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的县域经济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理空间或区域范围内,以县城作为中心、集镇作为连接纽带、农村作为重要腹地,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对经济、社会资源进行统筹安排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系统。它是带有行政区划性质的区域经济,是结合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县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县级财政收入增长以及县域经济建设资金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县域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并逐渐成为山东省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0年,山东省县域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1.44%,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2.68%,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省人均的84.69%,全省县域经济愈加壮大。本文着重从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进入手,对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阶段、总体特征、发展机理、发展格局与地域特色等情况进行总结,深入分析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成绩及特色,并据此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促进山东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全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引言中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的界定,从整体上对本研究做概括性论述。 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从国外区域经济和郡域经济两方面提炼对县域经济研究的指导内容,并对国内县域经济研究从内涵、理论基础、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研究方法等层面进行概括性总结;理论基础方面则选取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城乡一体化理论作重点介绍。 第三部分为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阶段与总体特征分析。以产业结构发展情况为划分标准,将建国以来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分为农业主导阶段、工业带动阶段和多元发展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经济特征和区域差异情况作出总结;从时空角度出发,对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百强县情况、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地域差异等角度对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同时,从区位优势、劳动力条件、自然资源基础、文化历史特色和政策激励等方面进行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机理分析。 第四部分为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与地域特色研究。本研究依托山东省现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带“一蓝一黄一圈一带”的总体发展格局,分别对每个发展板块的县域经济总体发展、地域特色和典型模式进行总结与概括,以此来把握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与地域特色。 第五部分为山东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主要从推进县域组团发展、做专县域特色经济、推进县域城镇化发展和优化县域经济结构等角度提出山东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六部分为研究展望。系统地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通过上述六部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百强县数量众多,经济增长较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农村经济发展特色鲜明,表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与发展活力;(2)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一系列发展中问题,如,双30县发展差距明显,后进县数量众多且呈现集聚特征,部分县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四大板块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等;(3)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劳动力条件、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特色的文化历史底蕴以及有效的政策激励对于县域经济持续发展有较强的推动作用;(4)县域经济发展依托当前山东省“一蓝一黄一圈一带”的发展格局,在特色发展、典型模式等方面已初见成效,但是仍需继续优化经济发展格局、形成县域组团式发展格局,推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第一,从时空发展入手,将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分为农业主导阶段、工业带动阶段和多元发展阶段;第二,从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综合考量,对山东省县域经济的规模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经济发展、地域差异等方面进行特征总结;第三,立足当前山东省“一蓝一黄一圈一带”的发展格局,对各板块县域经济的典型发展模式进行概括与总结。

关键词:县域经济;总体特征;典型模式;山东省

学科专业:区域经济学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县域经济的内涵

1.3.2 县域经济的构成要素

1.3.3 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1.3.4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2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国内外研究总结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2.2.2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2.2.3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2.2.4 城乡一体化理论

3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阶段与总体特征分析

3.1 发展阶段划分

3.1.1 农业主导阶段(1949-1989 年)

3.1.2 工业带动阶段(1990-2004 年)

3.1.3 多元发展阶段(2005 年以来)

3.2 总体特征分析

3.2.1 县域经济发展快,规模不断扩大

3.2.2 总发展水平较高,全国百强县较多

3.2.3 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差别大

3.2.4 各县市发展水平不均衡,后进县数量较多

3.2.5 农业资源丰富,特色农业优势突出

3.2.6 地域差异多元化,空间分布不平衡

3.3 县域经济发展机理分析

3.3.1 区位因素

3.3.2 人口劳动力

3.3.3 自然资源基础

3.3.4 地域文化特色

3.3.5 政策激励

4 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与地域特色研究

4.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及类型

4.1.1 县域经济范围及总发展

4.1.2 县域经济地域特色分析

4.1.3 县域经济典型模式总结

4.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及类型

4.2.1 县域经济范围及总发展

4.2.2 县域经济地域特色分析

4.2.3 县域经济典型模式总结

4.3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及类型

4.3.1 县域经济规模及总发展

4.3.2 县域经济地域特色分析

4.3.3 县域经济典型模式总结

4.4 鲁南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及类型

4.4.1 县域经济范围及总发展

4.4.2 县域经济地域特色分析

4.4.3 县域经济典型模式总结

5 山东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5.1 优化县域发展格局,推进县域组团发展

5.1.1 优化县域发展空间格局,实现县域经济协同发展

5.1.2 推进相邻县域组团发展,建立县域经济发展联盟

5.2 做专县域特色经济,加快产业集群建设

5.2.1 积极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县域特色经济

5.2.2 充分利用县域产业优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发展

5.3 完善基础环境条件,推进县域城镇建设

5.3.1 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生态环境保护

5.3.2 加快山东省小城镇建设,提高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5.4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5.4.1 优化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推进县域“三化”协调发展

5.4.2 加大县域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县域对外经济发展

5.5 深化县域综合改革,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5.5.1 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统筹推进县域各项改革

5.5.2 建立完善县域融资体系,优化经济发展金融环境

5.6 优化县域发展规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6.1 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优化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5.6.2 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6 研究展望

6.1 主要创新点

6.2 论文研究的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新闻价值构成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电负载系统设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