们入住他们的住所。所以,我们之后对住处的要求降低了,只要可以容下我和涓生,片瓦遮蔽,让我们相安无事地生活就好了。所以后来就找到了吉兆胡同,我们便搬了进去。这个住所花去了涓生的大半积蓄,我们的存款都不多,涓生给我灌输了很多的新生思想,所以对这一个住所,我想也需要我付出一份资产,至少要明白这是我们俩共同的地方,而不是他把我豢养在这么一个地方。所以我卖掉了我仅有的首饰,为这一份房租尽了我自己的一份力。至此之后,我们便开始了真正在一起的生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和涓生在一起之后,我的圈子就变小了,或者说我的圈子本来就没有大过,自从遇到涓生以后,我的世界就随着他转动。我的眼界都是涓生给我的,他对我的感情也不是假的。但在短暂的时光过后,我发现我们之间出现了隔膜,我的内心她更加了解,我止步不前,因为生活的无奈让我无暇顾及,曾经我们不需要关注的事情,现在都必须时时刻刻关注着。有一天夜里,涓生对我说: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我领会得点头,那个夜晚很美好,让我感受到了宁静而幸福。以至于在之后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想起那个夜晚,耳鬓厮磨,感觉是如此的温馨。

我和涓生的世界,都只有彼此,我们就像两个半圆,只有看到彼此的时候,才能合二为一。我们之间的事情,让涓生的朋友渐渐少了,而我也早已和叔父断绝关系,可以这么说吧,我们都是彼此之间的依靠。涓生从工作的地方回家,每一次听到他进门的脚步声,我都会有一种很兴奋的感觉,一天在家的等待,只想让丈夫可以早点回家,终于等到之后,四目相对,也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但是在一阵沉默之后,我们便会想以前一样,继续我们的话题,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天南海北,都有我们交谈的话题。可是这种场景也被之后的沉默慢慢取代了。

我渐渐地融入涓生的生活,为两个人的家努力着,柴米油盐,操持着家内家外,偶尔也会听他说一些话,但大抵不如从前了,没有以前的那种热情了,又是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就会想到明天的伙食是什么,或者该添置一些什么衣物了。涓生看到我这种状态,也渐渐失去了和我交谈聊天的兴趣了。

搬进吉兆胡同之后,涓生从庙会买了两株小草花,但是我无法抽空照看它们,不出四天,它们就枯萎。我养了四只小油鸡,还有一条小狗,我管那只小狗叫阿随。涓生还是一如既往地出去工作,我在家照顾着,等着他回家。这样的生活虽然平淡,但也是没有波浪的,有时候会和小官太太闹矛盾,家常琐碎,我觉得也没有告诉他的必要,一天的操劳,又何必为了这些小事再让他伤神。

我心里明白,涓生不喜欢这种琐碎的家常,他想要的是一份随意的浪漫,是可以让他畅所欲言的感觉,可是面临每一天的家长里短,已经让我伤神伤力。房东太太总是和我抬杠,和我争吵,每一次都是为了那样几只小油鸡,这些油鸡现在时我仅有的财产,我只有在每天面对它们的时候,也会让我感受到一点惬意,因为现在的涓生越来越沉默,我无法读懂,也没有功夫读懂他,还不如面对着阿随,面对着小油鸡来得自在一些。我也清楚,我和涓生之间的隔膜确确实实存在,而且已经不可忽视了。

双十节的前一天,涓生失业了,我们的生活也就过得更加清贫。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将现有的钱竭力节省,另外就是让涓生再寻一份工作,抄写也好,教读也罢,只要有一个来源就好了。我每天都为着生活操持着,没有了之前的热情去接受新的曙光。生活差不多让我的兴趣回到了原点,每天我都在做同样的事情,筹钱是最主要的,另外还要喂阿随,饲养油鸡。涓生在家,我便要给他做饭,而他常常坐在书桌前,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叫他吃饭,他总是会把眉头深锁,我从开始的轻微恐惧转变为后来的习以为常,照样叫他吃饭,对他的愠怒不予理睬。我能怎么做,难道就随他的肚子唱空城计吗?屋漏偏逢连夜雨,渐渐的,我们身边的能用的财物越来越少,连阿随都瘦了,我很难过,我不能好好照顾它,房东的奚落,让我忍受不住,多重生活的压力,已经让我喘不过气来了。而涓生依旧没有多少变化,新思想,追自由,他一样也不落下,我在他眼中已经失去原来的神采,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

面对着一切,我无奈,他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他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如果没有我,他或许会比现在活得更好。涓生开始不着家,常常出门,我找不到他,也不想找他,过着我自己的生活,或许,这久是命运,已经给了我一个答案,这一段感情,已经快走到尽头,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激情,两个人同床异梦,到底是不能长久的。我想挽留,或许是想做最后的挣扎,让这一份感情有一个可以延续下去的机会。温习是我们俩唯一可以说到一块去的话题了,但是他又做出许多虚伪的答案,于是,我便黯然了。他不爱我了,我能读懂他的意思。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话在我脑海中闪过,他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他难道在他心中,他现在忍受着生活压迫的痛苦,都是为了我吗?难道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吗?我不明白,原来我的爱在他眼中是那么不屑一顾。后来我常常在想,如果涓生能够再勇敢一点,当生存出现危机时,生活陷入窘迫,哪怕沿街乞讨,颠沛流离,不要抛弃作为伴侣的我,而是夫妻间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携手同行,一起闯过难关。可是他真的退缩了,为了自己新路,放弃了我们一路走来的感情。我在自己想明白之后,发现我根本离不开自己原来的世界,还是原来的自己,直到后来父亲找到我,我没有办法,挽不回的感情,只能离去,离开我和他一起生活的地方。

失去涓生,我痛不欲生,回家后,我也不能把这一段感情理出一个头绪,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还是原来的地方,只是我已经失去了原来活泼的样子,我可以想象我的神色是沉郁的,没有办法,我还爱着涓生,但是我们已经回不去了。

上一篇:自制SPA级沐浴感体验 让肌肤完美入夏下一篇:勤俭节约伴我行读后感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