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华裔身份论文

2022-04-16

摘要:近十余年来,国内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视角和新内容。这些新视角主要有跨国研究,空间研究,审美研究,多元文化主义研究,存在符号学研究和伦理研究等;新内容主要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美国梦研究,中国形象研究,疾病书写研究,荒原叙事研究和华裔文学批评研究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写华裔身份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书写华裔身份论文 篇1:

书写华裔多元文化身份

摘要:汤亭亭是华裔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她的作品在表现不同文化传统,华裔生活还是叙事形式等都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汤亭亭作品的叙事特点,即“讲故事”,多种文体和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

关键词:讲故事;文体;传统叙事;文化身份

汤婷婷无疑是自70年代后期以来华裔美国作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位。她的《女勇士》、《中国佬》和《孙行者》荣获美国各类文学大奖,使其在美国作家中享有盛誉。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她通过运用多种文体、讲故事、中国传统叙事手法,将现代西方叙事策略和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手法兼收并蓄,将寓言故事与通俗故事揉为一体,互为言说,自由转换,并在中美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下使之象征化、寓言化,使得小说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

一 传统中国小说的叙述结构

虽然生长在美国,汤亭亭不可能摆脱从父母那里承继来的中国血统和中国文化传统。她对中国的了解和体验,建立在母亲给她讲的中国故事传说之上。此外,汤亭亭还曾读过英语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中国神话故事、李白、杜甫诗选等。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汤亭亭在作品中也借用了传统中国小说的结构形式来描述华裔在美国的生活,抒写华人的英雄业绩,重建华裔历史,追寻美国华裔的身份和位置。

《中国佬》巧妙地戏仿中国小说的特殊结构模式,质疑和颠覆了貌似客观的官方历史的权威,从而实现了对华裔历史的重构。此书共有六个主体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小标题1,“中国来的父亲”;2,“檀香山的曾祖父”;3,“内华达山脉中的祖父”;4,“造就更多的美国人”;5,“美国父亲”;6“在越南的弟弟”。在这六个主体故事之间,还穿插了十二个轶闻插曲式的小故事。有的来自中西文学作品,有的是神话传说,有的是新闻报道,有的是史实,也有作者自撰的故事。她有意将典故、历史、轶事、新闻等传说故事与主体部分的现实故事并置在一起,书写出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代又一代华裔移民的事迹。她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叙事结构,把情节不相联系的几个故事排列在一起,在叙述中颠覆华裔男性在美国主流社会的负面形象,重塑美国华裔历史,重拾美国华裔破

碎、丢失的文化身份。

二 讲故事

口头文学的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因其表演性和社会性,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在影响人的行为与文化传播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代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移民妇女移民美国后,她们对自我的认同面临重重危机。为缓解移民生活的压力,一些中国移民妇女会以保持中国文化习惯的方式,如品尝中国美食、讲故事等,在精神上安慰自己。她们希望通过“讲故事” 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灌输给孩子。“讲故事”是第一代华裔美国妇女的生存策略,她们通过这种方式来给自己建立一个精神的家园,想象中国,也构筑梦想。

在创作中,汤亭亭有意识地在她的作品中使用“讲故事”的叙述策略,借以表达自己双重文化背景中华裔文化之本。她的作品注重语言的表演性打破了西方文学传统中体裁与叙事媒介的界限。正如她在其访谈录中所说的那样,汤亭亭煞费苦心所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为了在肯定多元文化的同时,不断追溯过去中寻找自己的身份,努力缓和两种不同文化带来的冲突与对立。“这些是讲故事者的故事…是华裔美国人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位作家,我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这是我的书中真正的人,我尽力准确地去叙述他们,我讲述他们对自己的虚构。”【1】

立足于多元文化的同时,汤亭亭从女性视角出发,试图溶解两性的不和谐因素,肯定华裔女性的文化身份。在她的成名作—《女勇士》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交替出现却又相互对立的叙述者。母亲与女儿以“讲故事”为武器进行斗争,母亲要用故事来教育女儿成长。母亲是一个派生出来的叙述者,她讲的故事千奇百怪;无名姑姑的故事、花木兰的传说、自己求学的经历、各种鬼怪故事……女儿边听,边重述,母亲讲的故事变得面目全非。“白虎山学道”中。母亲叙述的故事的现实层面视角是,母亲讲述中国的神话和传说故事;而“我”叙述故事的现实层面视角则是:身处现实世界的“我”讲述神话或传说世界中的“我”的故事,即虚构自己的故事。显然“我”在虚构姑姑故事时,渗透了现代女性的经验,与母亲讲述的故事相抗衡,从而消解了母亲故事中传递男权话语的功能,构建了华裔女性的自我话语权和文化身份。

三 糅合多种文体

汤亭亭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在备受推崇的同时也引来了多方面的争议。而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其体裁,主要围绕它是自传,神话改写还是小说体展开。实际上,汤亭亭作品体裁杂糅了各种文体,她的作品融汇神话、传奇、历史、自传等多种体裁,贯穿着作者与叙事者交叉而又分离的沉思、回忆和想象,无论在表现内容或形式方面都显现出对文类的跨越性。汤亭亭正是试图通过自己的这种杂化叙述,既在读者那里复活自己祖先辉煌的过去和失却的记忆,从而也为个人和她所属群体的新身份证实。

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就彻底打破了时空顺序和线形叙事模式。小说中有两位叙述者和两种叙事视角:一个是“母亲”,另一个是“我”。因此可以说,母女俩是这部作品的共同完成者。虽然一部自传必然要涉及到作者之外的人物,但是从其结构和内容上看,必须是以作者为中心的。此外,《女勇士》一书展现给读者的完全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书中虽然有许多史的成分,从中可以考证一些确实发生过的事实和历史人物,但在“我”的外部世界中,只有少数的公共场所和历史事件是从汤亭亭的生平中可以辨认得出的。

其次,《女勇士》还可以被看作是汤亭亭的自传。《女勇士》虽然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别人为叙述中心展开叙述,但最终目的是为了成功地描写“我”作为一个美国华裔女性,在中美文化夹缝中艰辛的成长过程。小说中的五个故事虽然各有自己的叙述重心,但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对作者的成长经历起着重要影响。女性主题成为联结五个不同故事的主线。每一个故事都为成长过程中的作者提供了一个女性角色模式,从整体来看,真正的中心还是作者自己,表现了作者在中美两种文化的缝隙中挣扎、质疑、寻找自身位置的奋斗过程。

结语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汤亭亭作品的叙事策略呈现出多种特点,而且受到越来越多批评家和华裔文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汤亭亭运用多种叙述策略,试图通过追溯华裔文学叙事方式的根源,突显华裔族性,表述华裔情感,构建华裔多元文化身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华裔作家叙事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在当今全球文化的并存与逐步融合中真正在美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的领域中去提升华裔文学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Kay Bonetti.An Interview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 Conversations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 Mississippi: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8:37.

[2] 汤亭亭.女勇士.李建波.陆承毅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3] 汤亭亭.孙行者.赵伏柱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4] 汤亭亭.中国佬.肖锁章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作者:蔡 青 刘笑飞

书写华裔身份论文 篇2: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内容:2005—2015

摘要:近十余年来,国内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视角和新内容。这些新视角主要有跨国研究,空间研究,审美研究,多元文化主义研究,存在符号学研究和伦理研究等;新内容主要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美国梦研究,中国形象研究,疾病书写研究,荒原叙事研究和华裔文学批评研究等。华裔文学研究在继续关注汤亭亭、谭恩美、赵健秀和任碧莲等经典华裔作家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早期华裔文学和哈金等新移民华裔作家的创作。华裔文学研究需要注意华裔文学内部的异质性,关注华裔文学中的新移民生活叙事和跨国叙事,注重社会历史背景的演变和华裔群体中的阶级差异,重视华裔文学中的跨界书写现象。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新视角;新内容;异质性;跨国叙事;跨界书写

自上世纪60年代末至今,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传统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视角和新内容。当然,这里所说的“新”只是相对而言,比如美国亚美研究学界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亚美文学研究的跨国转向,但相对于早期的后殖民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亚美文学的跨国研究依然是相对较新的课题,而且国内对华裔文学的跨国研究依然处于理论介绍和辩论阶段,研究成果不多。本文中的美国华裔文学主要指美国华人或华裔作家用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严歌苓等华人或华裔作家用汉语创作的华文文学作品不在考察范围内,但必要时会略有提及。在时间上,本文以2005至2015这十年为跨度,这一时间段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吴冰、程爱民、浦若茜和张龙海等对华裔文学的研究综述一般截止至2005年前后。此后,赵文书和刘增美等对华裔文学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综述,主要是对华裔文学研究现状的宏观反思。本文在现有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采用详略结合的方式,对近10年左右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一些相对较新的视角和内容进行综述,列出该研究视角或内容的代表成果,必要时对这些成果进行概述,并在文章最后提出对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一些想法。

一、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国内外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传统的研究视角,如社会历史研究、后殖民研究、女性主义研究等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主要有跨国研究、空间研究、审美研究、多元文化主义研究、存在符号学研究和伦理研究等。跨国研究要求改变传统华裔文学研究中立足于美国本土的批评导向,从祖籍国和移居国之间的张力来考察文化、身份、性别和后殖民性等问题,这一批评视角的代表作品有林玉玲(Shirley Lim)等主编的《跨国主义亚裔美国文学:场所与过境》(Transnational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Sites and Transits, 2006)等。该书编者们认为亚美经验的本质是流散和跨国移居,而亚美文学是对亚美人士跨国经验和跨国想象的艺术再现,因此应该从跨国的角度研究亚美文学中的性别、空间、身份、流动性和后殖民性等问题①。对华裔文学的跨国研究,学界存在争议,比如黄秀玲(Sau-ling Wong)在《去国家化之再思考》(“Denationalization Reconsidered: Asian American Cultural Criticism at a Theoretical Crossroads”,1995)一文中坚持亚美文学研究的美国本土导向,强调亚裔群体内部以及亚裔与其他少数族裔的联合,继续为亚裔争取权利②。她对亚美文学的跨国研究持保留意见,在另一篇文章中,认为亚美文学的跨国研究可能会使亚美文学在跨越美国来到亚洲后被亚洲民族主义者利用,把亞美文学视为亚洲文学的一部分,削弱亚美文学研究为亚裔争取权利的初衷③。潘志明在《跨国主义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之我见》一文中也质疑华裔文学的跨国研究,认为“华裔美国文学想象总体上展现的是移民意识”,“至少就当代美国华裔文学而言,跨国主义亚裔美国文学批评本质上似乎是缺乏批评对象而且是一种不合法的话语”④。

对华裔文学跨国研究的争论在某种程度上源于华裔文学内部的异质性和对“跨国”这一概念的界定。华裔作家和华裔文学是充满异质性和张力的概念,作家在个人经历,创作背景,创作语言,创作题材和对中美文化的态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对亚美文学内部的异质性,骆里山(Lisa Lowe)早在1991年的《异质性、杂糅性和多样性》(“Heterogeneity, Hybridity, Multiplicity: Making Asian American Differences”)一文中就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讨论。汤亭亭和谭恩美等本土华裔作家的创作从历时性角度来看,也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她们的作品既有早期以移民生活经验为主的《中国佬》(China Men, 1980)和《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 1989)等,也有近些年来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第五和平书》(The Fifth Book of Peace, 2003)和以跨国旅游为主线的《拯救溺水鱼》(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 2005)等。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哈金等新移民华裔作家的跨域书写进一步增强了华裔文学内部的异质性。除了华裔文学内部的异质性,“跨国”这一概念的界定也是华裔文学跨国研究争论的原因之一。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讲,“跨国”不仅包括人和资本等对国界的跨越,也包括文化和文学想象等对国界的跨越。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汤亭亭和谭恩美等华裔作家的创作还是新移民华裔作家的创作都表现出明显的跨国特征。即便是人物对国家边界的跨越,谭恩美的《喜福会》和汤亭亭的《中国佬》也都提到了人物从美国回到中国或从中国漂洋过海到美国的物理意义上的跨国现象。可见,对华裔文学的跨国研究既应该注意对“跨国”这一概念的界定,也应该注意华裔文学内部的异质性。国外华裔文学的跨国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而国内华裔文学的跨国研究还处于理论准备阶段,研究成果除了潘志明的上述论文还有丰云的论文《跨国主义视野中的新移民文学》(2010)、潘雯的论文《流动于跨国时代: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2011)和赵文书的论文《跨国语境下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2013)等。国内华文文学的跨国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杨匡汉的论文《海外华文文学中的跨界叙说》(2009),张栋辉的博士论文《论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跨域书写》(山东大学,2011年,仵从巨指导)和刘俊的专著《越界与交融:跨区域跨文化的世界华文文学》(2014)等。

华裔文学的空间研究主要从具体和抽象空间,地理和文化空间等方面讨论华裔文学中的家园、文化、性别和身份问题。如Su-ching Huang的专著《移动家园:亚美文学中的空间和文化协商》(Mobile Homes: Spatial and Cultural Negotiation in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2006)从性别、美国景观、烹饪、异质性和空间协商等方面研究蒋彝、聂华苓、雷祖威和伍慧明等华裔和亚裔作家的小说。蔡晓惠的博士论文《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南开大学,2014年,刘俐俐指导)用约瑟夫·弗兰克(Joseph Frank)的“空间形式”概念和霍米·巴巴“第三空间”的理论从故事层面的空间和语言层面的空间来探讨华人作家的身份建构问题,认为“不同形式的空间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华人作家的身份认同倾向,成为美国华人文学构建和表现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⑤。

华裔文学的审美研究关注华裔文学的语言、创作技巧以及文本中的矛盾情结和艺术模糊性,既关注作品内容也关注作品形式,将华裔文学文本视为族裔性和文学性的统一体,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政治性和国内华裔文学的“唯文化批评”的趋势。⑥如Davis等主编的《文学姿态:亚美文学中的审美》(Literary Gestures: The Aesthetic in Asian American Writing, 2005)從体裁,正典性(canonicity)和叙事的角度研究亚美文学的审美价值。张琼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撰写的专著《矛盾情结与艺术模糊性:超越政治和族裔的美国华裔文学》(2006)强调华裔文学的审美价值,认为华裔文学应该被首先视作文学和美学的客体,而矛盾情结和艺术模糊性则是华裔文学魅力的源泉。

华裔文学的多元文化主义研究主要从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出发分析华裔文学对多元文化主义的迎合和批判。从这一批评视角研究华裔文学的学者主要认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在后民权时代改善了少数族裔生存环境的同时,依然是以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为背景和基础,在后资本主义时代将少数族裔的文化商品化的一种话语体系。这一理论视角的研究成果主要有Youngsuk Chae的专著《政治化亚裔美国文学:走向一种批判的多元文化主义》(Politicizing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Towards a 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 2011)和张亚丽的专著《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中的亚裔美国文学》(2013)。上述两部作品把亚美文学文本分为对多元文化主义的迎合和批判两类,前者如黄玉雪的《华女阿五》,后者如伍慧明的《骨》。不过华裔文学对多元文化主义除了迎合和批判外,还可能存在既迎合又批判的第三种情况。比如哈金的《自由生活》在运用“上升叙事”(ascent narrative)讲述主人公吴楠一家通过努力实现美国梦的同时又揭露了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歧视。

魏金凤和赵毅衡的著作《边缘生存:北美新生代华裔小说的存在符号学研究》(2013)以刘绮芬(Evelyn Lau)、张岚(Lan Samantha Chang)和伍美琴(Mei Ng)等新生代女性华裔小说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叙事学角度对文本进行细读,用后现代文化理论研究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建构,并用塔拉斯蒂(Eero Tarasti)的存在符号学和列维纳斯的存在主义哲学对作品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进行了评述,再现了新生代华裔女性对自我身份的思考,对族群的回归和对多元文化融合的憧憬。邹建军的专著《“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2008)从伦理研究的视角研究谭恩美小说中的母女关系,从两性、战争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母女冲突的原因。作者认为谭恩美在小说中着力表现的是“和”在正向和方向的共存,这一概念构成了谭恩美小说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谭恩美小说艺术张力的源泉。除了这些研究视角外,近些年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新视角还有残障研究、创伤研究、语言哲学研究和文化翻译研究等。

二、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新内容

除了研究视角的革新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近些年也出现了新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华裔文学中的美国梦研究、华裔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华裔文学中的疾病书写研究、华裔文学中的荒原叙事研究和华裔文学批评研究等。华裔文学的中国梦研究主要分析华裔文学对美国梦的再现,具体来说就是美国梦对华裔的意义,华裔对美国梦的追寻,华裔美国梦的实现或幻灭。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张延军的专著《美国梦的诱惑和虚幻:华裔美国女作家作品研究》(2014)等。华裔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或讨论华裔作家对中国形象的再现或将华裔作家与白人作家对中国形象的再现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这种再现背后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等问题。这一研究内容的成果有詹乔的博士论文《论华裔美国英语叙事文本中的中国形象》(暨南大学,2007年,饶芃子指导)、唐海东的博士论文《异域情调·故国想象·原乡记忆: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复旦大学,2010年,陈思和指导)和杨华的博士论文《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山东大学,2012年,黄万华指导)等。蔡青的博士论文《后殖民语境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疾病书写分析》(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赵沛林指导)研究华裔女性作家的疾病书写,认为疾病书写是华裔女作家在主流社会和中国男权文化双重压迫下所造成的身心摧残的表征,而华裔女作家试图通过疾病书写进行自我治疗和抗争,从而颠覆二元对立的身份认同。徐刚和胡铁生的论文《华裔美国文学“荒原叙事”的当代发展:以〈第五和平书〉和〈拯救溺水鱼〉为例》(2015)梳理了华裔文学中荒原叙事传统的形成和发展,认为华裔文学中的荒原叙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来疗救当代西方的精神荒芜。汤亭亭的《第五和平书》和谭恩美的《拯救溺水鱼》“以中国文化智慧来解析美国当代社会精神荒原产生的原因,揭示了由此而产生的当代美国人精神创伤的实质,以普世态度为西方精神荒原尝试寻找救赎道路”⑦。美国华裔文学的元批评以华裔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如刘增美的博士论文《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张杰指导)对美国华裔文学批评进行历史考察,认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应该注重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将中美华裔文学研究的批评范式结合起来,从族裔性和文学性融合的角度考察美国华裔文学。除了这些研究内容外,近几年来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也关注作品中的祖先崇拜、基督教元素、恶作剧人物等内容。

近些年来,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范围也有所拓展,学者开始关注早期华裔文学和哈金等新移民华裔作家的作品。盖建平在博士论文基础上撰写的专著《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历史经验的重勘与当代意义的构建》(2014)对早期华人文学中的《金山篇》《逐客篇》《苦社会》和“木屋诗”进行文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跨学科解读,对早期华人的移民经历进行文化考古学式的再现,分析了早期华裔文学阐释与华裔历史经验重写之间的关系。李贵苍的专著《书写他处:亚裔北美文学鼻祖水仙花研究》(2014)结合水仙花创作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分析水仙花对当时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的再现和颠覆以及对华裔形象的正面塑造,并从当下语境入手,着重论述了水仙花的“世界一家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除了对早期华裔文学的关注外,华裔文学研究也开始关注哈金等新移民华裔作家的创作,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哈金和闵安琪的作品上。美国现有研究哈金的博士论文5篇(1篇专门研究,4篇外围研究),主要研究哈金小说中的男性气质、自由观念、文化错置、对历史的再现和作家的主体性;研究论文2篇,研究《自由生活》中新移民在跨国语境下的身份型塑和哈金收录于《新郎》(The Bridegroom, 2000)中的短篇小說《打虎者难寻》(“A Tiger Fighter Is Hard to Find”, 2000)与武松打虎的互文性。研究闵安琪的博士论文有4篇(外围研究),研究论文有5篇,集中在《红杜鹃》(Red Azalea,1994)上,主要从文化研究、女性主义、后殖民研究和跨国研究的角度研究作品中的沉默与历史、“文革”书写、女性气质、文化身份、东方主义和作家的主体性等问题。

国内对哈金等移民华裔作家的研究在近几年兴起,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但多集中在哈金以中国为背景的作品上。最早的哈金研究文章是郭栖庆2001年发表在《外国文学》上的《无奈的等待,等待的无奈:哈金和他的获奖小说〈等待〉》。国内现有研究哈金的博士论文10篇左右(外围研究),主要研究哈金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文革”书写、身份认同和语言特点等。研究哈金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有17篇,集中在哈金的《等待》和《移民作家》(The Writer as Migrant,2008)两部作品上。蒋冬梅把这些论文的批评范式总结为四种:第一,后殖民主义批评范式,主要用东方主义理论分析哈金在创作中对东方主义的迎合和自我东方化的倾向;第二,存在主义批评范式,主要分析哈金对人生的无耐和人类道德困境的探讨;第三,形式主义批评范式,主要分析哈金的叙事技巧、语言特点和写作风格;第四,外围研究,将哈金的作品纳入美国华裔文学中,研究华裔作家的身份以及华裔文学的主题和人物⑧。蒋冬梅的统计截止2008年,之后的哈金研究在上述4个批评范式的基础上又从华人离散的角度对哈金作为移民作家的创作观进行研究,探讨哈金通过文字跨越国界,实现精神上的回归,如陈爱敏和陈一雷的论文《哈金的〈移民作家〉与“家”之情愫》(2013)等。国内研究闵安琪的博士论文有4篇(外围研究),主要探讨作家的身份认同和女性书写以及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和创伤叙事等。研究李翊云的CSSCI来源期刊文章有2篇,分别从存在主义和叙事策略的角度研究李翊云的《千年敬祈》。李静在论文《困境中的人——获得语中国女作家李翊云小说论》(2009)中分析了作家通过讲述人类生存状态的故事,从“物质层面的生存困境、婚姻爱情方面的情感困境和追问人生终极意义的精神困境”三个方面,再现了作家对“人类的生存困境以及无可选择之选择的存在主义思考。”⑨戴月行在《镜像:读者为它者和作者为它者——李翊云的小说和创作》(2013)中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个别与普遍四个方面分析作家在自己的主体性和作者的阅读期待之间的张力以及作家对他者性和普适性的协商⑩。除了研究论文外,《外国文学动态》对李翊云的每部作品都有评介。除了上述论文之外,卫景宜的专著《当代西方英语世界的中国留学生书写:1980-2010》(2014)从跨文化的视角,立足于中国本土和跨国的双重语境,对新移民华裔文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重点研究了哈金、严歌苓、闵安琪、裘小龙和李翊云的创作,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新移民华裔文学的著作,为新移民华裔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三、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思考

通过对上述美国华裔文学研究新视角和研究内容的梳理,结合美国华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整体历史,认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应当将国内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批评范式结合起来。赵文书认为国内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研究视角和内容上大致相同,都围绕性别、族裔和文化等方面讨论身份问题,但讨论的前提和目的却不尽相同。大体而言,美国的华裔文学研究根植于美国本土,阐述华裔在美国存在的合法性,表现出明显的政治性;而中国的华裔文学研究则立足于中国文化,强调中国文化对华裔文学的影响,表现出“唯文化批评的趋势”。赵文书和刘增美等指出了这两种批评范式的缺陷,认为应该将它们结合起来,在跨国的语境下从美国本土和中国文化以及作品的族裔性和文学性双重视角考察美国华裔文学。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华裔文学内部的异质性和华裔文学中的跨域书写现象,针对作品的叙事内容和特点灵活选取研究视角。

其次,华裔文学研究需要注意社会历史语境的演变和华裔群体中的阶级差异。以华裔文学中的移民生活叙事为例,赵健秀的唐人街叙事中的叙事空间一般局限在唐人街内。这一特定叙事空间除了反映在前民权时代主流社会对少数族裔的压迫外,也反映了地域和国家疆界的相对固定性和难以跨越性。而在全球化和后民权时代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下,哈金《自由生活》中的新移民生活叙事超出了唐人街的叙事空间,体现出华裔在美国本土以及中美两国之间的流动性。然而,这种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华裔群体的流动性又存在着阶级差异。如果说中上层阶级的华裔群体表现出美国本土和国际间的流动性的话,那么下层的华裔群体依然生活在唐人街这块飞地,伍慧明的《骨》就是对这一群体的写照。

再次,国内对新移民华裔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叙事上,存在一定偏颇。新移民华裔文学中有三种叙事,中国叙事,美国叙事和中美跨国叙事。中国叙事是作家在西方语境下讲述中国的故事,如哈金的《等待》(Waiting, 1999);美国叙事以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经历为主,如哈金的《自由生活》(A Free Life, 2007);中美跨国叙事在中美两国交替展开,再现作品中人物在祖籍国的经历对他们在美国生活的影响,如李翊云的《比孤独更温暖》(Kinder than Solitude,2014)等。国内学者多关注新移民华裔文学中的中国叙事,而对美国叙事和中美跨国叙事关注不够。事实上,将新移民华裔文学中关于新移民生活的美国叙事和赵健秀和汤亭亭等华裔作家作品中的移民生活叙事进行对比研究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另外,国内外还没有学者用跨国主义理论,从祖籍国和移居国之间的互动来讨论李翊云的《比孤独更温暖》和邝丽莎的《在金山上》(On Gold Mountain,1995)中所表现的文化和身份问题。

另外,有学者指出华裔文学主题从族裔性到普适性的转变,比如卫景宜认为新移民华裔文学“讲述了众多发生在‘文革’期间的故事,以此思考并探讨普适性价值观的问题。”当前华裔文学确实表现出了从族裔性到普适性转变的趋势,但这些普适性价值依然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是华裔作家在西方语境下用民主和自由等“现代性”普适价值观回望故国,对特定时期,尤其是“文革”时期的中国进行“现代性”启蒙叙事,映射了西方的先进和中国的落后,是一种较为隐蔽的东方主义。

最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华裔文学中的跨界书写现象越来越明显。新移民华裔文学本身就有中国叙事,美国叙事和中美跨国叙事。美国本土出生的华裔作家也会进行中国叙事和跨国叙事,比如邝丽莎的《雪花秘扇》(Snow Flower and the Secret Fan, 2005)以清末湖南江永县的老同传说为题材,是典型的中国叙事作品,而她的《在金山上》又講述了冯氏家族四代辗转于中美两国的生活经历,有明显的跨国书写的特点。此外,美国白人作家的取材也会超出美国本土,转向亚洲国家,白人作家杨科(James Janko)的《野牛男孩和杰罗尼莫》(Buffalo Boy and Geronimo, 2006)把背景放在越战时期的越南和柬埔寨的边界地区,通过两位叙事者讲述了美军和越南人民的生活。该小说获得2008年亚美研究会年度小说奖,引起了评论界关于亚美文学定义的激烈辩论。这些现象只是亚裔和华裔文学中跨界书写的一些例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华裔文学中跨界书写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这种跨界书写给美国华裔文学的概念和批评提出了挑战,是今后美国华裔文学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 Lim, Shirley, et al., eds. Transnational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Sites and Transits. Philadelphia: Temple UP, 2006, p1-3.

② Wong, Sau-ling.“Denationalization Reconsidered: Asian American Cultural Criticism at a Theoretical Crossroads”. A. Singh and P. Schmidt eds. Postcolonial Theo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Race, Ethnicity and Literature. Jackson: UP of Mississippi, 2000, p122-148.

③ Wong, Sau-ling.“When Aisan American Literature Leaves‘Home’: On Internationalizing Asian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N. Brada-Williams and K. Chow eds. Crossing Oceans: Reconfiguring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in the Pacific Rim. Hong Kong: Hong Kong UP, 2004, p29-40.

④ 潘志明:《跨国主义亚裔文学批评之我见》,《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4期。

⑤ 蔡晓惠:《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刘俐俐指导,2014年。

⑥ 孙胜忠等认为国内的华裔文学过于强调中国文化对华裔作家和华裔文学的影响,存在着“唯文化批评”的倾向,见孙胜忠:《质疑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唯文化批评”》,《外国文学》2007年第3期。

⑦ 徐刚、胡铁生:《华裔美国文学“荒原叙事”的当代发展:以〈第五和平书〉和〈拯救溺水鱼〉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

⑧ 蒋冬梅:《哈金研究现状》,《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第3期。

⑨ 李静:《困境中的人——获得语中国女作家李翊云小说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4期。

⑩ 戴月行:《镜像:读者为它者和作者为它者——李翊云的小说和创作》,《当代文坛》2013年第3期。

(责任编辑:张卫东)

作者:唐书哲

书写华裔身份论文 篇3:

“越界”式成长

摘 要:华裔美国文学逐日成为显学,对其教学与研究日趋火热,本文从华裔美国的“越界”特点出发,对华裔美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作出探讨,并提出有意义的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理解与欣赏华裔美国文学:应重视华裔美国历史与文学史的互动与改写;注重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多重“越界”;注重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美学“越界”,以及在文化的交叉、变异与融合中产生的文化误读现象。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越界;教学与研究

华裔美国文学肇始以来,世界文坛这片沃土愈见丰腴,其研究逐渐呈现显学趋势。在美国,华裔美国文学作为一门课程大多设在美国亚洲、族裔研究学科的研究和教学范畴内。国内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专著与作品选编日渐增多,20世纪80年代开始,华裔美国作家和作品就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文学课程,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设了华裔美国文学的专业课程。诸多高校成为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基地与中心,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最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华裔美国文学不仅成为硕士、博士阶段的研究对象,现今已逐步进入高校外语专业的课堂中,公选课和专业选修课都有相关作品的讨论与学习。

华裔美国文学领域是一个由于越界引起的文化交叉重合地带。越界是指跨越族裔、国籍、疆域、文化的界限,是华裔美国文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作家的生存现实和族裔经验决定了文学视野中的诸种越界。因为错位,所以越界,然而一次越界并非一蹴而就,越界可以导致另一次错位,所以跨越无形疆界的华裔作家们,游荡在“错位与超越”之间,他们在越界中想象着、建构着、创新着;在越界中对话、游移疏离、放逐;又在越界中回归:他们越界着,但从不曾远离文学之心。越界对于他们来说,是需要亦是趋势。可以说,华裔美国文学一直在越界中成长着。

鉴于对中美文化的亲缘性和不可剥离性,华裔美国文学既隶属于美国文学一支,可以说又属于世界华人文学的一支。华裔作家具有自身多元文化中成长这种独特的人生体验,他们的作品切入成长生活历程的角度与本土作家不同,注重“民族”“历史”“文化”等互有联系的成长记忆与命运的书写,形成了与中国本土文学与其他地域的华人文学相异的生存空间与独特内涵。因此,因华裔美国文学的独特性,必然不能将其纯粹当做中国文学或者美国文学来解读与教授。本文从华裔美国的“越界”特点出发,对华裔美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作出探讨,并提出有意义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华裔美国历史与文学史的互动与改写

华裔美国文学是特殊地域、历史、文化的产物。它源于美国的华人移民,其生存状态与美国移民需求,美国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关系等对华人政策的变化、中国当局形势,以及华裔移民本身等有重大联系。华裔族群的刻板印象如黄祸,陈查理,模范少数族裔等正是主流不断类型化,本质化,妖魔化而建立起来的。其作品中反映的“单身汉社会”“契子儿子”“洗衣店”恰恰是华裔移民悲壮的移民史。在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形塑和规范下,亦即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凝视(gaze)下,华裔的“他者”(other)形象被持续建构中,华裔族群历史遭到灭迹,属于华裔的文化生存空间不断被加以限定。华裔作家们不断笔耕讨伐,冲破主流的书写疆域,反抗主流,为建立华裔族裔性而不断尝试。

利用书写的越界,华裔作家们质疑了既有的规范,改变了既定的主流秩序,否定了不公平的现状,同时更挑战了权威,打破了原有的观念;这种反抗带有建构性:“逾越是跨国由戒律或法律或传统设下的疆界或界限,是违规或侵犯。不过逾越不仅如此而已,逾越是宣告甚至赞扬戒律、法规或传统。逾越既是否定也是肯定的深刻反省的行为。”所以,越界既是“否定的政治”(politics of negation),也是一种“肯定的政治”。在破与立之间重建文学传统(canon),回归自我,回归到真实的不被扭曲的文化经验中。所以,可以说华裔作家们给美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欣赏视角,新的写作范式。所以,在华裔美国文学的教学中,应注重对移民历史的理解,关注作家们如何逾越传统,对主流刻板印象进行批判。

二、应注重华裔美国文学的多重“越界” 研究

纵观华裔美国文学,不乏形形色色,鲜明的人物形象,从具有深厚血脉、共同拥抱美国的刘裔昌父子,到自我奋斗,从唐人街走出来的《华女阿五》,从声声呐喊“哎咿”,追逐“亚裔感性”和“关公传统”的《唐老亚》到群鬼中经历勇士般成长历练的《女勇士》;从孤独地在黑人社区饱尝暴力洗礼,用自己的意志和智慧确立身份的《中国崽》,到自归犹太教,在多种族社区悠然生活的梦娜;从为美国梦历尽艰辛的《典型的美国人》,到回归唐人街,以影像摄取成长创伤性经验的混血儿的《脸》……展现了百年华裔族群的生活面貌和成长姿态,为我们近观个体生存境遇,远观族群整体精神和现实生活的发展提供了一部史诗诗歌的诗歌集。歌者何以吟唱,以何吟唱,令我们关切和深思。为其命名,讨论其价值和意义是研究者们的兴趣,为其注入学理性的滋养液更是学者们乐意而为之的。

在研究视角上,在文学研究维度的越界涵盖了研究方法的越界,研究视角的越界,研究目的的越界。学者们尝试把华裔美国文学纳入不同的学科研究之内,扩宽了研究的视野。与海外华文文学一样,华裔美国文学用饶芃子教授的话说,“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的方法论系统也应该是开放的、立体的、多层次的”[1]。在研究方法上,除了文学研究方法之外,文化研究、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非文学研究方法也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探讨与教学中得到了应用。所以,在教学中,教授者也应具备扎实的批评功底和良好的批评视野,积极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写入分析,如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生态美学、文学伦理学等研究角度与方法,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类文学作品,合理利用批评资源。

研究者与教学者应以越界的姿态,开放的视野审视、赏析与批评华裔美国文学。文学研究的越界不单指跨越民族国家区域和文化身份的界限,也指跨越学科、文化、方法、视野的边界。同时更是超越文本,进入社会及历史现场,回到文化或文学产生的场域。当疆界消失在无国界的文学殿堂和学术世界中,学者可以随意选取适合的理论,挖掘文学的精粹之时,便是真正自由的学术巅峰。同样,文学创作中,我们期待华裔美国作家们,能像犹太裔美国作家一样,在美国主流文学中,自由徜徉。

三、注重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美学“越界”

越界从华裔美国文学一开始就存在。华裔作家梁志英(Russell C. Leong)的创作理念和作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众多华裔美国作家。他在谈到自己创作的时候曾说过:“我本人试图创作的任务和形象也跨越东西方、跨越国界、跨越文化,有时候甚至跨越性别。我们都是文化边界的闯入者。”[2]以作家本身多元文化成长成熟这种独特的人生体验, 他们的作品切入成长生活历程的角度自然与本土作家不同,“民族”“历史”“文化”等互有联系的成长记忆与命运的书写,形成了与中国本土文学与其他地域的华人文学相异的成长空间与独特的美学内涵。因此,应注重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美学“越界”。

“越界”一般指跨越地理上的疆界,所以旅行是越界的具体表现,因为跨越地理上的疆界,带给旅行者许多不同的见闻,因此也使旅行者跨越了心理思维这个抽象的界域,而使过去固守的思想有了游移改变的可能[3]。华裔美国文学中的越界并非只是地理上的指涉,空间上的移动在文学作品中,更有指涉心理空间的意味。在一个号称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知识讯息急剧流转,空间的位移,记忆的重组,族群的迁徙,以及网络世界的游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经验的重要面向。丰富的文化经验与复杂的思想,多样的人生体悟和生存际遇,使得心灵的越界成为可能。所以,跨越的边界包括了作者及文学作品主人公的身份和族裔的越界,文学作品的语言与文化的越界,文学体裁(文体)的越界,文学叙事视野的跨界(中国叙事,埃及等),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越界;文本中如此岸与彼岸的越界;时间与空间的越界,文本空间与记忆空间的越界等文学视野中的越界。

这种美学越界也包括文学语言的越界。华裔美国英语文学的中国文化背景,使得这些作品中夹杂了复杂的中文音译、方言、俚语,拼凑成多种文化风味的洋泾浜式文体与语言,成为美国少数族裔和中国文学范畴中特别的一类文学范式。与第二代移民不同,第一代华裔移民并非习得英语,而是在母语影响下不断地学习和使用英语,所以其英语中难免夹杂了中式思维与表达。但这也产生了翻译的诸多出入,例如,对人名与书名的翻译,如“Frank Chew Chin”(赵建秀)和“Father and Glorious Descendant”(父亲和裔昌)等;方言如对于汤亭亭《女勇士》中“Ho Chi Kuei”(好似鬼)“GumSahnhock”(金山客)的理解与翻译[4]。所以,对多语种与方言的识知与把握对于研习和教授华裔美国文学来说是颇有裨益的。

相对于中国内地的作家而言,包括华裔美国作家在内的海外华人作家更多地出入于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空间,做多种可能的越界正是他们拥有多种资源的文化生存状态的产物[5]。这决定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可读性是非常强的,其美学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状态,其想象空间不断拓展,这也意味着这种文学具有宽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对于其教学与研究,更应专注于对其开放性的把握和处理,以更高的眼界驾驭、驰骋于华裔美国文学的疆域之中。

四、文化的误读——文化的交叉,变异与融合

华裔美国文学与中美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由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接受者在理解异质文化时,因“文化过滤”而导致的“文化误读”成为了跨文化、文学交流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曹顺庆教授在《比较文学论》中对文化误读进行过相关论顺,概括而言就是:文化交流活动中由于文化过滤的作用,而导致发送信息的减损和接受者文化的渗入,从而造成影响误差,即文化误读。文化误读从后果来看,可分为积极误读和消极误读。如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曾针对美国主流媒体对其作品的种种消极误读,在其文章《论美国书评家的文化误读》(Cultural Mis-readings by American Reviewers)中进行了批判。这种误读包括对华裔美国作品刻板印象式的误读和对华裔美国作家(美国人)身份的误读:在美国白人眼中,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往往充满了东方情调,反映了神秘的异域风情,是满足某种文化猎奇心理的读物,对其解读也充满了殖民主义的陈词滥调。一些美国评论家将华裔仍当成“外来者”的态度,宣称汤亭亭是个中国妇女,也让汤亭亭颇感焦虑。她声称自己是一个华裔美国女性,一个美国作家,并在《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1976),《中国佬》(China Men,1980),《孙行者》(Tripmaster Monkey :His Fake Book,1989)等自己的作品中,反抗文化误读和误解,声呐和争取华裔与其他少数族裔一样的合法公民身份。

文化误读又可分为有意识误读和无意识误读。因居住美国,对中国文化了解有限的华裔美国作家与本土作家不甚相同,他们的文章对中国历史、文化往往有着偏差与误解,造成了无意识的文化误读,有意无意中可能会迎合西方的猎奇口味。然而,我们在研究与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另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文化误读。这种改写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改写,也有对外国文化的改写,如汤亭亭在《女勇士》中对花木兰从军的改写,在《女勇士》中对鲁滨孙漂流记的改写。这种积极的文化误读是华裔作家们对文化有目的的挪用和改写,用以挑战权威和消解中心,对建立华裔话语权有着积极的作用。

纵观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史,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流变之后,这个有着多重越界色彩的族裔文学在90年代走向了繁荣和成熟:它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文学的艺术经验,另一方面有不断谋求着主题意蕴的深入和扩展,以及叙事表达的创新,最终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族裔特色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格调,与其他民族文学的相互辉映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华裔美国文学体现的主要是华裔移民的人文状态,其对人生、世界、信仰等深刻的反思皆是源自对人性的理解与关怀。所以,在解读与研究时要始终带着一种学理的冷静与对文学与人生的宽容心态,内心应存有一份理解,一份真诚。

参考文献:

[1]饶芃子,李亚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反思与拓展——与饶芃子教授对谈[J].学术研究,2003(8).

[2]张子清.与梁志英对话:我们是文化边界的闯入者[N].文艺报,2002-6-25:4.

[3]王德威,季 进.文学行旅与世界想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吴 冰,王立礼.华裔美国作家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5]黄万华.视角越界:海外华人文学中的叙事身份[J].学习与探索,2003(6).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侯金萍

上一篇:教师知识研究论文下一篇:演讲素质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