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就业指导论文

2022-04-19

摘要:培养高质量人才是高校办学的主要目标和历史使命,生源质量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优质生源大战已经不可避免,农林院校生源状况不容乐观。全面分析了当前影响农林院校生源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南京林业大学的生源现状,提出了提高生源质量的主要措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林院校就业指导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农林院校就业指导论文 篇1:

挖掘农林院校学子专长,促进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

摘 要: 农林院校生源地主要集中在较为贫困的地区,学生大部分家庭存在一定程度的经济困难,因而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家庭成为主导因素。另外,农林院校学子较普通高校学子而言,还具备一定程度的朴实、稳重、细腻等独特性格。因此,挖掘农林院校学生专长,彰显他们性格中的优势部分成为目前农林高校建设的核心,也是推进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容忽视的重点。

关键词: 农林院校 毕业生 就业

中国是一个农林业大国,农林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国家对农林业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从而大大增加了对农林人才的需求。目前,中国农林院校发展迅速,农林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林学子就业,是农林院校发展的重大挑战。

如今,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林院校毕业生更是成为就业难的一个团体。农林学子受社会传统思想影响,专业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再加以农林院校毕业生自身性格特点,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然而,农林院校毕业生也有自身的就业优势,他们的专长是社会所需,因此,挖掘农林院校学子专长,是促进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

一、农林院校毕业生性格特点与就业表现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和影响,农林院校学生正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林学子生源地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学生自身存在朴实、稳重、不骄不躁的性格优势,但也存在自卑、消极等不良心态,如何挖掘性格中的优势,弥补性格中的劣势是当前农林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自身性格优势。

农林学子出身贫寒,从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养成了他们朴实、稳重的性格优势。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较早地为家庭出力。在学习时,认真刻苦,能考取大学是他们不懈努力的成果。在就业时,他们不怕吃苦,愿意走向基层,踏实专注,学习能力强,且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性格,这些都将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基石。

(二)自身性格缺陷。

然而,也有部分农林院校学生性格中存在孤僻、不善与人交际等缺陷。他们受生活的环境的影响,缺乏与人交际的场合。就业时,面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不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且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产生自卑、怯弱、焦虑等不良情绪。

另外,农林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一定的心理偏差,择业认知有误区,盲目跟风,缺乏自我规划,空想大于实际,只求眼前利益而不看长远发展,期望值过高,从而对就业产生影响。

(三)受家庭观念影响显著。

家庭的期望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农林院校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和小城镇,因而,父母都对子女有较高期望,希望他们从事安稳、经济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工作行业,这些期望会给毕业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择业时往往依据家庭的意愿,而忽视了自身的喜好和选择。

二、发挥农林院校学子专长,扬长避短走好就业竞争路

农林院校学子较普通高校学子而言,具有独特优势,一定程度上将成为农林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的筹码。因而,挖掘优势,扬长避短是农林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手段。

(一)发挥基层优势,培养基层观念。

中国是一个农林业大国,农林业产业蕴涵着巨大潜力,而这种潜力的开发,需要大量合格、高素质的农林业专长人才。在目前农林业产业还未完全开发,农林业市场建立尚不完善导致的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下,社会各界都有责任给予农林院校毕业生更多关注和关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基层是一片广阔的空间,发展潜力巨大,为了能获取更多就业机会,许多人转向选择到基层就业。“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等,所需人才主要来自农林院校,因而农林院校学子到基层就业具有显著优势,应该充分鼓励农林院校毕业生走到基层,充分发挥农林学子专长,实现自我价值。

(二)抓住实习机会,深入学习本领。

实习能很好地弥补农林院校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与企业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帮助农林院校大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掌握专业技能,为其提供进入社会前的最终淬火加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缩短岗位的磨合期,使学生在毕业时拥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为例,为提高农林学子毕业求职竞争力,学院努力探索构建起以“暑期职场体验计划”为补充的职场职业培训体系,每年争取到15家左右的企业提供100多个暑期实习岗位。“职场体验”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不同的社会角色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必然会产生一些思想和心理上的不适应。企业方面,除开展日常的理论学习之外,还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使学习活动更加充实,针对性更强。学校方面,积极动员,开展相关企业座谈会和暑假实习安全交流会,确保顶岗实习的学生思想工作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通过交流座谈等多种途径和专题活动,有利于双方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

(三)珍惜资助环境,不忘坚持初衷。

用人单位在高校对应学院、专业设立企业奖助学金,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林高校学子,奖学金条件中要求:有企业实习经历的学子优先,有意进入企业工作的学子优先。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企业,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与信誉,在同学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在择业时,相应企业成了大家的首选。

2015年动物科技学院,全年共认定贫困生437人,占学生总数的43.22%;发放奖助学金200.7万元,受资助学生616人次,受助覆盖率达到60.93%;全年共发放企业奖助学金32.3万元,资助学生118人次。

(四)认清社会变革,实现自我规划。

刚入高校,很多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茫然不知所措。这时,需要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所要遵守的准则,从而让规划合理可行,符合自身实际。如今,社会的需求不断变化,旧的需求不断消失,新的需求不断产生,新的职业也不断产生。所以在设计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一定要分析社会需求。最重要的是,目光要长远,能够预测未来行业或者职业的发展方向,并由此作出选择。

三、总结与体会

在我国,“农”就意味着“脏”、“累”、“苦”,这种偏见根深蒂固,这是农林科类毕业生不愿去基层的一个客观原因。更有部分农科类学生,是入学时因为分数不高被调剂过来的,或者是错误理解了专业而选择了农林科类。因此,不少同学就以就业为契机,为自己换一个领域,而不愿意从事与“农”相关的工作。

事实上,农林院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较为全面。在校时,应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妥善规划,培养“学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品质,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时,农科类大学生要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知,避免从众心理和攀比现象。要从职业的需要、自身的优势和性格具体分析,找准自身职业定位,这样才能准确抓住自己想要的职位,很多适合基层锻炼的同学才不会错失机遇。同时,农林院校学子的所学贴近基层,充分发挥专长,实现基层就业是相对较好的选择。

目前,各大高校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毕业生定位不准确,对工作地点及待遇要求较高,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坚持一次就业定终身,不敢接受先就业再择业和勇敢创业的观念。有些毕业生对行业有偏见,对业务员等职位存在明显的歧视情绪。另外,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不强,缺乏勇气和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为较少。

综上所述,挖掘农林学子专长,进一步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优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就业指导的工作力度,让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克服就业期望过高、观望等待、被动依赖的现象。全面了解就业工作程序,促进毕业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总之,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应充分发挥挖掘农林院校学子的专长,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挑战,更好地促进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屈婉婷,林恒进.发挥农林高校专长,提高涉农领域就业率[J].时代教育,2015(21).

[2]赵伟,赵凌云,王雨坛.农林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素质培养相关性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12(06).

[3]贾文龙,高俊杰,魏向荣.对提高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力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作者:李锐

农林院校就业指导论文 篇2:

提高农林院校生源质量的探讨

摘要:培养高质量人才是高校办学的主要目标和历史使命,生源质量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优质生源大战已经不可避免,农林院校生源状况不容乐观。全面分析了当前影响农林院校生源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南京林业大学的生源现状,提出了提高生源质量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农林院校;生源质量;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潘卫兵(1968-),男,辽宁葫芦岛人,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高晓琴(1971-),女,四川南充人,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江苏 南京 21003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重中之重课题(课题编号:2011JSJG007)、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课题编号:2011A03)的研究成果。

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人数曲折波动,由1977年的570万到1984年的164万,再到2012年的915万;高校招生人数也从最初的27万上升到686万;高考录取率从1977年的4.8%上升到1999年50%,此后11年在56%~69%间波动,2011年上升到72%,2012年达到75%。高考人数的快速减少和录取率的不断上升,使招生不再是“百里挑一”,争夺生源也就成为众多高校招生工作的重点。生源大战导致整个社会趋同心理更加明显,名牌高校、热门专业门庭若市,普通院校、冷门专业日渐冷落,不服从院校(专业)调剂考生、不报到考生和复读考生逐年增加。未来我国高考录取率将持续维持高位状态,在生源继续减少的背景下,一些高校生源缺口會逐年加大,生存危机日益突出。

由于社会轻视农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林院校生源将呈持续下降趋势,对农林类院校生源现状进行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势在必行。

一、影响生源质量的主要因素

1.生源数量

庞大的生源数量是优质生源的沃土。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自2008年后出现过山车式的下滑,2007年至2012年考生由1010万减少至915万,五年减少了95万,而录取人数由566万增加至686万,五年增加了120万。生源数量的急剧减少和录取率的增加使部分高校挑选优质生源的难度加大。

2.高校地域、声誉

考生认知的高校地域是指高校所处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高校声誉则包含了高校综合实力、社会美誉度、所处城市在全社会的影响等因素。麦可思—江苏招就中心“2011届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考生选择大学的理由40%选择该大学所在地域,25%选择该大学社会声誉,两者之和所占60%,其次才考虑专业、就业等因素。可见,地域、声誉因素是考生选择高校的主要依据。优质生源更加向经济发达地区、地处繁华都市的高校集中,而一些位于内地的知名高校却因地域因素生源质量每况愈下,没有地域优势的一般院校更加无人问津。

3.就业质量

就业是个体走向社会化的关键环节,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功能。学有所长是大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学以致用是大学生专业学习的主要目的。麦可思—江苏招就中心“2011届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44%的考生在具体选择专业时,把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作为首选,就业质量高的专业必然吸引优秀生源,而只有20%的考生依据兴趣爱好选择专业。

4.宣传工作力度

“大力宣传、吸引生源”已成为所有高校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生源数量的不断减少,使招生正逐步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高校不再是手里只要有计划,就可以招到学生,降低身姿去做宣传推广正成为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手段。

二、当前农林院校生源现状

1.农林院校在重点高校中比重偏低

我国虽为农林业大国,农林院校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却不高。虽经百余年的发展,农林类院校的专业设置几乎包含了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部分农林院校已经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但全国现有56所高等农林院校中,“985工程”高校只有2所,占5%,“211工程”高校8所,占6.6%。部属重点农林高校比重偏低,使农林高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减弱。

2.农林院校生源质量普遍不高

高考分数是衡量生源质量的主要依据,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录取新生质量(高考成绩)得分”(2012年)显示,农林院校新生质量得分普遍处于同层次高校的中下游。从近几年招生情况来看,部属重点农林院校在全国重点院校中处于招生最低分数线,普通农林院校处于普通本科最低线,而专科农林院校也大多处于专科最低线。以江苏省为例,本一批次理科招生的农林院校共12所,招生计划占江苏省该批次招生人数的8%左右,近几年的录取情况是只有“985工程”高校——中国农业大学录取分数稍高于省控线15分左右,其他“985工程”、“211工程”院校最低录取分数普遍接近甚至是省控线。

3.农林类专业就业质量普遍堪忧

农林类专业工作艰苦、条件差、待遇低。江苏省公布2011年全省19个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不含私营个体),农、林、牧、渔业为倒数第一,并且仅是最高行业金融业平均工资的四分之一,使得农林类专业毕业生普遍不愿进入该专业领域就业。

专业与工作岗位匹配度是指毕业生所工作的单位与本科所学专业的关联度(理论值应为100%),此数值直接反映了该专业的就业环境状况。经调查,7所农林院校最近五年核心涉林类专业(样本:林学、林产化工、木材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森林工程、园林)就业率普遍较低(见表1)。农林类专业的就业状况必然降低优质生源选择农林院校的兴趣。

三、南京林业大学生源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是江苏省属院校,省内招生计划占公办计划的75%。江苏省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随着近年来江苏省生源逐年较少,高考录取率逐年攀升,使学校在江苏省的生源压力逐渐显现。

1.生源数量

江苏省生源下降趋势明显,2012年录取率已达84.7%。剔除注册入学考生和不报到、复读考生,高等教育在江苏省几乎达到了人人都有学上的“纯大众化”,“高考落榜”正成为历史。

2.地域、声誉

江苏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南京林业大学虽地处南京主城区,地域优势明显,历史底蕴丰厚,但由于社会对农林院校的偏见,考生在具体选择南京的高校时,更多考虑的是同层次或办学实力远不及南京林业大学的其他高校,把南京林业大学作为平行志愿A的生源数量较少,甚至出现了A志愿考生数少于该批次招生计划数的情况,造成学校本一批次录取线常年在省控线附近徘徊(见表2)。

3.毕业生就业状况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年度报告》显示,对非“211工程”公办本科院校(31所)毕业生就业的几项核心指标做了统计和排名,近两年,南京林业大学的排名与在这些高校中的地位相比明显偏低(见表3)。

4.专业设置

南京林业大学现有本科专业59个(实际招生专业57个),包括招生专业方向80个,招生专业(含方向)数位居江苏省属高校前列,南京地区高校首位(见表4)。

专业方向设置过多、过细、过偏,使很多考生无法准确了解各专业和方向的内涵,以致于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仅凭专业和方向名称字面理解专业内容,出现了专业名称越生僻,考生报考越冷落,方向越独特偏门,考生越畏而远之的现象,甚至一些考生为了避免被调剂到这些专业和方向,填报学校志愿时只选择了几个热门专业,对其他专业一律选择不得调剂。

四、提高农林院校生源质量的主要措施

1.精心设计招生方案

(1)实施宽口径大类招生。大类招生,即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在本科阶段前1~2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大三时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院系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该大类名称即可。

目前在100多所“211工程”院校中,多于50%的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按大类招生是我国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于农林院校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2)精心安排招生计划。省属农林高校出省招生计划受到本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严格限制,一般在25%以内。科学合理的配置分省分专业计划一直是招生工作的重点,确定各省计划数的主要依据是该省生源对学校的青睐程度。对学校青睐程度越高的省份考生报考的积极性越高,录取考生素质越好,学校在该地区的计划投放量也应该越大。反之,即使是在生源大省或经济发达地区,学校投放计划再多也只是“一厢情愿”。

(3)力求招生宣传务实有效。招生宣传的受众是参加高考的学生,但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在考生的专业选择上起决定作用。考生家长十余年的艰辛全部凝集在孩子高考分数上,很少有精力去研究高校的专业内涵,很少有填报高考志愿的经验,同时他们对孩子的未来都有美好的憧憬,把孩子要学的专业当成未来的职业。他们经历丰富,对社会价值观有独特的理解,对高校专业往往延续着传统的思维定势。从这些角度出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看见“林业”就会联想到“种树”,这也揭示出了招生宣传的核心策略:站在家长的位置看高校,用家长的视角选专业。

第一,编制通俗易懂的招生简章。“招生简章”是内容最全面的招生宣传载体,是覆盖面最广泛的招生宣传资料,是考生填报志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精美实用的招生简章让学生和家长爱不释手,虚假乏味的则被随意丢弃。在具体编印中要追求尽善尽美,避免千篇一律,少些套话多些实例,少些术语多些数字,少些专业目标多些职业前景。

第二,充分发挥宣传媒体作用。宣传媒体的功能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众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都会患上严重的媒体“依赖症”。这也要求高校在招生工作中做到利用电视报纸的权威,直观、全面展示学校的建设风貌;利用网络杂志的方便快捷,廣泛开展与考生的交流互动;利用手机微信的时尚高效,定期发布学校的招生信息等,更快、更广地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第三,加强生源基地建设。鼓励中学对学校进行正面宣传,引导考生积极报考;建立定期巡防制度,加强与中学的全面沟通;积极参加中学校庆等活动,利用重大庆典的影响力全面展示自己的综合实力。

第四,高度重视招生现场咨询会。选派责任心强、语言表达能力好、对学校全面情况了解的教师参加所有机构、媒体组织的招生现场咨询会,参会前组织专门培训,深入分析生源特点,系统学习招生政策,全面掌握招生原则,对工作完成好的教师要给予一定奖励。

第五,建立招生宣传的长效机制。强化全校师生的主人翁意识,树立全员参与招生宣传的思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招生宣传队伍,加大优质生源奖励力度。

2.调整专业设置

农林院校的许多专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同一行业中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甚至是一流的地位,但同时有些专业在考生中的吸引力与它们的实力相比差距甚大,甚至逐渐被考生所疏远,严重影响了专业发展,为此必须实行专业设置的重大转变。结合学校实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取消专业方向,实现按大类专业招生。按专业方向招生带来的弊端已经是高校招生的共识。

第二,狠抓内涵建设,实现专业课程的应用型转变。以“卓越工程师班”为抓手,推动工科类专业的应用型转变;吸引企业入校,依托学校专业,借助企业优势,建立学生实习中心和产学研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需求,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

第三,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形成若干高水平大类学科建设群,逐步实现按大类学科专业招生。

3.坚持以高质量就业促高质量生源策略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现高质量的就业”。“高质量就业”是大学生对职业前景最根本的期盼,是高校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长期以来,南京林业大学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毕业生就业率多年稳定在97%以上,连年获得“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学校毕业工作距毕业生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麦可思—江苏招就中心“2010、2011届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表明,学校体现“就业质量”的几项指标分值还不是很高,排名还比较靠后,其中“就业竞争力”、“与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还出现了下滑。出口决定入口,就业促进招生,已成为高校管理者的共识,就业工作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重中之重。首先,通过优秀基层就业典型案例、就业指导专家、创业指导师等就业教育多种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理性就业。其次,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引进高质量就业岗位,全力打造高质量校园就业市场。最后,形成全校参与就业工作的合力,加大人力、财力、物力在就业工作上的投入,加紧完善高质量就业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 朱卫国.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2011年度报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 朱卫国.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2012年度报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赵莹.大类招生知多少[J].高校招生,2010,(7).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潘卫兵?高晓琴

农林院校就业指导论文 篇3:

浅析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对策

摘 要: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农林院校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问题和就业形势,从社会、家庭、高校及毕业生自身出发剖析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和实施途径,从而缓解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积极就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大学生就业压力 解决对策

1.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扩大招生,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631万人;2011年高校毕业生660万,比上年增长20多万人;2012年680万人,同比增长20多万人;2013年699万,同比增长20万;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农林院校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和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从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学校问题上升为党和国家关注的社会问题,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此,缓解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需要政府、高校、社会、企业、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2.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

2.1社会

传统“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刻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很多学生都倾向去大城市、大企业工作。农林院校专业对口企业主要分布在中小城市或农村等比较偏远的地区,用人单位就业岗位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之间的差距导致很多学生就业压力大。同时,很多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不愿为社会发展作长期投资,这些都带给大学生就业较大的压力。

2.2高校

近年来,高校提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做好人生和职业规划。农林院校就业指导模式由就业指导部门统筹安排,学生就业工作由学院具体负责。就业指导教师理论水平不够,工作经验不足,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同时,就业指导内容仅停留在就业信息发布、组织招聘会、举办临时性的就业指导报告等层面,缺乏对学生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等方面的系统指导。农林院校就业指导服务缺位,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工作职责单一、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严重影响毕业生就业问题[1]。

2.3家庭

家庭背景、家庭成员就业观念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和职业选择。部分来自农村区域的大学生不愿再回家乡或到偏远的农村地区就业,而是一味地盲目选择城市;部分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一心一意要返回城市就业。农林院校大学生这种偏执于大城市或大企业,而不愿意选择农村或农场、林场等基层单位工作,导致学生有业不就或无业可就的尴尬局面。

2.4自身

大学生在校期间重视课本理论知识学习,轻视综合素养的提升,导致毕业时发现所学知识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着较大的差距。农林高校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认识不够深入,对农林专业存在偏见,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认识不够,不愿意脚踏实地从事农业、农村等相关行业的工作。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缺乏主动择业、创业的积极性,很多大学生没有看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期望值偏高,一味追求大城市和轻松高薪的工作,没有准确地定位就业起点。同时,某些大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明确,有的学生就业心理素质较差,无形中增大就业难度。

3.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与思路

3.1自身

3.1.1提升综合素质,做好充分准备。

综合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全面体现,包括学生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社会工作能力、应变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等。毕业生求职时,用人单位在看其专业的同时,也考虑其他综合能力,因此,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例如,通过担任学生干部提高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扩大知识面;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培训班,取得各种能证明自己能力的证书,为自身求职增添砝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为毕业后进入社会打好基础。

3.1.2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心理定位。

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正确认识自我,做好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到艰苦地区创业、敢于竞争和善于竞争、承受与忍耐等心理准备;同时,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主动调整自己心理状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业与职业定位紧密结合,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毕业时面对用人单位的选择、人才的竞争,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增强自己适应目标岗位的能力,挖掘自己从事目标岗位的工作潜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3.1.3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创业就业。

根据调查,农林院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出于“求稳”的心态往往把大中型企业、城市企业作为自己的选择,不愿意去中小企业或地处偏远地区的企业;同时,过于注重物质利益,要求工作环境好、工资高、工作压力小,不愿意去环境艰苦、工作压力大的工作岗位[2],尤其是研究生群体存在严重的“重事业单位,轻企业公司”的就业观念。因此,农林院校毕业生应该及时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门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意识。同时,农林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应通过积极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培养自身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毕业时可积极创业。

3.2高校

3.2.1开设专业课程,加强就业指导。

从大一开始便设置就业指导课程,除专业教师授课外,还邀请校内专家教授、企业专家等开展多元化讲座,让学生尽早定位,并有意识地向目标方向进行自我培养。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建立职业生涯指导网站,实施全程化的职业生涯指导教育,让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自己的目标[3]。例如:大学一年级帮助学生培养认知能力,了解专业方向和就业前景,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学二、三年级制定符合自身的职业生涯目标,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大学四年级加强公共礼仪、就业心理和就业技巧课程、职业素质、职前适应等课程的教学,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对已经就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跟踪服务和信息反馈,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3.2.2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

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专业及综合能力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4]。高校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社交礼仪学、心理学、法律等知识系统培训,全面提升辅导员班主任的职业生涯规划素质与水平。

3.2.3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与用人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是促进大学生积极就业的主要渠道。通过在企业建立专业实习基地,鼓励低年级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提前进行顶岗实习,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同时,邀请著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管、职业生涯辅导专家或者知名学者来学校讲学,定期或不定期地给学生进行就业技巧、企业用人要求、就业心理等方面的辅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构建以“企业班”为主体的校企合作培训体系,通过与广西扬翔集团、正大集团、亚太中慧集团等企业合作创办“扬翔班”、“正大班”和“亚太中慧班”,邀请企业管理干部来校培训。同时,学院开展“职场初体验”活动,为已经明确求职意向的大二、大三学生提供暑期实习实践岗位,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环境、岗位职责和工作技能,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明确定位,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质量。

3.3家庭

家庭是学生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时受家庭观念影响比较严重。因此,家长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转变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成长及“高投入高回报”的投入产出观。同时,家长调整自己的心态,为大学生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大学生积极就业,并充分发挥家庭人际关系,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5]。

3.4社会

国家相关政策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政策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国家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农村和基层,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国家对于大学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活动,并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费用;创业资金不足的,可申请总额不超过五万元的小额贷款同时免费提供自主创业培训[6]。从国家层面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保障,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4.结语

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就业压力来源于社会、家庭、企业、高校及学生自身等多个方面,要解决这一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随着国家相关就业政策的实施,家庭就业观念调整,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这些举措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农林院校毕业生应该正确认识自我、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逐步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丽娟,郭志宏,胡凯,朱宁.关于农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150-152.

[2]翁礼成,何宝国,王浩.农科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6(8):63-64.

[3]郝称莉,张泽强.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315-319.

[4]庄桂山.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引导作用[J].中国市场,2014(43):159-160.

[5]大学生择业中的价值观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02):11-15.

[6]蒋欣,徐文琴.大学生自主创业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22):13-15.

作者:胡巧娟 王晓娟 王德光

上一篇:虚拟社区网络传播论文下一篇:老有所养解决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