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问题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从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入手,简要介绍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实施要点,旨在提升我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水平,促使杂交水稻机械化得以大面积地推广。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杂交水稻问题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杂交水稻问题管理论文 篇1:

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历程及现状研究

【摘要】0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具有特色的一种水稻培育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杂交水稻在20世纪70年代被首次研制出来,并且在使用以及生产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经济整体实力的发展。本文将对中国杂交水稻的推广历程以及我国杂交水稻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杂交水稻的推广起到作用。

【关键词】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历程;现状

袁隆平1964年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将其“水稻雄性不孕性”的论文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上,标志着我国水稻领域的科技创新,并逐步成为世界杂交水稻强国。杂交水稻自1976年大面积推广以来,累计推广面积5.3333亿公顷,累计增产稻谷6000亿千克以上,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被世界粮食组织列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的首选技术。截至2012年,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达520万公顷,增产效益十分明显,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回顾历史,总结杂交水稻的发展经验,推动杂交水稻持续发展,对于确保杂交水稻走向世界,促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杂交水稻的推广历程

1974年,我国第一批杂交水稻组合诞生,向世界宣告中国杂交水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1976年1月,我国农业部召开了杂交水稻推广会议一一“广州会议”,提出了我国南方大规模种植杂交水稻的农业政策和措施。1976年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是1975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369倍,面积达14万公顷。1980与1981年,因为杂交水稻具有组合单一、生育周期长、抵抗性不强等原因,有一些地方的杂交水稻受到了各种病虫危害以及其他原因,杂交水稻开始减产。1982年我国杂交水稻开始进入到一个更新的发展时期,在这期间,通过调整了杂交水稻的整体整合布局,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得到了扩大。1985年由于我国面临粮食减缩的问题,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以及产量有所下降,但在1985年之后,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逐渐扩大,并且呈相对稳定的趋势,1995年达到了我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历史上的最高点。1999年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耕地变得越来越少,种植物的结构也开始从粮食作物开始转变为非粮食作物,我国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开始逐渐缓慢下降。

从2004年开始,国家开始逐渐意识到了粮食的重要性,加大了对于这一方面的投入,水稻的种植面积开始得到回升,但是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仍然呈下降趋势。追究其根本原因,第一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变得越来越高,对米质所提的要求也就相应地变得也越来越高,质量更好的常规稻米获得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第二是因为我国杂交水稻的种子成本相比于常规稻米的成本要高,也就导致了杂交水稻所需要消耗的成本高于常规稻米;第三是因为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新型设备被应用到水稻种植上面,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随着机械化栽培技术的不断推广,要求所种植的水稻品种具有抗倒性强、生长周期短以及稳定性较好等特点,而我国杂交水稻还没有培育出能够符合条件的种类,因此导致了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降低。

2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民常说,吃饭需要靠“两平”,第一个“平”为邓小平,第二个则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所研发出的杂交水稻在国外被人们称为“东方魔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人民吃饭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被称之为解决21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杂交水稻有着“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称号。袁隆平先生从1964年开始对杂交水稻进行研究,在经历了9年的研究时间之后,实现了三系配套,同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方面可以大面积应用的强有高产水稻组合,也就是“南优2号”,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如今,我国杂交水稻开始走向越来越完善的发展阶段,走向了优质、高产以及组合配套齐全的新阶段,一些更加完善的强优组合逐渐被应用到了实际生产当中,并且由“三系”向“两系”开始转变。两系杂交水稻的研究会使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再次得到突破,也会使中国杂交水稻的单产再上一个台阶。

但是,我国现阶段杂交水稻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种子企业数量较多但是规模较小、集中化程度不够、缺少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同时在对杂交水稻科研投入方面,所投入的资金较低,导致了杂交水稻生产经营能力变弱,创新能力降低。同时,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监管力度还不够严格,一些没有相关资格的个人或者是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杂交水稻进行非法推广,导致了市面上许多杂交水稻种子出现了假冒伪劣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充分说明了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种子法》规定,但是在现阶段,执法能力较弱,还不能对相应的违法行为进行全面的治理。目前我国具有相关经营资格的杂交水稻种子企业有一万家左右,具有非常庞大的杂交水稻推广体系,但是这些企业之间没有相互进行合作,彼此之间存在着隔阂。在信息化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没有在互联网上形成一系列的服务体系,由于信息网络的滞后,导致了许多种子挤压产品结构过剩的现象出现,提高了相应的成本,制约了我国杂交水稻相关中小企业的发展。

3中国更好地推广杂交水稻的策略

目前为了更好地推广我国杂交水稻,需要寻找恰当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解决。随着我国《种子法》的颁布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杂交水稻的推广在面临困难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机遇,因此,我们需要抓住机会,应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对杂交水稻进行推广。

第一,进行体制改革,达到一体化发展。为了更好地对杂交水稻进行推广,首先需要对相应的体制进行改革,转变现阶段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与推广经营脱节的现象,达到培育繁殖以及推销一体化的目的。我们可以将经济实力与相应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同时对市场进行更加熟悉的掌握,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要求的品种,增加相应经济效益。

第二,创建精品杂交水稻种子,树立品牌意识以及集团化的经营观念。为了更好地对我国杂交水稻进行推广,就需要我国杂交水稻种子树立更加强烈的品牌意识,这也是更好促进我国杂交水稻全面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已经逐渐开始认识到品牌意识的重要性,开始形成自己的品牌。例如“隆平”牌杂交水稻种子,就是由我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研究与开发的一种杂交水稻品牌,在南方地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同时成为了这一领域当中的重要品牌。现阶段,我国越来越多的杂交水稻企业都在形成自身的品牌,也只有具有优质的品牌才能够在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具有独特的自身品牌也是我国更好地对杂交水稻进行推广的重要策略。

第三,提高管理规范理念。在我们对杂交水稻进行推广的过程当中,常常会有一些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个人或者企业因为个人利益而采取一些非法的手段来对市场进行干扰,打破了市场的平衡性,危害了农民的利益,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粮食的生产。因此,在对杂交水稻进行推广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与相关的执法部门进行密切的联系,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为杂交水稻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保证雜交水稻能够健康发展。对市场当中存在的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严打,对企业当中所出的对于杂交水稻的相关知识产权要进行充分保护,禁止侵权问题的出现。同时还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对杂交水稻种子的产品以及质量进行严格检验,保证符合相应的规定以及标准,才能更好地对我国杂交水稻进行推广。

4结论

杂交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经历过高潮,也经历过低谷。杂交水稻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人民粮食方面的问题,对我国粮食领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就现阶段我国杂交水稻推广而言,需要不断的结合新形势、新政策,对杂交水稻的品种进行创新,同时加大相应的管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杂交水稻进行推广,促进我国粮食领域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作者:欧阳慧霖 章萍

杂交水稻问题管理论文 篇2: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及实施要点

摘 要 从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入手,简要介绍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实施要点,旨在提升我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水平,促使杂交水稻机械化得以大面积地推广。

关键词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自20世纪80年开始发展至今已逾30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当前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粮食丰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

1.1 杂交水稻父母本插秧育秧技术

杂交水稻父母本插秧一般在大田内直接设置育苗床,并采用泥浆法直接育秧。在实际制种过程中,由于母本种子经过长时间冷冻,其活性水平较低,因此应酌情加大用种量,每1 hm2约使用36.4 kg水稻母本种子,其父本种子每1 hm2约为5.5 kg[1]。为了提升杂交水稻秧苗的适应性,可在秧田直接制作秧盘所需的泥浆,通过过滤网过滤掉秧盘泥浆中的颗粒物,留下质地细腻的泥浆装入秧盘,待等到秧盘中泥浆沉实后即可播种。在播种量方面,父本杂交水稻播种量为每个秧盘85 g左右,每1 hm2共需秧盘80个;母本杂交水稻播种量为每个秧盘50 g左右,每1 hm2共需秧盘850个[2],同时,在播种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均匀播种,防止因播种不均匀造成的杂交水稻秧苗生长空间受限的问题。在杂交水稻育秧期间,必须保持整个育秧盘土壤湿润,加强对秧苗根须护理,使其根脉发达。通常情况下,杂交水稻父母本秧苗在三叶时即可插秧。

1.2 杂交水稻田间准备及栽插技术

在杂交水稻栽插前,应做好田间准备工作,栽插前三四天平整大田,并沉实田内泥浆,一两天后将田内水排出,露田2 d后,此时田面稍硬,再灌溉薄水,并施足底肥以待机械化插秧。先期应进行父本杂交水稻插秧,在父本秧田边留出3 m左右空余位置,以错行插秧法进行机械化插秧,父本插秧机行距调整至30 cm,株距为22 cm,每穴插秧數量为两三苗,采用六行机插秧。母本杂交水稻插秧应在21~25 d后进行,母本杂交水稻秧苗行距约为17.5 cm,株距约为15 cm。每穴插秧数量为三四苗,采用十行机插秧[3]。

1.3 杂交水稻施肥与灌溉管理技术

在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模式中,水肥管理与人工制种技术基本一致,但应注意机械化插秧其发苗速度较快,发苗时间较早。因此,应根据杂交水稻秧苗的生长情况予以晒田,在晒田再次灌溉后,可在每1 hm2稻田中施140 kg钾肥,待到秧苗颜色由绿转黄时,再在稻田中追施55 kg/hm2尿素,以备秧苗生长所需[4]。

1.4 杂交水稻机械化农药喷施技术

杂交水稻秧苗分蘖伊始阶段、封行晒田阶段、破口阶段、齐穗极端、授粉即将结束阶段时,是水稻病虫害高发的几个阶段,期间可根据当地水稻实际病虫害情况及苗情开展防治,尤其针对水稻飞虱、卷叶螟与二化螟等破坏力较大的虫害,可酌情采用益哥、阿维菌素及吡蚜酮等农药进行有效防治。病害方面,纹枯病、黑粉病及稻瘟病等是水稻常见病害,可用击唑醇、凯润及怀农特等农药加以预防。

1.5 杂交水稻机械化授粉辅助技术

在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过程中,一般采用农用无人机授粉,每台无人机可负责近5万m2的辅助授粉工作,每天授粉次数为两三次,共需14 d左右。其授粉主要需沿父本一侧稻田上方1 m左右距离匀速飞行,其飞行速度约为4 m/s。

1.6 杂交水稻种子收割与烘干技术

在收割时,应采取父本、母本分开收割模式,先将父本一侧水稻压向一侧,然后采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割母本,收割后即将母本种子直接进行烘干处理,避免出现母本种子与父本收割所得种子混淆的问题。在母本种子收割烘干后,可进行父本稻谷收割工作。杂交水稻种子烘干一般采用循环式低温谷物烘干机,该烘干机一次可烘干8 000~10 000 kg新鲜杂交水稻种子,在收割结束后3 h内烘干,温度设置在35~45 ℃[5],当种子中残余水分在11%左右时烘干结束,通常需要40~50 h。

2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实施要点

2.1 规模化制种面积及成本

在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中,应加强制种面积与成本核算,尤其在当前阶段,制种基地面积较小,难以规模化制种,从而造成制种工作管理上出现诸多问题,导致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成本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制种技术方面,还应加强技术研发工作,并为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发投入必要的资金,从而优化当前制种技术及方式,进而节省制种成本,降低制种过程中的工作量,形成高利润、低风险的制种产业化结构,进一步促进我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产业发展。

2.2 机械化制种水稻种质量

质量是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首要保障,只有不断提升杂交水稻种子质量,才能保证其种子的纯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加强杂交水稻父本、母本生长情况研究,防止造成父本、母本花期出现错位现象,一旦出现错位,父本、母本水稻将难以授粉。尤其是当前农村劳动力紧张,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极易造成花期错位现象,应对其予以重视。另外,必须对杂交水稻制种大田进行合理的隔离处理,避免外来花粉对种子造成影响,导致杂交水稻种子纯度不足,严重时会致使整批种子报废问题。

2.3 规模化制种水稻种产量

产量是保证制种经济收益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针对杂交水稻父本及母本的单位穗数及结实率加以研究,并比照种植密度、种植技术对产量的影响情况,从而形成全面化、综合化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标准,以提升规模化制种产量。同时,农用机械对于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工作具有极高的现实效益,通过采用先进的农用机械进行种植,确保水稻秧苗整齐划一,保证水稻秧苗密度及苗数平均,从而提升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产量。

3 结语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能够提升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实现制种增产增收目标。同时,通过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保障水稻种子安全,降低农民水稻种植风险,有效推动我国现代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另外,杂交水稻的产量较高,抗性较强,对农药及化肥的依赖程度较低,可在种植过程中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避免因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杂交水稻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应重点加强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工作,从而确保杂交水稻的普及。

参考文献

[1]王永维,唐晨,王俊,等.“击穗气吹式”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授粉管优化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01-106.

[2]张德文.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7,18(5):924-929,939.

[3]王元伟.全程机械化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73,76.

[4]杨柱.杂交水稻机械化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8):284.

[5]刘爱民,张海清,廖翠猛,等.单旋翼农用无人机辅助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效果研究[J].农业科学与技术,2017,18(3):543-547,552.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廖春勇

杂交水稻问题管理论文 篇3:

杂交水稻种子风险控制与市场监管工作研究

摘 要: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当前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众所周知,杂交水稻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好等特点,这些特点对比传统水稻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随着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具体的普及种植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特别是杂交水稻种子的相关问题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产业的发展,所以加强杂交水稻种子的风险控制以及对市场监管工作进行具体研究,对于杂交水稻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杂交水稻种子;风险控制;市场监管

杂交水稻制种的过程中主要承受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是对于杂交水稻种子恢复性选择的问题,其稍有不慎便会发生偏差,进而影响到杂交水稻的质量;二是对于纯度的问题,在进行制种的环节时,外来花粉的污染会导致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具体播种之后的杂交水稻质量。而在市场监管领域,主要针对的是种子质量的把控,以此来提高实际播种中的水稻质量。

1 市场监管的复杂性

众所周知,在杂交水稻的检测方面,发芽率、水分、纯度与净度是雜交水稻种子的4个重要质量指标,同样也是杂交水稻与常规水稻区别之所在。在对杂交水稻种子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除了纯度的检测,其他指标的检测都相对而言会简单很多。当前对于纯度的检测技术,是以基因检测以及同工酶检测最为高级和准确,但是碍于实际设备以及技术的限制,上述两种方式并不能完全普及,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还是要依靠种植区的检测结果。该方式虽然简便有效,但是周期过长,会影响到种子的播种周期,所以该方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同时对未完成检测种子的监管工作也要进一步深化落实,防止未检测的种子流入市场,造成大规模的杂交水稻质量问题。近年来关于大规模的水稻恶性事故并不多见,但是在制种过程中由于受各种花粉影响而造成的纯度不足问题却十分常见,所以加强该领域的监管十分重要。同时,作为水稻种植的主要参与者,我国农民也主要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加之自然因素的影响、种植区域的分散以及种植时间的不统一,这些都为种子质量的信息反馈与把控形成障碍。

2 水稻种植检测结果信息监管的重要性

当前,水稻种植检测作为重要的杂交水稻检测手段,对于其检测的监管手段主要有3种方式,分别为委托鉴定、企业自鉴以及国家区域种子管理部门鉴定。其中,国家级别的种子管理机构会将检测结果直接下发到相关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培育部门和各级种子管理站。而对于当地杂交水稻种子的销售以及相关问题,也要予以充分的记录与分析,加强不合格种子的管理与检测,这是基层种子管理部门的主要责任。通过对检测结果与杂交水稻种子的层层负责与把关,切实保证农民所购买的种子具备良好的性能与纯度。

而对于检测不合格的杂交水稻种子,相关部门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追回已售的不合格种子,同时加强相关的检查力度,保证所属地区种植的水稻种子质量。而对于那些不合格的种子,可依据实际情况予以销毁或封存。

3 完善不合格种子的回收处理工作

对于不合格的种子,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意识到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被农民种植后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近年来虽然杂交种子的相关恶性事故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很高,但是由于杂交种子制种过程的复杂性,使其在具体环节中易受外来花粉的影响,进而导致下一代的杂交种子纯度不达标。其次,要积极做好不合格种子的预防处理措施。种子经营台账的制定,旨在对于种子的流向有一个具体的把握标准。而当发现经销商所销售的种子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时,第一时间便要查明这批种子的已售去向,并竭尽所能地回收已经售出的不合格种子,以免造成进一步的危害。近年来,在实际数据调查中显示,多数的杂交水稻种子经营者都能够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种子经营台账的建立。但是每致农忙时节或销售高峰的时候,对于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便明显下降。这对于杂交水稻的纯度管理是十分不利的。

当发现不合格种子时,还是努力要在播种之前通过将不合格种子进行置换等手段收回。必要时候可以借助于媒体进行曝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不合格种子的回收效果。而对于没有收回的种子,也要予以登记核实,并与实际的用户或是下一级经销商做好相关问题的沟通,原则上杜绝1粒不合格水稻种子的种植,杜绝杂交水稻恶性事故的发生。

4 杂交水稻种子质量把控的具体措施

杂交水稻种子的质量决定着杂交水稻事业的发展,作为保障杂交水稻质量的重要方式,强化杂交水稻种子的质量监管工作意义重大。政府的相关部门作为主要的监管组织,首先,要做的是加强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监管意识,认知种子质量的重要性。其次,要做好层层的管理与组织工作,加强自上到下的质量体系监管机制。加强对于种子质量的法制建设和守法意识的提高,在履行好对质量把控的监管职能之后,还要切实深入到基层,对杂交水稻的质量把控工作做到具体的流程监管。从种子的培育、繁殖到后期的经营流通,抓紧种子关键因素的把控力度,切实保障种子质量。加强对相关处罚措施与治理措施的落实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5 加快杂交水稻种子质量加工体系建设

杂交水稻种子加工环节的工艺优劣直接影响到种子的质量。所以要想从源头上提高种子的质量,还要加强种子加工工艺的技术探讨与管理。种子的收储加工环节作为一个重要的步骤,是保证种子纯度与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加强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种子收储环节的重要性。严格控制影响种子质量的每一个要素,同时优化工艺流程,加强对于操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与职业操守的养成,以实际的行动为种子的高质量生产提供保障。

6 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专业素质

作为保障种子质量的最直接参与者,种子培育及相关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以及专业素质的加强对于种子质量的把控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确立,以实际的规章制度来对作业人员加以管理,同时,优化作业程序,在保障种子纯度的基础上着力于种子培育效率的提高。鼓励员工进行相关技术手段的创新探索,致力于先进生产手段与管理手段的创造发明,努力打造一支高效率、纪律严明的专业作业团队,只有这样才能为杂交水稻种子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有效把关,进而为我国当下的杂交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帮助。

总之,杂交水稻的种植水平决定着我国的农业发展高度。对于杂交水稻种子风险控制与市场监管工作进行相关研究,对于当下杂交水稻种子的管理工作大有裨益。我国的杂交水稻产业已经经过了时间的印证和打磨,相信在正确管理措施的指引下,我国的杂交水稻产业必将迎来崭新的发展空间。本文所述内容,皆立足于实践,就当下杂交水稻种子的风险控制与市场监管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探析,旨在为日后的相关工作开展提供积极的参考依据。

(收稿日期:2018-02-10)

作者:韦延华

上一篇: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论文下一篇:人本管理理论辨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