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电子技术论文

2022-04-30

摘要:本文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论述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电子技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电子技术论文 篇1:

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索

摘要:为了提高《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对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仿真一体化教学使教学过程真实生动,运用多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电力电子技术》是電气、自动化等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理论体系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应用背景。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全面掌握电力电子变换电路、驱动与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分析、计算和设计电路的各种基本方法与技巧,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工程技术和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该课程以往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并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践能力不能有效的得到提高。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组结合高职学生动手实践学习兴趣大于理论学习兴趣的特点,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原则,对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实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

一、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1,2]。为此,课程教学方法由过去的“满堂灌”改为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启发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师生的课堂互动,摒弃了教师单向传授的方法。在教学中通过项目驱动等方式将理论授课、实训、综合实习融为一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体系中引入实际案例,将重要知识点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例如以电机变频调速电路引出案例,让学生了解变频调速电路结构,再逐步深入到主电路使用的电力电子器件及驱动电路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一步步挖掘知识要点。以案例的形式提出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掌握案例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技能。对于每个重要的知识模块,都围绕知识的综合应用,配有精选的案例分析,及时将知识由“点”串成“线”、铺成“面”。例如在讲授三相半控、全桥整流和双反星型整流电路后,就以飞机变压整流器为例,介绍如何结合不同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应用电路,通过实例教学既使得学生了解了所学知识如何应用,又通过比较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不同电路的理解。

2.项目教学法。有针对性的选择与专业或岗位相关的学习模块,将其构成实际项目,以项目的实现为目标,将整个教学围绕项目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课程内容以项目模块为引导,每个模块提出一个项目要求,让学生从现象找本质,从感知了解必然。如白炽灯调光电路模块,先以该项目现象让学生了解调光灯电路的特点,再深入到晶闸管、二极管等电力电子器件的结构和测试、电力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调试、晶闸管触发电路的分析和调试。学习内容以项目的形式提出,将学生的学习目的建立在“我要学”的基础上,完成项目的过程即为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的过程。同时,学生在设计电路、组装调试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3.讲练结合。上课过程中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先讲后做、边讲边做、先做后讲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比如学习晶闸管等电力电子器件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特征,及时进行现场测试训练。再如学习单相整流电路时,理论分析了电路波形,马上让学生现场实践印证效果,加强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记忆。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学习其特征,并自己动手印证,这不但加强了学习效果,还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采用这种授课方式,学生实践动手机会增加,学习兴趣浓厚。这种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实践性。

4.启发互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学习升降压变换电路和库克变换电路时,首先给学生介绍两种电路的工作原理,然后针对两种电路的异同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找到两种电路的异同点,从而掌握升降压变换电路和库克变换电路各自的特点。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经过思考,自己获得结论,完成从不知到知的转化。

二、教学手段改革

1.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电路结构复杂,比较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利用动画FLASH技术演示整流电路、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网络来展示各种类型晶闸管及其派生器件的实物等。将PPT技术,FLASH技术及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引进课程教学,通过大量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形象描述与实物展示,将抽象的内容真实化、形象化,并配合黑板讲授,同时将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有机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也有助于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及丰富教学内容,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真实的实训设备与条件,进行仿真一体化教学。建立由真实的设备构成的实训场所,按照职业活动环境来布置,突出其职业性的特点。实践教学严格按照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现场有关规定,进而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将教学课堂移至教学车间、实践教学场所,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合二为一,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环境。

3.多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将来成为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学习,高职教学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3,4]。能否组织好《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能力学生的需要,课程实践教学开设了基础验证性实训、综合设计性实训和创新研究性实训三个层次的实训,由浅入深、有层次地完成各项技能实训,全方位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将计算机虚拟实验、仿真实验和网络教育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实践教学中,实现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将虚拟实验与硬件实验的有机结合,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训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实训内容和实训设备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实训内容有感性的整体认识。在实训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指导式教学并重的方式,学生自己参照实訓指导书连接线路,测试波形和参数,教师对观测到的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答,引导学生分析试验现象并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则由教师进行单独指导,并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基础性实训项目到综合性实训项目,层次化的实践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优化衔接,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交融渐进,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步提高。

三、结语

在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项目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被动接收,变为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都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权建军.高职“DSP应用技术”教学方法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2):112-114.

[2]赵曦,李颖.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做”一体化之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1):93-94.

[3]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屈善孝.高职学生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3):17-20.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GJXHZ2013-325。

作者简介:王渝(1978-),女,蒙古族,河南镇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

作者:王渝,杜玉林,王玉彩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电子技术论文 篇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进行

了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论述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考核方式

1 概述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单元教学时间里融为一体,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为指导思想,进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就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环节进行全面改革,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和建设的高技能人才。

2 “教学做”要求教学内容要以项目为载体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的引入上,需要以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的新内容为主线,新器件的应用为媒介,采用项目化教学,确定符合行业需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注重每一个项目训练在课程中的地位,明确教学目标,重点突出。每一个项目都从电工电子类工业企业生产环境中的某一个实际需求开始,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设置进阶式的学习任务,使学生从案例中掌握知识的基本要素,从而根据项目进行实际产品的生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扩展分析能力。

3 “教学做”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化的引入,贴近生产实践的任务实践,需要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极强的实践经验、具备工程师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是说,只有具备“双师型”技能的人才,才能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工作。

4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以项目为载体的。例

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拿出某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

发给学生工作任务书、电子产品原理图、安装图、元器件表、主要元件介绍及电路功能介绍等文件,给学生讲述其中的重点部分和难于理解的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完成手中的任务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其实就是一名“导演”,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学生才是主体,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

实际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发布任务。

这个阶段,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同时教师引领各组学生学会如何展开思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引导阶段。

第二阶段,学生自主学习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进入到探索学习模式,将本单元所需要的资料、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概括了解,在进行下一阶段的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阶段,项目计划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经过深思熟虑,进行任务的实现,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

第四阶段,拓展实践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再次接受新的任务,此阶段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可再次加深学生知识掌握度和应用能力。

第五阶段,考核评价阶段。

从实践中看,这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責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使之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

5 “教学做”模式下的考核方式

6 结论

其实《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做到“教学做”整合为一,对教师来说教中学,学中做,边教边学,边学边做不仅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晓慧.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2]电子技术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3]石柳.高职电工电子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07(4).

作者简介:

张航(1983-),女,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电工电子技术。

作者:张航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电子技术论文 篇3: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介绍了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方法与思路,结合高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通过加强技能训练与工学结合,实践了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的教学原则。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精学实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注重理论教学及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课程教学和学生专业脱节,教学方法和高职学生特点脱节、这种教学模式十分不适合高职学生实际,学生学习缺乏兴趣,教学效果差。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我校坚持“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的教学原则,深入研究高职教育规律,实施课程建设。我校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为中心,以“工作过程”和“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以电工电子实训室为教学实践基地,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任务的实施相辅相成。其实质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项目教学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同行的认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改革教学内容,实现“教精、够用、适用”

只有“教精”,才能“学实”,据高职学生实际,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把课程中适合高职学生的精华内容提炼出来,设置若干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境,将“精华的”,“够用、适用”的教学内容贯穿到各个学习情境中。将教学内容及职业技能训练融入到学生的工作任务完成中,教师进行必要的知识教授和技能训练,融“教学做”一体,学习情境按照简单到复杂,学生主体作用增强的顺序安排。将原有学科体系下的课程内容按职业要求分解为4个工作任务,分别为电工仪表的使用、交直流电路的分析、典型电动机控制线路的组装与调试、: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及应用。

任务1“电工仪表的使用”是以学生未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电工仪表的测量”为载体,进行学习情境设计(见图1)。由于在学生将来从事的数控机床行业中,经常要对机床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万用表的使用技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该学习情境的设计和教学,在利用万用表对交直流电路的测量和研究的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利用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在完成每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了解直流电路的基本规律,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宁定理等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交流电路的基本规律,在这种学习情境中,避免了繁琐的理论推导和习题,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对交直流电路的规律印象深刻,并锻炼了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如任务3“典型电动机控制线路的组装与调试”是基于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活动领域——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组装与调试而设计的,以“电动机控制线路”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从简单到复杂,摒弃了先介绍低压电器构造原理,控制原理图的分析,再做实验的传统教学步骤(见图2)。

在教学中,通过运用任务驱动法,学生可在完成每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对电动机各种控制线路的组装与调试,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常用低压电器及电动机的构造与原理,了解继电接触控制的原理,掌握电动机典型控制线路的控制原理与组装、调试与故障检测的基本技能。

改革教学模式,实现“学实”

我们在教学中摒弃了以往先理论后实验验证的传统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一体,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法为主,以“引入—告知—任务提出—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归纳深化—创新”为教学基本模式,结合教学实际灵活掌握,学生完成任务时积极性高,完成任务后,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培养了基本职业技能,教学效率高,实现了“学实”。

如“电动机点动、连续控制线路的组装与调试”是工作任务3“典型电动机控制线路的组装与调试”中的典型学习情境,通过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对控制线路的组装与调试,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常用低压电器及电动机的构造与原理,掌握电动机典型控制线路的控制原理与组装、调试与故障检测的基本技能。课程设计如下:

(一)引入

通过回顾学习情境“电动机直接启动线路的组装”,提出直接启动电动机时,人与电动机的三相动力电路近距离接触具有危险性,一般的设备都是用按钮来启动电动机,进而引入学习情境“电动机点动和连续控制线路的组装和调试”。

(二)告知

通过工作任务单,明确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即了解交流接触器和按钮的构造、原理、图形及文字符号;掌握电动机点动和连续(自锁)控制的控制原理。会组装电动机点动和连续(自锁)控制线路,会进行线路故障的诊断与调试,从而使学生有目标地完成任务。

(三)任务提出,计划,实施

提出工作任务,即电动机点动、连续控制线路的组装与调试。先完成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的组装,然后在点动控制线路的基础上进行连续控制线路的设计和组装,可以直接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计划,根据学生实际,也可以先进行点动线路的实物演示,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介绍点动线路的特点与应用,引出点动控制线路的工作任务。

接触器和按钮的研究 通过点动控制线路的演示,教师引出线路中有两个重要元件,即按钮和交流接触器,根据实物和学习资料,指导学生研究交流接触器和按钮的构造,原理及图形和文字符号,先由学生自主研究讨论,然后由学生介绍对元件的了解,最后由教师归纳深化。

组装点动控制线路,学生自主计划实施,教师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根据控制原理图简单介绍点动控制的原理,然后学生进行组装,也可以直接让学生组装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并学会分析控制原理。请一组学生到演示台进行组装,组装完请学生讲解组装方法和控制原理,教师总结。

设计组装连续控制线路 提出机床在正常加工时,主轴需要长时间连续运转,所以点动控制不适用,进而引出“电机连续控制线路”的知识点。为培养学生初步设计线路能力和创新能力,请学生在点动控制的基础上对电路进行改装,实现连续控制,同时明确连续控制的控制要求,让学生讨论,探究,动手组装电路,教师启发指导,学生讨论,探究,教学做合一。任务完成后,请学生到前面介绍自己的设计线路,并对示教板的电路进行改装,并讲解。

归纳深化 教师归纳连续控制线路的设计思路及自锁控制原理,连续控制线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掌握知识目标。

(四)创新:典型故障分析与检修

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会组装电路,而且还要会对电路故障进行检修,要会根据故障现象和控制原理,进行故障分析,找出故障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检修。教师设置典型故障,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判断故障产生原因并进行检修。学生观察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总结故障检测规律。

加强技能训练和考核,实现“能用,會用”

对课程在学生未来职业活动中的技能要求进行调研,根据专业需要,在教学中设置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如电工仪表的使用技能,控制线路的设计、组装与故障检测技能,电气识图技能等。在学习情境中制定技能目标,从而使学生能有目标的进行技能训练,每个工作任务完成后,学生技能水平都会得到提升,从而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兴趣。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省了很多教学时间,可以进行逐一的技能训练和考核,从而使每个学生都真正掌握技能,得到学生的认可,特别是过去的“差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表现丝毫不差,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实现了“能用、会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路建彩,褚建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

[2]宋春燕,罗小平.以培养职业行动能力为核心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8).

[3]朱亚兴.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平台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

作者简介:

鄂英子(1975—),女,达斡尔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机械制造教研室主任,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2010年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电工电子技术。

作者:鄂英子 徐明达 韩爱英

上一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完善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