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木桶理论的启示

2022-07-21

第一篇:新木桶理论的启示

高考作文素材:木桶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最终版)

高考作文素材:木桶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 又称“短板理论”。 “木桶理论”带给我们以下启示:

启示1:改变木桶结构可增加储水量

从木桶原理中,我们可以发现,木桶的最终储水量,不仅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还取决于木桶的使用状态和木板间的衔接与配合。在特定的使用状态下,通过相互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木桶的储水量,比如:有意识地把木桶向长板方向倾斜,木桶的储水量就会比正立时多得多;或为了暂时地提升储水量,可以将长板截下补到短板处,从而提高木桶储水量。

启示2:通过激励让"短木板"变长

毫无疑问,在企业中最受欢迎、最受关注的是明星员工,即少数能力超群的员工。管理者往往器重明星员工,而忽视对一般员工的利用和开发。这样做很容易打击团队的士气,从而使"明星员工"的才能与团队合作两者间失去平衡。想要避免这个问题,管理者就需要多关注普通员工,特别是对那些"短板员工"要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赏识。

启示3:别让"短板"葬送自己

如果把木桶比做人生,那么"短板"实际上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些弱点。比如,很多人不注意个人习惯,导致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失误。缺点和毛病就是人的"短板",因为它们的存在,制约了一个人才能的发挥。有时候,一些不良的习惯甚至有可能葬送一个人的事业。所以,我们不能被缺点牵着鼻子走,而要主动将"短板"加长,将缺点纠正过来。

看了以上木桶理论的启示后,提醒同学们要学会从木桶理论中提取作文素材。

第二篇:现代管理学对安全工作的启示-木桶定律

现代管理学对安全工作的启示

木桶定律

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所有木板长度的平均值,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或质地最差的木板。

安全工作的可靠性,是由全体员工的整体安全素养所决定的。每个员工都好比这个木桶的一根木板,数量极少的三违人员是引发事故的“短木板”;因此,千万不能成为最短、最差的那根木板。

赵林

铁塔厂

第三篇:浅谈团队建设与木桶理论的关系

浅谈团队建设中的几个重点要素 3月10日的拓展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培训中通过完成一些需要团队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的游戏的方式让我们明白如何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团队的战斗力,在培训过程中很多在我们平常看来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团队成员的紧密合作互相配合下得以顺利完成。

由此使我想到了当下流行的新木桶理论,现代企业的团队建设与新木桶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新木桶理论是这样的: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正常情况下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每一块木板的长度,最短的木板决定盛水量。第二是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第三是有一个很好的桶底。第一个因素大家好理解;但如果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或缝隙很大,也无法装满水;同样如果没有好的桶底,盛水只能是空想。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一个成员的水平,也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协作与配合的紧密度,同时团队给成员提供的平台也至关重要!

“补短板”——团队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这里,我们先要明确一个概念:短板不单单指团队中的人,也指团队缺失的核心能力。

最近在网络上有读到一些批判第一代木桶理论的文章,他们认为“补短板”没有必要,而应该发挥团队的“动态比较优势”。笔者认为:团队要想强大,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学习马太效应,扬长避短,也就是发挥“动态比较优势”;另一个是寻找阻碍团队强大的短板,然后“扬长补短”,迎头赶上。所以说第一代木桶理论不是谬误,也没有过时。如果你的团队不用“补短板”,那只能说明有些短板还没有到阻碍团队发展,让团队漏水的地步。

组成企业团队竞争力的有品质控制能力、新品研发能力、客户服务能力、财务控制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木板”,作为团队的管理者,我们必须让这些能力均衡发展,当有某项能力太弱,阻碍企业的发展,在竞争中暴露出来时,我们必须下力度及时地给予补上,因为在某一时段该能力的缺失就可能给企业致命的打击。TCL、波导手机代表的整个手机行业是很典型的例子,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导致研发能力不足,使得企业在与国际大品牌的竞争中惨败下来。

我们再来看看“同城兄弟”——青岛的海尔与海信。长期以来海信一直忍受着“月朗星稀”的煎熬,始终无法超越海尔,经过多年的苦心修炼,2005年海信终于横下心来,斥巨资收购科龙,通过整合科龙资源,补自己白电的短板。海信如果这块短板能补好,加上其在黑电领域因为“信芯”而获取的竞争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真正具备与海尔抗衡的实力,青岛家电头把交椅的位置未来由谁坐就很难说了。我们假设当时被收购对象不是科龙而是一个黑电名牌,那收购方不可能是海信,而可能就是海尔了,因为海尔的“短板”正是黑电。另外,2005年海尔竞购美泰克,正是说明了海尔急切地想补自己在美国市场的短板:从1999年在美

国设厂至今6年左右,海尔始终徘徊在美国的中低端品牌市场,而代表美国市场主流的中高端市场却是惠而浦、通用、伊莱克斯等的天下。

当然,理论是死的,而市场是活的!一个团队在不同的阶段,它要补的短板是不一样的。而一个团队在某一阶段,它可能要均衡地提升各项能力,此时我们就不能去钻“补短板”的牛角尖了。但无论如何,“补短板”的木桶理论对团队建设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团队协作与配合——团队建设的重点之二

那么,如何促进团队的“紧密度”呢?首先,作为团队负责人在工作过程中应善于营造团队氛围,提倡、鼓励和强化每个人员的团队精神;教导成员关注团队目标,努力去完成团队目标,防止个人主义思想蔓延。

其次,团队分工要好,合适的人站在合适的岗位。比如,木桶的A位置应该站一个足够胖的人,才能使木桶“密不透水”、不留缝隙,可是你安排了一个瘦骨如柴的人,即使他再高也不管用。

第三,强化团队的向心力和控制力。充分发挥领导者的影响力,有意识地强化领导的核心作用,使团队成员自觉主动的团结在领导周围,跟紧领导的步划(这是“由内而外”的主动跟随);缺乏向心力的团队必然是个人主义思想蔓延,一盘散沙的团队;没有向心力很难想象会有战斗力!如下图一所示:当团队成员A没有“向心”时,木桶的缝隙就出来了,水就会从箭头所示方向渗出。但是,团队管理只有影响力显然是不够的,如图二所示,虽然每个成员都“向心”,但由于联结得不紧,成员之间就出现了缝隙,水也从箭头的方向渗出。因此领导者必须加强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队伍,规范各项流程与制度,强化考核与激励,确保团队成员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是“由外而内”的控制力量)。

第四,建设优秀的团队协作机制,强化团队的协同作战与互相支持。比如:

1)团队的分享机制。使不同成员积累的经验能成为团队共同的财富,促进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2)抱怨创新机制。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团队都会有抱怨,就象湖水会有波涛一样,没有抱怨的只会是一潭死水的团队。但如果抱怨太多,不加以引导,那么波涛就会变成洪水猛兽!记住“抱怨是魔鬼,创新是天使”!通过建立抱怨创新机制,一方面解决抱怨,另一方面培养了团队的创新氛围。3)内部竞争机制。等。

打造优秀平台——团队建设的重点之三

没有好的桶底,木桶就象“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好的平台,团队成员的才能就会被扼杀,团队的战斗力将荡然无存。

首先要为团队成员搭建能力发挥的舞台——授权。既然是团队,不同的成员就应该具备不同的能力,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即使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大包大揽。团队领导一旦不懂得授权,一方面自己会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团队成员会因为无用武之地而选择离去。中国的民营企业较多存在授权不到位的

问题,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职业经理人本身不能取得老板的信任,而大部分是因为老板一手带大企业,容不得经理人在管理过程中犯的哪怕是小小的错误。要知道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谁敢保证每一次都能做到“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即便是老板自己,也不可能都不犯错误,但“自己犯错误是可以原谅的,经理人犯错误却是不可饶恕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恨铁不成钢、期望值太高,老板们希望每一笔投入都能产生“超级女生”般的市场效应,一旦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就逐渐收回权柄。孰不知,做品牌很多时候是需要“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与培育,需要一砖一瓦的积累。

所以,授权也应该要有好的机制!一是在授权的同时明确受权人的责、权、利,制定好权限范围(最好能够量化)。二是设定要达到的效果,这个目标必须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并经受权人确认,能定量的就定量,不能定量的就不要乱定量。三是届定好主观错误和客观失误。四是建立受权者---监督人---监督监督人的监管体系。

其次,建立让团队成员施展才华的支持性系统。企业是一个系统,团队是一个系统,一个团队成员如果只有权力,但缺乏应有的支持,也不一定能打胜仗。比如一个企业的销售部领命去攻打全国市场,赋予了他们应有的权力,但要做好全国市场,必须要有市场部的信息支持、智力支持,财务部的及时核销、及时拨款的支持,研发部的不间断的新品支持,生产部的保质保量的支持,物流部的及时到货支持,以及高层领导指导市场、点拨思路的支持。

归纳起来,团队建设的支持性系统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支持,这里包括市场信息和公司内部的信息都必须及时、准确的让团队成员知会。随着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竞争环境已是瞬息万变,谁掌握的信息多,谁将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二是团队其他成员的支持。三是团队领导的智力支持,即指导,团队领导必须能站在比成员更高的高度,对任务的执行提供纲领、提供方向,并在执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团队成员解决问题。

第三,为团队成员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

一方面是为成员提供学习成长的空间。说到学习成长,很多人就会说那不是很简单吗?现在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企业不是都在搞培训吗?其实不然。其一是大部分企业的培训都是流于形式,不能为员工的业务成长和个人发展提供帮助。培训应该着眼于实战,为员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模式。其二是“学习的空间”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培训,还有团队成员在跟随领导的过程中自觉地学习领导,当然这要求领导本身要有东西可供学习。另外,还包括企业优秀的机制、流程、方法、模式等对员工的熏陶过程。例如宝洁等优秀企业的员工,就能从企业学习到很多知识和方法。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优秀的企业是吸收知识方法,而在普通的企业却是输出知识经验,这也验证了为什么优秀的团队能让平凡者成功的道理。另一方面是为成员提供上升的通道。近几年,中国企业很流行为员工进行生涯规划,不管效果如何,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企业不能为优秀员工铺设上升的通道(上升不仅有行政级别的,也有技术级别的),那么这个企业将成为竞争对手的人才培训基地!

总之,团队的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第四篇: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对我们当前工作的启示

中国革命新道路即是指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重大问题。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走出了这样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党成立的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但当时对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直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以后,毛泽东指出,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之后,毛泽东又科学的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种深刻矛盾,认为当时的红色政权虽然还很小,但是中国革命肯定会很快发展起来。他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只有把农村建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从当时来看,这无疑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它使中共光荣地完成了革命任务,从而获得了伟大胜利。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以实事求是的原则领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在不断矫正,不断克服错误的过程中,共产党人的思想也在不断丰富,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这也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以后的发展中,要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调整战略,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推进创新进程。

第五篇: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与公司治理 从《木桶理论》的“补齐短板”到执行的“没有任何借口”, 当然有它的道理,但是它们似乎都是站在管理者 的角度谈管理。企业高管败德行为的屡禁不止,却让人们不能不思考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中出现的 问题并非都是员工的错,需要对管理者进行约束。这就需要对木桶理论做出新的解释,即除了关注木板的 长短之外,对于“桶箍”的约束力进行一番审视,这正是公司治理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 从“桶箍”的自我约束说起 |博锐|33 木桶原理最初的含义,是指木桶的储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的长度,要想提高企业木桶的储水 量就是要补齐短板。补齐短板当然可以多打水,但它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定的前提之上,即木桶有严格的 约束,形象地说就是桶箍牢靠,木桶不漏水。没有桶箍的作用,再长的板也只能是板,永远不会成

要受一定社会环境的限制,并不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 样的。尤其当管理者不是木桶的唯一主人时,管理者在木桶里的水中分得多大份额并不能由他个人说了算, 由相关利益主体经过权衡后确认。反过来说,在社会环境允许,被管理者能够承受的情况下,管理者按照 约定的比例获得较高,有时甚至很高的收入也是正当的,据此进行管理也属正当管理,但这是假定管理者 也能像善良的主人那样起好桶箍的作用。当管理者同时也是木桶的主人时,发挥好桶箍作用的动机是不成 问题的。木桶里的水量增加,其所得无论是相对数额还是绝对量都是递增的,因而他都愿意加强自我约束。 也就是说,管理者补齐短板与当好桶箍的自我约束是一致的,管理者的人格是统一的。他不会一方面勤勉 地去补齐短板,另一方面让木桶漏水。 两权分立下的“桶箍”失灵 当管理者不是企业木桶的唯一主人时,“桶箍”的作用就有了微妙的变化,管理者自我约束的二重性产 生了矛盾:管理者固然可以通过补齐短板使自己的利益成比例的增长,但是当管理者发现木桶漏水对个人 有利时,能否进行严格地自我约束则面临着考验,即在对“木板”严格管理的状况下有可能故意放松“桶箍”,

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我们常见的“穷庙富方丈”现象。 在“穷庙富方丈”中,所谓“穷庙”其实就是木桶漏水,只不过这时企业木桶的漏水有其特殊性,是为了“富方 丈”,漏出的水不流外人田,流到了管理者的囊中。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也许会更热衷于补齐短板,在形 式上把木板拢在一齐,只是在实质上利用各种“空子”把“庙”搞穷。这就是两权分立下的“桶箍”失灵。尤为 重要的是,企业木桶虽然不是管理者一个人所有,而企业木桶的所有资源却由管理者掌握,企业木桶的水 位没有达到预定的高度时,是短板问题还是桶箍问题所至,只有管理者最清楚。管理者通过补齐短板在木 桶里所得与通过缝隙漏出所得相比较,如果后者更多,这样做又非常容易,他当然愿意企业木桶多“漏水”, 至少他缺少了发挥“桶箍”作用的积极性。由此可见,管理者对补齐短板的努力与发挥“桶箍”作用并非是一 种正相关的关系,前者的努力可能更有利于后者的“失灵”,更容易掩盖后者的“失灵”。在实践中,我们可 以看到一个非常勤勉的管理者原来是企业的蠹虫,等到人们发现时,他已经给企业捅下了一个大窟窿,道 理就在这里。 如果静止地看待木桶的储水量,两权分立下的“桶箍”约束失灵问题或许并不难解决,因为木桶是否漏 水很容易被大家发现,但是在动态中就很难

识别了。因为企业经营总是要面临一定的风险,用木桶去打水 木桶外面总要“沾”些水,尤其在外部环境不规范,企业的木桶在磕磕碰碰中难免要溅出一些水,是自身漏 水还是外部原因溅水在短期内也难以分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桶箍”约束的程度完全由管理者自由控制, 管理者正可以利用自己占据的信息优势,使外部人很难看清是否存在着约束失灵的缝隙。在木桶里的储水 量增长与木桶缝隙的漏水同时存在时,管理者可以用木桶里的储水量逐渐增长”证明”桶箍没有问题,掩饰 缝隙漏水问题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既可以从木桶的储水中领取自己应得的一份,又可以坐享漏 水的好处,混水摸鱼,甚至会产生不捞白不捞的心理,“桶箍”约束实际上失灵的现象就难以扼制。 如果企业木桶漏水并不影响木桶的存在,“桶箍”失灵的问题或许也不会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如果管 理者通过木桶漏水谋取私利还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使有些漏水或许也还可以被人们所容忍。但是,企 业木桶桶箍约束不紧,不仅会造成资源流失,还会浸蚀长板和短板;对木桶的野蛮使用也会大大缩短其寿 命。等到其纲纪废弛,桶箍形同虚设之时,无论长板短板如何完好也无可奈何。当企业木桶漏水已经影响 到木桶的存在,其他的相关利益主体就不能坐视。为了解决类似的问题,所有者也曾寄希望于通过类似高 薪养廉的办法,让管理者放弃通过木桶漏水谋取私利的努力。但是事实却不容乐观,在高额年薪刺激下, 管理者可以更加努力的去弥补管理中的短板,他们也乐此不疲,却不能保证他们能够在谋取个人私利时扮 演好“桶箍”的角色,进行严格地自我约束,企业资源的流失仍然难以避免。不幸的是,包括所有者在内的相 关利益主体在对管理者的激励中容易将木板与“桶箍”问题相互混淆,以前者的激励代替后者的约束,于是 就出现了高薪激励与高管败德并存的现象行约束 按照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委托-代理”的约定,管理者的个人利益在木桶里提取,管理者通过补齐短板使 自己的利益成比例的增长是正当的,所实施的管理是正当管理;而通过放松桶箍漏水而牟取个人利益,故 意放松某道桶箍,那么则标志着木桶的“桶箍”约束失灵,则需要通过公司治理来解决。公司治理的任务就 是要反对不正当管理,维护正当管理。也就是说,公司治理并不是直接去弥补短板,只关注桶箍是否松驰 的问题。当桶箍失灵时,则需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或者应急措施,对管理者的约束进行约束。 首先, 必须放弃以为提高工薪可以换取管理者忠诚的认识上的

上一篇:新年工作计划销售下一篇:新民主主义革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