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教学改革初探

2022-09-11

现代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培养2 1世纪人才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创造性人才,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首先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同时,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以往那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 需要把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加入到课程体系中。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为此, 需要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革, 以实现培养目标。

1 课程建设

1.1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握重点

作为专业基础课, 《数据结构》有其成熟和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 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极其迅速, 也需要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技术背景。

1.2 课程建设的其它方面

除了教学内容之外, 还应在师资队伍、教学硬件、教学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建设, 才有可能把《数据结构》建设好。

2 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

有了好的课程体系, 还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予以实现, 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按照现代教育思想组织教学, 从以下4个方面对《数据结构》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2.1 全面推行“问题式”教学法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首先是发现问题, 这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起点, 所以“问题式”教学法是许多现代教育家所提倡、推崇的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 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精心组织多种方式、多种目的、多种层次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自问自答, 作为问题或一段内容的引入, 避免交待式的讲解;还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判断并回答, 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加强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数据结构》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同时, 必须加强对实践的教学和管理。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次的方式来加强实践教学:

精练习题、强化基础。

习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本概念, 是检查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 是掌握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根据各章节的具体内容, 精选习题, 促使学生加深对各章节主要概念、方法、结构等的理解。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 及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 对个别性问题单独辅导。还可以建立了“网上辅助教学平台”, 便于学生进行自学、练习、同学间交流、向教师提问、考试等, 教师也可以通过它备课、答疑、阅卷, 不仅增强学生和教师的沟通, 而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课程基础。转强化实验指导、提高实践技能。

上机实践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而且使学生在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所以, 应该加强对实践环节的过程管理, 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强化:

一方面是规范实践内容。根据完整的实验大纲, 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指导。同时, 对实验报告进行规范, 这种规范对于学生基本程序设计素质和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的培养, 以及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的训练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是上机实践的方式进行规范。在实验过程中, 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 设计了几组相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问题作为练习题。不仅实验过程中进行辅导, 同时还要求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实验后的总结工作。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前熟知本次实验目的、认真编写程序, 杜绝学生在上机时临时编写程序。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调试程序, 实验课后要求学生根据程序的运行情况, 进一步改进或完善自己的程序。最后要求学生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对自己的上机实习情况进行总结, 指出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通过这种实验方式, 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课程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基础实验, 着眼于全课程, 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的综合训练,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全课程的主要内容, 并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软件开发的能力,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文档写作能力, 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 对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提供指导。

2.3 采用多媒体教学, 强化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效果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手段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 化抽象为直观, 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2.4 构建“双主”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

网络的平台作用、教学资源、教师、学生都是关系到互动式网络教学的因素。教师在基本保留传统课堂教学环境的前提下, 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教学环境, 使学生能够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去主动地发现、探索和思考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认知能力, 即“双主”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中, 教师利用邮箱、网络教育平台、Q Q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探索、解决问题, 采用任务驱动, 围绕问题、项目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学生获取知识不仅通过教师的直接讲授, 还可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他人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方式来实现。“双主”教学模式的应用推广, 有利于学习者认知潜力的开发,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认知能力。

3 结语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授课时, 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数据结构》的教学改革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才能把这门课程建设好。

摘要:本文对数据结构的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数据结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黄陈容, 袁宗福, 杨晨宜, 廖雷.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5 (6) .

[2] 陈观林, 杨起帆.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及教材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5 (8) .

上一篇:锡林郭勒盟草原权属争议行政裁决程序研究下一篇:边疆本科院校学生对教学管理部门服务满意度调查及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