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险业务结构优化升级分析论文

2022-05-01

摘要: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和深化,产业扶贫已成为精准扶贫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产险业务结构优化升级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产险业务结构优化升级分析论文 篇1:

同质化和差异化:塑料产业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 当前,塑料产品的高度同质化为蓬勃发展中的塑料产业埋下巨大隐忧。本文通过对台州塑料产品的调查,分析了塑料产品同质化的表现及影响,提出了产品差异化战略的实施途径,为更深入地研究产品差异化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塑料产品 同质化 差异化 台州

塑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材料,和钢铁、木材、水泥并称材料领域的四大支柱。随着高分子化合物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兴材料,用途越来越广泛。中国目前已是世界塑料工业大国,随着国际经济分工格局的演变,工程塑料、医用塑料、建材塑料等加工生产中心已经出现了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中国塑料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台州是中国重要的塑料制品生产基地,享有‘塑料制品王国”美誉。塑料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将近10%,成为台州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台州塑料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行业中“低、小、散”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质量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产品高度同质化。这些问题正在制约整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正视塑料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与路径,是塑料产业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同质化:塑料产业繁荣背后隐忧重重

塑料产业是台州具有特色的传统产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于20世纪80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内家电、汽车、摩托车行业的异军突起,带动了台州塑料产业的大发展。2005年,台州塑料及模具生产企业达9397家,注塑设备3万多台,产值328.74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42 %,消耗塑料树脂原料近300万吨,约占全国总消耗量的八分之一,三分之二以上的产品出口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塑料日用制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台州塑料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从塑料原料采购、模具设计制造、塑料制品生产及交易市场等一系列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成为中国塑料产业的重要集聚地,构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塑料产业带,在中国塑料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繁荣背后却潜伏着重重危机。台州塑料产业有一万多家企业,但上规模企业仅占2.6%,而个体加工户的比重达到78.3%。从业人员15万余人,平均每家企业只有15人。在台州,一台注塑机就是一个厂的现象比比皆是。塑料制品业技术壁垒低,市场准入容易,一台注塑机就可以开个家庭作坊,是适合台州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有利于形成先发优势和集聚效应,在市场起步阶段抢占先机。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成本的持续上涨,中小企业以模仿为主的家庭作坊式小规模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导致塑料产品过度集中在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附加值低的日用塑料制品上。并且,大多数日用塑料制品在品种、功能、外观等整体产品表现上同质化现象十分明显。如此高的产品重合度,造成了目前供过于求的市场窘境,恶性降价、不正当竞争愈演愈烈,成为整个产业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1.核心产品同质化。

现代营销从消费者购买产品所获得全部利益和满足这一视角来把握产品,提出了整体产品的概念,认为整体产品包含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三个层次。核心产品是整体产品中最基础的层次,是指为满足顾客需求所提供的效用和效益。台州的塑料产品表面上琳琅满目,但究其效用实质,主要是保鲜盒、洗脸盆、水杯等低档日用消费品,大众化的日用塑料制品占了60%以上,而包装、建筑、工业用塑料制品比重不高,农用产品品种过少,特殊用途产品明显不足,影响了整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2.形式产品同质化。

形式产品是产品实体的具体外观,是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可识别的产品面貌特征,包括品牌、质量、式样等核心要素。台州的塑料产品在品牌、质量、式样、包装等方面均出现了严重的趋同现象。多数企业还没有自己独立的产品品牌,靠来料加工、贴牌维持生产经营,无标经营现象普遍;不少企业尽管也有产品品名,但市场知名度低,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日用塑料产品更新换代快,企业产品标准缺乏超前性,跟不上产品的变化。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质量纠纷时有发生。工业设计是塑料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尤其是那些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塑料制品,好的外观设计是被消费者选择的决定性原因。台州中小企业一般都以模仿为主,缺少自主设计的能力,外观式样雷同性大。

3.附加产品同质化

附加产品是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直接影响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和销售。附加产品的核心在服务,良好的服务是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有效方式,当核心产品和形式产品产品日益同质化时,售后服务就成了产品营销的关键。附加产品同质化主要体现在售后服务上,售后服务同质化主要表现在:台州众多的中小塑料生产企业,尽管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但受制于管理水平,缺乏建立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有效的反馈机制的经验和能力,往往习惯于运用自己的销售渠道来收集信息,而不善于直接从顾客那里获取。个别厂家只顾卖产品,根本不考虑售后服务,在遇到产品质量纠纷时,存在漠视消费者的不负责任现象。

客观地说,台州中小塑料生产企业从模仿起步,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著名产品的品牌,是发展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路径,是对市场经济的本能反应,是过渡时期的必然产物。当前,随着整个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大环境形势的变化,一些“硬约束”已成为台州塑料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一是发展空间约束。台州人多地少,对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塑料产业来说,地理空间有限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由于企业“铺地板式”的扩张与日益飞涨的地价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不可调和,不能承受地价之高的不少规模企业开始外迁,向上海郊区、西部欠发达地区实施战略转移。二是成本因素。台州塑料生产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在成本飞涨的情况下,企业利润难以得到保障。2004年下半年,塑料原料价格出现大的涨幅,使许多下游塑料生产企业已经无法承受,台州1万多家塑料生产企业中有三分之一左右处于停产状态,对整个塑料行业打击很大。三是整合能力约束。台州塑料生产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甚至是仅有一两台几十克注塑机的家庭作坊,资源整合能力差,新产品开发的能力不足。四是知识产权约束。仿冒严重是台州塑料生产企业的通病,中国加入WTO后,知识产权的约束将使大多数中小企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台州中小塑料生产企业依托民营机制、集群模式和冒险精神而快速增长,强占了市场先机。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基本完成,以及跨国公司涉足的领域和业务不断扩大,民营机制、集群模式的作用已出现了弱化的倾向,原材料、土地、技术等要素制约越来越严重,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台州塑料生产企业要摆脱困境,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走出同质化竞争的“红海”,开辟一片没人去过、没人做过、没人见过的经营天地,避免同行恶性竞争,创造一片自己独享天地的“蓝海”。

二、差异化:突出同质化重围的战略选择

哈佛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指出,企业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有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cost leadership strategy)、别具一格战略(differentiation strategy)和集中战略(focus strategy)。其中别具一格战略即差异化战略,指企业向其顾客提供有价值的独特产品和服务,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形成竞争优势。这三种战略对于同一个企业来说,往往只能选择其一,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差异化战略中的产品差异化无疑是形成市场竞争优势的最有效途径。台州塑料生产企业应冷静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立足现实,寻找新的增长点,力争在差异化的战略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

1.立足优势资源选择产品差异化战略

根据资源基础论的观点,企业是资本、技术、人力等各种资源组合的有机整体,其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的异质性、高效性和难以模仿的专有资源,企业独一无二的资源是企业产品差异化的重要基础。台州塑料生产企业迫切需要客观分析自身拥有的现实和潜在的资源优势以及面临的外部环境及其发展趋势,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作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价,以自身拥有的异质资源为基础寻求产品的差异化发展。事实上,台州塑料产业经过30多年不断发展,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独特优势:一是民营企业灵活的机制优势。绝大多数台州塑料生产企业都是民营中小企业,运行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灵敏,应变能力强,从而弥补了在财务、人力资源、渠道资源等方面相对于大公司的劣势,在“零资源”背景下崛起的塑料产业集群,凸显了台州民营企业独特的机制优势;二是产业集群优势。台州塑料业起步早,产供销每一个环节,都由相当数量的企业分工协作完成,形成了明显的集聚效应。依托产业集群模式发展起来的台州中小企业,生产高度分工,分工降低成本,价格竞争优势明显,而且为了适应顾客需求差异化的需要,往往采取柔性制造而导致产品更新换代快,形成新的非价格竞争优势;三是强大的塑料模具制作开发能力支持。塑料模具既是塑料加工业的基础装备,又是塑料加工业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影响塑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黄岩是全国的模具之乡,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可保证塑料制品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台州民营企业机制优势、产业集群优势和塑料模具制作开发能力优势,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不容易被别的地方别的企业移植和模仿。台州塑料生产企业应以此为核心,确定出优势项目作为突破口,进而调动各种优势资源,增加企业R&D经费的投入,通过技术引进和二次技术创新,提高自主设计能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

2.围绕客户需求开发差异化产品

企业在差异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降低客户成本和提高客户效益,营造比对手更强大的优势,为客户创造所期望的价值,最大限度地赢得客户的认同。当然,客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是千变万化的,企业必须科学、缜密的进行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找到差异化诉求的基本点。具体而言,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平台,与原料供应商、经销商、顾客、政府、社区等保持紧密接触,及时掌握客户需求变化的反馈信息,修正、调整、改变生产经营模式,直接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

基于客户价值是差异化产品基础的视角,台州塑料生产企业要在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充分尊重客户的需求,时刻关注市场和客户的心理变化趋势,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分析满足客户差异需要的条件,不断调整产品差异化的角度,为客户提供尽可能符合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开发差异化产品主要路径有:第一、品牌差异化。品牌不仅是产品的外在标志,更是产品内在质量、性能、效用的综合体,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影响顾客的行为并形成购买习惯。如果缺乏系列特色品牌,任何行业都有可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覆灭。台州塑料产品多,但知名品牌少,应重视品牌建设,开发特色品牌;第二、功能差异化。要寻求功能的差异,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原有功能的优化,以质量取胜。台州塑料产业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二是功能创新。除满足市场潜在的消费需求外,还能创造市场引导消费来领先市场。相对于第一条路来说,这条路的难度大、风险高,但一旦成功,企业便能取得暂时的非价格竞争优势,获取丰厚的利润回报。第三、服务差异化。以客户需求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利用一年一次的中国·路桥塑料制品交易会的影响力,建立从塑料原料、塑料机械、塑料模具到塑料制品以及塑料模具技术咨询、人才交流的综合服务体系。

3.研究模仿规律设定技术壁垒保护产品差异性

随着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企业产品的开发周期和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任何产品差异性都不会永久保持,要想使产品差异化战略持续有效,出路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用技术创新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产品的差异性缓解同行的竞争压力,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

但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差异化产品,在实施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风险,其中最大风的险来自竞争对手的模仿。差异化产品在市场上畅销,必然引起竞争对手的仿效。如果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对手可以迅速而轻易到加以模仿,则企业建立在产品差异性基础上的优势会很快不复存在。塑料制品业是一个充分竞争、不可能被垄断的行业,新产品一问世,马上就被仿制,收益可能远远低于投入,风险很大。这是台州中小民营企业家的普遍忧虑,是塑料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在差异化产品研发之前,企业就应严加防范,深入研究对手的模仿规律,谨慎选择差异化的形式,对竞争对手无法轻易模仿的部分进行差异化并设定技术壁垒,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技术保密工作,及时申请专利,当产品遭受恶意模仿后,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这样,才能够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塑料产品是具有旺盛市场需求的产品,塑料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塑料行业已趋成熟,进入完全竞争阶段,企业利润日趋平均化,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快,企业只有依靠技术创新,开发特色产品,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能有效改善产品同质化的状况,使行业结构更加合理。塑料产品差异化战略的立足点是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着力点是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找到差异化诉求的内核,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产品差异性被竞争对手轻易模仿。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郑苍钧

产险业务结构优化升级分析论文 篇2:

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路径选择的围与解

摘要: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和深化,产业扶贫已成为精准扶贫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临沧市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的现状,首先运用理论和实际分析方法,分别从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各个作用主体层面分析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的困境,其次运用实证方法,分析得出各层面因素均能显著影响金融对产业精准扶贫的支持效率,最后,从金融的角度提出相关路径选择建议,以便提高金融在产业精准扶贫中的支持效率。

关键词:金融  产业  精准扶贫  路径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放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打响了反贫困斗争的攻坚战,党的十九大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明确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發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国的扶贫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扶贫战略从区域扶贫逐渐向精准扶贫转变,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至1985年,这个阶段称之为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第二阶段从1986年至2000年,称之为大规模的农村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年国家正式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了592个贫困县,安排了专项扶贫资金;第三阶段从2000年至2012年,农村扶贫战略开始进入到“开发式扶贫”和“保护式扶贫”共同发挥作用的新阶段;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精准扶贫形成与发展阶段,精准扶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而通过发展产业带动扶贫是农村增收致富的一项根本性和长远性的重要举措,是从“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的重要措施,中央政府在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明确提出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要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互助资金组织,带动和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

要发展产业,必然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金融在支持产业扶贫过程中不可或缺,但越是贫困的地区,金融服务越是缺失,贷款难、难贷款的问题越是凸显,对扶贫工程的制约就越大。如何找准制约因素,破解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的瓶颈,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展开了很多学术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有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机制与模式的研究。许尔忠,齐欣(2015)[1]对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庆阳模式”的运行方式、运行效果、关键问题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走市场化之路、解决关键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建立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庆阳模式”的长效机制,提升推广价值。马九杰,罗兴,吴本健(2016)[2]以某贫困县为例,介绍和分析了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相结合的精准扶贫模式和创新机制。陈胜良,卢军静(2017)[3]从县域水平和经营主体水平提出金融助推产业扶贫理论模型,论证了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能够通过有效的政府主导和干预而实现耦合,以及金融能够助推经营主体产业发展并逐步达到稳固均衡。二是对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的研究。孙光慧(2016)[4]指出,通过特色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除了给予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最主要的还是要根据特色产业类型、产业规模、产业行业属性等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精准金融服务。赵红艳(2017)[5]提出应以农业保险降低扶贫项目风险,创新扶贫信贷担保抵押方式,以政策扶持促进金融扶贫发展,实现金融助力产业扶贫的目标。刘生福,韩雍(2018)[6]建议从准确把握产业扶贫真实内涵、正确看待金融与扶贫的关系、精确设计扶贫过程激励机制、明确改善金融生态具体方案等方面,提高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绩效。

现有文献对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的机制和模式研究较多,对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困境及路径的研究较少,且在困境及路径的现有研究中,鲜有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的分析。因此,本文研究的意义就在于从金融的角度,运用理论和实际分析,及实证分析方法,对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路径中存在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破解方法,以便更好的发挥金融在支持产业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提高扶贫效率。

二、临沧市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的基本情况

(一)临沧市贫困情况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集中了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等多种特殊区域,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繁重,下辖7县1区,77个乡(镇、街道),936个村委会(社区),总人口252.6万人。8个县(区)都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滇西边境片区县,占61个滇西边境片区县的13.1%,除耿马县外,其余7个县(区)均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9.6%,截止2017年末,按现行标准统计全市仍有建档立卡的贫困乡(镇)4个、贫困村321个,贫困人口25037户,86108人,贫困发生率为5.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5个百分点。

(二)临沧市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现状

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给境内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用于发展产业并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具有扶贫带动作用的贷款。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是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将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注入产业扶贫的全过程,实现产业政策、扶贫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的有效融合。临沧市金融业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体系结构,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保障,在支持产业精准扶贫方面也发挥了较大作用。

1.加强金融服务环境建设,加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一是加强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建设,临沧市1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设有服务网点191个,在农村地区累计布放ATM 机823台、POS机18459台,设立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点1410个,实现乡(镇)、行政村全覆盖,惠及农村130万人,同时,全市共完成147个普惠金融服务站的升级建站工作,有效缓解了边远落后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失和金融服务不完善的困境,改善了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二是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完善农村信用环境,目前,共完成建档农户20.5万人,评定信用农户10.02万人,信用村114个,信用乡(镇)7个。

2.建立扶贫机制,实施精准扶贫。一是成立了临沧市政府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临沧市金融工作的领导,出台了《临沧市政府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的通知》,着力解决全市脱贫攻坚中的融资难题,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增强金融扶贫的精准性。二是制定《临沧市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意见》,明确金融扶贫重点及方向,同时,借助临沧市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银政合作交流平台,增强人民银行、金融办、发改委、扶贫办、财政以及各金融机构等多个扶贫主体间的政策互动、工作联动及信息共享,有效夯实信贷精准扶贫基础。三是及时转发《关于加强金融精准扶贫信息对接共享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有关文件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推进扶贫基础信息对接,促进金融扶贫信息精准匹配和精准采集,致力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同時,加强和改进精准扶贫金融服务,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引导信贷资源向扶贫领域倾斜。一是充分发挥扶贫再贷款激励作用,按照产业发展季节性,及时注入扶贫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运用低成本资金积极投入扶贫领域,截止2018年3月末,人民银行向9家地方法人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余额达6.06亿元,实现对全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全覆盖。二是结合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对县域法人金融机构考核达标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增强金融机构流动性,激励金融机构将更多资金用于当地投放。

4.加强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协同配合,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带动作用。临沧市各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当地政府脱贫攻坚规划,结合本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政策导向、产业结构、金融资源、客户群体等情况制定扶贫金融服务方案。一是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加大对橡胶、糖业、烟草、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的贷款投放力度,大力支持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临沧市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将有资源优势、行业前景好、带动农户致富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支持的重点,积极支持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方面的有效信贷需求,解决企业实际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截止2018年3月末,临沧市发放的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为35.47亿元,涉及109户企(事)业单位,共207笔贷款,累计带动服务25.22万人。

5.加强创新,推动形成金融扶贫新模式。临沧市各金融机构在实际工作中深化与政府部门、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创新特色产品增强金融扶贫的能力与水平,形成了“银行+公司(合作社)+种养殖贫困户”、“银行+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方参与的产业扶贫带动长效机制,极大提升了金融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截止2018年3月末,临沧市发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准扶贫贷款余额为8.72亿元。

三、当前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的路径困境及分析

产业精准扶贫是由政府主导的工程,各作用主体根据自身行为动机,配置生产要素,作用于扶贫项目,进而达到扶贫目标(图1)。近年来,临沧市虽然积极推进产业精准扶贫,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境,制约扶贫效率。为此,本文对辖内12家金融机构,99家企业(合作社),201户贫困户开展问卷调查,以便更深入地了解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的症结所在。

图1 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的作用机制

(一)扶贫主导方政府层面

政府在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主要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安排资金扶持、提供指导服务等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和贫困户积极参与。但在支持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仍存在多重受限。一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带动力不足。临沧市属于农业大市,产业发展基本以农业为支撑,工业产业比重较轻,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结构欠优,主导产业缺乏,支柱产业脆弱,缺乏先进的高科技产业,产业环节中,龙头企业及涉农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链较短,带动力不足。二是产业发展资金受限,由于临沧市农村基础设施较落后,各县(区)财政资金有限,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于产业发展项目的偏少,2015-2017年,临沧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项目的占比分别为16.04%、12.28%、17.18%,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占比分别为64.37%、51.92%、22.97%,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有限。三是产业扶贫风险补偿机制缺失,目前建立的扶贫风险补偿金有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规模达5900万元,覆盖全市8县(区),尚未建立相关产业精准扶贫信贷风险补偿金。

(二)金融供给方金融机构层面

金融机构在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主要是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本文对临沧市发放的207笔产业精准扶贫贷款进行分析,一是贷款向大中型企业集中,在所有贷款发放对象中,大中型企业数占比为25.67%,但贷款余额占比达53.36%,一半以上贷款集中在大中型企业。二是贷款执行利率相对于基准利率上浮较大,在207笔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中,一年期以下贷款执行利率最低为3.915%,最高为8.265%,浮动区间为[-10%,90%],大部分集中在4.35%的基准利率;中期贷款执行利率最低为4.35%,最高为9.6%,浮动区间为[-8.4%,102.1%],大部分集中在6.25%;长期贷款利率最低为4.9%,最高为6.37%,浮动区间为[0,30%],大部分集中在4.9%-5.15%。

金融机构在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弥补了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困境,但仍存在多方面的限制。

一是信贷计划收缩,资金成本上升。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计划收缩,贷款投放量减少,从调查的12家金融机构显示,信贷计划减少的有6家,占比50%,从资金成本上看,12家金融机构均表示近年来资金成本呈上升趋势,预计未来也将持续上升。信贷计划的收缩,资金成本的上升,导致盈利难度加大,盈利空间收窄,金融机构难免有惜贷、慎贷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流向扶贫领域的贷款资金。调查显示,金融机构在扶贫产业企业的选择上,倾向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发展前景好的优质中小企业,以及规模大、效益好的新型农业主体。

二是扶贫贷款风险高,抵押担保不充分。一方面,扶贫产业基本局限于传统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差,加之,部分小微企业(合作社)信用意识淡薄,还款保障度低,贷款风险较高。另一方面,大多数小微企业(合作社)抵押物缺失,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较难介入,调查发现,存在申贷企业由于无法提供有效担保而被金融机构拒贷的情况,目前临沧市担保公司发展欠佳,担保作用有限,从临沧市发放的产业精准扶贫贷款情况看,与担保公司合作的情况较少。

三是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信贷产品创新不足。一方面,金融市场发展滞后,扶贫产业融资渠道单一,金融支持产业扶贫主要为金融机构贷款支持,无其他资金来源渠道,加之,临沧市上市企业较少,无利用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的精准扶贫融资。另一方面,信贷产品创新不足,受农村固有的高风险、低收益特点制约,各金融机构过分偏好资产抵押,而大部分小微企业及农村合作社缺乏资产抵押,导致产业扶贫贷款投入不足。

四是缺乏优惠奖励政策,金融机构动力不足。精准扶贫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在落地与实施上,与金融机构资本金盈利的性质存在一定冲突。一方面,金融机构盈利本质使然,受小微企业(合作社)抵押物缺乏,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影响,扶贫机构在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上压力较大,相比其他商业贷款,扶贫工作是责任大、风险高、收益小。另一方面,配套考核政策不完善,目前,大部分金融机构未能实现针对贫困地区差异化绩效考核制度,受追责问责机制影响,金融机构疲于应付,主动扶贫积极性不高。再有,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目前尚未出台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奖励和补贴办法,扶贫贷款一旦形成不良,短期内无法消化。

(三)金融需求方企业(合作社)层面

企业(合作社)在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提供产业、技术、管理等,带动贫困户脱贫。从99家有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企业(合作社)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方式有效,且企业愿意继续发挥带动作用。94%的调查对象认为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方式有效,97%的调查对象均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愿意与更多的贫困户合作,且看好未来发展前景。但在企业(合作社)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限制。

一是扶贫产业项目覆盖范围窄,利益联结方式单一。临沧市的扶贫产业项目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等传统农业范围,从对产业企业的调查情况看,59%的调查对象主要从事农林牧渔业和批发零售业,调查对象主要通过安排就业(雇佣)、签订帮扶协议或交易合同(农产品收购)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入股、土地托管方式的仅占11%,产业项目范围窄,利益联结方式单一,能提供的帮助有限,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不足。

二是贷款成本偏高,还款压力加大。从调查情况看,53.5%的调查对象均表示贷款成本偏高,随着企业(合作社)经营成本的上升,尤其是劳动成本的上升,盈利难度增加,还款压力加大,在所有调查对象中,74%的调查对象表示近年来经营成本呈上升趋势,且主要为劳动成本上升,随着成本的上升,导致其盈利难度加大,24.2%的调查对象近年来利润率下降,11%的调查对象出现亏损,10%的调查对象经营规模收缩。

三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贷款满足度不高。临沧市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企业融资基本只能靠银行贷款,调查显示,企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少部分有民间借贷和内部集资的情况,享受过政府补贴的只有26.3%。18.2%的调查对象表示银行审批的贷款额度不能满足其贷款需求,部分企业(合作社)由于担保物缺失、经营规模小、偿债能力低、信用缺失等情况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贷款难问题仍存在。

(四)帮扶对象贫困户层面

贫困户在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是帮扶对象,通过参与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通过对201户贫困户的调查显示,产业精准扶贫效果较好,贫困户参与意愿强烈。63.68%的贫困户认为企业(合作社)带动其脱贫的效果好,36.32%贫困户认为带动脱贫效果一般,认为产业精准扶贫使其增加了收入,学到了技术,对其生活各方面都有所改善,94%的贫困户表示愿意参与更多的产业扶贫项目。但贫困户自身也存在限制因素,一是自身能力不足,参与度有限,贫困户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技能缺乏,劳动能力弱,对产业项目的参与度低,二是部分贫困户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参与产业项目的积极性不高。

四、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路径选择建议

(一)加大扶贫产业培育,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综合考虑临沧市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各种因素,找准自身定位,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发挥好蔗糖、茶叶、橡胶、核桃、烤烟、咖啡、坚果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同时,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创新完善,在现有种养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向初加工、深加工、批发零售、互联網销售等方向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及商品化程度。二是结合临沧市区位优势,拓宽扶贫产业范围,结合临沧市“人文生态旅游基地”、“世界佤乡、天下茶尊”和“恒春之都”等人文生态环境,拓展旅游业扶贫项目,为贫困对象创造就业机会,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三是加大财政资金保障,确保产业精准扶贫专项资金投入,随着临沧市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应转向产业精准扶贫项目倾斜,大力发展“造血式”扶贫项目,实现扶贫可持续性。四是加强专业技术保障,加大对贫困户技术培训的深度和广度,注重产业技术的推广及贫困户专业技能的提升,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二)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深化产业精准扶贫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较强的组织优势、经济带动优势和利益联结优势,在贫困地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有效地将各类扶贫资源链接至贫困对象,提高扶贫资源的配置效率。二是拓展利益联结方式,积极探索开展多样化的帮扶机制,增加吸纳贫困户入股,开展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并通过“入股+就业”、“入股+产品收购”等方式,提高贫困户对产业发展的参与度,保障贫困户长久、稳定的利益联结,增强扶贫的持续性。

(三)建立产业精准扶贫保障体系,有效降低扶贫信贷资金风险

一是探索建立产业精准扶贫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政府部门应结合辖区实际,建立产业精准扶贫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利用各县(区)财政资金建立信贷风险补偿金,确定风险分担机制和分担比例,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降低扶贫信贷资金风险。二是完善担保机制,基于临沧市担保市场薄弱的情况,推动组建政府出资为主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或积极引入农业担保公司,且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协调各担保公司与金融机构共同建立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依托扶贫信贷风险补偿金,提供增信和分险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加强扶贫信贷资金保障。三是建立金融机构精准扶贫贷款奖励机制,可以参照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奖励机制,对精准扶贫贷款增量超过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调动金融机构参与产业精准扶贫的积极性。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扶贫能力

一是发挥货币政策引导作用,合理运用扶贫再贷款政策,加大扶贫再贷款投放力度,向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成本的资金,引导信贷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精准对接扶贫产业金融服务需求。二是对产业精准扶贫项目实施政策倾斜,对符合条件的产业精准扶贫项目贷款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对经营状况好,还款记录保持良好的企业给予适当的信贷额度提升。三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贫困地区的信用环境,加大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加快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工作,强化信用和法律意识,着力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五)推动金融服务及产品创新,提升金融发展水平

一是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创新力度,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精准服务,针对抵押品不足的难题,尝试用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农作物的收获权、存栏牲畜、仓单等做抵押,扩大抵押担保物范围,解决贫困地区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押品的问题,探索发展农业产业链金融,更好地满足贫困地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二是探索多样化融资渠道,拓宽资金来源,积极培育优质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引导符合条件的产业企业上市或挂牌新三板,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同时,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产业项目,满足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三是大力推广低保费、有保障的农业保险产品,目前临沧市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广,对扶贫产业风险分担效果不理想,急需将保险机制嵌入到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当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增强扶贫产业对重大灾害风险的抵御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尔忠,齐欣.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庆阳模式”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109-115.

[2]马九杰,罗兴,吴本健.精准化金融产业扶贫机制创新探究[J].当代农村财经,2016(09):26-29+37.

[3]陈胜良,卢军静.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理论模型:以田东县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04):134-139.

[4]孙光慧.民族地区金融服务与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耦合模式探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154-159.

[5]赵红艳.金融助力产业扶贫的制约因素及消解路径——兼析银行利率+政府补贴+扶贫项目模式探索[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12):146-148.

[6]刘生福,韩雍.金融支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制约与对策——基于对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定贫困县的调研[J].西部金融,2018(01):45-49.

[7]陈成文,陈建平,陶纪坤.产业扶贫:国外经验及其政策启示[J].经济地理,2018,38(01):127-134.

[8]劉建生,陈鑫,曹佳慧.产业精准扶贫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06):127-135.

(作者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临沧市中心支行)

作者:杨文婷

产险业务结构优化升级分析论文 篇3:

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体现。文章分析了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构成,即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体系、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健康发展的机制体制体系等,并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现代农业创新体系;框架构成;途径和措施

[[[

[作者简介]曾庆学(1972-),男,河南罗山人,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三农”问题。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

Zeng Qingxu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464000)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 constitute the framework; means and measures

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体现。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组织实施生物工程。

一、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构成

现代农业是包括农业科技、产业组织、市场、主体、体制机制方方面面,育种、栽培、种植、加工、售销全过程,物质要素、制度要素、精神要素的庞大系统的创新体系,其框架由五大体系构成。

(一)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实现农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是建设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手段。农业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面向21世纪,我们要关注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知识和技术创新,增强农业科技储备。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的机械化;二是农业资源节约型技术;三是农业的信息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农业机械化的实质是农业生产手段的技术变革,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环节,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建设现代农业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这是为世界农业现代化实践证明的普遍规律。

发展农业的资源节约型技术,是循环经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循环经济是节约型资源经济发展模式,是将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单要考虑农业的生产成本,还要考虑环境成本。因此,应当构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传统经济模式“资源—产品—污染排泄”加以摈弃。

农业信息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国内外农业发展形势以及经济政治形势等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以指导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流通和消费的过程。

(二)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围绕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不断拓展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把第一产业建设成为富民产业。

发展粮食生产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占有突出位置,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必须促进粮食稳定发展。200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9亿吨以上,连续3年增产。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长远看,随着人口增加、需求增长、资源约束增强,粮食生产仍将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对粮食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对粮食购销任何地方都不能麻痹大意。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必须继续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逐步构建供给稳定、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要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优化品种、改善品质,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种子、植保和粮食丰产科技等工程,推进粮食优势产业带建设,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切实维护国内粮食市场稳定。

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还应重视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是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朝阳产业。

(三)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

现代农业是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是生产方式、生产过程开放性发展的农业,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都与大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业。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建立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物流产业。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物流产业建设,包括建设农产品的流通设施和发展新型流通业态,主要是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改善农民进城销售农产品市场环境,完善农产品销售市场,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等。 同时,转变传统经营理念,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以订单农业的形式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一种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体系

我国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瓶颈。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人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业人才队伍,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业人才培养、吸引、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农业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形成吸引各类人才干农业、鼓励农业人才干事业、支持农业人才干成事业、帮助农业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努力建设好四支农业人才队伍,形成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高素质的农业人才队伍体系,即以提高增收致富能力为核心,建设一支有觉悟、懂科技、善创业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以学术科技带头人和基层推广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支素质高、乐于奉献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农业行政管理人才队伍;以增强开拓能力为重点,建设一支熟悉市场运作、有较强市场竞争意识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重要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是重点,这就要求培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此,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把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培养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

(五)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健康发展的机制体制体系

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力的现代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它必然要求有先进的、现代化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改造传统农业,按照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推进农业制度变迁的进程,即农业制度创新的过程。农业制度创新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保障,也是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体系功能的关键。所谓现代农业制度,就是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社会制度的总和,包括土地制度、生产组织、经营方式和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机制以及政策、法律法规,涉及农业的市场化、土地制度的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制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农业信贷制度等。

二、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途径和措施

(一)立足并服务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日趋严重的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要克服这一制约,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产品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为此,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要加快调整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优质化水平。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和要求,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从源头抓起,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家禽水产工程,提高农业生产良种化;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全面开展农产品和食品质量认证,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搞好动物疫病防治,加强家禽粪便污染的治理和无害化利用,推广家禽养殖清洁生产工艺,提高家禽产品质量。

2.要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和利用效率;重点研发高强度、可降解地膜以及高光合作用生态棚膜,推进农膜向高功能、低成本、无污染方向发展;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秸秆电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技术。

(二)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资金问题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 。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有了资金,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才能激活,才能组合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但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稀缺的,这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我国建立现代农业投入保障机制的主要措施有五项。(1)财政机制。国家财政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加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毫不放松地加强“三农”工作。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5955亿元,比上年增加1637亿元,增长37.9%,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达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2)金融机制。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3)农业支持补贴制度。(4)农业风险防范机制。(5)最根本的是通过农业增效、发展乡镇企业、外出打工、回乡创业等多渠道形成的农民自我积累机制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机制。通过这些渠道形成现代农业投入保障体系。

(三)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今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农村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完善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对策,必须提高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认识。仅仅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的若干直接功能和作用是不够的,要深刻地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而且也是保证社会总产品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条件和物质保障;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构成要素,农业现代化就是不断地采用现代物质技术手段来改造农业,装备农业,不断地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来改善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只有高度认识到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才有可能在实践中给予其应有的发展地位。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大规模开展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加强灌区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到2010年底,基本实现全国乡镇和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道路硬化,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再解决600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增加500万沼气用户,继续加强农村电网、邮政通信和社会事业等基础建设。

(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是农业技术创新。营造农业技术创新机制,主要包括科技开发机制、农技推广机制、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机制的营造。营造农业技术创新机制,关键是要设法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使农业技术的创新成为涉农人员自觉自愿的行为。

1.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机制突破了传统投资及原有组织结构中的技术创新障碍,表现在:以完善的中介服务系统为支撑,对高科技成果、发明的潜在价值做更为准确的评估、定价;以合约方式设定收益的延迟支付,避免即时交易的困难,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格局;将技术、管理作为资本投入,形成对研发人员、管理人员报酬的期权激励;根据某一项技术创新的特定需要,迅速从市场中配置资源,将劳动力、资本、技术直接组合于一个新的创新体中,形成对创业体系的风险管理。风险投资企业组织结构使技术创新过程向前延伸,推进到实验室阶段和发明阶段,同时也加强了技术创新各阶段的联系,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加快了技术创新的速度,除此之外,还使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商业化目标得到了更好的统一,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转化速度得到提高。因此,应积极发展农业科技风险投资,重点强化政府功能,创新农民中介组织,引导上市公司创办专业风险投资公司,理顺农业风险资本价值的实现渠道。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一方面,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科技储备能力。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同时要不断提高国家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科研投资的规模。另一方面,要围绕农业发展目标,确定重点领域,提高农业科技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农业科技工作应该围绕农业发展目标,调整创新思路,确定重点领域,实现“四个转变”:发展重点从注重常规技术向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转变;创新方式从重个体、重单项研发向群体创新、联合攻关转变;管理理念从重物轻人、重利轻研向以人为本、以研为本转变;工作内容从重视研发、应用、推广向研发、应用、推广与普及、培训并重转变。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的能力。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是创新的重要内容,技术成果能否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衡量技术成果价值和科技人员价值的重要标志,农业科技对于促进农业发展不仅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持续的增长潜力,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要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要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家禽水产良种工程”,搞好大宗农作物、家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推广。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各级农业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自己在人才和成果方面的优势,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进村入户,推广科技成果,探索建立科研来源于生产、成果由市场检验的新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服务“三农”的能力。

4.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积极培育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机制和新办法,对农技推广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鼓励各类农技推广组织、人员及相关企业公平参与申报。

(五)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重点是促进国家粮食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发展健康养殖体系,发展特色农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推动生物质产业发展。这就需要优化农业结构。

合理的农业结构是使农业系统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和效益的基础。一个特定地区的农业结构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主要有资源和环境因素、区位因素、农业基础设施因素、社会要求因素、政策因素等。这些因素虽然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但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农业结构也必须随着这些因素的发展和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

一般认为,农业结构包括五个层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农业区域结构。因此,优化农业结构应该具体从这五个方面着手。

1.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也称农业生产结构,是指一定区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的农业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它也包括第一、二、三产业,与总体的产业结构一样,如不合理配置,也会对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与我国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思路一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合理方向也应为降低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提高第二、三产业的比例。

2.优化农业内部结构。首先,是种植业内部的调整。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所以粮食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不是优势产业。而从事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经济作物的生产则具有产业集约度高、技术含量高、投入集中、立足于非耕地资源且占地不多、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及其他资源、规模经营和分工分业等优越性,其效益远远高过粮食,应大力发展。其次,应继续增加畜牧业和水产业在农业内部所占比重。从国际上的经验及我国现阶段的消费水平和结构来看,畜牧业和水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再次,应大力发展林业,这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最后,在有条件的地区切实推进农牧结合,把发展农区畜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以充分利用资源。

3.改善和优化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传统体制下,农业组织结构在生产领域的基本组织模式是“集中劳动、统一核算、按工分分配”的生产队。20世纪70~80年代,农业组织结构从生产队过渡到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贸工农一体化组织、专业合作组织为农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即生产和流通一体化组织结构调整。其后出现多种形式的生产组织结构,如“龙头企业+农户”、“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户”、“农场+农户”、“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等。当前应特别重视和着力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改善和优化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就是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产权为纽带的农户与非农企业利益结合机制,着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目标。

4.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就是指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范围内农业生产的水平;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范围内农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了建立高生产力、稳定和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要建立起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即建立起系统内各组织之间的合理的时空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当前要特别重视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结构,保护好森林、草地和耕地资源,使农林牧用地更加合理,使农业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局面得到扼制,使宝贵的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水、土和生物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推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农业区域结构调整。所谓区域结构调整,就是将缺乏比较优势的种植面积退出生产,控制总量,缓解供大于求的矛盾。这种边际退出策略是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气候条件复杂,不同区域适合不同的作物,所以作物布局有其区域性。农业具有鲜明的区域经济特点,发展农业必须依据本地区地理位置、区域资源和环境、人口素质、市场状况、区域文化科技状况等来综合考虑、综合安排。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考虑区域间分工合作,合理布局,这是实现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按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各作物区域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粮食区域结构调整适当减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种植面积,调减南方早籼稻和冬小麦面积,适度扩大南方地区玉米面积;棉花区域结构调整要控制新疆棉区发展,进一步减少长江流域棉区面积,大力压缩黄河流域棉区面积,在各大棉区内调减低产分散棉田;糖料区域结构调整要压缩低产、分散的面积。

[参考文献]

[1]毕美家.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制度创新[N].皖农要情,2006-10-24(6).

[2]林向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J].生态经济,2006,(2):64-65.

[3]石元春.建设现代农业[J].求是,2003,(7):15-17.

[责任编辑:唐玉萍]

作者:曾庆学

上一篇:电子银行及其业务办理分析论文下一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通信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