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分析

2022-11-28

1 工程造价管理的实现形式

国家对施工企业承包价格的宏观调控和监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施工承包价格一般是通过招投标工作来实现的, 施工承包合同价格等于中标价。在招投标阶段, 建设单位根据国家、当地政府规定的现行定额、费率、解释、单价、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施工图纸编制标底, 这是对施工承包价的宏观控制。投标单位的报价需要由建设单位组织各有关专家组成的评标小组来进行客观评价, 与技术措施、施工方案、进度安排、质量保证、社会业绩等因素结合起来, 判别其合理性、可靠性。为此, 有关人事在这方面已讨论工程量报价清单的优越性, 投标方可以编制标底, 但标底不再是以前传统的标底, 只是作为招标的依据, 以指导和调控定标工作, 合理决定施工承包价格。

2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

法定价在现实的定价中已逐渐由法定性变为指导性, 定额是法定价的根本。定额虽然逐渐失去它的法定地位, 但定额在现行的计价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它仍然是计价的依据和基础, 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和造价的动态管理仍然离不开定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经济还需要定额作指导。但定额必须改革, 应实行“量”、“价”分离将目前的定额消耗量与定额基价分开。定额只作为严格控制工程消耗量的标准, 对定额基价实行动态管理, 变计划价格为指导价格, 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与国际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国际惯例接轨。定额要进一步综合简化, 合并同类项目, 取消一些过时的项目, 同时增加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而产生的新定额项目, 以适应建筑市场的动态变化。

“控制量”就是在规范、设计和质量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控制住定额的消耗量。消耗量是确定工程造价最重要的因素和基础, 只有把它控制住, 才有可能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控制量”也包括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指导价”就是价格放开后, 政府不再直接定价, 转向定期公布价格信息, 预测价格变化系数, 颁布各类价格指数等办法来指导市场行为。以此引导企业自主定价。企业是工程项目的业主或是生产者, 理应有权确定自己的效益目标和经营策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权根据市场信息和经营管理状况自主定价。价是动态的, 价应该随行就市, 价格要能及时反映市场信息。

“竞争费”就是费率定额标准可以由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市场的竞争策略需要而自主确定, 政府主管部门可制定按工程类别取费的标准, 供合同双方参考使用, 引导企业进行公正、公平、良性的市场竞争。

3 实行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调控

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有效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 必须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 积极探索对造价影响最大的直接工程费的调差办法现行工程造价的直接工程费由材料费、人工费、机械台班费和其它有关费用组成, 其中材料费占直接工程费的6 5%~7 0%, 建筑材料市场化使建筑材料价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和波动, 这些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目前工程材料价差主要通过当地工程建设定额管理部门定期公布材料市场指导价进行调整, 市场指导价采用材料调查和按实找差方法计取价差, 这对工程造价的管理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在具体操作中存在操作困难、计算繁杂、错算漏算、重复计算、复查审查难度大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一弊端, 可以采用变材料调差 (指导价材差、系数材差) 为定额材料费材差系数调差, 即根据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定期发布与每一定额子目中的定额材料费相对应的材差系数, 那么材料调差=工程量×定额材料费×材差系数, 这样就将材料调差深入到计算工程造价的基础材料——定额中, 将静态定额变成动态定额, 虽然发布的数据更多了, 造价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加大了, 但是可以将概预算人员从繁琐的计算中解放出来, 在套用定额的同时即可以算出材差, 使材差计算工作量大大简化;另外这种方法还便于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和机上操作, 工作效率和准确程度也将大大提高。人工费、机械费属于施工消耗, 现行人工单价的确定是按预算定额平均工资等级或调整后的工资等级相对应的标准工资和工资性津贴来计算的。由于现代工程具有规模大、投资多、技术性强、工期长的特点, 价值人工、材料、机械设备价格变化比较快, 使合同订立时不可能对未来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出正确的预见和规定, 项目业主也会根据情况的变化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和工程变更。此外, 市场价格、费用标准的变化和调整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合同的执行, 影响到工程的造价和工期, 因此这就需要业主和承包商经常就合同的变化进行磋商, 通过索赔的方式加以解决。

(2) 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一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工程建设管理法规, 如计划立项、设计施工、招标投标、工程造价等方面的管理法规。

(3) 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资料、数据库, 对各种工程类型的工程造价进行测算、分析和研究, 制定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确定先进合理的定额工料机消耗量, 为定额的改革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

(4) 地方主管部门要坚持定期发布市场价格信息, 包括设备、材料、人工价格信息, 以及各类工程造价指数等, 以指导企业自主定价。

(5) 积极推广和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科学管理, 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各种定额软件和工程量计算软件, 利用计算机建立各种数据库, 包括工料机的价格信息、各种类型的工料机消耗量、材料价格指数和造价指数, 为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提供依据, 同时也可提高工作效率。

(6) 要大力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领导, 要重视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造价管理人才, 定期举办专业业务培训班, 积极开展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学术活动, 不断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造价管理水平。

随着国内建筑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这既是一种挑战, 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按照国际惯例及国际通行的做法, 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 加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提高工程投资效益, 维护工程建设合同双方合法的经济利益。

摘要:随着工程建设各项制度的完善、与国际工程制度的接轨及这几年运作经验的积累, 其造价控制渐趋合理。本文结合本人工作经验分析了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中的相关要素, 以提高投资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有效调控

上一篇:校本教研的探索与实践下一篇:脱贫攻坚道路中文化扶贫的路径选择——以甘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