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小学保护条例

2023-03-03

第一篇:陕西省中小学保护条例

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

(草案送审稿)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保护规划 第三章 环境监督管理

第一节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第二节 总量控制与排污权有偿使用管理 第三节 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管理 第四节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第四章 污染防治

第一节 污染防治一般规定 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 第三节 大气污染防治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第五节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第六节 辐射安全与辐射污染防治 第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六章 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处臵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及依据]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遵循原则] 环境保护实行统一规划、保护优先、科学利用、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

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与下一级人民政府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将环境保护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每年将新增可用财力按一定比例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生态功能区补偿资金应当按一定比例用于环境保护。

第五条[部门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信、公安、财政、国土资源、建设、交通、水利、农业、林业、卫生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市辖区、建制镇和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环境保护管理派出机构,受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依法对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机构人员,协助县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区域内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委托机构] 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固体废物监督管理机构、辐射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受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从事委托范围内的专项环境执法监督活动。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受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测和技术评估。

第七条[监测网络]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生态与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组织生态与环境质量监测。

第二章 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保护规划

第八条[生态功能区划]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省生态功能区划,划定生态环境特别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经省人民政府

批准后公布实施。

特别保护区内禁止与生态保护无关的生产和开发活动;重点保护区内限制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

第九条[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功能区划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制:

(一)水环境功能区划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二)大气环境质量功能区划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三)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划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环境保护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状况,制定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

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三章 环境监督管理

第一节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第十一条[区域限批] 新建、扩建、改建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

评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一)未完成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

(二)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区域、流域环境质量超标严重的;

(三)区域、流域规划未进行环评的;

(四)国家规定暂停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禁止性规定] 在住宅楼、医疗机构、学校教学楼等需要保持良好环境质量的敏感建筑物内,不得建设产生噪声、振动、废气等污染项目。

环境敏感区不得违反规定,建设与其保护对象和功能定位不符的项目。

在高环境风险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输变电设施和无线电微波走廊防护距离内,不得批准建设不符合要求的项目。

第十三条[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后,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试生产、试运行期一般不得超过3个月,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超过1年。未经同意投入试生产、试运行超过3个月的,或者虽经批准但超过期限仍继续生产、运行的,为正式投入生产、运行的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节 总量控制与排污权有偿使用管理 第十四条[总量控制制度] 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核定指标内。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核定的本省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以及本省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拟订本省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逐级分解落实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

环境质量未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或排污量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不得新增该污染物排放量,且次年削减比例应高于全省平均削减比例。

第十五条[排污权有偿使用] 鼓励削减污染物排放量,降低污染物治理成本,逐步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制度,排污单位可以在规定的条件下有偿转让污染物排放指标。

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商省财政等有关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三节 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管理

第十六条[排污申报] 直接或者间接排放污染物或者产生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和变更登记。产生危险废物的,应当同时报送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第十七条[排污许可] 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直接或者间接排放污染物的,应当申领排污许可证,禁止无证排放。

排污许可证分为简易排污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当申领排污许可证,其他排污单位应当申领简易排污许可证。

重点排污单位由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定期发布。排污许可证发放办法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限期治理] 排污单位超标准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或限期治理验收不合格的排污单位,报请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责令关闭。

限期治理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确需延长的,不得超过1年。

限期治理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四节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第十九条[信息发布]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实行环境信息统一发布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公布环境、生态等信息以及重大环境违法事件等信息。

第二十条[申请获取信息]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事业单位申请获取环境保护的信息。

第二十一条[听证] 涉及到公民个人环境权益的行政审批和重大环境决策,应当采取召开听证会、论证会或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公众、专家的意见,并作为行政审批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二条[企业环境行为公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开展区域排污单位环境行为评价,采取适当的方式公开企业环境行为,接受公众监督。

各商业银行可以将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结论作为信贷的重要参考,推行绿色信贷。

第四章 污染防治

第一节 污染防治一般规定

第二十三条[联合防治] 省人民政府实行重点区域环境污染联合防治制度,建立区域环境污染防治联合协调机制。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确定环境污染联合防治重点区域,制定环境污染联合防治规划。环境污染联合防治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四条[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筹措资金,统筹建设城乡垃圾收集、处理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等公共环境保护设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城乡公共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公共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符合标准。

城乡公共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保证公共环境

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转,污染物排放应当符合标准。

第二十五条[清洁生产] 排污单位应当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废水、废气、废渣再生资源化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实施清洁生产。

污染物超标排放的和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的排污单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强制清洁生产审核。

污染严重的落后设备、工艺应当淘汰,禁止转移给没有污染治理能力的单位。

第二十六条[污染防治设施运行] 排污单位应当保持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使用,如实记录设施运行情况。

环境保护设施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的,应当采取停产、限产或者其他措施,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因公共利益或者生产工艺特殊不能停产、停运的,应当启动应急预案,防止污染事故发生,同时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

禁止擅自拆除或者闲臵环境保护设施。环境保护设施确需拆除或者闲臵的,排污单位应当提前十五日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同意后方可拆除或者闲臵。

鼓励排污单位委托具有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的单位处臵污染物或者管理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受委托的环境保护设施运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第二十七条[在线监测]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在排污口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并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监控中心联网,保证正常运行。

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进行有效性审核。审核合格的,自动在线监测数据可以作为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

第二十八条[代行治理] 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单位和个人,污染治理、生态恢复未按照要求进行或者未达到要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单位代行治理或者生态恢复,代行费用由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者承担。

未履行处臵危险废物或者送贮放射性废物义务的单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有资质的单位代行处臵或者送贮,代行费用由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产生单位承担。

对责任主体不明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相关单位代为处臵,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

代行治理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九条[废物综合利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实行有偿服务,收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对利用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作为主要原料的生产企业,应当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实行免减税的优惠。

第三十条[出租、发包人责任] 依法将土地使用权、生产厂房和其他房屋出租、发包给他人经营的,出租人、发

包人应当在租赁、承包协议中约定污染防治责任;未在协议中约定污染防治责任的,或者租赁、承包终止后发现的环境问题,由出租人、发包人承担污染防治责任。

禁止向未取得环评许可、严重污染的生产经营者提供经营场所。

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

第三十一条[流域保护]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改善水环境质量,使水环境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控制指标。

逐步建立流域水污染补偿制度。当月断面水质指标值超过控制指标的,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需缴纳水污染补偿金,低于控制指标的,给予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适当奖励。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商省人民政府财政、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二条[断面监测]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对我省主要河流省界水体环境质量要求和各段水体的使用功能以及环境质量状况、经济技术条件,确定各主要河流监测断面位臵和各时段断面水质控制指标,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三条[污水处理]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增加对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利用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保障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经费,不断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

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建筑施工、工业冷却等用水,应当优先使用中水。有条件使用中水的,不得使用清洁水。

第三节 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十四条[禁煤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划定禁煤区和限煤区。

禁止在禁煤区使用燃煤,现有的燃煤设施应当停止使用。禁止在限煤区新建、扩建燃煤设施。

第三十五条[防尘污染] 道路运输、工程施工、园林绿化、清扫保洁、物料堆放等活动,应当按照规定采取防治扬尘污染措施。

第三十六条[餐饮管理] 禁止在居民住宅楼和无公共烟道的综合楼内新建、扩建餐饮场所。经营餐饮业和单位食堂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设臵油烟净化装臵,污油不得排入下水管道;

(二)设臵餐饮业专用烟道,专用烟道的排放口高度和位臵不得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工作环境;

(三)噪声、振动排放符合规定标准;

(四)设臵油水分离设施,污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废油脂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臵;

(五)油烟净化装臵和油水分离设施,应当自行维护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实现达标排放;无力自行维护,造成排放污染物超标的,应当委托污染治理专业运营单位进行承包式维护运行;

(六)泔水废渣,应当配备微生物有机垃圾处理装臵自行处理或者委托污染治理专业运营单位进行承包式治理,实

现达标排放。

第三十七条[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 机动车实行环境保护分类合格标志管理制度,排气检测合格的机动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环境保护分类合格标志。

排气检测不合格的机动车应当到具有机动车排气污染维护资质的单位进行强制维护,并在30日内进行复检。预期未进行复检或复检不合格的不得上路行驶。

对未进行排气污染定期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机动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予核发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

第三十八条[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 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编制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站点规划,未纳入规划的不得擅自建设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站点。

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并受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委托的单位承担。

机动车的所有人、使用人应当定期到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排气污染检测。

各机动车排气检测站点应当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控系统联网,定期将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第三十九条[装饰污染防治] 建设、环保、质监、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家具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防止挥发性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商店、餐饮、旅游、宾馆、影视等公共场所建筑物的室内装修实行竣工室内空气质量强制监测,监测不合格的,不

得投入使用。监测应当由具有法定环境监测资质的机构进行。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第四十条[总体要求] 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者无害化处臵。无能力利用或者处臵的,应当交给具有法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处臵。

从事收集、贮存、处臵、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经营。

第四十一条[危废管理] 转移危险废物,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废物运输管理的规定。建设危险废物填埋场,应当设臵对地下水监测取样通道或者测孔。

第四十二条[土壤修复]化工、印染、电镀、冶金、重金废矿类、危险废物堆放、填埋场所等土地使用单位,在转让或者改变土地用途时,应当对土壤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编制修复和处臵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土壤修复验收合格的,方可转让或者改变土地用途。

第四十三条[电子、汽车废物处置] 收集、贮存、利用、处臵电子废弃物、机动车船等,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有关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技术规范及标准。

第四十四条[污泥处理]

产生污泥或者水体淤泥疏浚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污泥进行安全处臵,不得随意

堆放和弃臵,不得排入水体;属于危险废弃物的,应当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处臵。

第四十五条[尾矿治理] 产生尾矿和其他固体废物的矿产资源开发单位,应当建立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要求的固体废物防治设施,并确保其安全正常运行。

第五节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第四十六条[一般规定] 噪声排污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其场界噪声值符合国家或者本省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四十七条[禁止性规定] 禁止夜间在城市市区范围内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的除外。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夜间作业的,应当提前3日报经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在作业点公示后,方可进行。

第四十八条[违规行为] 下列产生噪声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管理:

(一)在城市市区进行产生偶发性强烈噪声的活动;

(二)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居民区举行产生较大音量的娱乐、健身、集会等活动;

(三)从事商业经营使用高噪声,或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广播喇叭等高音响器材;

(四)在机动车禁鸣区域或者禁鸣路段鸣喇叭;

(五)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进行室内装修、家具加工;

(六)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娱乐、集会等活动;

(七)其他产生社会生活噪声的行为。

穿越市区的铁路机车、航空器以及在城区江(河)段夜航的产生噪声污染的船舶,由铁路、民航、海事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实施管理。

第四十九条[降噪措施] 建设经过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应当设臵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噪声污染。

第六节 辐射安全与辐射污染防治

第五十条[放射性工作场所及金属冶炼监测与报告]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的单位(以下简称辐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对放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发现放射性水平异常的,辐射工作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同时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辐射工作单位每年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放射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将监测结果纳入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安全和防护评估报告,并于次年的1月31日前报原发证机关。

冶炼企业在回收冶炼废旧金属时,应当对废旧金属进行辐射剂量监测,防止放射性物质熔入产品中。监测发现异常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并同时报告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企业每年要对监测情况进行总结,并于次年1月31日前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第五十一条[异地备案] 省外辐射工作单位需要将放

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转移到本省使用的,及本省辐射工作单位需要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转移到省外使用的,应当提前向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办理备案手续,并接受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在本省内转移使用的,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的单位应当向使用地和移出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十二条[电磁辐射设施设备管理]

拥有电磁辐射设施、设备的单位应当采取防治电磁辐射污染的措施,确保电磁辐射设施、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防护要求。

第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五十三条[农村环境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计划,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提倡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应用清洁能源,保护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臵设施,提高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人口集中居住的集镇、村庄统筹建设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第五十四条[生态恢复] 开发建设单位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对生态环

境的破坏进行恢复治理。

矿产资源、交通道路等开发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施工期或者阶段性生态环境治理恢复方案,经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审批后实施。

未完成施工期生态环境治理恢复方案的,批准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予验收。未完成阶段性生态环境治理恢复方案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恢复,逾期未完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责令关停。

第五十五条[生态补偿] 矿产资源开发实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补偿制度,开发单位应当缴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补偿费,用于水系破坏、水资源损失、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处臵、土壤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退化、土地破坏等方面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补偿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具体征收标准和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十六条[畜禽、水产禁养区]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水产养殖场:

(一)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二)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其他禁止建设畜禽、水产养殖场的区域。

前款规定以外区域内的畜禽、水产养殖场应当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保证畜禽粪便、污水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

鼓励建设养殖小区,开展集约化、规模化生态畜禽、水产养殖。

第六章 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

第五十七条[应急准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储备环境应急物资,确定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第五十八条[行政主管部门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做好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处臵工作。

第五十九条[单位防范责任] 重点排污单位、危险化学品单位、辐射工作单位等是环境风险防范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一)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将评估报告和应急预案报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建设相应的应急设施,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物资和器材,组织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

(三)建立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排查环境事件隐患,定期检测、维护应急设施设备。

第六十条[防范事故发生责任]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商业、农业、渔业、卫生、交通、铁路、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应当纳入预防诱发环境事件

的内容。在处臵突发事件时,应当采取措施并监督事故责任单位防止、减轻和消除环境污染危害。

第六十一条[企业事故处置]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同时按照规定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能危及居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应当立即通知周边单位和居民。

第六十二条[污染损害评估] 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确定环境事件损害评估机构,对环境事件造成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害、应急处臵费用、生态环境治理或者修复费用等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当作为处理环境事件的依据。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法律责任] 拒绝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条例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条例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四条[法律责任] 违法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未按规定对噪声排放情况进行申报、变更申报,或者在申报登记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

款。

第六十五条[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由县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下列规定给予罚款:

(一)未取得简易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或伪造简易排污许可证,或持过期许可证或许可证已被撤销、吊销、注销后排放污染物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物染物的,或伪造排污许可证,或持过期许可证或许可证已被撤销、吊销、注销后排放污染物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六条[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不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七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未如实记录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情况处一万元以上至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不正常使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或者未经批准擅自拆除或者闲臵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致使环境噪声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排污单位委托的环境保护设施运营单位未依法处臵污染物或者未依法运行管理环境保护设施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1

第六十八条[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九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条[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在禁煤区使用燃煤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一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道路运输、工程施工未采取防治扬尘污染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二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一)在居民住宅楼和无公共烟道的综合楼内新建、扩建餐饮场所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未设臵油烟净化装臵和油水分离设施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三)未设臵餐饮业专用烟道或专用烟道的排放口高度和位臵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工作环境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四)泔水废渣未按照规定进行处理的,处五千元以上

22

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三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未取得环境保护分类合格标志上路行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四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实行竣工室内空气质量强制监测或者监测不合格投入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五条[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无法查实违法所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六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未进行土壤修复或者土壤修复验收不合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修复,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七条[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八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九条[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夜间在城市市区内擅自进行产生噪声污染作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23

第八十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一条[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条第三款规定,未按规定在冶炼前对废旧金属进行监测或者在监测中发现问题未按规定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二条[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未编制生态环境治理恢复方案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整改,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三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由县级人民政府环保、建设、农业、卫生等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四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十五条[救济条款]责令停产、撤销行政审批、吊销许可证或者给予个人二千元以上、单位五万元以上罚款的,实施行政处罚的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第八十六条[救济条款]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八十七条[行政责任]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中由国家机关任命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4

(一)人民政府不履行环境保护组织领导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致使环境质量下降和重大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三)环境监测等机构对工作敷衍塞责、弄虚作假,致使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秩序混乱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四)国有企事业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受到责令停止生产、建设、吊销有关证照和较大数额罚款处罚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其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第八章 附则

第八十八条[名词释义] 本条例所称污染防治设施,

25

是指为防治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废水、废气、粉尘、烟尘、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核与电磁辐射等污染而建设的处理(处臵)设施,包括污染治理设施(设备)、污染物收集传输系统、排污口、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设备等。

第八十九条[名词释义] 本条例所称企业环境行为,是指企业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情况的总称。

第九十条[施行时间]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26

第二篇:陕西省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促进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基本农田的义务,有权对侵占、破坏保护区的基本农田以及其他违反《条例》和本细则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第二章划定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全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审定,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地、市、县土地管理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上一级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和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审定,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县级人民政府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

地处山区的偏远乡(镇),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可以按照县级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方案直接组织实施。

第五条下列耕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高产、稳产田;

(二)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商品粮、棉、油及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护设施的耕地;

(四)经过改造和正在实施改造计划的中低产田;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专业菜田;

(六)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和良种繁育基地;

(七)非果树优生区的果园;

(八)其他需要予以保护的耕地。

第六条划入保护区的耕地,视其生产条件和地力水平分为两级:

生产条件好、产量高、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划为一级基本农田;

生产条件较好、产量较高,或者经过改造,可达到中、高产水平,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划为二级基本农田。

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列为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区域。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当地的保护重点。

第七条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范围界线,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按控制指标以乡(镇)为单位具体划定。

第八条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以后,乡(镇)人民政府应向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报送下列资料;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汇总表;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情况登记表;

(三)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比例尺:1:10000或1:25000);

(四)基本农田保护的规章制定。

图表内容,由省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九条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由县级人民政府设立统一标志,予以公告,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建立档案,并抄送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县级基本农田划定后,由地区行署或市人民政府组织验收。

第十条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时不得擅自改变原承包者的承包经营权。

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原有的非农业生产性的构筑物应当进行登记,有条件的,应当逐步搬迁或拆除。

第三章保护

第十一条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者占用。国家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应向县级土地管理部门领取并填写《申领〈基本农田占用许可证〉呈报表》,经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向省土地管理部门申领《基本农田占用许可证》。申领《基本农田占用许可证》时还应持有下列文件:

(一)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

(二)建设用地申请表或预约用地申请表;

(三)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造地费(以下简称造地费)预交协议。

第十二条省土地管理部门在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会同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由省土地管理部门颁发《基本农田占用许可证》。

建设用地单位在领取《基本农田占用许可证》后,方可按《陕西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建设用地审批程序与权限,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经批准征用、占用保护区内基本农田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除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缴纳税费外,还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缴纳造地费。造地费标准为:

一级基本农田占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80%至100%,二级基本农田占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60%至80%。

第十四条兴建电力、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占用保护区内基本农田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减免造地费。

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菜地,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的,免缴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造地费。

第十五条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禁止进行下列行为:

(一)建窑、建房、建坟和其他非农业生产性构筑物;

(二)排放、堆放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和垃圾、污泥等固体废弃物;

(三)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和其它化学药品;

(四)闲置、荒芜耕地;

(五)破坏或擅自移动、改变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保护标志(界桩、界牌)和水利排灌系统、田间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

(六)擅自挖砂、采石、采矿、取土;

(七)擅自将耕地变为非耕地。

第十七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应当定期或者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时,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地力等级进行评定。

第十八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地力分等定级办法,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土地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地力分等定级,并建立档案。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与评价,并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环境质量与发展趋势报告。

第二十条修建铁路、公路、电力等重点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其他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项目对基本农田有直接影响的,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方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时,应征得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方案的同意。

基本农田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期投入使用。基本农田环境保护设施建成后,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部门验收。

第二十一条向基本农田保护区提供肥料和作为肥料的城市垃圾、污泥的,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十二条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基本农田环境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必须采取措施,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理处理。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与下一级人民政府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乡级人民政府应当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包括下列内容:

(一)基本农田的范围、面积、地块;

(二)基本农田的等级;

(三)保护措施;

(四)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五)奖励与处罚。

农业承包合同应当载明承包农户和专业队(组)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责任。

第二十四条建立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基金。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基金主要由造地费、荒芜费、耕地占用税构成。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基金由财政部门管理,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新的基本农田开垦、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五条土地管理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从造地费中,各提留2%的业务管理费,用于基本农田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后,因水土流失和其他自然灾害造成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变化的,由乡(镇)逐级上报原批准机关予以调整。

第二十七条基本农田批准占用减少后,地区行署和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调整补充,保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相对稳定。

二级基本农田经过建设、改造,建成“吨粮田”、“双千田”或旱作高产粮田的,应调整为一级基本农田。

非果树优生区的果园通过果树更新,应逐步退果还粮。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八条因生产和建设对保护区内基本农田造成破坏的,由土地管理部门责令造成破坏的单位或个人限期恢复,并按《土地复垦规定》第十四条,向遭受损失的一方支付土地损失补偿费;无法恢复的,按《土地复垦规定》第十二条第

一、二款处理,并按本细则第十三条规定,缴纳基本农田造地费。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细则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批准征、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的单位主管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占用的土地,按非法占地处理;由此给用地单位、被征地单位各人个造成损失的,批准单位和个人应当负责赔偿。

第三十条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超过一年未使用的,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征收相当于征地费用或出让金总额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注销土地使用证。逾期未缴纳土地闲置费的,除按期追缴外,并按日加收3‰的滞纳金。

承包经营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个人弃耕抛荒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承包经营权。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细则规定,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建厂、建窑、建坟或者擅自挖砂、采石、取土、开挖渔塘,严重毁坏种植条件以及擅自将耕地变为非耕地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责令限期治理,可以并处被破坏耕地每平方米15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细则第十五条

(二)、

(三)、

(五)项规定,造成基本农田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陕西省农业环境管理办法》的规定,责令直接责任者限期治理,可以并处造成经济损失二至三倍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向基本农田提供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肥料或者城市垃圾、污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者处以造成经济损失的一至二倍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阻碍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或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基础设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基本农田破坏的,对负责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有关人员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本细则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

(2002年3月28日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证饮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集中式供水的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保护。

第三条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实行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符合规定标准。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生态建设,优先安排退耕还林还草项目,营造和保护水源涵养林;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防治环境污染,保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水、林业、农业、卫生、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的义务,对污染和破坏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举报。

第二章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水质标准

第七条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按照水源类别分为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又分为江河水源保护区和湖泊、水库水源保护区,其陆域从水域正常水位线起计算。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实行三级保护,按照防护要求,分别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户区。

第十条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一)一级保护区:以取水井为中心,半径五十五米的圆形区域;

(二)二级保护区:以取水井为中心,半径五十五米至二倍影响半径的圆环形区域;

(三)准保护区:根据地下水水文地质和补给条件确定。

承压含水层的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根据含水层水文地质和埋藏条件划定。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的地理界线,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

第十二条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地理界线由划定机关予以公布,并由所在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人民政府设置标志牌和界桩。

第十三条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级保护区的水质,不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 Ⅱ类水质标准;

(二)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应当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水质标准;

(三)准保护区的水质,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水质标准控制。

第十四条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级保护区的水质,不低于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Ⅱ类水质标准;

(二)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应当达到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Ⅲ 类水质标准;

(三)准保护区的水质,按照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Ⅲ类水质标准控制;

(四)补给源地为地表水的,该地表水水质应当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水质标准。

第十五条 饮用水应当采用管道或者暗渠输送,防止水质污染。

第三章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的保护

第十六条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破坏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以及与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

(二)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

(三)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四)使用炸药、毒药捕杀鱼类和其他生物;

(五)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防污条件的运载工具,运载油类、粪便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通过水源保护区。

禁止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通过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确需通过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还禁止下列活动:

(一)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

(二)向水体排放污染物;

(三)勘探、开采矿产资源;

(四)从事养殖业和种植农作物;

(五)旅游和旅游开发活动;

(六)堆放工业固体废弃物、垃圾、粪便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

(七)建立墓地和掩埋动物尸体;

(八)其他污染水源的活动。

本条例施行前已有的排污口应当限期拆除;已有的旅游设施、采矿设施等污染源应当予以取缔;已建立的墓地必须搬迁;有害物质必须清除。

第十八条 在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新建、扩建向水域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二)所有单位排放的污水必须达到规定标准,固体废弃物必须及时运出保护区处理;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三)根据水质水量,控制养殖规模。

第十九条 在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向水域排放污染物的,实行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控制。

第四章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的保护

第二十条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二)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和废弃矿坑储存油类、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化学物品;

(三)设置垃圾、粪便和易溶、有害废弃物的集中堆放场、转运站;

(四)使用不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污水灌溉农田。

地质钻探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分层止水、封隔,防止污染地下水水源。

第二十一条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还禁止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所列各项活动。

第二十二条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还禁止下列活动:

(一)新建化工、电镀、制革、冶炼、印染、炼油、制浆造纸项目,以及含放射性的和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

(二)堆放化工原料、矿物油类及有毒有害物品;

(三)擅自凿井取水;

(四)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第二十三条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

(二)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的,水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二十四条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内,已建成的严重污染水源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限期治理或者转产、搬迁。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有关部门拟定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监督实施;

(二)依法监督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

(三)组织对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保护区内排污口的水质监测;

(四)监督、检查有关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实施。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林业、农业、卫生、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规划,恪尽职守,互相配合,保证城市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第二十七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职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资料,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或者妨碍检查人员执行公务。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治理经费,环境保护、水、林业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优先安排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治理项目。

对跨市、县供水的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所在地人民政府的水源环境保护投入,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九条 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监测网站的建设,组织定期监测,互通有关信息。发现污染事故,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时通报。

第三十条 造成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知有关取水单位和当地居民,并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第

(二)项、第十七条第一款第

(六)项、第二十条第一款第

(三)项、第二十二条第

(二)项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第

(五)项,第十七条第一款第

(四)项、第

(七)项,第二十条第一款第

(四)项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第

(一)项、第

(二)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产停业、关闭企业或者搬迁,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

(一)项、第

(二)项,第二十二条第

(一)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或者关闭,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第

(一)项、第

(二)项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行为,分别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各项的相应法律责任处罚。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其他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不免除其消除污染、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第三十九条 依照本条例规定,责令停产停业、关闭企业或者罚款数额超过三万元以上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第四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一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条例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不处罚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上级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或者直接给予行政处罚,并应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四十二条 执行本条例的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索贿受贿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城市以外实行集中式供水的乡和工矿企业,其饮用水水源保护参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应明确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在生产区外围不小于10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和绿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四章

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三十二条 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同级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饮用水水源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供水量、开采方式和污染源的分布提出划定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的水质,适用国家《地下水质标准》Ⅱ类标准。

第三十三条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利用污水灌溉;

(二)利用含有毒污染物的污泥作肥料;

(三)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

(四)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农药等。

第三十四条 开采多层地下水时,对下列含水层应当分层开采,不得混合开采:

(一)半咸水、咸水、卤水层;

(二)已受到污染的含水层;

(三)含有毒有害元素并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层;

(四)有医疗价值和特殊经济价值的地下热水、温泉水和矿泉水。

第三十五条 揭露和穿透含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范要求,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

第三十六条 矿井、矿坑排放有毒有害废水,应当在矿床外围设置集水工程,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

第三十七条 人工回灌补给地下饮用水的水质,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篇:江西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草案)

目录

第一章总 则

第二章申报认定和规划编制

第三章保护与利用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 则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建设美丽乡村,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传统村落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抢救优先、合理利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投入和扶持。

传统村落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传统村落保护负主要责任,应当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各项工作。

第五条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全省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市、县(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按照本部门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申报、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等具体工作。

县级以上文化(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对传统村落内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发展改革、旅游、财政、环保、国土、林业、农业、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传统村落保护相关工作。

第六条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统村落的日常管理,具体承担以下工作:

(一)配合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二)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保护发展项目;

(三)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四)依法制止违反规划的行为;

(五)指导、督促村(居)民委员会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第七条传统村落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按照法律、法规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要求,做好村民宣传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二)组织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指导、督促村民按照传统村落保护要求,保护文物古迹,合理使用传统建筑;

(三)对有损毁危险的传统建筑进行登记,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四)收集、保护已经坍塌、散落的传统建筑的构件,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五)对违反传统村落保护规定和要求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相结合,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人居环境改善、传统建筑保护等工作。

第九条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应当调动原住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原住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影响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通过捐资、捐赠、认领、租赁、投资入股、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

第二章申报认定和规划编制

第十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村落,经征求村民意愿,可以申报传统村落:

(一)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分布或者总量超过村庄建筑总量的1/3,较完整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

(二)村落选址具有传统特色和地方代表性,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与维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反映特定历史文化背景;

(三)村落格局鲜明,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且村落整体格局保存良好;

(四)拥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族或者地域特色鲜明,或者拥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形式良好,至今仍以活态延续。

第十一条申报传统村落,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单及照片;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十二条申报江西传统村落,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向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申报中国传统村落,依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与条件,从已批准公布的江西传统村落中推荐。

第十三条传统村落批准公布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自批准公布之日起一年内,编制完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经批准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应当报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应当调查村落传统资源,建立传统村落档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二)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

(三)保护措施和建设控制要求;

(四)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及近期保护项目;

(五)传统格局、不可移动文物、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要求及措施;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要求;

(七)村落发展定位及发展途径;

(八)村落人居环境规划。

第十五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应当与村庄规划合并编制,其规划范围、基本内容、成果深度应当符合村庄规划编制的要求。

第十六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并通过论证会等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保护发展规划草案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三十日。

第十七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经批准后,组织编制机关应当自批准之日起二十日内向社会公布。

经依法批准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第三章保护与利用

第十八条传统村落应当整体保护,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维护传统村落的原生态。

第十九条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延续性,保护传统村落内承载历史记忆、农耕文明的各类载体及习俗,传承传统习俗和传统技艺。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文化(文物)等部门应当开展传统村落各类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登记传统村落各类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现状等情况,建立传统村落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为保护利用、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对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要求,依法核发规划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在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违反保护发展规划的活动:

(一)开山、采石、开矿、毁林开荒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

(二)占用保护发展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域、道路等;

(三)修建生产或储存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四)其他损害传统村落历史风貌的活动。

第二十三条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

对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环境要素,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

第二十四条禁止在传统村落核心保护区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第二十五条在传统村落建设控制地带新建、翻建、改建、扩建房屋的,其色调、体量、高度、形式等应当符合整体风貌要求,并保证传统村落核心保护区轮廓线和主要视线走廊不受影响。

第二十六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传统村落主要出入口设置标志牌。标志牌应当在保护发展规划批准后三个月内设置完毕。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完善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使传统村落适合人居生活需求。

第二十八条传统村落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配备专门保洁人员,配置垃圾收运设施,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

第二十九条传统村落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行农村污水治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治理,保护和修复水塘、沟渠等乡村设施,建设集中式或者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污水收集管网。

第三十条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传统村落防火安全保障方案并报县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传统村落核心保护区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确因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传统村落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严格落实各项防火安全保障措施,依法建立专职或者志愿消防队伍,定期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和检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等。

第三十一条传统村落中,具有历史、科学、教育、文化、艺术价值,未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以认定为传统建筑:

(一)建筑类型、空间、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等具有建筑艺术特色或者科学研究价值的;

(二)反映本地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

(三)在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

(四)名人故居、旧居、纪念地以及具有历史事件纪念意义的建筑物;

(五)其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教育、艺术价值的。

第三十二条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传统村落内传统建筑的普查,拟定传统建筑名录,并征求利害关系人和专家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对传统建筑设置保护标志,建立传统建筑档案,并报上一级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对有损毁危险的传统建筑,组织编制抢救修缮计划,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传统建筑所有人自筹资金修缮传统建筑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助。

第三十三条传统建筑的保护性利用应当与其历史价值、内部结构相适应,不得擅自改变传统建筑主体结构和外观,不得危害传统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纳入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发展规划。

鼓励、支持对传统村落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在传统村落设立摄影绘画、乡村体验游、农业生态游、文化创意产业等基地,促进居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对传统建筑可以进行保护性利用。鼓励在满足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利用传统建筑开设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场所和传统作坊、传统商铺、民宿等,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展示。

第三十五条传统村落进行旅游和商业项目开发,应当从传统村落的经济、交通、资源等条件出发,正确处理环境承载能力、村民接受意愿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对开发类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对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应当先予保护。已经实施开发的,应当加强保护,严格控制开发力度。

第三十六条传统村落所在地县、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设立公司,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鼓励传统村落的居民以其所有的传统建筑、房屋、资金等入股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第三十七条传统村落被辟为旅游景区的,景区经营者应当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当地居民的合理收益,并从旅游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传统村落的保护。

传统建筑被辟为参观游览场所予以开放的,景区经营者可以与传统建筑所有人签订协议,约定传统建筑所有人合理的收益分成。

第三十八条鼓励金融管理机构制定融资优惠政策,对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第三十九条传统村落较为集中的区域,可设立传统村落保护示范区(县)予以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保护示范区(县)的保护和建设,在政策优惠、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

第四十条建立传统村落保护监督员制度。传统村落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聘请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居民任监督员,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实施及村落内建设活动进行监督。

鼓励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志愿者服务队伍,引导公众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宣传工作。

第四十一条在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当执行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本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保护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

第四十三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日常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违反保护发展规划的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制止,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四条传统村落经批准公布后,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保护状况和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跟踪监测。

在定期检查和跟踪监测中,发现存在未及时组织编制保护发展规划、违反保护发展规划开发建设、对传统格局及传统建筑保护不力等问题的,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整改意见。

第四十五条已批准公布的传统村落,因保护不力导致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由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文化(文物)部门,责成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限期整改,采取补救措施。

整改期限届满后,由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文化(文物)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审核未通过的,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濒危警示通报。

传统村落破坏情况严重且无法补救的,提请传统村落的批准机关从传统村落名录中除名并进行通报。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保护发展规划的;

(二)未按照法定程序报批保护发展规划的;

(三)擅自修改依法批准的保护发展规划的;

(四)未依法将批准的保护发展规划予以公布的。

第四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核发规划许可证,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八条因县级人民政府保护不力,导致已批准公布的传统村落被列入濒危名单的,由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已批准公布的传统村落被除名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降级以上处分。

第四十九条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由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违法单位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违法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传统村落标志牌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章附 则

第五十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以外的传统建筑的保护与管理,参照本条例传统建筑保护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本条例所称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或者传统风貌,应当予以保护的村落。

本条例所称历史环境要素,是指反映村落历史风貌、构成村落特征的要素,如塔桥亭阁、井泉沟渠、壕沟寨墙、堤坝涵洞、石阶铺地、码头驳岸、碑幢刻石、庭院园林、古树名木以及传统产业遗存、历史上建造的用于生产、消防、防盗、防御的特殊设施等。

第五十五条本条例自年 月日起施行。

第五篇: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17年12月1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与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当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的具体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做好历史文化名村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组织开展审查、评估等相关保护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指导和检查,按照规定程序做好组织申报、初审以及其他具体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保护资金,用于保护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历史建筑保护、传统建筑工匠的培养与管理等工作。

第七条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捐赠、投资、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保护知识,对在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申报与确定

第九条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街区的申报、批准以及直接确定的条件与程序,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

(二)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三)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作为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第十一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除应当符合第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且占地面积不小于一万平方米的条件以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其所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与重要历史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三)保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场所;

(四)保持传统生活的延续性。

第十二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清单;

(五)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单;

(六)保护的目标、要求和采取的措施。

第十三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由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并提出审查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初审同意,由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并提出审查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四条

对符合本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而未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的城市、镇、村庄,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文物主管部门可以直接向省人民政府提出建议,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五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其确定为历史建筑:

(一)与重要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相关联,在城市发展与建设史或者某一行业发展史上有代表性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反映一定时期典型的建筑设计风格,建筑样式与细部等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

(三)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反映当时的建筑工程技术或者科技水平,建筑形体组合或者空间布局在一定时期具有先进性,体现一定的科学技术价值;

(四)具有其他历史价值、特色。

第十六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历史建筑普查,征求公众和专家意见,列出历史建筑建议名录,报本级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建筑物、构筑物所在地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确定历史建筑的建议。

第十七条

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保存较为完整且集中连片的城、镇、村,需要进行群体性保护与协同化发展的区域,可以将其确定并公布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历史文化保护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第十八条

传统风貌建筑比较集中、传统格局基本完好,但不符合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历史文化名村条件的村庄,可以申报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的申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保护规划

第十九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批准公布后,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自批准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完成保护规划编制,规划编制完成后一年内报送审批和备案。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规划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被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街区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规划已编制且在有效期限内的,不再重新编制。

第二十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规划应当依据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体现地方特色,注重山水林田保护。

第二十一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划定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根据实际情况划定环境协调区。

第二十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因保护利用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历史文化名村因保护利用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预留建设空间,用于搬迁或者新增的农村人口宅基地安置。

第二十三条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前,应当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公示。

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除符合前款规定外,还应当征求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的意见;编制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还应当征求所在地村民委员会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审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由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文物主管部门审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并报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省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保护规划批准后,组织编制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予以公布。

第二十五条

依法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的保护规划不得擅自修改。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评估确需修改的,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提出专题报告报送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

(一)新发现地下遗址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的;

(二)因自然灾害或者重大事故等原因,历史文化遗存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行政区划调整的;

(四)重大工程建设需要的;

(五)依法应当修改的其他情形。

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重新报送审批和备案。

第四章

保护与利用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各项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按照保护规划制定计划,修缮历史建筑,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第二十七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的保护内容包括:

(一)整体历史空间环境,包括传统格局、历史风貌、自然景观和环境等;

(二)历史地段、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

(三)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古树名木、河湖水系、地貌遗迹等;

(四)历史记忆、历史空间演变、传统文艺、传统手工艺、传统产业、传统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具有保护价值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

第二十八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内的各项建设应当尊重传统格局、空间尺度和历史风貌,不得进行没有依据的复原复建。保护范围内治理不协调建筑的建设活动,应当尊重历史院落边界,注重对历史文化相关联的残存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和利用。

历史建筑保护应当对其遗产价值和结构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分类保护。修缮活动应当保护历史信息,体现历史建筑的真实性,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第二十九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管理体系,规范保护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制定传统文艺、传统手工艺、传统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可以建立技术专员派驻制度,参与指导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保护本土建筑特色和传统建筑建造技艺,加强传统建筑工匠的培养,建立传统建筑工匠备案管理制度,逐步实施传统建筑工匠修缮历史建筑技术主持制度。

第三十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范围内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改建、重建、维护和装修,应当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因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需要无法达到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审查,并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防洪排涝、日照通风、景观环境等安全措施和保障方案。

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和历史文化特点,按照保护规划,制定适合本地、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技术标准。

第三十一条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范围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报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履行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责任,所有权人与使用人应当承担相应的保护义务。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将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和使用要求,书面告知所有权人、使用人和物业管理单位。

第三十三条

为了保护的需要,城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范围内集体土地上的历史建筑,在所有权人自愿的前提下,通过货币补偿或者产权置换等方式依法收购产权。迁出的所有权人可以优先享受政府相关优惠政策。

第三十四条

鼓励房屋所有权人、使用人按照保护规划修缮历史建筑、治理不协调建筑,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无偿提供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指导。

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保护规划对传统民居院落进行整体保护和利用。

第三十五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历史建筑设置保护标志,设立保护规划宣传设施,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历史建筑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筑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和稀有程度;

(二)建筑的有关技术资料和具体保护要求;

(三)建筑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四)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

(五)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范围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禁止行为;

(二)违反保护规划和当地有关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擅自迁移、拆除景观环境设施;

(四)未经许可进行房屋、场所和各项设施建设。

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历史建筑有下列行为:

(一)非法拆卸、转让历史建筑构件;

(二)擅自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装饰、添加设施等;

(三)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四)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八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严格保护环境协调区的自然山水、田园风貌、生态环境、景观视廊、建筑高度,确保自然与人文环境得到整体保护。

第三十九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不得擅自撤销或者合并。因国家安全、重大工程、自然灾害、行政区划调整等原因确需撤销或者合并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因地质灾害等自然原因无法实施原址保护的历史建筑,经评估确需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提出专题报告,按照原申报程序报请审查和批准。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保护发展项目库,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与其他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统筹开发利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在土地、资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支持。

第四十一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的开发利用,应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直接关联的遗址、遗迹及其附属物的保护。

第四十二条

鼓励金融机构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提供金融支持。

第四十三条

鼓励当地居民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生活,以房屋、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保护利用和开发建设,享受合理收益。

第四十四条

鼓励村(居)民委员会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聘请专家、乡贤、村(居)民代表担任监督员,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宣传工作。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对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建立警示和退出机制。

因保护不力导致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省人民政府应当列入濒危名单并公布,同时责成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限期整改,采取补救措施;整改期限届满后审核通过的,不再列入濒危名单;审核未通过的,撤销其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的认定。

第四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本省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的保护状况、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或者评估,并负责对列入濒危名单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的整改情况进行审核。

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向省人民政府报告检查或者评估结果。省人民政府应当将检查或者评估结果通报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对未及时组织编制保护规划、违反保护规划进行建设和保护不力的,责成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进行整改。

第四十七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四十八条

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负责人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

第四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举报破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行为。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历史文化保护区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自2018年 1月1日起施行。

上一篇: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分析下一篇: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