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中医跨文化传播论文

2022-04-27

摘要:以中国武术在国内外跨文化传播的规则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从文化学和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国内外中国武术的形态和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国内外中医跨文化传播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内外中医跨文化传播论文 篇1:

基于跨文化交际对外向型专业中医英语教学的思考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应用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进行的交际活动。伴随着科技、经济、政治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日趋频繁。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依赖系统的跨文化教育,而系统的跨文化教育与大学外语教学密不可分。因此大学外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大学外语教学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最新《公共英语教学大纲》中特别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新大纲中着重强调,对大学生应用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因为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时的文化敏感性,才能真正培养出双语言、双文化的外向型人才,才能适应科技、政治、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

二、外向型专业方向大学中医英语教学更需导入多维跨文化教育

伴随科技、经贸全球化,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国内外对具备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中医药在英语国家的传播和推广,主要依赖于日常口语交流和中医经典文献英译这两种方式。要使医学生掌握正确的日常口语交流和中医经典文献英译表达方式,首先,要求生活在中国现代文化母体中的医学生能正确理解以中国传统医学为核心中国古典文化,以达到对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框架特性、思维方式特点、诊疗方式特征的正确理解和现代诠释;继而,在把经过正确理解和诠释的中医学向英语国家传播、推广、开展诊疗服务的双向交流过程中,既需要借译大量的现代西方医学词汇作为中介和导入系统,又要适当注意中、西医学的重大差异及其沟通和诠释;同时,因为交流方式及服务对象的不同,又要顾及到医学术语、医用俗语、公共英语的区分使用。由此可见,同一般的经贸洽谈交流相比,中医英译交流无疑是一项涉及到文化差异层面最多、要素最广、操作难度最大的一项交际活动,外向型专业方向大学中医英语教学更需要积极而自觉地导入多维跨文化教育。

三、基于跨文化交际培养目标凝练中医英语教学特色的几点思考

基于跨文化交际培养目标而导入跨文化教育、凝练大学中医英语教学特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教学活动,涉及到课程设置、教材选取、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调整和改革。在此,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整理出了以下3点思考意见。

1.口语教学中要注重导入、凝练乃至最终形成成熟有特色交际法英语教学。

新大纲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意味着以培养交际能力为核心的交际法英语教学将在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口语教学中日益占据核心地位。

交际法英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理想的交际法中医英语教学则应该是借助有效的交际教学手段,实施交际教材提供的任务,从而达到交际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当前,国内各中医药院校对外交流专业方向的中医英语教学还大都处在从直接移植一般本科英语教学模式向探索乃至最终形成特色英语教学模式转变的阶段。在这一过渡阶段中,需要鼓励授课教师积极摸索和实践中医英语口语特色交际法教学,逐步增大适合跨文化交际培养目标的课程内容。诸如编写包括接受患者电话咨询约诊、中医诊所应诊医患会话、临床治疗过程医患交流等典型交际场景的试用辅助教材,并实施以扮演角色、模拟活动和小组讨论等典型活动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以此为基础,才能最终编成功写特色交际口语教材、制定好特色交际教学大纲,并形成较完善、配套的中医英语交际教学法,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2.中医文献翻译教学要注重系统引入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加强翻译实践。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和行为,而中医经典文献翻译可以说是一种双重的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和行为。因为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实现古代汉语、古代文化与现代汉语、现代文化之间的转换,然后再实现从汉语向英语,从东方文化向西方文化的跨越。因此,中医文献翻译教学在遵从一般翻译教学规律,使学生牢固掌握常规翻译理论和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系统引入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翻译实践,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们发现,中医文献中的核心术语“阴阳”的译法,历来都是学生热烈讨论、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在布置学生自己翻译《难经·一难》中的“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这一段经典论述时,大约60%的学生会把原文中的“动脉”翻译成“artery”。针对这类典型问题,我们举一反三,向学生指出,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困难往往直接体现在词汇缺失与词义冲突上,即:源语词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的语汇,或与译后的对应词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相互矛盾或者不一致。中医文献中的“精”、“气”、“神”、“阴”、“阳”等词汇,是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语,无法直译,而意译则语句过长,不精练。故而采用音译较为可取,“阴阳”即译为“yin and yang”,这样既解决了翻译的难题,又在译文中保持了“阴阳”这一中医概念的独特内涵。《难经·一难》原文中的“动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与静脉相对应的动脉而译成“artery”,实际是指脉之搏动,故宜译为“pulse”。进而,授课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着眼于西方文化和英语表达的差异,树立多元化的翻译标准。即由潜在的不同读者群,决定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例如,在翻译“胃热”这一中医术语时,如果读者是专业工作者或者用于学术交流,那么译为“gastropyrexia”比较合适,既简洁,又符合科技英语的构词法。但如果读者是非专业人群,翻译目的是普及中医理论,则根据采用stomach更易理解,从而起到更好的交际作用。

3.只有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才能创建和实施特色中医英语教学。

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是教授与学习相结合的过程。特色中医英语教学法能否尽快创建和有效实施,大学中医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取决于授课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是否过硬以及师资队伍整体的学缘结构是否合理。提高中医英语教师的个体素质和优化中医英语师资队伍整体的专业、学缘结构,是创建和实施特色中医英语教学、加速培养合格外向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要培养大批擅长国际中医药交流、推广中医药国际化的医学学生,首先要有热心并专长于中医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目前的中医英语授课教师大多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或英语教育专业,其专长是具备雄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识,但对中医药专业知识和中国古典文化知识了解、掌握不足。如能激发英语教师对中医药专业和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无论对教师本人,还是对学校、对学生、对形成特色中医英语教学及提高教学水平都大有裨益,定能产生一个多赢共享的局面。为此,只有让教师入中医药基础和中国古典文化之门,进而通晓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医学领域的具体表现以及中医学的文化特色,了解中医药国际化的历史过程和现状,以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及地区接受中医药的切入点、热点和存在的文化障碍,才能够把比较医学的研究成果熟练地运用到中医英语教学中去,才能使他们随后在中医英语口语和翻译的教学中做到逐步提高,凝炼特色,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针对中医英语要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课,以至于授课的专业方向和层次类别日益细化的发展趋势,建议教学管理部门在拿出措施、积极支持完善现有的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制订系统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措施,可通过选拔有志于中医英语教学的中医英语方向、针推本科英语方向的优秀毕业生留英语教研室承担中医英语教学;定向培养、鼓励医药专业教师参与中医英语教学等多种方式,在全院甚至全校范围内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中医英语师资的优化组合,以共建一支优秀、稳定、专业互补、可分段上课特色突出、教学效果优异的英语教师队伍。循此,将更有助于中医英语骨干教师成长和师资队伍建设,将更有利于实施系统的跨文化教育和促进适应中医药国际交流的外向型人才的成长。

注:本文系2007年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针对中西医差异的大学中医英语教学策略改革的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编辑/邹维

作者:徐春捷 董 岩 宋兆合 张海洋

国内外中医跨文化传播论文 篇2:

“奖同”与“罚异”:中国武术两种方向跨文化传播规则

摘要:以中国武术在国内外跨文化传播的规则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从文化学和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国内外中国武术的形态和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1)中国武术的“跨文化”方式理应有两个方向,即从传统到现代沿时间轴的跨文化,从东方到西方沿地理轴方向的跨文化;2)中国武术在两种方向上的跨文化有着共同的文化规则即“奖同罚异”,但是对 “同”与“异”的取舍方向不同。3)对自身文化而言,西方社会对中国武术“奖异罚同”的文化根源是“中国印象”。

关键词:中国武术;跨文化;传统武术;中国印象

Key words: Chinese martial arts;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mpression of China[HK]

20世纪20~30年代,针对中国的体育问题,国内曾发生过两场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西方体育和以武术为代表的本土传统体育二者究竟谁应成为中国体育的主流[1]。这场争论并没有制止住西方体育“进军”中国的脚步,因此中国武术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会长期受到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面对这一历史结果的鲜明记忆,使得新一代民族传统体育学者们产生一種或明或暗的排拒意识。对于西方体育理论,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崇拜,统统拿来,甚至有时失去了再度面对它的耐心。这一现象,可以看成是对以往我们接受西方体育文化时“唯西独尊”路线的一种惩罚。历史决定了这种惩罚,它给了我们重新考察和认识中国武术“跨文化”规则的紧迫感,也给了我们比较研究中国武术在国内外的形态,揭示并重组武术形态背后文化规则的必要性。反顾过去一个世纪中国武术对西方文化理念的接受,不难发现:我们过去对西方体育理论的认识、理解和接受,同它原本形态之间,存在着某种巨大的偏离。中国武术在西方传播过程是否也处在这样的窘境中?我国武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理论是否存在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进行此次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过去一个长时期的失误找到一种外来的参照和支撑。事实上,再次研究考察西方文化思想对中国武术在国内外发展的影响,目的并不在于指责或颂扬当年的那些译介者、研究者、接受者们,而是透过这一接受西方文化思想的表象,反思形成这一局面的历史文化原因,重新认识西方文化理论,并对我们过去的理解和接受进行清理和辨析,探索武术与外来体育文化交流的规律,从一个侧面为中国武术在将来的健康发展提供参照。

1中国武术:“跨文化”研究的理想标本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武术具有特殊的价值。首先它是少数几个能在当今西化大潮中拥有一席之地的中国文化形态,并作为锻炼身体、养生的手段,在现代体育的发源地、健身条件完善的欧洲获得一席之地。另外,它传播的时机和地域比较特殊——具有技击意义的武术西传发生在清末民初(武术人与各国大力士的较技让武术在西方名噪一时)。在当今,武术虽然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西方人的健身养生增加了一种选择,但它的实际声望却远超于作用价值,所以可以肯定西方人对中国武术的需要不仅局限于其功能,武术的文化动力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推断,中国武术对外的传播除了技术层面的意义之外,更应当被看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跨文化”的理想标本,来揭示西方社会如何重组中国文化的规则。

2中国武术内、外两种方向“跨文化”特征

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已是武术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武术在文化差异或文化冲突中艰难的跨文化“前行”。在国内,自从上个世纪初中国社会变迁后,由于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解读和接受,传统武术在自己的发源地被重构,开始了新的接受和适应,这可以算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跨文化”。以国内外不同视角探索中国武术的发展路线可知,中国武术的“跨文化”理应包括两个方向:沿“时间轴”方向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跨文化”;沿“地理轴”方向的由国内向国外(主要是西方国家)的“跨文化”。本研究中的中国武术是由古至今的所有武术形态的统称,包含传统武术以及在传统武术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各种武术形态。

21中国武术沿“时间轴”方向的“跨文化”特征——“奖同罚异”

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可以把中国武术分为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所谓传统武术是指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手(散打)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方式[2]。不同历史时期,对传统武术的称呼各异,如汉代“武艺”、民国“国术”等等。由于社会变革,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一直存在差异,传统武术在现代人(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眼中成为一种很“特别”的东西,即使在国内它也必须被加上修饰词来与现代武术相区别。现代武术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依据当今社会的需要,由当代人构建而成,并成了当今世界各地人们眼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武术。由此,竞技武术作为现代武术的主体,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与传统武术相对应的概念,也是中国武术需要理清的沿“时间轴”方向的跨文化逻辑关系和特征。

可以说中国近代史是被不断“现代化”和“西化”的过程,自从上个世纪初中国社会就开始了翻天地覆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武术)在自己的发源地面临着被冲击和被重组的命运。武术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忽然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各大拳种达到巅峰时期,不仅改变原有的训练方式,还摆脱了武术“口传身教”的限制,出版了大量高质量的武术理论著作[3]。武术理论的“辉煌”时期为以后武术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武术在时间(即从中国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上的“跨文化”快速传播。但是,中国传统文化逐步呈现现代形态,这种传统到现代的巨大改变使中国武术(尤其是传统武术部分)与“正常”的现代文化之间存在一道鸿沟。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文化与科学的区别,“文化一直保持着自己庄严地神秘性;科学家呢,总是努力地要说明它。但是必然有一些东西要永远也说明不了”。传统武术存在许多无法用现代科学方法解释的现象,让看起来显得尤为的“古怪”。首先它以道家原理论气、阴阳五行等,通过“天人合一”来遵循“常识性合理”原则,这些在现代数字化进程中很自然地受到鞭挞嘲讽,然后像社会其他部分一样受社会规则的检验、修改与扬弃。其次在于传统武术的师徒传承方式和秘而不宣式的训练方法,贴近生活的传承与训练方式成为现代人眼中“旧的”“落后的”事物。

另外,传统武术中许多“古怪”的文化品味,不管是插图、传奇故事,还是侠客装束、练武的场所都显得“古香古色”“别具一格”。这些与现代生活特别是与现代竞技体育的品味迥异,致使传统武术在现实生活中的空间越来越小,多活跃于虚拟荧屏中,而与竞技体育相靠拢的竞技武术则得到了国家的扶持,生命力旺盛。与此同时,传统武术的“跨文化”发展对传统武术发展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人为的对“跨文化”成绩的建构冲击了传统武术原有色彩。最具代表性的是现代影视中对武术的“亵渎”造成人们“误读”武术,把中国武术推向神秘“深渊”无法逃离。以人类学文化传播经典理论来看,中国传统武术在发源地的这些变迁——不管是理论系统的“科学化”,还是训练技术的“现代化”,甚至是文化品味的“西洋化”——都很正常。因为,“一个外来的物件(产品也好,观念也好)必须受到当地文化规则的检验。与后者相容便被接受,否则就要被修改,乃至被摒弃”[5]。中国本土的传统武术当然不是“舶来品”,不过其目前生存的社会已不同于它产生于斯的传统社会,主流文化早已倾向于“科学化”“现代化”“西洋化”,这就造成传统武术现代化步伐与社会现代化进程不一致。由此可知,传统武术在国内的生存现状符合“相似得奖”的规则,中国武术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遵循着一种文化规则“奖同罚异”——与“西方文化”相靠拢的发展方向得到推进(奖同),反之则遭到质疑甚至扼杀(罚异)。

22中国武术沿“地理轴”方向的“跨文化”特征——“奖异罚同”

奥林匹克运动引起世界各民族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追捧,在全球化进程中充满活力与魅力,于是各国项目纷纷力争进入奥林匹克运动这一大家庭。中国武术也不例外,自从中国武术开始进行跨文化交流之初,就是要尽最大努力,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让中国武术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一员[6]。于是,中国武术为得到西方文化规则的“奖励”试图减少 “怪异”的行为,结果是中国武术向现代化及奥林匹克的靠近了提高它的威望,即所谓的“相似得奖”。那么,中国武术沿着地理轴向西方“跨文化”传播时,又呈现出那些形态?是否也受这样的文化规则支配呢?

[TP2Q28TIF,BP#][TS(][HT5"K]图1外国人学习武术的主要原因[TS)]

[TP2Q29TIF,BP#][TS(][HT5"K]图2外国人希望跟武术老师学习的内容[TS)]

带着疑问,本研究对不同的西方习武者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对他们的习武动机、对中国武术最感兴趣的内容、中国武术的主要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见图1、图2。

可以看出,西方人喜欢中国武术的原因有很多种,目的也是各样,但是更喜欢原生态的、更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武术,有很大部分外国人因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而产生了学习武术的动机,这与长久以来中国都以神秘而又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外国人有关。有研究者通过调查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在各国的传播现状发现,两者在各国开展程度相当,传统武术开展差的国家是因为武术传入时间较晚,有些国家是1990年之后传入,有的甚至是2000年之后传入[7]。不管是现代武术还是传统武术在其他国家传播都是代表中国文化,因为只要“看到中国功夫,就能想到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

贺霆在比较中医在内地与法国的现状后指出:“从上面提到的针灸在中国与法国的应用程度来看,中国居民中试图减小针灸怪异度的行为得到当地文化规则的‘奖励’,也就是说在居民们看来,传统针灸术向日常生活及现在医学的靠近提高了它的威望,筆者称之为‘相似得奖’。而在法国居民中同样的尝试则遭到‘惩罚’(相似受罚)[8]。” 他认为这一种“相似受罚—相异得奖”是中医在法国传播过程中一条普遍意义的文化规则。这也再次证实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国家的独特魅力。“中国文化本身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而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仅仅靠语言、文字的视觉形式是不够的。中国武术恰恰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它可以用肢体动作、身体符号来解释中国的文化与古老文明,是一种更生动的文化载体和输出形式”[9]。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且与其他文化部分息息相关,所以学习中国武术的过程,也是学习和认知中国文化的过程,也说明武术除了本身的体育价值外,其文化价值应该成为将来武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这些论据进一步验证了传统武术在西方的整个形态遵循着“相异得奖—相似受罚”的文化规则。结果是中国武术的形态会逐步偏移公众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制度、理念和器物,这种偏离在与国内的武术进行对照时差异明显。因为,在国内那些远离现代生活常识的武术行为在现代受到公众的惩罚,比如竞技武术脱胎于传统武术,却成为了它的对立者,形成了“母体”与“子体”的对立[3],即“相似受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近的文化形态受到“冷落”。这与在西方的文化规则的“奖异”作用正相反——传统武术被认为古怪的观念、操作及文化品味在西方社会不但被保留,甚至得到了推崇。当然中国武术的形态也受到西方当地政治、经济、风俗等其他因素影响,产生了适应性变化。不过同中国内地的武术变迁相比,西方社会中的中国武术的独特之处正是由当地这种文化规则对居民有关行为的修正所致。所以,中国武术沿地理轴方向在西方社会“跨文化”受“奖异罚同”的文化规则支配(其实也可以说“奖同罚异”),这里的“奖同”可以解释为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部分受到欢迎,而“罚异”则表明跨文化传播的中国武术越是“现代化”的部分越是受到排挤与忽视。这与中国武术在国内的 “跨文化”传播遵循着类似的文化规则,只是“同”与“异”的取舍标准截然不同,体现了文化交流中的一种相互性。

3西方社会对中国武术“奖异罚同”的根源——“中国印象”

曾有研究表明:“中医跨文化传播到法国,能与当地文化发生关联并引起其兴趣的原创传统部分,而经‘新文化运动’及‘现代化’改造的部分则受到冷落、抵制。[10]”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氛围中对中国文化形态存在“奖异罚同”文化规则的有力论据。这种“‘奖异罚同’规则的思想源泉是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印象”[11]。其实早在15世纪西方探险家、布道者、水手就开始了世界大航海,他们觉得当时的中国与中国人是奇异、神秘及不可理解,从而对东方的描述形成的一种集体记忆,也就形成了所谓的“中国印象”。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印象”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和丰富,渗入西方居民日常思维与用语中,他们更乐于接受中国人的各种奇特的东西,然后叠加到原有的记忆上。依据这一“记忆”,在西方社会中的人们更喜欢接受或者更“心安理得”地接受“原汁原味”的中国民族文化。“中国印象”就像一个导体,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产生定向的思维,使这种印象不断地被强化、巩固。时代的改变可能会使对此印象的态度在爱与憎之间大幅摆动,但是西方“中国印象”的形成与维持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会自觉地根据特定的规则对其覆盖范围内的居民进行行为干预、修正,使其始终如一的保持形成时的特性。

事实上,在西方社会,但凡带有“中国标签”的事物,无不受到这一文化规则的修正,“与中国有关的餐馆、展览、演出、电影……都会尽量夸张‘中国元素’来与当地环境形成强烈反差”[11]。由此可见,“中国印象”的形成与维持不仅停留在人们的主观意识中,还将覆盖于居民的行为、认知和观念上。这样看来,我们当代中国人眼中“更传统”的中国武术,也是落入了西方思想中的“中国元素”、“中国印象”套路,借助“中国印象”传播与发展,进而实现了中国武术从想象空间的“功夫”到现实环境“武术”的平稳过渡。传统武术在中国古代的人文地理环境内自然产生和发展,自然带有原有的传统气息,其功法、技能、观念等均是当地人们结合自身生产生活创造出来的,具有“原创性”。由此,传入西方的中国武术自传入起就与当地的文化形成对照,并在文化规则的支配下尽显与后者不同。传入西方的中国武术是那里的居民在“中国印象”文化规则的引导下,按照自己熟悉事物(如西方各种竞技体育项目)的反面主动地重组起来,接受它的“怪异”,并认为唯其“怪”才真才纯。探析这一文化规则的根源不是为了纠缠这种西方“中国印象”的真实与合理性,而是为了更好地比较中国武术在中、西文化中的发展现状,为武术的“跨文化”传播提供更为理性的建议。

4中国武术沿着两个方向“跨文化”传播后的差异与尴尬

中国武术沿两种方向“跨文化”传播过程,不单是对客观信息的被动接收,而更是根据固有规则主动对信息进行筛选与重组的过程。因此,在不同文化生态中生长起来的中国武术与中国当地的武术相比表现出差异性。中国武术一直在中国传统社会沿着历史的轨迹衍生与发展,但自从西方竞技体育的传入特别是当中国社会变迁后,武术与其他“旧”事物一样,在国内已经逐渐被“现代化”,即用科学理念、现代训练方式及西方文化品味为标准来对它进行改造的过程,也是中国历史对中国武术“奖同罚异”的过程。清末民初,中国武术在自己传承千年的地方开始“跨文化”历程,西方思潮涌入中国瞬间占据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武术很自然地成为了与世界武力抗衡的牺牲品,结果其技击性遭到严重质疑。民国时期马良创编《中华新武术》,把花法套数采为竞技项目,将实战性的武术技艺取消比赛。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武术套路成为了中国武术的全部,竞技武术发展走向正轨,并向西方体操靠拢,这一辉煌成就我们不可否认。竞技武术的辉煌时期也是中国奥运梦想的实现之时,为迎合奥林匹克要求,在西方体育思维模式和理念建构的竞技文化中武术也一而在、再而三的革新,但是直到此时也没能进入奥运大家庭,这是我国体育工作者们所始料不及的。而武术竞赛规则和技术体系过度机械的删减属于自己文化主体的内容,结果是逐渐丢失着自己的个性。而现代社会中与“竞技武术”相对应的概念“传统武术”,由于对社会的不适应,并没有发展的很好,生长的健康,而是成为了“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12]。

当中国武术传入西方时,却经历着不一样的礼遇。对西方人们来说中国武术始终是件“新奇”的事物,当地居民尽管深知其古老,但阻挡不了他们对武术的钟情,比如在文章、影视、交谈中常常夸大武术的年岁。尤其在当代后工业社会中,除了原来“中国印象”的异国情调的要素之外,中国武术的“怪异”在西方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价值指向作用。古老的中国武術竟然意外的成为西方传统文化用来颠覆西方现代价值的文化先锋,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源泉备受珍爱。这种颠覆波及到的范围广泛,诸如科学理性、工业化大生产及西方生活方式等等都有涉及。在西方,每每读到有关中国武术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文章,或是与西方人平时交谈中,绝大多数是赞美的,并借机用中国文化对西方竞技、西方文化出现的问题漏洞进行批评,学习中国武术者亦是如此。这种中西二元价值取向似乎已成为一种坚硬的“政治正确”,无人愿意对此质疑。现在我们不难理解内地的拳师在教西方的学生时会感到多少无奈:自己在国内精心准备的符合现代科学的训练理论和迎合西方文化特点的技术找不到受众,倒要抛弃“高、难、美、新”的理念,去恶补最“玄妙”的传统功法理论(如《易经》等),去寻找更“古怪”的民间技术(如龙拳、猴拳……)。

甚至,有些“跨”过文化的拳师对这种现象反应剧烈,就像高原反应一样,晕而不知所措,这是一种逆向的“文化休克”反应。但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便可以清楚看到,能与当地文化发生关联并引起兴趣的是武术“原汁原味”部分,而经“现代化”改造的部分则受到冷落、抵制。也就是说,在本土沿时间轴成功“跨”过文化的中国武术却无法沿着地理轴向西方跨文化。

15世纪中叶的中西文化碰撞已然带给我们了太多的割舍传统的痛苦,但是,面对当前形势,我们却开始面临重新学习传统的尴尬。因为,“历史的吊诡在于当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社会好不容易已经或正在与自己的传统文化决裂以便‘全面西化’时,这些累赘却又成了西方社会的明星”[10]。如果我们仅从传统文化角度来分析的话,把中国传统文化比作一份细火慢炖的浓汤,而把西方文化比作一瓶无色无味的纯净水,那么中西文化的交流就使得原本浓稠的中国传统文化变的越来越清淡(即“现代化”或“西方化”)。然而,中国武术在西方社会中的“跨文化”,与奥林匹克向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大相庭径。奥林匹克向中国的“跨文化”过程,是保持本真溶入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并不断“淡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同化着中国事物。而中国武术在西方社会中的“跨文化”,如同其他在西方的“中国事物”一样,尽管它们中的“中国元素”可以被发挥极致,但也只是存在于当地人们的生活中有限的时空内(武馆、餐馆、中医诊所、博物馆等)。西方社会中的中国武术作为一种异质的文化出现,是具有“中国元素”的“中国事物”,就像纯净水里的一滴浓汤油光闪亮,瞬间与周边产生一个明显的界限,口味与本土文化反差强烈才容易得到推崇。因此,当代西方社会中夸张的“中国文化”的口感反而比较接近传统文化原汁原味,于是显得比现代中国更“中国”。中国武术也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这种尴尬在于中国国内工作者们多少次违背自己真正的兴趣,顺应看客的掌声而作秀。这也滋生了另外一种怪现象:拿武术来讲,但凡在西方成功創业的内地拳师,在西方学生面前常自诩家传深厚,并对传统在内地遭到破坏现象表示痛心,而他们与自己同门相聚时则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相反举止新潮,“洋范”十足。长期居住在西方的中国国民对此现象深有感受,这不单是个体的尴尬,也是整个中国文化在当今中西交流中的尴尬。但是,一些深刻了解“中国印象”文化规则的学者面对此尴尬却建议中国武术的发展应采取“打两张牌”的策略,即在国内加速武术的现代化进程,继续中国武术的竞技模式向奥林匹克文化靠拢;在西方大力宣传中国武术的传统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中对特色民族文化的青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策略使我们深感忧虑,如若继续推行“打两张牌”策略会引起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疑,因为现代/传统、对外/对内双重价值策略肯定会加深国内民众与西方社会居民在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的隔阂与偏见,尤其是文化传播上的诚信问题。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西方居民总会有“梦醒时分”,从而可能由热爱转变为憎恶。此外,目前所谓的“世界功夫热”与中国武术真正的发展状态不一致,不像国内许多媒体所宣传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其实武术在世界各国间发展并不顺利,发展水平也极不平衡,而在国内武术与西方体育项目相比竟呈倒退趋势。可见,“世界功夫热”只是中国武术在西方的声誉过热的情况下,国内外媒体对此宣传加剧,这些“酵母”被大众媒体催化后急剧膨胀的结果,与真正的武术关系不大。这对中国武术来说是一个陷阱,因为中国武术在西方的普及程度、实际价值功能尚待提高,而当前的世界格局又要求它必须适应西方大众口味,经过西方强势文化的折射后方可“走向世界”。结果是,中国武术尴尬的成为西方文化走向世界过程中的点缀。所以,中国武术靠“打两张牌” 急功近利的走向世界,恐怕不会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意愿,而是造就出一个代表西方文化的“中国武术”,并且与国内的武术产生差距。如若把西方的经过跨文化重组中国武术与当下国内的武术比较,似乎前者的形态更接近传统武术,从发展的趋势看更是如此。这其实是整个中国文化乃至所有非西方文化现状的一个缩影。

5结论

历史和未来都不可假设,永远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历史已成定局不必纠缠于真、假和好、坏。但是将来我们所面临的境地变得复杂,形成一种两难结构。“两难之所以两难,是因为两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是两种合理的冲撞。”黑格尔曾说的,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出现在善恶之间,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有两难结构的存在人类才不会因为缺少深刻的选择而变得浅薄。

因此,中国武术两个方向上的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中的两个产品,面对此种境地出现了两难结构,正确面对两难结构可以在做评判与决定时知己知彼,不掉进先入为主的误区。看到不同形态的中国武术后面的文化规则,从两者的比较中寻出更好的发展方向。从而我们不应把中国武术在西方社会的种种更“传统”的现象看做是西方社会对武术的无知或狂热的表现,更不能盲目的批判武术在内地的发展现象。通过研究中国武术两个方向跨文化后的形态特点,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中国武术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的传播,无时无刻不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其实也是当地居民思想和行为对武术的“奖/罚”作用。应该说,西方社会对中国武术的“奖异罚同”的文化规则,使中国武术向传统文化靠的更紧密。然而,国内尽量将传统武术向日常生活及现代科学技术靠拢,其实这与整个传统社会变革后的文化规则一致,这在文化传播学上应属于“正常”现象。因此,我们知道国内外的武术发展形态不一致,不存在哪个更正确。

2)我们应宽容对待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过程的各种现象。由于各社会文化规则不同,中国武术分解与重组自身形态以适应当地文化,但它在被他国文化解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读现象。基于此,中国武术在国内的发展不必屈就逢迎此种方式,因为最引起异国居民感兴趣的部分,未必适合武术在国内的发展。

3)我们还应充分了解国内外社会中支配武术的文化规则,不仅避免中国武术只在身体层面上的评判,还应该避免单一文化规则的主导。所以,我们一方面仍然要用科学思维去探索武术身体的奥秘,另一方面还要尊重文化天生的神秘性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要明白“新的现象和事物出现时,用旧的思想去规范、解释和论证,不是对已有的坚持而是本身的贫乏或无奈”[14]。从这个观点看,武术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是多样化,今天我们来谈论中国武术的现代化,也应该跳出工业理念、科学主义等条条框框,让其在具有活力的人类文化活动中,自然形成与当地文化相适合的形态。因此,营造宽松环境来促进武术的多种形态得以形成则应该是发挥武术现代活力的基本策略之一。

(感谢首都体育学院张长念老师在欧洲教拳期间帮助发放、回收问卷。)

参考文献:[HT5"SS]

[1]马廉祯论现实视角下的近代“土洋体育之争”[J] 体育科学,2011(2):76

[2]周伟良行健放歌——传统武术训练理论的文化阐释[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2

[3]洪浩,田文波辉煌与寂寥:传统武术的现代话语阐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9):26-32

余秋雨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28

[5] Murphy R F, Cultural and Social Anthropoloy[M]New Jersey, Ed Prentice-Hall, IncEnlewood Cliffs,1986:203

[6]姬瑞敏,张建新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传统武术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搏击·武术科学,2010(2):9

[7]朱东,马克蒂姆,姜熙中西方不同视角下武术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体育科学,2010,30(6):20-29

[8]贺霆法国中医现状及启示[J]亚太传统医药,2006:89

[9] 邱丕相,马文友武术的当代发展与历史使命[J]体育学刊,2011,18(2):117-120

[10]贺霆跨文化的中医——对法国社会的一次人类学研究尝试[R]中医药国际论坛,2009

[11]乐黛云,等跨文化对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70-271

[12]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17-21

作者:陆小黑唐美彦

国内外中医跨文化传播论文 篇3:

对中医院校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认识与思考

摘要:随着近年来国际上不断兴起的“中医热”,来华学习中医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如何让留学生掌握中医思维方法,已成为摆在中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在培养留学生中医思维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寻找培养留学生中医思维的途径。

关键词:中医思维;留学生;人才培养

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发布的中医药领域全面系统性指导文件,《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而近年来国际上不断兴起的“中医热”也在证明,中医药正逐步走向世界,随着欧美一些国家对中医的接纳以及法律认可,中医作为一种替代疗法,正被越来越多人的所接收,随之而来的,是来华学习中医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不断挖掘着古老的东方文明,同时,他们学成归国后,又将所学到的知识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促进了国内外中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或许,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些年各中医院校在留学生招收专业和招收人数上不断扩充,可是,仅仅让留学生记住几个概念,背下几个方子并不是中医教育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能够较快地掌握中医思维方法,如何让留学生真正理解中医,接受中医药文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才是中医传播的关键。因此,中医药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中医思维模式的教育在留学生中医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留学生中医思维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原有的思维方式阻碍中医思维的确立

任何思维方式的产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思维主体在先前的实践和认识基础上,按照自身特定的知识、观念、语言、情感与意志、个性倾向等,运用思维工具去接受、反映、理解、加工客体对象或者客体信息的思维活动的样式或模式。[1]一个民族,或者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式或思维惯性,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是该历史时期人们相对稳定的思维格局或思维定势,影响和引导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医思维模式是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中医医疗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和整体思维为主导,并有机地结合抽象思维方式,以表象和观念为加工内容,以表意性文字和古汉语为表述工具,采用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形象比较、倒果求因、类比推理等思维方法,是从整体、宏观上归纳事物特征和发展规律,强调了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和表里上下的统一的一种思维方式。[2]可是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长期在本国所形成的还原分析思维,几乎与中医理论的直观整体思维没有同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再加上语言方面的问题,使他们都觉得那些抽象的、陌生的中医术语和理论很难理解,甚至不可想象。同时,固守本文化的“惰性心理”,也阻碍了他们对中医思维方式的接纳。如果此时只是单纯地灌输给他们一些中医的基本知识,很难让他们真正的理解中医学的知识内涵,形成学习传统医学知识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

(二)不同的学习动机影响中医思维的接受

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其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来我国学习中医的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留学生的性别、所在的文化群体、来华时间、汉语水平、来华前的目的以及期望都不尽相同,有着不同的学习动机。有的学生来中国只是出于对中医的好奇,对他们来说,中医带给他们的只是一种神秘感,学习中医也只是一个探秘的过程,至于何为中医思维,他们不会去深究,更不会轻易的接受这种思维方式;有的学生是受政府或单位的委托来到中国学习中医,这些留学生通常都已经具有一定的西医知识,习惯了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严密的推理等思维路数,对于中医理论中的概念模糊、歧异判断,甚至直觉的推理难以理解。至于那些单纯借留学之名来中国旅游或者只是想要换个环境才来中国的留学生来说,他们连接受基本的课堂教学都无法保证,更别说主动的去培养自己的中医思维。

(三)短期的进修培训无法真正确立中医思维

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统计,目前在华留学生最多的10个学科中,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总数位居第二,仅次于汉语言专业。而在来华接受自然科学教育的留学生中,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人数则稳居第一位。虽然,其中攻读中医学位的学历生在不断增加,但短期进修生仍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群体,这种短期独立成班的学生来我国学习的时间往往不会超过一年,所以课程安排特别紧凑,无法像普通的学历生那样安排系统的医古文或文化类课程,加上学生语言水平差异大,学习目标多样,学习态度千差万别,给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常常是基础好的学生觉得课程太简单而不愿上课,而基础差的学生又因为听不懂干脆放弃课程。而那些坚持上课的学生,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接受系统的中医文化教育,面对快速的知识灌输,不但无法很好的确立中医思维方式,反而容易产生排斥心理,甚至形成对中医的诸多误解,不但不能很好地去传播中医药文化,反而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二、培养留学生中医思维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是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交际行为。2007年,国家为了提高汉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颁布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首次对汉语教师提出了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要求。要求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语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并能够将相关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各类对外汉语教师的资质考试中,也都将跨文化教学理论作为其中一个主干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其实,针对留学生的中医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对经典的一些解读,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文化的教学,留学生在学习中医的同时,也在接受一种跨文化教育。

今天,我们已经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中的重要性,很多学校也都确立了“以文化解读中医”的教学理念,开设了大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而且,负责讲授医古文或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师,大都具有中文或中医的专业背景,有着扎实的语言功力和文化基础,可是对于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了教师自身跨文化教学相关理论的培训,只是一味的注重单向文化的输出,不能准确把握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忽略了对象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必然导致中医教育过程中,因各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直接面对而出现相互撞击,相互摩擦的状况。不但不能促进他们学习中医学,反而会使学生对中医产生抵触情绪。

此外,医古文等通识教育课程大多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开设,而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知识上,对中医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能否让他们正确的认识中医,体悟中医,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新思维正在建立,旧思维还存在的思维状态关键期,这就需要老师具备较强的中医原创思维和西方分析还原思维能力,拥有尊重双方文化的意识,而且要讲究一定的交际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跨文化的教学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中医思维模式。

(二)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培养留学生的中医思维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一目标决定了留学生教学的课程体系中不仅需要专业的学科课程,还应该包括文化、语言等非学科课程,不仅有学校的课程,还要有社会的参与,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促进文化交流,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由于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的时间周期不同,在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保证专业课程体系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基础上,应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针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兴趣特点,为学生增设各类语言、哲学和文化类的选修课程,增加选课的自由度,从而满足留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留学生的跨文化因素,突出课程的教育性和实用性。对文化的讲述也不应都是泛泛的概述、简史、通论,那样只会造成课程内容的大量重复和教学资源的浪费,结果也只能是浅尝辄止。而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按照各类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把课程排成从高到低的若干层次,建立不同层次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优化课程间的内容衔接,制定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点,选择适合的课程,从而一步步了解中国文化,确立中医思维。

参考文献:

[1]邢玉瑞,主编.中医思维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无编号),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科研课题资助项目。

作者:杨莉,于海兵,耿冬梅,谭巍

上一篇:汉语拼音总结教学分析论文下一篇:股票股利会计政策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