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管理流程探讨论文

2022-04-25

[摘要]信息技术(IT)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分别对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业务流程导向和知识管理视角的IT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目的是探索和综述IT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的各种路径,为IT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提供一些简要的评论。最后,指出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知识管理流程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知识管理流程探讨论文 篇1:

企业成长的干战略理论综述

20世纪80年代始,战略管理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成长实质、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问题进行探讨,新的观点和理论层出不穷,现将其归纳为五个理论体系:一是以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二是建立在企业内在成长论基础上的企业资源基础论;三是建立在企业内在成长论基础上的企业能力理论;四是企业知识理论;五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一、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通过其著名的竞争三部曲,建立了竞争优势理论体系。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成为研究企业竞争优势之源的主流。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有三种基本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歧立异战略、目标集聚战略。波特《竞争优势》中创立了价值链理论,建立了分析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架构,并探讨了如何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波特认为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是价值链的不同。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将国内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领域,通过对竞争的动态化分析,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四因素”钻石理论,指出企业在创造国家竞争优势中发挥关键的作用,企业行为也成为国家优势理论的组成部分。

从波特的三部著作和系列文章中可以看出:(1)其产业结构分析过分强调企业的外部环境,强调“定位”,即通过选择一个好的行业或行业细分来获得竞争优势,忽略了竞争优势的企业内在来源,不能突破把企业视为“黑箱”的局限,导致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频繁地“转行”。(2)该理论是以产业作为研究基础的,其作用力对于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影响强度基本是一致的,它并未很好地解释同一行业中,具有超额利润率的企业其竞争优势之源是什么?“很明显,最重要的超额利润的源泉是企业具有的特殊性,而非产业间的相互关系。”

在上述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将探索竞争优势的着眼点转移到了企业内部,由此产生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流派:资源基础论和企业能力学派。这两个流派都建立在企业内在成长论的基础上并为企业内在成长论的深入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二、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集中探讨企业成长的实质,研究了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把资源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

经济学家张伯伦(Chamber lin)与罗宾逊(Robinson)对企业拥有的特定资源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特殊的资源或匹配的能力是保证企业在非完全垄断竞争状态下获取经济回报的关键要素。他们认为这些要素是企业异质。性的体。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提出了公司内部资源对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与外部环境相比,公司内部资源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并对企业创造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异质”的。Dierickx和Cool认为企业这种异质资源是不能流动和不可交易性的。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拥有独特、价值性、稀缺性和非流动的资源自然而然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源泉,而且这种资源难以被其他资源替代。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公司及其竞争优势是建立在公司所拥有的独特资源及它在特定的竞争环境中配置这些资源的方式的基础之上的;公司的边界由其面临的环境机会及其所拥有的资源决定;把知识和能力作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培育和发展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独特的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成为企业成长与再生的关键。

资源基础理论的不断演化引起企业理论分析范式的重要转变,对企业成长的剖析由此开始从企业资源水平、结构构成、结构多样化及结构改变、外部资源结构构成及其变动出发,企业成长不再仅是经济学框架下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动的结果,而是将企业置于市场环境中内外部资源积累的相互作用、相应协调的过程。企业成长转向Penrose式演进与Demsetz式互动相结合的过程,不断主动或被动的吸收、消化、共享、分配、过剩和再收回内外部各种资源的循环过程,同时也是创造、稳定和再造竞争优势的过程。企业资源理论主要强调从企业自身的资源出发而不是从市场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成长与竞争力,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成长途径,保持优势的关键是获取并利用好企业难以复制和模仿的独特性资源。

三、企业能力理论

(一)核心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资源理论作了引申。企业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菲利普·萨尔尼科(PhilipseInick)的论述中,他认为: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就是企业的能力或特殊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开创者潘汉尔德(Prahalad,C.K)和哈默(Hame I,G)认为,“就短期而言,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并指出,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知识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核心能力理论是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它将经济学和管理学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了“企业黑箱论”,对现代企业理论提出了挑战。但是,①这一理论至今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统一的企业核心能力概念。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缺少代表人物,缺少一组严密的概念和基本命题和定理,有关研究人员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尚不统一。②核心能力理论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的同时,没有给出可行的用以识别核心能力的方法,也没有对如何对核心能力的积累和使用进行有效管理提出有效的操作性强的途径。③核心竞争力理论未能回答企业各方面能力的相互作用与匹配问题以及企业核心能力如何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④核心竞争力理论强调企业的内在成长,忽略了或者说淡化了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及外部成长机制问题。⑤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虽然需要经过长期而专注的积累过程,当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被发展到极至,就形成了深深的刚性。核心竞争力刚性形成后,阻碍企业的变革,束缚企业核心能力的更新与重建。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后,企业的经营业绩将大受影响。于是,在核心竞争力理论之后,提斯等人提出了强调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动态

能力理论。

(二)动态能力理论

核心能力理论对复杂动态环境下企业如何获取和持续化竞争优势缺乏有力的解释。动态能力概念正是要克服核心能力理论存在的不足,是基础能力理论关于能力动力性思想的延伸。从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来分析,属于核心能力理论的范畴。

提斯、皮萨诺和舒恩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是解释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优胜者是那些能够根据技术和市场环境变化,适时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进行产品创新的企业。并把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称为企业的动态能力。提斯将动态能力定义为公司的集成、开发和重构内外部能力的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建立了动态能力的3P分析框架:流程(Processes)、位势(Positions)年口路径(Paths)。提斯认为由于能力包含有隐性知识从而具备内部结构的模糊性、多种能力之间互相牵动,以及能力形成的历史特殊性等原因,导致能力是难以复制的。除了上述原因会导致能力的难模仿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秘密、商标和企业风格等方面的限制,也会阻碍竞争对手的模仿。因此,根据动态能力的3P分析框架, 企业的竞争优势是通过构建既能适应环境变化、又与组织路径和现有资产相契合的流程和惯例来实现的。

动态能力理论秉承了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Creative Destruction)思想,认为企业只有通过对核心能力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尽管许多学者对动态能力的研究做出了有益探索,但是到目前为止动态能力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一些抽象空泛的概念和框架的讨论上,缺乏对动态能力进行系统深入的可操作化研究,无法有效指导企业实践,这最终会制约动态能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四、企业知识理论

构成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什么决定的?进一步要探究的问题是:隐藏在能力背后的又是什么?对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发现,无论是能力理论还是企业理论都强调企业的能力来源于企业的“独特资源”,是企业所拥有的难以交易和模仿的知识。企业知识理论认为,隐藏在企业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企业掌握的知识,尤其是很难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隐性知识以及与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学习。

贝克尔(Becker)定义了三种类型的知识:一般知识或通用知识、企业特有知识和产业特有知识。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从企业成长的相关性来看,企业特有知识是企业成长的最基本动因,而其获取源自一般知识和产业特定知识,三者处于不断交换补充的循环之中。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在《知识创新型企业》中提出了知识创新模型。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机制是理解企业成长的关键。“当原有的市场开始衰落、新技术突飞猛进、竞争对手成倍增长、产品淘汰飞快的时候,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并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而这种企业就是知识创新型企业,其核心任务是持续创新。”真正构成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不是正式的系统化知识,而是组织中的超文本化的默认知识;企业竞争优势源泉是建立在知识资源基础上的特异。性知识创新能力。

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产性知识积累和创新过程。而外部知识的学习,导致企业生产性知识的多元化,生产性知识的多元化进而导致企业生产活动的多元化。同样,国际化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学习的演进的过程,企业在国内多元化之后,随着企业活动的扩张,逐渐接触到国外的生产性知识和经验,经过学习和积累,企业逐步实现国际化成长。企业知识理论是近年来企业理论最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之一。它强调了知识对企业成长的作用,但就知识对企业成长的经济学逻辑没能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该理论尚处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的体系和分析框架。

五、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主要从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分析了企业成长与老化的本质及特征,该理论较适于企业诊断的运用。这种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也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到衰的过程。企业的生命周期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问题。该领域主要的学者及其观点如下:

①葛瑞纳(Larry E.Gre iner)在《组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中第一次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他提出了一个五阶段模型。该模型突出了创业者或经营者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决策方式和管理机制构建的变化过程,认为企业的每个成长阶段都由前期的演进和后期的变革或危机组成,每个阶段的演进期都有其独特的管理方式,变革由企业面临的居于支配地位的管理问题所导致,而这些变革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持续成长问题。②伊查克·爱迪思(Adizes)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在《企业生命周期》中从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分析企业成长与老化的本质及特征,并提出了预测、分析及诊断企业文化的工具,以及改变企业文化的爱迪思诊疗法。他把企业成长过程分为十个阶段,认为企业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可以通过灵活性和可控性两个指标来体现。③邱吉尔和刘易斯(ChurchiIl N.C 和Lewis V.L)从企业规模和管理因素两个维度描述了企业各成长阶段的特征,提出了一个更为细化的五阶段成长模型,为判别企业成长阶段提供了十分具体的判断标难。根据这个模型,企业成长一般呈现“暂时或永久维持现状”、“持续增长”、“战略性转变”和“出售或破产歇业”四种典型特征。在每个成长阶段,企业都会面临健康成长和经营失败两种选择,而很少有企业能够长期维持现状,有不少企业会在生存阶段、发展阶段和起飞阶段之间发生战略性转变。④陈佳贵教授提出的成长模型考虑了企业规模在企业生命周期中所起的作用,他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他认为企业进入衰退期后,存在两种前途:衰亡和蜕变。分析了衰亡和蜕变的本质区别,并重点对处于衰退期之后的企业的各种蜕变进行了深入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价值。⑤周三多、邹统钎按照企业的经营战略将企业成长历程总结为专业化、多元化和归核化三个阶段。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在承认企业具有生命属性的前提下进行的仿生研究。它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成长、发展的经历,寻求其规律性的:强调了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和作为整体(法人)的生命有限性。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进行变革和进化。但是常用的有限增长曲线来描述企业生命周期模式,不能解释和说明企业发展过程的复杂现象和产生的新问题;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能预测企业成长各个阶段的特征,能识别企业成长的关键转折点,但它没有从根本上寻求产生生命周期特征的原因,没有指出企业与生命体的本质差异,所以不能很好的解释企业生命周期的机理;不同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阶段的依据不同,生命周期模型从三阶段到十阶段,现有的理论没有回答究竟哪种划分最恰当。

六、结论与发展

综上所述,企业成长的战略理论是管理学的角度来讲的,忽视对企业系统的内在非线性运行机制所产生的复杂行为的研究,对企业成长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涉及的较少,用他们研究企业成长存在着很多局限性。所以利用自然科学新的研究成果——复杂性理论来重新审视企业的成长过程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原载《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9月下旬刊)

作者:王 慧

企业知识管理流程探讨论文 篇2:

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摘 要] 信息技术(IT)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分别对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业务流程导向和知识管理视角的IT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目的是探索和综述IT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的各种路径,为IT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提供一些简要的评论。最后,指出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绩效;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导向;知识管理

1 引 言

IT(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否有必然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过去的理论在解释IT“为什么”、“是怎样”对企业产生绩效这一问题时,经历了较大的范式改变。最早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结构-行为-绩效范式主要影响着IT领域的研究;接着在战略管理文献中,基于这一范式的定位理论又被提出;后来又有学者建议,除产业结构中的竞争优势资源外,还需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要素,资源基础理论成为学者们的主要理论支持。

大量的文献基于以上3个范式研究了IT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有些研究证明了IT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关系,但是有些学者的研究结论是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由于这些研究结论不一致,有些研究提出要弄清楚IT创造价值的路径和原因,必须建立新的理论模型。Tallon和Mukhopadhyay等学者认为既然IT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业务层面,IT的价值就应该首先在业务流程层面体现。于是,大量的学者开始倡导基于业务流程的视角去分析IT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那么,IT为什么或者是怎样形成绩效的呢?近年来,Tanriverdi 等学者提出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能力可能是一个介于IT和业务流程绩效之间的关键中间变量。他们相信,IT首先增强了知识管理能力,而知识管理能力提高了业务流程绩效,甚至企业绩效。

总结以前学者们关于IT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思路,可以归纳为3种路径:一是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IT资源的属性和分类,希望分析和探讨哪些IT资源与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关系;二是从业务流程的视角分析IT对业务流程绩效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企业绩效;三是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探讨IT资源通过对知识管理能力形成作用力,间接提高企业绩效。

2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IT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历史上,资源基础理论一般应用于理解什么条件下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或者竞争性的绩效。这一理论假定当企业资源具有价值性、稀有性、难以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等4个属性时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由于因果模糊、时间压缩不经济、嵌入性和路径依赖等隔离机制的存在,这些资源创造的竞争优势难以被模仿。

2. 1IT资源的分类研究

资源基础理论在信息技术研究中的应用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中大部分研究企图去识别和定义某个关键或一套IT资源,试图发现哪些类别的IT资源或者具有哪些属性的IT资源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正向相关性,哪些类别的IT资源或者具有哪些属性的IT资源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关系。

基于以上研究出发点,Ross(1996)将信息技术划分为产生价值的3个IT资源和3个流程,这3个IT资源是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关系资源。IT流程也被分为规划能力、低成本高效率运作能力以及快速运输能力。这种分类方法后来被Bharadwaj(2000)修改为IT架构、IT方面的人力资源和IT使能方面的无形资产。Feeny 和 Willcocks(1998)将IT资源划分为9个核心的IT能力,它们又被分成4个重叠的区域。这些区域是业务与IT远景、IT架构、IT服务传输和一套核心的IT能力。Bharadwaj(1998)提出从6个维度进行IT能力的度量,即IT与业务伙伴关系、外部IT伙伴关系、业务部门的IT战略思考能力、IT与业务流程集成、IT管理和IT架构,应用心理测验方法对高层IT管理者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每一个维度都是可靠的、有效的。

大量的研究者对IT资源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比如Mata(1995)应用资源基础理论认为5个关键的IT驱动力产生可持续竞争优势,这5个IT驱动力是客户的切换成本、资本、专有技术、IT技能和管理IT的技能,最后经验证明只有管理IT的技能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Powell和Dent-Micallef(1997)将IT资源划分为3类,即人力资源、业务资源和技术资源。在对美国零售行业研究的基础上,他们发现人力资源和IT一起提高了绩效,在业务资源中,只有IT培训正向影响绩效,同时技术资源和绩效之间根本没有肯定的联系。

与Kohli和Jaworski(1990)开发市场导向结构的方法相似,Marchand(2000)提出IT导向的结构,由3个元素构成,即IT实践、信息管理实践、IT行为和价值。这些因素已经通过应用大规模调查得来的数据得到了验证。研究表明,同其他企业相比,在3个信息导向上排在前列的企业都有比较卓越的绩效。

以上提到的研究都可以认为是将IT资源划分成两个广义的大类,即IT资产和IT能力。研究结果表明:IT资产(比如IT架构)对于竞争对手而言是最容易拷贝的资源,也是最脆弱的持续竞争优势资源。相反,更多的情形证明:竞争优势经常依赖于企业IT能力和无形资产的配置。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视角来看,IT能力在一段时间内进一步加强,形成企业所特有的、难以交易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形成了竞争优势。另外一种情况是,企业拥有一种特有的能力(如拥有某种特殊技能而且忠实于企业IT专家),或者是由于路径依赖难以被对手所模仿的能力,或者是能力已经融于企业文化。在这两种情况下,能力通常是企业绩效的关键驱动力。

Day(1994)提出了一种IT资源的分类方法。他认为企业拥有的能力能分成3种流程类型:内向能力、外向能力和内外向跨越能力。虽然在早期的著作中用了一系列表示IT资源的术语,但是都可以直接映像到Day的IT资源分类中(见表1)。

2. 2IT资源的属性研究

除了对IT资源分类外,很多学者也对IT资源的属性进行了研究,尽管他们所用术语并不完全相同,但是都可以按照资源的6个属性进行分类,即价值性、稀有性、专有性、模仿性、可替代性、不完美流动性。

(1)价值性

对于拥有它们的企业,几乎所有的IT资源都有中等程度的价值。Bharadwaj(2000),Feeny 和 Willcocks(1998),Lopes 和 Galletta(1997), 以及 Mata (1995)认为IT资源对于拥有它们的企业有价值。同时,外向性和内外向跨越性资源似乎比内向性资源具有更高的价值。其原因是前面两种资源如果有价值,则一定是基于对变化业务环境的理解,而内向性资源在任何特定的时间点上产生较高的效益,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对变化的业务环境跟踪和反应则是非常基本的。

(2)稀有性

一般而言,关键的IT资源都是相对稀少的。不管怎样,外向性资源比内向性资源具有更高的稀有程度。那些缺乏关键IT技术、IT开发人员的企业可以通过提供有诱惑力的待遇或通过外部的咨询专家获得,IT架构也很容易拷贝或获得,即使它们最初都是很稀少的。相比之下,内外向跨越性和外向性资源由于社会复杂性,在要素市场不易获得,必须通过长期开发或合并、兼并其他公司来获得。

(3)专有性

尽管确定每种信息资源确切的专有程度很困难,但根据过去的研究,大量一般性的观察还是有保障的。首先,信息架构、技术技能、系统开发和成本有效性有可能是专有的,在短期可能是租赁资源。尤其当企业拥有某种IT使用的先动者优势,竞争者发现很难与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竞争。比如,率先拥有下一代硬件和软件的企业可能运用这种架构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取得明显成效。第二,外向性和内外向跨越性资源的专有性比内向性资源低,主要是前两种资源具有组织复杂性,很难成功配置。

(4)模仿性

有些资源相对于其他资源要容易模仿。外向性和内外向跨越性资源(IT业务伙伴)是比较难以模仿的,因为它们是各企业独立开发的,而且具有社会复杂性。相反,企业容易通过在市场上雇佣相关的专家或通过与外面的咨询专家交流,获得技术技能、IT开发能力。虽然信息管理和规划能力、成本有效性管理能力不易获得,但是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这样,后面的这些资源比外向性资源和IT与业务伙伴关系资源更容易模仿。实证研究显示,IT架构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后比较容易模仿。

(5)可替代性

关于可替代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是否存在某种战略上同等的资源,对于企业而言,这一资源也是潜在可得,而且可以得到同等的效果。这涉及完全不同类型资源的运用,反映一种决策,是通过企业内部配置资源而得到或者是通过第三方获得替代。就IT架构来说,形成同样战略地位的战略替代基本不可能,这样,这一资源的可替代性是非常低的。关于可替代性这一属性的研究有,不可替代 、透明、可替代性、限制性替代、替代者等。

(6)不完美流动

这一资源属性关注资源是否能够在市场上获得。IT架构一旦建立,很容易被其他企业借鉴吸收,因此这一资源是高流动性的。技术能力、IT开发、成本有效性等都是可以通过市场取得的资源,它们也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相反,外部关系管理、市场反应能力则不易从市场上获得,它们的流动性较低。不完美流动性在其他文献中还有其他相近或相对的定义,如不易流动性、可转换性、低的可交易性、可交易性等。

Michael(2004)提出IT资源只有在具有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和不易流动性等属性,才与—竞争优势有长期的正向因果关系。比起内向性资源,外向性和内外向跨越性资源对最初的竞争地位具有更强的、更持久的影响力。

2. 3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IT与企业绩效的研究结论

当资源基础理论应用在IT领域时,只是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的基本要旨是从企业内部要素中寻找企业绩效差距和竞争优势之源。以企业资源理论作为理论基础,Tippins and Sohi(2003)发现,单纯的信息技术并不能直接有效地带来竞争优势,只有当信息技术提高了组织的学习能力时,对信息技术的投资才是有效的。在研究方法上,Tippins and Sohi(2003)提出了IT能力(IT competency)的概念,使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分析了来自271家制造业企业的数据,结果显示组织学习对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当有学者提出IT资源或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肯定的影响时,有些学者对这种直接影响提出质疑,强调IT资源或能力只有在与企业内其他资源形成独特的互补关系时才有可能影响企业绩效。在资源基础理论的文献中,对资源互补性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当一种资源增强了另外一种资源的价值和效果时,两种企业资源被视为互补的。比如,Powell和DentMicallef基于这种视角验证了在人力资源与IT应用之间的互补性对零售产业绩效的影响。另外一种对互补性的理解是,资源的互补性要根据资源是如何被分布和利用的。并不是资源或者能力的共同出现导致了互补性。相反,关于资源或能力如何被布置企业有很多选择。当资源或能力被用在相互增强的方式中时,互补性出现了。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大量的案例显示,IT是竞争优势的直接贡献者。但是最近大量研究表明,IT资源对绩效的影响是附属的。也有大量研究显示优越的IT资源并不一定能保证提高企业绩效,IT资源很少单独创造持续竞争优势,一般需要结合其他资源才能提供战略收益。例如,Powell和 Dent-Michallef(1997)提出IT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互补才能形成卓越的企业绩效。

由于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混合的结论,有些研究认为IT投资对企业绩效有正向的影响,但是其他的研究者却发现两者之间没有关系。为了弄清楚这种研究结论不一致的问题,研究者们强调要改变研究的层次,重新提炼企业绩效变量。既然IT的直接作用体现在业务流程上面,IT投资的效果就应该和业务流程联系起来,而不是在企业层面。基于业务流程效率提高、质量改善等直接绩效测量方式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3 基于业务流程导向的IT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1985年,波特(Porter)最早在业务流程层面考虑技术是支持和创造竞争优势的框架之一。波特提倡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去分析问题,而不是从某项技术应用的附加值来考虑问题。Venkatraman(1991)在他的讨论“IT引起价值重新配置”中采用了价值链分析方法。Rockhart和Short(1991)也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审视了IT在行为层面的角色。Davenport(1993)在关于IT支持业务流程革新的讨论中,从业务流程的视角提供了关于IT和企业相互影响的非常全面的分析。

不管怎样,虽然有些学者认识到IT在业务流程改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没有哪一个明确地承认在支持企业再造方面IT体现的价值或者在业务流程和组织设计中IT的调和效果。Davenport(1993)认为“让IT投资创造更多的价值,业务流程改进和革新是最好的方式”,然而没有学者严格地把业务流程变革作为在IT投资和经济效益之间的中间环节去研究。虽然有些研究谈到了IT在组织设计和业务流程改进方面的价值,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实证。

基于业务流程视角检查IT投资与中间业务流程绩效的实证研究报告了比较一致的结果。Soh and Markus (1995)基于业务流程视角假设IT投资首先应该转变为IT资产,如IT技术架构和软件产品等。而且IT资产应该被正确、合适地应用,以便其能对业务流程或者企业产生价值。合适的应用可以预期创造中间的效果,例如IT被嵌入到产品和服务中,可使业务流程更加线性化,提高决策效率,使得组织结构更加灵活。这些因素反过来可能会影响业务流程绩效和企业绩效。基于业务流程导向的观点坚持,IT通过提高单个业务流程绩效和(或)流程之间的连结效率,为组织创造价值。因此,IT单个业务流程和流程之间的连结影响越大,则IT对整个企业绩效的贡献越大。

Tallon(2000)等学者开发了一个业务流程导向模型去评价价值链中IT对关键业务流程的影响。运用来自对全球304家企业高层的调查数据,学者们发现公司对IT的目标可以分为4类:聚焦于市场、聚焦于运营、两者都聚焦和两者都不聚焦。研究结果显示,这种目标导向对于IT投资是否有效是非常好的指示器,目标越明确,IT投资效果越好。除此之外,IT部门与业务部门结成战略联盟也是决定IT投资取得绩效的关键因素。

采用业务导向和资源基础理论结合的方法,Ray (2005)等人针对在一个特定的行业中竞争的众多企业,检查了IT资源和能力对客户服务业务流程绩效的不同效果,识别出5个关键的IT能力和资源,即较强技术性技能、普通技术、IT花费、灵活的IT架构和共享知识,并且发现在IT部门和客户服务部门共享知识是一项非常关键的IT能力,对客户服务部门的绩效影响很大。其他IT资源和能力与客户服务绩效没有直接和正向的联系。

既然IT资源和能力与业务流程绩效之间没有正向的联系,那么是哪些中间的组织能力在调和这种关系呢?几个研究强调IT资源和能力只有与其他资源形成独特的互补性关系时,才有可能影响企业绩效。当一类资源增强了其他资源的价值时,这些资源可以看成具有互补性。

关于中间能力的另外一种解释是知识管理能力。IT研究者们假定IT增强了组织的知识管理能力,而且组织理论和战略也认为知识管理能力反过来增加了企业绩效。因此,IT可能通过对知识管理能力的调节影响业务流程绩效。

4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IT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在IT文献中,很多学者对知识的定义都是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是什么开始。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是,数据是原始的数字和事实,信息是处理过的数据,知识是以信息为原始资料而形成的产品。

Malhotra(1999)认为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能力等关键问题的一种迎合性措施,包含了信息技术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与人们的创造和创新能力有机结合的组织过程。

Wlig(1993)提出知识管理过程由创造与获取知识、编辑与转换知识、分发与应用知识、知识价值实现等4类活动构成。

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管理的绩效,应该引入中间变量来连接知识管理过程和组织绩效,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是知识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被定义为一个企业创造、组织、转移并应用知识资源的能力,是一种在知识与其他资源和能力综合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Tanriverdi认为一个企业可能在不同领域分别具有不同的知识管理能力,因此将知识管理能力分解为产品知识管理能力、客户知识管理能力和运作知识管理能力。而在每一领域之内,知识管理能力又被分解为创造能力、转移能力、整合能力和杠杆能力。Gold认为知识管理能力包括知识管理过程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支持能力,过程能力包括对知识的获取能力、转换能力、应用能力和保护能力4个方面,而基础设施的支持能力则从技术、组织结构、企业文化3个方面来考虑。

综合文献研究,知识管理能力的定义可分为两个重要部分:一是知识管理过程能力,包括知识的创造、组织、转移和应用过程;二是知识管理技术能力,包括专门的知识管理系统和相关的各种信息通讯技术。这意味着组织若要通过知识管理提高企业绩效,需要具备这两个方面的能力。企业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能力才有可能具备良好的知识管理能力,进而提高知识管理绩效。

研究知识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最近比较多,但是大部分研究将IT资源和能力视为知识管理系统或者是比较笼统的IT平台,这样将研究的重点聚焦到知识的创造过程和转移过程。笔者相信,即使在没有IT投资之前,知识管理活动在企业中也是存在的。因此,将IT资源和能力看成知识管理活动中一个新的因素,进而去研究IT投资的效果更有意义,而不是认为IT投资变成了知识管理系统,知识创造与转移过程应该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信息技术研究者假设IT能增强组织的知识管理能力。而且,组织理论和战略建议,知识管理能力反过来提供了竞争优势,增强了业务流程绩效或组织绩效。Tanriverdi(2005)提出知识管理能力可能是一个关键的中间变量,这一中间变量影响了IT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他提出两个假设:一是IT相关的资源增强了知识管理能力;二是知识管理能力反过来促进了企业绩效。来自财富1 000强中的250家企业的数据证实了他提出的假设。白菜吉(2006)对台湾地区805家大型企业的数据调查显示,知识共享的习惯影响IT投资的效果。

尽管广泛相信IT提高知识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又提高了业务流程绩效或者企业绩效,但是研究者们几乎没做多少理论工作去开发IT、知识管理和业务流程绩效之间范式关系,这方面系统的实证研究也非常有限。在IT文献的综述和评论中也没有发现任何建立从IT到知识管理能力,或者是从知识管理能力到业务流程绩效的联系的研究。

5 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尽管基于业务流程导向和知识管理视角的研究已经出现,但是先前的研究主要还是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了IT资源的各种分类,探讨了能够为企业带来绩效的IT资源必须具备哪些属性,提出了需要形成什么样的隔离机制以保护IT资源带来的企业绩效形成持续竞争优势,重点研究IT资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存在的可能关联关系,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必须认识到,过去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出发,形成的结论并不一致,仅仅说明IT资源与企业绩效有关或无关这样的因果关系是不够的,有必要对IT资源的价值形成整个过程、来龙去脉,以及IT相关的各种因素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采用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视角。通过对国外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有很多值得将来研究的问题:

首先,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开发出理想的知识管理能力,有些企业却不能?知识管理能力是如何被开发的?其次,以往的研究检查知识管理能力对企业整体的绩效影响,在业务流程层面,知识管理能力对业务流程绩效的影响是否更直接有效?第三,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IT投资在某一业务部门对知识管理形成了作用力,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又提高了企业绩效。最后,国内学术研究尚未对制造业信息化领域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也没有提出具体的IT资源形成价值的模型,更没有从业务流程层面来探索IT产生价值的过程。应进行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验证国外学者提出的理论在国内是否适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A S Bharadwaj.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MIS Quarterly,2000,24(1):169-196.

[2] A H Gold,A Malhotra,A H Segars. Knowledge Management:An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1,18(1):185-214

[3] Huseyin Tanriver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latedness,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bility,and Performance of Multibusiness Firms[J]. MIS Quarterly,2005,29(2):311-334.

[4] G Ray,W A Muhanna,J B Barney.,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A Process-Oriented Assessment[R]. 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2001.

[5] J W Ross,C M Beath,D L Goodhue. Develop Long-term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IT Assets[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6,38(1):31-42.

作者:彭义兵 马辉民

企业知识管理流程探讨论文 篇3:

E—Learning研究现状和趋势探析

摘  ;要: E-Learning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此同时,我国企业E-Learning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当前国内企业E-Learning的应用情况,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其研究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探讨目前E-Learning在我国企业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不足,并对其未来的建设和研究趋势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E-Learning; 企业E-Learning; 研究现状; 研究趋势

Analysis on research status and trend of E-Learning

Song Zhengguo, Diao Xiuli, Lu Fam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510, China)

Key words: E-Learning; enterprise E-Learning;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trend

0 引言

E-Learning自二十世纪初引入我国,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我国企业E-Learning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E-Learning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企业E-Learning通过信息技术为企业员工提供个性化、共享性资源的持续教育教学培训方式,其学习内容符合企业发展规划、企业文化、技术应用,有利于提升员工当前工作业绩及未来职业发展目标。

目前,有学者对E-Learning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如孟亚玲等的《E-Learning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思考》。虽然企业E-Learning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经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还没有进行系统地疏导和研究。为了从整体上把握企业E-Learning在国内的研究与发展应用情况,本文将从研究内容上探析企业E-Learning的研究情况,探讨其研究现状,并对企业E-Learning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1 研究思路与方法

十年来,我国企业E-Learning理论研究主要通过期刊与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和项目等形式呈现,期刊论文反映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而学位论文则体现出其内容的研究深度。本文以2001年以来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和学术期刊论文为线索梳理我国企业E-Learning研究的现状,虽不能涵盖当前全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学术界对企业E-Learning理论研究的状况及实践应用情况。

1.1 研究资料

经调查发现,国内2001年之前没有企业E-Learning的相关研究资料,因此,本文的研究资料界定为2001年至2013年6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所用研究资料全部来源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研究人员以“企业E-Learning”为关键字进行精确检索,去除广告、会议论文、咨询等相关性不大的文献及一稿多投的重复文献,检索到篇名中含有“企业E-Learning”的所有期刊论文114篇,以及学位论文31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0篇;博士学位论文1篇即面向企业培训的E-Learning系统设计,王伟,2006)。检索出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反映出企业E-Learning的研究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学位论文的深层次研究。如图1所示,从2001年来企业E-Learning期刊及学位论文统计情况可以看出,从2001年开始国内引入企业E-Learning研究以来,其很快在2003年成为研究的热点,一年中就有15篇相关研究论文发表,而2008年至2012年是企业E-Learning广泛应用与蓬勃发展的时期。

图1  ;自2001年来企业E-Learning期刊及学位论文统计情况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研究成果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分析、分类和统计,通过详细的内容分析与数据统计得出研究结论[1]。通过对其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根据企业E-Learning的研究现状这一问题,提取研究样本、建立分析项目、评判记录以及定量计算与处理,采用数据统计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绘图等,并对其结论进行解释。

2 研究现状

2.1 从内容上看企业E-Learning研究的现状

通过对2001年以来检索的114篇期刊论文以及31篇学位论文进行相关研究内容的分析,关于企业E-Learning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 E-Learning理论研究、资源建设、企业E-Learning应用研究、管理与绩效评估等。通过对研究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的研究侧重点有所区别,因此对它们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在检索的期刊论文中研究内容所占比例情况如图2所示,学位论文中研究内容所占比例情况如图3所示。

图2  ;企业E-Learning期刊论文研究内容情况

图3  ;企业E-Learning学位论文研究内容情况

⑴ 从期刊论文研究内容来看,目前企业E-Learning应用研究已较为广泛(占50%),主要集中在企业E-Learning理论研究和资源建设方面,关于企业E-Learning管理和绩效评估方面的研究较少。从刊登企业E-Learning论文的期刊分布及比例来看,企业E-Learning论文刊登在核心期刊有41篇(占36.6%),刊登在教育领域的期刊有44篇(占39.3%),可见,教育领域对企业E-Learning的研究关注较多,从核心论文的数量来看,也体现出一定的研究深度。

⑵ 从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来看,企业E-Learning的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企业培训模式及流程研究、课程资源建设、平台与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应用研究等几个方面,如图3所示。从作者所属工作单位的覆盖来看,有16篇(占51.6%)论文的作者全部来自师范院校。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有关企业E-Learning学位论文的作者不在师范大学的,也主要集中在综合类大学的教育学院、计算机相关学院等。

2.2 研究现状分析

⑴ 理论研究方面。通过对研究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学位论文中关于企业E-Learning的纯理论研究几乎没有,所有学位论文都是研究理论基础上的应用或其他研究。期刊论文中关于企业E-Learning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E-Learning相关理论与理论体系构建、内涵特点和作用、发展趋势、学习策略方式以及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关于企业E-Learning的理论体系构建研究不多,仅有3篇,其中李克东、柯清超等的《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从理论层面上论述了企业E-Learning体系组成、企业E-Learning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以及构建的过程[2];张志宏等的《企业数字化学习理论》论述了企业数字化学习系统的架构和适合其环境的学习因素模型[3]。关于企业E-Learning内涵特点和作用影响的论文有4篇,其中有1篇论文对企业E-Learning的概念和研究框架进行了探讨,如柯清超的《企业数字化学习:概念、研究框架与实践模式》系统论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E-Learning的概念、要素和模型,提出了其整合的研究框架[4]。关于企业E-Learning在培训中的作用研究有2篇,如狄寿霞的《E-learning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作用》,探讨了E-Learning学习方式的灵活方便及互动协作、个性化学习以及学习内容可动态更新等优势[5]。通过对比教育领域核心期刊关于E-Learning理论体系构建、内涵特点作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发现,相关方向的研究已引起了研究者的密切关注,仅在此方面的研究就有30余篇期刊论文,相比较而言,企业E-Learning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引起研究者重视。

关于企业E-Learning发展趋势的探讨有助于学者关注相关研究的最新动向,本研究资料中有7篇研究论文,如吴峰的《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十大发展主题》认为理念、学习和技术是影响企业E-Learning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6]。

学习策略和方法是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关于企业E-Learning学习策略方式的研究只有2篇论文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企业E-Learning应用存在的问题研究有5篇论文,主要探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资源建设和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企业E-Learning应有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有益于其后续研究与更好地应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E时代企业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目前对企业E-Learning本身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是借鉴教育领域的E-Learning理论研究成果,而且有关理论的探讨也主要集中在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等方面,创造性的、有指导意义的企业E-Learning理论构建研究以及学习策略方面的研究仍较薄弱。

⑵ 资源建设方面。E-Learning是一种以学习资源丰富、学习方便灵活为优势的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始终是E-Learning研究和实践的核心,没有方便、使用灵活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企业E-Learning应用将无从谈起。

通过对研究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关于企业E-Learning资源建设的研究主要包括E-Learning系统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和相关技术研究等方面,研究内容情况统计如表1。

表1  ;资源建设研究内容情况统计表

关于企业E-Learning系统平台建设有16篇论文,在优秀硕士、 博士学位论文中,资源建设的研究占50%还多,主要是因为硕、博论文有较长的篇幅,可以系统地研究E-learning 系统和平台以及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过程。如王丽丽的《基于E-learning的企业员工培训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从E-learning设计理念的角度出发,构建企业E-learning培训系统,并阐述系统中功能模块与业务流程[7]]。从论文整体内容来看,该方面的论文既有应用和实验论证环节,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为E-learning学习系统平台建设和资源建设提供了新技术支持和新发展机遇。在企业E-learning资源建设中应探求知识库、专家系统、虚拟教室和学习社区等的应用,在系统平台开发中体现个性化和智能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

在统计分析时发现,关于企业E-Learning相关技术研究的论文只有1篇,因此也应加强此方面内容的研究。因为快速化课程资源制作工具的发展,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自行开发E-Learning课程资源的难度,同时,还需要在企业E-learning课程体系规划需求、建立课程开发标准规范以及课件制作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

⑶ 应用研究方面。企业E-learning建设的重点应在于应用,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企业E-learning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上,主要包括应用现状分析、个案及经验介绍、体系及模式建设和其他应用的探讨等几个方面,研究内容情况统计如表2。

表2  ;应用研究内容情况统计表

研究发现,企业E-learning应用现状研究主要是对我国企业应用E-learning开展员工培训的现状和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如丁新等的《企业E-learning现状调查与分析》,以TCL集团为个案,通过对公司管理者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与分析对企业员工开展的E-learning培训进行调查等[8]。而对于国外企业E-learning应用情况的研究较少,需要研究者加强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该研究必将为我国企业E-learning的应用提供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并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E-learning的快速发展。

关于个案及经验的研究主要包括企业实施E-learning较成功的个案和国内外关于企业实施E-learning的经验介绍,如王佑镁等的《中小型企业推行E-learning培训的个案研究》,以温州中小型企业为个案,探讨企业E-learning在区域文化背景下培训发展的相关问题等[9]。关于体系与模式建立的研究占到应用研究样本的37.7%, 此方面的研究在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占较大比重,探讨较多的是E-Learning模式在企业培训中的优势和不足,如王瑶等的《企业培训中E-Learning模式的探讨》,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体系、培训模式及培训流程[10]。但是,通过分析发现,目前仍然缺少创新的企业E-Learning应用模式,缺少优秀的、有针对性的企业E-Learning课程内容,现有的学习内容和资源还不能很好地吸引企业员工积极地开展自主学习。

⑷ 管理与绩效评估研究方面。企业E-learning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式,使E-learning程序化和规范化,构建最佳方案,促进学习效果最优化,从而达到学习目标。企业E-learning管理主要包含信息管理、学习资源管理、学习流程管理以及学习绩效管理等多个方面。在进行企业E-learning文献分析时发现,其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不多,仅有3篇,主要集中在探讨个人和组织的知识管理方面,如王志杰等的《企业实施E-learning与知识管理研究》探讨企业知识管理作为E-learning学习方式重要性[11]。可见,该领域属于一个较新的、急需加强研究的领域,主要应加强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系统的研究,以及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有效的绩效评估是企业E-learning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企业E-learning的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和目标,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通过企业E-learning文献分析发现,关于绩效评估的研究文章数量仅为 7篇(其中1篇为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绩效评估模型和评估指标的设计。企业E-learning作为企业投入巨大财力和精力开展的项目,绩效评估是必须和必要的。企业在实施E-learning之前首先需探讨“投资”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因为企业更关心预期目标和实际效果的情况,目前该方面的研究和企业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同时研究者还应加强评估体系、评价与反思、指标的设计和投资回报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3 启示与研究趋势分析

通过对部分企业的调查发现,目前企业e-Learning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项目缺乏整体规划,缺少优秀课程内容及课程快速开发工具,并缺少创新的应用模式及科学实用的评价体系等。

⑴ 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E-learning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十二五”规划中《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列了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其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其主要内容是: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E-Learning在教育领域的成功,必会在将来波及到企业培训领域,从而加速企业E-Learning的深化应用。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进与深入,有必要分析移动互联技术、云计算服务、新媒体社会化软件和网络开放资源的普及等对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下的企业E-Learning发生变化的情况,对E-Learning架构进行新的思索。深入探讨在云计算环境中围绕学习服务,以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与知识工程、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研究云知识、云资源、云组件、云网站和学习者认知结构智能模型与专家系统,并利用软件架构和网络交互技术设计与开发具有互动探究的、开放式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化、智能性、分布式学习系统平台,探讨实现智能化的知识获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等创新性学习模式。

⑵ 加强社会化媒体在企业E-Learning中的应用。社会化媒体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撰写、分享、相互沟通、讨论与评价的一种技术,是一种自由、开放和协作的读写网络,具有支持企业E-Learning的能力,能够促进知识共享、知识创新与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化媒体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生态环境,能够进一步强调企业员工共同参与和协调解决问题,基于社会化媒体的企业E-Learning应用价值在于可以快速、方便地在整个企业内建立不同类型的关系群体,在进行企业文化传播的同时通过人际之间的互动获得知识和技能。

通过对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发现,关于社会化媒体在企业E-Learning中的应用研究还很少涉及。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的新媒体时代,应探讨社会化媒体在企业E-Learning中的应用,如BBS社区、WIKI知识库、视频分享、博客、微博和QQ群等应用于企业学习中的方式、方法以及应用情况的研究,并构建面向社会化媒体的移动学习、同步实时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方式的智能系统与平台。同时,在分析文献中发现关于企业E-Learning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研究较薄弱,因此,应加强开发基于智能终端的学习平台和学习系统的研究,以方便企业员工的泛在学习。

⑶ 加强企业E-Learning管理与绩效评估研究。通过对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发现,目前对于企业E-Learning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的研究上,而企业E-learning管理其他方面的研究基本没有涉及,因此,在加强企业E-Learning知识管理的同时,应加强资源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以及管理方法和企业E-learning发展规划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E-Learning的价值。而且,企业E-Learning管理方面的研究应建立企业实施知识、资源、设备和项目等管理的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评价理念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从而对企业E-learning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绩效综合评价。

企业E-learning绩效评估是与其理论和应用研究同等重要地位的研究内容之一,但是从前期的文献分析看出,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同时,在调查中发现,企业界十分重视E-Learning 的应用,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在进行E-Learning 整体规划和工作汇报时,企业对E-Learning 为所带来的价值缺少令人信服的评价。而且,企业认为在E-Learning 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最突出问题是如何有效评价E-Learning 的应用效果。可见,加强企业E-learning绩效评估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4 结束语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E-learning的技术环境日趋成熟,企业员工也在不断的适应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因此,对于E-Learning发展规划与需求、技术应用、内容开发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深层次研究是未来企业E-learning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克东,柯清超,谢幼如.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

电化教育,2008.1:1-5

[3] 张志宏,张文兰等.企业数字化学习理论——面向企业培训的学习系

统架构[J].现代教育技术,2009.3:122-125

[4] 柯清超.企业数字化学习:概念、研究框架与实践模式[J].远程教育杂

志,2010.1:49-54

[5] 狄寿霞.E-learning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作用[J].山东冶金,2005.1:

66-67

[6] 吴峰.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十大发展主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0.3:58-63

[7] 王丽丽.基于E-learning的企业员工培训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

交通大学,2008.

[8] 丁新,龚静红等.企业E-learning现状调查与分析——以TCL集团为

研究个案[J].开放教育研究,2008.2:100-104

[9] 王佑镁,陈宏毅.中小型企业推行E-learning培训的个案研究[J].中国

信息界,2010.4:62-64

[10] 王瑶,于跃.企业培训中E-Learning模式的探讨[J].理论界,2008.7:

243-244

[11] 王志杰,李珈等.企业实施E-Learning与企业知识管理研究[J].特区

经济,2005.7:200-201

[12] 孟亚玲等.E-Learning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

术,2008.6:213-215

[13] 喻征.对近十年我国关于E-Learning研究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

2011.8:58-62,72

作者:宋正国 刁秀丽 鲁法明

上一篇:网络信息安全数据通信论文下一篇:会计继续教育对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