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视角下的黔东苗语文化词汇英译研究

2023-01-21

苗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 它跟随苗族的祖先历经迁徙, 藏于中国西南的深山老林, 得以幸存。还随着苗族后代去到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后来又去到美国。在美国, 苗族人依然坚持自己的生活习俗、自己的语言文化。在国内, 苗语分为三大方言, 分别为川黔滇方言、湘西方言和黔东方言。黔东方言分布在贵州黔东南州的凯里市和黄平、雷山、台江、施秉、锦屏、丹寨等县和黔南州的都匀市和广西北部的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与古老的苗族语言相对应的是苗族悠久灿烂的文化。苗族不仅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形式独特的民族建筑、味道丰富的民族美食, 还有内容宏大的民间文学、民族歌舞, 还有各种节庆习俗, 苗医苗药等苗族专属色彩。单就民间文学这一块, 就有内容异常丰富的典籍, 这些典籍主要以古歌的方式传承, 如创世歌、祖先歌、理歌、议榔词、迁徙歌、婚姻歌等。本文将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 研究黔东方言中的苗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苏珊·巴斯内特 (Bassnett) 的文化翻译观包含两重涵义:一是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 二是从广义的文化层面来审视和阐释翻译。她指出, 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 任何一种语言与它的文化都是不可分割的;再者, 要使译文在目标语文化中发挥的功能与原文在原文化中发挥的功能相同, 翻译过程中必须进行文化转换。传统的翻译理论是从语言学出发去讨论语言符号内意思的转换, 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理论则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 认为翻译应该更加注重和提升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苗语里有很多具有苗族文化特色的词汇, 这些词汇在如今这个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年代, 极需得到较好的对外宣传。因此,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

1黔东苗语文化词汇翻译探讨

在黔东方言的苗语中, 有一些词汇, 带着民族文化的烙印。笔者基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 通过实地调查, 结合当地文献资料及媒体报道, 对这些苗族词汇进行试译, 以探析黔东苗语民族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

苗族有独特的婚恋习俗与文化, 其中最特殊的部分在于苗族有一个独特的恋爱活动, 即“游方”, 苗语叫yex fangb。游方为苗语音译, 是黔东南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一般在村寨附近都有固定的游方场或游方坡。只限本寨女子与外寨男子参加。男女整装相聚, 通常是两男两女对歌;双方合意后, 分别相邀谈唱, 若有意成婚, 则互赠礼品作为信物来定情。那么, 这种特殊的民族文化活动, 该如何翻译成英语呢?文化翻译观强调文化功能的对等, 而不是字与字、词与词之间的对应, 因此, 笔者试把yex fangb (游方) 译为dating party。但是, 仅仅译作dating party反而会让外国人摸不着头脑, 因为dating (约会) 这种事, 一般都是单个男女相约见面、互相了解, 而苗族的约会活动却是男女三三五五成群结队在游方坡相见, 互相对歌, 试探对方的感情。因此, 在dating party的后面, 我们应该再加上一个注释, 即dating party (a kind of dating activity in Miao people.The youth usually date in a special spot near the village and they always sing to sound out the heart of the loved one) , 以期实现更佳的翻译效果。

在苗族, 歌舞等艺术文化精彩纷呈。歌有酒歌、情歌、理歌 (评定是非对错的辞为理辞, 以唱辞的形式来评判苗族社会里的是非曲直的案件) 、还有神词, 即巫师念的辞。舞有芦笙舞、板凳舞等。在苗歌中, 有一种歌叫飞歌 (hxak yangt) , 还有情歌 (hxak yex) 。飞歌流行于贵州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 奔放明快, 唱时声振山谷, 有强烈的感染力, 多用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 见物即兴, 现编现唱。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 过苗年、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 一般要唱飞歌。根据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 她强调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 不同文化的功能等值是手段, 文化的转换才是翻译的目的。因此, 我们需要从广义的文化层面来审视和阐释翻译。那么, 笔者在这里试着把hxakyangt (飞歌, 苗语的yangt即“飞”的意思) 翻译成flying song (a kind of Miao people’s songs always sung in festivals with it’s sound beautiful and high just like the sound in flying around the mountains) 。而hxak yex则比较容易翻译, 译作loving songs (a king of Miao songs sung in the dating party in dating spots near Miao village) 。

此外, 苗族的饮食文化也很丰富, 有著名的酸汤鱼和香甜的糯米酒。酸汤鱼在苗语里叫nail eb hxub。eb hxub即为酸汤, nail则是鱼。这个词汇在很多文献中都已经被译为“Sour Soup Fish”。笔者认为, 按照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 这个翻译仅仅说明了这道菜是一道在酸汤中煮鱼的菜, 并没有较好地体现出对黔东南苗族地区特定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 也没有突显出苗族这个群体的文化特质, 因此, 笔者将之译为Miao Sour Soup Fish, 以显出这道菜的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糯米甜酒, 也叫米酒, 苗语叫jud hsaid。这个词的翻译也不容易, 因为西方人的酒 (wine) 主要是指葡萄酒, 而米酒属于白酒的一种。白酒, 可以用liquor或者spirit来翻译, 那么, 米酒是否应该译为“rice distilled liquor”或者“rice distilledspirit”呢?笔者期待更好的翻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结束语

苏珊·巴斯内特提出的文化翻译观, 将翻译看作一种文化行为而不仅仅是语言行为, 认为翻译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字词句之间的对应和转换, 而是文化之间的诠释, 实现文化功能的等值, 这些观念突破了语言学派翻译研究的局限, 给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 也给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带来了更好的方式和途径。苗族文化词汇翻译的道路还很长很远, 笔者希望文化翻译观能够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播和外宣, 拓宽苗语黔东方言翻译研究的道路, 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经济和文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要:鲁迅说,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中国, 很多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 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变幻, 依然屹立于东方民族之林。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经济全球化网络发达的年代, 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文化如何继承和传播, 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这篇文章, 将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 研究苗族语言的一个分支 (黔东方言) 的语言中一些富有苗族文化特色的词汇的翻译, 对苗族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尽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苗语,黔东方言,文化词汇,翻译

参考文献

[1] 宋引秀, 郭粉绒.“文化翻译”观视域下的少数民族文化外宣翻译[J].贵州民族研究, 2015.

[2] 苏珊·巴斯内特, 安德烈·勒菲弗尔.文化构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 王学勤.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与诗歌翻译[D].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上一篇:电子商务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研究下一篇:探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常见故障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