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音乐的音乐表现力

2022-09-12

钢琴教育是接受音乐教育的一种途径和手段, 通过学习钢琴使习琴者掌握良好的弹奏技术, 而有了好的弹奏技术, 就能够更好地表现音乐, 钢琴教育应该是审美教育。所以, 在钢琴教学中, 不能只片面地追求弹奏技巧, 而应该是在熟练掌握弹奏技巧的同时, 把音乐表现力的教学贯穿始终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 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作为一位钢琴教师, 挖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是钢琴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技术水平、文化底蕴等多方面又决定着学生对乐曲弹奏的音乐表现力的把握。所以, 在钢琴教学中,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1 抓住音乐的特性

音乐的特性即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形象、意境及情绪等。我国著名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仪先生曾说过, 抓住音乐的特性是表现音乐的关键, (而音乐的特性) 就是音乐的内容、情绪、形象、意境等等所决定的音乐的细部特征和总体风貌。

首先, 作为一名合格的钢琴教师, 应该具有丰富的音乐和综合文化知识, 准确掌握和理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掌握钢琴艺术的发展历程:巴洛克时期, 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风格时期、印象主义时期及二十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 了解这几个主要风格时期的作曲家不同的美学观念、创作技法手段和弹奏方法, 帮助和启发学生准确定位一首乐曲的风格, 让学生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作品在触键、力度、踏板、速度、装饰、声音等各个方面都是不相同的。赵晓生先生说过, 对于一位钢琴演奏家而言, 在他掌握了全部的钢琴技能之后, 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地掌握音乐的风格。

一首乐曲的风格, 可以从多方面来体现, 首先可以通过阅读作曲家的传记来了解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和创作个性, 或通过评论家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来判断、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 是德彪西早期作品中的一首, 这首乐曲创作于1890年, 当时作曲家在意大利留学, 对意大利北部贝加摩地区的优美景象有着很深的印象, 而德彪西的《月光》就是受当时描绘这一地区的一个青年因犯错而最后得到月光的宽恕的叙事诗《月光比埃罗》的影响而创作的。整首乐曲的意境朦胧, 音色丰富变幻, 学生在了解了这一创作背景和风格后, 在弹奏时, 除了运用正确地触键方法, 更应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在弹奏中, 运用不同的触键变化和踏板来进行控制和调节声音, 这样才能弹出富于变幻的音色和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其次是对乐谱的分析。乐谱中的速度标记、表情术语、强弱记号等是在乐谱中非常直接地反映音乐的“语言”, 所以学生在弹奏时要严格按照乐谱的要求来弹奏, 因为这些“语言”是最直接反映作曲家创作思想的。如奏鸣曲, 它一般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活泼的快板或小快板, 第二乐章是慢板或行板, 旋律优美而歌唱, 第三乐章是生动活泼具有舞蹈性质的快板或小快板。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知识后, 就能正确地诠释乐曲, 加深审美体验。又如对乐句的处理, 乐句是音乐的基本单位, 是整首乐曲的线条和呼吸, 不同的分句可以得到不同的意思, 所以学生一定要正确理解作曲家的意图, 弹奏出美妙的乐句线条。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不同的钢琴音乐语言, 如在初级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来启发学生:上行的旋律, 力度不断增强, 使人感到紧张, 下行的旋律力度逐渐减弱, 使人感到放松;在快板乐章中, 表现出欢快、热烈的情绪, 而慢板乐章则柔美、歌唱, 有时还有些忧伤。无论是有标题的乐曲还是练习曲、奏鸣曲, 教师都可以把每一首乐曲的形象描述给学生, 同时启发学生在弹奏的过程中去表现这些形象。

同时钢琴还是一件和声乐器, 这是钢琴的一个很大的优越性, 学生一定要学会听和声, 学会倾听音乐内部的运动, 掌握好每一个声部, 无论是声音的力度控制还是声部的层次感, 弹奏者一定要弹得每一个声部听起来都非常清晰、干净, 每一个和声的连接都非常清楚, 不同的声部运用不同的声音和力度。但昭仪先生曾说过, 音乐的每一个点上的纵向声部平衡与主次区分需要用力度来区别, 对音乐构成的最基本单位乐句而言, 它依赖于力度层次来塑造乐句。

通过对乐谱的分析, 可以发掘出作曲家想要表达的音乐内涵, 在乐谱中所出现的反映作曲家思想的“语言”是每一位弹奏者都不应该忽视的, 它们反映出作曲家完整的情感发展历程, 每一个起伏、每一声叹息都是通过一个个音符来体现的, 并且作为一个演奏者, 不仅仅要体会, 还要最大限度地把它表现出来。

2 弹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

钢琴的音乐表现力只能是通过一种途径来实现, 既声音, 只能通过富有表现力的声音传达出来。而要弹奏出准确而好听的声音, 就应该具有良好的弹奏技巧。弹奏技巧是为表现音乐而服务的, 好的弹奏技巧能够表达充分地表现音乐, 而只有好的音乐表现力却没有好的技巧, 就不能表现音乐, 所以, 弹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首先, 要把弹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应该要进行科学的练习方法。如对于初学者来说, 基本练习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音阶、琶音、和弦及分解和弦这些基础训练, 必须熟练掌握, 在熟悉键盘上的各个大小调的同时又训练了手指用力的均匀, 特别是在转指时力量的传递。但练习这些基本练习, 不是单纯的机械运动, 不能只求快和响, 简单的音阶也是有音乐的, 上行力度渐强, 让人感觉兴奋, 下行力度减弱, 让人感觉放松。在弹奏初级的练习曲如车尔尼599、849时, 同样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乐曲来练习, 它们一样是有歌唱的旋律, 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训练。到了高级程度的肖邦、李斯特练习曲, 它们本身就是可以作为音乐会表演的高难度练习曲, 需要音乐和技术并进, 最终完全是表现音乐。

其次是运用不同的触键来表现不同的音乐。钢琴音乐的表现力只能通过声音来表达, 不同的声音表达出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手指不同力度的触键才能弹出不一样的声音, 如在弹奏莫扎特奏鸣曲的快板乐章时, 要求手指触键轻快、细腻, 声音透明干净, 而在弹奏抒情的小夜曲是, 手指触键应该歌唱, 手指下键要慢, 但力度同样要到底, 每一个音都是一个“点”。在弹奏德彪西的《月光》时, 整个身体应该放松, 指尖运用柔和, 有控制地慢下键, 感觉像是在“轻抚”键盘, 这样才能弹出朦胧色彩的月光。在这首乐曲中, 是不能用弹车尔尼练习曲敲击的方法来弹奏的, 否则整个音乐形象将会被改变而违背了作曲家创作初衷。

综上所述, 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手指技术的训练还是对音乐风格的把握, 都是辩证而统一的, 它们都是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 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每一位学生演奏的审美水平, 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美的创造者。

摘要:在钢琴教学中, 在熟练掌握弹奏技巧的同时, 应把音乐表现力的教学贯穿始终, 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 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关键词:钢琴,音乐表现力,审美教育

上一篇:持续创新是企业成功发展的不竭动力——基于好想你的创新分析下一篇: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