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音乐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由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分析调查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都爱好音乐。因此,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边缘学科,音乐治疗结合了音乐学科、医学学科以及心理学科,有利于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音乐教育论文 篇1:

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摘要:现今社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音乐教育与其他的教育形式相比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音乐教育的实质和价值,以及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出发点,研究音乐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大学生是一个的未来,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大学生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仅应该有强健的体魄,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理。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音乐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缓解人的压力、提升人的审美情绪。因此,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对大学生的进行基础教育的一种。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身修为,使大学生成为素质全面地人才。

一、音乐教育的本质与价值

音乐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审美。它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学科,更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音乐教育应该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核心来设定教育的方法、方式和教育环境,教师的言行举止、教授的作品内容都要体现审美的要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感受生活的美妙、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通过音乐教育,反映学生的感情和思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懂得如何生活和如何创造美好的生活,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音乐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造发展的价值和社会交往的价值。音乐可以使人放松,产生灵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会对人类的智力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创造力是想象力的源泉。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任何音乐的产生都是音乐家创造力发挥过程,音乐创作比其他创作更需要创造力。音乐不比其他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等,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艺术的原型,音乐确实没有现实中可以模仿的对象。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音乐的表现有很多形式,比如合唱、齐奏、舞蹈表演等等,在这些表演形式中大学生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互相的协作团结,遵守纪律,大学生能增进与人的交往和沟通能力,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目前社会,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于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人们的身体以外的其他心理判断、情感等于其他人的心理活动不想冲突,适应社会的心理状态。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没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如强迫性的心理疾病、极端的心理状态等等,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看事物有着乐观积极的状态,不消极、不懈怠。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快坚韧、与人能够更好地相处、能够更快的与环境相适应。这是心理健康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称为心理健康的人。

目前的大学生群体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表现在对他人的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对比自己成功者的仇恨和排斥状态。对比自己强的人表现出对抗的心理状态,甚至进行破坏性的活动,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甚至于当别人遭遇的逆境的时候,幸灾乐祸,不提供帮助。这种心理不利于协作,有碍成功。其次,表现在对自己不认可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做任何事没有主见,太多的关注其他人的想法,很难成功。比如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攀比心理,对于自己贫寒的家境或者自己不突出的外貌,表现出的不自信,结果常常是碌碌无为、自暴自弃。再次,表现在反规则行事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表现出对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等的抵触心理。无论正确与否,倾向于向他人意见的反方向行事。这种心理会使人失去正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性格偏执、会形成过于偏激的看法,不愿意遵守既有的社会规范,甚至会成为违法犯罪的分子。再者,难以克服的孤独心理。这种心理体现在比较自闭,不愿意与人交往和交流,甚至有意的回避与人交往的场合,导致最终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这种心理会使人无法排解压力,等到心理承受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极限,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最后,存在着与异性交往困惑。大学期间学业并不是很紧张,课余的时间教宽松,加上心理的成熟,大学生会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大学生刚刚经历高中紧张的学习阶段,并不懂得如何与异性进行交往、甚至于不敢与异性交往。分不清与异性的感情究竟是友情还是爱情,盲目的交往,只为排解孤独。还有的大学生大学期间荒废学业,认为爱情至上、学无所成,结果大学期间碌碌无为。更有严重者,因为失恋自暴自弃,甚至有自杀的行为。

三、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音乐教育因为其独有的特质和价值,必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好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乐教育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欣赏美妙的音乐作品,大学生可以放松精神,缓释心理压力,会在精神上获得愉悦。音乐可以增强人的生命力,现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生活的压力来自于各个方面,心理负担重,精神压抑。大学生因为学业、就业等等问题,也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音乐教育可以让大学生通过聆听音乐给予不同的精神享受,不同的音乐会带来不同的精神体验,积极活泼的音乐能够增强人的斗志,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

其次,音乐教育可以完善大学生的审美价值。音乐会影响人的观念,会使人对于某些事物产生好恶。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使听众对音乐产生心灵的共鸣。培养人高尚的情操,使人对大自然和生活产生热爱。通过音乐更了解音乐所诠释的主题和时代背景,从而更好的体会音乐的内涵,更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再次,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应该更为广泛以便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现实生活着经常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大学生应该学会如何的化解这种冲突。如今社会越来越重视情商的重要性。借助音乐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摆脱人际交往的困境。比如进行合唱、齐奏、大型的音乐表演等形式使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增进交流与合作,更有群体意识,从而增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然后,音乐教育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关乎国家的发展,许多优秀而杰出的人才都是音乐的爱好者,比如,爱因斯坦就是通过音乐获得灵感。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激情和想象力,使创造力获得长足的发展。音乐教育绝对不是简单的音乐符号的灌输,它是通过音乐的律动使学生产生更多的联想,激发学生扩散性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使学生成为创新性的人才。

最后,音乐教育可以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人无完人,任何的人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学生正值青春的美好时期,正是人的性格形成的阶段,这时候塑造的性格以后改变就会比较困难。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产生对美的渴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培养其团结、有爱、互助的性格,排除自私狭隘的心理,提升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操,从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范树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服饰的艺术表现[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6).

[2]李建萍,魏军.舞蹈服饰与舞蹈意象的深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3]侯建成.音乐听觉的心理机制——从脑科学的角度探讨音乐心理活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03).

[4]王建国,周婕.用音乐撞击混沌的心扉——评析广州白云精神康复医院的音乐心理疗法及其效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7).

[5]蒋聪.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音乐心理教育与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04).

作者:赵猛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音乐教育论文 篇2:

音乐治疗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由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分析调查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都爱好音乐。因此,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边缘学科,音乐治疗结合了音乐学科、医学学科以及心理学科,有利于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音乐治疗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对策,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0 前言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了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高校教学过程中,需要选择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从相关调查分析来看,大学生具有学习音乐的兴趣,这就为高校大学生利用音乐治疗心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基础。音乐具有唤醒个人人格的作用,高校利用音乐能够治疗和解决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障碍,这就需要学校重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缺乏专业音乐治疗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当代音乐治疗理念,发展时间比较晚,经济的日渐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音乐治疗得到了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音乐治疗发展并不是非常理想。从目前发展来看,我国从事音乐治疗服务的工作人员主要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音乐治疗相关学历的学士或者硕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已经获得了音乐治疗工作委员会的音乐治疗师资格认证,但是我国高水平音乐治疗师的数量并不多,无法满足心理咨询市场的实际需求。另外一种则是具备音乐能力但是并不是专业从事音乐治疗的工作人员,如音乐教师或者心理咨询师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危机,对音乐治疗师的需求非常大,但是目前专业从事音乐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数量并不高,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1.2 缺乏对音乐治疗的正确认识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音乐治疗起步相对较晚,大多数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混淆音乐教育与音乐治疗的概念,一味地认为音乐教育能够实现音乐治疗。实际上,音乐教育、音乐治疗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无论是对象,还是目的,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音乐教育主要针对学生,旨在提升大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审美能力,音乐教育的两个主体是教师、学生,两者之间是教和学的关系。音乐治疗则是高校大学生在音乐治疗师的帮助下所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音乐治疗师、大学生之间属于单向性关系,也就是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音乐治疗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对策

2.1 重视音乐治疗宣传

新闻媒体的过度宣传以及商业方面的夸张营销促使音乐治疗效果呈现出过度宣传的问题,使大多数大学生在音乐治疗方面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在音乐治疗方面存在着偏见。高校需要重视音乐治疗的宣传工作,开展高校讲座以及公共选修课,利用高校校园宣传栏、校园网络等多种渠道,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音乐治疗,感受音乐治疗的好处,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治疗积极性。在音乐治疗过程中,需要选择与音乐相关的活动,如音乐创作、即兴演唱以及音乐游戏等,但是大部分人只是认为音乐治疗就是听音乐和放松。在音乐治疗过程中,主要有个体和集体两种形式。在音乐治疗师指导下,个体通过音乐试听以及唱歌等形式进行训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在集体训练中,则需要选择具有问题的一类同学,了解其精神上存在的问题,缓解学生的抑郁情绪,在音乐治疗师的指导下,可以利用合唱练习以及音乐游戏等形式,提升学生集体意识以及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愉悦的心情,有效缓解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高校需要重视音乐治疗的宣传工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音乐治疗,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2 重视音乐治疗师资队伍建设

在音乐治疗工作中,音乐治疗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治疗师不仅需要具备非常丰富的音乐知识,还需要有心理学、医学以及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于高校环境的限制,促使音乐治疗师需要真正地热爱学生,提升自身的亲和力。根据大学生性格以及情感等方面的特点来处理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音乐治疗的重要实施者,音乐治疗者对大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高校音乐治疗师需要提升自身音乐治疗宣传能力、推广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综合国内外音乐治疗师的实际情况,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鼓励音乐专业教师参与音乐治疗培训工作,获得技术资格证明。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具备非常强的音乐能力,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音乐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借助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高校还可以鼓励医学类的心理咨询师参与到音乐知识学习中,培养出更多从事音乐治疗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2.3 成立专门的音乐治疗工作室

在音乐治疗过程中,音乐治疗师需要给大学生营造更加安静、更加和谐、更加舒适的治疗环境,这样学生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处于放松舒适的状态。在音乐治疗过程中,专门化得治疗场所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完善音乐治疗设备,为音乐治疗的工作提供保障。因此,构建专业音乐治疗室非常的重要。在原有心理咨询师以及团体辅导室的基础上,高校可以构建个别以及团体性质的音乐治疗场所,在音乐治疗室需要配备音响、音乐音响等,为学生构建温馨安静的治疗环境。利用音乐能够构建更加轻松、更加舒适的咨询环境,也要构建音乐治疗咨询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利用试听以及游戏等方式构建有效的音乐治疗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 结语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治疗能够有效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陶冶大学生情操。通过音乐治疗能够有效地调节大学生的心理,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转变有的同学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塑造更加积极的人格。高校教师缺乏对音乐治疗的认识,大多是利用音乐欣赏课程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得音乐治疗成为音乐教育形式。高校并没有给予音乐治疗硬件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大多是通过举办唱歌、舞蹈比赛来满足学生的音乐生活,音乐治疗在高校中并没有有效地推广。音乐治疗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高校需要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开辟新道路,虽然音乐治疗并没有在高校中普及,但日渐完善的音乐治疗体系促使其在高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雷薇.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展作用及实施[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下),2008(08):13-15.

[2] 林岚,杨伟才.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音乐治疗试验[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05):492-494.

[3] 李伟,王成树,许纯蕖.运用音乐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41-142.

作者:印亭蓉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音乐教育论文 篇3:

“心灵乐吧”

摘 要:近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加突出,尤其是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适应大学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更多。为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建立了“心灵乐吧 ”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室,积极探索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院通过开展“心灵乐吧”接受式音乐治疗,帮助女大学生提高了自我认知能力,培养了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心灵乐吧;女大学生;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帮助人们消除心理障碍,达到恢复或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它强调人的整体与社会生活环境协调统一,更好地适应社会、协调身心,帮助大学生缓解不良情绪,解决心理冲突,促进人格完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灵乐吧”就是运用这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式,帮助女大学生建立安全、温暖的家庭氛围,让更多女大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快乐中提高情商、智力水平,从而宣泄情绪、缓解压力、增强信心。

目前,师范类院校的女大学生比例逐渐上升,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女大学生具有感情细腻、思想活跃、亲和力强,但敏感多虑、心理脆弱、任性、害怕挫折、社会适应能力差的特点,因此,提高心理素质成为引导她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支点。而音乐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而且可以表达人们内在的情感,激励人们的意志。音乐是女大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所以,音乐治疗可以让女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缓解压力、愉悦心情。

一、构建音乐治疗体系,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心灵乐吧”以团体式咨询方法为主,开发接受式团体音乐治疗方案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歌曲讨论、音乐想象、音乐回忆、音乐同步等四个步骤对受助学生进行音乐辅导治疗。在整个音乐治疗过程中,教师充分运用音乐的娱乐功能,引导学生团体感知积极健康快乐的情绪体验,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及时进行分析与总结。针对如何提高女大学生情商的问题,教师制定“一次乐吧之行,一次轻松之旅”的方案,采用学生分组、定期开展、全体覆盖的团体辅导治疗方式,根据女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在“乐吧之旅”中组织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让大家感知彼此之间的情绪变化,通过音乐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从而以提高情商为目的,逐步改善人际关系、放松身心、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最终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利用专业团队优势,着力建设接受式音乐治疗体系,不断完善团体辅导计划,开发出更多适合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活动方案。“心灵乐吧”主体方案分为三个逐层递进的部分,由感知情绪入手到调节情绪,最后发展到运用情绪的高级阶段。整个音乐治疗过程分为八个不同单元的音乐团体活动,让女大学生在音乐分享中打开心扉,在音乐同步中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和互相支持,最终使所有成员的情商都有所提高,让大家有互感互爱的感觉,让大家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在感知情绪阶段,学生可以充分地认识自我。在“音乐之我”游戏营造的温馨团体氛围中,学生建立团体契约,编唱团体歌曲,形成团体凝聚力。同时,让学生在情绪地图上寻找不同的情绪,学会感知认识各种情绪,并通过音乐回忆学会自我情绪的感知。在调节情绪阶段,通过班得瑞音乐的伴奏曲,让学生运用音乐想象,想象高山、流水、森林、大海、小溪等,来平静自己的心情,通过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来调节自我的情绪变化。有效的音乐调节方法可以使女大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及时地和他人产生共鸣,善于调整自我,为提高情商打下坚实的情绪调节基础。

学生在运用情绪阶段可以合理表达自我。情商的高级阶段是运用情绪,学会运用情绪是拥有良好情商的重要指标。通过音乐沙盘游戏来使女大学生学会理解情绪、表达情绪。利用音乐故事,结合团队成员,编排策划模仿心理情景剧,通过每个人的表演,展现人物内心情绪,丰富团队成员的内心情感,促进交流,最终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合理地运用情绪。具体的活动方案如下:

二、实施音乐治疗评估,提升“心灵乐吧”吸引力

“心灵乐吧”在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心灵乐吧”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音乐治疗心理辅导,以接受式音乐治疗为主,利用音乐治疗的特殊方法,放松学生心情,调节学生情绪变化,提高学生情商。二是“心灵乐吧”根据学生发展情绪变化设计不同主题的音乐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对音乐活动的感染力。学院通过不断探究新课题,挖掘音乐与心理的内在契合点,利用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认真分析学生情绪变化,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心灵乐吧”整个团体活动中,学院分阶段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和检验,使用《情绪智力量表》对所有成员进行前后测试,以检验团体活动的整体效果。同时,使用《接受式音乐治疗反馈单》以检验单次的活动效果和发现活动的不足。使用《成员自评单》《成员他评单》《团队因子评价单》等一系列的自评或他评的质性评价量表,从认知、情感、合作方面对整个团队活动进行整体评估。通过这一系列的评价,学院有效地检验了女大学生情商提高的效果,从而证明接受式音乐治疗对提高女大学生情商的重要作用。“心灵乐吧”不仅使女大学生掌握了调节情绪的技巧,而且提高了她们调节情绪的能力,对提高学生情商、改善人际关系、调节心理情绪、缓解压力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对进一步发挥“心灵乐吧”功能的思考

实践证明,接受“心灵乐吧”音乐治疗的女大学生,情商都有显著提高。调查显示:参加“心灵乐吧”体验的全部学生,对心灵体验整个过程充满兴趣。80%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用音乐调节情绪的习惯;70%的学生主动通过音乐活动释放自己的学习压力,学会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情绪;50%的学生积极向其他学生推广,传递自己的切身体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心灵乐吧”的深刻体验,她们能很快地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大胆地尝试接受新生事物。在接受音乐同步环节,她们更能认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能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有效地避免冲突,人际交往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团体咨询活动前。通过对自己进一步的了解,她们建立了适合自己的爱情观,做到“多情而不滥情”,坚守自己的内心。对自己能够进行更合理的评价、接纳以及正确定位,坚持现实和理想有效的结合,充实每天的生活。总之,经过接受式音乐治疗团体活动后,学院女大学生的整个面貌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更加自信从容地面对学习、工作、生活。因此,“心灵乐吧” 符合女大学生心理成长需要,是适合女大学生的团体咨询模式。学院将继续探索、发展接受式音乐治疗模式,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帮助更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情绪,掌握科学的情绪调节技能,合理地运用情绪表达自我,促使她们不断提升自身情商,适应社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罗小平,黄虹和.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宋春丽.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3]张盈.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初探[J].音乐天地,2008,(10).

责编:思 源

作者:唐新

上一篇:现代小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论文下一篇: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