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预算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预算管理在我国国有企业应用较晚,虽然不少国有企业都推行了预算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预算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预算管理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有企业预算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论文 篇1:

关于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寻租行为治理对策研究

【摘 要】 抑制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寻租行为对提升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预算管理置于寻租理论的框架下,从界定预算管理中租金的涵义出发,进而提出了治理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寻租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预算管理; 租金; 寻租行为

预算管理是通过预算对预算期内各项资源进行计划、分配、组织、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行为科学,也是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的基本制度和手段。

预算系统通过资源的发散配置和收敛控制,保证资源投入对企业目标的趋向。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内部契约机制,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分析、预算考核五个环节,在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投资成本费用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内部管理手段,充分发挥着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等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国有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大量寻租行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寻租行为表现为预算松弛、讨价还价、歪曲信息、业绩操纵等现象。

由于管理人员的寻租行为,导致了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内部信息失真、激励机制失效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使国有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一目标难以实现。

一、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租金的涵义及构成

租金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范畴,最初专指地租,是对土地生产力的支付。近代以来,其涵义不断拓宽,租金泛指资本、劳动、设备、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的租金,即支付给资源所有者的款项中超过其机会成本的收入。寻租理论中租金被进一步用来表示由于政府的行政干预导致垄断形成的超额利润及价差收入。

结合预算管理程序,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寻租行为可以定义为:在预算管理过程,国有企业代理人通过游说、歪曲信息、贿赂等手段而获得的额外预算资源价值与机会成本的差额。在预算编制中,代理人提出自身的种种困难进行讨价还价,并以此为由放宽预算要求,租金表现为预算松弛租金;在预算调整过程中,租金表现为追加的预算资源高于代理人寻租成本的差额;在预算考核环节,租金表现为代理人通过业绩操纵完成预算目标或建立储备而获得的净收益。

根据Niskanen的官僚理论,作为官僚的国有企业经理人,在其任职期间,通过追求预算的极大化来获得职权,尤其是随之而来的特权和个人荣誉等私人利益。因此,预算管理中寻租行为产生的租金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货币控制权即超额预算资源配给;二是非货币控制权即职权、个人在企业中的地位等。

二、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寻租行为的治理对策

在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中,外部市场交易环境属于宏观经济环境,由国家进行调控,至于国有企业内部如何治理寻租行为,沿着治理的总体思路,结合其产生原因可以提出如下的治理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国有企业研究专家巴里﹒诺顿认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应当建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基础上,并且不宜用行政手段干预公司治理。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权利控制管理,是公司治理机制在权、责、利方面的细化,完善公司治理可以为其运行提供一个规范的制度环境。完善治理机制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

1.在产权制度上,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约束是一条可行路径。由于局部和单位利益的驱使,股东之间相互竞争从而形成一种制衡机制,能够减少国有股股东决策的随意性,抑制其设租行为,减少租源的产生。

2.建立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机制。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机制由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控制和证券监管部门控制三个要素组成,通过它们正常执行自己的职能及各职能间的相互制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由国有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组成,通过公司内部会计部门、审计部门、各经营部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活动来完成。其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要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增加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重;要深化独立董事选任、报酬发放等方面的改革。

2)必须合理、有效地设置会计机构。要将国有企业的会计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分立,分属不同领导,分担不同职能。财务管理部门由总经理领导、会计部门由董事会领导,主要会计人员由董事会任命,并向董事会负责,让会计人员真正成为会计信息供给的主体,使会计人员有责任也有能力拒绝管理人员的不合理要求,避免管理人员舞弊。同时,采取措施大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各方面素质,包括职业道德水准。

3)必须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一是要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归属监事会领导,对会计业务进行日常的内部审计监督。二是要加强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的监督。从我国的实践来看,监事的报酬实际上由管理层决定,这就使得监事在经济上受制于管理当局,从而丧失独立性。因此,要考虑监事的报酬和其他福利由股东大会决定,而不应当由其监督的董事会或经理决定。三是可以通过赋予监事会更大的监督、弹劾、起诉权等方法,保证在内部人员控制的情况下能保护股东、职工的合法权益。

3.建立合理的经理人激励制度。利益不一致是导致国有预算管理寻租行为产生的根本动因,而一项合理的激励制度一方面能实现国有企业经理人的个人利益与企业长远利益最大化的双重目标;另一方面能使经理人通过从事生产性活动所获得成本收益率高于寻租活动的成本收益率。合理的激励制度应针对不同层次的责任人采用相应的激励方式,如:企业经营者的报酬应部分与企业业绩挂钩;企业部门经理的报酬除考虑部门收益、成本等财务指标外,还应考虑其他非财务指标,如顾客满意度等。

(二)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1.树立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首先,必须树立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的理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应该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配合,其核心在于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安排和计划,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考核和控制,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手段,应该全面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和效用的发挥必须以企业的治理结构为基础,预算管理的实施与各级各部门的业绩考评相结合,使各级各部门对预算的整个过程给予重视和配合。

2.加强预算管理的过程控制

预算控制是落实预算、保障预算实现的有效措施,加强对预算管理的过程控制有益于及时发现寻租行为,抑制寻租活动。预算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加大预算过程控制的关键在于通过实施追踪控制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监督,即及时地对各责任单位进行检查、追踪,将实际发生的业务与每一项预算目标相联系,并与预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找出原因,以便于进一步地执行与控制。对于已发现的歪曲信息等寻租行为给予严厉处罚甚至降低其职务或解聘,加大寻租风险和一旦被发现所需付出的成本,使寻租无利可图。

3.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传递系统

信息不对称是寻租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为了确保预算系统的高效运行、协调,必须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传递系统,提高预算编制、决策和监督的透明度,使准租金得以暴露。首先,充分发挥会计核算部门的作用,建立与预算相适应的责任会计制度,明确会计核算的责任主体,尽可能将预算管理各环节产生的信息纳入核算系统,及时记录、报告预算执行状况并进行差异分析。其次,完善信息反馈系统,加强预算执行信息和差异反馈的及时性。最后,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信息集成作用,建立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全面地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加快信息反馈,使预算差异的分析快捷、科学、准确,从而实现对成本、费用预算强有力的约束,最终减弱代理人的信息优势,加大寻租难度及成本。

4.设计合理的业绩评价制度

业绩评价必须以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前提,将预算指标作为评估的唯一依据并不可取,过分强调经营业绩有可能事与愿违。如业绩评价体系仅考虑管理人员所在部门的获利能力,而不考虑企业稀缺资源的成本必然导致虚报预算和歪曲信息。因此在设计业绩评价指标时必须结合多个维度,综合考虑成本收益,将预算准确度、预算资源投入产出率等纳入指标体系。

(三)强化保障监督机制

1.培育企业文化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内部控制手段,有相应企业文化支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公司治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应按法律要求和公司章程规定,勤勉尽责地履行相应义务。这就要求代理人在行使所有者权利时诚实守信。培育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通过建立代理人诚信档案唤起他们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增强代理人的主人翁意识,引导代理人走向更高的需求层次即个人价值中社会价值的实现,从而从意识上消除寻租行为。

2.强化外部力量的监督

除国资委外,国有企业外部监督力量主要来自于社会中介机构和充当债权人的银行,税务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督的作用。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在财务报表审计时对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揭示出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货币资金及费用支出合理性的审计,可以发现预算管理的漏洞。针对离任高层经理人的离任审计,能够加大其寻租的心理成本,从而抑制寻租行为。

【参考文献】

[1] 金颖.对企业预算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师,2005.

[2] 冯丽霞,欧亦兰.国有企业集团预算管理的特殊问题及对策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

[3] 霍建生.公司治理中的准租金和不完全契约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

[4] 杨雄胜,等.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的判断及其评价[J].会计研究,2001.

作者:于成华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论文 篇2: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探讨

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预算管理在我国国有企业应用较晚,虽然不少国有企业都推行了预算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预算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预算管理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或过程的总称。国有企业集团预算管理实施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集团优势是否能得到充分发挥。从企业管理控制角度来看,预算管理是实现母公司整合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集团已经认识到实施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在产权、行为和组织结构上的特殊性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必须及时认识到预算管理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并及时找到相应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加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集团一般占据着国家重要的行业,国有企业发展好坏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也关系着国家的长远发展。在国有企业内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国资委依法履行国有企业出资人的职责,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取得资产收益的重要措施,加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实行预算管理,有利于国有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或过程的总称。企业集团预算管理实施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集团优势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要保持母公司对下属成员企业的控制力,关键在于要将母公司构建为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财务信息、资源配置以及管理服务的中心,而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预算管理体系是实现母公司整合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通过预算管理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的收入以及指出都控制在事先约定的目标之内,有利于实现对二级企业和对外投资企业的监控,防止出现所属企业违法违纪,违反财务会计制度现象的发生,加强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的自我约束能力,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以及盈利能力,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其次,加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保证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利益,保证国家的利益。国有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国资委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取得资产收益的重要措施。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要保证国有资产出资人了解和掌握所投资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保证收益的收缴,令国有资产自觉履行像出资人上缴收益的法律职责,接受国有资产出资人的管理。另外,政府借助于全面预算管理进行利益收缴的同时,也可以利用预算管理作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调整产业布局,加强对国有经济的控制。

二、我国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预算管理在我国国有企业应用较晚,虽然不少国有企业都推行了预算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预算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有企业内部责权利关系不明晰,影响了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

我国的国有企业基本上建立了母子公司制,但是在我国国有企业体制中,一般存在责权利关系不明晰的现象,直接影响了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集团预算组织的责权利关系也就不明确,国有企业集团的高层管理者进行预算决策时一般只注重国资委的意见,而往往忽视董事会作为预算决策机构的决策权。另外我国国有企业还存在另外一种现象,就是母公司权力过于集中,子公司没有相应的预算管理权利,这样就不利于调动子公司实施预算的积极性,这样预算管理也就失去了其自身的作用,违背了预算管理是实现母公司整合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的初衷,而且如果国有企业集团各个成员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不清晰,分工不明确,也会给整个国有企业集团的预算管理带来很大的障碍。

(二)国有企业的预算目标脱离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

首先,国有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拥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般是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因此国有企业在制定预算目标时,起点不是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而是国家要求的经营目标,而国家的目标同企业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并不一定一致,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的预算目标脱离了企业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国有企业的预算目标的制定就受到了行政约束的,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战略实施的有效性,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另外,国有企业下属的子公司也会相应的受到行政约束,因此子公司的预算目标更为关注的是国资委下达的指标,子公司的预算目标也不一定同整个企业集团的目标相一致,不仅影响到企业集团战略的有效实施,还会遏制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以及协同效应。其次,在整个国有企业集团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预算缺乏实质性的控制,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预算管理与一般企业对各部门的预算管理方式有很大差别,一般只能通过母公司在子公司中所占有股权的份额以及形成的在子公司中董事会中的多数席位,间接行使预算管理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预算就缺乏实质性的控制,如果董事选择不恰当,将不能保证国有企业集团战略通过预算的方式来实现,这将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虽然我国国有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某些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说,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内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预算松弛现象相对于其它企业来说更为严重。国有企业编制预算总的来说是为了完成国资委的目标,为了顺利完成预算,倾向于制定较为宽松的预算标准,而且国外一些行之有效的先进预算编制方法,例如弹性预算、零基预算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样预算的事前控制以及指导作用就会受到制约。另外,我国国有企业一般情况下是一个企业集团,子公司与分公司并存,面对的是多层次的利益主体,而国有企业的预算编制相对较为松弛,并不能真正反映整个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某种情况下会令企业集团业绩虚增。而且如果企业集团的预算过于宽松,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带来大量的无效成本,也影响了信息在国有企业集团内部的传递,不仅不能编制合理的预算,也不能按照预算进行决算,不利于整个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

三、加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对策

为了保证预算工作在国有企业全面发挥作用,及时解决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加以解决:

(一)母公司要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对子公司进行实质性的控制

母公司对子公司在预算管理方面缺乏实质性的控制,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母公司无法保证其派出的董事能完全领会整个国有企业集团的战略意图,行使在子公司董事会的投票权。另外一点就是母公司对子公司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以及评价时存在问题,很少与子公司管理层的薪酬相挂钩。因此,为了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母公司要加强对子公司的预算评价以及考核,选派合理的董事,并将子公司的预算执行情况同管理层的薪酬业绩相挂钩。首先,要选派合理的董事,要保证董事能够完全维护母公司的利益,行使其在子公司董事会中的投票权。其次,要加强对子公司的预算评价以及考核,对子公司进行预算评价以及考核时,必须设计合理的考评方式,达到全面考核各子公司预算完成情况的目的,在考核的过程中要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全面考核子公司的业绩,另外也要加大对子公司预算考核的频率,在保证正常运营的基础上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第三,要注意将对子公司的预算考核结果纳入管理层薪酬体系,预算激励是预算考核乃至整个预算管理的保证。在对子公司预算考核的过程中,要将预算考核结果纳入管理层薪酬体系,保证管理者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预算管理执行力度。

(二)国有企业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

要在国有企业搞好全面预算管理,基础是要得到领导的重视,因此国有企业各级行政领导要对预算管理加以重视,建立健全预算工作组织,设计多级预算管理机构,设计多级预算管理机构,可以让各部门严格牵制,这样可以达到精细管理、良性运作的目的,能够保证预算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 其次,国有企业在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工作组织以后,要提高专门预算机构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参与程度,在很多国有企业中,虽然都设立了专门的预算机构,但是并没有相应的权利,而国有企业要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必须保证预算机构行使相应的权力,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明文规定,以条文的形式对预算管理机构的权力予以保证,这样才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第三,国有企业要切实开展全面预算,树立长期发展规划意识,国有企业在对生产、销售领域进行预算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投资、财务报表的预算编制工作,加强企业资金的整体规划以及统筹安排,将投资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树立长期发展规划意识,提高企业的预算控制水平。

在国有企业集团中,预算管理是实现母公司对子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集团预算管理实施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集团优势是否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保证国有企业集团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王利平.对国有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J].公用事业财会

[2] 王琬娜,蔡勇.国有大中型企业成本管理中预算管理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7,(08)

(作者单位:柳州市华锡有色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周 祥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论文 篇3:

浅析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摘 要:国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的综合发展中有着很大现实意义,通过财务精细化的全面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要多方面、技术性的实行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推进国有企业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本文将围绕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从强化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多面性进行分析,更好的实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 财务管理 预算管理 科学化运用

在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通过使用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方式,在中小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形成对企业各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因此,在整体运行技术的管理中,结合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提升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概述

1.预算管理概念。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突出对企业财务综合信息、数据、支出等方面的要素中,结合企业的综合发展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财务控制手段。因此,在预算管理中,主要就是围绕企业的整体战略布局,在通过预算与决策的处理,形成对一定范围内的资金取得与投放之间的权衡对比指数,对企业在各项收入、支出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中成果的分配等,形成具体的详细安排。这样,在形成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国有企业综合经营的活动能力。

2.预算管理的优势。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具有很多的优势。通过财务预算管理的运用,可以形成相应的控制模式,因此,在整个财务控制中,要从多方面分析预算管理的相关特点。财务预算管理具有全程性的特点。全程性就是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通过预算的方式,形成对财务相关系统数据的执行、监控、分析和考核,因此,这种全程性的参考效果,能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在预算指标以及预算编制上形成精准化的管理。此外,预算管理还具有全员性的特点。在整个预算管理中,要形成全员性的管理,让每一个员工都能负起责任,形成财务编制、预算、目标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在各个部门之间作业计划与公司资源的程序化控制中,构建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最佳模式。同时,预算管理还具有全额性的特点。主要就是在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能全面反映出财务筹资以及资金使用的相关运用,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关注成本资金的经营活动,并考虑好在资金的供给、成本的控制、市场需求、材料、人工等多方面的资源协调配置,形成全额性的综合管理模式。

3.预算管理的必要性。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形成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因此,可以实现在市场预测为基准的方式中,可以实现预期利润的综合运用,在对企业整体经营活动的实施预算过程中,在编制全面的采购预算、生产预算、施工预算、材料预算、成本造价预算、现金流量预算、损益预算等多方面的指数,在具体的预算过程中,在预警分析、偏差分析、奖惩评价的过程中,形成对企业风险的相关控制,这样,在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优化,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此,通过财务预算管理的运行,对于提升企业的科学发展模式、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的整体魅力等方面都将有很大的现实作用。

二、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1.预算管理的意识相对薄弱。一些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综合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整个认知上,都强调财务管理部门的参与运用,因此,在财务部门编制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没有对各个部门的基础信息以及相关预算指标进行统计,在预算过程中,一些部门消极应对,有的也只是在销售、市场营销、生产环节等方面的运用,因此,对于预算管理中每一个指标的细化、预算的精准性、权威性等方面不够科学,不能形成预算管理的可操作性,在预算的具体实施中不能落到实处,以至于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2.预算指标相对模糊。在一些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中,对于预算指标的设置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也没有融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在缺乏整体战略实施的环境下,不能规范化的进行相关的操作,因此,在企业的整体活动中,与長期的经营活动脱节,没有建立长远的预算编制,衔接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企业市场自身分析评判的过程中,对于相应的外部环境,缺少一定的市场前提调研与预测,因此,在行业市场因素、竞争对手以及各个方面的指标控制中,没有规范到位。同时,在预算报表与数据之间的对接上,没有形成主体内容的预算科学化管理,不突出主体数据预算的运行,不能发挥出相应的技术控制效果。

3.预算与实际相对不吻合。在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中,一些企业不能按照市场的实际需要,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也不能形成精准化的编制,存在重视编制忽略执行的现象。在预算编制完成之后,没有结合相应的指标进行落实与全程的控制。一些企业的相关部门对每个月、每个季度的财务报表、统计数据等没有定期的上交,在财务预算的整体管理中也没有形成对数据以及实际经营生产活动的再控制、再分析,因此,不利于企业编制情况的综合执行,影响企业的全面经营发展,对于企业的综合财务预算是存在一定弊端的。

4.预算考核相对不严格。在预算考核的考核上,存在有指标体系不健全、不科学的现象,并且在整个考核过程中,缺少相应的预算考核制度与标准化的控制,因此,在预算执行与跟踪调查的过程中,不能形成精准、严格的考核目标控制,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存在有考核体系不科学、考核制度不细化、考核标准随性等问题。因此,在对预算管理考核的执行中,奖惩机制不能执行到位,也不能与预算管理体系有机的联系起来,发挥不出财务预算应有的作用。

三、构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有效方式

1.强化预算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基础工作。在国有企业企业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要全面加强质量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通过进行信息收集与综合处理,在进行生产经营、施工建设等质量方面,形成计量、定额定量、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综合管理模式,在质量管理的决策阶段,形成规范化的模板。对于每一项具体的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形成相关数据的整体控制。此外,要循序渐进的开展每一项质量管理工作,在保证整体质量的基础上,形成相关的质量管理方式。可以结合当前在一些企业运行的ISO9000质量认证管理企业,细化每一个质量管理的环节,并处理好国有企业企业中生产管理与质量过程管理的关系,企业管理人员要依据国有企业业的发展情况,根据国有企业的产品特征与管理形式,形成良好的协调管理模式,确保质量体系运行中每一个质量管理环节的有效性。

2.融入企业财务文化管理的模式。因此,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融入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企业文化制度,在突出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管控等方面的问题上,形成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同时,在增加正运营力量的基础上,形成平台的扩展。在多方面扩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国有企业信息管理平台、财务信息管理平台等方面的信息模式。在进行财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知识能力培训,建立国有企业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这样,在形成系统连接的基础上,形成财务信息架构的综合管理方式。在文化建设的氛围营造中,针对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基础信息平台、生产管理平台、财务信息平台等方面的独立建设,形成对国有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全面培育。同时,在财务信息平台的建设中,要针对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多个层面,在两个构建的建设中,形成财务系统、预算编制系统的运行模式,解决在财务系统综合管理中不同层面的需求,为全面加强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形成对整个文化建设的引导,尤其是注重对企业财务建设、制度管理、多元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并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之中,形成核心企业文化建设模式,这种,对于提升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都将有很大的文化推动力。

3.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制度。企业应加强预算考核意识,制定考核指标,完善考核制度。首先,企业应把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和结果纳入到绩效评价体系中,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做到考核的公平、公开、公正。其次,利用制定预算考核指标这一手段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企业管理的各个部门进行管理控制,以及对企业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配置的一系列活动。最后,应将预算考核制度化、规范化,对预算执行结果考核时,可将宏观不可控因素剥离,以充分调动管理层积极性。

四、結语

因此,在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形成多元化的综合控制手段,在实行奖励惩处机制的过程中,增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形成责权利的共同体模式,全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预算管理与实际经营等各项情况结合起来,完善指标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模式,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整体优势,尤其是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编制管理、指标控制、数据控制等多方面的运行,更好的实现整个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冯雪.我国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21-21.

[2]陈卓.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6):180-180.

[3]王俊茸.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财会,2012(3):44-46.

[4]赵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8):127-127.

作者:谭安荣

上一篇:企业工业设计管理论文下一篇:我国发展农村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