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专业发展社会体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针对长期困扰着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就业去向等体制机制问题,提出采取专才培养模式、确立健身指导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突出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和通过专业岗位解决就业去向问题的对策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普通高校专业发展社会体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普通高校专业发展社会体育论文 篇1:

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校企合作发展研究

摘 要: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是实用性、应用型的人才,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技能的学习。社会体育专业队人才的培养只有切实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高校 社会体育专业 校企合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形势险峻,对人才的培养问题我国高等院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体育教育事业亦是如此。社会体育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技能的学习,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是实用性、应用型的人才。在人才的培养方面高等院校只有切实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借鉴国内外高等院校教育办学的成功经验,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重要的办学形式,加强校企合作也是体育学科发展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体育专业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社会体育专业加强校企合作的意义

1.校企合作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要求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承担起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加强校企合作能够让高校实时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社会体育专业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开辟新的途径,需要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出符号企业用人要求的学生,“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纽带,校企合作加强了学校与企业间的沟通,企业需求能够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能够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调整教学内容。

2.校企合作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与社会需求脱节,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单位的实际要求,注重理论的学习、忽略实践的操作;注重技术的强化、忽略技能的培养;注重专业课程的设置、忽略教学内容的调整等,最终的结果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达不到社会企业的需求,就业难便成了学生毕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摆脱目前这种就业难的现状,社会体育专业对学生的培养,必须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的培养、满足企业需求,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调整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真正做到为企业“量身定制”,输送符合规格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许多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已经采用这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3.校企合作为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提供新思路。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需要打破目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目前许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长期受体育教育专业的影响,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与体育教育专业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严重制约了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社会体育专业无论在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在培养要求上都与体育其他专业存在差异,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对目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社会体育专业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对目前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技能与综合素质共同发展原则、供需平衡原则,不断创新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新思路。

二、目前社会体育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

1.顶岗实习模式。顶岗实习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普遍采用的实习模式,在顶岗实习之前,通常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校内见习和校内实习,增加工作体验,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毕业前进入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做好准备,顶岗实习是学生毕业后踏入社会进入工作单位必经的过程,通过顶岗实习可以丰富学生工作经验,为学生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企业办学模式。该模式是由企业投资办学,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从企业本身和发展需求出发,设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等,企业办学有别于学校教育,更注重企业的利益,培养的学生更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目前社会体育专业校企合作采用企业办学的模式较少。

3.工学交替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学生既要在校内完成课程的学习,又要在企业单位实践操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及时发现自己不足,督促自己回到学校加强理论学习,目前已有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结合专业及企业特点在不同学期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实践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企业订单模式。即学校根据企业用人要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各自发挥自己优势,共同完成学生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被企业纳入工作。订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解决了学生的毕业就业问题,同时也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这类模式通常是企业以“xx班”冠名。

三、社会体育专业加强校企合作的措施

1.优化专业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社会体育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应用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还缺乏专业特色,一些课程的设置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脱轨,课程技能化、职业化方向不明确,而课程设置大多借鉴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等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与这些传统专业也没有实质性区别。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依据社会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考虑专业特点,又要考虑学生能力培养,一些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也应被吸纳进去,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2.以就业岗位要求为导向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目前,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毕业后不能很好的胜任工作岗位,缺乏工作经验,服务意识不够,因此需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完成学生知识的稳固、技能的锻炼、岗位的培训等等。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完成学生的见习、实习任务,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将专业教学、教学实践、社会服务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3.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校教学的主力军,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能否顺利推行,师资队伍的建设起到关键性作用,教师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决定了校企合作的质量,同时校企合作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会起到推动作用。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缺乏企业单位相关工作经验,知识结构不合理,取得相关行业资质证书的教师甚至有少。通过校企合作这种办学模式,让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充分认识到自己目前存在的不足,督促教师进修培训,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毅.社会体育专业综合能力重要指标体系的构建[J].辽宁体育科技,2012, 3.

[2]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3]李毓秋,崔艳萍.试论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發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5.

作者简介:孔祥姣,男,河北邢台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体育管理;闫当岩,男,山东潍坊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王春雷,男,河北邢台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指导项目《基于共享与双赢下河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研究》(编号:SZ141225).

作者:孔祥蛟 闫当岩 王春雷

普通高校专业发展社会体育论文 篇2:

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困惑与抉择

摘要:针对长期困扰着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就业去向等体制机制问题,提出采取专才培养模式、确立健身指导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突出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和通过专业岗位解决就业去向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健身指导;专项技能;专业岗位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体育专业,是改革开放后,高等体育教育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新需求而增设的一个新专业。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首先试办,1998年教育部将此专业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10多所院校设置了社会体育专业,逐步成为高等体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专业门类,现已发展成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和民族传统体育并驾齐驱的高等体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军之一。

但是,自社会体育专业成立至今,一直有一些障碍专业发展的办学困惑没有解决,对一些办学的理念、目标、模式、规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也没有形成清晰明了的认识,专业发展中还时时遇到培养模式模糊、培养目标动摇,教学规格不一,就业渠道不畅、学生思想波动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障碍着专业的发展和人才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从教育教学和社会就业两个方面,对专业发展的教育教学体制、运行机制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厘清一些长期困扰专业发展的模糊认识和矛盾观念,从而才能促进社会体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才能走出办学的混沌状态,谋求新的突破。

1培养模式:通才还是专才

社会体育专业是专门培养社会体育工作所需的专门人才,还是要培养既能从事社会体育工作,又能担当体育教师的通用型人才?这是社会体育专业教育面临的第一个选择。

在培养通才与专才问题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有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通才型”和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专才型”。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采用“专才型”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传统的“专才型”模式进行了必要的改革。这是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

但是,应当看到,长期以来,体育专业教育就是一个通才教育领域。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只有体育学科,根本没有专业划分,所有学生只是在统一的体育专业下进行学习的。而学生就业往往又可当体育教师,又能做体育干部,还能从事教练工作,反映出体育学科的前成熟状态。只是伴随改革开放,体育学科,才逐步建立起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开始了深入的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从本质上讲,体育学科建立专业,进行专才教育,是改革开放后涌现的新兴事物,是刚刚创建的教育体系,是需要扶植和坚持的改革方向。 与此同时,还应看到,所谓的专与通,只能是在专业基础上和专业范围内的选择,如果走出专业范畴过远,就背离了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性质,就是跨专业的选择,或者隶属于复合教育模式了。我国一所知名的体育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从事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体育教学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1]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表述中,也明确地列入除从事社会体育管理、指导之外,“也可以从事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工作。”[2]从中可以看出,这一培养目标属于交叉性、复合性人才培养模式。这种目标确立是建立在对于学生在社会体育领域就业信心不足的基础上,并为他们以后在教育系统就业、当体育教师或其它职业,提供了知识技能储备。其用心良苦,但由此可能造成,学生专业学习精力分散,形成了两个专业都“通”,而哪个专业都不“精”的教育现状,并且可能影响到学生对所从事的社会体育专业的信心。

当然,我们并不是提倡回到计划经济时期,过度专才型的培养老路上去。我们所提倡的是在专业内部进行通才教学,使学生既精通健身运动的教练、指导,又熟悉社会体育经营管理的人才,这实际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通才教育。

在通与专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的意见是,社会体育专业一定要紧紧围绕社会体育领域的人才需求,通过与社会体育人才知识技能结构相关的专业教育,为社会体育的发展培养专门人才。要回到申报社会体育专业设置时所提出的、教育部规定的“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神社会体育实践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专门人才。”[3]上来。经过十多年的磨砺,我们的社会体育专业已经积累了不少专业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具有本专业特点的专门人才的教育模式必须确立。

国外类似专业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如日本大阪产业大学运动健康学科的培养目标表述为:“健康是现代社会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学科培养的是为增进人的健康而创造贡献的有知识、有技术的专门人才。”[4]体现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确立培养目标的专才型国际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

2培养目标:经营管理者还是健身指导者

从社会体育对人才的需要看,主要需要二类人才,一是经营管理型人才,如体育系统的群众体育管理干部,社区、工矿企业机关的体育干部,健身中心、体育场馆、体育俱乐部的健身管理者以及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者等等。二是技能指导型人才,如各种健身运动项目的教练员、指导员、陪练者,运动保健监测、运动处方的实施指导者等等。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是以培养社会体育的经营管理人才为主,还是以培养健身指导型人才为主,或是培养二者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呢?这是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又一两难选择。

在许多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表述上,是非常突出经营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集中在“从事体育行政管理和产业经营工作的社会体育高级专门人才”上的。有人对51所国内社会体育专业的统计,发现多数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中,以培养“管理型”和“经营开发型”为主。5这种倾向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带来了不少隐患。

首先,显而易见的是,社会上群众体育方面经营管理的岗位十分有限,110多所体育院校每年培养5000名以上的社会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哪里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其次,从人才成长的过程看,经营管理人才,多半是在多年实践基础上,经过操作层面的“摸爬滚打”以后才提升到管理层面的,毕业后直接从事初级经营管理的人才岗位更为鲜见。

第三,需要明确的是,体育教育以体为本,体育学科内的任何专业,欲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形成有个性的人才门类,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必须突出体育运动特色,围绕增强体质的中心展开,否则,在与其他专业的比较中,肯定不占上风,甚至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如果我们培养的主要是社会体育经营管理的人才,尽管他们可能在群众体育管理和体育健身的经营方面,掌握了一些其他专业所不具备的行业管理理论,但是,这些有理论知识,与普通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类学生深厚的专门理论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在与他们的竞争中,我们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们肯定没有优势。况且,在体育高等教育中,我们还开设了体育管理专业,有的学校还开设了体育经济专业,与他们的专业理论相比,社会体育专业也有明显差距。

因此,我们以为,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必须紧紧抓住健身指导这一根本方向,突出健身技术指导这一中心环节,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技术、技能和知识,使他们掌握一、二项超出一般健身者水平的健身技术技能,掌握与运动健身保健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服务技能,这样的人才,才能以较高的技术水平,较高的指导能力和较高的健身理论水平,形成鲜明的人才个性,才能成为全民健身运动中十分紧缺的高级技术人才,才能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那种目前许多体育院校实行的重理论、轻技术的教学模式,认为社会体育是“文科”专业,是“基础理论”和“学科”专业的认识是有偏差的,社会体育生源的招生考试中不考核体育技术、技能的作法,也是值得商椎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完全排除在社会体育专业中进行体育经营管理的课程学习,只是在强调培养目标的主次,同时,我们也不排除少数院校通过分设社会体育管理和健身技能指导两个专业方向的方式,进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分流,使其各有侧重,但是,必须要控制规模和比例,必须承担专业教育的成本增加的后果。

3课程结构:立足全面发展还是突出专业技能

课程选择与配比是决定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教学设计,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在许多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计中,出于社会体育专业要培养体育专业中知识、技能最为全面的人才考虑,往往是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运动人体科学等已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筛选,组合构建课程计划,因而,社会体育专业往往是各专业现有课程的“拼盘”。缺乏个性,因此,如何创建有本专业特色的知识技能体系,是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中容易被人忽视却又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建设问题。

专业教育特色是区别于其他专业门类的突出特征和优势,是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形象。例如,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以教学基本功扎实、体育技能全面而受到教育系统的青睐;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学生,以某一专项运动技术技能突出而著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生,科学理论基础坚实,运动保健技能优良,素有“半个保健大夫”之美誉。

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特色是什么?至今没有鲜明的概括,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威信。

在体育院校中,社会体育专业通常被认为是各专业中最为综合的专业。学生需要有相对广泛的社会交往能力,需要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需要有健身教育教学和教练指导能力,因而,也就需要有专项体育专业技能技术,需要较全面的运动保健的知识。这样看来,全面似乎是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特色了。但是,全面而无专长,专业的特质就不鲜明,如果技术技能全面演变成“样样通,样样松”,专业特色就可能平淡了,消失了。

在社会体育的专业的课程建设中,首先,要突出对健身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和指导能力的培训。要像运动训练专业那样,重视专项技能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要求学生要像运动训练专业学生那样,掌握一、二项超过常人的高超技能,并要熟练掌握培练技术。这样,在未来工作中会使受培训者产生羡慕感,崇敬感,产生号召性和引导力,能够让他们在运动练习中产生满足感和舒适感。工作效益会大大提高。要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努力形成与运动训练专业比翼齐飞的指导型人才特色,只不过是从业的领域有所不同。一个运动训练领域,一个在体育健身领域。这一定位,不仅体现了体育专业教育技能性的本质特点,而且,像体育教育专业为学校体育培养老师,运动训练专业为竞技体育培养教练一样,社会体育专业也确立了为群众体育培养健身指导员的目标定位,与其他专业一样,也实现了与体育主体工作的对接。这应当是正确而现实的抉择。

第二,在课程设计上,既要注意从现有课程中筛选出对于培养社会体育人才必需的课程,如教育类、管理类、训练类、保健类课程,更要注意从本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结构出发,创建新的课程门类,如健身类、健美类、休闲类课程。

第三,社会体育的体育技能专长课程设置,一定要如有别于单纯的竞技体育项目,也不同于学校体育教学所开设的项目学习,要注意从全民健身的需求中发现和设置,如,专业基础技能课程开设健身体操课、健身器材练习课等等。而专项技能课程则依据社会需求,开设全民健身中的热门项目:网球,羽毛球,保龄球、跆拳道,瑜伽,空手道,健美操,韵律操、轮滑、游泳,滑雪等等;对于高尔夫球,拓展运动,攀岩、水中舞蹈等潮流项目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特定群体项目,如妇女体育,儿童体育,残疾人体育,对特殊项目如瘦身运动,美体训练、增高练习等,也要列入课程计划之中。

第四,体操、篮球、排球、武术等运动项目,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也应当列入教学计划之列,但是,他们所处的地位是基础性的、熟悉性的,不能像体育教育专业那样成为主干性课程。

然而,我们许多院校社会体育的现行教学计划却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些选课方向,还在将体育舞蹈、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和健美操等社会体育中流行的项目却列为选修课程,却把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等传统技术项目列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课时最多、最能体现专项水平的专项训练课程中,再次忽视了健身流行项目,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等体育教育的主干课程又一次成为专修的项目。[5]这样,脱离社会体育实际需求的课程设计怎么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体育发展需求的人才呢?

4就业去向:专业岗位还是自谋职业

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国家并没有设置固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编制岗位。无法像体育教育专业那样,在各级各类学校有固定的体育教师编制岗位,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需要到社会上自谋职业,寻求聘用。由此引发了学生对专业学习后就业前途的迷茫与不安。这是影响社会专业教育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选择经济,是主要依赖市场选择对供需进行调控、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体制。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就业也改变了以往毕业靠国家指令性分配的就业模式,提高了学生择业的自由度,但同时,对学生的就业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生必须首先从就业观念上实行根本的转变,变等待、依靠为主动、积极,勇于投身到就业市场中去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善于推介自己,“营销”自己,以求得社会的认可和接受。

但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却十分狭窄,选择范围十分有限。

其一是,受社会体育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体育尚未形成具体的工作部门和岗位。由于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是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发展的,它的发展是逐步的,有限的。无论从发展层次水平,还是从科学化程度上比较,都远远落后于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尽管近年来,城市群众体育发展较快,但是,只是数量上的增加,发展质量还很低,还带有明显的初级阶段的特征。多数人还处于自娱自乐,松散结合的状态,还没有实现向组织有序、指导有方的系统化、网络化的有效管理层次转化。绝大多数健身者的运动负荷掌控还只能凭感觉,靠估量,缺乏力量和速度锻炼,运动负荷较低,强身意识较弱,还没有实现向科学评价和医务监督的层次转变等等。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其科学健身的需求,还处于潜需求阶段,还没有上升到国家和社会有组织的供应供给阶段。因此,尽管国家颁布和实施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但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始终处于自发、业余层次。在城乡社区中,还没有设置社会体育组织管理机构,也没有相对固定的岗位编制,由此决定了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没有稳定的、国家设置的就业去向岗位。

其二,健身俱乐部市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育不健全,对专业人才、服务标准缺乏规范化管理。近年来,各种规模和不同类型的大众体育运动中心、健身俱乐部为数不少,他们应当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之一。但是,由于现在体育健身俱乐部多半是民营企业和私企性质,或者是国有场馆个人承包性质。因此,或企业规模较小,或稳定性较差,很难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依存。2007年统计,浙江省共有2066家体育俱乐部,其中80%以上是民营企业。在许多地方,企业的用人用工制度不够健全,福利待遇和相应保险保障体系随意性较大,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很差。这种就业环境,对于受过4年正规专业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特别是与同在一个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同学相比,更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反差。

解决这一体制上的难题,也需要“两步走,两手抓”。

第一步,体育行政部门首先要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健身企业的从业标准。要制定健身指导人才的准入标准,规范各级体育健身俱乐部、活动中心的健身教练、技能指导等从业人员的资格。像规定教师必须要的“教师资格证”方能上岗一样,规定健身教练员必须要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证书”而职业证书的获得必须要有社会体育本科毕业为前提,并严格执法,清理和整顿社会体育指导市场,既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扫清道路,更为提高体育俱乐部的服务和居民健身的质量服务。

第二步,适应全民健身的迫切需求,尽快落实社区居民健身的组织管理机构。党和国家已经充分重视到群众体育的社会需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一,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构建全民健身体系已经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由党的代表大会提出,将体育的目标列入国家总体发展目标,列入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也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建议国家制定相应政策,将全民健身的重点深入到城乡社区,在社区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中心,设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固定编制,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健身的需求,大步提高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质量和水平,真正落实“民生体育”的发展目标。伴之而来的,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大发展和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当然,在国家没有出台相关职业政策前,我们还要大力倡导学生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更新计划分配的依从就业观念,乐于接受市场的选择,也在多种机遇中选择最爱。要教育学生增强自信心,由于专业技能的增强,由于专项技术的突出,加之,全面综合的理论基础作支撑,一定能各得其所。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在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要改变既培养社会体育发展所需人才,又兼顾培养体育教师人才的所谓“复合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坚定信心,集中精力,培养社会体育的专门人才;在培养目标上,要改变社会体育专业是“文科”,是“理论学科”的误解,调整以培养社会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为主的取向,确立以培养健身型为重点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不仅符合体育人才的本质特点,符合体育专业教育布局的特点,也符合社会体育的实际需求;在课程结构设置上,不能因社会体育人才需要全面、综合的知识技能结构为由,采用从现行各专业课程中选取搭拼的方式,而要从全民健身的需求出发,开设具有显著专业特色的专业、专项课程,大力提高学生健身运动的专项技能水平;在学生的就业方向上,既要坚持在全民健身市场上自主择业的取向,但同时,要加强健身指导人才准入管理,积极推动社会体育职业岗位的尽早落实,以建立稳定的就业保障体系。

作者:田雨普

普通高校专业发展社会体育论文 篇3:

关于提高本科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摘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由于思想观念滞后、专业发展定位模糊和运动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在择业过程中屡屡处于劣势。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需以转型发展为契机,明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师资队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建区域体育竞赛联盟,通过体育竞赛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并配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而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体育专业学生  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高海利(1981- ),男,河北遵化人,天水师范学院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甘肃  天水  7410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能力。纲要的颁布,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1999年以后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应明确自身所处的社会位置和所面临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抓住时机,走转型发展之路,即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内涵发展为主导,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专业内涵发展失衡,课程设置内容重复、重点不突出,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日益凸显,从而导致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困难。为此,我们以转型发展为契机,以提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根本,提出一些促进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建议,期望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提出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回归,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重新回归到了以实体经济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低碳经济”“绿色增长”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随着国有土地成本和人力资本的不断上升,我国作为“制造大国”的国际经济发展优势正不断丧失,处于产业链条下游的低端制造业市场正向着人力资本更为低廉的东南亚各国转移,如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因此,加快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培养进程,扭转当前“人口红利”丧失的局面,向“技术红利”或“人才红利”转变,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随着国际和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布局不断升级,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供给数量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可是,国内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发展使得高校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所以,适时地调整高等教育的教育结构,提高高校学生实用技术水平,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在眉睫。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之中,重点大学(“985”“211”院校)和高职类院校有着比较明确的办学定位,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而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1999年以来新建的本科院校,处于前述两者之间,常有办学定位“不明确”的困惑。截至2012年,我国拥有1145所本科院校,其中地方新建本科院校646所,约占56.4%,此类高校2012年培养的毕业生占全国本科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45%,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强化在校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之软肋

1.思想观念滞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主要来源是本省或本地区,不论是体育教育专业,还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抑或是运动训练专业,大部分学生主要想从事教师行业,而且仅仅局限于生源地的教师岗位,并未体现多元化就业取向。可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体育功用价值的认识与需求已然发生了重大改变。体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还具有娱乐功能;体育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还能够从生活的角度着眼,关注个体生命,促进生命维度的拓展;体育不仅是一种单纯消耗物质资料的人类活动,还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拉动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带来就业机会。因此,如果还将就业目标锁定在单一地区的教师职业,抱着守旧滞后的观念不放,加之激烈的就业竞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是很难觅寻到一个合适岗位的。

2.专业发展定位模糊。自1999年以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体育院系增加招生数量、增多专业设置,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尤其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全国约有200所高校开办了该专业。可是,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代表的新兴体育专业的定位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和体育教育专业雷同,地域特色不明显。在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体育专业并未形成特色,反而在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的过程中,忽视了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每况愈下。此外,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发展的定位,忽视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弱化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从而使得这类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在与传统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中、在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皆处于劣势。

3.运动技术水平不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发展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每况愈下,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课余时间无度浪费。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长辈们对青少年的溺爱现象愈加严重,从而使得当前青少年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越来越差。体育专业是应用技术型专业,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课上和课余时间艰苦卓绝、矢志不渝的千百次反复练习。可是,时下多数体育专业学生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克服惰性、刻苦训练的内在精神品质消失殆尽。此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通信技术不断进步的社会大背景下,体育专业学生受到异质文化的影响日趋严重,价值观念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微博控” “微信控”“手机控”笔笔皆是,大量的课余时间被无度地挥霍,人生无目标现象十分严重。

第二,学科体系不断分化,专业技术课程学时不断减少。在过去的30余年间,体育学科以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根本,以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等母学科的学科成果为助力,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分支不断细化,出现了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体育人类学等数十个新兴分支,而这些分支,又多以理论课程或者专业的形式成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体育学科越来越“专业化”“科学化”“综合化”。

可是,任何事物的发展皆具有两面性,体育学科体系在丰富完善的同时,专业理论课程门类越来越多,其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实践课程课时越来越少,专业理论课程课时在学科总课时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且专业理论课程同质化、交叉性、重复性严重。如此,体育专业学生用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时间越来越少,疲于众多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第三,专业师资缺乏,授课质量不高。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技术主要依靠专业教师的示范、传授来获得,多数体育专业学生习得专业技术动作的前提是折服于教师娴熟高超的运动技术水平,从而形成“心理崇拜”,而后才是模仿、练习的过程。因此,体育专业教师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是,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具有较高运动技术水平,且有丰富运动经历的体育专业教师,由于学历水平低、理论知识水平不高等原因,难以进入普通高校任教。但普通高校又迫于学校规模扩大和教学任务量增加等方面的原因,不得不引进学历水平较高、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但运动技术水平低、运动经历少的体育专业教师来校任教。如此一来,便出现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教师运动技术水平低,难以让学生信服,“教不好,不愿学”的困难局面。

三、提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由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接受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面临着思想观念滞后、专业发展定位模糊和运动技术水平不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激烈的竞争就业中屡屡处于劣势,遭遇就业难问题。体育院系应当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入手,搞好顶层设计,走内涵发展之路,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为着力点,推行有效的改革方案。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走内涵发展之路。地方兴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体育专业学生培养过程起到导向、促进作用,也是检验培养过程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有人将其称为“顶层设计”。体育专业是应用技术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服务于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即以地方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为依据,从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这一根本之处入手,扎实稳步推进,切莫过度模仿、照搬传统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舍本逐末,一味追求新奇,急于扩大招生规模,兴办新型专业,设置庞杂无用且同质重复的课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地区间社会发展差异性十分明显,如若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盲目追求同质化,过度模仿照搬,必然出现邯郸学步、削足适履的结果。

2.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体育专业教师运动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授课效果的良莠,影响着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术的提高与否。针对前面所提到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教师运动水平不高、运动经历较少的现实问题,可以考虑采取“走出去,再培训;特殊人才,区别引进”的方法给予解决。所谓“走出去,再培训”是指给予现有在职的体育专业教师更多进修、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提高其体育专业技术水平,借此将当前国内,甚至国际上先进运动技术和训练手段带回学校,引入课堂教学,从而更新陈旧的教学方法。

此外,鼓励体育专业教师参加较高水平的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认证,从而提升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在区域体育竞赛和训练中的话语权和声誉。所谓“特殊人才,区别引进”是指对于具有较高运动技术水平,且运动经历丰富的专业体育人才,应考虑到其从事运动训练的特殊人才成长经历,适度放低学历要求的门槛,区别引进,必要的情况下,体育院系可派专人协同人事部门深入到国家或者省级体育专业训练队伍中,对紧缺运动项目的优秀师资进行选拔聘任,并给予相对优厚的工资待遇。

3.创建区域体育竞赛联盟,通过运动竞赛促进运动水平提高。可以尝试、鼓励、支持体育专业学生跨出校门,参与社会上各类运动项目的体育竞赛,譬如全市,乃至全省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的比赛,对取得优异竞赛成绩的学生给予重奖。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地方高校体育场地器材和体育专业教师资源的优势,组建“区域体育竞赛联盟”,吸引社会上各个组织团体参加,定期开展体育竞赛。如此,一方面可以提升高校在地方的社会影响力,进而达到塑造良好声誉和服务地方社会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区域体育竞赛联盟的平台,广泛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使得体育专业学生在运动竞赛中得到历练,了解到自身运动技术水平的短板,激励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紧练习,努力提高,真正实现“以赛代练”的目的,从而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4.提高学生主体性,向课堂要教学质量。学生是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其参与、关注体育课堂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体育课堂区别于一般性课堂,其授课过程需要在借助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物质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在专业体育教师的指导之下,有组织、有目的地学习体育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这一授课过程是在特殊设置的场景之下进行的,是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的综合体验过程,更是群体参与、协作进步的过程。体育专业教师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合理地设计每一节体育专业技术课程,巧妙地利用一切体育场地及体育器材设施,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集体思维”的长处,力争提高每一节体育专业技术课程的质量,力争做到体育专业学生在每一节体育专业技术课程上都有进步、有收获,使得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节节提高。

5.健全制度体系,保障教学过程顺利推进。为实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进行的师资队伍优化、区域体联盟创建、课堂教学质量提高,都不可或缺地需要相关制度体系的配套与完善。制度体系是实现既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教学过程的有力依据,更是其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我们要明确建立制度是为了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在这个前提之下协同学校的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等行政部门,与体育院系共同建立相关制度,做到分工得当、责任明晰。此外,还需要协调学校与社会组织团体的日常关系,积极吸引社会力量,使其参与改善与提高体育专业教学质量的过程,共同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

[4]孟庆国,曹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内涵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18).

[5]华长慧.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研究,2013(6).

作者:高海利

上一篇:企业工程成本物流管理探讨论文下一篇: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劳动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