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管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自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以来,其在发展上就取得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十分强调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的意义,并就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发展的产业化建设就要遵循这一方面,在系统产业化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但同时要结合自身特点,在经营方式、产业组织和主导产业上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管理论文 篇1:

大学文化生态及其优化

摘要: 大学文化生态是指大学文化系统中诸要素在运行和互动中所形成和显示出来的动态关系。大学文化生态具有育人性、学术性、批判性、开放性等特征,由教学文化生态、学术文化生态和管理文化生态组成。囿于大学自身的逻辑矛盾和生态环境的种种影响,大学文化生态建设中存在着教学精神遮蔽化、学术取向功利化、管理体制行政化等失衡倾向。整治大学文化生态失衡,需从优化文化生态环境、健全文化生态机制、重塑文化生态个性、提升主体文化自觉上着力。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生态;内涵;失衡;优化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9-1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管办评分离背景下大学社会评价体系和机制研究”(16BGL172)。

作者简介:范玉鹏(1989-),男,河南新乡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余小波,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沙,410082。

大学不仅是一个组织实体,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组织特性的标志,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所在。然而,随着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以经济全球化为基本特征的崭新时代,人们在获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以“崇尚物质,忽视人文”为主要表现的全球性文化生态危机,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和我国今日的大学[1],导致我国大学文化生态出现失衡态势,从而诱发了大学的本体危机。因此,对大学文化生态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文化生态的内涵及其构成

大学文化生态实质上是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或者说是对大学文化的一种生态考量、生态审视和生态思考,是大学文化生存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一种环境企求、一种制度渴望。为进一步厘清大学文化生态,有必要对其内涵、特征及其构成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一)大学文化生态的内涵及特征

生态一词肇始于古希腊字Oikos,通常是指生物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或生活习性。随着生态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不断深入,生态定义也随时代发展而变化。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在其著作《普通生物形态学》中将生态定义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关系的科学”。事实上,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既可用于生物等相关研究,也可应用于人类相关的各项实践活动。尤其是随着全球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的不断凸显,促使当今生态研究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拓展到人类生态系统的研究。大学文化生态就是借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分析大学文化的問题,研究的是大学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规律,探求的是大学文化与其内外部环境的最佳关系。因此,笔者认为所谓大学文化生态,是指大学文化系统中诸要素在运行和互动中所形成和显示出来的动态关系。其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大学文化生态中诸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组成大学文化生态的各要素相互协调、动态关联,共同形成具有一定张力且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二是大学文化生态是大学文化系统与其外部环境间的动态耦合。大学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外部环境,正是这种环境为其生成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大学文化生态作为大学一种新的生存智慧、生存方式,既具有文化生态的一般特点,也具有自身秉性的特征。具体如下:其一,育人性。育人是大学文化生态的本体功能[2]。大学自他诞生之日起就把传授知识和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能。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大学的功能虽然在不断拓展,但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或核心功能始终没有变。我们所谓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其二,学术性。大学是社会的学术组织,学术性是大学文化生态的生命表征。大学文化生态离不开学术,学术性是贯穿大学组织活动的始终并决定和支配大学一切活动进程的根本。大学的所有活动均是围绕学术逻辑而开展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无不以大学的学术活动为基础,并为其提供条件和服务。其三,批判性。大学文化生态本质上是文化积淀的产物,负有选择、批判和传承人类文化的职能,批判性是其固有性格和内在属性[3]。自中世纪以来,大学就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治和批判的权力,这使得大学可以超越国家、社会等外在力量的束缚,对其所处的环境进行审视、省察和引导。其四,开放性。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系统,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而维持系统的有序运转。大学文化生态作为一个层次丰富和要素多样的开放系统,与外界文化环境时刻进行着物质的、信息的和能量的交流与交换,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做出积极的调整。

(二)大学文化生态的构成

就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来看,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所以,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视角,这对于研究大学文化生态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就生态主体视角来看,生态主体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生态认识和生态实践活动的人。同理,大学文化生态主体也必须是从事大学文化生态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主要由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组成。教师、学生和管理者通过教学、科研、教育、指导、管理、服务等关系形式联结起来,共同形成大学文化生态的“命运共同体”。同时,经大学“人”(教师、学生、管理者)、“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外部生态环境的进一步融合和演化,大学文化生态可分解为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学术文化生态、管理文化生态。

教学文化生态。教学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本质的属性、最鲜明的特征和最重要的职能。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之日起,大学便肩负起人才培养的任务,教学文化也就如影随着大学成长。大学教学文化生态是大学文化生态的“本”,是大学师生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集体价值取向,以及在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师管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的环境氛围[4]。大学教学文化生态不等同于课堂教学文化,它还包括课堂以外与教学相关的显性文化与隐形文化,例如教学精神文化、教学制度文化、教学行为文化和教学环境文化等。优质的大学教学文化是一种文化积淀,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学问、技能的功能,还承担着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职责。以育人为目标的教学文化生态如若呈现失衡态势,势必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会影响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社会的名声声誉,致使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失去根基、血脉和力量。

学术文化生态。大学之“大”源于学术,学术是大学的生命支柱。大学作为“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的机构[5],是探究高深学问的文化殿堂,是以学术作为其逻辑起点的。学术文化生态是大学文化生态的根,是由“学术-学者-环境”构成,为达到学术传承和创新目的而进行复杂学问研究的动态系统,具体由学术心态文化、学术制度文化、学术行为文化以及学术物态文化组成。学术文化生态一旦形成,就会融入到学术成员的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和科研情感中,并且深刻影响学术成员的学术意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可以说,一个好的学术文化生态能够形成良好的学风、研风和学术习惯,关系着大师的诞生、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成果的产出;一个充盈歪风邪气和潜规则的学术文化生态必然带来学术功利与浮躁,诱导学术人对实际利益的过分追求,导致学术成为攫取权力和利益的工具。因此,大学必须致力于建构良好的学术文化生态,无论是群体生态还是个体生态,都应该秉持学术至上的信念,使各种学术生命与环境共生共荣、相互作用。

管理文化生态。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皮特·德鲁克认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该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管理文化生态是大学文化生态的魂,是大学管理者基于大学文化组织运行的内在特性,以生态规律协调大学内部管理关系的动态系统。管理文化生态首先应该是一种民主管理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制度优先、科学民主、独立开放的管理理念,对教学文化生态和学术文化生态起积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管理文化生态也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通过管理互动生成的行为文化,对大学师生具有正面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规范、同化辐射等作用。管理文化生态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大学管理文化生态运转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效率和社会服务的水平。因此,大学要建设生态化的大学管理文化,用生态的管理理念经营大学并改革内部管理模式与机制,使之既具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又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从而激发大学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

二、大学文化生态的失衡及其原因

当前,囿于大学自身的逻辑矛盾和生态环境的种种影响,大学不再是一块“净土”,校园也不再是一座“象牙塔”:教学精神遮蔽化、学术取向功利化、管理体制行政化等文化生态失衡现象正在贬低着大学的神圣与旗帜,消解着大学的品格与力量,吞噬着大学的努力与奋斗。

(一)教学精神遮蔽化

教学精神是指教师和学生在长期教与学的互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教学精神不同于其他精神,其根本出发点在于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对人之生存、发展的意义有所理解和体现,防止教育上的“单向度”倾向。但受文化市场化大潮的浸染与裹挟,大学教学精神逐渐被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所遮蔽,导致大学教育逐渐蜕变为“人力的教育”和“制器的教育”。具體表现在:一是教学内容方面,重实用轻修养。就现今的大学教育而言,实用性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过大,人文课程和通识课程比重较小,普遍存在重技术传授、轻人文熏陶,重知识灌输、轻人品培养等现象,忽略了从意义和价值层面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忘却了教学精神的根本目的是“全面培植人性”,这既违背教育的本质规律,又违背人才培养的规律。二是教学评价方面,“评”的工具性价值功能被不断强化,“教”的价值或被遮蔽或被异化。当前大学教学评价偏重于显性的定量评价,加之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风气,导致投入周期长、见效慢,难以量化的教学和教学建设成果难以得到应有重视,教学始终游走于评价的“边缘”[6]。三是教学效果方面,所培养的大学生容易出现人文知识欠缺、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7]。受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驱使,大学生更容易形成急功近利的求学态度,对实用知识与实用学术的获取更为执著,导致大学越来越像“职业培训所”,丢失了其“精神城堡”的英姿。

(二)学术取向功利化

学术取向功利化是指大学文化生态主体把学术研究和个人的物质利益紧密结合,把学术研究当做谋取利益、沽名钓誉的手段,极力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当代社会由于受到工具理性主义和技术实用主义的冲击,大学学术生态日益呈现出技术化和非教养化的功利倾向,致使大学成为多种实利的探求场所[8]。这既损害了大学的崇高形象和学术研究环境,又阻碍了学术与科学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如下:其一,学术动机功利化。“大学人”愈来愈急功近利,做学问不再是为了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知,致使科研变成工具、学术变成数字。部分大学教师的学术动机仅是评职称、获头衔、享待遇;部分博硕士的学术动机仅是拿文凭、美简历、找工作;部分管理者的学术动机仅是追排名、扩影响、获荣誉。其二,学术手段功利化。学界部分集体和个人为谋求团体和个人私利,在课题申报、科研、学术出版等活动中采取种种非理性和不规范的行为表现,例如抄袭剽窃、粗制滥造、用权钱捞取学术职称、学术评审腐败等,致使学术失范严重,学术不端行为频频发生。其三,学术评价功利化。当前,学术界或是缺乏或是没有坚持科学的学术评价标准,导致学者们过于重视论文、著作、专利的数量,甚至为此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在学术评价中互相吹捧、歌功颂德、认人不认材料等,从而使严肃、单纯的学术活动复杂化。

(三)管理体制行政化

所谓管理体制行政化,是指以官僚科层制为基本特征的行政管理在大学管理中被泛化或滥用,即不顾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完全依靠行政权力,按照行政手段、行政方式来管理大学和组织学术事务[9]。管理体制行政化表现为外部行政化和内部行政化两个方面,前者涉及大学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后者关乎大学的内部治理问题。首先,就管理体制外部行政化来看,政府以管理行政部门的手段和思维,将大学作为自己的附属部门加以管理控制,管办不分。具体表现在:管理职能上,政府通常忽视大学独立法人的地位,存在定位不准、缺位、越位等现象;管理方式上,政府过于依赖行政命令手段管理大学,对各类大学事务均采用行政化的硬性管理方式,忽视了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特殊性及其自身的逻辑性;管理作风上,存在官僚化、表面化、简单化等倾向,个别政府及其教育管理部门人员官僚风气明显[10]。其次,就管理体制内部行政化来看,行政化主要集中体现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界限不清、关系失衡乃至对立。具体表现在:一是大学组织结构生态科层化。组织机构的设置过于强调层级管理职权的区分,往往注重管理层级间的有序性和对称性,却忽略大学组织所特有的无序性。二是大学学术管理生态行政化。行政权力通过资源的配置、干部的任命、绩效的考核等方式对学术权力进行事实上的干预和控制[11]。三是大学管理决策生态集权化。大学的管理和决策依然遵循科层化与官本位糅合的管理逻辑,大学虽然设有学术委员会等,但大多形同虚设并不能发挥实际作用。

大学文化生态所呈现的失衡态势,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社会外部因素的影响,又受高校内部因素的制约。就社会外部因素来看,经济市场化的侵蚀、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信息网络化的驱使以及高等教育过度大众化的裹挟等,都是影响大学文化生态失衡的外部诱因。首先是经济市场化的侵蚀。市场经济天生具有无序性、盲目性、逐利性、垄断性等弊端,极易给大学文化生态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无序性对大学独立地位的动摇;盲目性对大学就业生态的冲击;逐利性对大学学术精神的蚕食;垄断性对大学官本位思想的强化等。其次是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作为长期浸润在社会文化生态中的一种亚文化,大学文化生态时常受制于社会文化生态内部各种文化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的博弈,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例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等。这些冲突和矛盾会促使部分大学人陷入价值选择的迷茫和困惑,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做出错误判断。再次是信息网络化的驱使。隨着信息资源的广泛开发和网络技术的推陈出新,网络在给大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信息的无限蔓延和监督存在困难,使得色情、腐朽、敌对等思想通过网络迅速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之中,给原本单纯、健康的大学文化生态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弱化了大学文化的精神整合作用。最后是高等教育过度大众化的裹挟。高等教育大众化改变了以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升学现状,满足了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和需求,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纵深推进,许多问题也呈现井喷状态,例如教学质量的下降、教育公平问题的凸显、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等等。

就高校内部因素来看,行政本位的强化、工具理性的膨胀、政府依附性的固化以及大学定位的模糊仍是影响大学文化生态失衡的内部诱因。首先是行政本位的强化。当前,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下,我国对高等教育管理仍是采取以行政命令与指导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以效率和绩效为主的行政本位仍主导着大学文化生态,致使学术权力被弱化[12]。其次是工具理性的膨胀。随着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思潮的对立和演化,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表现出明显的“工具理性主义”倾向,导致人文学科在社会文化形态中的主导地位逐渐被技术科学和实用科学所取代,致使大学成了人力工厂,成了职业培训所,成了现代人追逐名利的竞技场。再次是政府依附性的固化。大学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既具有追求“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传统,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但受制于国家中心主义的大学资源配置模式,大学没有经受住考验,开始成为政府的分支机构和附属品,忘却了大学的使命和宗旨,丢弃了大学之为大学的“精神气质”。最后是大学定位的模糊。定位问题关系到一所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但受制于功利本位和行政本位影响,许多大学在发展定位上明显越位、错位和失位,例如在办学层次定位上“层层攀高”;在学科发展定位上“贪多求全”;在办学类型定位上“重学轻术”等等。

三、大学文化生态的整治与优化

面对当下大学文化生态的种种问题和失衡态势,必须大力进行文化生态的整治与优化。整治和优化大学文化生态需从优化文化生态环境、健全文化生态机制、重塑文化生态个性、提升主体文化自觉上着力。

(一)优化文化生态环境

任何文化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大学文化生态也是如此,不能脱离政府、社会、高校等内外部环境因素而独立存在。它同这些内外部环境因素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以保持大学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优化大学文化生态环境,需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双管齐下、协同发力。就外部环境看,有必要理顺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促使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把原来属于大学、而被政府占有的权力毫无保留地归还给大学,从而规避大学对政府权力的“制度性依赖”,最终形成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另外,还要理顺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一直以来,社会文化环境对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广大师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都产生着深远影响。但这种影响利弊兼有,需要大学文化在固守已有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善于理性分析和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为己所用,以促进自身生态的健康发展。

就内部环境看,大学文化生态环境的营造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予以支撑和维系,以确保大学文化系统与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之间能够和谐发展。一是深化大学自治制度,改革现行权力生态分配结构,强化大学运行中的学术权力生态,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动态平衡与协同一致,避免出现“人治”替代“法治”、“行政”决定“学术”的生态错位倾向。二是落实教授治校制度,通过健全完善的机制增强制度规范的强制性和约束性,对教授治校进行引导、规范、保障,充分发挥教授在课堂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三是强化民主管理制度,逐渐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等。

(二)健全文化生态机制

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大学文化生态机制是保证大学文化生态活动有效进行,使其功能得以实现的构造及其运行原理。根据机制构成的一般规律和大学文化生态的自身规律,大学文化生态机制主要由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组成[13]。当前,囿于大学自身的逻辑矛盾和生态环境的种种影响,大学文化生态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运行不畅、动力不足以及约束乏力。健全大学文化生态机制,需要运行、动力与约束三个子机制相互配合、协同发力。

在运行机制方面,要强化组织保障,通过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来确保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有序运转;要完善舆情监控机制,借用现代化的信息媒体手段对大学文化生态的基本走向、相关内容等进行及时有效监督,以便能够准确判断生态舆情并提出有效的对应方案。在动力机制方面,要给予大学文化建设一定的经费支持和保证,例如在教学方面,应以“教学工作坊”等平台为契机,帮助教师发展教学技能,提供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的机会;在科研方面,应加强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激发科研工作的学术热情,在经费和平台方面予以保障;在管理方面,应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人本思想和民主管理相结合,促进广大师生的广泛参与,提高其制度自觉意识。在约束机制方面,要加强生态主体的自我规范,教师应自觉摒弃功利文化,遵守学术规范、践行学术道德;学生应自觉抵制庸俗文化,专心学习,掌握知识;管理者应自觉抵制官本位文化,践行服务意识,做好相关服务。

(三)重塑文化生态个性

大学文化个性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力,是一所大学的优势所在[14]。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史,从九百多年前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到七八百年前的英国牛津大学,再到十九世纪的德国洪堡大学和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无不以其独特的文化个性在大学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学要想重塑文化生态个性,形成独树一帜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就必须从大学定位、学科特色和学者个人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坚持大学定位特色。大学定位就像生物在食物链中寻找自己的“生态位”一样,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既要遵循大学办学的普遍规律又要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学校在高等教育生态中的个性定位,扬长避短,办出自己的特色。例如,研究型大学要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科技创新方面“独领风骚”;教學型大学要办出教学特色。其二,坚持学科定位特色。学科特色是一所大学最核心的办学特色,大学必须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一流大学、一般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生态位,不断凝练和强化原有学科优势,积极推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群建设。其三,坚持学者个体特色。“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即大学教师的佼佼者,是塑造大学文化个性的关键生态因子,在大学文化生态系统中充当着创造者、实践者和传承者的角色。可以说,大学文化生态个性从某种意义上体现着教师队伍的个性和特质。

(四)提升主体文化自觉

大学文化生态的优化是大学文化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双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态主体是起支配、决定、主导作用的因素。大学文化使命与理念的确立、传播、执行和最终完成,均是由生态主体去实现的。因此,生态主体的文化自觉必然成为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建设的关键所在。

就大学教师的文化自觉来看,一是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这个职责之所以神圣就在于,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二是要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教师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学生的表率;三是要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自觉保障学术活动的有序、有效进行。

就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来看,一方面,大学生要自觉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途径,强化自身的文化觉悟意识、文化责任意识以及文化自信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要自觉增强文化鉴别能力,在多元的文化冲突中,坚持正确的文化批判原则和批判价值观念,绝不盲目跟随和从众,理性对各类文化进行恰当的、包容的审视。例如,大学生要理性辩证看待西方文化,自觉剔除西方文化的腐朽成分,以宽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

就以校长为首的大学管理者的文化自觉来看,其治校理念决定着大学文化生态及其特色的兴衰存废,其人格操守关联着大学文化生态的精神风骨,其专业修养影响着大学文化生态的学术质地与含量。因此,以校长为首的管理者应自觉践行正确的治校理念,以自己的理念和人格力量来引领和影响大学文化生态,并由单纯的行政管理者向文化领导者转变,不断加强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明晰自身角色的定位、提升自身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冀生.大学文化哲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2.

[2] 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2009(4):89-93.

[3] 眭依凡,俞婷婕,李鹏虎.关于大学文化理性问题的再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1-8.

[4] 贺祖斌,王茹.大学教学文化与教师发展生态[J].高等教育研究,2015(1):57-60.

[5]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3.

[6] 康淑敏.大学教学文化的式微与重塑[J].教育研究,2017(12):60-66.

[7] 刘静.人文教育:民办高校立足的根基[J].大学教育科学,2017(6):11-16.

[8] 张应强.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6(7):11-26.

[9] 杨德广.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9):19-24.

[10] 钟秉林.关于大学“去行政化”几个重要问题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9):4-7.

[11] 李奇.从符号到信念:大学文化建设的概念框架[J].高等教育研究,2017(6):18-23.

[12] 范玉鹏.反思与重构:现代大学文化式微之检视[J].湖北社会科学,2018(1):175-180.

[13] 余小波,张晓报.大学的社会评价机制:构成与完善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12(1):53-59.

[14] 李志巧.李怡.基于文化选择视角的大学共性与个性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46-50.

(责任编辑 陈剑光)

作者:范玉鹏 余小波

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管理论文 篇2:

新时期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建设的建议

摘 要:自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以来,其在发展上就取得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十分强调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的意义,并就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发展的产业化建设就要遵循这一方面,在系统产业化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但同时要结合自身特点,在经营方式、产业组织和主导产业上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划。在产业化的同时,必须是具有生产性保护的性质,这样才能一面促进羌文化的继承和保护,另一面促进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关键词: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建设

羌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羌与炎帝、黄帝有密切的渊源关系。[1]羌族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现今主要的聚集地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和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羌族,这里所谈的主要是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产业化发展问题。羌族文化主要体现在羌碉建筑文化、信仰祭祀文化、音乐歌舞文化和衣饰刺绣文化等方面,这些都构成了丰富的羌文化非物质遗产,其中羌族口弦、羌族沙朗舞等 17 项亦先后被纳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年、羌族刺绣等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就是要对此进行保护和发展,其就可以采取产业化发展方式,这也可以进一步促进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新时期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存在的不足

目前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已经在一些方面做出了成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从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实际而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产业化水平不高,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没有得到有效体现:1、对于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总体布局及规划还是缺失的。阿坝州就藏羌文化制定了阿坝州“一线五片”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布局,[3]绵阳市政府在羌文化产业化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还不能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相适应,这就需要借鉴省内外建设经验。

2、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还不健全。近些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各地也逐渐的出台,但是绵阳市关于此产业化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不健全,这也导致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发展无规可循。虽然也存在着涉及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发展的相关规章制度,但是很多操作性不强,需要加以完善以及重新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促进其产业化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3、目前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行产业化的投资体制还存在着不健全,这就造成投资渠道单一,以及投资方式不合理,最终导致资金短缺等融资问题。虽然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经开始建设,但要进行产业化,还需要更多的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这就是目前的投资渠道还没有实现多样化,需要更多的民间资本的投入;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行产业化还没有科学有效的规划,投入和产出不协调,市场化投资还是较为缺乏;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投资多样化不足,缺乏股票、债券、基金等筹资方式。[4]资金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之一,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加以改进。

4、目前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的管理体制与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以来,其管理还主要是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其中产业化发展的市场化管理模式建设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就导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市场化基础上的产业化建设则存在着明显不足,從而导致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这也就是说现实状况是还未建立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产业化的管理体制与机制,使得其难以发展。[5]这就需要相关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才能促进其科学、有序及其快速发展。

5、当前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持要素不足。现阶段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是产业功能单一,很难结合绵阳市本身的特色,且与其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性,在产业化过程中会存在着过多注重经济利益,甚至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破坏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利益,这就构成了对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障碍。[6]现阶段还存在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使得产业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从而导致这种产业化很难可持续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还表现在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的创新上,就是说创新能力不强,与高新技术结构不够。这也导致相关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低、附加值较低,以及产业创意人才缺失,很难发展多样的文化产品等,这也就导致了实验区发展的竞争能力差。

现阶段在新时期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的相关体制设计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一定程度上源自于此产业化存在着公益性与经营性界定模糊的问题政府在此产业化的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改革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这就是在此产业发展上存在着私营产业发展企业与国有企业和单位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还存在着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统筹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题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需要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才能促进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能够取得快速的发展,以便能够促进羌文化更好的发展和保护。

二、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发展需要在经营方式、产业组织和主导产业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一定的改变,这种发展不仅要借鉴国内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更是要借鉴国外产业发展经验,在根据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实际,在基础上,找到绵阳市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这也必将促进羌文化的保护:1、政府在产业化发展上发挥更多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特别是在法规和政策上面,在此基础上在发挥市场调节的价值和作用。绵阳市政府在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发展时,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并且能够借鉴经验,在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制定上更加科学,并且在产业化法律法规制定的规范上能够更为强有力促进其发展。

2、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融资要采取多样化,以便能够获得更多的投资,这样也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任何产业的发展和繁荣都不离开资金的大力投入,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也不能违背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这就需要绵阳市政府投入外,还需要建立、发展和完善各种民间资本的投资。鼓励文化企业通过上市等措施进行融资等渠道,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快速发展。这不仅促进实验区的建设,更是能进一步带动绵阳市经济发展。

3、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要根据市场规律的要求,与产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相符合,这就要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注重保护的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商业运作。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是值得人们借鉴的,发达国家的跨国文化企业运用市场机制,然后整合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在文化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有计划、有创意、有定位的向市场进行推广,从而获取经济、社会、文化等价值,国内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值得绵阳市所借鉴的。

4、要加大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过程中人才培养力度,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基础。产业化过程是与科技紧密相结合的,这就需要这就从根本上来说需要高素质的、能够对产业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具有多项技能的多能型人才。这种人才一定要具有对产业化的有效、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能力结构等综合性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说,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因素就是有思想、有创意、懂艺术、善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这也决定了产业化发展的水平。羌文化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就需要绵阳市在引进相关人才时在进行进一步培养,这也是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能够进行的基础。

5、要是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过程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特别是与旅游产业相合作。要能够实现羌文化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这就是用发展来促进保护。[7]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创新发展思路,要突出羌文化特点。[8]在产业化过程中要注意打造品牌和设计商标,[9]这样有助于产业的系统发展。在多样化发展中可以构建羌族文化生态旅游区,以此在产业化过程中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这样可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保护的良性循环。[10]这样才能够促进产业化过程更加科学,促进其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

6、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涉及到经营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要不断创新。产业化建设过程中的创新要在文化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革新文化生产及其相应的传播手段和方式,从而解放文化生产力,能够加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强调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手段,这就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文化产业的创新要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渗透。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也需要创新,这也是产业化的重点所在,这就需要从各个方面的努力去加强羌文化产业过程中的创新,并且要结合绵阳市实际状况,与绵阳市科技发展相结合,这样才更加有实效。

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产业化发展和建设问题上,绵阳市政府要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上都要予以一定的支持。在此过程中要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产业化发展和保护之中,并且产业化创新的作用要不断的加以强调,并且要在政策上予以方便,要建立统一、规范、公平的文化市场,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这些中小文化企业的利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大型国有文化企业的发展及其作用,更要积极发展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为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繁荣文化中的发挥积极作用,[11]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和作用,这一点在其发展过冲中将逐渐的加以体现,这也就是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这样才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也是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发展的重要方向。

结论

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羌文化是绵阳市的特色优势文化资源,羌文化又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资源,其在发展文化产业,并与其它产业相结合,如旅游产业等都有着自身的价值及其优势。绵阳市要加强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并加强产业,通过产业化的综合开发,与家“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等形成产业互动和互补,这样不仅对羌文化的保护和发展,[12]还对绵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是绵阳市政府加强重视,以促进其产业的科学、合理及快速发展。(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项目来源:四川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绵阳师范学院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MJ12-12)

参考文献

[1]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21

[2] 陈煦,陈叙.灾后重建中羌文化保护的考察与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1(1):143.

[3] 庄春辉.论藏羌文化与阿坝州“一线五片”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布局[J].阿坝科技,2007(2).

[4] 熊晓玲.全球化视阈下我国文化产业出路探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2(2):14-16.

[5] 赵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浅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5-98.

[6] 荆林波,李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视野,2011(12):33-35.

[7] 庄春辉.阿坝州藏羌文化生态保护利用的价值及对策[J].藏学学刊,2009(5).

[8] 高青.北川禹羌文化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18).

[9] 唐静.发展北川羌文化村寨游的路径选择[J].中国商贸,2009(12).

[10] 徐学书,喇明英.构建羌族文化生態旅游区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0(3).

[11] 冯华,黄凌鹤.后危机时代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经验和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6):32-35.

[12] 徐学书,喇明英.构建羌族文化生态旅游区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0(3):59.

作者:谷满意

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管理论文 篇3:

旅游城市化进程中广西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融合的景观设计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底蕴与资源都较丰富,本文选择从乡村文化生态着手,将其与旅游业进行融合,将充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与乡村建设。文章对推动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融合的必要性进行概括,然后提出建设民族特色的旅游小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庆典、探索与发展民族创意产业、挖掘民族优秀的文化元素、推动民族乡旅文化融合创新的建议,以期为促进乡旅景观融合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旅游城市化;文化生态;景观设计;广西

基金项目:2018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18CGL001);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1KY0825)。
引言

美丽乡村建设是打造文化生态理念的主要体现,这不仅需要农业农村部进行顶层设计,还需要各地加以实施,它是建设文化旅游景区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需要保证广西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的持续活跃性。为推进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产业的交叉融合,在乡村需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与价值的产业。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需从景观设计方面着手,促进我国文化生态传承与发展。
一、推动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融合的必要性

合理运用乡村文化生态资源可以进一步提高广西乡村旅游文化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同时也是振兴乡村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广西人民若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可以打造一个完善的乡村文化生态产业链,丰富乡村地区的文化产业结构。而广西人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整合,可以推动乡村旅游经济与文化生态双向融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赢得游客对当地人民的服务质量与满意度,进一步拓宽广西乡村旅游的发展渠道,从而为乡村文化传播与新农旅发展夯实基础[1]。广西人民需要以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基础,重新调控新农旅产业布局,以此可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向现代化产业转变。根据乡村文化旅游融合调整景观设计,可以有效提高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稳固性。广西人民发展新农旅时需要保持传统产业生态不变,然后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特别是乡村景观设计可以融合当地乡土聚落的地方特色和和风俗文化,即将文化生态与旅游有机融合[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将民族特色产业、民族庆典、民族创意产业等融入景观设计理念中,以此打造出特色旅游小镇,使乡村民族节日影响力传播深远,推动民族创意思想有更好地创新。在设计乡村旅游产业时,要以局部地区为中心进行发展,调整乡村产业布局与新经济产业的规划模式,进而起到推进乡村向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作用[3]。
二、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业的景观规划设计

(一)建设民族特色旅游小镇

近年来,广西各部门与人民在建造具有民族特色旅游小镇方面投入很多精力,无论是特色产业还是地域文化习俗。其中,广西在建设特色县域文化资源的全过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将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并加以利用,从而为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品牌效应的旅游小镇奠定了基础[4]。2018年,此项目在广西地区实施与开展,他们通过推荐、评审、讲解等环节进行评选,最后将被选定的特色乡镇名单进行公示,第一批评选活动广西选出了40多个特色小镇培育名单,随后在2019年和2020年先后将第二批与第三批特色小镇进行公布。此次确立了34个特色小镇,有关单位与社会组织加大了对这些地区资金支持,对广西人民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乡镇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将特色理念融入景观建设中,将有效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与文化传承力度。在发展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时也需要根据民风民俗着手进行考虑,如宜州市的刘三姐镇,该镇具有浓郁而淳朴的壮家风情;坐落于北海市的银海区侨港镇,由于离海边较近所以具有海洋风情;以中渡镇为例,它隶属于柳州市鹿寨县,亦是洛江文化的代表;莲花镇具有浓郁的瑶族文化,它是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的一个小镇;灌阳县的油茶小镇,它具有独特的饮食文化等,都具有显著的民俗风情特征,因而被选定为中国特色小镇进而发展起来。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如果给予足够的支持,可以让具有特色景观的小镇建设起来,推进广西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使特色文化小镇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效应,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让乡村经济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二)打造有影响力的民族庆典

在建设具有特色景观规划设计的小镇时,需要充分融入民族文化,还可以将经济与旅游发展进行衔接,将民族节日庆典文化融入其中,以此可有效推动当地经济链的发展,同时还能使民族庆典在海内外都有深远影响。在建设文化旅游业时将广西影响最大的“三月三”歌圩节融入其中,以此可有效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的傳统节日,通过开展节日庆典,会推动民族文化深远传播,动员全体广西人民都参与活动。此期间不需要刻意渲染气氛,广西人民在庆典活动中会释放出饱满的民族热情,当游客来到广西旅游会受到他们的感染并参与其中,从而有效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促进广西乡村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在开展“三月三”节日庆典期间,可以对特色旅游产品进行打折销售,不仅可以调动游客的购买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开展旅游消费嘉年华活动的同时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这将让游客具有欣赏与了解民族文化盛宴的最佳时间。开展“三月三”庆典活动,可以进一步提升广西民族特色文化的影响力,使特色民族文化效应传至海内外。传统节庆活动中的瑶族盘王节歌会与炮龙节都可以作为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并将其发展为联谊会,让所有庆祝丰收的人民能广泛交友,这将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参与其中[5]。

(三)探索与发展民族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是广西人民以民族文化资源设计灵感为基础,然后经过人们长时间的琢磨与创新,使其从传统运营方式转变为全新的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应用高科技技术对其进行转化和发展,使其具有创新发展性。这样可以衍生出具有强文化内涵、高文化价值的民族文化产品,并进一步提升广西局部地区的经济效益,提高人们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广西以“文化+”为发展思路,以民族文化为主线进行积极探索,然后将旅游业与饮食文化、乡村产业等进行融合发展,可以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而打造出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特色产业品牌。以北海合浦县的珍珠为例,此地因为盛产“南珠”而远近闻名,可以选择将其作为产业链进行发展,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以将民族风情融入其中,让更多游客在特色小镇中准确猜出该地的特产与文化。自明朝开始“南珠”就享有较高声誉,随着人们的历史文化意识的提高,小镇讲解员可以同游客讲解“南珠”的来历与历史价值,将其以雕塑或是模型的方式呈现在游客面前,让游客了解与参观。同时可以将其置于博物馆、艺术园林,亦或是建设以南珠为主题的酒店,发展一体化的产业链,进而促进“南珠”文化的传播。有关人员可以以“南珠”为灵感,制作与之相关的动画片,便于历史文化的传播,将文化价值发挥到最大。左江花山岩画可以为广西文创创意产业提供发展契机,其属于崇左市的文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其文化内涵不可估量,影响力也非同凡响。崇左市若是以此为基础推崇花山文化,充分挖掘该地的文化价值。以此为基础举办夜游花山及演艺项目,可以促进手艺人拥有丰富的灵感,创作出更多产品,让游客对花山岩画有更深层次地了解。此外,还可以选择建设互动体验区,让民族特色文化拥有自己的活动区域,建设与之相对应的景观区,推动别具一格的生态旅游景区建设[6]。博物馆或相关单位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主线,让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在景区内讲解当地历史文化。不同行业也可以进行跨界合作,向群众推出文创产品,在保证其具有强烈的文化特色的同时又具有实用性。另外,广西当地可以举办旅游工艺品、纪念品设计大赛等,以此加深人们对广西文化的印象,使具有民族特色风情的乡村旅游业长远发展,旅游资源得以有效开发。

(四)挖掘民族优秀的文化元素

现阶段的旅游就是生态文化旅游,只是需要在这基础上进行改良,将景观设计理念融入乡村旅游,可有效提升广西民族乡村旅游发展质量。评价乡村生态旅游的标准是景观设计规划水平的高低,根据乡村的核心发展理念进行规划可以有效增强文化底蕴,使特色民族文化发挥至最大,使其拥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因此,要全面地认识与了解生态文化旅游所具有的真正含义,充分发挥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内涵,这是建设发展生态景观乡村旅游的关键要素。在建设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注重历史文化的导入,其对人们精神世界有引领作用。游客在乡村旅游时发现该景观设计融入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将会进一步增加游客对生态文化认识的清晰度,使游客心情愉悦,同时还能引起同当地文化的共鸣。若想找到适合广西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要素,政府相关部门、各大院校、科研院等需要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进行细致地剖析,对村寨历史、民族特色建筑风格、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传承至今的神话故事等文化进行研究,对该文化发生的背景、历史价值和传承至今的含义进行探索,然后分别传输给景区讲解员与景区规划设计人员,让设计人员将风格元素融入园区建设过程中,导游将当时人民的心情与见闻进行传播,可使园区景观设计成果充分展现该地的生态文化。在景观设计方面投入海量的精力,引入地区文化产业、特色产品、饮食民俗,这将对广西人民研究乡村生态旅游有较好地推动作用,进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五)推动民族乡旅文化融合创新

创新设计灵感可以使乡村景观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推动民族产业创新,是推进乡旅文化融合发展的第一动力。基于乡村生态景观规划,对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创新,可以推动广西生态旅游景观规划更趋向于现代化,建设蕴含现代元素的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旅文化的发展。广西进行文化旅游创新时,需要将乡村旅游民族文化融入其中,以便于乡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所以在设计乡村景观时需要细致观察时局变化,重视形式创新,进而带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为使乡村文化能深入民心,需要对特色文化给予重视,重视发展旅游景区的亮点项目,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从而推动特色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在保持传统旅游体验的前提下,以现代化技术为指导,让民族生态博物馆展览形式逐渐朝数字化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能刺激人们脑细胞的效用。要充分调动游客思维方式与行为,综合考虑旅游体验形式,将乡旅文化与景观设计进行融合,自然元素可以改变游客的思维,让其能更加喜爱广西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因此,广西人民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挖掘能让游客身心愉悦,记忆更加清晰的方式,融入区域特色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理念,可以是饮食文化、民族风情、风俗习惯等。在景观园区内设置亲子旅游活动、网红打卡地等,此类活动能很好地與乡村文旅结合,提高人们的体验度。具有独特气质的景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透人们的心理,让人们欣赏文化的同时摒弃其他杂念,这对乡村振兴与旅游行业的发展有推动效能[7]。
三、结语

在旅游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可以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其可以对变化过程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从而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城市旅游城市化进程。若将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景点与景观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更好地传承我国文化。广西文化生态与旅游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协调发展才能有效促进文化生态与旅游业的共存。
参考文献

[1] 宋志鹏.回归乡土:自媒体短视频中的乡村文化呈现[J].视听,2019(12):161-162.

[2] 杨华刚,刘馨蕖,赵璇,等.乡土聚落环境中仪式空间的形态表达与存在机制研究[J].中国名城,2020(9):73-78.

[3] 谢毅男.论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动力与传承创新[J].乡村科技,2019(30):18-20.

[4] 郑庆杰.仪式的空间与乡村公共性建构:基于江西赣南客家村落的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37-48.

[5] 李苏,张淑玉.认知、情感与意向:地方文化认同及其建构维度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7):109-111.

[6] 李伟.日本学校乡土德育的特色及经验借鉴[J].教学与管理,2019(18):122-124.

[7] 刘彤瑶.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生产性保护路径探索:以徐州“曹氏香包”为例[J].人文天下,2019(9):62-69.

作者:周杏会

上一篇: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论文下一篇:专业课程教学职业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