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前明清古镇装饰艺术论文

2022-04-24

到上海旅游,如果不去一次水乡古镇朱家角,领略一下那里江南水乡的风华古韵、确实是一种遗憾、说来惭愧,我身居上海,却一直没有去品味一下身边的古镇。我决定这次去古镇。一定要好好端详一下她。我从市区乘旅游大巴,沿着318国道一路西行,不知不觉远离了大都市的繁华和喧嚣。公路两侧,渐显河港交错。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驿前明清古镇装饰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驿前明清古镇装饰艺术论文 篇1:

古色古香的云南小镇

大理沙溪古镇

沙溪位于大理剑川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的东南部,位于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远近闻名的石宝山就在这里。沙溪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坝子,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澜沧江水系黑漶江由北至南纵贯全坝。

沙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上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在西南地区兴起,成为当时唐朝和吐蕃的缓冲地段,也是连接两者之间的纽带,更是沟通经济、文化交往的茶马古道主要途经地之一。

寺登四方街是沙溪的灵魂与核心,是沙溪商贸交易的地方,依山傍水,地理位置极佳的风水宝地,有寺庙、古戏台、商铺、马店,开阔的红砂石板街面,是集百年古树、古巷道、寨门于一身、功能齐备的千年古集市。

寺登街在以前每隔三天有一个街市,热闹非凡,各地来的马帮在街市前一天下午就陆陆续续通过巷道来到古街投宿,戏台上洞经古乐、白族霸王鞭舞、民歌表演在街市前天下午就开始。古戏台是寺登四方街上最有特色的建筑,它位于四方街东面建筑群中央临街的位置,与西面兴教寺殿宇、寺门建筑成一中轴线,将古四方街平分为南、北两半,从而为划定各类生意经营范围提供了实物标志。

四方街西面的兴教寺有一个破损的石狮,它的身上有一个圆形小孔。据古镇上的老人讲,以前那个小孔里塑有大型红色木杠,上面有一盏巨大的防风雨油灯,由寺登村民轮流值守,每天一户。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值守户往灯里加油、点灯,第二天早上再由该户熄灯,并交给下一户值守。这就是说,在以前茶马古道相当热闹的时候,无论刮风下雨,寺登四方街夜夜通明,寺登古镇不仅白天热闹,而且晚上也热闹。

景洪勐罕橄榄坝

橄榄坝海拔530米,是西双版纳最低的坝子。澜沧江蜿蜒而过,到处是一片浓绿,具有浓厚傣族建筑风格的佛寺和一幢幢竹楼民居,挂映于绿阴丛林和奇花异草之中,密林里珍禽异兽和睦相处,展示出一派迷人的热带自然风光。

傣族称橄榄坝为“勐罕姆”。在橄榄坝,曼松满(花园寨)和曼听(花果寨)是两个比较大的寨子。每个寨子都有典型的缅寺、佛塔和传统的傣家竹楼。楼前楼后遍种椰子、槟榔、芒果、油棕和荔枝等。寨子周围有很多铁刀木树,这种树砍了又长,越砍越长。铁刀树作为烧柴,可以保护当地其他森林资源。曼听是游人最多的地方,由四个村落组成,以篱笆为界,除村落风光外,还可观赏佛寺中的大佛和高5.6米的白塔。曼听公园和曼听村落、曼听佛寺连成一片。

橄榄坝是开屏的“孔雀尾巴”,美丽的傣族村寨就像装点在孔雀尾巴上艳丽闪亮的羽毛。整个橄榄坝就是一个热带的天然大花园。

建水团山村

团山村位于建水县,在这个宁静的小村子里隐藏着一处颇具规模、虽历经600年风雨但仍保存完好的汉族民居,这在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实属罕见。明洪武年间,江西鄱阳县有一位名叫张福的商人,把生意做到了临安(建水),他看中了县城外土地肥沃、风俗醇美的张宝石寨,于是在此安家,繁衍子孙,成为巨族。

团山民居的布局和装饰与江南民居有相似之处。所有建筑屋面为青瓦,白灰粉饰外墙,青砖作墙裙,每座房屋都以天井为核心,大门多在主体建筑一侧,通过形状不一的过道,到达主体院落,平面布局包揽了云南传统民居中多种形式。

团山民居各户人家的宅院紧凑舒适,尤以梁棹窗棂间的精细木雕著称。木雕中的人物形象、动物姿态、植物纹样、几何图形,都根据各种形体采取不同的雕凿方法,穿漏与浮雕相结合,面面俱到,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那份气派,埋藏着主人家对“儒雅”的崇尚。除木雕、砖雕、石雕外,彩绘书画也是装饰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词楹联遍布庭院板壁,其中一座楼的天花板上,就集中了100多幅彩绘书画,足以显示主人家书香世第的文化气息。

团山村现保存完好的汉族传统民居和古建筑有21座,它们都已经被编了门牌号,成为无数户人家共同拥有的家园。团山村的后人们就在这令人羡慕的老宅内过着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

临沧鲁史镇

鲁史镇地处云南风庆县境东北部,位于澜沧江和黑惠江中间,有“夹江”之称,距凤庆县城84公里,南面和小湾镇隔江相望。全镇居住着汉、彝、苗等10个民族,是著名的“茶叶之乡”。

鲁史,原称“阿鲁司”,历史上一直是顺宁府、县设于澜沧江北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的所在地。鲁史至今仍保留有一段青石故道,3米多宽,由东向西把古镇一分为二。现在鲁史镇的金鸡村尚遗留有百珠连片的古茶树野生群落。古平村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生长着3000多株野生茶树。

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其中,骆英才是鲁史镇第一个人工种茶的人,并开设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还有出自段逸甫茶园的“凤山春尖”,是民国时期云南茶叶的极品之一。

鲁史镇以四方街为中心点,和四方街连接的横街是鲁史古镇的主要街道,形成了鲁史镇“三街七巷”的格局。走进鲁史的大街小巷,深深感受到古文化的印迹,这里四合院的营造很有特色,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房屋大多坐南朝北,院落基本上是一正、两厢、一照壁的格局。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此门就自成天地,很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宽敞的院落内,植树栽花,叠石造景。在临街或靠路的墙体上,有画有诗。

普洱孟连娜允古镇

娜允古镇位于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是中国至今还保存着的最后一个傣族古镇,已被列为傣族历史文化名城。娜允古镇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娜允即傣语“内城”的意思。娜允古镇的房屋是傣、汉两个民族不同风格合璧的建筑群。

从古代至近代,孟连历经28代任土司,统治达660年,随着土司统治的延续,娜允古城也得到逐步的完善和扩大,形成了宣抚司统治区(孟连、澜沧、西盟等)方圆数百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

娜允古镇在东南亚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因为历代傣族土司衙门——孟连宣抚司署就设在这里。娜允由“三城两镇”(上、中、下城和芒方岗、芒方冒)组成。土司时代,娜允古镇上城是土司及家奴居住的地方,娜允古镇中城是官员和家属的居住地,娜允古镇下城则是下级官员的住处,芒方岗和芒方冒是林业官和猎户居住的寨子,孟连宣抚司署位于上城的最高处,上、中城佛寺也巍然屹立在宣抚司署的附近。孟连宣抚司暑,傣语称“贺罕”,意为“金色的王宫”,土司召贺罕,即为金殿之王。盂连宣抚司暑曾在清代被焚毁,1878-1919年重建。

娜允古镇虽然历史悠久,却至今仍保留着傣族古城的特色和风韵,蕴涵着丰富多彩的傣族土司文

化,以及宗教建筑,饮食、服饰、节日、音乐、舞蹈、民俗等文化,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近几年来,境内外少数民族,特别是缅匈、泰国等邻国的傣族客人到娜允古镇访古溯源的也日益增多。

楚雄后羊古镇

楚雄大姚县自草岭重叠的山峰下有一座云南历史文化名镇——石羊,又名白井。石羊有古老的宝塔、整洁的街市与淳朴敦厚的民俗。镇上辉煌的孔庙建筑群和庙内端坐了数百年的孔子铜像让人们沉思惊叹。

石羊孔庙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朝初年,历经600多年的风雨,以大殿为主体,另有朱子阁、诵经阁、乡贤祠、月拱桥、大理石壁画、石刻等,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建筑古雅精密,整个寺庙层顶均用黄、红、绿三种琉璃覆盖。门雕花草玲珑别致,龙凤狮虎,花鸟鱼虫,松柏藤葛,彩画工整,栩栩如生。庙内的孔子铜坐像,铸于康熙年间,高2.3米,净重2.5吨,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最大的孔子铜像。

孔庙周围美丽的风景,如“天台高眺”、“文殊夕照”、“宝岫由朝烟”、“香河夜月”、“象岭燕方”、“柳暗春波”、“西谷早梅”、“鹿洞天清”等,让人们沉浸在对礼教思索的同时,也享受了自然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

楚雄禄丰县黑井古镇

黑井镇位于楚雄州禄丰县西北92公里的龙川江畔,距昆明200公里,距楚雄75公里,成昆铁路、龙川江纵穿全境。

黑井镇历史悠久,从出土的石、陶、铜器、兽骨等文物考证,早在32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少数民族的祖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劳作。盐业的发展,使黑井镇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云南的财政税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富可敌省”的滇中经济重镇,从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

昔日的黑井镇,不但经济发达,而且文化昌盛,仅明清两代,就有13人中进士。元、明、清三代,在黑井镇这块两山夹峙的弹丸之地,就建盖庵堂寺庙56座、文笔塔5座,还留下了不少很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碑。

至今,黑井镇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民居、宗教、牌坊等建筑,有21处文物保护单位,是禄丰县乃至楚雄州有名的文物大镇。历经千年,古镇风貌依旧,历史纹脉清晰。

云南驿古镇

在滇西高原与滇西横断山脉相交的祥云县是云南之源,被称为“古云南”和“小云南”。境内的云南驿,至今仍保存着云南省中“云南”的原称。祥云是中原文化传人云南的桥头堡,也称古云南,境内有一颗镶嵌在西南古丝绸之路上的耀眼明珠——云南驿。“云南”二字正是源于此。

祥云的“云南驿”一名,保留了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彩云现于白崖,遣使迹之至此,及置云南县”。自公元前122年至今的2000多年间,有史可考的“彩云南现”不下10余次,盛有“彩云之乡”的美誉,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云南驿是我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从时间上来说,“云南驿”最早将“云南”作为地名,是云南省省名的起源。云南县改作祥云县以后,惟有“云南驿”把“云南”一名保留至今,时间已有2000多年。云南驿站现虽已荒废,但仍然保存了不少作为驿站时期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由民居、商铺、旅店、马厩等组成的古朴城镇风貌,古代丝绸茶马驿道的道路遗迹,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旧地及遗物等。

走进这座古老的驿站,一条青石路从遥远的中原蜿蜒而来,穿过古镇又逶迤而去,渐渐消失在茫茫的群山和云海之间。街道两旁显得十分陈旧而萧条的铺面和街心中的引马石上依稀可见的马蹄印仿佛在印证那段正在消失的历史。一位年事已高的老掌柜依在自家年久失修的店门口,哼着忧伤的“赶马调”,回味着那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多少年来,途经云南驿的商贾马帮络绎不绝,过往客商熙熙攘攘,小镇格外热闹和繁忙,大大小小的马店曾经发展到30多家,云南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西南丝绸之路上漂泊的马帮的家园。

贡山县丙中洛乡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最北端的县。丙中洛乡被称作怒江中的“桃花源”。从县城丹当出发,沿怒江北行20多公里,就是云南和西藏交界的丙中洛乡。

千里怒江从西藏境内一路而下,流经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时,由于绝壁阻隔,江流猛然向西突转,流出300多米后,又被丹拉大山的陡坡挡住,江流再次转向南方。江水咆哮,气势磅礴。江流的大回环,在峡谷里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半圆形大湾。湾上的台地高出江面约500米,平坦开阔,三面环水,风光绮丽。往北4公里,就是贡山最北端的丙中洛乡。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咆哮而下,贡山是“三江并流”的最狭窄点。自西向东二江(独龙江、怒江)三山(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纵贯全境。

丙中洛是怒江流经贡山的第一台地,这里田畴密布,村庄毗连,是怒江峡谷难得见到的开阔地带。丙中洛乡主要居住着怒族、藏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

丙中洛是怒江州藏族的聚居地。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九日,有个重要节日叫“哥斗节”。节日里,普化寺的喇嘛要在广场上表演喇嘛舞,为虔诚的善男信女酬谢鬼神,迎福纳祥,避秽驱邪,消灾免难,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普化寺是藏传佛教噶举派戛玛支所创建的寺庙,在当地有重要地位。喇嘛舞叫“巴强”,属藏戏的一种,有几场固定的节目,依次上演。演员戴面具,以鼓、钹、锁呐、螺号、铜号伴舞,没有词曲,没有道白,观众从面具的造型和色调来区别善恶忠奸和鬼神等角色。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以村寨为单位围成圈,和其它村寨的汉子们进行“白谢”挑战。这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歌舞比寨。受到挑战的村寨要组织本寨的汉子应战。否则,就被视为无才而遭到嘲笑。

玉溪通海县秀山缜

通海县城临水依山,前有杞麓湖,后有秀山,城镇居于中间。城周围波光澄碧,群峰列翠,点缀成一幅精巧秀丽的山水图卷。

秀山在通海县城南面,有“秀甲南滇”的美誉。全盛时期寺庙多达百座,至今留存万寿台、普光寺、紫光阁、清凉台、涌金寺等明、清建筑20多处,掩映于万绿丛中。山上的殿宇建筑,因山势而立,紧凑集中,张驰得当,既相对独立,各具一格,又相互呼应,组成绚丽统一的建筑群。

涌金寺位于秀山顶峰,创建于宋代,是秀山上规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筑。高朗轩敞,山门前为一石砌平台,登上平台可远眺杞麓湖,波光粼粼,田畴平展。进入寺门,正中为“秀山古柏阁”,阁内悬有通海著名书法家阚祯兆所书匾额“千峰翠”。寺内有宋柏、元杉,古柏苍劲,香杉荫森,四五人才能合抱。

清凉台建筑群始建于晚唐,后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在秀山中部,寺前浓荫密蔽,远处湖水依稀,寺后山峦高耸,凉风徐徐。入门左转,进入“小西天”,乃一庭院,花台盆景,芳菲争妍。往北是宽敞殿堂,堂外为木质长廊。正庭再往东,步入武侯祠。祠内庭院中有一株大杏树,如巨伞长

臂,绿阴覆地。

秀山第二古寺为山腰偏东的普光寺。始建于五代时期,扩建于大理国。寺内有砖石堆砌的“畔公塔”。塔旁有天然沙石岩一堵,中凹处蓄泉水,日夜滴落,丁冬不息,名曰“畔富洗钵地”。寺外石岩下有畔富坐化墓,有明崇祯年间的刻石碑记。秀山的楼与亭的布局设计别具匠心。秀山有亭八座:登瀛桥东有“挹秀亭”,参天古木翠盖蔽荫,枝叶拂着亭沿。在红云殿西侧有“逋翁亭”。“寄亭”是海月楼西的小亭。清凉台下东侧有“三才亭”。慈仁寺东北山顶有一方亭名“曼倩鸿亭”。由清凉亭往西,在松林古木中,有“凤仪亭”。亭中有地震记事碑,历代通海地震简况镌刻其上。

秀山特有的风光与楼亭寺庙,激起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情雅兴,写下了大量诗词匾联,使秀山更添典雅清丽,有“匾山联海”之誉。

通海土特产有著名的酱油、豆沫糖等。在云南,有所谓“通海酱油禄丰醋”之誉。通海的传统产品豆沫糖,早在清代就已远近驰名,已有200多年历史。

建水临安镇

滇南建水,旧称临安,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称。据明万历年间成书的《滇略》记载:“临安之繁华富庶甲于滇中。”民谚中有“金临安、银大理”的说法。

建水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建于元代的建水文庙、建于明代的建水东城门朝阳楼、建于清代的双龙桥,均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建水城文庙北街的建水文庙,建于元泰安二年(1325)。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文庙。占地114亩。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宫殿式,仿曲阜孔庙的建筑风格建造。主要建筑有相对称的一正殿、二庑、二堂、二阁、三祠、八坊,保存完好,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庄严肃穆。文庙正殿“先师庙”,殿前悬挂“先师庙”三个镏金大字,笔力道劲雄浑。正殿由28根大石柱支撑,柱高5米多,用整块青石凿磨而成,每根石柱重约万斤。其中撑持在左右屋檐的两根“石龙抱柱”,精工雕镂成龙腾祥云状。大殿22扇木屏门上,镂刻出近百飞禽走兽,工艺精巧,栩栩如生,为屏门珍品。殿壁的石碑上,有“扁鹊图”、“围猎图”、“歌舞图”、“杂技图”等等。殿前有高大的铜香炉一座,炉上铸有无数条大小游龙,腾云飞跃。庭巾古柏后有一对石象,背上驮着5尺高的青铜花瓶。文庙共有六进院宅,纵深600多米。进入高达9米的“太和元气”坊,有一潭碧波,是占地40多亩的“泮池”。椭圆形的池中有一半岛,岛上有“思乐亭”倒映湖中,过去曾是建水十景之一的“学海文澜”。向前,到“洙泗渊源”坊,墙边有明清时代的雕刻20余块,是研究滇南史的宝贵资料。文庙西有参天古木,仔细辨认,是两株树共生,一株是柏树,一株是榕树,榕树主干紧紧缠抱柏树,竟连理同根、合而为一了。相传此树为元代种植。

据说几百年来,大殿内始终不见蚊虫飞鸣、蜘蛛结网,实为古建筑学上的珍闻。殿前大院有2亩地,径流面积约4亩,四周没有排水通道,但奇怪的是每逢雨天,不论大雨小雨,总是雨停院干,不见积水,也可称“文庙奇观”了。

建水东门朝阳楼,是云南省规模宏伟、保存完好的古城楼之一。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楼上有“雄镇东南”四个大字。城楼三层,巍峨挺拔,气势雄伟。据《建水县志》载:朝阳楼“高百余尺,势凌霄汉。每当旭日东升,晨光远映,望之如黄鹤、岳阳,登其上俯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

城西5公里的双龙桥,又名十七孔桥。造型奇特:泸江河和塌冲河汇合处,两河相交像是双龙,故名“双龙桥”。建于清乾隆年间,全长155米,宽3米,全部用平整的石块镶砌。桥上建盖有三层飞檐式阁楼,楼高20米。桥两端各有桥亭一座,与楼阁相互辉映,楼中有楼,檐外有檐,雕琢精美。远望桥身,宛若长龙卧波,是我国造桥建筑史上珍贵的杰作。

建水燕子洞,被称为“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之一”。“洞幽燕奇,南天一绝”。位于城东20公里的林木掩映的泸江河峡谷中,每年春夏之交,号称“百万雨燕”群集燕子洞。岩洞内外,群燕竞飞,令人目眩。游人可尽情地领略妙洞奇景,观赏呢喃飞燕。洞分为二,一干一湿。两洞有谷流相隔。上洞是干洞,洞内曲折幽深,奇幻美妙,洞中有洞,天外有天。站在洞中三个不同地点,可看见三块不同形状的天空,名曰“洞锁三天”。洞内岩壁上,前人刻有“胜景无双”、“境绝人寰”等词句。下洞为湿洞,高10余丈,无数钟乳石倒悬,形状各异,千奇百怪。泸江河水入洞伏流,洞长七八里,凉风习习,水声轰鸣,燕语啾啾,水声燕声,声声震耳。

古镇内古迹荟萃,有建于元、明、清各代的七寺八庙点缀在长街两侧。朱家花园、张家花园等大型民居特色鲜明,国内罕见。

建水城内有座规模宏大,建筑精良的民居,最著名的朱家花园。主体建筑是“纵三横四”布局,为砖木结构的平房。房屋鳞次栉比,院落层出,共有大小天井42个。整组建筑屋角起翘,陡脊飞檐,雕梁画栋;左侧13间“吊脚楼”和后面两院“跑马独角楼”相通连。左侧前为家族祠堂,后为内院。祠堂前的花园内有水池、水上戏台、亭阁、庭荫花木等。水池边石栏上有12幅浮雕画和诗词书法。正前面是三大开间的花厅,建筑精美华丽,左右两侧为小姐绣楼。花厅前为花园,透空花墙左右对峙,分隔为东园和西园。花园占地面积什广,前面是荷花池,西园有西山竹林,东园有东山稻田、树丛,花圃分布其问。游人入“朱家花园”有进入迷宫之感,被誉为“滇南大观园”,名不虚传。

(本刊编辑部崔欣整理)

驿前明清古镇装饰艺术论文 篇2:

细品古镇朱家角

到上海旅游,如果不去一次水乡古镇朱家角,领略一下那里江南水乡的风华古韵、确实是一种遗憾、说来惭愧,我身居上海,却一直没有去品味一下身边的古镇。我决定这次去古镇。一定要好好端详一下她。我从市区乘旅游大巴,沿着318国道一路西行,不知不觉远离了大都市的繁华和喧嚣。公路两侧,渐显河港交错。空气湿润润的,蓝天绿树间,陆续显现出几个现代化集镇,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古镇未家角到了。

北大街和百年老店

我径直先去旅游公司拜会雷家麟老先生,82岁的他是原青浦区人大常委,政协常委、区工商联主委。雷先生已经早早在旅游公司门口等候我了。胖乎乎的他满面红光,精神矍铄,两条弯弯的寿眉,更显慈祥-他一边带我走一边像老师检查作业一样问:“上次我送你的几本书看过了吗?”那是不久前他托人送给我的一本清嘉庆二十年的镇志《珠里小志》和三本区政协编撰的《青浦文史》,我如实回答,确实“啃”过一遍了。他说:“看过就好,看过就好,这样你才能真正了解朱家角。”

朱家角古镇依偎着宽宽的漕港河和她的几条支流。黛瓦民宅,沿河而筑,形成9条老街,大大小小三十多座古石桥,把小街又连缀成鲜活生动的一片。朱家角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已形成集市。宋元时期已是“烟火万家,商贾云集”了。到明清时期,朱家角因为米业突起,带动了百业,成为江南著名的商业重镇。现在古镇开发旅游景区0.6日平方公里,仅占古镇面积的约四分之一。

雷先生带我先去游览朱家角最热闹的明清街——北大街,说它是“大街”,其实最宽处不过三四米,有的地方仅有两米宽,称为“一线天”。大街两边都是清代建成的砖木结构小楼,滴水檐几乎能伸手相握。石板街面、街道弯弯曲曲,视觉最远处,不到50米。雷先生告诉我,这条街是沿河而建的,所以形成弯道,依次有轿子弯、弥陀弯、三阳弯,经常给人一种峰回路转的感觉。北大街两边,一铺一店面,家家店堂布置得古色古香,各具特色。街上面馆、饭店,茶楼比比皆是,门前飘拂着彩色“百脚旗”招徕顾客;空气中弥漫着粽子、扎肉、熏青豆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竹编坊、绣品店、水墨画廊正有能人在一边演示一边和买家讨价还价。我想,这也许就是书上写的”长街三里,店铺千家”吧。游客人头攒动,令人由衷赞叹:好一幅古镇繁华市井图啊!

雷先生说:“游览北大街,千万别错过街上的百年老店。”旋即他带我走进古朴的涵大隆酱园。雷先生说,朱家角的店员典型的是“前店后作坊”,涵大隆前厅是商销,过去后面是作坊、晒场,有八百多平方米,涵大隆的日晒酱油、玫瑰腐乳……都是自制的,日晒酱油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过金奖。可惜,我现在看到的大晒场已改造成一片亭台楼阁的景观了。在店堂里我看见一处奇景一—百年老房柱上竟长出茁壮的一枝绿芽,据店里职工说,这枝绿芽春发秋枯,已有两三年了,我不禁绐它拍下倩影,以为这是古镇焕发青春的奸兆头。

时间将近中午时,雷先主建议去百年老店茂林馆(现名茂荪馆)用餐。我们点了几只河鲜小菜,雷先生说到这里用餐,一定要点一盘红烧鳝丝。以前茂林馆最有名的呈鳝奥面,他家有特殊的烹制法,鳝丝浇头是油焊过的,面汤是鳝骨熬成的浓汤,鳝奥面鲜香滑爽,以前上街吃上一碗鳝奥面是莫大的享受。镇上现在还有“许永顺”、“长兴馆”、“一亨馆”等都是百年老店。而且各具特色。

饭后,我们登上百年老茶馆——俱乐部茶楼,现名叫江南第一茶楼。茶楼一面临河,一面沿街,有二百八十多平方米。几十只方桌铺满楼面。我刚倚窗就座,便发出一声惊叹:啊!没想到这里竟是饱览水景的极佳之处。等我缓过神来疑惑地问:“茶楼这么大,茶客能坐得满吗?”三杯香茶下肚,雷先生更精神了,他告诉我:江南水乡人有喝茶的习俗,本地人叫“吃茶”。当年朱家角镇上有大小茶馆二十多家,其中俱乐部茶楼最大。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开张,八点钟之前,茶楼和茶馆就成为当地居民、商人、农民、渔民和各种工匠、艺人的集散中心,他们在这里喝茶聊天,小贩穿梭其间,叫卖早点。茶客互通商业信息、洽谈生意,传播市井闲闻趣事,详说百样是是非非,人声鼎沸,烟雾缭绕,人称百口衙门和民间新闻中心。八点钟左右,茶客们都回去忙各自的营生,茶馆便清静下来。俱乐部茶楼因为位置在北大街上,又临漕港河,楼下还有浴室、点心店,所以茶客特别多,中午、下午也人声鼎沸,特别在初夏菜籽收获和秋稻大熟后,很多船只要泊在漕港河,排队过夜等候收购。所以集中在俱乐部茶楼的农民,商人更多。我疑惑地问:“以前的朱家角,每天为什么会吸引四乡这么多农民呢?”雷先生说:“米市兴镇,百业兴旺呀!”这位“吃米行饭”出身的老人滔滔不绝地说道起来。朱家角的自然环境适合种植稻米,明清时期,镇上已有米店多家。当时水稻收获后,农民先打下谷粒,用木制砻将之碾成糙米,扬干净砻糠后,再用石臼舂米,使糙米去糠白净后才能食用,这仅用于农民自家食用。多余的糙米就卖给米店,米店在店堂后设春米工场。雇人加工成白米后再出售。这样米店渐渐分化,人力舂米作坊形成规模,于是几十家朱家角米行、碾米厂陆续出现。雷先生站起身来凭窗指点着:“在这茶楼上的左右两侧有合丰,正余米行,斜对面漕港河边有恒益米行,北边大淀湖边还有全号米行、这是朱家角米市的四大台柱,上世纪30年代鼎盛时期,仅四大米行每天糙米的吞吐量就有400吨左右。白米运往上海。占上海米市的半壁江山。可想而知,当时朱家角米市在江南一带是独占鳌头的。”雷先生指着窗前宽宽的漕港河告诉我,每年收购高峰时,这里停泊的载米农船,能堵满河面,过河可以直接从船上走过去。是什么吸引了四乡农民行几十公里水路到朱家角粜米呢?雷先生说:因为朱家角米市需求量大,收购价又要高出周边地区一二分,而且再多的米,米行都会全部收购,兑付现金。朱家角的米市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农民粜米换来的钱,能在镇上购买到各种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旋即就能满船而归,所以当年就有来朱家角粜米是“斛子翻身。钞票到手”、“一船来一船去”的说法。

饭饱茶足后,又听了雷先生的一番点拨,我似乎更进一层了解了朱家角。接着便打算去大清邮局朱家角分局旧址参观。

我们乘上小木船,荡漾在清水碧波中。雷先生指给我看两岸形状各异的石埠,有梯形的。有桥形的,岸上还有半边伸出河面的“吊脚楼”。雷先生说,以前河中有卖河鲜的渔船,水边人家就从窗口吊下篮子,直接选购鲜蹦活跳的鱼虾,他又指给找看石驳上镶嵌着的各式石雕的石碇,雕花中都有左右相通的描孔,是缆住泊船用的。以前店家都有河埠,看店家的实力,就看其河埠的大小,看石碇的多少和雕刻造型的精致程度。我怕雷先生累着,便让他乘船直接回家休息。

国药店和大清邮局

告别了热心可亲的老师——雷先生,我独自上岸,先去百年老店童天和国药店看看。在大新街上,我看见了童天和国药店。它高墙围筑,花岗石石库门,是幢三层老式楼房。童天和国药店开设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以资本雄厚、药材道地、加工考究著称。穿过天并就是店堂,老药工王志和先生一边为我引珞,一边指点着为我介绍。店堂里的摆设古色古香,店堂后面是作场、楼上还有晒场。现在店堂里面还陈设着老式账台和放置药材的黄榉“百眼橱”以及清代的锡罐、瓷瓶。店堂后是制药工场,现在被布置成“药文化”陈列馆。店堂里还有一间独辟的小房间,工先生说,这里是名医坐堂为病家切脉开方之处。朱家角的国医国药著称于江南,有800年历史,清末御医陈莲舫就是朱家角人,后来的著名中医赖嵩兰、唐承斋、陈莲舫的后人陈范吾等都出自朱家角,其中多人都曾在此坐堂把脉。老药工还捧出一本珍藏得非常好的老式账本,这是壬戌年童天和药店的赊账本。他告诉我,以前朱家角所有店家都可以为穷苦入赊账,到年终。有了钱就还,实在有困难的老板用红笔一勾也就免了。我们觉得这也压映了朱家角当时商家和百姓间的亲善关系。走出童天和国药店、跨过一座古石桥,就是西湖街,据说这座桥叫平安桥。也有四蓬多年的历史了。西湖街这一条石板老街特别宁静,民宅老屋鳞次栉比,幽弄深巷镶嵌其中、给人感觉深幻莫测。路边有几位老人正悠闲地围坐在河边品茶,他们告诉我,这一条街以前并不是如此静谧。清朝后期,这条街上有多家饭店、旅馆、浴室,后来还开设了娱乐场,书场等,因为来镇上卖米购物的农民和做生意的商人,一般都要在镇上过夜,所以这条街的夜市特别繁华。一位老人见我有些疑惑,便指着前面说:“你不信?你看,大清邮局。就开设在这儿。”这时,我看见前面沿河有一幢老式的红砖灰瓦小楼,黑漆大门洞开,门额上果然有灰色的砖雕,镌刻着“朱家角邮局”几个苍劲大字。门口伫立着粗壮的盘龙紫铜大清邮筒,原来此处也是古镇保存的一处古迹。

走进大门就是邮局的营业厅,讲解员小姐热情地迎上来,讲解了这小小的大清邮局特殊的历史价值。原来,中国在清朝光绪年间的1896年才正式建立邮局,而1903年在朱家角就设立了邮政分局。它是当时上海13家主要邮站之一。也是100年后的今天。上海地区保留下来的唯一的大清邮局旧址。营业厅里旧式的邮橱和邮柜,都是当年邮政局的陈设。

展厅展示着几封极平常的平民家信,我正琢磨其中含义。讲解员又告诉我,中国的邮驿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邮驿网络也很发达,但当时邮使所传递的都是官府,军队的政令和信息,从来不担当民间通讯任务,这是邮驿制度的致命缺陷。真正开辟平民百姓的邮政业务,就是建立了大清邮局以后。讲解员小姐说:“不要看这些信件是平民百姓的家事,有了邮局,才可以自由通信,这在100年前是一件新事、大事。它的意义不亚于19世纪初电话的出现和20世纪手机的普遍应用。”听到这儿,我才感到这小小的邮局凝重的价值。

营业厅的后面沿河石埠呈当年的邮政码头,木制的邮船泊在河边,船舱中的邮件箱依稀可见,讲解员指点给我们看:“清代江南地区水路交通便捷,邮政传递大多使用这样的邮船。这条市河直通漕港河,东通黄浦江,西面又连着太湖、大运河,沟通了上海松江、无锡、苏州等周边城镇!当年牵动着东西南北各大城镇千家万户的家书,就是在这里往返传递的。”我凝视着这古朴的石埠码头,想像着100年前朱家角邮政业务繁忙的景象,不知不觉已近傍晚。我急急地穿行在石板老街和民居小巷中。连续参观了朱家角的“远古文化馆”、“渔人这家”和“稻米乡情馆”。这三个景点是朱家角开发古镇旅游后,请上海著名电影导演史蜀君女士策划布展的,分别展示了朱家角的古文化、水文化和稻作文化。这三个展馆确实立意不俗、境界很高,布置手法也很新颖,据说展馆不仅深得中外游客的喜爱,还得到许多文学界、艺术界人士的称赞。2002年上海APEC会议期间,很多外国友人参观这些展馆后,都说既是一次艺术欣赏又是一次历史和乡情的教育。

我决定今天留宿古镇。晚上我踱步在静谧的街巷中,透过一扇扇小窗。可以看见灯光下家家户户正在享受着忙碌一天后的宁静,鲜活的古镇夜景却拥有着另一番风情。回到住所,我倚在床上又翻阅了一遍随身所带的几本介绍朱家角的文字资料。奇怪的是,原先感觉枯燥的文字,现在看起来是那么真切,字字句句都化作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亲切而又温馨。

寻访古桥

第二天一早,我迎着朝阳,兴冲冲地去寻觅那早已心仪的放生桥。放生桥是上海地区现存最大、最长、最高的5孔石桥,它已被载入《上海之最》,也是朱家角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啊,我看见它了! 在北大街的尽头,放生桥静卧在宽阔的漕港河上。放生桥建于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滔滔漕港河,西通太湖、淀山湖,东接黄浦江,是运送漕粮的水上交通要道。但是古代12公里长的漕港河,竟没有一座跨河大桥,当时漕港河南岸是昆山县的井亭港镇,北岸就是日益繁华的朱家角镇。人们过河往返只能靠舟楫摆渡。明隆庆五年,由朱家角慈门寺僧人性潮,积15年化缘募集资金而建成。据传说,性潮和尚是个遗腹子。母亲往返于漕港河两岸卖菜为生。身怀六甲的母亲,有一天渡河遇到风浪,翻船落水后,挣扎到了岸边,生下婴儿后便去世了,婴儿由慈门寺住持和尚收养,因他随潮而来,故赐法名“性潮”。性潮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就立志要在河上建桥,方便两岸百姓,以告慰母亲在天之灵。放生桥建成后,为显佛门慈悲为怀,桥下500米之内为慈门寺僧人和香客放生之地,农历初一、十五为放生日,并在河道中立桩为界,禁止渔民在此撒网捕鱼.故名“放生桥”。

放生桥全长72米,宽5米,高7.4米,建于市河与漕港河交汇之处,此处水深流急,想来四百多年前建造此桥确实不易。桥身极薄,桥拱自然递增,形成缓和顺势的纵坡,自然和谐地衔接两岸,显得雄伟而不笨重。桥身的石刻技艺也十分高超。桥顶的龙门石镌刻有八仙法器,周围盘龙8条,环绕明珠。桥顶四角蹲着四只石狮,仰头张嘴,形态可爱。放生桥长如带、形如虹,凌空而起,以超凡的想像力跨越宽阔的河面,充分显示了古代桥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在主桥拱两边的石柱上,刻有放生桥楹联:“潮声喧走马,平分珠浦浪千重:帆影逐归鸿,锁住玉山云一片。”足以道出放生桥的恢弘气派和它对沟通漕港河两岸交通,促进古镇经济发展的作用。

接着,我又去寻访颇具名声的泰安桥。泰安桥建在漕港河和珠溪市河交汇处,它高耸在市河上,正好和放生桥开成“八”字状。朱家角经济繁荣发达,促进了宗教活动的活跃。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在这块风水宝地建成了圆津禅院,到明万历年间(公元1574—1619年)重修禅院。此时市河两岸都已形成商业闹市,于是在重修禅院时,在弹院门前建起泰安桥,是时1584年。泰安桥是两岸居民,商家和圆津禅院捐款建造的,可见造桥不但是寺院所需。也是当时百姓和商家的共同需要。

泰安桥西堍(tù)建在圆津禅院门前、东堍连接着北大街,是朱家角最高、最陡的单拱石桥。桥两旁残留着几块青石扶手,刻着“飞云”浮雕。随着世事的变迁,这位“历史老人”身上布满斑驳的沧桑,但是它带给古镇市河两岸人们的方便和促进市井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清代名士诗云:“日落炎威退,池塘淡月中;踏歌闻市上,渔笛在溪东:蒲扇轻摇暑,蕉衫短受风;晚凉闲独步,古寺一桥通。”写出了一幅生动的古镇居民消暑纳凉图。今天我站在泰安桥顶,南望依傍着蜿蜒市河而筑的水上人家,北眺波浪滔滔的漕港水景和放生桥雄姿,真是美不姓收。

造访课植园

早就听说朱家角有一大型庄园式私家花园——课植园,此行当然不能错过。朱家角古镇旅游公司特地安排马弫先生做我的向导。下午一点多钟,在公司办公室初识马先生,他热情直率地邀我立即出发。马先生是退休教师,中等身材,声音特别洪亮,一口流利的乡音,处处流露出书卷气。课植园在古镇西北面,马先生一路走一路滔滔不绝地介绍课植园。他告诉我,课棺园园主姓马,名马维骐,字文卿,以前马文卿和他的子孙们就住在园内,所以课植园又称“马家花园”。他又说,马文卿的祖籍在陕西扶风县。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妻子马氏皇后.呈马家的一大荣耀。后来因为宫变,马氏就南迁了,马家的祖训是“读书明理,不以仕途为官”。马家世代经商,马文卿年轻时随父从事汞,铜、盐、丝绸等行业。甚至将生意做到国外。马文卿受清末“置田造园”风气的影响,就在未家角购地,建造了课植园。1912年,马文卿58岁开始建园,历时15年,耗银三十余万两,才初步建成此园。我听得很入神。又奇怪地问:“马老师怎么这么熟悉这些呢?”他呵呵地笑起来:“我啊。我是马文卿的第四代孙呢!”噢,我恍然大悟,情不自禁再一次和他握手,说着走着,我们已来到西井街的课植园。

课植园的大门颇有气派,我迫不及待地跨进门厅,先看景点简介。课植园占地96.7亩,现在修复开放的仅是原来马家的生活区16.5亩。马先生告诉我,由于马文卿是以经商为主,较早接受西洋文化,所以课植园的设计结构和选用的装饰材料为中西合璧形式。他说:“当年建园是先建民宅,采用中国传统布局——沿中轴线建有门厅(轿厅)、正厅、花厅、迎贵厅。”他带我一井一厅地参观,这里的建筑都采用了传统的建筑手法,雕梁画栋但线条简洁,弯椽灯廊不失气派,落地长窗洁净豁亮、这都是民国时期的建筑特色。

正厅最显眼处悬挂着一副对联:“课经书学干悟万,植稻麦耕九余三。”马先生说,这上联的意思是读熟四书五经,可要学一千懂一万触类旁通之意;下联的意思是辛勤耕作九个月,才有资格享受三个月的休息,调整,此联头二字合为“课植”,就是“课读之余不忘耕植”的意思。这下我懂了,此联既点明了庄园园名的来历,又寄托了马文卿对子孙的期望。

迎贵厅的装潢、摆设全是西式风格,连花地砖全呈20世纪初从德国进口的,可见当年的雍容华贵。

马先生要我特别关注迎贵厅左右两边对称的建筑。北边是藏书楼,又名书城。书城小巧玲珑,结构严谨,环境幽静。城墙三面都辟有月洞门,城中建楼。楼前外筑拱形岸桥,桥栏是翠绿琉璃筒瓦砌成,拾级而上就可进入藏书楼,此处是本园“课读”的点睛之作。花厅南边有读书楼,是供孩子们读书之处。楼侧有阴阳廊、阳廊有20米长的碑廊。碑廊上镶嵌着15块碑刻,是当年马文卿不惜重金收集的明代四大才子唐、祝、文、周的手迹,再请当年著名金石专家雕凿而成,字体苍劲有力,笔锋勾丝毕露,令人叹为观止,是极珍贵的历史文物,这段碑廊可谓园中镇园之宝,也突出了园主的个性喜好。

马先生说园林建筑要有起伏。他指给我看园中的制高点“观月楼”。那是一座五层楼的水泥建筑物,又名“冠云挚月楼”。这也是当年马文卿的得意之作。他登高远眺。不但可以赏月,又可以饱览淀山湖,大淀湖、漕港河三水肚景,俯首近观,课植园全景尽收眼底,该是何等惬意呀!

南面是一片花园。当年为了造园,马文卿曾游遍江南著名园林,凡是见到一处胜景,就千方百计命人仿建,所以这里有形似上海豫园的荷花池、九曲桥、仿苏州狮子林的假山和倒挂狮子亭等。走下小山坡还有遥遥相对的“打唱楼”和“观唱楼”,是马文卿和他的后辈们休息娱乐之地。

当我们走过一座小巧的“课檀桥”后,马先生告诉我。刚才我们游览的是“课园”部分。过了这小桥就进入“植园”了,“植园”也叫“稻香村”。以前“植园”里有“耕九余三楼”、“秋风稻香亭”等,还有果树林和一大片稻田,马文卿就让儿孙去看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过程。他自己有时也会下田劳动、给儿孙做出榜样,鼓励儿孙也去实践、体会“耕九余三”的意义。马先生说:后来这里是朱家角中学的所在地,现在已由旅游部门收回,是正在修复开发的“课植园”二期工程。

离开课植园,马先生执意要再送我一程。我们漫步在西井街上,他告诉我,马家祖辈在建宅造园过程中,为当地做了不少善事,不仅出资建造了马家桥,还修缮了这西井街上的涌泉桥、中龙桥,铺修了石板略。1911年朱家角首建电灯厂,马家入了股,还出资竖起了这一带的电线杆。马家捐款在“植园”里的马氏祠堂开办的“约光中学”,就是后来朱家角中学的前身。

和马先生告别后,我来到归途的必经之路——放生桥,驻足在放生桥头,我沉思着这两天来触摸到的千年古镇的历史,特别是四百多年前这座放生桥的建成,促使朱家角主要商业街——北大街的东延,从清末开始,放生桥漕港河两岸,相继建成电灯厂、碾米厂、面粉厂、油车坊等,呈现了资本主义城镇的萌芽特征。所以原上海市市长、现任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曾说过,要看现代的上海,就看浦东;要看昨天的上海,就看“新天地”;要看过去的上海,就要看朱家角。此时已夕阳西下,桥下的漕港河水波光粼粼,让人心旷神怡。从桥顶向西远眺,漕港河上正腾起一层薄纱般的水雾,古镇朱家角的倩影,朦朦胧胧,天生一幅水墨丹青,而我也似乎融入于此画之中。回眸东望,漕港河面越来越宽。后浪推着前浪,奔腾东去。古镇朱家角啊,你的韵味让我流连忘返,你的倩影让我至今难忘!

作者:钱昌萍

驿前明清古镇装饰艺术论文 篇3:

春风大雅

中岳点苍,西岳高黎贡,南岳蒙乐,东岳乌蒙,北岳玉龙。

古南诏国的五岳,位于澜沧江北岸的南岳蒙乐山,是春风最早到达的山岳。从印度洋起程的暖风一路向北,在孟加拉湾北部,因受青藏高原阻挡,改而向东北,进入云南西南部,经德宏、版纳、普洱、临沧等山势较平缓的滇西南地区,再越过澜沧江的一江涛声,抵达蒙乐山向南的山坡。唐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南诏第六代王异牟寻30岁,已然登基执政6年。这一年,异牟寻将南诏的都城从太和城迁往大厘城(今天的喜洲),又仿中原制,将南诏版图上的东西南北中五座大山封为“五岳”,将怒江、澜沧江、黑潓江、金沙江封为“四渎”。五岳逶迤,四水汤汤,春风万里漫过南诏大地,南诏中兴之王异牟寻,在他山水纵横的江山里,徐徐展开他大业的春风画图。

——异牟寻的蒙乐山,后来名为无量。在位于无量山东麓的今南涧县宝华镇的虎街古镇,入镇口的牌坊上有这样一副对联:古有彝祖创造母虎文化绵延古道千里/今具慧眼穿透历史尘埃力现蒙乐古韵。起始于汉代的古西南丝绸之路,它繁若毛细血管的分径,广布于滇西大地的高山大水之间。虎街古镇是古道从大理往南,前往今天的临沧、普洱、版纳等地的途经之地,因往来马帮、行道商贾的歇息落脚,渐渐繁衍成古道上的一方驿集。北来的马帮从这里往南,翻过蒙乐山,二十多公里便进入了今天的景东安定;而北行的商旅从这里往北八十多公里,便是南诏最早的古都蒙舍,现今的巍山古城。在南诏以降的一千多年里,虎街所在的今天的南涧县境,大多数时候都是蒙舍(蒙化、巍山)的一部分。这片土地上最古老的世居民族彝族,世代传承虎的图腾。

古道千里,贯通南北。自唐和南诏时代,随着滇西澜沧江流域广大地区的茶叶种植不断发展,茶叶产品不断进入中原和藏地,千年丝绸古道上,滇藏茶马贸易渐渐成为古道贸易流通的又一新的主题,古道也因此而被后世又称为茶马古道。古道马帮南来北往,带来各地文明,一点一滴影响和融入到了古道上各地人们的日常之中。然而,在云南大地上,在古道途经的各个古驿镇集,你难得会看到像虎街这样的文化景象:它依然还那样鲜明地保有着当地原初的文化底蕴,当中,最醒目、最突出的见证便是虎崇拜。在虎街,人们将虎绘于房屋的山墙之上,名于庭院中日日不离的清澈古井,雕刻于村中洁净古朴的青石之上。世代生息于这片土地的彝族人,在过去的久远岁月里,将每年第一个月的第一个虎日作为岁首。在当地彝族民间,长久以来流传着母虎神率众兽神护佑村庄吉祥、百姓安宁的传说。在古镇中段的石街上侧,今建有母虎日历碑亭,以虎为起始的十二兽神历法,在当地彝族民间的传承和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虎街,每隔三年的虎月的第一个虎日,人们要头戴十二兽神面具,跳十二兽神舞,因此舞以祭祀母虎神为主题,故又称为母虎舞。传说在这一天,母虎神会降临人间,赐福于民。古老神秘的舞蹈,亦为祭祀,亦是共娱,村庄的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歌舞共庆这吉祥的节日。

时间进入明末清初,先后有来自南京、江西、浙江等地的李、陈、沈、席等八姓汉人来到虎街,并在这里定居了下来,在这周围都是彝族聚居的古道上,形成了仅有的汉族村落,被当地人们称为“八家村”。八家村在岁月的前行中逐渐繁衍开来,慢慢成为了虎街古镇的主体居民。在时间的悠悠长河里,八姓汉人如雪融于泥,已完全地融入了当地的民俗和文化,当中就包括了虎文化的传承。古镇在明清时期名“文虎镇”,民国时改称“蒙乐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名为“虎街”,因为在民间,人们把老虎又称作大猫,故而,虎街在当地人们口中也被称为猫街。古老的驿集,至今仍传承着空五赶六的集市,每逢虎日、猴日而赶集。逢集之日,四方村民云集于市,一派热闹繁华景象。

而更多的时候,虎街是安静的。青石的街道,两侧大多临街开铺的人家,屋檐下静置一隅、落满尘埃的马鞍架,街旁依然清泉盈盈的饮马池,村头高入蓝天的古榕树,街下至今保存完好的母虎客栈,无声漫延开茶马古道上繁华古镇的旧日气息。而今,没有马帮前来,不闻马锅头的悠长吆喝,位于主街下側的母虎客栈,被地方文化部门开辟为母虎文化和马帮文化博物馆,供不断前来探询古镇的人们观赏和摩挲。古镇上那些临街的窗铺大多关闭着,偶尔才有一两间,在里面卖着人们日常必需的一些生活用品。长日寂静,临街人家门上的门神画,两旁大多红底黑字的对联,长了瓦草的旧屋檐投在街面的斜长的影子,屋檐下静止在暗影里的红灯笼,人家门外石花盆里青绿的盆树,领着小狗从街上走过的孩子,印着水渍的青石的街面——这怀旧和安静的画面,被名叫张建云的画家用与古镇的气息最为贴近的方式画成凝静的油画,一笔一抹,恍惚带来古镇旧日的时光。

在虎街,和古镇一样有着油画质感的另一处景观,是位于虎街山麓的石洞寺。“石洞凝秋”,原是著名的古定边八景之一。

今之南涧县地,于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首设定边县,中间撤而复设,至清雍正七年(1729年)裁撤定边县治,属地分划蒙化、楚雄、顺宁三府,450多年间,起落分合,定边之名久承。清康熙《定边县志·艺文》所列定边八景夜台晚翠、沐寨朝阳、温泉解愠、石洞凝秋、北山偃月、东岭停云、景阳苍松、太极风竹,多道景观今已不复,唯有石洞秋色,年年如约而至,不断进入今人的文字以及墨笔之中。

始建于明末清初的石洞寺,关于它的缘起,在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某年,有一老道云游至虎街,观虎街地处古道要地,山势雄伟,有龙盘虎踞之势、人杰地灵之相,却只因山脚下的石洞泄去了灵气,致使虎街之人难得气候。老道指点说,只有在山脚石洞间建寺作补,方能保此山灵气。当地士绅头领于是募捐建寺,老道也为建寺四方化缘,历经数年,在山脚的石洞间倚崖就势建起多座庙宇,统称为石洞寺。老道亦就此坐寺修行。石崖上的庙宇,由低到高分别有子孙殿、观音殿、财神殿、十严殿、玉皇阁、老君殿、飞来阁,佛道同山,仙视众生。有清人诗词《石洞凝秋》记石洞幽景:“林密尘不染,山幽水自阴。危桥锁曲径,怪石挂高岑。”一如诗中所言,在古寺四周的悬崖之上,又有“豆腐块”“和尚鞋”“禅杖”“石钟”等奇石景观。每至秋来,漫山秋色,古寺静深,成为幽谧险奇的胜游之境。

流过石洞寺门前的河,名为石洞寺河,一脉清澈流水,缓缓流过寺下,蜿蜒向南而行。河上旧有石桥,是古道通往普洱景东的必经之地。与这石洞寺相距不足百里、在澜沧江南岸的今凤庆县洛党镇境内,有始建于清乾隆末年的同名道观,亦建于群石之间,寺中“石上双阁”和一株九蕊十八瓣蒲门古茶花清名甚远。一江亘古,双寺遥对,看天地廖廓,清风绵远。

清风绵远,漫上无量,吹开无量山上数千亩茶园里的万株樱花,于严寒的十二月,带来这片大地最早的春天。

从地图上看,无量山几乎与其北面的哀牢山有着相同的走向:自西北向东西延伸,两山宛如是一对兄弟山,逶迤绵亘于滇西大地。

青山万年,涵养众流,一溪一泉,汇成湍湍江河。在哀牢山的东面,是红河;在无量山的东面,是把边江,而两山两水,竟同经于南涧县境:哀牢山与红河自北面的巍山县境起程,斜斜向东南行经南涧,在南涧境内,有乐秋河、南涧河等众流汇于红河源头巍山河,自此以下,始称礼社江;而无量山和把边江则直接起始于南涧境内,之后,以大体平行于哀牢山的方向向东南进入景东、镇沅境内,稍有不同的是,无量山自景东以下,山体一脉西向景谷方向延伸,总体渐成扇形。而在无量山的西面和南面,南涧分别隔黑潓江和澜沧江与临沧市的凤庆县、云县相望。自云县往下,澜沧江一路向南奔流,直至在西双版纳的勐腊县出云南境,千里涛声,掠过大半个苍茫滇西。

滔滔澜沧及其万千支流,给这片大地带来丰沛水汽。历史以来,广阔的澜沧江流域,便是云南以及世界茶叶的重要原乡。在澜沧江南岸今临沧凤庆县境内的小湾镇锦绣村海拔2245米的香竹箐,一株枝繁叶茂的栽培型古茶树,至今已有3200多年的树龄,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树龄最长的栽培型古茶树。以这株3200年古茶树为凭,结合云南古茶树资源的普查和科学研究,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香竹箐这株栽培型古茶树生长之前,在滇西大地的千里瀾沧江流域,更多成片成林的野生古茶树早生长已久。世代生息于这片土地的古百濮部落(又称蒲人,蒲蛮),以茶为饮,用茶入食,将茶作礼。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讨伐商纣。“武王伐纣,濮人会于孟津,献茶于武王。”在东晋常璩所撰的《华阳国志》中,茶,第一次见诸于汉文记载,乃为濮人献于武王。书中所称濮人,便是现今生活于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佤族、德昂族、布朗族等众多少数民族的祖先,因为部族数众,是时的中原,又把这些民族合称为“百濮”。在广阔的澜沧江流域,几乎有山就有茶,有茶就有古百濮人的部落和村庄,日出月落、鸡鸣犬吠里,古茶的清香世代萦回。

与小湾镇香竹箐的古茶树遥相对望,在澜沧江北岸的无量山上,自古亦有成片成林的古茶树生长,这些古茶树的绵远子孙,而今仍广布于无量山中。至唐南诏时期,无量山上已有了成规模的茶山,澜沧江流域适宜的纬度和气候,以及山高雾浓、土厚水丰的自然环境,成就茶树生长和种植的理想佳境。居住、生活在无量山上的彝族先民世代种茶饮茶,与茶相伴。唐代安南(今越南河内)经略使(军事长官)樊绰所撰的《蛮书》里,有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的记载。银生城,即今普洱市景东县城所在,南诏曾置银生节度于此。银生城界诸山,应包括了今天普洱以及四面的众多古茶山。樊绰撰《蛮书》,原为大唐对南诏的战略所需,书中详细记载了云南自然、地理、城镇、交通、里程、物产,特别是对南诏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作了翔实记述,为此,竟意外成为后世研究云南,尤其是南诏政治、历史、民族、经济的重要史料。书中所记“姜桂烹饮”的饮茶之法,至今在澜沧江流域的广大彝族地区,仍有保留和传承。

在整个滇西茶业发展的历史上,明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随着明朝中期普洱茶入贡朝廷,京师之地,“士庶所用皆普茶”,至此,整个滇西的茶叶经济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清代,普洱茶继续入贡清室,并成为皇室成员的宠爱,拥有古六大茶山产的普洱茶成为皇室成员显贵的重要标志。在从明至清、直至民国的数百年间,澜沧江流域的各处茶山面积不断扩大,茶叶成为当地各族百姓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在清代,整个无量山区的茶园面积已极具规模,每年所产干毛茶除本地加工之外,还运往勐海、易武等茶叶加工和集散中心制作成各种普洱紧压茶,销往境内外。每一个春天,当高山浓雾带来的丝丝寒气还未最后散去,在海拔2000多米的无量山上,已是户户新茶,处处茶歌。

茶香缈缈,引因缘际会。新世纪初年,几位外地茶商来到南涧无量山,为无量山良好的种茶环境所吸引,竟决意留在无量山上种茶、做茶。客商所建的茶厂名为华庆,以原有的无量山德安村茶场为基础,扩大种茶面积,改进茶叶制作。为了给茶树遮阴,茶场在茶园间插种了上万株云南冬樱。数年后,于每年11月底至12月初美丽绽放的漫山冬樱,竟意外成了无量山间的一道盛景,年年引得无数游客,前来探访这澜沧江北岸早来的春风。

华庆茶厂生产的高山乌龙茶,茶汤清澈,香气清纯,滋味甘醇浓厚。赏樱的人们走累了,便要到茶厂里喝杯乌龙茶,于唇齿之间,细品无量山水和云雾的清气,体味专为无量而留下来的做茶人的清心。

做茶即是修心。在无量山西麓的南涧县公郎镇,已经七十多岁的茶人李正林种茶、做茶数十年,亲手开创了罗伯克茶厂,研制推出了著名的罗伯克系列绿茶。在罗伯克茶厂老院子的照壁上,书有这样一副对联: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横批写在镶嵌于照壁正中的一面大理石圆壁上:人茶合一。平常文字,写出创业的艰辛、生命的哲理。而“人茶合一”四个字,正是李正林数十年做茶人生的贴切写照。在挂在茶厂的品茶室以及创业展示间墙壁上的众多照片里,前来探访的人们看到李正林,从一位青春朗然的青年小伙,手抚一片茶叶,一路走向他丰盛的壮年,直至而今圆融、静和的当下。在茶厂创业展示间的墙上,有一幅特别的照片,在上面,李正林面带平和的微笑,和几位远道来访的美国客人站在一起。一茶氤氲,无别西东。

在无量山麓这片故乡的土地上艰苦创业数十年,扶老携幼带领乡人们种茶致富,办学修路,热心公益,李正林赢得过包括“云南省劳动模范”在内的无数荣誉,由他一手创制的罗伯克绿茶多年来遍获业界各类殊荣,声名远播。而今,年至耄耋的李正林,恰若一杯澄明的罗伯克茶,清宁、平和、自恰。在罗伯克茶厂的四面,放眼所见皆是碧绿的茶园,老人李正林走在茶园间宽畅、洁净的村道上,若是不经人介绍,几乎和平常的村中老者别无二致。

冬日阳光灿烂的正午,在李正林家院子正房的老屋檐下,前来访茶的人们请求留一张李家四世同堂的合影,平和的李正林答应了。李正林,老伴,儿辈,孙辈,外加一位四五岁的可爱重孙坐于膝前。顺着照相机的镜头,一家人微笑着一起看向前方。当此之下,正是那一句:一茶天地阔,人间日月长。

时而“苍蝇搓脚”,时而“鹭鸶伸腿”,时而“金鹿望月”,时而“野鸡吃水”,翻转跺脚,大步舞盘,且歌且舞着,将一道道美味佳肴奉至宾客面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于云南大理南涧彝族自治县无量山和哀牢山地区的中国民间南涧彝族跳菜,是一种歌舞着上菜的彝族民间饮食文化艺术,简称为“跳菜”。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跳菜即已盛行于当地民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老民族,与天地相承,与万物相惜,将源于自然的奔放舞蹈,生动地融于饮食的庄重仪典,历经千年传承,长盛不绝。于今,跳菜愈发声闻四方,名称被规范为“南涧彝族跳菜”,当地民间则雅称为“奉盘舞”,又俗呼“抬菜舞”。

庄严与活泼兼具,高雅与诙谐共融。在无量山和哀牢山绵亘向南的南涧大地,将舞蹈、音乐、杂技融于奉菜仪礼的跳菜舞,是人们生活中千年不衰的文化娱乐,更是宴请宾客的至高仪礼。逢喜事,人们以跳菜助兴;遇丧事,人们以跳菜化悲。跳菜,是这片土地上从坊间至庙堂的各种重大场合里不可缺少的仪典,依其表演场合的不同,有宴席跳菜和舞台跳菜之分别。

宴席跳菜,是跳菜之所以传承千年而愈隆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舞台”。 在广大的无量山和哀牢山中,但凡遇有婚丧喜事,就会有跳菜登场。当办事的各项仪程进行完毕,宴客的桌子向着入菜的方向迎面摆开,中间留路,宾客围坐三方。待主持办事的“总理”一声令下,一对头顶及左右手上分别托举菜盘的跳菜汉子便自厨间舞了出来,在他们头上以及左右手上长二尺八、宽一尺的红漆木托盘里,摆满了各色菜碗。随着自唱或是一旁的音乐响起,只见两位跳菜汉子随着音乐的节拍,身形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前忽后,一摇一晃,舞步时而轻盈敏捷,时而粗犷豪放,而在他们的脸上则做出各种轻松的、幽默滑稽的表情,两人一路相互呼应着,大步舞进席场。在他们的身后,数对跳菜汉子鱼贯跟进,各个姿势不拘,变化多端,刚柔兼见,旋转自若,将装满菜肴的托盘舞出各种惊险的花样,直让人担心稍不留神,便会有菜碗摔落下来,而舞者的脸上却一路表情自若,盘中的菜碗稳稳当当,并未有一汤一菜洒落地上。在人们的欢笑声和热烈的喝彩声中,跳菜汉子们一路大步舞着,将一盘盘菜送至一桌桌宾客面前。

在民间宴席上,通常每桌会有一位负责服务的桌长,桌长多为年轻女性担任。当跳菜汉子们舞着托盘来到桌前,桌长亦以一招一式的优美之姿相应,将菜下到桌上。与跳菜相对应,宴席摆菜亦有讲究,需按传统规矩一一摆放,常见的摆法有“回宫八阵”“四方形”“梅花形”“一条街”等。民间俗称“八大碗”的宴席菜,待上齐四碗菜方能动筷,至此,宾客可一边继续欣赏着跳菜,一边品尝桌上的美味佳肴。在一些宴席跳菜中,有时会有一至两位担任桌长的年轻女性手舞毛巾、边唱边跳着在前召引,手中舞动的毛巾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宛若绣球引狮,又似小妹逗郎,在人们的阵阵笑声中,引得跳菜汉子使尽浑身解数,舞出各种高难度的跳菜花样。

传承千年的跳菜,因其所需体力以及生活中男女角色分配习惯等原因,一直以来便为男性之舞、力量之舞。跳菜汉子往往身着刺绣的传统彝族马褂和大筒裤,有时上身着羊皮褂子,头(手)顶托盘大步舞蹈,粗犷豪迈,热烈奔放。表演中,除了常见的头顶和手托菜盘,南涧彝族跳菜还有“口功送菜”“空手叠塔跳”等众多高难花式。“口功送菜”,通常为跳菜者口中横向紧衔两柄大勺,一边勺上各置一碗菜,同时头顶托盘,两手各举一碗菜,或是两肘间各夹一碗菜,双手再捧一碗菜。而更高难度的则是口衔一张方桌之一角,方桌之上再置一张小桌,小桌之上摆满菜碗,表演者全凭一口之力,将一桌菜稳稳当当送至席上。 “空手叠塔跳”,跳菜者头顶托盘,盘装八大碗,双手十指分开,每只手分别托起重叠在一起的四大碗菜,踏着节拍舞进客场。又有另一种“叠塔”:一人骑于另一人肩上,在下者两手各举托盘,在上者头顶托盘,口吹唢呐为乐,又或是口衔两把铜勺,上置菜碗。

千年跳菜,无量之魂。现今在南涧,古老的彝族跳菜已不再是男性专属的舞蹈,在无量山和哀牢山中,许多女性亦加入了跳菜艺术的行列,而不再只是手舞毛巾的领舞者。与民间宴席上的跳菜表演相对应,传承千年的南涧彝族跳菜,一次次登上各种重大宴会和重大仪典的庄严舞台,数十甚至上百人的跳菜,咚咚踏动舞台,气势猎猎,震撼心魂,粗犷奔放的舞步,传递出无量的古老神韵,流淌出哀牢的悠远之风。

头顶日月、脚踏山河,源自天地自然的奔放舞蹈,是无量和哀牢大地上的人们与天地日月对话的重要方式,是人们借以表达对神秘自然之敬畏的古老仪典。在无量山西麓的公郎镇新合村委会境内,有彝族村庄名为盖瓦洒,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这一天,村庄的人们要举行传统的哑神会,跳哑神舞。据说,在很早以前,当地常多生哑巴,后来得一神道指点,说此乃是哑巴神在作祟,须以舞蹈的方式敬神娱神,驱除邪秽。此后,哑神舞便在当地流传了下来。跳哑神舞的舞者皆为男性,通常共有九人,头戴面具脸谱,身着神秘彩绘,腰戴棕披麻皮,三人扮男哑巴,三人扮女哑巴,三男三女配成三对夫妻,还有一人扮小哑巴,二人扮孔雀。男哑巴手持木棍,女哑巴手执木剑,小哑巴手执扫帚,身披棉毯、头带木瓢扮孔雀者在身后拖一竹蔑尾巴,上缚荨麻。舞者的各种道具、装饰以及舞姿,尽显驱逐和扫除邪秽之意。在几位舞者完成相关的固定仪程之后,村民们亦集体参与到舞蹈之中,全体围火共舞,直至尽兴散场,“哑神”们复手举香火、摇响铃铛,挨家挨户驱邪逐魔,走遍全村。

彝語盖瓦洒,意为不知道害怕。传说古时此地山高箐深,森林茂密,祖先们不惧野兽出没而迁居于此,故而得名。现今的盖瓦洒,生哑巴的历史已远远成为过去,而人们敬神娱神、除秽迎福的哑神舞却代代传承了下来,成为一份神秘和难得的文化传承,召引着一拨又一拨文化探秘者,不断前来探询无量山中这份彝族文化的久远记忆。

无量山寿,哀牢风古。在彝族跳菜的粗犷舞步里,在哑神舞的神秘祝福里,天地浩浩,日月汤汤,山河长在,福祈千年。

当冬日傍晚的天幕缓缓收起它在西边的最后一抹亮色,东北面的哀牢山恰到其时地捧出了一轮硕大、清明的圆月。这是农历戊戌年十月十六日的夜晚,圆月的融融清辉,朗照着潺潺流淌的南涧河,朗照着南涧城外西南位于土林高处的无量塔。

石径清幽,树影婆娑。自塔下山脚沿石阶拾级而上,遇三三两两于饭后前来散步的人们已踏着月色沿路返回,中或望月慢行,或轻声谈笑,愈发显出这月夜的清宁。石径曲折向上,不一时,已抵塔下。举首仰望,但见在柔和灯光的举照里,呈四方形的十一层的高塔峨峨升入夜空。在塔的远处,漫山闪烁如星的灯光起伏散落。远山深遂,一月清明,一方塔站在高处,看山下谷中一城灯火,一河清辉。

而若是在白日里看无量塔,站在南涧县城自北向南几乎笔直的主大街上,或是立于城中相对较高的某一栋楼的某一扇向南的窗前,放眼望西南,皆可见无量塔的白色塔身巍巍立于土林高处。没有了夜晚塔下地灯的映照,撤去了在夜间整个土林景区繁若漫天星光的灯火,白日里的无量塔,于青山云影之间,愈见凝静和悠远。

南涧无量塔,据说原为明代所建,后毁于清末,因无确切资料记载,塔址不考。在无量山西麓今南涧县公郎镇境内有一“石箭”,插于公郎河侧田亩之中,石上刻有文字,清康熙《蒙化府志》载:“石箭,其一在浪沧江(即澜沧江)巡检司北二里许,有石长七尺余,径二尺余,上锐如镞,下圆如干,屹立田中。右有方塔一座,高一丈零,宽八尺,谓系箭筒。其一在司北马房村山上,横卧于地,镞壳昭然,土人至祭。相传诸葛武侯标此镇地,箭有三,隐一现二,有铃记云。”此中,屹立田亩、右有方塔之石箭即为公郎石箭,谓为“箭筒”的方塔久已毁坏,今唯余石箭立于原地,石箭所立之地名为石箭村。但是无以考证,此处曾立的“箭筒”方塔,是否是为无量塔。

今南涧城外土林高处的无量塔乃为近年所建,其占地面积及三层塔基的高度里,分别隐含了南涧的国土面积(1731.63平方千米)、南涧成立彝族自治县的时间(1965年)、公元1275年(元至元十二年)南涧首设定边县、公元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定边恢复县制等重要纪念数据和时间节点。塔身底层神龛内供奉四大天王雕像,以上各层分别供奉道教三十六雷部雕像。塔顶设赤铜虎神相轮,四角饰太阳鸟,外立面及其他局部装饰以彝族母虎日历和公虎神为重点。与塔身相连,仿须弥座样式雕刻古定边八景。整座高塔,以汉传风水塔为神形,融佛道于一室,汇古老的神话传说与悠久的民族文化于一身,尽展地域特色,彰显文化道统。

佛谓无量乃四心:给众生欢乐为慈无量心;救众生于苦难为悲无量心;见众生离苦得乐而喜,为喜无量心,对众生无憎无爱,一视同仁,为舍无量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定。道说无量是无限、无边,不可揣度,无法推测,《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说:“即得生无量智慧。增无量善因。灭无量业障。消无量烦恼。延无量寿算。长无量福田。世世欢荣。生生快乐。利益众生。是为无量。”今立此塔,擎天柱地,“若航标之照影,若亲族之守望,若椽笔之挥毫,若神灵之护祐。”托日揽月,玉树临风。

高塔照影之下的无量大地,初名“濮赕”,唐蒙舍诏时,因地处蒙舍之南,夹涧水之间,故名南涧。山河毓秀之地,县治早建,文脉源长。坐落在今南涧县城东北向阳坡上的南涧文庙,又称黉学,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历代修茸,数百年间弘扬儒学,传承教化。原建规制包括大成殿、后宫、东西两庑、泮池、棂星门、武朝门、大门等,进入文庙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表教化尊崇。20世纪50年代后期,文庙大部分建筑遭到破坏,直至90年代末、新世纪初逐步恢复建设原有规制,并落成孔子铜像。每年夏历的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地方上多举行祭孔仪式,以彰先圣之学,绵延传承;以祈文脉隆昌,后学长进。端肃凝静的庭院之中,古柏荫翳,文气森然。

近旁不远又有清光绪元年(1875年)同知夏迁燮领导创办的“南涧毓秀书院”。山之峨峨,流之荡荡,木之郁郁,才之莘莘。山河性灵荟萃,朗郎书声久传。书院内含关圣殿及南涧巡检司署衙遗址,后为南涧小学校舍,书院门楼至今朗在,飞檐翘阁之上,浸润百年书声。

行走在山河厚阔的无量大地上,你会遇见无数像拥翠、碧溪、乐秋、宝华、德安、龙凤、和乐、文启、龙门、白云、古德、光明这样饱含着美好和吉祥喻意的地名称谓。在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北端,南涧县公郎镇、碧溪乡、拥翠乡三乡镇结合部,有山名为凤凰,为候鸟南迁过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必经之途。每年秋冬之际,海拔2300多米的凤凰山上,成群的候鸟于夜间集体飞越凤凰山,由于浓雾及风向等的影响,鸟群会尽量降低飞行高度,而若是遇有灯光或是火光,群鸟便会循光而至,形成了凤凰山著名的“百鸟朝凤”景观。

又有南涧当地生产普洱茶的著名茶企名为“鑫凤凰”,创始人李世章,土生土长于南涧这片茶香氤氲的大地。对于做茶,李世章的信念是:人的这张嘴是骗不过去的,只要用心做,总有人会认可你。从县茶办辞去公职后,倾心做茶十余载,李世章将“凤凰沱茶”做成了业界的知名品牌,产品出口到了韩国等地。李世章的“野心”是:“南涧完全可以做出中国最好的茶。”

凤凰高飞,梧桐箐箐;祥云有至,福禄来兹。从南涧县城往南20余公里的214省道旁、乐秋乡的米家禄扶贫搬迁移民新村,村中人家整洁的院落内菜畦碧绿,楼廊上成排的玉米挂子金黄。村中文化活动广场的照壁上面,一幅寬展的跳菜图浓墨重彩。在上面,彝族姑娘手舞毛巾,身穿羊皮褂子的跳菜汉子在芦笙和唢呐的引领下,头顶托盘大步舞蹈。一侧村卫生室的面前,有亭名为新风亭,青瓦朱檐,映衬着村庄冬日的碧蓝天空。

新风渐进,青山不染。春色有时,万华齐芳。有道是:河山万里行有至,不信人间春不早。

作者:左中美

上一篇:信息时代下的环境艺术论文下一篇:农村组织能力建设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