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其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文章就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具体的阅读教学策略,包括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质量。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1:

多媒体技术下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升策略

摘要:新媒体技术灵动、新颖、有趣,课堂中发挥巨大作用,有利用不当时,新媒体甚至超过了教师的地位。而多媒体的运用,将课堂的注意力都转移到灵动的图片、精彩的视频,学生的关注点不再是教师,而向多媒体转移,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多媒体技术发展迅猛,已逐渐与教育教学密不可分,从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进行生动展示,到课后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拓展阅读,多媒体技术都在教学工作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有多种优点,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但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过程中也存在部分误区。本文将结合多媒体技术下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应用误区和应用策略,在阅读中更高效率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运用中的具体措施

1.巧用多媒体增加阅读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技术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创设了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通过教室的多媒体在课堂上不仅能持续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还能通过各类图片、视频的展示作为阅读的引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1]。

2.通过多媒体营造阅读氛围,走进阅读天地

虽然课本中每一篇阅读都配有生动可爱的插图,但是相较于枯燥地文字和图片,多媒体能全面营造阅读场景,充分抓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巧妙使用新媒体,能摆脱传统课堂靠学生从课本读取文字和教师阅读进行文章理解,通过文档和幻灯片进行文字阅读、视频和相关插图背景融入阅读情景中、配乐音频和录像资料层层深入,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走入阅读天地。

二、实际运用中的误区

1.泛用课件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多媒体技术被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导致了部分教师因为备课不充分或授课经验不足等原因,对课件进行生搬硬套的展示,一些质量不高的课件只根据课文内容添加了几张配图,尽管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发挥了极大优势,但是不能泛滥地使用网络上低质课件,忽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这类课件在阅读课中的使用,让教师只播放幻灯片,不进行讲解和板书,本末倒置,运用了先进地教学方法甚至无法达到传统阅读课堂地质量。

2.缺少师生互动

新媒体技术灵动、新颖、有趣,课堂中发挥巨大作用,有利用不当时,新媒体甚至超过了教师的地位。但教学的过程不能缺少传播者和接收者,即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互动和反馈,在阅讀课中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通过教师对于文章框架的梳理、内容的分析、情感的表达,培养学生阅读方法的形成,而多媒体的运用,将课堂的注意力都转移到灵动的图片、精彩的视频,学生的关注点不再是教师,而向多媒体转移,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1]。

三、合理使用的应用策略

1.坚持目的性原则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将目的性原则放在第一位,即通过这次课希望学生掌握哪些、怎样开展教学能既生动又高效达到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明确语文阅读教育的目的是在扩展学生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不能因为多媒体技术的新颖、生动特性,而不加筛选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放弃语文阅读教育培养的目标。合理运用多媒体,比如在阅读教学时,展示文章相关图片,引入阅读文章。

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可以通过展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小兔、小鸟等动物的脚印,让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猜猜这些脚印都来自哪些小动物,从生活中出发,运用多媒体直观、鲜明进行图片展示,增强课堂互动性。

2.确立学生为课堂主体

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即在授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要根据学生需求对教材进行一步步开发,让他们的思维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深刻理解在课堂中学生、教师、多媒体的关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不能被多媒体节奏带跑,明确多媒体是课堂中的辅助工具,不能为多媒体内容迁就课堂。重在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与学生交流互动的传播者,不能将精力都放在多媒体操作上,明确应为了学生更好理解文章而使用多媒体的观念[2]。

3.掌握运用多媒体时机

运用多媒体技术课堂优于传统课堂,在语文阅读中突出展现的一点是,多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味觉,能帮助学生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身临其境的进入阅读设置的情景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掌握使用多媒体的时机,除了调动学生的感觉进入阅读世界之外,多媒体技术能生动展示学生在生活中难以见到、不了解的画面或动作,例如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可以拓展学生对于“井”相对匮乏的知识。

4.保持开放与传统结合

新的教学手段不能降低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天地,但教师的板书、声情并茂的朗读也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媒体技术作为迅猛发展的新教学手段,教师应呈开放接纳意见,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师板书、朗读、演绎进行有机结合,在课堂上进行更好的展现[2]。

四、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多种新兴教育手段,教师教育理念应与时俱进,合理使用新媒体技术,明确目标性原则为教学第一方向,合理运用新媒体,保持开放和理性的头脑,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松林,王阳.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的改革与融合[J].群文天地,2019.

[2]李志平.以学生为主体,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000(007):108-109.

作者:沈莉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2: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拓展其视野, 提高其综合素质, 文章就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行了探究, 提出了具体的阅读教学策略, 包括激发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习惯, 提升阅读质量。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 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

兴趣是人前进的动力,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他们识字量不多, 让其独立阅读是十分困难的。这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学生对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时, 其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提升。良好的阅读氛围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興趣非常有帮助。

一、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是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善于抓住一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 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 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的教学氛围, 帮助学生迅速进入作品, 更好地理解文字描述的内容, 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例如, 教师在讲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时, 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小视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一年级学生营造具有真实画面感的文章内容, 强化其语文阅读体验的同时, 还可以加深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语文课的教学平台, 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插图去想象课文的场景,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图片进行文章的表达和想象, 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阅读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语文教师的职能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 还要从小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了, 这时就需要让学生知道怎么阅读, 如何阅读, 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只有这样, 阅读兴趣才能一直保持下去, 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不可或缺的作用[1]。

一年级的小学生语文阅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初读, 要求学生可以认识并且在汉语拼音的帮助下能够独自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第二部分就是品读, 要求能够在无障碍朗读下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 在阅读中深入地思考文章的中心内涵, 并仔细揣摩。培养一年级语文阅读习惯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教师在拼音及生字的教学上, 要夯实学生的基础, 教会学生汉语字典的使用方式, 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品读。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品读方式, 品读方式大致分为朗读和默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安排, 帮助学生克服品读的障碍。例如,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清晨早起的时候, 选择朗读, 通过大声地朗读提升自己的发音能力及理解能力, 在新接触一篇感兴趣的语文读物时, 可以选择默读,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

三、提升阅读质量

提升一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质量, 可以从阅读方法及阅读量两方面入手, 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方式, 并且阅读量要适当, 坚持学生的主体性来提升其阅读的质量[3]。

一方面, 教师要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前, 提出相关问题, 这个问题的作用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方向,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将答案告诉学生, 而是让学生独自寻找答案,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让学生自由提问, 由教师进行解答, 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另一方面, 为学生合理安排阅读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逐渐增加阅读量,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由于汉字的积累量及理解能力有限, 阅读内容以短小精悍为宜, 内容最好简单易懂, 可以插入大量图画来保证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为其制定相关的阅读计划, 定时向学生推荐符合学生的课外读物, 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等, 教师可以指导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 每天保证一定的阅读量,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

四、结语

随着国家教育的不断完善, 人们对阅读也越来越重视起来, 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小学阶段正是人生起步期,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 但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阅读这件事情, 此时, 需要学校和家庭进行有效的引导, 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而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021年5月24日

作者:褚建萍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3: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阅读要从一年级抓起,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获得知识。本文从明确阅读的意义;激发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喜欢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思维训练;阅读教学中注重正能量传播,关心自然真爱生命等方面,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年级;阅读;有效性

年秋季学期我被学校安排教一年级的语文课,面对天真可爱的小朋友,我如何教他们从事阅读呢?针对《课程标准》,我对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做了以下有效性的研究和尝试。

一、明确阅读的意义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阅读是从他人的经验中取得正确无误的,于我有用的,借以扩充我的知识,加多我的经验,增强我的能力。就是读文艺作品如诗歌小说等,也不是没事做闲消遣。好的文艺作品中总含有一种人生见解和社会观察,这对于我的立身处世都有极大的关系。”读书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书中主人公美好品格以及富有人文崇尚的精神,很容易在孩子们内心引起震撼。向上的精神会对人格起到升华的作用,并可以促成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其次,阅读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增长了孩子的生活经验,最重要的是教会了孩子们学会去思考。

二、激发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喜欢阅读

激发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故事法导入阅读。小学生基本都是从小开始听故事,对故事有了强烈的喜好,故事法的导入可以很好地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也可以是图片法导入阅读,小学生的汉语词汇不多,一味地给学生看文字阅读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时,教师就可以适当插入一些图片,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产生阅读兴趣。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将语文教材制作动画、小视频,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一分钟》这一课时,我让孩子们每个人都扮演一次主人公“元元”。演完以后,孩子们都会七嘴八舌的评议谁演得不好,谁演得好,好与不好关键在阅读上,自然诱发了孩子们阅读兴趣。在扮演中阅读更深层次让孩子们亲身体会一分钟时间的重要性。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一个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師要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坐姿,对于一些学生喜欢趴在桌子上看书,将书放在大腿上看,眼睛离书本太近等不良的读书习惯,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读书时要坐正,头要微微昂起,将腿放平,书拿起,眼睛离书一尺左右,左手按住书,而右手慢慢移动来读书。一年级的学生培养良好的坐姿是关键。另外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常读书,一定要有每天读书的习惯。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在阅读时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多动笔,随时圈点书上的重要知识点将生字词标注出来,将不认识的字的拼音提前标在课文中,这样就能够减少阅读障碍。在阅读时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遇到困惑时,也要标注出来。学生只有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在以后的阅读中采用正确的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

四、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思维训练

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阅读中结合课文内容来设计相关的问题或者任务,让学生解答问题或者完成任务,设计思维训练活动。在阅读中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一步一步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阅读教学中结合思维训练,就要求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水这篇课文时,这是一篇讲述乌鸦利用自己的智慧,唱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设计相关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1)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2)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3)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有感情朗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理解,指导朗读,读出语气,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五、阅读教学中注重正能量传播,关心自然真爱生命

我在上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这课时,首先让孩子们借助已有的阅读方法对课文进行阅读。孩子们喜欢分角色朗读,他们读小公鸡时读的轻快活波,读出小公鸡抓虫子伶俐、快捷,不一会儿抓了很多虫子吃。在小鸭子抓不到虫子吃时,急得直哭的情况下,读出小鸭子急需得到帮助的语气,可谓身临其境。小公鸡不假思索地说:“我给你抓。”读出小公鸡大方,乐于助人的精神风貌。这样通过阅读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团结友善的力量。当小公鸡在小河里遇到危险的时候,小鸭子的奋力抢救这一惊险场面时,孩子们读出了果断、机智的语味,目的要彰显小鸭子的见义勇为的思想和作风。在阅读中让孩子们懂得动物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那就是必须尊崇自然规律。小公鸡生活在陆地,小鸭子喜欢在水里;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偷偷下水就会有生命危险。孩子们更会明白自己年龄小,也就从中悟出今后不到河沟堰塘玩水,不然,就是落得小公鸡的下场。阅读使孩子们懂得生命的珍贵,知道不该做的不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能以身犯险,知道自然的伟大和神奇,知道人和自然只有尊重才能发展,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特别重要,作为小学一年级就显得尤为突出。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会事半功倍。阅读要从一年级抓起,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获得知识。为此,我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尝试,把一年级语文阅读搞得更有效些。

参考文献:

[1]董桂娟,王丽,王红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J].中华少年,2016(12):113-114.

[2]肖桂芳.一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教育探究,2013(4):59-61.

作者:王三烈

上一篇:土地征收法律构建论文下一篇: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