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论文

2022-04-19

【摘要】文化是高校的命脉,将文化的因素合理的融入景观环境中成为现代高校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新老校区间的文化传承,并充分融合地域文化及学科特色。本文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为实例分析,阐释当下校园景观中的文化的表达方式及景观元素的结合。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论文 篇1:

从环境心理想到的校园文化景观设计

摘 要: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当代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正发挥着明显的主导作用。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被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渗透和包围着,人和环境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此种情况下,以人与环境为核心的校园景观设计,从内容和方法上必须根据现代人们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探索新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环境心理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 理念

一、信息社会的环境心理特征

从目前社会发展的情势上看,信息社会的环境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一是拥有高新技术能够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的人才,这类人才具有推动社会的发展并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二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等的不断普及,促使着社会社会环境正逐渐向高度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虚拟化的人造环境发展;三是在信息化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距离远近已经不成为人们沟通的主要障碍。网络电话、微信视频、手机等的出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了人们之间的沟通次数和效率。四是由于各種环境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及发达的通讯设备以更快捷的速度给人们提供着各种刺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个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个人空间、人际距离以及人的行为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环境心理的角度上看,一个社会时代的环境因素对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每个时代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例如在农业时代,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往往表现为比较保守、做事效率低下、比较悠闲散漫的特征;而在工业时代,人的行为往往表现为生活工作节奏比较快、工作效率比较高,思想比较开放等特征;而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行为表现出效率更高更快、信息共享、生活工作节奏更快、思想更加开放等特征。因而,人们在心理情绪上常常表现出焦虑和恐惧,人们享受生活的乐趣被剥夺了。因此,环境景观设计就应当把减少人的疲劳和压力,最大限度地寻回人们的心理“诗意”和“个人空间”加以考虑,为信息社会的环境设计增添更多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景观。从高等院校的人群来看,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特点,自我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个体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的愿望以及个体在集体中的存在感与归属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交空间,通过对各种社会活动的参与,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感情和提高集体精神。教师对环境同样存在需求,主要体现在课间与课后休息时间上的需求;校园内与学生和其他同事的交流需求;以及教师自我进修与培训的需求。在学校校园里面可以设置可提供休息和交流的空间,比如在学校楼道设置长椅或者休息交流室等。

二、信息社会环境下的校园景观设计理念

校园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校园景观要具备两种属性,第一种属性是自然属性,它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形态内具有一定的可感觉因素,是较为独立的并易于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第二种属性是社会属性,这些景物必须拥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具有观赏作用以及改善环境和使用的功能,可以通过景观的内涵,将人们的心理反应,比如通过一定事物促使人联想起来的意境,能够使人产生一定的景观效应。所以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一些人文因素和特色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首先是整体性原则。高校在办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往往会积淀一定的校园文化,要用景观的作用将这些文化表达出来,保持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内涵的高度统一,使校园环境形成整体的美感。二是特色性原则。就是高校在办学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成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放入到景观设计之中,使校园景观呈现出有别于其他院校的独特的气质。三是朴实性原则。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因此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上也要体现学校的特色文化,设计一些能体现本校园文化的标志性景观。景观在设计上要富有深刻的内涵这对于师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景观设计不应过分追求华丽,而应以素雅为美,体现出朴实、恬静、超然物外的文化氛围。四是艺术性原则。根据校园内的自然环境,如各种建筑群体、专业特色主题文化以及办学宗旨等,站在艺术审美的高度,综合运用各种艺术语言、警句、雕塑、山、石、水、草、树、木等,创作出更有内涵、更有深度的景观形象,充分体现校园人文文化。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践中使我认识到,校园景观设计除了应坚持上述四个基本原则之外,还应遵循以下五个思维模式。“生态化设计思维”模式一直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热点。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化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剥夺,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存在。在以“生态化设计思维”模式进行景观设计时,第一是要把当地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给予的启示融入到设计之中;第二是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尽量避免对自然条件的影响;第三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第四是尽量保护不可再生的资源;第五是大量应用绿色科技、绿色能源等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种景观元素进行的设计,是一种多目标的设计,为人类的需要,也为动植物的需要,为生存的需要,也为审美的需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环境整体优化。

“人性化设计思维”模式就是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仅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迁就人们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要让人和景观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与融合,以展示对人的物理层次的关怀。其次是在设计细节方面,要使景观体现对人的心理层次的关怀,要让人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此景情有独钟。要让人触景生情,还要使“情”升为“意”,使“景”升为“境”,即“境界”,达到情景交融,成为感情上的升华和结晶,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运用新材料新技术设计思维”模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技术支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考虑把各种新型材料、新型工艺等高科技产品放入到景观的设计之中,以满足人们追求时尚追求科学的心理需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润物无声。要重视校园文化景观的育人作用,将院系学科文化建设和校园景观建设相结合,将建筑与环境相结合,将校园空间与城市景观相结合,创造出浓郁的人文环境,建设独具特色的空间感受和文化氛围。通过景观体现深遂的文化内涵,提高人文校园景观的文化品位。

“以环境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就是要求从长远的观念出发,用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来进行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充分利用环保绿色材料、节能新工艺,减少污染排放,把握好空间利用的效率和弹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空间的浪费,使有限的空间充分发挥其功能,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增加空间利用的弹性,使空间的功能具有可变性。在设计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设计风格,都应坚持和遵循上述四个基本原则及五个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才会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们的设计才能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

(注:具体设计方法请看下篇《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景观设计案例实训》,李田、杨宁、苗苹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2]《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行为心理学应用研究》李理 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6

作者简介:黄小珊,广东文理职业学院艺术与传媒系教师,主攻方向:美术学、艺术设计。

作者:黄小珊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论文 篇2: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

【摘 要】文化是高校的命脉,将文化的因素合理的融入景观环境中成为现代高校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新老校区间的文化传承,并充分融合地域文化及学科特色。本文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为实例分析,阐释当下校园景观中的文化的表达方式及景观元素的结合。

【关键词】校园景观;校园文化;中医药文化

【Key words】campus landscape, campus culture, the culture of Chinese medicine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有“才子之乡”美誉的抚州,新校区位于金巢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昌大道东北区域,设计面积约5.82公顷。设计注重新老校区的文化传承,并着力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在城市景观基质中塑造出独具抚州地方特色的校园环境。

1、现代校园景观中的文化体现

校园文化和精神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体现,“其组成是多样的丰富的,包括学科文化、人文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行政文化、建筑景观文化等”。[1]其中有些文化是内隐的精神层面的,还有一些则是外显的物质性的。外显的物质文化是内隐的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成为学子们学习知识的第二课堂。外显的物质文化往往以学校中的建筑、景观、植物、小品、宣传牌等符号为载体。良好的校园景观环境,滋养着外显的物质文化,体现出深刻的校园文化内涵。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应该怎样表达文化,才能够显示出一个学校的深厚文化底蕴呢,笔者认为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注重新老校区间的文化传承

学校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老的校舍已不能满足教学活动的要求,在城市的郊区开辟新校区的做法渐渐在各大高校中漫延。新校区在选址上往往是在清水绿水间,有着良好的基地环境,但相对交通不便和城市中心相隔较远。“近几年新校区建设中存在着一味求新求大、过分讲究平面形式构图等问题”。 [2]而其中最大的问题,则是新老校区景观环境的割裂,缺少文化传承。良好的文化传承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例如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中将老校区的四个大门柱子,整体搬迁到新校区正门;将老校舍拆下的一些红砖和青砖,在办公楼门前重新组合成了两幅壁画;建老校区时用过的铁磙子也完整地搬运到新校区形成“滚滚向前”雕塑;一直伴随着老校区成长的壁画也搬到了新校区。通过这些具有历史印迹的符号,拉近新老校区间的距离。[3]当然除了通过这种景观视觉的传承和延续,还应注意从听觉、嗅觉、触觉唤起对老校区的联想和记忆。如校园中熟悉的广播声、诵读声,或是在老校区中记忆深刻的腊梅的芳香在新校区中得到重现等都能勾起学子们对老校区的记忆,加深新老校区的文化传承。

1.2 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

一个学校和一方土地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如康河旁的剑桥大学、未名湖畔的北京大学、西湖边的中国美术学院等,这些学校都和其所在的城市和城市文化相连,共同形成了学校的校园文化。从这点可看出要使校园文化具有特色,就需要为其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4]地域中有其特有的地形地貌、天文、气候以及习俗、产业、文化和特定历史事件等,尊重并利用这些特定条件才能更好的构建丰富的校园文化。而其中植物的地域性又是所有要素中至关重要的,南方的高校与北方的高校往往在气质上就相差很多,南方的清新婉约对比北方的粗犷厚重。在许多校园,植物也慢慢成为了另一种标志。例如每年春季,在武汉大学的樱花成为学子们乃至无数市民的宠儿,大家争相前往欣赏。高校间的文化性格,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才形成了其鲜明的文化环境。

1.3 体现学校特色文化

总观目前国内外高校,军事学院、医学院、农业学院、美术学院、交通学院、建筑学院、烹饪学院、交通学院等专门院校众多,在追求综合性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特色学科的培养,以增强学校的特色性和竞争力。[5]在体现学校及学科特色上,因先寻找出专业的标志性特征,如军事类院校的严肃与庄重,艺术类院校的个性和活泼,理工类院的校次序与知性等。在景观场景基调确立的基础上,为体现学校独特办学特色和文化内涵,还可以在校园环境中放置一些情景雕塑小品和配置有文化喻意的植物打造学科必须的专用景观空间等,进一步突出学校的特色文化。

2、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设计构思

学校创建于1986年,是全国八所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之一,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的新型特色高等院校。伴随着学校的发展,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着。

2.1 项目概况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坐落于抚州金巢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昌大道东北区域,设计面积约5.82公顷。教学区内地势从南至北逐渐升高,相差近20米,在空间的层次上为景观创造了丰富的变化。

2.2 总体构思

设计为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学校的深厚内涵,将 “三元文化”思想融入到景观的规划设计中。三元文化即中医药文化、临川文化、校园文化。三元文化中以中医药文化为主脉展现学校的学科发展特色,并以临川文化为辅体现场地的地域特色,当代校园文化穿插其中塑造良好的大学学习氛围。中医药文化——在以景观相结合的过程中,将名医文化以景观小品雕塑相结合以时间为序展现中医的深厚历史;将药草文化结合植物造景打造出药用植物专类园以供学生认识实践、并以景观场景再现中医药典故趣闻。临川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将临川文化的精髓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腾王阁序》中对临川赞美的千古绝唱。继承临川教育的一脉心香,发扬“才子之乡”的进取之魂。以享誉胜名的“文献之帮”、“才子之乡”、“名中医之乡”为题材进行景观设计。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表现出来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通过读书廊、英语角、文化广场的打造让学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天天向上的人。

2.3 设计理念

中医讲求“天人合一” “阴阳平衡”,这是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景观设计中的风水学说同样讲求“整体观念”、“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聚气”等。而有生气的地方应该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之地,景观设计的最终目标就是自然和生态的平衡。因此,我们从风水学的角度上寻找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景观。

场地背山面水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后,为了增强地气,我们放宽水面,在综合楼前主要以动为主,主要以可以开阔视野的铺装场地为主,亦可保证人流的集散,在后山部分,我们以静为主,加重山的厚实感,从而达到动静结合,阴阳调和。(如图1)

2.4 景观节点

2.4.1 主广场

主广场位于学校大门入口之后,学校主体建筑之前,是入门后的第一个形象展示区。考虑到人流的集散和学校举行活动空间需求,结合场地将图书馆前的空地设计成一个面积约7000平米的学校主广场。广场还兼具露天演艺场的作用,宽阔的空间突出了学校主体建筑。(如图2)广场铺装结合易经中的卦象进行设计,设计选取了乾卦(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坤卦(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升卦(地中生木,升)、谦卦(地中有山,谦)、泰卦(天地交,泰)等能够体现学习及向上精神的卦象结合扇形的格状,设计出以学校发展相关地面浮雕,为保护浮雕上面用钢化玻璃覆盖,夜间侧面的射灯让浮雕的内容同样可以展现出来。广场的边界和人行的漩涡区进行冠幅较大的庭荫树配植,方便学生在炎热的夏日进行社团活动。

2.4.2 文化长廊

文化长廊位于教学楼与综合楼之间的带状绿地上,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区域。文化长廊中结合中医药文化,将历史上知名的医药专家以时间为序以情景雕塑的方式展现出来。在长廊的尽头,为纪念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对中国中医药文化的贡献,在该区内我们设计了一个上升式的台地广场,取名为时珍广场,上面矗立李时珍的雕塑,成为文化长廊的中心景观。(如图3)为拉近新老校区间的连系,我们将老校区的中医药文化柱形式借用到文化长廊中,并结合场地的需求形成景观柱的序列。长廊的两侧设置了两组空间错落的景观墙,并结合抚州的地域文化,即“文献之帮”、“才子之乡”、“名中医之乡”等文化元素,用浮雕的形式展现出来。景观墙空间交错,形成了数个独立的小空间,空间内配植丛竹结合座凳形成学生晨读的场所。(如图4)

2.4.3、休闲林区

休闲林区以场地中原有山体为基底,设计以“生态、自然与寓教于乐”为主题,结合药草植物的栽植,配以休憩设施的设置,创造一个“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自然景观。让师生们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仅能感觉到大自然的气息也能从中了解到中医药中药草的相关知识。“扫叶亭"和"踏雪斋"遥遥相对,来源于中医药历史趣闻中的“踏雪扫叶”的典故,鼓励学员们要有合作互助和救人为乐的挤世精神。“惜时广场”将成为师生讲解药草文化的临时课堂;“谷雨拾趣”长廊将以历史为脉络,展示中华上下五千来悠久的中医药历史文化,亦是学生课余休闲聚会的好去处;木质栈道的设计增加了整个山体景观的趣味。(如图5)

2.4.4、教学区

在第二教学楼和第三教学楼的过渡地段内,设计一排木质外框的玻璃宣传栏,结合古朴的花灯式庭院灯的摆放,让整个空间极具现代中式风味,成为一个序列景观,也兼具引导作用。(如图6)在第三教学楼的大门前将空间放大,铺装场地和贴地花池的搭配让场地变得和谐美观。对于第三教学楼楼前的绿地,考虑其人流集散和学生的日常活动需求,设计中预留出较大的一块场地,周围摆放木质休闲坐凳,简单大方。

在教学区的西入口,主要由银杏树阵和卵石游步道来丰富校园景观;在第二教学楼大门正对面放置“岐黄问对”的情景雕塑,向学生们宣扬在医药的学习中要有好问和探究的精神;在第一教学楼和实验楼的内庭院绿地中,设计一个校训景石,简单大方,自行车棚的设置满足学生们停车需求。

2.4.5 育贤湖景区

育贤湖位于学校的正南面,是校内外联系的枢纽和整个学校的形象窗口。在整个校园布局中,开阔的育贤湖形成了良好景观前景,也是风水学中南朱雀所处的位置,象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沿湖布置了柳岸拾翠、观湖亲水广场、生态风光岛、四季药园、温室药圃等景观。沿湖滨景观道徐行,杨柳依依,花香扑鼻。观湖亲水广场中央设置“本草纲目”石书雕塑,形成视觉焦点。药园,根据药用植物的特性,分为四季药园和温室花圃,打造生态药园,营造药香满园的景观形象。漫步于育贤湖,使学生既能享受生态宁静的休憩氛围,也能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3、景观符号表现

3.1 校园建筑

校园建筑以简洁的现代建筑为主,但是校门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牌楼建筑,歇山屋顶、气势磅礴的斗拱、金碧辉煌的金龙和玺彩画,这些都延续了老校区的校门建筑,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展现出新老校区在建筑上传承。(如图7)

3.2 景观小品

设计中的景观小品紧密贴合中医药这一核心元素,以历史的名医形象形成静态的雕塑,以历史典故形成有动态趋势的情景雕塑。而且注重新老校区间的文化传承,老校区入口有华陀雕像,新校区内则设计有医圣和药圣的雕像;老校区有中医名人文化柱,新校区也以另一种形式呈列出来。核心元素符号的表达也进一步体现在学校的指示牌、地面浮雕、坐凳、垃圾桶等景观小品中。

3.3 植物配景

植物以集观赏及药用价值为一体的植物为主,结合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将校园植物种区域分为五个部分。五行对应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脏器,结合药用植物的养生作用进行相应的配植。如“火”的区域,对应四季中的“夏”同时对应着红色,及“心、肝、脾、脏”,在植物的选择上夏季开红花系为主,乔木以香樟、广玉兰、桂花为主。香樟有着祛风湿、通经络、止疼、消食、心腹冷痛、霍乱腹胀、宿食不消等作用。广玉兰的药用作用:叶供药用,治高血压,可治疗外感风寒;头痛鼻塞;脘腹胀痛;呕吐腹泻。桂花的药用作用:消食、祛风湿。其他区域也按此类植物五行养生的方法进行配植。

同时校园植物采用挂牌介绍,着重于其在中医药中用途为主,使植物景观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份。对于场地中山体茂密的植被,设计中也将其保留了下来。植物品种以乡土树种为主,种植方式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手法。注重植物的内在文化意义。

3.4 山形水势

山形水势以自然为摹本,以行政楼为中心打造出背山面水的格局。场地中的高差摈弃了传统的硬质挡土墙而多以缓坡草地为主,让整个校园环境亲切、简洁、大气。(如图8)

4、结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打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是激发学生热受中医药专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为此设计中结合文化铸校战略,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医文化,临川文化融入和谐校园中,最终打造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让学子在诸多文化交融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葛盈辉 金卫华 大学文化品位的营造与提升[J] 浙江社会科学 2005,03(104-107)

[2]王义辉 祁素萍 新校区建设中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J] 学术论坛 2010,06(126-127)

[3]王福刚 石铁予 景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以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为例[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0(486-489)

[4]张丽敏 体现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 美术大观(艺术与设计) 2012.02 (144-145)

[5]翁晓燕 大学校园景观中如何渗透校园文化[J] 美育 2012.05(171)

作者简介:

王晓勤,1986.04,女,四川南充,硕士,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师

杨建国,1971.02,男,江西抚州,本科工程师,抚州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长。

作者:王晓勤 杨建国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论文 篇3: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漫谈

学校作为师生活动和休息的场所,对校园景观的配置要求较高。校园文化景观的选择和设计,是评判校园景观效果的重要指标。为此,笔者着眼营造最美、最具文化内涵、最适宜师生观赏和休憩的文化环境,为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初级中学设计了几处文化景观小品,创造了优美的景观效果。

一、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原则

1.功能性原则

学校主要包括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等功能区,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布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功能,更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如校前区是学校对外形象宣传的重要展示区,故设计采用简洁、大方、明快的手法;而生活区则采用休闲、亲切的设计手法,创造宜人的空间,设置较多的圆桌、圆凳,为师生的休息、交流提供方便。

2.以人为本的原则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就要求充分把握其时间性、群体性的行为规律,如大礼堂、食堂等人流较多的地方,绿地应多设捷径,园路也适当宽些。

3.文化特色原则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运用雕塑、廊柱、浮雕、标牌等环境小品,结合富有特色的植物来强化校园的文化气息。

4.可持续性原则

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化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5.多样化原则

开放空间多样化包括功能、形式及配置的多样化。功能多样化,如隔离、交通、交往、运动等不同用途;形式上的多样化,如形状、尺度、色彩、材质、构图等多种变化;配置多样化,如草坪、树林、山、水、建筑等不同设置。有利于满足校园的基本功能。

6.与自然融合原则

校园景观设计中,应强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互相融合、人与自然环境的亲和。设计中应关注建筑空间的通透、停留休憩空间的布局、绿色景观空间的贯通等,使宜人的环境渗透到全部校园生活。

二、文化景观小品介绍

1.杏坛古韵

该小品设计于教学大楼前广场西侧,是师生由校门至教学大楼的必经之地。其主题源于教育家孔子首次举办讲坛时,地点在一个杏树林中,后人遂将这个杏林中的孔子讲坛称之为“杏坛”。之后,“杏坛”便成了传道授业的代名词。

小品形式是在此孤植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杏树,旁建一小坛,坛上摆置《四书》《五经》等书本模型,即表明此处为教育之地,授业之场所。在此杏树西侧的草地中种植几株小桃树和小李树,寓意“桃李满天下”。

2.槐荫书韵

该小品设置于由校门到旗台的通道一侧。此小品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学原理设计。风水学是我国古代建宅造园的主要理论依据,风水学认为居住环境中种植的植物与人的关系较为密切,种植植物有吉凶之分,槐是吉植物,有“中门有槐,富跚三世”的断语。

小品形式是在大门到旗台的通道一侧,植一行国槐,槐树下置一长方形文化石,石上书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初级中学校训。槐荫浓浓,书韵幽幽,学生一边进入学校,一边享受槐荫带来的清凉,享受书韵的优美,视觉得到享受,心灵受到洗礼。

3.柳岸舞韵

该小品设置于学校操场一侧水渠边。其主题源于:古有展禽,身形惠惠。因其院中有一大柳树,古人称其为“柳下惠”,其为人正直,心胸坦荡。“柳下惠”则是道德的代言词。

小品的表现手法是在操场一边的水渠边植一行柳树,柳林下置一学生进行运动的雕塑。柳枝在微风中轻轻起舞,学生在树下奔跑锻炼,寓意青年学子的青春活力和为人正直的道德情操。

4.竹露琴韵

该小品设置于学生公寓楼前。其主题源于孟浩然五言古诗《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诗句:“竹露滴清响”。“竹未出土先有节,到凌空处也虚心”,竹自古被誉为君子。

该小品的表现方式是在公寓楼前植一方茂密的小竹林,竹林旁置数个供学生休息和弹琴唱歌用的石凳。学生一边享受竹韵的美,一边受到竹之君子的熏陶,视觉得到享受,心灵受到洗礼。

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初级中学校园文化景观小品的设计,从植物的选择到造型的配置,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克服了当前校园绿化不注重文化的问题,创造了绿化与文化的交融。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初级中学)

作者:赵永胜

上一篇:语文导学特点管理论文下一篇:物理教学信息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