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人力资本提供服务论文

2022-04-29

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日趋重视和加大了对服务贸易的投入力度,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大大提升。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旅游业人力资本提供服务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旅游业人力资本提供服务论文 篇1:

数字经济转型中的就业群体分化及多维治理

【关键词】数字经济 就业群体分化 多维治理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以集成电路、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信息经济浪潮扑面而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顺应信息经济发展潮流,结合自身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奇迹。特别在进入21世纪的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以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进一步推动现代经济数字化转型,推动信息经济步入数字经济发展阶段。数据是传统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技术之外的新的生产要素,甚至是决定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性生产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经济就是以数据为重要生产要素的信息经济新的发展阶段。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核心要素,它既与传统实体性生产要素相互联系,具有渗透性,又兼具备独立性。因此,数字经济转型包括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转型两种方式,前者体现与实体生产要素的联系性,后者显示其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相对独立性。产业数字化转型以传统实体性生产要素为基础,通过产业数字化推进传统产业在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升级,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市场竞争优势,如传统商业与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催生了数字平台商业模式;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智能建筑等均为传统产业数字化所催生的新产业。数字产业化转型则以海量数据为基本生产要素,以互联网为依托,为广大用户提供数据与信息产品,如网络游戏产业等新兴的信息化产业。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相互交融、协同发展,共同推进人类步入数字经济的新时代。正如历史上所有新经济形态一样,数字经济在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将对劳动方式、社会分层产生重要影响,并对现有的社会治理模式提出诸多挑战。
数字经济转型推动就业群体分化的经济社会逻辑

数字经济上述内涵与转型方式决定了新时期劳动者群体分化的经济社会逻辑。这一逻辑可以分为相互关联的两个阶段:数字经济转型下的劳动生产率两极化与就业群体分化。

第一,数字经济转型推动劳动生产率两极化。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看,所有新技术均会引发相应产业转型,产业转型的共同特征就是创造性破坏,通过破坏旧的生产方式,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数字经济转型也不例外,产业数字化是把数据通过算法逻辑改变为制造工艺与生产流程,改造传统产业的是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标。根据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经济特征,经济领域可划分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学家发现这三大产业化数字转型的后果有较大差异,引发经济学界出现了“生产率悖论”的讨论。经济学家发现在信息技术大幅进步的同时,整体生产率却没有得到显著提高。这一现象可以从结构性视角进行解释,数字经济确实从整体上推动了产业变革,但产业数字化转型对不同产业或者对同一产业的不同类型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甚至有着巨大差别。第一产业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主要取决于生物的生长过程,数字经济虽然能够影响农业销售与规模,甚至优良品种的培育,但难以通过算法或数据大幅改变生物有机体的生长过程。因此,农业产业数字化对第一产业的生产率影响相当有限。但是数据要素对工业或制造业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智能制造能够通过数据算法不断快速更新产品,优化生产流程与销售过程,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数字化转型也有不同的演化路径。高端服务业如金融、证券等行业可以通过产业数字化,运用数据算法优化服务流动,快速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产业数字化创新所产生的创造性破坏减少就业岗位,快速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对于大量的一般性制造业或低端服务业,如小商品制造、餐饮业、旅游业、家政等行业,数字经济转型对这些行业劳动生产率影响较小,甚至高端产业革新所产生的剩余劳动力会涌入低端服务业与制造业,降低该行业劳动生产率。可见,产业的属性与行业不同,产业数字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深化,进而出现产业两极化现象,抑制整体劳动生产率提高,并导致数字经济转型出现“生产率悖论”现象。

第二,数字经济转型驱动劳动力市场就业群体分化。从经济资本的理论逻辑来看,产业数字化转型所导致的劳动生产率分化必然带来劳动力转岗流动,进而导致收入分化与群体分化。经济学理论认为,收入最终取决于劳动者的边际产出,边际产出持续增加的根本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产业数字化推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创造性破坏使得制造业中的低人力资本岗位减少,高人力资本岗位增加,减少的岗位往往多于增加的岗位,使得劳动生产率提升,高人力资本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将会持续增加。与此同时,大量被淘汰的低人力资本劳动者进入低端服务业,边际产出的增量少于劳动者人数的增量,甚至平均边际产出相对下降,导致低人力资本劳动者的收入维持不变甚至相对下降。收入分化加剧的社会后果就是社会群体分化,不平等加剧,社会冲突的可能性增加。美国的发展已经印证上述发展逻辑,给我们提供了反面教训。全球化与产业数字化引发美国民众收入两极分化,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基尼系数增加。当经济上处于两极,人们的价值观就会变得对立,社会分化、政治分裂就是必然结果。
我国劳动生产率两极化及就业分化趋势

中国制造业比重下降及其数字化转型,共同促使部分劳动者转岗就业并发生职业流动。这些被高端制造业淘汰的转岗者能够流向哪里呢?答案是大多流入低端服务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表现出制造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快速上升。与此同时,数字产业化转型推动现代通讯技术、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快速发展,数字产业化与商贸服务业数字化深度融合,平台数字商业模式应运而生。从网民数量、应用广度、移动互联网渗透率等多维度指标衡量,我国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领头羊,全球十大平台经济中,中国的阿里、百度、腾讯占据三席,数字产业、共享经济、在線商业平台模式的创新激发了大批创业公司。在平台数字商业模式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滴滴车主、阿里巴巴的生态化就业等大量新业态。因此,在我国的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制造业的产业数字化与数字化产业、商贸服务业同步发展,制造业转岗的劳动力主要流向数字平台商业与服务业的新业态。

我国就业分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呈现出独有特征。从基尼系数的变化来看,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基尼系数由0.3攀升至0.4以上左右,但近10余年来基尼系数基本在0.45左右波动,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我国数字经济转型并未带来收入不平等加剧,其原因何在?我们认为就业分化与转岗流动增加了收入不平等,但数字产业化催生的新业态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收入不平等的上升趋势。从微观机制上来看,近10年正是产业数字化与数字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制造业数字化造成收入分化加剧,但平台经济模式下的新业态,不但消化了制造业淘汰的转岗者,还吸引了许多原来低技能、低收入工作者,也为许多低收入劳动者提供兼职与多份工作的可能性,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从而缓解收入分化的趋势。可见,劳动者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分化与新业态就业机会上升两种力量的相对大小。我国数字经济转型的实践表明,数字经济转型会加大高收入与中等收入之间的差距,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中等收入与低收入之间的差距,从而将我国收入差距维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
数字经济驱动就业与劳动方式变革

在数字经济转型中的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不但引发了就业群体的岗位流动与收入分化,也极大地改变了劳动者的就业与劳动方式,对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配置产生了深刻影响。

首先是管理方式数字化。管理方式数字化是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转型的重要维度之一。数字经济转型不但深入渗透原有产业的生产过程,也融入企业管理过程,推动企业管理方式数字化。管理方式数字化主要包括管理流程数字化与沟通方式网络化。管理流程数字化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企业运行与员工行为大数据,运用新的算法再造企业管理流程,设计管理过程的系统软件,降低企业管理成本,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沟通方式网络化就是通过建立各类微信、QQ工作群,导致工作关系网络化,工作网络与生活网络高度重叠,劳动者随时可以接到雇主的工作指令,造成工作“如影随形”,工作可以随时侵入劳动者家庭生活,雇主对劳动者的隐性剥夺程度加深。可见,管理方式数字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雇主对劳动者控制能力增加,加大劳动者工作压力,影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其次是劳动方式平台化。基于互联网的平台经济是服务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最典型的商业运营模式。新型商业模式主要涉及三类主体:平台经营者、平台企业、平台劳动者。平台经营者主要提供信息沟通、财务结算等一般性服务,平台企业、提供服务的劳动者、消费者均通过平台互动,通过互联网完成工作或劳务的预约、实施与结算。平台劳动者是数字经济转型中形成的典型新业态,平台化的劳动方式呈现三大特点:其一,工作地点的分散性与随机性,平台运营者通过互联网寻找商品与劳务需求者,并与供给者快速匹配,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居住地高度分散,平台劳动者服务对象高度不确定,工作任务具有随机性。其二,工作流程算法化与工作指令数字化。互联网平台通过消费者行为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与设计算法,匹配供求双方,通过数据算法控制、监测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实现对劳动者劳动过程的强控制。其三,劳动者人力资本的非专有性。平台经济模式下的劳动者主要从事为消费者提供送货、维修的等简单的时间密集型劳务,任务量巨大,工作简单,人力资本专有性需求低。这一特征决定了平台经济劳动者进入门槛较低、对劳动者吸纳面广,对促进人口大国的更充分就业意义重大。

再次是就业方式灵活化。数字平台商业模式的劳动雇佣方式具有对劳动者劳动过程的强控制与劳动关系弱化的双重特征。前者基于平台经济的数字化本质,后者则由平台经济的劳动性质所决定,人力资本专有性低,缺乏累积性,多数企业不愿意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大多数属于非正规就业。对于劳动者而言,进出都很容易,工作流动性强,风险较高,企业社会福利少。就业方式高度灵活化还体现为劳动者既可以专职,也可以兼职,还可兼职做多个工作,可以获取较高的收入水平。

最后是就业质量两极化。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转型推动下,劳动生产率有两极化趋势,劳动者就业质量呈现两极化。对于数字化转型中生成的高人力资本专有性岗位,这部分岗位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有助于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工资收入将会持续提高,工作福利、社会保障水平同步升高,工作环境舒适,工作满意度高,就业质量升高。但在数字经济转型中被淘汰以及新进入的低人力资本劳动者,只能进入低端服务业,这部分岗位数量巨大,易进易出,主要集中在平台经济商业模式所产生的新业态,对劳动生产率贡献较小,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竞争性强,社会保障水平低,整体就业质量较低,逐渐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力的蓄水池。
数字经济时代就业群体分化的多维治理路径

数字经济转型已成为现代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数字经济转型不但带来持续的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导致新业态层出不穷,也会进一步助推就业群体快速分化,深刻影响我国的社会分层结构与社会运行状态。为此,要充分重视数字经济转型带来的诸多挑战,优化政治社会政策设计,进行多维治理,维护弱势就业群體的合法权益,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鼓励创新创业活动,保证就业稳定与持续扩大就业。现代经济学认为,就业总量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长期增长水平。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等,只能影响经济短期增长,对就业数量的影响也是短期的,对长期稳定与扩大就业的贡献更是相当有限。就业的长期稳定取决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是科技创新以及基于科技创新的创业活动。数字经济转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以人工智能、6G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将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相互贯通,开拓新的经济发展潜能,推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因此,要进一步降低创业政策门槛,优化创业政策,通过创新创业实现就业长期稳定与扩大就业。

二是优化社会保障政策,强化政府兜底思维。数字经济转型必然加快职业流动,带来更多的新业态,非正规就业与灵活就业的比重还会增加,甚至成为未来就业的常态。如现有的劳动法规及社会保障政策不能及时革新和跟进,将会大幅提高创新创业企业成本,打击小微企业创业的积极性,弱化经济发展活力。此外,新业态具有高度灵活性与多样性,工作流动性强,规范劳动关系难度极大,监督成本过高。为此,应优化社会保障政策设计,树立政府兜底思维,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

三是充分发挥工会职能,让劳动者通过组织化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新业态中企业对劳动者的算法控制,可能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三方的监督成本过高。应该积极探索平台经济下工会的组织方式,明确劳动者的基本合法权益,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地方总工会指导各类新业态建立工人的工会组织,利用组织力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是激活社区的社会管理职能,关心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身心健康。新业态就业方式与工作方式的灵活性与分散性,使得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成本较高。管理数字化、新业态的高强度劳动还会导致劳动者身心疲惫,身心健康受损。新时期应该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以社区为地理边界,扩大社区公共空间,引进社会服务组织,建立社会工作者机构,强化社区心理服务,为劳动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水平。

五是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劳动者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在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折旧或贬值速度加快,人们可能难以一辈子只从事一个职业。为应对数字经济下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变化,要优化好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教育具有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的重要功能,教育改革要与数字经济转型相匹配,数字经济时代应强化基础教育与通识教育,提升人们的数字经济素养,提高劳动者获取知识的能力而非知识本身。对于劳动者而言,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善于在工作与实践中学习,更好适应数字经济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注: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的主要就业风险及多维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1&ZD181)成果】

【参考文献】

①蔡昉:《数字经济发展必须具有分享性》,《中国中小企业》,2021年第7期。

②平新乔:《互联网的经济影响与市场结构》,《世界经济》,2001年第2期。

③苏丹妮、邵朝对:《服务业开放、生产率异质性与制造业就业动态》,《财贸经济》,2021年第1期。

④于萌:《在灵活性与保障性之间:平台劳动者的社会政策保护》,《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

责编/于洪清 美编/李祥峰

作者:张顺

旅游业人力资本提供服务论文 篇2: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结构、成因和对策

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日趋重视和加大了对服务贸易的投入力度,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根据WTO国际贸易统计1995—2005年的数据,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环比增长速度年均13.91%,与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平均速度相比,我国属于服务贸易高速发展的国家,其发展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5%左右的年均增长率,甚至高于发达国家的年均增长速度。2005年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分别达到了832亿美元和739亿美元,在世界排名中分列16和19位。

贸易结构是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体现之一,在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存在着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行业间收支情况差异较大。因此,从长远来说,服务贸易的发展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只有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合理并得到进一步优化,才能改善服务贸易条件,支撑我国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部门进行结构分析,考察了我国对外服务贸易部门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国际竞争力,并分析了造成目前服务贸易结构特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对外服务贸易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结构的现状和特征

首先,旅游业是我国服务贸易的最主要部门,占据整个服务贸易总收入的半壁江山。2006年上半年,旅游服务出口占服务贸易总出口的比重为36%。2000—2005年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别为162.31亿美元、177.92亿美元、203.85亿美元、174.06亿美元、257.39亿美元和291.96亿美元,分别占当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53.34%,53.37%,51.29%,37.25%,41.23%,39.37%,并且顺差分别达到31.17亿美元、38.83亿美元、49.87亿美元、22.19亿美元、65.90亿美元、75.37亿美元,成为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项目和服务贸易最大的顺差来源。

其次,运输业是我国服务贸易中的第二大部门,2006年上半年,运输服务收入和支出占服务贸易总收入和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3%和39.34%。2000—2005年的出口创汇额分别达到36.71亿美元、46.35亿美元、57.20亿美元、79.06亿美元、120.67亿美元、154.27亿美元,分别占当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2.06%13.90%,14.39%,16.92%,19.33%和20.73%。但是该部门这些年分别存在-67.25亿美元、-66.89亿美元、-78.92亿美元、-103.26亿美元、-124.76亿美元和130 21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逆差,反映出我国货物进出口大量使用外国运输服务的现状。

第三,2002年是建筑服务的转折点,不仅实现创汇收入12.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12%,并且由上年的逆差3.92亿美元转为顺差2.834亿美元。2002—2005年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别达到12.46,12.89,14 67和25.93亿美元,分别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13%、2.76%、2.35%和3.49%。

第四,从部门结构看,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仍以传统的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2005年三项共占服务贸易总额的80%,是我国服务贸易的三大支柱产业。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察赋优势部门上,而在技术含量和增值率较高的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服务贸易领域呈现出贸易逆差,反映出我国在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领域较为落后,而这正是现代服务业的特征,从一个侧面我们也得出我国服务贸易整体水平落后的原因。

第五,不同的服务贸易部门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在服务贸易出口中,运输、建筑、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和咨询等部门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而旅游、通讯和专有权利使用费特许费等部门占总出口的份额越来越低。在服务贸易总进口中,运輸、专有权利使用费特许费、咨询等行业呈上升趋势,份额逐渐降低的行业有旅游、其他服务行业等。从总体来看,传统服务行业在出口创汇中的作用有所降低,而与国际产业转移和外包活动相关的服务项目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某些行业表现出进出口同时增加的特点,这说明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开始凸现,国际服务分工的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二、我国主要对外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均衡的特征说明不同的服务行业具有不同的国际竞争力,国内服务贸易企业在面对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竞争压力时,如何正确分析目前的竞争力状况,探寻合适的竞争途径,如何尽量减少我国服务市场所受的冲击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本文使用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各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客观分析。

比较优势指数,即一国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总额与进出口总额之比,国外学者称之为可比净出口指数(Normalized Trade Balance,NTB)。它是一个剔除了各国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也排除了因国家大小不同而出现的国际间数据的不可比较性,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比较优势指数具有相当的可比性。该指标的理论值域为[-1,1],在值域内,竞争力单调递增,越接近1,表明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该指标的计算式为:

其中,CAij代表i国j商品的比较优势指数,Xij代表i国j商品的出口总额,Mij代表i国j商品的进口总额。

通过计算和分析我国主要服务行业的比较优势指数,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内部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特点,优势集中在简单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行业,并且这种优势表现出下滑的趋势。

从1997—2005年间我国服务业内各行业的比较优势指数(表2)可以看到,在考查期间内,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是我国持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除了旅游在1997年以指数为-0.09和其他商业服务在1999年为-0.18外,其他年份均为正值,旅游平均CA指数值为0.13,标准差为002,其他商业服务的平均CA值为0.15,标准差为0.09,说明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比较稳定,其他商业服务的稳定性差一些,但基本上能够维持一定程度的优势。旅游业的优势原因在于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化悠久,地大物博,具有持续吸引外国游客的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加之旅游业本身并不涉及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等敏感领域,因此,旅游业的开放受到了较少的限制和垄断,在国际上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也印证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业的相对适用性判断。但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我国旅游业的出口收入每年只有两百亿左右,出口总额与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不相称,主要原因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显粗放。

除了旅游业之外,通讯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这两项的CA指数大多为正值,但这两个行业竞争优势的取得来源于国家垄断,是国家出于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安全的考虑对其进行垄断经营而获得的。随着入世承诺的逐步分期兑现,这两个部门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2005年这两个行业的指数就分别下降为一0.11和0.06,正是对实际竞争能力的数值回归的一种表现。由于通讯服务和计算机信息服务属于资本和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我国在这方面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我国在其他几个服务行业几乎都处于竞争劣势,在考察期内的CA指数值大都为负值。其中,运输和建筑一向被认为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但其CA指数也基本为负值。保险和金融服务,尤其是保险服务,竞争劣势明显,基本上CA指数都是负数状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开展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保险服务的时间比较短,相关的人力资本和专业技术的积累不够完善,加之长期以来金融保险业的国家垄断,行业集中度极高,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两个行业的加快发展。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的竞争劣势比较严重,一直稳定维持在-0.8到-0.9之间,多年不见好转,这一结果反映了我国科技体制对科研开发活动的制约,导致我国科研成果及其商业转化率的低下。咨询服务的劣势是因为我国咨询业发展滞后,电影、音像的逆差劣势则是由西方个人自由主义文化的巨大冲击以及我国本土文化开发的不够而造成的。

三、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结构的成因分析

首先,服务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导致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较低,目前美国服务业占全国GDP80%以上,而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强调工业化发展战略,对服务业发展重视不够,我国服务贸易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始终在30%~35%之间徘徊,而且发展较为滞后的服务业导致我国服务业贡献率也较低,贡献率仅在30%左右。相对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我国的服务业发展显得严重滞后。

其次,高等要素供给不足,人才匮乏,科技落后导致我国服务贸易过分依赖自然禀赋的较低级出口结构。我国在初级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上有较好的先天优势,但在高级生产要素上处于不利地位。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以及某些天然资源比较充足的行业如旅游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我国旅游业的优势原因在于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持续吸引外国游客的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及科技的飞速发展的推动下,现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对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尽管对低端生产要素的使用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我国目前过分依赖于自然禀赋的出口结构是相当脆弱的,如果我国服务业不注重高新技术的开发,现有的比较优势就会丧失殆尽,因此要改变服务贸易中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比重偏低的状况。

我国高等要素供给不足,影响了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如保险,金融,广告宣传,咨询等,而如果我国高等要素供给始终是这种状况,则服务贸易结构就得不到优化升级,并将一直处于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的低水平上。

第三,一些服务行业拥有垄断权力因此造成效率低下,以至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参与世界服务市场竞争,如长期在政府保护下的银行业,电信业等。同时政府在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设力度不够,没能有重点地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和保护幼稚服务产业,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

垄断导致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限制过多、服务业投资基本上以国有投资为主、多数服务产品的价格由政府制定和管理,从而阻碍了专业化分工协作,使生产要素不能有效合理流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难以发挥。在服务业的一些关键领域,通常也是行政垄断势力强大的地方。长期的垄断地位阻碍了这些服务行业的成长和竞争能力的提升,也直接导致了现有的服务贸易结构并没有真实反映我国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四、优化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政策建议

第一,全面发展服务业。服务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保证,也是服务贸易结构优化的基础。我国服务业以及服务业内部结构平衡发展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服务业部门如电信、银行、保险等,具有很强的垄断性,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公平竞争秩序,而且导致服务业创新不足、效率低下和竞争力缺乏。这些行业也是我国加入WTO谈判中,主要缔约方要求我国开放呼声最高的部门。在这种条件下,服务业的大幅度开放和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势必对国内服务业造成严重冲击。因此,在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实行对内开放,降低国内市场的垄断程度,允许国内有条件企业投资这些行业,通过充分的国内竞争来鼓励创新,提高国内企业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服务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第二、大力培育高等、专业要素,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完成这一目标的重点是健全高级要素培育机制,消除服务贸易要素生成过程中的诸多制度制约因素。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本现状难以适应国际服务贸易竞争新格局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素质偏低、人才流失严重、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科技投入不足以及利用率低下等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政府完全有能力也必须全力以赴地增加教育、科研投入,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相互配套的科研评估与检测机制,提高开发、研究质量,保证優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三,加强服务贸易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国民经济各产业是链状结构、互相影响的。要优化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就必须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抓好服务贸易相关及辅助行业的发展。通过优势产业来带动劣势产业,从而推动服务贸易的全面发展。

就服务业内部各行业而言,相互作用的关系显而易见。例如银行业可以为其他各行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其他各行业的盈利也将为银行业注入更多的资金:航空、铁路等新路线的开辟以及提速,将为居民旅游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扩大旅游范围,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等。类似的连锁效应将带动整个服务业水平的提高。

第四,充分发挥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资源。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一直以来,我国传统服务非比重过大,提供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WTO服务贸易总协定提出了140多种服务产品,我国只能提供其中的40种,在许多服务领域仍处于缺位状态。这种服务业发展在结构上的失衡急需得到优化和调整。遵循比较优势原理,我们的优化策略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为起点,继续深化传统服务项目的发展,同时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信息、教育、文化以及社区服务等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对于某些完全由信息网络和管理网络所支撑的新兴服务业,我们不具备比较优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大量投入以获得竞争力,但必须制定相关措施,重视并促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发挥其带动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走国际化道路的作用。

最后,充分发挥政府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与结构优化中的作用,提高对服务贸易的管理水平。我国政府要加大对国际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完善财政,信贷等优惠措施,辅之以积极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在体制上、政策上积极鼓励支持我国服务业通过商业存在方式进行服务贸易,培育我国服务业在商业存在贸易方式方面的比较优势,进而优化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并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鲁晓东

旅游业人力资本提供服务论文 篇3:

基于员工维度的旅行社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业绩评价是旅行社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智力密集型、服务型和相关型的旅行社行业属性,使员工人力资本体现出能动性及与内外部高度合作协调性的特征,成为旅行社竞争能力的核心资本。缺乏员工维度的业绩评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员工流失率上升和行业中“柠檬市场”现象的出现。文章从旅行社业绩形成动因的逻辑分析入手,构建了以员工满意度和员工服务效率结果指标为核心的旅行社业绩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从成本指标、时间指标及质量指标等过程指标角度进行了具体细化衡量。

[关键词]员工维度;旅行社;业绩动因;业绩评价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旅行社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如何衡量旅行社的业绩成为引导其是否持续的关键。管理大师安德烈·A·德瓦尔(Andre A.de waal)曾指出:“今天,公司在通往创造价值的道路上所面对的挑战要比过去更加严峻,要想成为一个能够实现战略目标,有效满足投资者和公众要求的公司,需要拥有世界级的业绩管理程序”。尤其在当前旅行社面临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客户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社会环境多变的外部背景下,科学的业绩评价成为旅行社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但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旅行社行业与其他企业相比有着显著的自身特征,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精髓和支柱。因而,员工视角的衡量和评判就成为旅行社业绩评价的关键。

2 旅行社行业员工人力资本特征的经济学分析

2.1 智力资本密集型的旅行社行业属性推动员工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能力的核心资本

在传统实物资本密集型和高度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物质资本是企业资本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核心。但与大规模生产的工业企业相比,旅行社行业性质属于典型的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固定资产投入少,流动资金需求量不大,主要依靠提供服务产品获取收入,而服务产品的提供是依靠员工行为来完成的,所以员工人力资本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员工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增加服务效用,获得并增加游客对旅行社的忠诚度,员工人力资本成为企业中最活跃、最有创新性的资源。因此,旅行社行业中物质资本不再具有绝对的主导性,企业核心能力形成主要依赖于员工的人力资本,正如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Pahalad&Hamd)所指出的,“员工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活化载体并将其具体化。旅行社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形成了旅行社的核心能力,员工人力资本成为旅行社企业竞争能力的核心资本”。

2.2 服务型的旅行社行业属性促使员工人力资本成为能动性资本

旅行社行业是以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为核心,以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旅游设施为依托,以旅游供应商产品为原材料,经旅行社设计、组合或营销等活动后销售给旅游者产品的行业。旅行社产品的特点呈现出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不可分割性等特征。旅行社产品特征决定了员工人力资本成为能动性资本,因为在服务型的旅行社行业中,员工行为是构成其产品的主要载体,甚至员工行为是旅行社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具有较高服务能力的导游人员,其工作态度、服务理念等都会影响到游客对旅行社产品的体验与感知,为旅行社赢得游客的好评和信赖,提高游客满意度。而服务能力常常属于员工的专用性资产,主要依靠其自身能动性的发挥,而且,员工资本作为一种能动性资本,还具有边际效益递增的趋势,因为服务经验的提升是需要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进行积累的,是员工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干中学”和“干中用”而形成的。这些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会为游客提供更为专业性的服务,从而更好地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为旅行社带来更高的利润。

2.3 相关型的旅行社行业属性使得员工人力资本体现出高度的内外部合作协调性

旅行社行业是受旅游景点、饭店、餐饮设施、旅游车队、航空公司、娱乐场所等各供应商的委托,以合同规定的价格向游客出售产品的行业,所以旅行社行业具有较强的产业依托性和产业关联性,建立起与众多部门的和谐关系成为旅行社发展的关键。旅行社为确保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员工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员工人力资本体现出特有的与众多供应商之间的外部合作协调性。如作为旅行社计调部门的员工,在按接待计划落实团队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事宜时,就需要具有熟练专业的业务水平,与接待旅游团队的酒店、餐馆、旅游车队及合作的地接社等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同时,旅行社员工人力资本还体现出较强的内部合作协调性,旅行社向游客提供服务产品的过程,是员工之间紧密协同性和互动性的合作关系的反应,长期合作中形成的员工与集体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尊重、团队精神、集体荣誉等无形资本,是旅行社运营的基础和竞争的关键。

3 旅游业业绩评价研究述评及影响分析

3.1 旅游业业绩评价研究述评

员工人力资本是旅游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产,早在1992年美国罗森布鲁森旅行社总裁所著的《顾客第二》中就强调“只有快乐满意的员工,才有快乐满意的顾客”,但在旅行社业绩评价中,基于员工维度的业绩评价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

目前,研究者视角还主要集中在以投资者为中心的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评价阶段,选取了股东权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主营利润率、超额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等指标进行业绩评价。近年来,理论界出现了部分从员工视角的业绩评价研究成果,但主要集中在饭店行业,且多是从人力资源和营销视角进行的。从人力资源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包括杨莹等从员工心理受权与服务质量关系方面提出完善饭店的服务质量措施;俞聪通过对开元集团旗下饭店研究,提出关注员工与顾客和谐发展是企业评价的关键;戴斌以首批创建白金五星级试点饭店为例,提出管理层应根据员工特征制定出最优的人员管理制度。从内部营销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包括姚唐等把员工作为饭店“内部顾客”,研究了其忠诚度的实现机制。对于旅行社行业业绩评价的研究,近年来评价主体开始有所扩展,如黄秀娟、黄福才研究国际旅行社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时,提出应该考虑员工的利益评价;陈荣等从旅游集团异质群体的激励约束机制视角出发,选取了新的业绩评价管理平台指标;范英杰提出旅行社集团内部业绩评价体系应综合考虑集团投资者、员工和旅游者利益以及旅行社业务流程特征等因素。

从上述理论研究轨迹可以看出,旅游业业绩评价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从员工角度进行业绩评价也正纳入研究者的视野,但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仅仅从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学领域进行研究尚不全面,财务学角度的研究更应该引起关注。实际上,业绩评价一直都是财务学研究的重点,从历史演进历程来看,最初的业绩评价始于财务学中的

成本控制评价,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和规模经济的发展,19世纪初,纺织企业主开始设计财务指标把人工和材料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上,总结出业绩水平,从而有效地满足企业管理需要。近年来,由哈佛大学商学院会计学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eNt.S.Kaplan)所提出平衡记分卡的业绩衡量指标体系更成为理论界的热点。笔者曾提出员工的权益维护和员工竞争力是旅行社业绩评价的基础,但具体如何进行评价尚未进行细致化研究,本文基于上述研究基础,试图沿着财务学科业绩评价的叶脉构筑更为具体的基于员工维度的旅行社业绩评价体系。

3.2 旅行社业绩评价影响分析

理论界业绩评价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务界的评价标准。从旅行社行业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就可以看出,业绩评价体系主要关注投资者维度,且以财务结果为导向,目前,旅行社三大上市公司中青旅(股票代码600138)、首旅股份(股票代码600258)和国旅联合(股票代码600358)对外公布的评价数据主要包括旅游产品服务收入、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资本、净资产收益率等投资者关注的指标。同时,以投资者维度为中心的评价指标也同样反映在政府监管部门对全国双百强旅行社的评选中,无论百强国际旅行社还是国内旅行社都选取了旅游业务营业收入、旅游业务毛利润、实缴税金等结果指标进行排序,而作为旅行社核心资本的员工维度评价指标尚未纳入评价范畴。忽视员工维度的评价将可能导致员工利益受损,某种程度上引致旅行社业成为员工流失率较高的行业。据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组织的全国导游人员、旅行社经理人员人力资源调查显示,全国中级、高级、特级导游的年流失率分别为14.6%、10.1%和37%。从财务学的成本角度分析,员工流失不仅增加公司的显性成本,如替代者加班费、违约赔偿金(尤其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搜寻新员工成本、招聘成本、甄选成本、培训成本等,还增加了公司的隐性成本,如员工离职后的职位空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离职前由于劳动生产效率下降带来的损失以及新员工与合作者和管理者协调增加的成本等,成本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利润空间的下降。同时,忽视员工利益的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旅行社业“柠檬市场”现象的出现。旅行社业持续发展亟须素质高和专业知识扎实的复合型人才,但作为决定行业发展生力军的大学毕业生却常常不愿意在旅行社行业内就业,员工的流失率居高不下。

4 基于员工维度的旅行社业绩评价体系构建

4.1 旅行社业绩形成动因的逻辑分析和核心评价指标确定

不可否认,净利润、主营利润率、超额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等指标应该成为旅行社业绩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但应该看到,无论是上市公司通用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还是全国双百强旅行社所选取的营业收入等指标,都是业绩的最终结果,实际上更需要探究旅行社业绩所产生的过程和原因,进而选择更为科学化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客观来看,旅行社作为投资者、员工、旅游者、旅游交通部门、饭店、旅游景区、旅游酒店等共同形成的契约主体,业绩的取得是与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息息相关的,但从根源来看,员工士气和员工能力是旅行社价值形成的源泉(图1)。

图1的旅行社利润链的垂直向量图清晰地表明,员工是旅行社利润形成的原始驱动力量。员工高昂的士气和卓越的工作能力是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游客感知服务质量、赢得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重要保证。满意而忠诚的游客可以为旅行社带来收入的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增加,进而驱动旅行社利润的提高。

既然旅行社业绩形成的原始驱动力来源于员工,员工士气和员工能力是公司价值形成的基础,那么如何衡量员工士气和员工能力就显得极为关键。旅行社实际工作中员工士气和员工能力常常是定性描述,但业绩评价却需要可衡量和可操作的具体量化指标。有鉴于此,本文选取员工满意度指标衡量员工士气,因为员工满意度高的企业常常有着训练有素的员工且士气高昂的工作团队。选取员工服务效率指标衡量员工能力,因为提高服务效率给企业创造财富是员工具有较强能力的体现。所以,员工服务效率和员工满意度就成为评价旅行社业绩的两个基础和核心指标(图2)。

4.2基于员工维度的旅行社业绩评价体系

基于旅行社业绩形成动因的分析,可以看出旅行社业绩评价体系指标的确定和选取不仅需要关注最终结果的评价指标,而且更需要探究形成旅行社员工能力和激发旅行社员工士气的过程评价指标,以实现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的平衡。

4.2.1 员工士气方面的旅行社业绩评价指标

(1)结果性评价指标

员工士气的最终结果常常体现为高度的员工满意。良好的员工满意度是促进旅行社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情况下,员工满意度的评价采用员工保有率,尤其是核心员工保有率来进行测量。但员工满意度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霍布克(Hoppuck)曾指出,员工满意度是工作者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对环境因素的满足感受。仅从人类需求角度来看,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Maslow)提出了人类需求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5个层次;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则在此基础上,认为人类有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的3种核心需要(即新人本主义需要理论,ERG理论);哈维·霍恩斯坦(Harvey A.Homstein)提出获得员工满意的3R原则,即激励(rewards)、尊重(respect)和认同(recognition)。可见,影响员工满意度因素的多维性-决定了其评价具有综合性,还需要辅以过程性评价指标。

(2)过程性评价指标

员工激励因素评价:可采用职工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具体指标进行,对于企业核心员工甚至还应该考虑年金及股权激励费用等指标,这些因素表现为企业的支付,体现为成本视角的考量,能够直接反映出员工所受的待遇,同时也折射出员工高昂士气背后的激励方式。

员工尊重和认同因素评价:该因素评价反映了旅行社管理风格和管理质量水平,包括旅行社员工受权和参与决策评价两个方面。旅行社服务活动中,被受权员工将会拥有更大的工作灵活性和更强的适应能力,被受权的员工更有可能对企业报以更高的承诺,从而获得更出色的工作业绩,通常可采用旅行社受权制度评判进行测度。员工参与公司决策过程有助于增强其个人控制能力,拥有较高个人控制能力的员工会对自己的工作更加满意,从而取得更高的服务业绩,可采用员工提出建议次数、员工建议被采纳次数、采纳员工建议后公司的改进措施和被采纳建议后的奖励办法等具体量化指标进行测度。

信息沟通因素评价:有效的信息沟通不仅是保障旅行社高效运作的必要条件,更是员工与组织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可采用旅行社信息沟

通渠道(如公司业务通讯和公司政策传递)、沟通关系维度(与属下的沟通、平级沟通和高层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和公司沟通渠道畅通程度和反馈速度等指标进行测度。

工作环境因素评价:包括旅行社员工工作的物理环境和工作的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良好的物理工作条件能够给员工带来生理上的舒适,提高工作的满意度,可采用员工工作时间、员工办公生活设施等指标进行测量。旅行社行业的服务过程是员工紧密协同和互动性的合作过程,因而旅行社的人际氛围和企业文化等会影响员工的满意度,可以用员工之间相互信任程度、员工与管理者之间信任程度、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判断企业是否拥有良好的人文工作环境。

4.2.2 员工能力方面的旅行社业绩评价指标

(1)结果性评价指标

员工能力的最终结果体现为旅行社收益的增加,可采用员工服务效率进行业绩计量。旅行社作为服务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讲就是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竞争,尤其面临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客户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社会环境多变的外部背景下,服务效率更是旅行社巩固并扩大客源、改善经营业绩、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旅行社员工服务效率的高低最直接体现为旅行社收入的增加和利润的增长,可采用人均收入增加值和人均利润等指标进行测量。从旅行社发展的实际过程不难看出,促使员工服务效率提高的因素是与旅行社的长期投入紧密相关的。所以,在关注员工服务效率结果性指标时,需要重视员工培训等过程性评价指标。

(2)过程性评价指标

员工培训评价:培训不仅可以为员工提供了解旅行社企业目标的机会,帮助员工掌握完成目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影响员工情感,形成更高的工作动力和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可从员工培训时间、培训成本等方面评价,采用员工人均培训费用、年均受教育时数、员工培训次数等指标进行测量。

员工素质评价:员工素质是影响旅行社发展的重要变量。当前,旅行社业正呈现由劳动密集型向人才密集型转化的趋势,知识型的行业特征亟须员工学历的提升和专业素质的提高。通常可从员工资格证书与学位获取角度进行评价,具体可采用员工的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学历程度以及旅行社总经理资格证书,旅行社部门经理资格证书、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导游等专业资格证书等具体指标进行评价。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初步构建了基于员工维度的旅行社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表1)。

5 结语与讨论

旅行社智力型、相关型和服务型行业特征决定了员工成为旅行社利润的原始驱动力。但以往旅行社业绩评价研究和实践多建构于投资者视角,缺乏员工视角的关注。基于旅行社业绩形成的动因分析,构建了包括员工满意度和员工服务效率两大结果性指标和若干过程性指标在内的员工维度的旅行社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拓展了原来仅仅从投资者维度进行业绩评价的研究。

但上述基于员工维度设置的业绩评价指标仅仅是初步研究,实际上,还需要根据旅行社从业人员的层次以及不同的岗位进行细化评价及各层次指标分值和权重的比例研究,同时更重要的是,根据评价指标进行的旅行社业绩评价方案的实施及执行,以及进一步根据评价结果所采取的切实解决方案和策略。

作者:范英杰 赵玉宗 马晓芳

上一篇:动物疾病控防下的畜牧养殖论文下一篇:学生主体性高校健美操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