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例析

2022-10-24

1 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的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以本为本, 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通常是从“例”到“理”, 即引导学生运用案例, 经过“问”与“答”, 群体思维撞击, 得到正确的知识, 通过“说”与“练”等不同的演练方式, 使知识得以巩固, 在“用”与“评”的过程中进一步寻找知识形成规律, 发现基本概念并运用掌握的规律和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

2 关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与探讨

案例:甲企业2007年7月5日出售一项专利, 该专利权成本为30万元, 已摊销5万元, 出售中实际取得30万元存入银行, 营业税率为5%, 无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甲企业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教材对这一题的做题指导:出售无形资产即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应按出售取得价款计交营业税,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将出售取得价款, 借记“银行存款”账户;应按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 贷记“无形资产”;应按累计摊销的账面余额, 借记“累计摊销”。若出售结果为净收益则应贷记“营业外收入”, 若出售结果为净损失则应借记“营业外支出”。

提出问题: (1) “同学们, 先请大家看书两分钟, 看了以后, 编制会计分录。” (2) “会进行账务处理吗?”大部分学生摇头, 有几位学生点了点头, 又摇了摇头, 不置可否。

提问结果的思考:这个案例的账务处理结果是一个“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毋庸置疑, 学生进行账务处理的难度确实是比较大。看来, 从“理”到“例”不太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处理方法与尝试:为了让学生能理解运用, 运用从“例”到“理”的“案例教学法”进行研究与探索。

2.1 问题与回答

运用账户结构知识进行分析, 通过“问”与“答”,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全体学生的合作探究下, 编制出上述“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会计基本概念的灵活运用培育了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

2.2 说一说

学生看着黑板, 读出会计分录。学生先准备两分钟的时间, 回顾上述过程, 然后擦掉黑板, 采用抢答形式回答, 相同学间互相评判, 最后教师再展示结果。

2.3 练一练

要求:沿用原例题, 把“出售中实际取得30万元存入银行”中的30万元改为20万元, 请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学生开始发现问题, 净收益是负数呀?出示疑问点:

出售净收益=实际取得价款-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相关税费=200000- (300000-50000) -200000×5%=-60000 (元)

有同学试探着问:出售净收益是负数不应该是收益, 应该是损失了吧。

练习过程中有了发现, 很好!如何解决?

有学生回答:那计算可以改为:出售净损失=实际取得价款—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相关税费。评判为正确。

以此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200000

累计摊销50000营业外支出60000

贷:无形资产——专利权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0000

2.4 用一用

每位同学自行编写案例, 也可以与周围同学讨论, 几个同学合作一个案例。有的同学挥手而就, 有的还在思考, 有的在讨论。要求两位同学编写案例, 另两位同学做出结果。两位学生板书编写案例时, 其他同学热切地望着黑板, 轻声地讨论着, 气氛既轻松又紧张。当另两位同学编制会计分录的时候, 气氛非常热烈。

2.5 评一评

在步步深入的探究中, 学生体验到编制这个会计分录的难点在净损益的处理上, 净损益其实也可以不用公式来计算, 用会计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也可以轧出来, 净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 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因而编制出通用的会计分录, 这是具有规律性的会计知识。

3 案例教学作用及优势

3.1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上述案例中, 若平铺直叙地讲公式、讲计算, 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 缺乏学习兴趣。而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问”、“答”有意识地引导, 引发学生的兴趣, 此时再指导学生进行有关计算, 然后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进行“讲”、“练”、“用”, 经过反复多次的积淀后, 学生逐步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

3.2 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处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问”与“答”, 师生交流, 生生交流, 在互动中得到充分的活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进而激发了解决问题的原动力, “用”与“评”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这样,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 提升了自我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到实践工作中, 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 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 选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案例, 并依据实际的需要, 及时进行修正和更新, 从而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4 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 课堂案例的选取与制作

教学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因此要在了解分析学生的基础上, 选取具备目的性、启发性、实践性和生动性等特点的高质量案例。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本课程产生兴趣, 积极参与。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轻松、愉快地进行案例分析达到真正理解、掌握与应用专业理论的目的。教师应十分重视平时的收集和案例整理, 可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 也可依据教学内容, 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 自行设计高质量的案例。

4.2 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一堂成功的案例教学课离不开优秀的组织者。一方面, 教师要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 另一方面, 教师从“例”到“理”的点拨要深透, 既准又狠, 切忌浅尝辄止。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 其角色定位是要引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鼓励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思路, 具备驾驭课堂有序进行的能力。

4.3 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

案例教学法固然有其独到之处, 但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方式。因为培养学生素质, 提高学生能力, 增长学生知识的教学手段还有很多, 除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讲授方法及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外, 还可以进行财会业务的模拟实验, 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实习等, 所以各种教学方式应是相辅相成, 不能替代的。

摘要:在会计教学中,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通常是从“例”到“理”, 即引导学生运用案例, 经过“问”与“答”, 群体思维撞击, 得到正确的知识, 通过“说”与“练”等不同的演练方式, 使知识得以巩固, 在“用”与“评”的过程中进一步寻找知识形成规律, 发现基本概念并运用掌握的规律和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会计学,无形资产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下一篇:斜面联冠式功能矫正器在下颌后缩治疗中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