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投资课程教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本文对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上的摸索与实践,提出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应明确课程定位,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学。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独立学院投资课程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独立学院投资课程教学论文 篇1:

“互联网+”战略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先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和“互联网+”战略,为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指明了新方向。在互联网的全面应用背景之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移动化和大数据化的特点。互联网金融、理财类产品与应用层出不穷,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独立学院投资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样的高要求,实施并加快独立学院投资学专业“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步伐势在必行。

关键词:“互联网+”;独立学院;投资学;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金融业务不断拓宽,金融产品推陈出新,市场对投资理财专业的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独立学院投资学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知识不丰富,实际操作能力欠缺,其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的提高面临很大困难。而“产教融合”是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优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综合能力为重点,在互联网时代,有效的把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创新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际有机结合。可见,“互联网+”背景下,给独立学院投资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1机遇和挑战并存

在“互联网+”的战略背景下,学生就业渠道拓宽,学习积极性提高。投资学专业的学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主要从事网络营销、客户服务和后台维护等方面的工作,打破银行、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服务机构对高学历的要求,为学生就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在就业形势良好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为专业课程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为相关课程教学的进步提供了原动力。目前,互联网金融采用线上和线下相融合,根据社会用人需求,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实施。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挑战,要求培养的人才既懂互联网应用,又懂金融投资业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授专业的投资理财类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文档编辑和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提高互联网金融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对计算机操作和網络的应用能力增强,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目前独立学院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目标相对滞后

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仍停留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还与金融投资行业发展呈现了脱节的情况。这种培养目标与实际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将会严重的影响到未来学生的就业,而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会太高,学生对金融行业的认同感也会逐渐的变淡。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切实鲜明,明确学生在行业产业链中的位置,以学生将来在产业链的定位来确定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的投资理财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严重的滞后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的。

2.2专业课程设置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的需求

独立学院投资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仍是以满足传统金融业务需求为依据的,实验实训课程少。主要表现在实验实训课时占总课时比重较小;实训硬件条件不到位;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同时课程的内容也跟不上了互联网金融时代发展的步伐,也脱离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师们习惯采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学生成绩”的评估办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的教学情况。在互联网金融日新月异的今天,投资理财类专业的教师就要随时的拓展、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注意改善评价的策略与方法。

2.3专业知识对工作岗位的需求帮助不大

独立学院主要靠自有资金建设和完善办学环境,而实验室及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相对较大,实验室及校内实习基地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学生们实际操作能力差,实训环节达不到预期目标,创新能力不足,大多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岗位需求没有初步了解,导致工作难以胜任,甚至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不能顺利就业。

3寻求投资学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是借助于公办高校的办学优势和社会资金的投入而发展起来的,需要专业教师、科研人员、企业等多方紧密合作,树立和强化品牌效应,拓展多元化的服务项目,将生产和教学相联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师资力量和实训实践教学基地。为保证投资学专业学生顺利就业,共同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1完善人才培养目标

投资学人才培养方案应基本达到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努力构建“基本理论满足+技能专长突出+成长空间大”的人才培养目标。互联网金融时代,对复合型互联网金融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要求更高,既要熟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适应区域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独立学院还要特别注意避开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复,将培养的重心放在强化应用特色、培养中高级复合型人才方面,实现人才错位培养模式。

3.2培养学生实践实训能力

增加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教学内容,重构和优化现有的投资理财类的专业课程内容。同时加大互联网金融实训室建设的投入,综合运用相关交易软件,熟悉业务界面。要把学生的实践、实训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环节来抓,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投资理财类专业的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社会调研类的学习组织形式,通过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丰富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3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

校企合作的目的在于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双赢”的局面;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今天,校企合作办学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不仅学生要去企业实习,而且专业教师要定期地去企业挂职锻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感受和学习行业的最新发展,共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与研究能力,做到师生共同进步。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最终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多方参与,具有显著实践性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进入社会前的职业准备。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实训项目为依托,将专业知识、综合技能、营销能力、职业素养进行整合,使其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朱靖.独立学院人才定位与培养模式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5,(12):448.

[2]黄德权,邹新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三型”投资理财人才培养模式——以广东商学院投资学专业(投资理财方向)为例[J].金融经济,2012,(02).

[3]解锡梅.互联网金融产品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4]朱维巍,董瑞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6,(03):9193.

[5]王翔.地方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06):7075.

[6]刘凤娟,瞿立新.金融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无锡为例[J].财会月刊,2012,(12).

[7]吴红霞.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8992.

[8]朱靖.试析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J].中外企业家,2016,(09):8687.

作者:朱靖

独立学院投资课程教学论文 篇2:

浅析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对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上的摸索与实践,提出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应明确课程定位,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学。

关键词:独立学院;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按照新机制、新模式、新运营体制举办的本科层次院校,它不同于普通大学的二级学院,有其独特的特征。在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开始逐渐转变办学方向,逐渐定位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与我国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路是一致的。财务管理是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它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适应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也必须做出适时、适当的改革,探索出适合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发展思路。

一、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定位不清晰,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独立学院招生层次属于三本,其办学宗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其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层次要高于高职高专学生,而动手操作能力要高于其他本科类学生。因此,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的定位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满足这样的要求。然而,实际过程中,大多数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建设创新能力较差,照搬母体高校教学模式的现象较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不能摆脱传统本科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缺乏前瞻性,仍然偏重知识教育,忽视其实践性和创新性。

2.实践教学基础薄弱,双师型教师匮乏

目前,许多独立学院财务管理教学还停留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1)实践教学基础建设不足。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事实上也只有较少的独立学院开设了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课。同时,也缺乏专门针对财务管理实践课程的软件,一些学校只能借助excel软件或一些会计软件来简单开展财务管理实践教学。(2)实践课程内容质量不高。大多数财务管理实践课程是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的,所选用的案例通常比较陈旧,案例之间连贯性并不强,缺乏系统的、综合的、完整的配套案例,而市面上可以参考的财务管理实践教材也并不多。(3)双师型教师匮乏。目前,独立学院的师资结构上,普遍的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即从年龄上,青年教师和返聘的老教师较多,而中年教师偏少;从职称上,助教和教授相对较多,而讲师和副教授比例还不够。对于青年教师,往往刚离开大学校门就进了另一个大学校门,其实践经历不足、教学经验尚浅,影响了独立学院面向应用型的发展进程,因此独立学院应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教研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完善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对策

1.明确课程定位,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的课程,因此独立学院在开设财务管理课程时应更加注意明确其定位。鉴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独立学院应将其定位于培养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能够熟练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面向未来就业,突出实用和创新的特点,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此基础上,设计合适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案,并合理的删减和调整教学内容。财务管理的内容一般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货币时间价值、风险和财务分析,这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是学习财务管理应该必须了解的,因此需要重点详细的讲解;二是核心应用部分,包括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管理四大块,它们之间密切联系,是一个连贯的有机体,在讲授时应结合理论知识,重点介绍其实际应用,在介绍完这几个模块之后最好选取两三个综合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系统的把握财务管理的知识;三是扩展应用部分,包括财务预算、财务战略、集团财务管理等,这部分内容难度相对较大,而实际过程中应用又并不多,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可以根据时间安排简单介绍、部分介绍或者不予介绍。

2.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

(1)改进教学方法

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自制力比较差,但却非常的活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往往并不适合他们,对他们来说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我们摸索改进,找到适合于他们特色的教学方法。财务管理实践性非常强,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配以经典案例和时下热门话题,吸引学生兴趣,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其实际的应用能力。财务管理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我们还可以模拟各种财务环境,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来进行筹资、投资决策等,从而让学生参与进来,达到互动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增加课堂趣味。当然,我们还可以选取一些专题项目,让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得出结论,并将成果进行汇报展示,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2)提高教学手段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我们应该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将图片、动画、视频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环境。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软件工具丰富课堂教学,比如Excel软件和ERP沙盘模拟软件等。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图表分析能力,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简化一些复杂抽象的问题。而借助ERP沙盘模拟软件,我们可以让学生分团队分角色模拟企业的实际运营,通过设定的演练规则,模拟市场环境,自主的进行企业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和管理、产品开发、营销策划、物资采购和财务核算等活动,从而在实战中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环节的财务运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加强财务管理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是加强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基础,独立学院应在充分利用会计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为财务管理的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设施环境。同时,还应引入财务管理实践教学软件,比如前面所提到的沙盘模拟软件。在这方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已经率先迈出了一步。2013年,我校成立了专门的ERP沙盘模拟实验室,购买了8套沙盘,并对相关教师进行了专门的培训,第一批实践的学生便在2014年的全国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脱颖而出,勇夺重庆赛区冠军,晋级全国总决赛。由此可见,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需要重视实践教学基础建设。

(4)培养专业教师

要培养应用型的学生,不能忽略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培养上,我校采取了“一对一”帮扶制度、新老教师互相听课交流制度、督导老师循环听课指导制度等,帮助新教师迅速完成角色转换,提升青年教师授课水平。在青年教师科研教研培养上,我校采取了“导师制”,即委任老教师为导师,带领青年教师参加教研教改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也会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科研、教研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前沿,提高专业知识和科研水平。在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我校定期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开展座谈,聘请一些相关专业人士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等,近期还正在筹划遴选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以此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丽艳.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

[2]潘培培.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重构[J]. 科技创新导报,2011,10

[3]卢新国.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会计之友,2008,3

作者:杨晓凤

独立学院投资课程教学论文 篇3:

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

摘 要: 从独立学院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面向独立学院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目标和定位,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环节、课程考评等方面提出了适合独立学院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措施。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效果明显。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计算机网络; 教学模式改革; 案例教学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在各个高等学校中,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但是在独立学院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课程目标和定位不清楚,很多独立学院采用原母体大学的“一本”本科生标准进行课程规划管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基本上与“一本”的相同,这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对教学也不满意,效果不理想,没能反映出独立学院的教学特色等。本人作为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主讲计算机网络课程多年,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抓住省级计算机重点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契机,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目标和定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和探讨。结果表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能从学习中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本文深入探讨了面向独立学院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和有效措施,以与独立学院的教师同行交流探讨。

1 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目标和定位

目前,我国多数独立学院在教学目标和定位问题上存在着偏差,课程都采用原母体大学的“一本”本科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体制等,无法反映独立学院的特色。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综合应用两个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一个自己独立的体系。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与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有所不同,它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对实验环境要求特殊,在人们生活中接触、应用得较多,因此对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计算机软件和相关硬件的结合,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学校和市场的密切联系。它基本上是一门跨专业课程。

根据独立学院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学习状况,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目标、定位与“一本”学生的课程目标、定位应有所不同。比如:“一本”学生的课程目标是要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强调技术开发能力的培养,而独立学院学生的课程目标是具有合格的基本理论知识,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独立学院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目标和定位是,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最基本的协议原理,注重网络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网络知识进行建设、配置、管理和维护中小型网络系统的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的职业型、应用型网络人才。

2 适合独立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改革和探讨

根据独立学院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目标及定位,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评价考核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讨。具体表现为,把重点讲授基础理论知识改为理论知识和实用性应用知识相接合,理论和实践并重,加强实用性的实践教学,同时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以教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课程教学等。

2.1 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计算机网络的课程学习中,学生开始的热情很高,对计算机网络非常有兴趣,但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接触到的网络概念和原理越来越多,并且都比较抽象、难懂,如协议、CMSA/CD、滑动窗口、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等等[1],学生就开始跟不上,会出现有点厌倦、畏难的心理。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要进行改革,针对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我们特别制订了有别于“一本”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立足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重点研究和解决了当前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更新,使现有基础课的难度降低一些、内容减少一些, 更加突出重点,使学生能够学懂,学好,学得主动、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主要思路是,压缩和裁减较难的知识点,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淡化具体计算推导过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有些较深的理论可以不必深入讲解,只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网络概念和原理。加强网络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习,例如域名系统、Web应用、电子邮件、局域网等应用,使学生容易理解网络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组建网络所需要的技术,熟悉管理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方法。

此外,由于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因此我们在课程的讲授时,既分析经典的网络基本理论,也注意到目前最新的网络技术,以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网络技术的发展动态,使学生知道所学、掌握所用,明白所学知识将来如何用,为今后工作就业打下坚实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基础。这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2.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独立学院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状况决定了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是认知主体,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改变为以传授学习方法为主的模式,提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课程教学等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⑴ 教师在讲授课程知识的同时,要更注重传授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课程内容讲授之前或之后,让学生查阅相关网络资料,并自学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⑵ 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通过启发式提问、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等多种方法[2],组织课堂教学,增加交流、反馈等支持主动学习的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⑶ 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有关的内容,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网络体系结构中每一层协议数据单元及其封装过程时,由于该知识点比较抽象,因此传统黑板方式很难表述清楚,采用图形与动画方式,则可以把每一层封装的过程演示出来,既生动形象,又易于理解和掌握。

⑷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网站,采用网络教学手段。我们开发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采用网络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扩充教学内容,实现师生互动。目前平台上提供了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指导书、电子课件、练习题、参考文献、课外相关网站、课件动画等教学资源,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还因为多媒体的信息量大、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的特点,可以方便地进行自学;同时平台也开通了在线答疑的功能,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提问,教师也可以及时解答学生疑惑,网上答疑和讨论拉近了师生距离,方便师生交流。

2.3 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了实践环节和实践性项目,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院抓住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契机,投资250万对网络实验室进行了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网络基础实验室和网络综合实验室,实验环境和条件大大改善,完全可以满足课程教学实践的需要。网络工程组的教师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专门组织编写了鲜明特色的实验教材-独立学院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该实验指导书紧密结合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减少了协议理论分析方面的实验,增加了实际应用的实验项目[3]。我们设计了基本实验、设计实验、综合实验等合计15个实验项目,涵盖了网络环境的组建、对等网的组建与管理、网络互连与路由的配置、网络服务器的设计与架构、网络综合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实验项目紧密联系社会应用。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改变传统实验教学思想,采用了“案例项目教学”的模式,以具体网络规划、建设、管理为案例,详细讲授过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验教学指导方式(如图1所示),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

[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学习辅助材料(网站)]  [同组伙伴]  [指导老师]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验教学模式

通过以上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实验效果较好;通过课程实验,学生普遍感到不仅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也增强了其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2.4 课程评价考核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课程评价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掌握的能力,对实践技能的考察较少,这样的考核达不到考核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无法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存有“重知识,轻能力”,“重笔试,轻操作”的弊端[4]。因此,根据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我们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进行全面综合评价,不只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要考核应用实践能力,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并使评价方式多样化,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加大了平时成绩、实验考核成绩的比重,淡化记忆性内容的测试,尽量减少评估的偏差,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上。

3 结束语

本人对多届独立学院的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实践表明,与以前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收益大,学会了自主学习,实际应用能力明显提高,提高了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讨之路还很长,特别是针对独立学院的定位和培养目标,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地进行课程教学、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等多方面的改革,注重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概念、新技术,同时强化实训,以有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马慧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370-372

[3] 仲红.“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8-90

[4] 陈小东.浅析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研究[EB/OL],http://www.studa.net/network/111109/11572587.html,2011.11.

作者:张川 杨润萍 周宗钢

上一篇:三维教学模式初中地理论文下一篇:虚拟现实技术体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