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构论文

2022-04-27

摘要:国际信用无疑是一国企业实践全球经营的柔性资本,具有经济性。我国众多出口企业在追逐世界市场份额过程中却因信用不足而受到一定的阻制,需要通过政府动员、法律规制、企业自律和社会中间层监管等途径,促使我国企业增强可持续全球经营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构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构论文 篇1:

论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风险指标体系建构

摘 要 企业信用尤其是中小企业信用缺失已成为影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商业信用缺失导致经营环境和金融环境恶化;管理失信行为造成管理效率低下;质量失信行为引发假冒伪劣,浪费严重。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的关键是要确定信用评价风险指标体系。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指标来评价其财务风险,使其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并且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了解自身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一般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信用评价 指标体系 建构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发展状况

1、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 在中国,虽然诚实守信始终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备受推崇的美德。但是,由于中国近代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信用经济发育较晚,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建国后又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真正的社会信用关系十分淡薄,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的培养。加上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导致社会上信用缺失行为盛行,使得很多企业对于信用关系其生死攸关的重要性体会不深、认识不足,社会上没有树立起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信用的失衡较为社会普遍。

2、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内部普遍缺乏信用管理制度,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的现象频繁发生,因对合作客户的信用状况缺乏了解也使许多企业受骗上当,导致经济纠纷案例时有发生。

3、我国信用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目前我国,信用社会中介服务行业发展较为滞后。虽然也有一些为企业提供信用服务的市场运作机构(如征信公司、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调查机构等)和信用产品,例如信用调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但不仅市场规模很小,经营分散,而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导致了企业的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评估,市场不能发挥对信用状况的奖惩作用,企业也缺乏加强信用管理的动力。

4、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企业和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的开放和市场化运作是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许多国家通过相应的法律或法规对信用数据的开放做出明确规定。我国在征信数据的开放与使用等方面立法不健全,政府部门和一些专业机构掌握的可以公开的企业信息没有开放,征信和企业信息获取难。

二、我国中小企业开展信用评价的意义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信用评价,切实解决其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自己的社会公信力,获得进入融资市场的“信用身份证”,架起融资者与筹资者之间的“桥梁”,并可避免多家银行对同一企业重复评价。

1、有利于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与商业银行的长期信用关系。有利于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与商业银行的长期信用关系,在中小企业需要融资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快速、便捷地了解到企业的信用状况,从而在短时间内决定是否为该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减少中小企业融资时间,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

2、是为中小企业经济交易提供便利。信用档案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了解对方企业,增强企业间经济交易的透明度,从而帮助企业选择信誉好的客户进行交易,对风险客户提早进行防范。

3、是信用记录好的企业,不仅可以在市场中获得良好信誉,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多的银行支持。信用记录好的企业,不仅可以在市场中获得良好信誉,而且还可以获得更是多的银行支持。如果中小企业一直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银行不仅会缩短贷款时间,而且还会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是否需要提供实物财产抵押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信用档案的建立已经使很多企业在没有实物财产抵押的情况下,凭借良好的信用记录获得了银行提供的信用贷款。

三、我国目前应当确立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制

笔者认为,目前我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模式应当“建立健全由市级政府成立主导、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信息共享的多方位的、综合信用评价体系”。信用评价应由市级人民政府组织成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委员会,引导中小企业增强信用观念,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状况,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而推出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制度的模式。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委员会由地方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组成,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任评委会主任和副主任,评价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中小企业局。信用评价充分依托现有的金融部门信贷登记评价及授信体系,工商部门年检及重合同守信用评价体系、税务部门纳税评价体系,以及质量监督和劳动等政府职能部门掌握的企业信息资源,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采用基本指标和辅助指标千分制标准,以基本评价指标得满分为信用优良中小企业先决条件。市中小企业局受理本市信用优良中小企业的申报工作。

四、我国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指标体系建构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任何企业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都面临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不仅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损害性,同时还具有风险与收益的对称性。即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可回避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l)财务风险识别。即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类;对各种风险暴露情况及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辩识; (2)财务风险测量与评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包括对财务风险的大小进行测量,对有关财务风险数据,采用数学方法及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类财务风险的大小进行具体量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借助于风险评估方法和有关模型,对财务风险因素作出具体评估,以便为财务风险决策提供依据; (3)财务风险控制与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以监控财务风险和化解财务风险为主要核心内容的风险控制过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包括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企业人财物、供产销等各有关环节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监控,并为改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行为,以便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的测量与评估、财务风险的控制与化解三个方面。

而要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这三个方功能,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指标来实现的。

(二)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风险管理的指标体系。

1、财务指标体系。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指标来评价其财务风险,使其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并且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了解自身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一般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财务指标,国内外都有很多的研究,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对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财务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偿债能力:中小企业的短期债务风险较大,可能会给企业的营运带来危机。用于评价中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2)资金周转能力:中小企业资金周转能力是指企业资产投入与其收效的对比。评价中小企业资金周转能力的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3)盈利能力: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增加企业盈利,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可以体现企业财富的增加,一般来说是越高越好,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4)成长能力:中小企业如果能够保持销售收入的不断增长,就会拥有足够的能力来进行再投资,扩大其生产规模并且提升技术能力。因此在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它的成长能力,这方面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5)现金能力:中小企业经营现金与流动负债以及总负债的比可以很好地体现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中小企业只有拥有较高的经营现金负债比率,才能保证到期偿还债务,才能使其企业正常运转,所以要关注中小企业对现金的运用能力。中小企业现金运用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总负债比、经营现金主营业务收入比、经营现金总资产比。

2、评价中小企业的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对企业财务风险状况的一种直接的评价,但财务变量在财务风险评价中又有一定的缺陷:第一,财务指标数据来自于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未必能对公司财务状况给出公正和真实的信息;第二,同时企业年度报告的披露相对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有滞后性;第三,财务数据是种概括性的指标,不利于指导管理行为;第四,在高科技企业中,无形资产是其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是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却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很多的国内外的文章已经研究表明非财务因素对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合理评价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一定考虑多方面的非财务因素。相对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更具有前瞻性,它含有更多地指导管理实践的决策信息,为管理者提供更加实际的贡献。

笔者认为影响评价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非财务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董事会:①董事规模,有些研究认为规模较大的董事会比规模较小的更具优势,因为规模较大的团队拥有一个多方面经验与信息交流的平台。另一些研究认为较小规模的董事会较为容易控制,具有更有效的控制机制,而较大的董事会不易管理;②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内部董事因为工作在公司内部,决策时易受主观意向影响,而且决策可能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如果公司设立外部董事,就会使其监控功能得以发挥; ③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状况,有研究认为若公司的董事会领导结构为两职合一,虽然有利于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却使得公司的利益不一定有充分的保障。 (2)审计意见:审计意见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是一个重要的信息。(3)企业生命周期:对于成立时间较短和较长时间的中小企业而言,都是不容易陷入财务困境的。因为当中小企业成立时间较短时,虽然规模较小,但其仍处于研发阶段,还没有到转化为成果的阶段,所以不易出现财务风险。当中小企业成立时间较长时,经历了前期发展的考验,资产规模较大,管理制度化水平较高,经营比较稳定。而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期时,相对会比较容易出现财务风险问题。 (4)人力资本:已经有研究表明,从事技术及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率、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无形资产,这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有一定的影响。故笔者建议采用上述两个非财务指标来评价人力资本对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5)新产品研发费用的投入:中小企业一定要确保新产品研发费用的投入,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有效地抵御财务风险,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 雷晓敏,宋家顺,徐峰岩. 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模型指标构建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 2008, (01) .

[2] 周素萍. 中小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综合模糊评价[J]. 统计与决策, 2007, (14) .

[3] 谭中明.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应用[J]. 农村金融研究, 2007, (06) .

[4] 樊元,杨立勋,刘敏.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运行模式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

[5] 赵介箴. 浅议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构成[J]. 甘肃科技, 2006, (09) .

[6] 雷晓敏,宋家顺. 衡量企业家信用的财务指标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 (11) .

[7] 葛荣晋. 企业家信用资源的积累与运用——古代诚信之道与企业信用管理(一)[J]. 石油政工研究, 2003, (06) .

[8] 徐林颖. 加强信用评价 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J]. 商场现代化, 2007, (24) .

[9] 程云喜. 中小企业信用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08, (04) .

作者:陈华焰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构论文 篇2:

国际信用:被忽视的出口软竞争力

摘要:国际信用无疑是一国企业实践全球经营的柔性资本,具有经济性。我国众多出口企业在追逐世界市场份额过程中却因信用不足而受到一定的阻制,需要通过政府动员、法律规制、企业自律和社会中间层监管等途径,促使我国企业增强可持续全球经营能力。

关键词:全球经营;国际信用;缺失;途径

一、 引言

国际商业信用不仅是一种信誉和荣誉,也是一种国际范围内不受限制的社会资源,是企业全球化发展的一种柔性资本,具有经济性。高认可得商业信用从内可以促使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获取经济规模、树立积极形象,从外可以提高客户合作意愿,强化客户忠诚度。

随着企业出口产品、服务、项目的增多,作为柔性竞争力的国际商业信用却表现出与出口前景不相匹配的相对缺失。恰当分企业信用不足的原因、危害,寻求化阻途径,是企业全球经营战略的必审问题之一。

二、 我国企业国际信用缺失原因及其危害简析

据统计,我国因企业信用缺失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 855亿元,占全国GDP的10%~20%。企业的国际信用不足甚至缺失已经危害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企业和社会的巨大损失,观其因,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国际信用水平度总体水平偏低。在入世后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热情会解放出来,短期内的无序竞争将更加恶化。在出口主体增多、出口机动性增强而信息和操作可控性降低、市场规范和法律制度不完整的情况下,一些出口企业不守商业信用,毁约、违约、欺诈性签约、假冒伪劣等问题时有发生,致使外商对我国企业、特别是对制造企业的信任度不高,最终使国内、国外的商界处于高度戒备和严重不信任状态。

2. 产品质量的国际信用度不高。

首先,产品质量管理松散。主要表现为出口企业在获取国际质量认证的环节中还存在不少弄虚作假的行为。虽然意识到ISO国际质量认证在市场上的高认可性,但部分企业仍是通过非正规手段取得质量认证,既严重影响了各类认证的公平性及权威性,同时掩盖和纵容了众多国内厂商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问题。

其次,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依然严重。我国某些企业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对内偷税漏税,对外制假造假,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俨然成了“世界造假工厂”。假冒伪劣产品从商品零售市场的大肆买卖,到批发市场的公然交易,随处可见。此外,有的不法外商和国内企业以OEM的名义协同造假,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大规模采购,再通过出口代理联合运假,如此种种,也鼓励和刺激了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3. 信用工具的限制。交易新技术一方面催生新的信用工具,另一方面又限制了信用工具的使用。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金融工具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市场交易者发行大量的债券、股票、商业票据和其他证券,各种信用工具铺天盖地,投资者一时难以辨认。加之大量跨国、跨地区的商业诈骗时有发生,造成信用环境不稳定,致使出口经营者不肯轻易采用现代信用交易工具,甚至还存在着出口商只采用“现款现货”的原始交易手段而不敢采用信用证、只相信面对面白纸黑字签合同而不使用电子邮件的情况。另外,经营者自身的水平也是限制信用工具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些专业生产集聚地,许多企业经历的都是由一家一店过渡到一摊一厂的轨迹,一贯依靠内部管理和熟人管理,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再加上缺乏通晓国际商业规范和信用管理人才,因此不愿也不敢使用国际通行的信用工具。由此一来,交易双方不得不在许多细节上表现谨慎,既增加了谈判、信息搜集和合约监管成本,又增加了双方的摩擦和冲突的可能性,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效率。

4. 品牌缺失抑制信用提升。消费产品一旦被确立为品牌,就超越其物理的特性,而带有某种象征性,商品于是被予以“图腾化”,显示出与其他同类商品不同的符号价值,而这部分价值却往往高于其使用价值,构成企业利润的重要部分。在当今品牌竞争中,消费者在产品质量、款式、功用各方面差别不大的情况,其购买和消费的牵引力往往就是品牌所蕴涵的符号价值,品牌已经成了企业综合竞争力在信用上的最聚焦的体现。就目前来说,由于我国企业经营者缺乏长远发展理念,生产销售和管理上的短期行为严重,没有认识到以知识、科技作为竞争核心的关键性,过分依赖于传统的成本竞争理念,难以在世界上塑造出高知名品牌、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大部分的企业不能利用产业转型的时机实现经营上转变,不得不停留在低层次、低附加值的层面上艰难竞争。

三、 提高我国企业国际信用的途径

途径之一:政府引导社会信用整体塑造。要很好的治理信用风险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但更强调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该是“推动、规范、监督和服务”。政府要充分利用其管理职能,引导企业有序参与国际竞争,在内外搭桥的过程中,努力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信息政策咨询和帮助,联合组织和企业组织研究有关国际信用的问题。

通过政府支持,企业可以更快融入国家的信用体系、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相关实务、解决贸易信贷和纠纷问题。因此,从国家的层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信用体系,有利于优化我国的投资和贸易环境,降低社会和企业的交易成本和风险,促进对外开放,扩大信用交易规模。

途径之二:规范产品流通秩序。我国各大城市在促进本地产品出口过程中,形成了众多各类型的外贸批发交易市场,产品销售辐射全国和海外,充当着重要的对外交易窗口的角色。但是,在部门利益的驱使下,市场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利益,放纵和包容不法商家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使一些市场成为专门销售低质量的假冒名牌产品的集聚地。要规范交易市场秩序,维护健康的商品市场形象,需要突破地方单位的保护势力,破除他们之间的利益链。国家工商局消保司商品消费保护处处长李振成说,无论假冒国内还是国外的产品都要取缔、特别是要保护外国商品的品牌和他们在中国的合法权益,必须依赖企业和个人的自律,以及政府、工商组织的协同来实现。

途径之三:用法的手腕规制交易主体。法律法规的确立和健全是社会信用制度及其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保障。没有法律确立统一的市场规则,市场和经济都会陷入混乱,因此市场经济就必然会提出完备法制、实行法治的要求。市场经济为法制经济和法治经济之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立的。法律产生于商品交换,商品交换依靠法律这个基础,这就是商品交换与法律相互关系的辩证法。只有在法律保障下的经济治理秩序,才能使经济发展更为有效。

从法律的角度治理企业信用风险实际上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保障债权企业的合法权利;二是对有违反信用行为的企业进行惩罚。因此,要规范国际国内市场的经济行为,就必须完善《对外贸易法》和各种涉外经济贸易相关法律,严厉打击伪造、变造、买卖进出口原产地证明、进出口许可证的不法行为。为了防止企业内生的经济投机、外在服务制度的缺陷,还要完善《合同法》、《质量法》、《票据法》、《海关法》、《竞争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使之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现状。在加入WTO后,我国经济法所面临的是使国内法与国际法接轨。

途径之四:完善企业征信,矫正信息非对称分布。造成企业国际信用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交易主体间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破坏自由市场的重要的因素。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劳夫等人就是因为对“非对称信息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国际经济行为中,这种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强化了各交易主体的“匿名性”,就使得有的交易主体利用单方的信息优势,优先选择一次性博弈,实行不诚实交易。

建立企业征信系统是消除交易信息在交易主体两头分布不对称的必要措施,可以把企业的信用信息记录转化成了矫正信息不对称的工具,促使企业选择重复博弈,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同时,对外可以使国外的采购商或其他交易体及时了解我国企业的信用情况,促进成交,对内有利于我国企业了解和更新外国商家信用状况、国外市场走势,减少企业决策损失,避免交易全程信用风险,加快企业稳健的国际化经营步伐。

途径之五:凝聚社会中间层监管力。首先,建立行业(商会)协会,鼓励行业自律社。会中间层主体包括社团类主体、交易中介类主体、经济鉴证类主体和经济调节类主体,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公证处、工商业团体等等,它们一起发挥着维权、自律、行业内制裁等基本职能。其次,培育信用市场,扶持信用服务中介组织,逐步实现社会征信机构的市场化运作,形成社会联合征信机制。市场化运作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受社会有需主体委托,对国内外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查、分析和评估,为其提供信用调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服务,弥补市场主体单方信用信息掌握不足的缺陷。再次,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担保机构,既可以保证出口商安全收款收汇,增加出口信心,也可以通过担保公司、国际保理协会来实现本国与进口国(地)的信息交换功能,构建流畅的信用担保和沟通渠道。

四、 结语

良好的国际信用是企业无形的竞争资本,信用建设理应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之一。实际上,在我国制造企业集中化以及专业经济镇迅速崛起之时,单体企业的信用缺失,会导致该行业、该地区整体国际信用的破裂,造成长期、连续的行业和地区经济损失。出口企业要实现健康、乐观的全球经营,必须要把树立良好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和企业“口碑”意识作为增强产品和服务国际竞争力的一种策略。在各社会中间力量的共同监管和推动下,企业需要及时摈弃对国际信用的漠视态度,加深对信用文化的理解、加强对信用技术的建构,对内提高国际信用管理水平,对外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最终获取持久的全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编.2004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蓝皮书.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27.

2.石晓军,陈殿左.信用治理:文化、流程与工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9,80.

3.马洪,王梦奎主编.2003版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390.

作者简介:王绪朗,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教授;唐欢庆,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硕士生。

作者:唐欢庆 王绪朗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构论文 篇3:

提高现代企业财税管理水平的策略分析

摘要:我国近几年来对企业税收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加大对企业税收的优惠,尤其在疫情大背景下,中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和延缓,都为企业的生存提供了保障。但企业想要抓住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除了企业自身创造的社会经济价值,企业财税管理也是必不可少。本文从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探讨几点提高现代企业财税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税管理、提升策略

引言:

财税管理是企业运营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经济价值,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中,都少不了财税管理。而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代企业要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保障企业长期平稳发展,就要对自身财税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时,如何提升财税管理水平,改善企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成为了现代企业最需要关注的热点内容[1]。

一、现代企业中財税管理的重要性

对现代企业而言,充足的资金流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部分,资金雄厚的企业,其抗风险能力更高,经济效益相对更大。而如何处理流动资金,加强对企业财务成本和税务统筹的管理,尽可能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保证企业资金链不断裂,加强企业抗风险能力,这些都需要拥有更先进、更有效的财税管理工作。政府“互联网+税务”计划的实施,也为企业财务工作带来的更多新的变化。企业财税管理人员要适应互联网时代,主动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通过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从财务报表、客户信息等多方面提取财务信息,优化财务管理活动,促进财务监管系统的完善。在我国税务实行营改增政策后,减轻了企业的税收压力,但也需要企业相应对财税部门工作做出调整,如果想要更好地适应营改增政策,企业就要优化自身管理和运营结构,让财务管理和生产运营体系协调工作,共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由此而言,现代企业必须要对财税管理做出一定的改善和提升,让财税工作更适应自身的发展情况,才能保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现代企业中财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现代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中,管理层对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在进行财税信息收集和整理时,仅仅考虑到财务上的收支情况,而没有注意到企业税务的变化和风险隐患,对税务政策不够关注。现今,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税务征管系统得到了统一,税务机关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税务纠察工作,大大提升了国家对企业税务的监管能力,这就对企业税务工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管理人员稍有不慎,就容易增加本企业的税务风险;其次,国家信用系统的完善,也使得企业信用记录变得更为重要,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一旦企业发生失信行为,就会大大增加企业的财税风险,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失信行为也会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下降,消费者更容易流失。因此,企业必须提升风险防范意识[2]。

(二)财税管理人员水平不足

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国家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都对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水平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现代企业财税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还要熟知税务相关法律法规,拥有一定的税务信息敏感度,能从各方面采集相关信息并有效筛选,随时关注本企业的税务风险及财务情况,能及时发现潜在的财税风险。但现阶段许多中小微企业还存在着“家族式管理”的现象,企业管理人员将财税管理交给自己亲近的人,导致一部分财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对政策不够了解,也很少积极参与专业培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财税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税系统的可信度。

(三)财税管理体系落后

现代企业在建构财税管理部门时,对财税管理没有制定统一的执行标准,也没有明确财税管理人员的职责内容,这种管理体系在从前市场监管不完善、不透明时尚且存在一定风险,在我国对企业税务监管力度加大的当前,更容易加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容易产生职责混乱,出现操作失误,严重影响企业财税工作的正常运行。部分企业中,财税管理依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模式,没有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不仅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拖慢了财务工作的速度,影响财税信息的及时交换。

三、现代企业财税管理水平提升措施

(一)强化风险意识

要加强财税管理风险防范,就必须建构完善的财税管理风险防范体系。企业应当注重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财税管理部门要注意与生产运营等其他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沟通,保证财税部门能掌握最新的财务收支情况,以此作为评判企业财务风险情况的基础,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策略,及时发现并处理财税管理中的问题,通过已发生的事件吸取工作经验,提升抗风险意识,保障企业的财税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企业要建立财税风险预警机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企业财税风险,及时预防和排除风险隐患,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生产[3]。

(二)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组建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保证企业财税管理工作顺利的关键,因此,企业要重视财税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建立专业独立的财税管理部门。而面对全新的市场环境和税务政策,财税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和认知,保持对市场和税务信息的敏锐性,主动了解和认识财税相关政策信息。积极参与专业培训,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企业也要为财税管理人员提供足够的发展平台,让财税管理人员和企业共同发展进步,促进企业财税管理水平优化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三)更新完善税务管理体系

要想完善财税管理体系,让企业在财税管理上更加方便快捷,一方面,企业要明确规范财税管理的工作流程和管理人员工作职责,避免管理人员因职务不明产生财务上的错误和纠纷。加强财税管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让财税管理人员能充分理解税务相关政策,强化纳税意识,制定完善的财税管理方案,让财税系统更清晰透明,避免出现税务的瞒报、错报,从而影响到企业信用记录。另一方面,企业要重视发票的管理,发票是企业进行账务审计的原始凭证,也是国家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的重要依据。拥有完善严格的发票审批制度,可以加强对纳税者的监督,强化企业的会计审计管理,做到以账管税,财税管理系统更加便捷和透明,同时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在合理范围内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各中小微企业抓住时机进入市场,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国家机关为保证市场的稳定和公民权益,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各项税收政策,企业如果想要在市场中长期稳定地进行发展,就必须建构完善的财税管理机构,提升财税管理水平,规范财税管理工作,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才能保持自身市场竞争力,让企业进入良性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任德梅.浅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J].市场周刊·理论版,2020(32):1.

[2]王佳.浅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J].财经界,2020(29):2.

[3]彭方平.提升现代企业财税管理水平的途径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2020(23):2.

[4]杨荣.新形势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财经界,2020(24):2.

作者:旷盈

上一篇:供应链与现代物流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自主创新因素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