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情境下小学音乐论文

2022-04-29

摘要创设情境是学校音乐课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课堂教学开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有力的基础,为新知识的探索开个好头。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课堂教学情境下小学音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课堂教学情境下小学音乐论文 篇1:

情境:鲜活音乐的“音符”

【摘要】情境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认识和感受音乐的有效来源。引导学生在栩栩如生的环境氛围中学习和使用音乐,能产生一定外化促进作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场景、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角色模拟体验和多元演唱感知等,有利于激活其学习认知感知感触,增强其学习探知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开放;实践

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擅和即共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换而言之,将音乐置于开放化视野下活化教学,就是要在遵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生活积累需要的基础上,多给学生足够的自我认知体验,让音乐散发出楚楚动人的味道;一切以情境化音乐为切入点活化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认知思维,还能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学习环境氛围中乐曲的音准、节拍、节奏、音色等,在心领神会中激活学习的内生动力;通过情境化引导活化音乐课堂,利于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到音乐学习的情感,以此生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促进其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情境能让音乐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生动活泼。

一、走进生活场景:感知音乐

艺术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浓缩与展现。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一种创作。源于日常劳动中喊号子歌,便是如此的例子。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多从生活的场景中主动挖掘相关元素,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教师多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场景,多给他们相应的指点,便于学生在情境化学习认知中获得深层理解。如,在学习有关春天、秋天等季节的歌曲时,不妨带领学生多到当地的公园走一走、听一听和摸一摸,让他们从潺潺流水声、清脆鸟鸣声、风吹动树叶的声音中主动体味其中的声响,以这样的情境化方式活化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捕捉原始的声音中形成一定的认知感触。这种感触也必将随着声音的不断变化而变得更有情境和趣味,能够真正唤醒学生的耳朵,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激情,为深刻感知音乐提供载体支持。因此,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音乐,能够产生不一样的学习效果。

教师多带领学生融入大自然,多给他们足够的提示和引导,定能使其在真正融入生活场景中获得深度感知。一切以学生的自我理解感知需要为前提,多给他们创设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场景,能让他们真正融入情境中产生丰富认知感思,享受音乐。

二、借力媒体创境:吸引注意

运用多媒體创设相关情境,让音乐的音与乐能真正在课堂上中释放应有活力。运用多媒体创设相关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与注意力,让音乐更能看得见,充分激活其主动学习音乐的内生动力。

多媒体创设相应的情境,能给学生带来赏心悦目之感。在运用好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应该关注如下几方面:(1)根据授课内容,多为学生选择相关的情境氛围,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理解感知进行主动交流,帮助他们真正融入主题中获得深层次理解感知;(2)体现音乐的独特元素,能够让学生主动对话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的理解感触,帮助他们在真正聚焦核心要点的基础上形成多样化感知;(3)适当融入舞蹈、绘画、书法等其他的表现艺术,让学生在主动认真欣赏的过程中产生丰富感知,增强自身的综合理解运用能力。建立在多媒体基础上的情境创设,不仅能丰富教学资源,还能够给学生提供动感十足的场面。多媒体创境使学生在眼观耳听口言和脑思的过程中生成丰富理解感知,形成多样化感触体验。

借力多媒体课件多给学生相应展示机会,定能有利于学生真正融入相应的情境中获得深度感触。基于学生多样化理解需要多给学生足够的提示,便于其在真正参与交流中获得丰富认知,主动聚焦音乐,深入学习探知。

三、角色模拟体验:融入情境

音乐作为人们需要耳朵聆听的艺术,更需要人们用心体味。未见其人先闻齐声,能够给听者无限的遐想,能够为判断此人的性格特征提供必要的遵循。一切以学生的认知体验为出发点,多给学生足够的模拟体验角色,能使学生在由此及彼类比和联想中获得深度感知,有利于其真正融入音乐情境氛围中品味音乐。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突出情景剧运用能给学生足够认知视野,帮助他们在主动打开思维中获得深层次理解。教师在学习指导中可结合各自的人物角色心理体验,围绕其各自的情感认知差异,不妨请学生主动融入到人物内心世界中。如,在欣赏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时,不妨针对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18名伤员,来到沙家浜养伤的故事,引导学生从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阿庆嫂等人物角色在对话中的认知心理活动,请学生结合当时的情境进行深入切磋,让他们从人物的各自特征,从机智斗勇、外强中干等角度进行分析,引导他们从相应的环境中深入体味其中的内涵意义。很多小朋友在模拟自己喜欢的角色时能够主动结合当时的紧张氛围,从当时的芦苇荡、茶馆等有特色的环境背景中主动找出相应的内容,增强其学习好奇。

教师可根据相应的情境氛围多予以引导,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深入探知,在模拟人物角色歌唱时要注意咬字、吐字和口型的正确性,帮助他们从中体味音乐的开放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理解差异,围绕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突出悲伤、喜悦、失望等内心情感,引导他们根据相关的情境进行深入探知,引导他们在真正参与演唱交流的过程中丰富认知。

四、多元演唱感受:熏陶升华

实践出真知,音乐中的歌曲需要学生在反复训练中予以认知体验。注重多元化演唱感受,能够让学生在真正融入相应的情境氛围中获得深层次理解,多元化演唱感受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深层次感知。多元化演唱,能够让学生从对节奏的掌控、音调的把握总体体味其中特有的内涵意义。教师可根据创设的情境,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演唱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其在主动参与演唱中形成多维度认知感触。

突出多元演唱,能让学生的自我理解感知与实践体验形成有机融入。在指导学会说呢过演唱中,应该注意如下几方面:(1)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可运用个人独唱、小组合唱、男女对唱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丰富理解,让他们在真正主动融入相应的情境中感受其中的内涵,满足其多元化认知感触;(2)注重情境的创设。结合各自演唱的内容,多给学生创设相似的环境氛围,鼓励他们在主动融入相应的情境中主动表达的自己思想情感,让他们能从中获得深刻印象;(3)注重演唱的策略指导。引导学生从姿势、呼吸、发声、节奏等方面准确理解和严格训练,引导他们从相关的练习过程中找出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让他们在真正参与深入切磋和主动对话中获得深层次理解。教师可在学生多元化演唱的基础上多予以指点,让他们能从中挖掘与音乐课程相关的元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围绕多元化演唱,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自我理解感知体验,多给他们创设相应的话题,有利于其在真正参与演唱中获得有价值信息。教师结合学生的理解,多给他们足够的环境氛围,引导他们在主动融入相应的情境中多提出自己的意见,有利于其增强演唱的兴趣。教师多运用形成激励评价方式,多肯定学生在演唱中的动作、眼神、语音等方面的精彩,让他们在主动演唱中体味其中的情感,获得深刻印象。

总之,运用好情境教学,就是在遵从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前提下给他们足够开放、自由的探学空间,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生动情境氛围中认识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围绕音乐学习内容,多给学生提供自我尝试和主动探知的空间,有利于其在真正融入音乐情境氛围中获得深层次理解,让音乐成为他们提升自我素养的重要途径。

作者:王婷婷

课堂教学情境下小学音乐论文 篇2:

情境创设

摘 要 创设情境是学校音乐课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课堂教学开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有力的基础,为新知识的探索开个好头。关键词 激励教师 生活情境 音乐课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储纪华

课堂教学情境下小学音乐论文 篇3:

情境相融,让音乐课堂变得灵动

【摘要】在音乐教学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将音乐作品形象化,不仅可以较好地导入教学,顺利地进行教学,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情境相融,让小学音乐课堂变得灵动,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音乐课的学习中,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情境教学;美育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学习水平等,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出具体的问题、生动的场景,在情境的参与中,在各项音乐活动的体验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歌(乐)曲。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理念,有助于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语言、图画和音乐实践活动等,创设出形象、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兴趣和情感的共鸣,达到知情意行合而为一的教学效果。

托尔斯泰对于教学曾做过这样的评价:真正的教学不应该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最主要的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情境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经常忽略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情境教学方式是效果最好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教师在进行音乐知识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音乐的特性创设出良好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从内心深处热爱音乐,将学生的听觉调动起来,发挥无尽的想象力,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利用情景教学方式展现音乐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不是为了学习音乐而学习。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就是教育。教师在开展新课教学的时候需要将学生导入到生活情景中,在实际的生活中去学习音乐方面的知识,在生活中去深入感受和接触音乐。这样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缩短与音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可以与音乐更好地接触和交融。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结合音乐内容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全新的生活情境,激发出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会被完全激发出来,更好地完成音乐学习的任务。

“情境”分为“情”和“境”。“情”是指一定的情绪色彩,“境”是指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音乐是情感驱动的,也是特定情境中的情感产物。情境教学法就是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感中进行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发展心理机能。

情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感受和欣赏能力。感受与欣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地培养,没有任何引导的感受与欣赏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的甚至是困难的。小学生爱玩、爱动是天性。创设音乐情境可以让歌曲立体化、抽象的乐曲形象化,更加富有画面感。形象生动的故事、打击乐器的使用、情境的表演等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的能力。

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其内涵,或诉说一个故事,或进行喜怒哀乐情感的表达,或叙述一段历史等。教师在音乐作品的欣赏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方法,进行生动的语言引导,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编故事情节,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所表达的内涵。同时,学生在综合性的音乐活动中能理解音乐作品中出现的一些音乐专业知识,如节奏、节拍、结构的问题等。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对音乐的体悟。

情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师开展情境教学,可以活跃小学生的思维,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一种在音乐情感体验中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学生的兴趣完全激发出来,让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以及参与相应的实践活动,将学生身体内的“音乐开关”打开,将情境教学中的“情”与“境”进行紧密结合,同时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完成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在开展音乐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投身于课堂中。

三、努力打造最佳的情境教学

(一)问题情境创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是不断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增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应根据音乐作品的特征,创设出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挖掘,增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学会思考。

例如在欣赏《顽皮的小闹钟》一课时,教师将这首乐曲分成三个不同主题的乐段,在每一乐段都给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乐段一:让学生想一想小闹钟的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转动的?并且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乐段二:小闹钟在工作累的时候会怎么做?休息?但是小闹钟要工作又不能停下来休息,这时可以借助沙锤还是碰铃帮他提神比较好?乐段三:小主人起床的时间到了,小闹钟打了几次闹铃叫小主人起床?能用什么样的动作模仿小闹钟打铃的样子?三段分别根据乐曲的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之中,学生理解了乐曲,提高了音乐素养。

(二)画面情境创设

我们在听故事、看书时,往往会想象其中的画面、场景,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也是一样的。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其描绘的画面。教师要根据作品所描绘的情境,在生动的语言、多媒体、道具等的辅助下将音乐的画面呈现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

画面情境的创设,可以以生活情境表现,以角色扮演表现,以图画表现等。在生动的语言和多媒体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实现画面情境的创设。

为了给学生创设音乐作品的画面情境,仍以欣赏《顽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向学生呈现了乐曲的主人公——小闹钟,以说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了小闹钟的性格。这是一只顽皮的小闹钟,故事的创编给了学生很强的画面感,让学生很快地融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在故事情境中,学生了解了乐曲的内容、情绪、结构等。三个乐段,顽皮的小闹钟有三种不同的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角色表现不同乐段小闹钟的不同形象,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激发了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乐曲的结构。借助图画,学生理清了乐曲的结构,正方形表示乐段一,圆形表示乐段二,三角形表示樂段三。在之前参与、体验的基础上再配合形象的图形,学生很快就能用图形排出乐段出现的先后顺序。

画面情境的创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表演情境创设

当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所体悟时,此时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世界徜徉之时,让学生成为音乐作品中的主人公,在表演互动中,在充分体验音乐的情境之中,让音乐充满生命力,让学生也变得更加灵动。

还是以欣赏《顽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这只顽皮的小闹钟进行情境表演。乐段一:随着音乐边唱歌边转动时针和分针(左手向上举起,右手做顺时针跟着音乐的节奏转动),此时学生扮演的是一只喜欢唱歌的小闹钟。乐段二:这只顽皮的小闹钟在累了之后,有些犯困,跟着音乐放松,伸展伸展自己的身体,此时学生扮演的是一只犯困的小闹钟。乐段三,小闹钟突然想起来小主人起床的时间到了,于是他赶紧打响了自己的闹铃去叫小主人起床,此时学生扮演的是一只正在打铃的小闹钟。在小闹钟三种不同形象的扮演之中,配合打击乐器的使用,全班学生进行分工,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同学们在聆听、演唱、律动、演奏、表演等综合性活动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合作能力,提升了课堂效率,增强了音乐欣赏的乐趣。

四、结语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情境教学就是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效促进学生音乐学习的好方法。在情境创设中,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情境的创设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破解了音乐作品中的重难点,深化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在情境创设中,学生能更好地融入音乐,融入课堂,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情境相融,让小学音乐课堂变得灵动,真正实现音乐课的美育功能。

【参考文献】

李培萍.情境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7):36.

强丽.巧用情境教学搭建小学音乐“新课堂”[J].北方音乐,2018,38(18):178.

范萍.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研版),2014(02):135.

作者:吕林

上一篇:继电器应用中的电气工程论文下一篇:FDI技术效应实证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