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刍议论文

2022-04-29

摘要:我国小学阅读教学内容,大多数都是由语文老师决定的,而语文老师在选取阅读题材时,也会将课本上的内容作为依托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小学结转语文阅读能力关乎着学生整个学习生涯语文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正确的阅读习惯。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刍议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刍议论文 篇1: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探究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尹建莉曾经说过:阅读对于孩子的一生都至关重要,阅读的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抓住“读”字,把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当作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环,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讀能力,引导学生巧读呢?下面本人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篇课文或一段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念一两遍就了事,而应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这样就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如《草原》一文,主要描写了草原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愉快心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中去理解、感受。比如我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描写草原景色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考这些词语、句子描绘了草原怎样的特点?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完课文后,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清新”“明朗”“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等词语和“是……也是……”、“既……又……”、“连……都……”等句子。这样,学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掌握草原的风光,同时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草原优美的风光所陶醉。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也很注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比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抓住“一张”、“两把”、“一盏”、“如此而已”,这样极其简单的摆设与“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进行对比,来说明周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把工作任务繁重与办公用品简单对比;把工作非常劳苦与食物非常简单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周总理的伟大。

二、创设情境,在身临其境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把读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脑、眼、口、耳等器官活动,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口头语言,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景物美、情感美。如在指导朗读漓江水的“静、清、绿”这一段时,我先挂出挂图,进行描述“漓江有许多小船在等着我们乘坐,我们乘着小船、轻轻地摇动双浆,荡舟漓江。”接着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学生在声画的作用下入境了。这时我轻声问道:“你感觉到了什么?”学生齐读:“漓江的水真静啊!”接着我再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再读:“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加重了语气)。让我们抬起头,放眼望去,“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字读得响亮而饱满)。最后我让学生把三个句子连起来读。这种读的训练不仅有层次,而且有质量,在身临其境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了阅读能力。

三、激励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如有个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阅读教学对学生听、说、写三种能力的养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阅读教学搞好了,可以把其它方面带动起来。以读开阔学生的视野,以读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以读带动学生听、说、写能力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应尽早尽快地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和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并使阅读成为他们终身相伴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孙凤英.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2011(11).

[2]邓永宏.家校社会视野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指导研究[J].艺术科技,2014(02).

作者:曹旭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刍议论文 篇2: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刍议

摘要:我国小学阅读教学内容,大多数都是由语文老师决定的,而语文老师在选取阅读题材时,也会将课本上的内容作为依托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小学结转语文阅读能力关乎着学生整个学习生涯语文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正确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阅读;研究

引言:有效的教学是指让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获取课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新课程改革在提出的过程中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学生在开展教育活动时都要注重阅读环节,由此可以看出阅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1、小学阅读过程中现存问题分析

针对我国现阶段小学开展的阅读活动,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在选取阅读教材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多数语文老师在选取阅读教材时,教材内容过于单一,对教材的选择、理解较为浅显,很多老师并没有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解读,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甚至都无法对自己选取的教材内容进行解答,这就导致老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时,也无法准确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力度。老师的教学能力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自己选取的教材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这样他们才可以更好的把握阅读中的重点并进行讲解。阅读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阅读,也要让学生学会积累,如果老师没有把握好阅读教学的重点,就会使学生无法理解其中的广度和深度,就会限制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与改革的不断普及教育界,越来越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但是我国当前很多学校依旧采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阅读活动开展的主体是学生,如果老师在教学时无法将学生带入到课堂的阅读活动中去,就会使学生对阅读活动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2、有效性解决对策分析

2.1、制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

想要让小学阅读课堂更好的开展,老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在课前提前制作好上课要提问的问题或者板书,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举个例子来说,在讲解课文狐假虎威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个小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并及时将问题列举到黑板上,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更能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思考。在学生看完视频之后,要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及时将文中不认识的生字或难以理解的词语标注出来。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剖析文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文本含义,不要总是在第一时间将答案分享给学生,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特别是在开展阅读活动时,老师应该从多方面出发,去考虑自己所教授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逻辑,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也要和自己近期的教学任务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出手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优化阅读内容

阅读活动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因此老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见识更广阔的语文知识,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文本,在课下也应该适当的布置一些课外文本阅读,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语文老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偏向于题目的练习,很少有老师会让学生在课下阅读一些经典文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主动改变这一特征,积极的带领学生學习一些课外文章,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小学生可以阅读的文本有很多,比如说神话故事以及经典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极其有特点的,对于他们的发展来说是极其有意义的。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让他们每天进行打卡。

2.3、开展阅读评价

在进行一段时间的阅读活动之后,老师也应该让学生对自己近期的阅读内容进行评价,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考验学生的阅读成果,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老师在课堂上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去丰富自己的阅读课堂内容,比如说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故事分享表演话剧,这种都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阅读的意义,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他们才可以更好的融入进来。

结束语: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养成一个好的阅读能力,这个阅读能力会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知识,从而带动写作能力的发展。阅读贯穿着学生学习的始终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他需要老师长时间的努力。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时,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好的阅读氛围,积极带领学生落实阅读活动,注重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郭燕琼.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家长,2021(24):169-170.

[2]李增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32):49.

[3]李志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30):36.

作者:彭珊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刍议论文 篇3:

刍议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五小学 4253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因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学会其它学科的前提与基础,而且,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多,任务重.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呢? 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谈谈本人的方法和策略。

一、课内阅读能力培养方法策略

1、背诵与默写相结合。

阅读课文的教学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必须加以高度重视。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的模仿教学。因此,背诵课文、字词句就成为语文教学重要的基础性一环。在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中,我首先强调背诵,将重点的古诗词、重点的课文段落点出来,通过学生自己背诵、同学相互检査、老师重点抽查等方式,督促学生背诵过关。其次,强化默写。光靠背诵,既写不出,又不会用,实际上等于没有掌握。因此,在背诵的基础上,还要强化默写。默写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在课堂上听写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可以将课文中易错字、重点词、重点句按原文形式让学生填空;也可以经常性开展一些突击性、鼓励性课文默写比赛,通过背与写的结合,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训练与引导相结合。我们从事的教学工作,是教與学的过程,我们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一是对每单元的阅读重点进行梳理。在教学时,学生可能对以前学过的课文感到模糊,甚至已经遗忘。这时,教师就有必要根据每个单元的重点,引导学生把各单元典型课例反复阅读,特别是重点篇目,一定要学生背下来、写得出,学透、吃透。二是善于利用教材训练阅读方法。小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都很有限,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教材课文内容为主线,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通过阅读,强化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识记、理解和对重点课文的熟练,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时,通过阅读,要把教师引导的方法内化为学生学习的技巧,在此基础上适当加大阅读量和阅读面,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方法策略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才,足以成才。”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与拓展, 是阅读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开阔学生视野,获取课外知识,促进智力、道德、审美情趣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必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

1、“情”与“趣”相结合,即情趣导航,以“趣”动“情”,以“情”促“趣”,使“阅读”成为“悦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诱导中主动学习, 在情趣中获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情与趣的统一 。要使学生觉得阅读内容有意思,想阅读下去;老师说话有意思,想听;阅读过程有意思,舍不得放下;阅读结果有意思, 愿意记诵;阅读体验有意思,觉得是一种享受。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增加阅读量, 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

2、阅读与交流相结合,提高养学生阅读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而阅读毕竟是一种个体行为,这就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因此,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中,就有必要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将阅读获得的信息相互交流,以开阔视野,交流思想,从而分享阅读中获取知识和观点后的愉悦。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望阅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能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针対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在班上组织“阅读大王知识竞赛”、 “读书心得有奖征文”、“故事大王演讲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平台。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必然使阅读活动更富有情趣和生命力。

3、阅读与创作相结合。创造是人类的本性,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工作的目的。课外阅读除了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培养鉴赏能力之外, 还应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已积累知识进行创作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进一步促进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展示学生创作能力的形式有多种,如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之作以壁报形式展示出来;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之作通过校园之声广播进行宣传;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与语文有关的竞赛。总之,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举措,将课外阅读引向深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真正提高。

4,阅读与展示相结合。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往往都有一种表现欲望,希望自己的阅读收获得到师长、同学的认可与赞许。教师应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语动,来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针对学生好表现、希望得到肯定的特点,可以设计如下一系列相关活动:“经典诵读我来读”,每天晨读安排十分钟轮流让学生上台诵读经典诗文或讲故事;“成语故事我来秀”,开展成语故事接龙或演、讲成语故事;“主题阅读我最棒”,根据一个单元的主题或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开展阅读,然后根据阅读情况汇报交流;“好书让我来推介”,举行“我向你推荐一本好书”活动,每周一人次上讲台向学生推荐,学生可以介绍书的主要内容及文章最精彩的部分,以及这本书最吸引自己的地方;举办班级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让学生观摩,并以投票方式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书香伴我成长”,教师把学生优秀的阅读心得或文章收集起来(力争人人都有),进行装订成册,师生共同完成封面的设计,内容的编排,插图的创作,序言、后记的撰写。毕业时,为每个学生送上一分厚厚的阅读成长礼物,让书香陪伴他们成长。教师要及时提供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为了使学生都有一对强硬的翅膀,不妨带他们到书海畅游。一个人一但与有益的书交了朋友,他就会越来越认识自己的不足,他面前就会展现出一个没有止境的世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责无旁贷地引导孩子去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让孩子畅游书海,让书香成为孩子们生命的伴侣!

作者:李海波

上一篇:开放性教学模式道德修养论文下一篇:个人隐私权与互联网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