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说话的错误方法

2022-12-24

第一篇:教孩子说话的错误方法

教宝宝说话的三个错误行为

宝宝到了牙牙学语的阶段,爸爸妈妈也开始卖力地对宝宝进行语言攻势。但并非所有的话都是宝宝可以照单全收的,在教宝宝学说话的过程中,这些“倒忙”父母可别帮!

一、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

表现:宝宝指着水杯,妈妈立即反应:“宝宝,是要喝水吗?妈妈给你拿。”宝宝连嘴皮子都不需要动。

害处:爸爸妈妈过度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正确做法:当爸爸妈妈从宝宝的行为举止中发觉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杯,他拿着空水杯,想要得到水时,会非常努力去说“水”。

二、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表现:“地上脏脏”、“宝宝,吃饭饭啦”、“到时间睡觉觉了”等。

害处:用叠词和儿话说话是宝宝语言特定阶段的表现,有些家长却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正确做法:当宝宝伸出双手说,“妈妈抱抱。”妈妈就应该给宝宝一个热情的拥抱,并说,“妈妈来抱宝宝了。”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尽量缩短宝宝叠词或者儿话使用的时间。

三、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

表现:宝宝把“哥哥”说成了“蝈蝈”,爸妈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甚至下次再碰到说“哥哥”的情况时,父母也跟着宝宝说“蝈蝈”。九州官网

害处:如果父母将错就错学习宝宝的错误发音,那么宝宝就会得到错误暗示,认为自己的发音是对的,这种错误的发音可能会因此很长时间难以改变。

正确做法:爸爸妈妈不要学宝宝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宝宝的发音自然会逐渐正确。这些方法,帮助宝宝轻松掌控语言:

1.耐心重复说话内容,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

2.和宝宝说话时,注视宝宝的眼睛;

3.说话声音清晰,注意音调的柔和度;

4.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语调缓慢、温柔;

5.提一些宝宝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宝宝说出正确的答案;

6.带宝宝多接触外界事物,引导宝宝说出事物的名称;

7.多表扬宝宝,鼓励宝宝用语言说出自己的需要,让宝宝觉得学习语言是件快乐的事情,宝宝才会更有干劲。

第二篇:正确教宝宝说话的方法

信息来源:冯德全早教官网浏览:4138次添加时间:2012-10-27 9:41:54

正确的教宝宝说话可不等于叫宝宝正确的说话。这两个是有区别的,一个讲究的是方法,一个讲究的是内容。很多家长都希望宝宝早点学会说话,证明孩子头脑聪明发育快。至少不会比大家慢。有这种愿望无可厚非,但是家长在实现过程中要注意一些误区。

父母对宝宝的要求不要反应太快,比如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马上把水瓶递给他,这样使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宝宝指着水瓶,你可以引导孩子说出来她想干什么,就算仅仅说一个“水”字,你就应该鼓励他,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他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

不要老是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刚学会说话的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苹果”说成“苹朵”等等。成人可能会觉得好玩,可爱,在不经意间重复错误的发音,如,妈妈告诉奶奶今天宝宝把苹果说成苹朵,而身边的宝宝就在不经意间强化了这个错误的发音。所以父母不要学孩子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会逐渐正确。

不要经常用儿语和宝宝说话,简单地说就是不说完整话,例如,吃饭说成饭饭,睡觉说成觉觉。有些父母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者只是觉得有趣,这样长期用这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会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时间。

别让宝宝置身于语言复杂的环境当中,有些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并存,这会使正处于模仿成人学习语言的小宝宝产生困惑,其结果是导致说话晚。因此在0.5-2岁这个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人应着重教他正确的语言,最好都说普通话,避免语言环境过于混乱。

总之就是,尽量让宝宝说出自已的意愿,不要让宝宝过度聪明,理解太多。其次是不要觉得宝宝读错或者宝宝的儿语很好玩,并且学宝宝说话。这样会耽误孩子学习正常说话的时间。最后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尽量简单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不要学杂或者无所适从。

第三篇:让孩子说话“伶牙俐齿”的方法

一般来说,宝宝在10~15个月间,平均每个月掌握1~3个新词。到19个月,宝宝已经能够掌握50个词左右。从19个月开始,宝宝掌握新词的速度加快,平均每个月25个新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词语爆炸”现象。该现象告诉我们,要想让孩子说话伶牙俐齿,父母应该掌握宝宝语言开发的关键点

1~1.5岁宝宝语言开发的关键点

满周岁后是宝宝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家长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

第一,要有意识训练宝宝说完整话。周岁的孩子正式开始学语阶段,要根据宝宝的语言发育特点,结合具体事物、情景、动作,反复地耐心训练。开始时可以给宝宝建立数的概念。此时并不是教他识数,而是在接触数的同时体会数的概念。如给宝宝糖块或饼干时说:“给你一个,给爸爸一个”,然后说:“你一个,他一个”,让宝宝反复读。

第二,逐渐让孩子主动叫“爸爸”、“妈妈”,学会说出自己的名字和亲近人的称呼。可以利用镜子或相片,问:“这是谁?”家长应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到户外走走,让宝宝多接触不同的事物,并且要边看边讲解,告诉他名称。鼓励他说话、理解。在生活中教宝宝说“谢谢”、“再见”等用语;也要让宝宝学做一些判断,说“是”、“不是”、“要”、“不要”等。

第三,用玩具训练宝宝的思考能力和空间概念。准备一些宝宝熟悉的玩具图片和相应的实物。如:娃娃、球、小车、小桶等。可以让他对着画面摆出实物,并告诉他玩具的名称;然后让孩子说出名称;还可以摆开实物让孩子找,并指出方向;可以拿某一样实物讲一讲它的用途或特性。

第四,让宝宝开始认识动物,学动物叫,唱儿歌,还可以在睡前讲故事给宝宝听。

第五,让宝宝涂鸦、画画。宝宝周岁后到2岁左右,这一阶段称为涂鸦期(宝宝绘画可分为 三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形象期)。涂鸦对孩子语言的发展有着直接作用。画画活动可以刺激宝宝语言的表达,特别是对那些说话能力差或语言发展迟缓的宝宝更是如此。当宝宝兴致勃勃地涂着,画着时,小小的脑瓜中一定有些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幼稚、离奇的想法。如果他边画边叫,一定是思维极为兴奋,在积极活动着,要急于表达出来。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父母就应大胆地支持孩子画,让宝宝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为他们准备画、涂、写的工具,在孩子高兴时让他随心所欲地涂涂画画,并且要参与这种有趣的活动,要用语言鼓励他,不懂他画什么时,也要假装十分理解,高高兴兴地同他讲话。注意帮他养成画好一张就仔细看看讲讲的好习惯,这对开发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今后的阅读能力是有直接好处的。

第六,和宝宝说话时要注意的地方。和宝宝说话?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手段,语言应该简短清晰,并引起孩子注意,使你的语言有效。和孩子讲话要肯定,要明确地指出各种限制。给孩

子的行动指导一次只能给一种,并把动词放在句子的前面,希望孩子做的事,不提前要求,而应该在孩子要做这件事时再说。

此外,不要用娃娃腔与孩子说话,如“睡觉觉,吃肉肉”等。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小,与他这样交流亲切又好玩,有时就有意逗他,或故意学他错误的发音。但是时间一长,错误的发音就固定下来,以后很难改正,成人应该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发音,耐心地教他发比较困难的音:如舌根音、舌尖音等。刚开始说话的孩子语病错误多,不能笑话或训斥他。不然,孩子在人前会不愿说话,很容易造成性格孤僻,影响智力发展。父母应鼓励孩子多说话,给他们创造说话的机会,发现语病及时纠正,帮助他慢慢把话说完,不要急着代替孩子说话,而应让孩子有更多的语言交流的机会。

1.5~2岁宝宝语言开发的关键点

第一,应选些适合宝宝阅读的图文并茂的书刊教他读。比如根据不同的月龄选择《婴儿画报》中的一些故事,结合书中图画,给小宝宝边讲边看,宝宝听懂小故事的内容后,家长再用手指着文字给宝宝读。此时,并不要求宝宝认识这些字,而是使宝宝对文字感兴趣。

第二,家长可以及时教孩子建立最初的数、形、量(大小、长短、高矮)及方位的概念,为他以后学数学做准备。可以让宝宝从以下几个方面接触数学知识:1.学数数;2.学认数目字;

3.学习认识几何图形。可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教孩子学数学,同时应该提高宝宝记忆数字、复述数字的能力。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开发语言能力不一定用特定的方式,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训练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常用动词所代表的动作是宝宝每天都要自己做或看别人做的,父母多留心留意,在宝宝做或成人做的时候说给宝宝听,教宝宝说,宝宝就很容易掌握。让宝宝多次触摸稍烫或较凉的东西,问问孩子的感觉,然后告诉他,说:“真烫,妈妈给你吹吹。”“这凉啊,宝宝不能吃,怕凉,对吗?”这样形成了条件反射,以后碰到类似情况就会说了。然后用类似的方法学习甜、咸、苦、酸、辣、臭、软、硬等等。

第四,给宝宝做好榜样。1.5~2岁左右的宝宝学习说话的积极性最高,他们学说话的重要方式是模仿大人。无论?“文明话”或“脏话”他们都同样感兴趣,都要模仿。因此,家长应该注意言传身教,成人用文明的语言讲话,不用脏话,这对孩子文明健康语言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对孩子第一次讲“脏话”时的态度及行为对孩子能否形成文明的语言习惯有直接影响。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及时转移他的注意力。其实,孩子第一次讲脏话纯粹是一种模仿,是无意识的,往往是大人对“脏话”特别敏感,采用了不恰当的手段(逗趣或呵斥)反倒强化了他的语言意识,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真正懂得事理,说服引导就应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了。

真正好家庭教育提醒您人们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很多父母都把这起跑线向前推了又推,甚至当孩子还在妈妈肚里就开始了胎教工作。其实,早教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的,就比如锻炼孩子的说话,掌握以上技巧后,相信孩子将来的成长,作为母亲的会少操不少心。

第四篇:怎样教孩子学说话

1岁多的孩子就开始吚呀学语,孩子最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和语言,做家长的应懂得孩子语言发展的常识。从孩子小时候就必须正确地和他说话。当孩子学语时,就不要再用儿语与孩子说话,应用正常一般词汇,使孩子能够学会较多的词汇。与孩子说话时应该面对面,让孩子看着大人的口型,以便于学习。

应多与孩子唠叨,家长在做家务可以边做边对孩子描述每个动作和目的。孩子虽不会说,但其听觉已在为语言学习做准备了。大人在说话时不要说粗话和口头禅,因为孩子在模仿时并不懂得加以选择。

有的家长因为自己忙,把孩子托给保姆。孩子便会模仿保姆的语言,如果保姆素质不高,孩子就会学一些不好的字眼。应让孩子多接触一些美好的事物,让孩子有好的东西作为模仿对象,这样能对孩子全面发展有好处。

方法

一、让孩子进行口头造句

让孩子围绕着一个中心内容造句。如:孩子嘴渴了想喝水,原先可能只会说“水水”,这时父母可能指导孩子说出想表达需求的短句,如“我想喝水”、“妈妈我想喝水”、“爸爸我想喝水”等。方法

二、给孩子说故事而不是念故事

说故事可帮助孩子的语言发展。父母要注意的是,念故事书上的内容时,不要逐字宣读,而是用孩子能听得懂的句子,简单直白地说故事。

方法

三、用不同的话表达相同的内容 指导孩子用不同的词汇、说出相同内容的话,很能有效地训练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发展幼儿学会多种表害思想的方法。例如“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可以说成: “爸爸是奶奶的儿子”等。总之,只要幼儿学会了从不同的方面思考问题,就会找出很多的符合要求的句子。幼儿表达方式也会逐渐丰富起来,语言会变得灵活、生动、准确、充满智慧。

方法

四、让孩子使用有“上下文”的语言

孩子急于表达一个要求的时候,即使你已经明白了,也不要马上替他解决。比如孩子问:“小白兔爱吃什么?”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观察,独立说出所观察到的现象。复述简单的故事,对二岁以上的孩子学说话是很有用的。

方法

五、鼓励孩子自由地说

要让孩子有充分的说话机会,如果孩子开始将两个不同的词连成一句话,来显示他的要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进展,父母这时应该像运动会上的“拉拉队员”一样的给他加油

一、把握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期 科学研究表明,2~4岁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一旦错过了关键期,就会成为心理上的某种缺陷,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著名的“印度狼孩”就是这样。虽然辛格博士花了很多精力去恢复其语言和人性,但仍然收效甚微。所以,家长要抓住和把握宝宝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去培养他的语言能力。

二、注意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现象是一个完整的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人们在“听”的过程中,语言仅仅是以声音的形式存在,并作为第一信号刺激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它只是一种输入信号,其本身并无任何意义。人们在“听懂”即理解其中含意时,它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作为第二信号,刺激、作用于大脑听觉语言中枢。而“说”是人在思维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发音器官输出,同时不断调整自己思维。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宝宝在游戏过程中自言自语,就是宝宝通过外部语言来进行思维的具体表现。家长在培养宝宝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把语言的音形外壳与其本身的语义结合起来,否则“鹦鹉学舌”似的训练,不但无法促进宝宝思维的发展,时间久了还会使他产生厌学情绪。

三、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 许多家长在对宝宝进行语言能力培养和训练时,往往缺乏计划性、目的性、系统性和持久性。一些家长在宝宝呀呀学语时,往往出于逗宝宝玩的目的教他说话,而到宝宝二三岁时,错误地认为宝宝大了自然就会说话而撒手不管,以致错过了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家长要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也不可不闻不问。

四、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文化修养、家庭藏书情况、父母对宝宝教育的兴趣等等,都对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家庭成员如果说话粗俗、词汇贫乏,必然会从负面影响宝宝。特别是和宝宝接触最多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提高文化素养,注意语言美,使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能成为宝宝模仿的典型。家长与宝宝说话时,要特别注意讲究说话的艺术,为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宝宝说话时要比较慢,口齿清楚,语调温和亲切。不可用严厉的语调对宝宝说话,也不要恐吓或者在他面前讲别人的坏话。家长对宝宝说话,要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少用消极的、禁止性语言;多用提问的方式,少用命令的方式。语言对宝宝的行为有强化作用,对好的行为,父母要多讲、多鼓励。对不好的行为,要尽量避免去强化它,最好是少议论,或是从其他角度,从积极方面去讲。

训练孩子说话的九要素 首先我们要知道小儿说话所需哪五种基本技能:

1、小儿能发出各种声音,而且音调有高有低。

2、能听和辨别声音的方向,并且有了听觉选择性,对某些声音予以注意,而对另一些声音不予理睬。

3、有模仿性行为,特别是模仿发声及发声时的方式。

4、会想像,对不呈现在眼前的事物用假份性的游戏反映出来。

5、认识熟悉的事物,当大人盖住眼前的实物时,小儿会寻找。

小儿开口说话犹如打破坚冰一样,是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开口说话看似简单,但它往往需要一些基本的技能。

只有当小儿具备上述5项技能时,才会有语言的产生。现在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赋予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开口迟、说话少的孩子,更是令父母心焦。在此,我们要奉劝父母们不要太急躁,因为小儿说话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学习过程,它是没有捷径可行的。父母要耐心地观察,并促进这个过程的发展,哪怕短时间内可有看不到孩子在语言上的丝毫进步,也不要气馁。实际上,小儿语言的进展在开口说话之前是悄然进行的。如果此时父母灰心丧气,放弃教孩子说话,那么失败则是难免的。所以,我们建议父母要用游戏开发小儿的语言能力,预防语言发展缓慢。为了使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更有效,父母要记住下述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尽量使小儿感到快乐和有趣

教语言不是枯燥的模仿。那种父母说,孩子学的单调模式是不容易奏效的,而且常常遭到孩子的拒绝。因为有些语言,特别是那些较难理解或较难发音的词语,儿童一时半会儿是讲不出来的,如果父母硬逼着他们“鹦鹉学舌”,只会使孩子感到紧张和痛苦,失去对学语言的兴趣。正是因为这个道理,父母先要发现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这可能包括吃的东西,如冰淇淋、糖果或饮料等。当孩子按照要求做了某件事或完成了某项任务,父母就可以用这些东西奖赏他们,但更多的是要有语言、用父母快乐的表情、用拥抱或亲吻的动作来对孩子表示鼓励。还要注意的是,父母一是要根据小儿的年龄特点安排游戏时间的长短;二是要不断变换游戏内容,以此吸引孩子的注意。

二、控制教学情境

如果父母要教孩子学习新的语言,首先要学会控制孩子学习的情境,使小儿能够配合,注意力集中并感兴趣。其实,年幼儿童在学习时的分心是很常见的,关键是如何把握住孩子,切忌硬逼或训斥。比如 ,当孩子在学习中不合用或表现不好时,父母可以不予理睬,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也不说,自己只管继续游戏;如果孩子此时把玩具乱扔在周围,父母可以取走他手中的玩具,离开房间几分钟后再继续;如果小儿仍然调皮捣蛋,父母就收拾好全部玩具,结束游戏。这样,孩子会很快懂得自己做错了,不等玩具收拾好,就会回到父母身边再安静下来。

三、教语言的同时,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语言

父母在教孩子学语言时,一则自己不要自顾自地说,因为这会使孩子只听而无机会说;二则不要提问题太多,因为孩子在诸如“这是什么”一类的问句中,并不能学到什么语言,反而增加他们的紧张;三则不要使用复杂的语言教孩子,而要使用短句,并且突出所教的单词,把它放在每句的句子中;四则是不要只说不演示。在教孩子说话时,父母要充分调动视、听、嗅、触等各种感觉器官。还要辅以相应有尽有动作,使孩子懂得说话的意思。

四、每天定时教小儿

父母应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游戏,在游戏中教孩子说话。所定的时间可因人而异。开始的时候,时间可以定得短一些,大约2-3分钟,然后逐步延长,形成常规。

五、选择最佳的学习时机

父母应当安排孩子在最佳的学习时机进行语言教学。所谓最佳的学习时机,就是孩子精力最充沛、注意力较集中的时候,这样,效果就会好一些,孩子学的东西也会更多一些。如果在孩子疲乏困倦的时候教语言,往往事倍功半。

六、重点突出,反复练习

父母在一段时间内只教小儿学习一个特定的词语,并且让孩子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

七、小步骤前进

学习语言时,父母要把目标化整为零,每一步要分得较细,使孩子在学习中容易获得成功。如果步骤与步骤之间跨度较大,孩子就会遇到困难,挫伤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例如,当小儿只会少数称呼时,父母就着重于叠词或单词的教学;当小儿不会发“K”音时,父母可以训练孩子的口舌运动,先发“a”或“e”的音,逐渐过渡到“K”音等等。

八、不要轻易打退堂鼓

即使在一段时间内,父母尚未看到明显的效果,也不要急躁。因为孩子的开口,是需要“千呼万唤”的。

九、记录进展情况,看到小儿的进步

在孩子末开口之前,父母很难看到他们的进步,这常常影响父母教孩子的积极性。为了避免这一点,建议父母经常记录孩子的行为表现。对于能说话的孩子,父母要记录他们用词汇的性质,是名词还是动词,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的词语,是短语还是句子……由此,父母可以得到孩子语言学习的反馈信息。

答: 是不是你门在宝宝小的时候就很少和他说话,平时要多和宝宝讲话,比如用宝宝的玩具了,要请教他可以用吗,或是去那里要问他去不去,想不想去,总之要多锻炼他,不可以急的,更不能逼他,他不愿意说的时候你可以和他说让他听。对宝宝要有耐心的,作为妈妈不可以急的,所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想你应该知道的。

答: 你家里的家具可以指给她看,并说出家具的名称。

怎样教宝宝说话

有家长说,“我家宝宝快2岁了,什么都懂,就是不肯说话。”这种情况说明宝宝的听觉器官和智力没有问题;问题就在带宝宝的人身上。这种情况多见于由祖父母或保姆带的孩子。

一般5-6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对母亲的语音有所反应,如正在啼哭的宝宝听到母亲的声音会暂时停止哭声;6-7个月的宝宝能听懂自己的名字;9-10个月的婴儿能听懂成人的话并有所反应,如说再见的时候会摇摇手或给一个飞吻;10-12个月的宝宝能看成人的口型学发音,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12-18个月的婴儿可以听懂眼、口、鼻、手、脚等各个名称,这个年龄段只能说一个字或一个字重复。

婴儿语言能力发育的进程,理解先于表达,期间相差3-5个月时间,而且对词汇理解的速度为表达速度的2倍。在早期表达的语言中名词多于动词,如“吃饭”这个词,一般先会说“饭”或“饭饭”,以后才会说“吃饭”。宝宝的语言发育受环境影响。家长要抓住10-12个月宝宝模仿能力强的时候,做好语言训练。

发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小孩要模仿大人的口型及发音过程中口型的变化、协调发音器官,如唇、舌、声带活动的配合、控制发声的气流等。这么多的环节需要听觉、视觉以及语言运动系统协调,任何一个环节发育差都会给发音带来困难。在这个阶段应该多让宝宝听儿歌,让他们感受婴幼儿语言。

在教孩子说话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不让宝宝说儿语,应该让他用标准话说,如汽车,不能告诉他是“嘟嘟”而是要告诉他“车”或“汽车”。

2、当孩子用肢体语言表达意思的时候,应该不予理睬,如宝宝用手指水杯要喝水,大人应该拒绝他的要求或问他是否要喝水,同时教他“喝水”的发音,让他看清你的口型变化,再让他重复,孩子发音不准要及时纠正,不要笑话或责备他,否则他就不敢说了。

宝宝到18-24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发两个音的词了。当孩子能较准确的发音时,家长应该及时的予以鼓励、表扬或给他一个亲吻,这样他们下次会表现的更好。

第五篇:教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下面这九种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即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方法科学,学习习惯良好。这里,向家长介绍正确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帮孩子养成科学学习的良好习惯。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设定一个目标,并为他制定一个学习计划。目标要切实可行,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要毫无吸引力。学习计划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得到孩子的认同才会更容易执行。督促孩子执行学习计划,每一天都不夜长放松。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他,去战胜困难,必要时给予孩子适当帮助。

2、必要的课前预习: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

课前预习的基本要求是: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的准备。孩子预习不预习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优劣。在孩子认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新的知识吸引他,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必须查工具书争取自己学会。对于课程中的要领、基本观点、基本知识要看能否读懂。不明白的内容用铅笔划出来,准备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对于重点课程,可以指导孩子准备一个预习本,记下重点和难点。

有的孩子,预习功课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不动脑子。这样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给孩子讲清楚,预习是预先自己学习,这是培养、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环节。

3、听好40分钟的课:在学习过程中,会不会听讲是最重要的。孩子有了预习的基础,在心理上就会有种想听听教师怎么讲、跟自己的理解一样不一样的愿望。教师讲课,比孩子知道的深入。要告诉孩子上课跟着教师的教学走,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需要做练习时马上动手。要明确地记住重点和难点,基础知识、定义、定理要进行强制记忆,要掌握例题的解答步骤、方法。如遇卡壳的地方,要反复思考弄懂。

孩子不认真听讲,一般会有三个原因,应针对其原因去解决。

一是根本听不懂。有的是前边学的基础太差,跟不上进度;有的是预习不认真。前一种情况应该给孩子补课并加强预习;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加强预习。

二是自制力差,易受内部、外部干扰而走神。这主要是意志力问题,应在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提高自控能力上下功夫。

三是缺乏学习兴趣。孩子感兴趣的课程就专心听讲,不感兴趣的课程往往不专心。如果是这方面原因,应跟任课教师多联系,请老师在课堂上给孩子表现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还可以告诉孩子,在课堂上即使老师没有叫你回答问题或让别人上黑板演练,自己应心里试答老师的问题或在本子上演练,老师评价其它同学的回答或演练情况时,自己评价自己做得如何。肯定自己的优点,找到不足,进行自

我激励。

4、提高作业质量:做作业的要求是,看清题,抄准题,理清思路,一次做对,认真检查。

有的孩子只顾快点完成作业,题目没看清楚,有时抄错题,不是先想好了再动笔,而是写一步想一步。这样,作业质量肯定不会好。家长应教育孩子,做作业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技能的过程,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做作业时要在旁边预备草稿本或草稿纸,有的作业步骤需要先打草稿准确了再抄在作业本上。作业本上尽量减少或没有涂改的痕迹。作业要自己检查,不能依赖家长,家长也不要越俎代庖。老师要求家长检查、签字,家长在检查作业后,发现错误,不宜直接告诉孩子哪儿错了,而应让孩子自己复查。比如说:“这两题有一题错了,你自己查出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如果哪儿错了就告诉他,甚至帮孩子改错,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

5、及时纠正错题:孩子做错题是经常发生的事,从纠正错误入手也是辅导孩子的好方式。给孩子一个专用的本子。和孩子一起给它取个名字,“错题大家庭”、“拦路虎乐园”都是不错的选题。孩子每次作业或考试出现错误,就让孩子在专用的本子上将题目抄下。然后按正确的方法重做一遍。之后分析错误原因,是不会审题,还是粗心大意;是没有掌握这部分内容,还是不会正确分析。用红笔将错误的内容标出。过一段时间,与孩子一起整理错题,将错误的类型汇总,看一看哪部分错的最的,哪种错误原因最为常见。这样你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辅导孩子了。

6、做读书笔记的摘要:读书时笔记和摘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①记下书名、作者;

②采摘生字、新词及佳句;

③记录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

④在书上批注;

⑤列提纲;

⑥写读后感。

教孩子做读书笔记和摘要是你辅导孩子学习的一个好方法。给孩子一个喜爱的笔记本,要求孩子每看完一篇自己喜爱的文章或感兴趣的消息,就写出读书笔记或摘要。读书笔记和摘要要讲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或自己认为最精彩的部分,也可以将其中的好句子和段落摘抄下来。开始时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阅读一篇文章,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逐渐就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对孩子的阅读内容,不必限制太死。让孩子凭他的兴趣自己选择,父母可以进行推荐。只要孩子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孩子的资料积累、阅读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有明显的进步,而且孩子还学会了自己学习,你就可以事半功倍地辅导孩子的学习了。

7、学会使用工具书。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意思是说,工匠做事如果想做得又多又好,就一定要在做事之前将他的工具磨得十分得。在学习中,字典、词典等这些工具书,就是学习的“利器”。使

用工具书的能力对于小学和初中生来说,最主要的是学会查字典。要有运用部首、音序等查字法迅速、准确地从字典中查出生字词的能力,还要有联系上下文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义项解释词语的能力。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就必须要求学生勤字典,并进而养成习惯。

上一篇:计划生育全面二孩政策下一篇:掘进队上半年安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