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必要性论文

2022-04-28

【摘要】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简称MPA,本质上是一种金融调控政策,以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为基础。MPA于2016年正式实施,这种体系的建立对商业银行的市场运行造成一定的冲击。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给出一定的应对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必要性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必要性论文 篇1: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金融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由此促生了银行表外业务,使之产生了与商业银行中的负债业务以及资产业务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而国内外在表外业务的研究中对表外业务创新现状及风险管理探讨较少。因此,文章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表外业务的具体概念进行梳理;探讨银行发展表外业务风险的分类;介绍表外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的意义;在结合中西方银行表外业务数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家宏观层面、商业银行中观层面以及客户群体微观层面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银行创新发展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金融创新步伐加大,银行自身经营结构发生深刻的变革,银行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产生了表外业务,这是银行经营多元化的必然产物。表外业务的飞速发展为银行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同时,也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未知的风险,挑战银行的管理机制。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很好地说明了利益与风险共存,银行管理的创新与机制完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却较快,如何使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这是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中需要不断思考与完善的地方。

1 国外国内研究综述

1.1 国外关于表外业务的研究

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威廉·L.西尔柏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他在对金融创新理论进行研究中取得一些成果并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这篇论文。这一论文对金融创新的动因进行了详细叙述,同时还采用了直线程度模型对金融创新的动因产生进行了详细说明;其中对于金融理论的研究还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凯恩(E J Kane, 1984)提出的管制規避理论;其中派尔(Pyle)在进行的研究中还提出了道德风险假说;在克里斯托福·詹姆斯(J Christopher, 1989)的研究中则提出了比较典型的投资不足理论;除此之外,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德赛(Desai)和考(Kow)共同的研究中提出了特征需求理论,在保莫尔(Baumol)的研究中还提出了竞争市场理论。

1.2 国内关于表外业务的研究

邵维云(2006)在《发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政策建议》中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距离当今金融国际化的形势和商业银行转换经营结构的要求相差甚远,应更新经营观念、加强发展体系、整合资源、创新产品。胡静(2011)在《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外部监管创新研究》一文中通过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巨额亏损事件和世界主要银行因监管不力而造成倒闭及巨额亏损事例的反思,论证了应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加强外部监管的意义。黄成莲(2012)以江西新余为例,指出了表外业务发展中的新问题,如央行信贷没有对各法人金融机构的基层表外信贷业务进行调控,以及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

2 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对比

2.1 科技和创新水平的对比

金融市场中西方发达国家受到先进的科技水平驱动,为金融市场的改革提供了物资条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先进技术在金融市场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大量应用,使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成本不断降低,根据银行业务的自身需求来设计相应的金融衍生工具,这样就可以与全球的金融市场进行紧密地结合,进而可以向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金融服务,这样就大大方便了金融交易。此外,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都有比较专业的创新研发队伍,他们可以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变化,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表外创新金融产品,这样他们还可以在每年的利润中抽取一部分资金用于新技术的研发,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中国与西方国家相比在一定时间内科技相对落后,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技术创新和新的金融产品方面的投入比较小。因为在商业银行中没有设立专门的表外业务部门,并且银行内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着经营资金不足,技术条件落后,此外还存在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

2.2 表外业务产品创新对比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已经创新了表外业务,随后快速发展,种类不断增加。在80年代金融衍生类产品充分发展,这一时期也是西方表外产品创新的高潮期。随着几十年的发展,表外业务和工具的品种丰富,多达1000多种,而且范围十分广泛,从知识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管理、咨询、理财到金融衍生品等业务应有尽有,不仅如此,西方国家的技术相对成熟,而且十分多样化,能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

80年代的时候,西方国家已经飞速发展创新产品,但是在我国对于表外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表外业务的产品种类非常少,现有的产品都是处于低端的业务中,比如传统的结算、代理收付等,这些表外金融业务对银行的盈利贡献非常低。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业务品种单一,大都是在其他国家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模仿与改进,这种状态遏制了金融的创新,导致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等新兴的、高附加值的表外业务品种发展缓慢。

2.3 表外业务收入对比

目前西方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银行所有收入的比例大部分都在50%以上,其中在所有的非利息收入中表外业务的收入占比也超过了50%。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金融市场中逐渐呈现出自由竞争的态势,这也就促使商业银行要积极寻求更多的渠道来实现利润的增长,通过业务的改进来逐渐拓宽经营领域,在表外业务上要不断进行创新发展。通过调查数据可知,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表外业务是金融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交易工具。

3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思考

3.1 从国家层面——加强政策指导与监管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规范银行表外业务。银行表外业务的产品日趋多样,不断衍生新的品种,范围也是不断扩大,也就是说利益与风险共存。从中西方对比中也能看到,金融政策是影响表外业务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要制定相应的表外业务发展政策,引导其发展方向,促进其繁荣发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其操作流程,规避其风险。

营造宽松的环境发展表外业务。从中西方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对比中,可以看出表外业务的迅猛发展需要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然而我国金融市场中所实行的分业经营体制极大地制约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

国家银监部门加强监管防止银行风险。从中西方对比中,可以看出西方金融危机的爆发一定程度是缺乏监管,任由其追求利益最大化造成的。因此,国家银监部门要逐步完善表外业务监管体系,严格按照政策、法律等规定加强监督管理、考核评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银行是否认真落实国家金融政策,是否严格执行金融操作流程,从国家管理层面帮助银行规避风险,获得最大化利益。

3.2 从银行层面——完善制度并加大营销

建立和完善表外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使银行管理制度更加健全,规范业务人员与流程。尽快建立与完善信用评估制度、双重审核制度以及业务风险评估制度等; 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商业银行要及时向金融管理机构汇报表外业务的经营数据,强化交易透明度,便于监管部门进行监督,也能及时发现风险并加以规避。银行应加强自身表外业务内控管理,严格表外业务的内部审核审批手续,坚持表外业务经营的自律制,确保国家风险控制政策和程序、银行自身的风险制度与流程得到贯彻落实。

完善营销策略,加强营销理念与服务意识的构建。在国外对于表外業务都是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在国内却无人问津,这多半是营销环节出了问题。因此,必须树立营销的内涵是服务的意识,要不断提高对表外业务在市场中的营销推广力度。在金融市场中对于表外业务的拓展需要与客户进行密切地沟通与交流,切实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然后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来把金融产品推荐给他们,满足企业的各项需求;同时帮助客户分析自己的财务情况,向用户推荐新的金融产品,从而引导他们的消费。在营销中可以采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手段,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在调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开发一系列差异化的产品,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层级的客户需求。

拓宽营销渠道,提高银行知名度。在巩固现有直销网点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间接渠道, 运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等多重渠道,及时把表外业务产品传递给客户。同时,商业银行应该在市场中开展更多的促销活动,这样就可以在市场中塑造更好的产品知名度,让更多的客户了解企业的产品。

3.3 利用“互联网+”创造新的盈利点

进一步加速电子信息化建设,普及电子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使得各家商业银行要重点发展网络支撑平台,努力发展好代理客户理财以及咨询服务,要加强内部电子运作软件以及硬件环境的搭建,提高效率和质量。

利用电子银行媒介,根据市场需求来开发更多的表外业务。商业银行提供的电子银行业务主要有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以及网上银行等。当前我国的网上银行还简单地将银行柜台复制到互联网上的初级阶段,今后银行功能要转变为财务管理型,与客户的金融需求融合渗透,与企业客户的财务软件实现对接,加强与国际化的接轨程度,真正实现为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的3A服务,最终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提供支持服务。

3.4 培育成熟的客户以激发其金融需求

首先,建立客户诚信体系,确保客户的良好金融诚信,可以有效地减小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其次,向客户及时宣传、介绍表外业务的新产品,寻找与客户的金融兴趣点、利益点的有效衔接,开发潜在客户,增加现存客户的金融产品种类。

4 结 论

虽然我国银行表外业务比西方国家开始的晚一些,但是发展迅速,并且我国地域广、人口众多,为表外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机会。随着我国表外业务与国际的不断深入融合,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也促使银行不断创新表外业务,这既是一个发展的契机,也是一个银行管理规避风险的考验与挑战。要借鉴西方经验与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做好深化银行结构改革,建立健全银行风险管理,不断创新表外业务,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姚先霞.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J].华东经济管理,2005(1):26-27.

[2]邓升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6(6):125-126.

[3]谢启标.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金融论坛,2006(9):49-53.

[4]于春红.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分析[J].商业研究,2004(18):96-97.

作者:魏岚骐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必要性论文 篇2: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摘要】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简称MPA,本质上是一种金融调控政策,以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为基础。MPA于2016年正式实施,这种体系的建立对商业银行的市场运行造成一定的冲击。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给出一定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商业银行 影响分析 应对措施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是针对金融危机研究出的一种体系,这种体系于2010年开始构建,随着后期的不断完善发展,才得以推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应用会对市场上的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跟我国的国情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有巨大联系。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推行对于改善我国的表外业务风险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但提出针对性意见及时做好应对更是规范金融市场的重要内容。

一、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概述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简称MPA,是MacroPrudentialAssessment的缩写,这种体系的建立是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跟合意贷款管理机制的一种综合。

(一)MPA的评估指标体系

MPA对金融结构进行评估时,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及货币政策,其中又包括14项指标体系。在2017年,MPA体系又将表外业务理财归为广义信贷范围,从而加强对金融机构表外业务风险的控制,进一步丰富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内容。

(二)MPA的评估对象

商业银行是MPA的主要评估对象,这种评估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还将村镇小银行、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以及投资工资列为评估内的重要对象。按照评估对象的差别,又将其分为三个层面,即全国性系统重要评估机构、区域性系统重要性评估机构以及普通评估机构。

(三)MPA评估机制

对于评估结构而言,要严格按照评估机制完成对金融机构评估结果的评定,通常分为A、B、C三类,并根据评估结果的差异性对相关机构进行合理的激励或处罚,从而规范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商业银行的主要影响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腾挪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降低、资产配置方式将面临更大的约束、原本的时点管理将变为日常管理以及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将会受到影响。

(一)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腾挪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降低

由于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存款比率监管指标和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匹配现象,导致在每个季度进行评估时,需要进行反复腾挪。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实施可以有效规避广义信贷产生的风险,从而降低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腾挪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二)资产配置方式将面临更大的约束

长期以来,受到金融改革制度的影响,同业业务、债权投资、买入返售以及存放分存款等业务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实施以后,对较多的评估机构造成严重的限制,最终导致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方面面临更大的约束。

(三)原本的时点管理将变为日常管理

通过落实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中的相关内容,央行不必再对信贷额度进行管理,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合理调整,并在月中做好检测工作,季度完成后做好相关评估工作。这种监管评估模式有效降低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四)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将会受到影响

在商业银行运转过程中,同业业务是其从事金融市场业务的重要方面。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推行,对同业业务的管控力度加大,导致商业银行在此方面的业务规模受到影响。通过短期负债对资产进行配置受到的约束力大幅度增加,导致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增加,在竞争过程中,对于融资能力有限、资本充足率不够高的商业银行将会面临淘汰风险。这种体系通过一定的过滤作用将促进银行更加规范发展。

三、商业银行应对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监管的对策

(一)围绕资本充足率强化资本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从2004年起就逐渐建立起了资本管理体系,从此发展方式就开始发生了转变,MPA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对资本进行约束,此时商业银行开始抓住契机,转变压力为动力,将外部监管的压力转化为其内部经营的初始动力,商业银行应树立节约和汇报理念,完善价值导向对资本管理体现的指导,体现出资本在风险加权资产中的优化和约束作用,以此满足业务发展和监管的要求。

(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夯实基础业务

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应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夯实基础作业的基础目标,始终以融资为最稳定的低成本负债,货代为收息率高、带动效应最强的资产业务为基础,来体现商业银行主要业务以及服务实体的重要能力。在MPA对信贷增长、控制资产结构的影响下,商业银行要清晰额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不能随意扩大或改变自己的主要业务渠道,应继续坚持把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作为其主要业务来发展。

(三)根据价值目标统筹广义信贷管理

广义信贷管理具有项目数量多、设计面宽泛等特点,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也基本上都有所关联,实际管理中需要商业银行根据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对表内外资产进行统筹管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对信贷项目进行汇总监测和统一管理。同时还需要建立资产价值导向框架,根基资产占用及回利情况,确定资产摆布方案,通过其经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随时进行动态管控。

(四)确保稳健经营前提下推动创新发展和多元化经营

商业银行在保证其经营稳定的前提下,应多元化发展,围绕客户需求,创新发展,不断提出客户需求的新型融资和根據资产配置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新型产品体系,提高给客户更多的优质服务及有效价值。将多种产品进行整合拓展资产业务体系,在基础业务上推动新产品和创新服务,不断推出银行附加收入产品,改变优化营业收入的结构。

(五)密切跟踪对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MPA体系的发展和应用现在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通过运用发现还需要对评分指标的具体参数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在具体实施中出现的相应问题,应该及时修改。因此商业银行要继续做好基础工作,不断加强监测和测算工作,配合央行持续完善相应改进措施,保证MPA体系发挥更好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推行有利于我国金融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但短期内将对商业银行造成较大压力,甚至这种体系的实施会淘汰部分商业银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应对,同时严格按照体系中的监管要求,采取一定措施优化自身的业务和管理,从而促进商业银行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宏飞.对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认识[J].金融会计.2016(04):112-114.

[2]郑联盛,杨晓晨.商业银行应对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之策[J].银行家.2016(06):78.

[3]管晓明.MPA框架的特点及对中小型商业银行潜在影响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08):22.

作者:高锐钧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必要性论文 篇3:

关于信托公司转型信托银行的研究和思考

当前,整个信托行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尊重信托公司的发展历史和部分信托公司在传统非标领域的经验和能力,同时为防范化解风险,将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纳入表内监管,使信托公司转型成为信托银行,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本文建议可以通过赋予信托银行大额存款功能、允许信托银行进行同业负债和发行金融债券等路径来实现。

随着监管对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的持续压缩,整个信托行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从转型方向来看,一是发展标品信托,二是发展服务信托,比如年金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家族信托以及慈善信托等。标品信托方向,信托公司目前主要以服务为主,主动管理基础薄弱,暂时还很难与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竞争;服务信托方面,上述业务市场规模有限,且费率低,对业绩的支撑度不够。尊重信托公司的发展历史和部分信托公司在传统非标领域的经验和能力,同时为防范化解风险,将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纳入表内监管,使信托公司转型成为信托银行,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什么是信托银行?

信托银行这一概念来自日本。根据日本信托业协会定义,信托银行是除“银行业务”外还开展“信托业务”和“兼营业务”的银行,虽然信托银行业务范围较广,但主要仍以信托业务为主。

日本信托银行的起源

日本的信托公司起源于20世纪初。1905年,日本颁布了《担保债券信托法》,允许几家大银行设立债券担保信托,向海外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煤炭和钢铁等重工业的建设。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主要从事家庭资产管理和投资的信托公司。1922年日本颁布了信托法和信托業务法,正式将信托行业纳入了监管,设立信托公司需要审批并须具备一定的资本实力,并要求分业经营,信托公司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银行业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恶性通货膨胀以及战后的经济瘫痪使得日本的金融体系受到严重损害,信托行业也严重萎缩。194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证券交易法,明确了银行业和证券业分业经营的原则,不允许信托公司经营除国债、政府债之外的债券业务,信托公司的发展路径出现迷茫。信托公司试图通过兼营银行业务来应对冲击,但当时并无相关立法,在日本政府和盟军司令部允许下,信托公司采用了变通方法,先在形式上转为银行,然后再根据《兼营法》兼营信托业务,这样就达到了兼营银行业务的目的。1948年,日本颁布《金融机构整顿法》,对战后日本金融体制进行改革,改组后的信托公司称为信托银行股份公司,简称信托银行。信托公司除一家转化为证券公司之外,其余全部更名为信托银行。

信托银行主要业务

信托银行成立后不久,日本政府于1953年提出了长短分离的金融政策,规定商业银行从事短期金融业务,信托银行以信托的形式从事长期金融业务。此后,日本信托银行进入黄金发展期,其主要信托业务类型有以下几种:

第一,金钱信托和贷款信托。1953年,随着日本经济的重建,企业对设备投资的长期资金需求增加,在长短期融资分离专营以及利率管制的背景下,日本颁布《贷款信托法》,允许信托公司通过发行2年、5年两种期限的金钱信托为企业提供长期融资支持,贷款信托具有利率较高、保本等特点,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信托银行占日本总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接近1/5。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济从此一蹶不振,大量的不良债权及停滞不前的日本经济使银行体系遭受重创,各信托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一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为应对危机,日本开始全面的金融改革,严格分业经营的藩篱逐渐打破,利率自由化的步伐加快,加之零利率时代的开启,贷款信托逐渐退出市场。

第二,证券服务信托。证券服务信托为投资于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此类信托中,投资决策通常由委托人或第三方投资顾问负责,信托公司主要提供受托服务,包括产品设立、账户管理、份额登记、交易、估值、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信息披露及其他服务等。21世纪以来,日本4家主要信托银行分别成立了三大信托托管服务信托银行:日本总信托银行(Master Trust Bank)、日本受托人服务信托银行(JTSB)、信托与托管服务银行(TCSB),并将大部分信托通过再信托的方式委托给这3家机构,后者负责提供交易结算、估值、报告等中后台服务外包以及证券借出、现金管理等增值服务的资产托管服务业务。2018年,JTSB与TCSB换股合并,2019年更名为日本信托服务银行有限公司。日本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4月,日本再信托规模为438万亿日元,接近整个信托行业1034万亿日元的一半,合计持有日本股票市值接近100万亿日元,进入约2000家上市公司十大股东名单。

第三,养老金信托。1959年日本颁布了《国民年金法》,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公共年金制度,同时也积极推动企业年金的发展。企业年金通常由信托银行和寿险公司担任受托人,负责年金设计、计算缴费、监管报备、运用管理等。和寿险公司相比,信托银行的服务经验更为丰富,因此在年金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日本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老金信托余额一直平稳增长。

第四,投资信托。投资信托相当于基金(包括公募和私募),与美国和英国大多采用公司制不同,日本的基金基本上采用信托模式,由投资信托管理公司发起,通过证券公司、银行及其他机构进行代销或直销,信托银行充当信托受托人,承担托管服务等相关职能。20世纪80年代,日本股票市场持续牛市,证券投资信托快速增长;1990年,日本股市泡沫破灭,从此进入长达20年的熊市,证券信托发展放缓;2010年以来,日本股票市场企稳回升,证券投资信托重新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占比最高的一类信托业务。

第五,资产证券化信托。1988年,日本实施巴塞尔协议,为改善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开始通过贷款资产证券化业务压缩资产负债表规模,信托公司作为特殊目的机构(SPV)承担受托人职责。之后,普通企业为盘活存量资产,改善财务指标,也开始寻求通过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多样化融资。1998年,日本颁布了《特定目的公司特定资产流动化法》,贷款和以不动产资产证券化信托快速发展。

除表外信托业务以外,信托银行还从事表内存贷款业务。目前,日本信托协会有4家会员机构,分别为三井住友信托银行、三菱UFJ信托银行、润穗信托银行和雷索纳银行,前三家分别为日本三井住友、三菱UFJ和润穗集团等几大金融集团的信托银行子公司,雷索纳银行为日本第五大银行,直接以商业银行身份获得信托业务资格。上述4家会员机构的业务占了整个信托行业规模85%以上。从收入来看,不考虑以银行业务为主的雷索纳银行,其他3家信托银行利息净收入、信托报酬和服务净收入基本上各占1/3。

我国信托行业向信托银行转型的必要性

当前,信托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关口,赋予信托公司部分商业银行职能以转型为信托银行是解决我国信托公司当下困境的重要路径之一,原因有以下5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解决信托主业不清问题。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是分业经营,信托被认为是与商业银行、证券经营、保险行业相独立的一类金融机构。比如,《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证券法》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保险法》规定:“保险业和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保险公司与银行、证券、信托业务机构分别设立。”2007年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规定:“未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信托业务。”

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都有专属的业务模式,而信托公司的专属业务范围却很小,目前只有银行间市场的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慈善信托业务,这些业务的容量远不足以支撑一个与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相独立的金融子行业。从全球来看,英美是将信托作为一个契约关系来使用的,它们虽然有信托业务,但没有专营信托业务的信托行业;日本有信托行业,但日本的信托行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对使用信托契约的业务都为信托行业专营(比如金钱信托、投资信托、养老金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等)。我国虽然有信托行业,但一直是将信托当成一种契约关系来看待,各类金融机构都可以使用这种契约安排,只是在名称上不叫信托而已,比如商业银行可以以理财来从事信托业务,基金公司以契约型基金来从事信托业务,证券公司等其他资管公司以资管计划来从事信托业务,这使得信托行业的地位十分尴尬。在夹缝中生存的信托公司只好通过融资类信托这种类银行业务来求得生存和发展。

在监管压降融资类业务的背景下,信托行业专属业务缺失的问题再次凸显,在目前很多基于信托关系的业务已被其他金融机构占领的条件下,要借鉴日本模式,将其强行收回至信托公司,已不大现实。摆在我们面前可行的道路是正视信托作为一种契约关系的事实,借鉴英美的道路,逐漸淡化信托行业作为一个独立金融子行业的观念,将信托公司转型为可经营信托业务的银行机构。

第二,规范融资类业务的需要。与日本及美国的信托公司发展类似,我国信托的起源与发展基于经济发展的投融资需求,为了能够吸引投资者,过往信托公司对于融资类信托基本采取了刚性兑付的经营策略,以此保证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投资者对融资类信托产品刚性兑付的预期也尤为突出。在刚性兑付的背景下,融资类信托业务并不是信托公司真正的表外业务,从风险承担上实质是由信托公司承担信用风险的表内业务,但未按表内业务进行资本约束,业务逻辑错位,融资类信托的规模快速增长和风险爆发引发了信托行业的风险。

日本对于贷款信托采取了附加保障本金补充合同的法律制度,要求信托机构从信托收益中提取相应的准备金,同时还适用于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实际上是将贷款信托回归表内实现风险监管约束,也达到保障投资者利益的目的。针对融资类信托业务转型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关于贷款信托制度的安排,客观尊重信托公司的发展历史和部分信托公司在传统非标领域的经验和能力,允许信托公司转型为信托银行,将此类信托贷款业务回归信托公司表内,结合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各项监管指标加以管控,遵守巴塞尔协议和宏观审慎原则,实现与银行信贷监管统一监管尺度,提升信托业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第三,信托行业防范化解风险的需要。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末,中国信托业风险资产规模为6431.03亿元,环比增加660.56亿元,增幅11.45%。2020年末,我国信托行业融资类规模为4.8万亿元,随着房地产调控的不断收紧,风险可能不断积累和暴露。2020年以来,先后有多家信托公司被接管或重组,未来不排除更多的信托公司需要清理。随着融资类业务和通道业务的不断压降,信托公司自身发展空间受到持续压缩,自身盈利能力和风险消化能力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信托公司经营前景不明朗,缺乏可持续的经营模式,也使得信托公司牌照价值大大下降,社会资金参与信托公司重整的意愿降低。从化解信托公司风险的角度考虑,需要为信托公司打开新的业务方向,允许信托公司向信托银行转型,增强其内生的风险化解能力,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参加信托公司的风险处置。

第四,服务信托发展的需要。从海外信托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证券服务信托是一类重要的服务信托业务。日本的再信托如此,美国也是如此,根据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统计,2019年末,美国信托业务中,证券托管和保管规模约110万亿美元,占信托行业约130万亿美元总资产的85%,托管服务业务为美国信托行业创造的总收入约为193亿美元,占全部信托收入的54%。

目前,我国部分信托公司在证券服务信托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商业银行和券商托管业务的“弱托管”相比,部分头部信托公司的证券服务信托体现了“强托管”的特点,在投资监督方面经验丰富,在账户开立、估值核算、信息披露等方面服务更深入、覆盖更全面。

虽然信托公司具有丰富的托管服务经验,但与银行和券商相比,客观上还受到极大制约。银行和券商在托管领域各自有天然的优势,银行具有掌握资金账户,而券商拥有交易通道。受分业经营限制,信托公司两者都不具备,目前并无任何一家信托公司取得托管资格,信托公司主要通过产品创设担任名义管理人来实现托管功能,这会增加资管产品的嵌套层数,在资管新规限制多层嵌套的背景下,信托公司证券服务信托业务空间大大受限。信托公司向信托银行的转型,可以获得掌握资金账户的能力,拉平与商业银行在托管业务领域的差距,有利于获得托管资格,从而促进服务信托的发展。

第五,信托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需要。客户资金账户是财富管理业务的起点,也是财富管理业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由于只有商业银行掌握资金账户,金融行业的任何客户,不管是证券、保险、基金,还是信托,首先必须是银行的客户,银行也成为金融产品销售的最重要的渠道。财富管理不单是金融产品的销售,而是一种针对高净值客戶的综合金融服务,在分业经营的背景下,准确地说应该是综合金融服务顾问,而只有掌握资金账户和支付功能的银行才是天然的综合金融服务顾问。处在核心地位的银行,才拥有对客户财富配置最全面的信息,才能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顾问方案,而其他金融机构,不管是提供交易通道的证券公司,还是提供资管产品的银行理财、基金、信托、证券公司以及提供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都只有部分信息,后者往往只能提供产品,其财富管理业务大多只是产品销售。目前,信托公司的财富管理就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几乎所有信托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管理,而只是本公司信托产品的销售,稍好一点的无非是货架更为丰富,能卖一点儿其他公司的产品,差一点的甚至沦为商业银行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的工具,比如部分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等,这并不是信托公司的特例,实际上十多年前银行的“银证通”就差点将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沦为商业银行的交易通道,如果不是监管叫停了“银证通”,如今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也必然成为一个通道业务。目前,信托公司已有一些客户基础,赋予信托公司存款账户和支付功能,有利于信托公司的财富管理的真正转型。

向信托银行转型的路径

将信托公司更名为信托银行

尽管目前我国金融行业仍然是分业经营体制,但信托公司经营存贷款业务并无实质的法律障碍。对信托经营银行业务的约束是2007年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办法》规定:“信托公司不得开展除同业拆入业务以外的其他负债业务,且同业拆入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2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另有规定的除外。”由于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条,经营存款业务因此不存在实质障碍。《办法》规定“信托公司固有业务项下可以开展存放同业、拆放同业、贷款、租赁、投资等业务”,信托公司开展表内贷款业务一直不存在障碍。当然,《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能经营信托业务,由于信托公司转变成信托银行后仍兼营信托业务,如果不修改《商业银行法》,信托银行不应该等同于商业银行,因此需要在业务范围和条件上有所区别,在名称上也应与商业银行有所区分,建议按日本经验称作“信托银行”。

赋予信托银行大额存款功能

信托公司转型信托银行后,一个重要的新功能是能吸收存款。考虑信托公司现有融资类业务的现实,建议对信托银行存款来源不设地域限制,但在存款门槛上设定一定限额,比如50万元以上,主要针对个人高净值客户和机构资金;在利率方面,允许其按照市场资金松紧程度自主定价,这也可以作为存款利率市场化的一个突破口,符合存款利率市场化“先大额,后小额”的政策方向。此外,银行存贷款业务和信托业务要做到账户独立、风险隔离。存贷款作为表内业务,要按照银行的监管标准,缴纳存款准备金及存款保险,采用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和风险进行严格管理。而对于信托业务,则应回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本源。

允许信托银行进行同业负债和发行金融债券

允许信托银行开展银行存贷业务就必然需要短期头寸的调剂,因此需要放开同业拆入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20%的上限,比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监管要求来进行监管。

同时,为提升信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增强信托公司服务国家战略和小微企业的能力,建议适度放开信托公司发行金融债,降低负债成本。现行法律法规支持信托公司经批准后发行金融债券,只是实务中尚未有信托公司获批。根据《信托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规定:“信托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次级债券及依法须经银监会许可的债务工具和资本补充工具,应当向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提交申请,由银监分局或银监局受理并初步审查,银监局审查并决定。”

赋予信托公司账户管理、支付结算功能

基于存款业务,转型信托银行自然衍生的功能是账户管理和支付结算功能。根据1997年出台的《支付结算办法》第六条:“银行是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由于存在“另有规定的除外”的口子,信托银行开展支付结算业务,也有法律政策空间。

审慎试点、逐步推进

为避免向信托银行转型可能出现的风险,可以采取试点探索的方式。建议在信托业内确定2~3家资本实力、风险控制能力强的优质信托公司开展试点,将其改制为信托银行。在试点公司的选择上,应结合公司治理、资本实力、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控能力等方面予以综合评定。经过2~3年的试点运行,及时总结分析试点信托银行的阶段性成果,根据运行效果逐步推广,实现信托银行的全面转型。

(尹小兵为华润信托办公室副主任。本文编辑/秦婷)

作者:尹小兵

上一篇:项目管理下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下一篇: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