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营造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要实现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研究新课程,分析解决新问题,结合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新教材。关键词:新课程新问题新教材新课程、新教材的使用标志着新课改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此次课改对于中学英语教学的震动是巨大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教材营造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教材营造管理论文 篇1:

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实践与思考

摘 要: 作者从分析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出发,谈了对新教材的若干学习体会,以及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反思,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总结了新教材教学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高中教学新教材 教学体会 教学成果

宿州市新课改试验刚刚开始,数学学科统一使用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北师大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地感受到新教材的编写有鲜明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这一条主线来看,内容比较新颖,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全面素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整个教材贯穿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有所用”的教学思想。

一、对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简要分析

1.新教材内容的体系和编排。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内容有必修1—5,选修1—4系列。新教材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旧教材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学生接受有困难的内容,适当降低了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四大板块的数学知识: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初步。基础知识不再局限于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由此反映出来的数学基本技能及数学思想方法也界定了在基础知识之中,它是显性知识中蕴含着的隐性知识。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强调了问题提出、抽象概括、分析理解、反思交流等研究性学习过程。另外,还专门安排了“课题学习”和“探究活动”。注重了知识的连贯性、整体性、统一性、层次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引导学生探究,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2.新教材在培养学生能力上的要求有新的变化。

新教材要求培养学生六大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数学实践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与老教材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相比,一是名称变化,将“逻辑思维能力”去掉“逻辑”二字,改为“思维能力”。这一改动扩大了思维能力的范畴,把过去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合并为思维能力,提高了对思维能力的要求。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课本中的课题学习及探究活动以常见的实际问题为例,说明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体会

笔者结合对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把教学体会进行整理和归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认真学习新教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认识是推进教学改革和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如果一个教师对新教材内容不熟悉,特别是对新教材的知识体系不甚了解,那么他就无法弄清楚教材编写的意图及想要达到的目的,从而在教学中消极应付,新课程方案也就很难得到贯彻和实施。因此,我们在学习每个模块之前,都必须认真学习《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和调整。符合学生具体情况的我们可以参考,不符合的我们可以完善或者进一步改组教材,甚至自己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做整体研究,参考有关资料和其他老师的教学建议,设计好教学内容。

2.教学方式的切实转变。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十分重视“问题情景设疑”及“问题拓展”的设计,以“问题”或实例引入,知识的形成过程往往是在“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中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完成的。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性被充分调动,而教师成为教学内容的组织者、思维形成的引导者、能力培养的促进者和课堂活动的参与者。这样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素质不断提高。

3.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展示数学的动态性,为抽象思维提供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独立性。例如在进行《圆锥曲线》的教学时,运用几何画板和多媒体演示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生成过程及其立体图形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是非常直观清晰的,学生将会对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理解得更为深刻,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更加明了,因此用好这一教学工具,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圆锥曲线及空间图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进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当然,所有的这一切,仅靠教师做几个数学教学课件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数学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

三、运用新教材取得的教学成果

1.产生了互动型师生关系。

在实施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同时倡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教学中,我们不让学生去等待知识的传授,而是让他们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通过告之他人以修正自己的认知经验。教师要把学生当做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民主的教学和管理方式,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数学学习。

2.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在“问题情景设疑”及“问题拓展”的设计中,引入“问题”或实例,让学生考虑数学在现实生活与其他学科的应用,同时又涉及数学学科中的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法。我们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学生在获得课本知识的同时,亲自体验了知识发生的过程,获得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还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探索数学本质的动机和欲望,进而促进知识的升华。例如:借助“比较分析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有关的数学概念,而且能使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3.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他们从数学的发展足迹中获取了营养和动力,全面地感受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当然,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中也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瑕不掩瑜,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看待这些问题。应该承认,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这些理念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王刚.浅谈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优化使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07):68.

[2]王海勇.高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6):62-63.

[3]阮宏忠.高中新教材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2):78-79.

[4]杨朝宗.对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的几点认识[J].考试周刊,2009,(32):49.

[5]何立恒.正确认识与实践高中数学新课程[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9,(10):39-42.

作者:张雷

新教材营造管理论文 篇2:

新课程视野下的有效教学

摘要:要实现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研究新课程,分析解决新问题,结合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新教材。

关键词:新课程 新问题 新教材

新课程、新教材的使用标志着新课改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此次课改对于中学英语教学的震动是巨大的。面临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新教材,对于一些农村中学老师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好奇,积极探索到迷茫甚至无从下手的过程。很多教师普遍有一种紧迫感,觉得新教材是“好看不好用”。因此,认真研读新课程,对于灵活使用新教材,搞好新课改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对于新课程的理解程度决定着如何正确使用新教材。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自身的理念与方法。

1 教师要转变或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课程需要教师的支持,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因为观念影响或制约着教学行为。从与教师的交谈及其课堂教学看,教师们已接受不少新思想,但仍有一些教师的观念陈旧,仍停留在工业化前期时代。他们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传授知识,而学生的学习就是掌握知识,知识就是教学大纲,纳入高考范围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他们说“说一千,道一万,考试面前见好汉”。认为“知识源于做题,能力源于考试”。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用英语组织教学,过于依赖教参和教辅用书。而新课程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转变观念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因为教师最终决定如何使用教材。

2 教师要转变角色意识。

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的教育教学研究者,英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 教师要有新型的合作意识。

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合作性的事业,而教师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合作性的职业。新课程对知识掌握的要求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尤其是发展性更需要教师通过跨年级跨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解决问题。而现实生活中,由于教师工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每个教师都在自己的教室里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间缺少交流是个不争的事实。但这种情况不利于教师的发展,何况教师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要想获得更大程度的成长,就要打破个人的世界,力戒“文人相轻”,要加强同学科老师间,不同学科老师间的交流与沟通,更要加强与教育管理者的沟通合作,以争取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还要学会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如对于高一新教材,教师可充分利用教研组,采取集体备课,共同享用教学资源。教师要经常向学校管理层及时反馈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这有助于管理者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多元发展性评价制度,为新课程的实施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

4 教师要树立新课程下的学生观。

教育首先是师生共同的生活。在今天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对于转变教育观念,合理使用新教材,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课程强调:(1)学生是主体性的存在,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生存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教会学生自主学习”。(2)学生是多样化的存在。思想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塑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表明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效教育活动的进行必须建立在对这个基本事实认识之上。遗憾的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教育漠视学生主体化多样化的存在。这集中体现在教育评价上采用标准化试题及标准化答案,排斥学生的主观理解,主观判断。一些教师忽视新教材中的主观性,创造性部分,如Warming up,Speaking,Communication Workshop部分,不少教师只是讲授有关的知识点,不去指导学生Warm up,Speak,Communicate。因为他们感到做这方面准备工作烦琐,占用课时较多。其实,这些“烦琐”是值得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这远比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好得多。新课程强调采用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学习效果。教师应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主观性内容,设计一些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多效的课堂活动,采用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让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与实践中学习语言,大胆创新,才能使新课程落到实处。

二、新教材带给教师的新问题

1 新教材容量大、设计多样而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是新教材教学的主要障碍。调查发现,一些农村初中不太重视听力与口语教学,学生大多处于“聋哑式英语”状态,况且有些地方初高中使用不同的版本,这都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对于习惯使用旧版教材的教师一下子也难以适应新版本的教学。而学习从一开始就接触大量的词汇。众多的英语句式,复杂的英语时态,地道的甚至有时不合传统语法的口语频繁出现,内容编排跳跃性很大。教师要教好基础参差不齐,知识面窄的农村高中学生,难度非常大。

2 新教材在新理念的体现上与农村教育的实际存在距离,客观地说,新教材充分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特点。但在内容的选择上多以城市生活为背景,农村的学生对此比较生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感到费力,那些不熟悉的生活话题有时也成了学习的障碍。新教材先进的理念还体现在对英语教学过程实施的手段与设备的较高要求,而一些农村中学一时还难以达到,何况一些教师尚未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

三、新教材带给教师的新对策

1 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教材同步发展。

教师知识结构的欠缺导致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差异,这严重制约了教师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实践水平。新课程的理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而知识是教学行为的基础。尽管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一定的了解,且有很高的认同感,但面对新教材,多数教师仍沿用旧的教法,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存在着“知”、“行”脱节的情况。由于教师平时工作忙,甚至一些英语教师跨年级授课,自主学习时间少,结果形成消耗多,吸收少的知识消化状态。为了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促进专业化发展。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学生由于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他们易接受新鲜事物,有很多机会学到教师所不知道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无知,甚至不如学生,因此要不断地学习,甚至要主动地向学生学习,“不耻下问”,才有可能更简捷地获得更多的知识。新教材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首

先,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补充综合性知识,从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习,达到对知识的处理与新课程理念的一致。其次,教师要关注该学科的前沿性知识,更要注重教材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应联系该地区的实际与特点,分析,拓展教材中的应用性知识,再次,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要开展利用英语报刊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2 教师要探求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发挥新教材优势。

新理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具有容量大,内容新颖,听力地道,练习设计多样,口语训练充分,文化背景广博的优点,这给教师一个自由的天地。教师可以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利用同伴互助,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努力开展有特色的课本资源,既充分利用课本,又不受约束。相反,如果对英语教材挖掘过细,语言点讲解过多,则教学进度慢,课时不够;而肤浅处理,则感到内容平淡无奇,没什么可教。因此,如何处理新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大胆的取舍整合可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如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常将Warming up与Speaking整合在一起,然后根据学生实际和课型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或取舍或调整教学顺序,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就教学策略而言,教师可尝试自主、合作式的探究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新教材各模块英语都注重对听说读写等学习策略的介绍与指导,教师应充分地加以利用,而不能轻视。因为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1)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解答疑难;(2)鼓励学生自学,解答时互相讨论;(3)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鼓励优生“跳跃式”学习,并充当“小助手”的角色,让学生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与任务。就教学设计而言,教师可采取多种方法将课堂内容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中学习语言,以体现“重视共同基础,适应个性需求,关注学生情感,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3 教师要增强教研意识,坚持写好教学反思。养成实践反思的习惯。

教学反思分教学前、教学后、教学中三个阶段。在教学前反思,反思学生及教材,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反思,及时捕捉学生的情感变化,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促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在教学后反思,及时反馈学生意见,把握教学效果;还可以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效果进行反思,反思新教材的遗憾和使用教材的得失;还可以师生共同反思,在同事的评价中反思,并不断创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只有切实转变观念,认真研读新课程,投身到新课改中去,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解决新问题,处理新矛盾,用好新教材。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着神圣的使命,机遇把握在我们每一个的手中,让我们以全新的课程理念,把满腔的热情化作理智的行动,真正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金高文

新教材营造管理论文 篇3:

高中地理新教材带来的教学实践创新

[摘    要]本文通过高中地理新教材及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实例阐述了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新教材在地理科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新教材带来的教学模式的创新有效促进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实践;创新

随着高中教育课程深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论学习方式相对单一,知识覆盖面虽然大但不精,理论脱离实际且碎片化、模糊化,不容易让学生接受。新教材的出台与老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仅构建了新的教学体系,也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且在内容上更加贴近实际生活,与此同时在教学实践方面也迎来了变化与改革。

一、联动互动设置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程度不够明显,常用的课程引导模式,多以问答形式开端,留作业形式结束,长时间会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疲于应付繁重的作业。新教材在内容上加入了更多与实际相关的内容,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填鸭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与理论内容贯穿。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虽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随“新”而动。如在讲解“大气组成”这一章节时,可以今年备受瞩目的奥运会比赛为例,教师可以采用诱发式开端,在长跑项目和短跑项目中为何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特长,他们又是如何训练的,从而引入教材内容——“大气组成”一章。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大气的成分及对在不同地理位置,大气中所含气体的成分有更清晰的认识,新教材在课后思考中有这样一个问题:通过奥运会长跑运动员的成绩分析不同地域运动员成绩优异的原因。这样的问题在新教材中有很多,题目新颖且联系实际,不仅使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同时可以延伸问题。如在学年里或者班级里,哪个学生的长跑成绩比较好,来分析该学生的需氧量。甚至可以延伸至不同的运动训练环境如何改变运动成绩等相关实例。通过实际案例构建活跃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高效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增强对理论知识与实际环境的相互渗透,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切合新兴知识碎片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很多人通过互联网知识提出新问题,这不得不让教师深入思考,为何互联网上的知识碎片更能激发人们的兴趣,而对相对传统知识却不愿触碰。原因无非以下几点:首先,传统教学方式沉冗,不容易在理论知识中发现关注点,学生的学习更像是背书。其次,网络环境开放且图文并茂,更容易吸引注意力。部分网络中生动有趣的知识,虽然片面但容易吸引眼球,一些网络主播传播片面且不准确的知识,给目前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问题,经常会有一些学生用从网络上看到、听到的知识挑战书本上的权威知识。所以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对知识的掌握要准确且坚定,在教学活动中要生动。

虽然在新教材中增添了許多与实际相关的内容与思考,但同时要更新的还有教学模式。就好比一台好车需要配一个好的司机才能让车跑的更快更稳,即是好马配好鞍。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关注新兴知识及知识前沿,更应该从学生关注的问题入手,渐入式将知识传导,以便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一个人如果身处大海如何分辨自己是在太平洋还是在大西洋、一般的江河入海颜色的变化等问题,先通过网络视频观看黄河长江入海的画面。然后通过所学的地理知识讨论,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汇处在哪里,为何国际海岸线要避开此地……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全球电子地图进行演示,甚至可以让学生将讨论的结果上台讲解。在互动中引入新教材中第三章“海水的运动”知识。将碎片化知识穿线,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内容后进行一些网络热门问题的鉴伪,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打开学生的求知欲,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利用开放环境铸造探索精神

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和应试化,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迎合考试,而不是积累和探索,这就引发了一些学生不爱学,没兴趣学等消极思想,违背了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新教材的推出使教学更具有探索性,删减了很多定义性、概念性的知识,让学生在探索中总结,甚至用自己的语言定义,更新了传统的讲解模式,所以教师要大胆创新、构建自己的校本资源。根据新教材的模式,教师在高中的地理科学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教学环境的创建,不仅要在课堂上随“新”而动,更要让学生走出去、迈开腿、张开眼、伸出手,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发现,在自然界中观察感受,在观察和感受后提出问题,商讨问题,再通过教师的讲解教学解决问题。此外,可以在此时多学科联动,如带领学生去地理资源环境丰富的地方探索,让地理、生物、物理等教师联合带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体系。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更让学生有探索发现精神。在日后的教学中更容易通过环境进行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创新,同时也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四、重视新教材教学着力点

新教材在改革上注重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对于导入方式的变化也相对创新,案例模式对于课程的消化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要通过新教材的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融会贯通。在新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后面都配置相对应的思考问题,让学生更容易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则需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在讨论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提出新的问题,构建新的知识阶梯,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教师则要鼓励学生,拓展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思考能力,以上为第一着力点。第二着力点应落实在实践中,在实践中拓展理论知识,思考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地理环境、地质地貌、人文发展等相关内容,结合学到的理论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可用小组调研或个体调研的形式开展。新教材的创新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更将视野拓展至课堂以外的区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五、构建传统教学理念与新教学思维的融合

虽然说高中教育相对于初中更加成熟,但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模式不够明显,虽说同样是应试模式,但理论知识的积累基本已经完成,更重要的是要与社会和生活紧密相连。近些年来,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但许多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并没有得以改变,私塾摇头晃脑的背书模式仍然深入人心。好的知识并不是定义、概念,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因地制宜,因时而变。要想不被传统教学理念所束缚,最好的方式是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在理论上升华实践。书本是定量,而教学是变量;文字是定量,而思维是变量,拘泥于书本上的文字,远不及教学上的思维创新。高中地理课程不仅是提升自身文化的一门学科,更是现实生活中的归纳与总结,如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地理因素与人文的关系,都是总结与归纳的知识产物。所以高中地理新教材和实践教学创新的结合,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容易与时代相结合,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更容易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延伸上发挥作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想象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地理新教材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地理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关注地理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新教材的推出也为教学实践的创新提出了新的目标与高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与实践,要充分利用新时代的产物。要充分了解新时代的前沿,要充分发挥新时代的环境资源,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形成良好的地理科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更好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郑浩.四版高中地理新教材节首情境比较研究——以“人口分布”一课为例[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1(8):27-29.

[2]高香兰.浅析高中地理新教材校本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利用价值及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三)[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2.

(责任编辑:姜波)

作者:桂雪莲

上一篇:国际贸易法分析论文下一篇:图像多媒体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