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职业责任论文

2022-04-17

摘要:分析了美国大学教师职业精神的特点,阐述了教师职业精神对大学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试图引发对国内高校师德建设现状的思考,结合当前国内高校师德建设新形势的要求和特点,对我国大学教育中的师德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教师职业责任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教师职业责任论文 篇1:

大学教师职业双重性的矛盾探析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乃至职业道德等问题经常受到人们的诟病。究其根源,在于大学教师职业双重性特征的矛盾。由于高校教育教学条件的变化,本来统一和谐的教学与科研关系变得对立起来。这种内在的冲突最终外在的表现为大学教师职业行为的偏差和失调。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教师;教学;科研;职业双重性

与中小学教师不同的是,大学教师除了承担基本的教学工作外,还要从事科学的传承与研究。实际上,正是大学教师这个群体承担着近现代科学事业的发展与创新。教学与科研兼重构成了大学教师职业的独有特征。

教学与科研,这两项大学教师的基本工作曾经很好地统一在一起,因而也很少被人关注。但是现在统一几乎完全变成了对立,其所引发的问题甚至已经到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科研进步的程度。一切都根源于教学与科研这对矛盾本身,而直接的原因却表现为矛盾所处环境的变化。因此,厘清当前的混乱必须要从矛盾及其转化条件入手。

一、大学教师职业双重性及其矛盾的表现

实际上,现有的对大学教师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至今仍不能把问题讲明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教学与科研的内容与目标规定清楚。在没有基本的教学与科研概念的规定下去谈两者之间的关系,自然会引起诸多的争议或分歧。

(一)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内涵界定

大学教学的内容不被提及是因为大家一般把教学简单理解为“讲好课”。实际则不然,怎么样才算好就值得探究。如果在此有分歧,其与科研的关系问题自然有分歧。比如大学教学应该以讲解基本理论为主还是以传授基本分析方法为主?再比如大学教学中“做人”的教育应该占多大分量或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这些分歧都会影响科研在大学教师评价中的权重。由于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具有一技之长、独立谋生能力的就业者,因此,大学教育应该是一种成人教育,其教学内容应该侧重于动手能力、分析方法、工作态度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等。或者说,作为授课的教师应该主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既要教做事(方法)又要教做人。

对于科研的认识,我们当前最大的误区就是把科学研究等同于科研成果。当然不能否认,论文、专著与课题是一名大学教师科研水平的反映,但是科学研究绝不等同于科研成果。孔夫子“述而不作”,其“半部论语”照样能“治天下”。科斯著述不丰,但两篇论文足以让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例子虽然有点极端,但是确实具有现实意义。对科研能力的评价要以科研行为的影响和效益为标准。在我们的大学教师中,有很多拥有深刻见解和创新思想的人,他们成果不多,但他们的科学研究行为影响却很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贡献却很多。在这方面,通过与很多学生讨论进行科学研究的著名经济学家奥尔森堪称楷模。当前,对于科学研究的功利主义追求使他们蒙受歧视。科学研究是个体系,决不能将其理解为某个人的事。在这个体系中,激励科研行为的科研环境、制度和氛围是基础,多样化、多元性的科研行为处于核心,科研绩效则是目的。据此笔者认为,对于大学教师的科研行为不能从短期更不能基于成果数量来评价。那些拥有一整套观念、方法体系并时时提出新见解刻刻影响学生的大学教师也应该归为优秀科研人员之列。

(二)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性

教学与科研不是孤立的两个方面,它们首先统一在大学教师这个职业里面。对于两者的关系,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两者的统一性。教师与教学相对,大学与科研相连。很难想象那些没有一定专业科研能力却也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的人能把大学生教好,他们应该去中小学当老师;也很难想象那些拥有一定专业科研能力却不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的人也能把大学生教好,他们应该去科研机构做研究员。当然两者都不懂得最好还是转行。其次,这种统一也绝不是孤立的统一,两者存在联系,教研相长。教学的技巧与效果取决于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与掌握,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科研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从科研的构成来说,教育教学研究是“传道”的技术研究,专业研究是“道”本身的研究,没有一定的技术是很难把知识、智慧传授给学生的,因此教育教学研究处在教学与专业科研的中间,与教学的关系也更为密切。也正因为如此,那种只把科研理解为专业研究的人是无知的,而那种“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的说法也是盲目的。

教学与科研虽然是统一的,但也绝不是说两者是等同的,它们之间有一个主次之分,或者说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区别,当然这需要条件来界定。笔者认为,从长期来看,作为大学教师,教学应该处在本位,是主要矛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都是教育教学的长期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短期可以不搞科研但绝不能不搞教育教学。科研被耽误十年可以很快补上,教育教学被耽误十年就耽误好几代人。文革的教训历历在目,而德国、日本的经验也实实在在。教育教学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更是科研发展的源泉。好的教育教学能够培养出一代代杰出的科研人员,他们无需全都留在大学当老师。当然,强调教学的本位作用并不是忽视大学教师科研的作用。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搞科研就不能准确把握处在变动中的教育教学问题,也不能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从而也就不可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因此,教学为本科研为辅是大学教师应有的理念。那种把教学与科研等同的观点是违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而那些在高校宣传搞科研可以“名利双收”,从而激励年轻的大学教师搞科研的人更是忘记了自己的教师本份。

(三)教学与科研的对立性

作为大学教师这个职业的两个必要构成,教学与科研还存在对立的一面。笔者认为至少以下三点对立性导致了近些年矛盾的爆发:首先,从教师本人的时间、精力角度来说,由于时间、精力是一定(甚至是减少)的,那教学与科研之间必然是一种零和博弈。过多的投入教学必然耽误科研,潜心研究就没有时间去关心学生、搞好教学。难怪高校扩招以来很多年轻教师抱怨上课太多没有时间搞科研,从而导致科研整体水平下降了;由于利之所在,很多教师特别是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而无心教学,从而导致整体教学水平下滑也就更难怪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定教授每年必须给本科生上多少课至多也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微小效果。

其次,从过程上即从获取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与实际教学运行角度来看,科研具有长期性,教学具有短期性的特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社会科学,如果没有长期的知识积累与辛苦的实践,根本不可能具备较高水平的研究能力,更遑论用所谓的科研成果去充实知识的宝库了。而从教学的对象即学生角度来看,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可能一次次重复着同样的知识,但我们必须一次次面对不同的学生。在大学,有些老师很可能只有一学期跟一个同学上课的机会,或许连一次交流的机会也没有,但是他(她)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这个学生的一生,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影响,在此我们还没考虑基础知识的传播与逻辑思维训练所可能造成的影响。这种科研与教学的长短期矛盾性在当前也困扰着诸多有良知的教师:科研第一、教学第二,这有可能使一些大学教师在科学的圣地前徘徊的同时耽误一代代青年学子。

再次,从结果即科研与教学的绩效评价角度来说,科研具有短期性,教学具有长期性的特点。确实,科研成果定量评估的方便性,绩效显示的明确性激励着作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大学教师忙于从事科研,而教学由于其效果与成果的模糊性使其变成了所谓的“上课那回事”,有良知的教师给了个好听的名字——“良心活”。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其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毋庸置疑了。

二、大学教师职业双重性矛盾转化的条件或环境

教学与科研这两项大学教师的基本工作在别的国家很少发生严重的冲突,在我国也曾经很好地统一在一起,但是,为什么近些年这对矛盾激化了呢?我们知道,矛盾的转化需要条件,而在我国,恰恰是近些年发生了诸多导致矛盾激化的条件。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环境或条件是导致教学与科研冲突的外因:

(一)我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必须承认,教学与科研的冲突困惑着绝大多数大学教师。作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职业双重性的矛盾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在我国,这种社会根源主要表现在对大学教师乃至对全国人民主体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的文化心理上。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而言,可以把我国的文化称之为“谋生文化”。确实,几千年来,由于人口众多而资源短缺,中国人一直都在为“不饿肚子”而谋生,人们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时时透露着谋生的意味或内涵。只不过由于封建专制对人们行为的限制、计划经济对人们行为的约束,这种文化心理或倾向没有明显化。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定以来,人们的经济行为自由了,这种“谋生文化”所蕴含的心理、行为也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先是大学教师收入低,很多教师改行“下海”,后来则是大学教师收入提高、有地位、自由时间多因而又成了追求的目标。无论是退出还是进入大学的人,无论是从事教学科研还是从事后勤、行政管理的人,他(她)们的目标或许很多,但是“找”这个工作,“占有”这个岗位,从而“端了一份不错的饭碗”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哪怕不是第一的目的。这就是“谋生文化”在当前我国大学与大学教师间的表现。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社会心理的角度说,我国人民特别是大学教师当前应该已经过了“为生存”的谋生阶段,获取尊重与自我实现现在应该是甚至从来就是大学教师的追求。但是,由于“谋生”这种文化心理发展的滞后性,我们的大学教师从事工作依然停留在为“养家糊口”而不是为教书育人这个层次。甚至我们的政府、社会为了解决就业,也“赋予”了大学雇佣更多非相关“专业”员工的责任。在这种环境、背景与条件下,一种可能就是教学与科研双双被忽略,一种可能自然就是科研高于教学,因为这样更能“谋生”。

(二)我国高等院校本身的变化

我国高等院校本身的诸多变化也是激发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之间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与条件。具体来看,有两个方面的变化影响最为明显、直接:

一是具体高等院校的长短期发展政策影响。这在我国更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征,也有两个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一个与高校扩招发展规律相适应,当扩招从“量”上完成任务之后,自然而然地就是要解决高校“质”的问题。而在高校质量、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上,课题、论文等科研指标一般要比教学、就业等指标有更高的权重,因为科研毕竟比教学更好把握。另一个则体现在我国某些高校领导层的追求上,比如要把学校从“211”提高到“985”,把重点提高到“211”,把“省级”提高到“国家级”,把“学院”升格为“大学”,把“专科”提升为“本科”,当然还有诸多的申请“硕士点”“博士点”,等等。

二是高校内部的考核、管理技术影响。从技术上来说,对于科研的考核要远远易于对教学的考核。原因很简单,科研考核只涉及到学校管理层与大学教师这一层关系,科研成果容易定级、量化。而教学考核却涉及学校管理层、大学教师与学生三层关系,由于学生本身的多样性、差异性以及受社会影响的多变性等,教学成果很难定量化,在承担较高成本的条件下也未必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教学的最终成果主要由就业率来评价,而就业情况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这就很难识别教学的贡献。因此,学校管理者会偏好科研管理,大学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之间,从功利角度说必然也会偏好科研。更何况从结果即科研与教学的绩效评价角度来说,科研具有短期性,教学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三)大学生素质状况变化

大学生的素质结构及其变化也是一个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市场经济对人们行为与社会思潮的左右、独生子女政策的强制推行、全国教育体制的变化等影响,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21世纪近十多年间的大学生都有各自独特、鲜明的特征。经过长期中小学“填鸭式”教育的当代大学生在享受“自由”的同时怎么也不会理解80年代大学生的拼命苦读,就像80年代的大学生不能理解当前的大学生为何“没有理想”一样,90年代的大学生也不能理解他们的“缺乏独立”。

时代在变化,大学生也在变化。如果说大学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成人教育的话,那么这种教育观念在21世纪的中国会有更丰富、更深刻的意义。也正是从这种大学生素质急剧变化的角度看,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业要求才值得深入关注。笔者认为,为适应大学生素质的快速变化,大学教师至少也应该在两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从教学与科研层次说,当前的大学教育比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要困难,可以说以前的大学生更多地靠主动学习、自学,而当前的大学生则习惯于传授、被动学习,因此,要保持大致不变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求大学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于教学。二是从科研的构成角度说,由于近些年大学生素质的快速变化,要想保持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首先一条就是要尽快掌握新的教育教学规律,而这又以教育教学研究为前提,因此,在专业研究与教育教学研究的关系上,当前我们有必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于教育教学研究。

三、解决大学教师职业双重性矛盾的一点建议

当前,我国大学教师这个职业群体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在于其职业双重性的矛盾性。一旦环境有变,条件适合,矛盾就会转化甚至爆发。这一切都具有必然性,只不过有些必然性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比如高校扩招等,而另一些必然性却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混乱,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下降,比如一些急功近利的科研政策等。因此,营造稳定、合理的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环境,提供有序、合理的教学科研条件才是保证大学教师安心、有效地从事教学与科研的前提,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更上一层楼的保障。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笔者认为,首先转变观念很重要,要转变科研等于科研成果、搞科研就是搞专业研究的狭隘科研认识;也要努力改变从事大学教师(也包括一切职业)这个职业也是为了“谋生”这个观念。确实,不从大学转变这种观念,这种观念就可能继续长期影响国人的行为。当然这还需要我们仔细认真研究。其次,政府应该在维护乃至构建高等教育机构公平性,提供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上下功夫。很多大学的中、短期发展政策都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这很大程度上与政府不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有关,而这种政策本身则直接影响着大学教师的职业行为。我们认为“211”“985”“重点”与“普通”大学的评比等应该尽量少一点。再次,在微观的教学、科研管理上,一方面要放松、降低对大学教师科研数量的要求与考核,给予宽松的时间去提高科研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激励,同时,也要研究考核教学质量的更科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科研水平,才能解决大学教师职业双重性的矛盾。

责任编辑、校对:杜 莹

作者:黄涛

大学教师职业责任论文 篇2:

美国大学教师职业精神的特点及其启示

摘要:分析了美国大学教师职业精神的特点,阐述了教师职业精神对大学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试图引发对国内高校师德建设现状的思考,结合当前国内高校师德建设新形势的要求和特点,对我国大学教育中的师德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教师职业精神;大学教育;师德建设

目前,美国大学的实力雄踞世界之首,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体系。世界上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美国的大学供职。全球大约30%的科学和工程类论文以及44%的最常被援引的论文出自美国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成功的实践值得我们注意,其在师德建设方面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事业。当前,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之所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高校肩负着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他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同时产生新的知识和成为高新技术的源头以服务社会。要完成如此重要的使命,没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精神是不能实现的。

一、美国大学教师职业精神的特点

(一)敬业奉献:美国大学教师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

根据卡内基分类系统,美国高等院校可分为研究型大学、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和两年制学院。但不论什么类型的大学,多数教师每周都要工作45~55小时,即使是在休假期间,教师也承担了相当的工作量。正是这种高强度和高压力下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使得美国大学教师职业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一,把工作当成信仰。大多数美国人信奉基督教,他们相信上帝在他们心中,并把工作当成信仰。视工作为天职的信念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它强调的是像信仰上帝一样去信仰职业,倡导的不是虚无的崇拜而是务实的敬业精神。

其二,积极进取的激情。保持积极进取激情的人,在激情的鼓舞下显得顽强、自信而智慧,他们总是能找到完成工作的最好方法。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每一位教师都相信自己就是一块冒烟的热铁,相信自己的热量能够让冰冷的水沸腾起来,这种澎湃的激情激励着他们把梦想变成现实。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出以来,每一届的获奖者几乎都少不了美国人的身影,而且美国人不止一次地包揽三大科学奖,2006年的诺贝尔科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又全部被美国人收入囊中。

其三,把获得真理的力量传给学生。斯坦福大学是美国大学这种精神的杰出代表。在斯坦福当了23年校长的乔丹曾说:我们教师和学生在大学里应该建立一种精神基础,为人类文明延续而勇战。它不为传统所禁锢,不为外部所阻碍,还可以勇往直前。我们要把搞社会教育的无价之宝传给学生,把获得真理的力量传给学生。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工作关系中最主要的一对矛盾关系。美国没有如我国一样明确提出“尊师爱生”的一般性原则,而是通过具体的行为规则规定教师对学生应持的态度及应尽的义务,如“明尼苏达教师资格委员会章程”对教师行为的九条规定中,有五条涉及与学生的关系。美国的相关规范不是笼统地提倡师生关系的一般性原则,而是具体体现为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的各种要求。美国强调学生的独立人格,认为教育是一种产业,学生首先是顾客,其次才是教育对象,美国奉行顾客就是上帝的信条。

美国人把家长视为教师的伙伴和合作对象。为维护这种健康的伙伴关系,对家庭信息保密,尊重隐私,在此基础上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听取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是教师与家长关系中的基本准则。

(三)规范化的教师学术责任

对学术的追求是教师敬业的一种体现。在美国,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甚至学无止境等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信仰。美国教授协会道德规范中第一条规定,为维护先进知识的尊严,教授应对其特殊职责有所认识,就其专业而言,教授的基本责任是探索和阐明所发现的问题,为此,他应奉献全部精力来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在知识的运用、扩展和传播中不断地锻炼其判断能力,遵守知识分子诚实的品质,绝不能让其他利益来妨碍对知识探究的自由。美国强调追求学术的自由,重视学术上的求新求异,这正是教师学术不断发展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

对于科学研究中出现的弄虚作假行为,美国公共卫生服务部设立了一个“研究诚实办公室”,专门调查和处置那些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中的不诚实行为,并随时公布违规者的姓名、机构、违规情节和处置决定。通过设立一个全国性的科学道德监督机构专门负责接受举报、调查并处置的这种方式,有效地抑制了学术腐败现象,也明确了美国大学抵制学术腐败的立场和决心。

二、教师职业精神对大学教育的影响

(一)教师职业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价值

教师的形象,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素质,关乎学校的声誉。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这样说过:“大学的荣誊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的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所学校要站得住脚,教师一定要有特色。”纵观美国各名牌大学的办学经验,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师德建设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美国,“尊重学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尊崇独立”是师德的重要内容,而“追求正义”是师德的人格境界。在美国人看来,“尊重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较好的氛围,才有利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美国学校教育对“教书育人”有其独特的理解,虽然强调教师对教学和学生应当具有责任心,但并不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一切学习行为全面负责,而是要求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在他们看来,对学生提供细心周到的帮助的教师,并不一定是个好教师,相反,这种帮助还可能会毁掉一个学生。同时,他们认为,教师不仅需要对一定的组织负责,受一定的角色制约,更重要的是对正义的追求,因为这不仅体现出一个教师的崇高师德,而且能促使学生理解正义的内涵并培养学生勇于追求正义的精神。

(二)教师职业精神对大学校园环境的影响

教师职业精神对校园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的,包括对学风的影响、对学术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严于律己、刻苦钻研、严谨治学、执着追求的学术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肃活泼的学习风气;教师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一身正气、抵制邪恶的

道德风尚,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使其严于律己,自觉地抵制不良风气和不健康思想的侵害,并在未来走向社会后,通过自己的良好行为,把善的感情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播开来,成为一种良性循环,对所工作的环境起到正面的影响作用。

高尚的教师职业精神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学生学术环境的保障,是每一个学子成才的阶梯,也是他们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优异成就的前提。然而,不管是营造小的环境(包括学术环境和校园环境)还是营造大的社会环境,都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环境当中的人的道德、观念和素质,以及其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而高尚的教师职业精神,能通过道德感情潜移默化的传递和感染作用,营造健康、清新、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教师职业精神与大学生教育的关系及其影响

良好的教师职业精神塑造了优秀的教师形象,使教师成为学生尊敬和模仿的对象,从而在师生问产生思维共振,达到心灵的和谐境界。处在校园里的学生,往往是通过教师的职业道德风范去推测和体会自身所接受的教育与种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联。师生间建立和谐互动的良性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接受和反馈教师传授的知识。

良好的教师职业精神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并通过这种表现形成对他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教师,通过高尚的师德精神释放出强烈的人格魅力,并对学生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有利于学生培养形成朝气蓬勃、胸怀大志、情操高尚、宽容大量、团结协作的健全人格。

良好的教师职业精神有利于鼓励学生丰富知识积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了解现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量引进新信息,有意识地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动态,引导学生敏于发现、善于选择、勇于批判、精于吸收。

三、美国大学教师职业精神建设的启示

师德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师德制约着教师知识和才能的发挥,影响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影响着教师的劳动态度和工作效果。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我们必须正视目前我国高校部分教师职业道德出现滑坡的现象,认真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对策,从而进一步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新途径。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到美国访问学习的一些体会,对我国大学教育中的师德建设问题提几点建议。

(一)要从发展的战略高度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统领师德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这些都是广大教师应该传承的优秀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赋予了师德建设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崇高的师德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是一股强人的精神力量,使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益终生,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具有标识作用。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二)要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

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丰富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教育领域新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和谐校园的构建,关键在于教师。构建和谐教育需强化师德建设,其内涵是以人为本,敬业奉献;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行为示范;终身学习,不断进取;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加强师德建设是转变教风、促进学风、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敬业精神应该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培养高校教师的敬业精神,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事业是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只有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忠诚于教育事业,坚持乐教勤业、育人为乐、敬业奉献,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兴旺发达。

其次,教风建设应该是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教风、学风、校风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教风对学风起主导和决定作用,教风与学风的互动融合形成好的校风。教师是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主力军,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和依靠,在校风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教风,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次,和谐合作是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高校保持良性发展的需要。当前的师德建设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其表现之一是重视教师个人道德规范的建设,而忽视了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现实当中,一个教师可能本身学问做得很好,上课也上得很好,很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但是,这样的教师不一定具备和谐合作的精神,在整个教师队伍中不一定能得到其他教师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这样也是缺乏人格魅力的。因此,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并处理自身与学生、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关系,对待学生要言传身教、关心爱护;对待同事应精诚合作、宽容大度;对待自身应洁身自好、严于律己。和谐合作是不断推动当前师德建设的应有之义。

(三)要建章立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

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指出:“积极寻找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的要求,努力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不仅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途径,而且也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

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创造遵纪守法氛围,实施教学环节上的制度化管理。没有制度或制度不健全,就没有管理,没有规范,或者管理不善、规范不到位。实施制度化管理是教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一项基本举措,只有实施制度化管理,才能促使教师严格遵守职业纪律,自觉按章办事,有效杜绝教学科研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违纪现象,确保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正常运作。制度化管理应该涵概整个教学、科研全过程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并建立起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堵塞漏洞,防微杜渐,使违纪行为和不正之风无机可乘。

其次要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机制。师德建设需要一套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予以保障。只有建立健全规范化、科学化的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可靠有效的制度保障。因此,高校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教师的考核应突出教书育人的实绩,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监督机制,把师德指标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将评估结果同职称评定和创收分配挂钩。建立学校—督导—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教师评价机制,以此促进教师自觉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态度,规范师德行为。

再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的奖惩制度对教师及其教学科研工作的管理能够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有关研究表明:工作绩效=能力×激励程度。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高校管理中必须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克服长期以来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勇于优胜劣汰、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一方面,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在教学、科研、教书育人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多做贡献,多出成果,增强其荣誉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坚持择优扶植的原则,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支持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优秀青年教师破格晋升高级职职务职称,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王丹平

大学教师职业责任论文 篇3:

浅谈我的大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摘 要】大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对幸福及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教师;幸福感;职业价值观

关注和了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而且有利于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及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深入探究影响大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现问题,对确保广大教师身心健康、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大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内涵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学说中,对需要与幸福的关系做出了阐释。他认为人有七种需要,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四种又称为缺失需要,后三种又称为生长需要。根据马斯洛的学说,如果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幸福感。其中缺失需要是低层次的,得到满足,人会产生一定的幸福感,但这种幸福感持续的时间不会太久;生长需要是高层次的,尤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最高层,它的实现会给人带来巨大并持久的幸福和快乐感。

从这一角度来说,大学教师的幸福感,除了与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相关,更取决于教师的自我实现。由此,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可以定义为:教师在对自我价值及幸福有正确的认识、有追求目标的精神、有完善和提高自身能力机会的情况下,拥有比较宽松、愉悦的生存状态并能积极实现自我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和谐的、愉悦的。当代教师只有自身得到发展,认识到并实现教师的职业价值和理想,才能从心里感受幸福,体会到教育所带来的快乐。

大学老师更应该具有职业幸福感,因为高校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还承担着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等重要职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教师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当前大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缺失原因

目前,发现真正体验到职业幸福的教师为数不多,主动追求职业幸福、创造职业幸福的教师则更少。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工作中时常经受着各种压力的侵扰,其对于自身的职业满意率低,缺乏自豪感,存在职业倦怠和弃教改行的念头。

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生活收入水平、个人健康状况、家庭生活和谐程度、学校制度、社会人际关系、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声望和评价体系等等。具体而言,影响原因是多层面的:

(1)高校扩招和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使得大学老师产生了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在连续扩招后,很多高校的规模都迅速膨胀,但教师人员不能与之成正比。导致教师的课时多了,教学任务极其繁重,加之大学老师的职称晋升,业绩考核、福利待遇都与科研水平相挂钩,就使得他们要发表一定数量、级别的文章或著作,承担一定档次的科研课题。因此他们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承受着教学科研的双重压力,易产生职业倦怠和職业压力。同时教育成败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各界都关注着教师的工作质量,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过高的期望和要求都是他们产生压力感。除了工作方面的原因外,许多教师还面临生活压力,如房子、家庭等。特别是年轻教师普遍感觉累、辛苦,幸福感较低。

(2)教师职责、教师角色,使得高校教师产生了压力和职业倦怠。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看似简单,实则责任重大,因此也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职业压力。而且教师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往往需要扮演多种角色,每种角色都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承担的角色越多,由角色转换不适而引发心理冲突可能性也越大。

(3) 部分教师缺乏工作激情和创造意识,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许多人失去了初当教师时的那种理想与激情。那种想要培育天下芬芳桃李的凌云壮志在枯燥、重复的工作生活中逐渐淡化。

三、提升大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建议

教师的不幸福感如果带到工作中,会对学生和教育的状态产生影响。"教育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爱的活动,是一个需要参与者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没有教师对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没有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也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幸福的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因此,探索如何使教师幸福感得到回归很有必要。

(1)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首先,教师要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准确把握自身角色,通过自我评价来追求自我的完善; 其次,教师要推动自我超越,完善职业价值观。

(2) 帮助高校教师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把遵师重教落到实处。高校教师是一个真是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也是有限的,学生、家长及其社会大众应对高校教师抱有合理的期望,以减少他们的压力,降低职业倦怠,提高工作幸福感。

(3) 学校要努力创建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尊重教师,尊重法律赋予教师的各项权利,让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还要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机构,是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重要保证。同时,加强高校科学管理,建立良好的支持和干预措施,是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重要措施。最后,引导教师正确的角色定位,培养自身的敬业精神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幸福感。

只有认清自己的价值和追求、心态健康,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才能拥有幸福。教师的幸福是构成教育幸福的重要元素,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一点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教师幸福感缺失问题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相信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教师自身的努力下,教师幸福感的回归并不遥远。

参考文献:

[1]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8-1).

[2] 林贵东,程丽霞.高校教师幸福感、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9:03.

作者:吴天庆 张卫标

上一篇:异质性的水生态学论文下一篇:软件测试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