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小提琴声乐艺术论文

2022-04-15

红色小提琴声乐艺术论文 篇1:

“红发神父”维瓦尔第:在孤儿院的音乐生涯

凡是喜爱小提琴的朋友都聆听或演奏过一首叫做《四季》的小提琴乐曲。这首作品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乐章,借助小提琴优美的音色与出色的技巧,与乐队相映生辉,通过对鸟鸣、号角与雷雨以及生活情景的模仿,描绘出大自然一幅幅生气盎然的美丽图画。

这首作品是由300多年前,17世纪的意大利伟大作曲家、小提琴家维瓦尔第创作的。作品在当年就受到热烈的推崇,时至今日,历经如此久远的岁月,仍然盛演不衰,足见其隽永深厚的艺术魅力,可与日月同辉。

维瓦尔第是巴洛克时代最为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有大量声乐、器乐和宗教作品,以及一些歌剧和奏鸣曲。在巴洛克时代早期,协奏曲只是为人声与乐队而作的被称之为大协奏曲的作品,维瓦尔第却发掘了多种乐器作为独奏的协奏曲形式,同时作为一名出色的小提琴家,他对小提琴协奏曲的贡献尤为突出。维瓦尔第创作有500多首协奏曲,其中有300多首是为小提琴而作的。其他的是为大提琴、双簧管、长笛、大管等乐器而作。在这些作品中,有大部分是为独奏乐器而作的,他特意为独奏乐器创作了更为有趣和激动人心的片段,并赋予了独奏乐器更多的演奏技巧。维瓦尔第创立了“标题音乐”的先河,特别是确立了三乐章(快-慢-快)的协奏曲形式,对同时代及其后的协奏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与众不同的是,维瓦尔第的音乐生涯及其丰厚的音乐创作,与他在一所孤儿院的漫长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与不解的渊源。

维瓦尔第,1678 年3月4日出生在意大利威尼斯康波格兰多附近的一个住所。他的父亲曾学习过理发技艺,也是个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后来终于成了一名职业的音乐家,在孤儿院教授小提琴,并成为教会乐团的成员和当地音乐家协会的创建人之一。“红发”(红色的头发)成为他的主要特征,当然这一特征也遗传给了他的儿子。

无疑,父亲成为了幼年维瓦尔第称职的小提琴教师。后来父亲将他送进圣马可教堂的公爵小教堂,18岁时他被任命为那里的小提琴手。1703年3月23日维瓦尔第成为神父,负责带领众僧侣做弥撒。一天,维瓦尔第在念弥撒时,突然想到一首赋格曲。他离开祭台记下主题,然后才回去继续念完弥撒。为此,他被送上宗教法庭,以后不允许他再主持弥撒。虽然维瓦尔第的神父生涯就此宣告结束,但他的别号“红发神父”却流传了下来。

在维瓦尔第生活的那个时代,有一所始建于1346年的仁爱孤儿院,它经过多次的扩建,收容了很多孤儿和弃儿。1701年6月5日,仁爱孤儿院里的弗朗切斯科·加斯帕里尼被任命为“合唱指挥”。1703年8月,他通过决议聘用了三名新教员教中提琴、小提琴和双簧管,维瓦尔第被聘为小提琴教师,后来还兼任中提琴教师,以及负责乐器购买与修理的工作。

“红发神父”在新的职位上尽心尽力,凭着高超的技艺在仁爱孤儿院站稳了脚跟。当时,维瓦尔第作为小提琴手和作曲家已经声名远播。1705年,维瓦尔第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12 首奏鸣曲》。

在其后的近30年间,维瓦尔第的音乐创作一直与仁爱孤儿院息息相关。他的大多作品都是为这个孤儿院的孩子们和乐队而作的。

一份有关维瓦尔第1735年8月再次被任命为仁爱孤儿院的乐队指挥的材料记载:他有义务对“学员的”所有乐器演奏提供指导;孤儿院的女孩子们“演奏小提琴、长笛、管风琴、双簧管、大提琴、巴松管——总之,任何乐器也不会难倒她们。”他为她们“创作了除300多首—把或多把小提琴协奏曲之外,还有15首长笛的,2首竖笛的,3首短笛的和1首两支长笛的;8首协奏曲由管风琴演奏;20首双簧管的和3首两支双簧管的;27首大提琴的和1首两把大提琴的;39首巴松管的;此外,大约50首协奏曲中这些乐器互相结合或与其他独奏结合。”他的音乐创作与孤儿院的联系,由此可见一斑。

1739年,威尼斯发生经济危机,孤儿院由于费用紧缩,许多职位成为空缺。1740年,垂暮之年的维瓦尔第离开了留下一生辉煌的威尼斯,前往维也纳谋求出路。天不假年,这位受人尊敬的音乐家于穷困之中在维也纳去世。后来,在维也纳圣斯特凡大教堂的亡者登记簿有载:“尊敬的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世俗牧师”于1741年7月28日逝世,安葬在“贫民墓地”。

(莫文)

作者:莫文

红色小提琴声乐艺术论文 篇2:

《音乐生活》 2021年总目录


人物

1.4 苏统谋与南音   陈燕婷

1.9 鹤发银丝映日月 丹心热血沃新花——怀念我的导师于苏贤先生   梁发勇

2.4 会意尚巧 遣言贵妍——魏国艺术成就素描 宁 汐

2.12 弘扬民族音乐——笛艺大师赵松庭的艺术人生

赵晓笛

3.4 杜晓十:二重赋格般的音乐人生   檀革胜

4.4 段平泰先生的一堂课  官 宇

5.4 润物细无声——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向民

王姿肖

6.4 精研覃思 如诗亦如画——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贾达群教授的寻艺人生 邬 娟

7.4 不拘一格的多元斑斓世界——记作曲家陆培和他的音乐创作 吴宏微

8.4 田青先生的音乐世界  谢忠军

9.4 王子初与中国音乐考古学 邵晓洁

9.12 作曲家温德青访谈 李淑琴

10.4 砥志研思悉学术 内外兼修厚德行——上海音乐学院钱亦平教授的人格魅力  杨婷婷

11.4 怡情 狂想 动容 高峰——王建民音乐艺术的历史简论 王安潮

12.4 匠心独运 闳约深美——作曲家周湘林艺术成就的历史研究 王安潮
特别策划: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6.14 颂党红歌唱百年 杨瑞庆

6.18 假如聂耳、星海还健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作 项筱刚

6.22 读史辨曲之《五一纪念歌》 商树利 卢欢欢
学术探赜

1.13 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发展中的阶段性探索——以安徽教育学院音乐专业为例的历史反思  王安潮

2.15 多觉联动音乐教学法——一场音乐课堂教学的革命 崔学荣

2.21 黎英海古诗词艺术歌曲创腔的审美融通——以《登鹳雀楼》为例 张慧琴 邓程磊

3.12 中国当代原创音乐作品精品出版探析——“新时代中国原创音乐作品系列”的出版实践与思考 邢媛媛

3.16 辨析中国音乐结构的微观数理——陈应时教授的音乐曲体理论研究之二 王安潮

3.21 中国传统音乐现象流探微       钱玥旨

4.10 唐代琵琶艺术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显现——兼及宫廷音乐、诗词的当代艺术实践  潘静宇 宁 汐

4.16 鲁西南鼓吹乐之礼俗用乐研究  尚 璇

5.10 钱仁康对俄文和声教材汉译的贡献和影响——《推荐〈和声学实用教程〉》学习札记  彭 程

5.15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延安鲁艺歌曲研究   姜 玥

6.25 舞境·乐境——以《火鸟》为例论钢琴改编作品中的交响化演奏思维 程 妍

6.28 广西北海咸水歌的美学价值研究 吴启健

7.15 探音乐之基底 寻对话之平等——论“描写音乐形态学”理论话语的建构  孙小钧

8.11 改革开放初期的通俗歌曲  齐柏平

8.19 自由探索、包容倾听、简单真诚——关于即兴表达与民族音乐发展的对谈   臧 娜

9.27 地理文化学视野下南海水上民歌的流行与传播路径

郭建民 张荧子暄

10.11 古诗词艺术歌曲《越人歌》音乐分析与情感处理

徐 潜 佰 琳

10.17 赵玉斋古筝演奏艺术探究  周桐舟 计晓华

11.11 《锡报》上海版戏曲资料撰稿人群像特征探究——以《游艺座》专刊四大主编为考察对象   李晓春

11.17 草原丝绸之路视野下的辽代胡旋舞研究  杨育新

12.12 陆在易女声合唱作品钢琴伴奏艺术特征研究

韩静怡 颜 咏
音乐评论

1.18 一部强化音乐教师教学技能的力作——评崔学荣编著《音乐微格教学》  张 祎 康瑞军

2.26 先秦音乐史学的新拓展——评周柱铨《先秦文献音乐史料考》 颜婷玉 王安潮

2.31 音乐批评的三问与三度探究——兼及与宝玉博士的隔空对话 金 晶

3.24 传声 传形 传蕴 传道——评上海音乐學院附中作曲学科教师作品音乐会 王 程

4.19 蜀宫燕乐的现代回响——国乐观念剧《伎乐·24》评析  胡怡乐 王安潮

5.18 严谨理性视野下的幻想与狂想——评金瀚文“王者的咏叹”钢琴独奏重奏音乐会 宁 汐

5.23 邂逅与聆听——评沈媛的管风琴演奏专场 张听雨

5.25 广西民族地区高校音乐评论卓越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杨柳成

6.31 音乐表演艺术的参照性前提——兼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10第三乐章的部分演奏版本比较 文 静

7.19 当代室内乐的视听跨界——评《移动的风景:当代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 孙 焱

8.25 贝多芬的“孤岛”乐声中的哲思——曹鹏演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音乐会印象   高贺杰

9.30 寄寓于西方音乐中的“新”遐想——以阿连斯基《练习曲Op.25,No.3》为例 万梦萦

9.36 忆往昔累累硕果 展未来不忘初心——管窥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 徐 潜

10.21 21世纪我们该如何演奏帕格尼尼随想曲——评宁峰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杨 健

11.22 逆流而上 汇于百川——评作曲家梁雷与文集《百川汇流的声景》   张 姣

12.16 从《狂人日记》到《思凡》——郭文景歌剧作品研究述评 乔文熙

12.22 在探索唢呐系乐种流变中反思家乡民俗学——评《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 钱 钰 白 莉
音乐分析

1.21 声乐套曲《冬之旅》之《春梦》音乐分析

樊卓颖 王 勇

1.24 小提琴曲《红军哥哥回来了》对二胡演奏艺术的  借鉴  李文佳

2.35 20世纪西方新音乐的视唱音准教学探析 于 洋

2.40 综合类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情况分析 王 婕

2.43 试论西方音乐流变中的“陌生化”与“偏离”

王俊达 阳 军

2.46 巴赫《恰空舞曲》的音高材料创作技术及特点分析 孙 博

3.29 若言琴上若有声——关于当代中国二部钢琴协奏曲的风格意识    陈雨池

3.34 从诗到乐——德彪西钢琴作品《泛舟》中的情景建构

周 静 陈 韵

4.24 双钢琴改编曲《十面埋伏》演奏分析及意蕴诠释

谢 媛 韩 莎

4.28 浅析琵琶曲《春蚕》的演奏技法及音乐意境  李时茜

4.31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论歌剧《长征》中典型人物的角色塑造 韩嵩楠

4.34 电影音乐设计中的留白艺术探析  王梦菲 佟雪娜

5.29 久石让动画电影音乐创作技法分析   张 睿

5.33 浅析钢琴艺术指导在红色经典小提琴作品中的 演绎   朱 虹

5.36 新疆民族民间音乐简析——以柯尔克孜族为例

杨双良

5.39 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以《冬之旅》中“晚安”、“风信旗”两首为例 李云龙 狄其安

6.37 江文也钢琴套曲《乡土节令诗》现代作曲技法运用分析 钱至美 刘圆梦

6.40 保罗·克莱斯顿《萨克斯管奏鸣曲》(Op.19)演奏技法分析 朱彦齐 郭 钢

6.44 扬州民歌的保护措施分析 王金鑫 姚 霆

7.23 安东·韦伯恩《钢琴变奏曲》Op.27第一乐章镜像结构分析  孙昕颖 吴晶晶

7.26 浅析贝多芬《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2,No.3)》

——第一乐章的创作特征  赵 敏 夏小曹

7.29 浅析元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窦娥曲词之美

张孟乔 张 维

8.29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认亲场景的喜剧性解读

王鹤梦 邱桂香

8.33 浅析《十二首民间曲调》的艺术风格——以卢托斯瓦夫斯基两首民间曲调为例   毛雯琦 纪晔晔

9.43 传承与创新——钢琴曲《阳关三叠》的艺术特色与演奏分析 李若斐

9.46 艺术歌曲《卓文君》情感分析 赵嘉璐 班 安

10.24 秋叶之静美——《入殓师》音乐分析

刘 思 陈 晨

10.27 探析梅特纳钢琴独奏体裁《童话》的创作风格

杨煦熔

10.30 戏入情 歌入心——豫歌的韵味元素表现

于 洁

10.33 明代绍兴派琴谱谱系研究    许 萍

11.27 试析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结构

李云龙 王 勇

11.30 还原本质——论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的音色设计

严逸澄

11.33 《汤姆森钢琴教程》和《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的对比分析 郑清然 叶朝晖

11.36 花腔声乐作品《玛依拉变奏曲》两种演唱版本对比分析——以吴碧霞和常思思版本为例

赵建新 陈俊玲

12.26 “第二实践”在蒙特威尔第歌剧《奥菲欧》中的运用 陈 思

12.30 浅谈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融合——以音乐剧《歌剧魅影》为例 陈 瑶
音乐视野

1.29 扎根本土 深植时代——大型民族管弦交響神话诗剧《大爱长白》的文艺创作价值 钱今帼 李 烁

1.32 多重因素造就的奇观——解析南海“水上民歌” 七最   郭建民 梁 卿

1.36 新颖别致的音乐教育 意义深远的希望工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和平镇希望小学音乐课堂实录 张 昀

2.49 苏统谋与南音(一)——苦乐参半的童年 陈燕婷

2.54 南海“水上民歌”——海上丝绸之路流动的音乐景观

郭建民 梁 卿

3.37 苏统谋与南音(二)——馆阁学艺      陈燕婷

3.41 “音地关系”语境下海南地区跨界族群民歌比较 研究  郭建民 姜海超

3.44 论音乐“拼贴”创作中的陌生化效果    靳海音

4.37 “音地关系”语境下海南地区跨界族群民歌比较研究(下) 郭建民 姜海超

4.43 苏统谋与南音(三)——艰辛的学徒生涯  陈燕婷

4.46 用中国语文方式普及中国音乐母语文化——解读《中国音乐基础课训练教材》  王 晔

4.49 二胡与交响乐团的录音与制作浅释  宋 芹

5.42 开封二夹弦戏曲博物馆的成立与使命   尚永娜

5.46 苏统谋与南音(四)——严师出高徒   陈燕婷

6.47 文化再生产视角下民族音乐教学的场域空间思考

李爽霞

6.50 苏统谋与南音(五)——基层生活的历练 陈燕婷

6.53 李斯特《但丁读后感——幻想奏鸣曲》的结构及音高材料研究 关明月 吴家军

7.32 古城新韵 献礼百年——2021年第二届苏州金鸡湖作曲比赛音乐会述评  张 尧

7.37 苏统谋与南音(六)——亲如一家的师生情谊

陈燕婷

7.42 20世紀中国钢琴奏鸣曲创作特征研究——以汪立三《幻想奏鸣曲“黑土”——二人转的回忆》为例

杨若男 阳军

8.36 刍议剧院管理运营与创新发展   李润瑶 李小莹

8.40 苏统谋与南音(七)——曲折的剧团重组经历

陈燕婷

8.44 从巴洛克到浪漫派的一次邂逅——古典音乐风格鉴赏综述 崔 健

9.49 从钢琴伴奏风格看陈田鹤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

王 玮

9.53 殊同归途却殊途同归的音乐数字化探索之路

——中国区域音乐文化数字化与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潇萌 贺志凌

9.59 秦腔传统剧目的文化价值研究 孙 婷

9.63 苏统谋与南音(八)——木偶剧团的辉煌时期 陈燕婷

10.36 关于音乐与音乐剧的一次探讨——2021盛京戏曲论坛音乐剧《镌·刻》剧目研讨会综述  郑永为

10.40 试论杨娜妮古筝高级练习曲的训练体系建构

刘 娜

10.44 向海而歌——南海“水上民歌”人文阐释

郭建民 郭溢洋

10.50 苏统谋与南音(九)——奠定人脉基础的文化局 工作 陈燕婷

11.39 试论“四全媒体”视域下民乐类电视节目的内容革新——以《风华国乐》为例   叶琦瑛

11.42 音乐的新资源——格文美尔获奖感言  梁 雷

11.45 国际视野下的音乐产业发展探究 郝 珊 佟雪娜

11.50 “角逐”中的木琴——音乐人类学视角下《最后的木琴师》研究  吴政霖 王啸冰

12.33 斯洛尼姆斯基小提琴作品赏析:从《单旋律乐曲》到《传奇》 张铠麟

12.36 肖邦《第二谐谑曲》跨语境演奏研究——以郎朗、齐默尔曼及莫拉维奇为例 程宪伟

12.39 回望鲁艺初心 共谋鲁艺学科发展新向度——沈阳音乐学院“鲁艺音乐文化学科建设与发展”座谈会侧记 李 放
爱乐手记

1.39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岩石上的牧羊人》词乐关系

周秋彬

1.43 论全媒体时代音乐类电视节目编导的创作与创新

岳德峰

1.45 音乐剧演唱的审美意识拓展——基于表演思维的建构探究   郑 敏

1.48 色彩、音乐与跨感官运用研究   靳海音

2.61 吟诵文献研究综述(2016-2020年) 杨 玫

2.66 关于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初探 黄 超

3.47 二胡演奏艺术中的意境营造研究    王 宁

3.50 “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东北民族民间音乐对外交流与合作研究    沈德鹏

3.53 创新驱动发展 特色引领未来——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科发展路径及办学宗旨述要  陈立芳

4.55 不言春作苦 常恐负所怀——为张宝华的专著《辟斯顿弦乐四重奏和声技法研究》所作的序言 李吉提

4.57 《锡报》音乐资料中与京剧相关的若干名称阐释

李晓春 文 晟

4.60 详解德沃夏克“杜姆卡钢琴三重奏”Op.90及对演奏的启示 李京倍

5.50 谈中国声乐作品歌词中的韵母   贾姝君

5.54 徽州民歌介入徽州研学旅行项目的提升路径探析

史一丰

6.59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的重唱与表演唱研究 肖金勇

6.61 武汉琴台音乐厅管风琴的设计与应用 李 想

7.45 数字化时代民族音乐的传播研究——以民族乐器琵琶为例  石金语 王燕平

7.48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多声部视唱教学研究

许 月

8.47 论音乐的美育功能   葛殊桉 阳 军

8.50 精品是这样炼成的——谈《党的女儿》复排的几点 思考 邓 川

8.53 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研究 欧阳丽梅

9.66 浅析新音乐崛起的繁盛与当代音乐评论的困境

李铁刚

10.55 日内瓦游学记——赴瑞士留学有感 陆 曦

10.60 城市音乐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价值与实践 研究  王 赛

11.53 君子谋道不谋食——纪念于苏贤先生逝世一周年(上)   檀革胜

11.63 再议芭蕾舞钢琴伴奏中音乐表现力的建构路径

郑玲玲

11.66 苏统谋与南音(十)——潜心编书的文化馆阶段(上)    陈燕婷

11.71 面向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文化公共服务初探

何 晶

12.44 历史记忆与个性延展———辽剧音乐的传承、流播研究 姚佳欣

12.49 苏北琴书生存现状及传承探讨 吴燕菊

12.52 中提琴演奏的教学策略研究 钟 华
音教探索

1.51 高校合唱指挥教学关键点与创新策略研究  刘佩荣

1.54 中职音乐课程素养化教育探究   周 放

1.56 普通高校音乐通识课程的教学成果调研——以上海大学为例   王梓同 卿 扬

1.59 數字化技术背景下声乐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石 磊

1.63 论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创新研究  孙雪梅

1.66 论多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

周又佳 冯凌燕

2.69 论中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构想 曹丽艳

2.72 信息化时代下引领高校音乐教育的新发展——以声乐课为例 连文玲

2.75 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和管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和课程改革 奉 建

3.60 论我国高校声乐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策略 金英淑

3.63 音美交融 提升素养——浅谈核心素养下高校音乐教育与美育的融合探究 潘欣杭 张东方

3.66 萨克斯管演奏专业在高职院校的现状调查与策略 研究 周远星

3.70 论钢琴艺术指导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于嘉馨

4.63 视唱练耳对声乐技巧的作用和影响研究  于宏伟

4.67 电子管风琴教学改革与创新演奏研究  苏 媛

4.70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  研究  安师瑶

4.73 浅谈视唱训练中的“唱”与“练”——读《视唱练耳简明教程(上)》有感  王文婷

5.57 高校钢琴教学中即兴伴奏的应用探讨   刘 进

5.60 高校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陈 怡

5.63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高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   张 瑞

5.66 德育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体现和运用 刘纪秋

5.69 高校学前教育民族声乐教学的思考 沈 旭

6.64 义务教育阶段乐器进课堂的实践策略研究 何 苗

6.67 高校钢琴教育对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与路径 探析 朱敬文

7.51 古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与推广 牛艺添

7.55 “罗森塔尔效应”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6-8岁儿童为例  王承凤 宫 伟

7.58 “运动觉”感知训练对大学生音乐思维发展的优化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的 视角  詹燕君

7.64 中西音乐比较中高师传统音乐教育问题探微

关陈伟 耿劲松

8.56 课堂引导教学模式下高校钢琴教学分析   于佳楠

8.60 基于艺术实践能力培养的声乐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研究   李艳萍

8.63 基础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活动管窥  李 渊 刘永福

8.66 声乐表演的心理调控策略思考   牛艺添

8.72 高校红色经典音乐的教学模式探究与传承 王 晨

9.69 中国钢琴曲红色经典作品在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王晨曦

9.72 高校音乐师范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与探究 李兴旺

9.75 浅谈舞台实践在中职院校二胡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教学要点 王 萃 姚 霆

9.78 传统“以乐辅德”教育思想之考论 巩兆越 田 怡

10.63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融合应用

于佳楠

10.66 论声乐审美在声乐练习及艺术实践中的作用

秦庆璋 高 超

10.69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思考   郑迪瀚

11.74 提升高校音乐教育水平的有效管理策略  李 浩

11.77 钢琴曲《筝箫吟》的音乐与教学分析

张成功 张冰冰

12.55 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吴晶晶

12.58 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普修课中的教学运用

朱玉姝 许 凤

12.61 关于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探究 李 浩

12.64 论预备练声练习在高校声乐专业课中的重要性

李英瑜

12.67 高等院校音乐剧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探析 朱晏锋
表演创作

1.69 数字“三”在民族音乐中的文化解读   徐海龙

1.74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色——以声乐套曲《冬之旅》第二首《风信旗》为例   牛文洁 狄其安

1.77 论声乐演唱在民族歌剧表演艺术中的戏剧性体现

郝亮亮

1.80 民族乐器管子独奏曲《江河水》的风格与演奏技巧

梁 昕

2.78 论新民乐中琵琶演奏的发展趋势 李 敬

2.81 仫佬族师公调音乐的现状及传承 石 宁

2.84 声乐演唱技巧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崔欣阳 虎 翼

3.73 车尔尼钢琴练习曲740(699)中的琶音技术练习 研究 窦 瑾

3.78 李斯特单乐章作品的套曲化设计     朱显平

3.84 生与死的探索——马勒《亡儿之歌》第一首《此刻太阳终将升起》  陈晶霞 王婷婷

4.76 以《官僚小奏鸣曲》为例探析埃里克·萨蒂的创作 风格  翟东宁

4.79 秧歌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融合探索与创新发展  分析  王小林

4.82 板胡作品《水袖》中钢琴伴奏的中国写意  侯 嘉

4.85 黎族竹木器乐相关研究综述  刘庭萱 李 芸

5.72 从影视音乐功能看影视音乐创作与制作的特殊性

宋 芹

5.75 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的运用探讨

郑丽莎

5.78 论声乐表演艺术的形体语言   郎 灿

5.81 手风琴演奏中艺术表现力的运用研究  周 宇

6.71 复调因素在莫扎特《朱庇特交响曲》末乐章中的运用

马小童

6.77 歌剧《维特》的咏叹调《春风你为何唤醒我》的艺术表现及演唱研究 牛艺添

6.81 探讨动与静在钢琴演奏中的艺术体现 王金哲

6.84 云南民族声乐的发展研究 欧阳丽梅

7.67 钢琴演奏中触键与踏板对音色的影响  于佳楠

7.71 高校舞蹈教学中鼓子秧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张 哲

7.74 歌剧《苍原》的当代价值思考  杜 阳

7.78 北顿涅茨河岸的朝阳——普罗科菲耶夫《第一钢琴奏鸣曲》探析 陈佳玮 吴晶晶

8.75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发展——以陈培勋钢琴曲《平湖秋月》为例   孙天骄 洪 丁

8.78 群体意识视域下中国传统音乐特征研究   钱玥旨

8.81 电子音乐制作技术手段在电影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及发展趋势 魏娱卉 王 铉

8.84 钢琴风格即兴创编于儿童工作记忆发展的运用

陶 红

9.81 浅谈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及音色效果

尉佳佳 吴 琛

10.72 谈丁善德藝术歌曲《想亲娘》  赵宏达 李 沫

10.77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的音乐表演

王 君 赵雨蒙

10.80 笛曲《乡歌》艺术特色新探   郝乃凤

10.83 钢琴演奏技巧对音乐表现力的作用 王 蕾

11.80 抗战歌曲的发展与当代价值   徐 潜 张欣然

11.84 由舞蹈《踏歌》谈中国古代女乐歌舞的审美特性

王舒洋 杨 洁

12.71 楚州十番锣鼓音乐研究现状与当下研究路径

仲崇连 罗天羽

12.74 中国民族歌剧在高校传播路径及影响力的探索与研究 陈曦泽

12.77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钢琴文化的海外传播路径探寻 程楚乔
艺术漫谈

1.85 打造艺术精品 不断开拓创新——作曲家栾凯  访谈   金佳明 赵德山

1.88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音乐作品版权保护研究

周 庆 崔东明

1.91 声乐作品选择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性研究  陈欣荣

1.94 从筝曲看流派——《高山流水》与河南、山东、浙江三大筝派  王晓红 王 宪

2.87 歌唱方法之我见 李凤莲

2.90 浅谈俄裔作曲家齐尔品中日音乐活动的贡献及影响

何依霖

2.94 论唐代中原乐舞与西域乐舞的交流与融合

李晨枫 相 宁

3.87 浅析影视人类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研究——以广西靖西县仪式音乐研究为例    李秀明

3.90 广西瑶族山歌调查报告——以贺州市富川县平地瑶为例    赵洪倩 张黎明

3.93 线上与线下的对话 原创与经典的交融——中央歌剧院2020年演出概述   王坤彤

4.88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音乐风格研究——以第一首《晚安》(Gute Nacht)为例  邱静文 袁 勤

4.91 论创建“宫·徵”民族器乐艺术中心的路径研究

王新蓉 郝宏歌

4.95 基于文化语境下钢琴改编曲教学创新——以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为例  赵 昕

5.84 民俗文化视角下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   陈曦泽

5.87 关于在高等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与小组课相结合的反思 刘 阳 边 鹏

5.90 浅析合唱指挥中的艺术表现力及其提升策略

杨清强

5.93 临海词调历史发展略论  江剑辉 张 珂 王安潮

6.87 闽台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现状研究 王 淼

6.90 “在那遥远的地方‘邂逅’巴拉莱卡”——一次中俄音乐融合实验之延展追叙   周 耘

6.94 浅析小剧场歌剧发展特征——以歌剧《再别康桥》 为例 李 吉 袁 勤

7.81 具有异曲同工之美的三部经典民族歌剧 杨瑞庆

7.86 论张千一歌曲创作的民族情感  马淑伟

7.90 俄罗斯音乐之我见  马嗣春

7.94 网络教育背景下钢琴教学模式的拓展与创新研究

郑雅丽

8.87 浅谈钢琴教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的改革与创新 更藏吉

8.91 《义勇军进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与蕴含的当代价值研究 邱 田

8.94 九江山歌研究综述   孙炜唯

9.84 献身教育终不悔,一片丹心育英才——追忆我的父亲、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齐鹤堂 齐 易

9.90 谈赣剧饶河戏彈腔的传承与创新 罗 娜 罗红霞

9.93 湘南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材建设研究 梁小成

10.86 红色经典歌曲资源融入“四史”教育研究——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例  陆 苗

10.89 浅析音乐与舞台的艺术关系 潘思兰

10.91 浅谈高校音乐课堂与舞蹈相结合   董玉芝

10.94 多元视角下小提琴本体作品向声乐载体作品跨界教学模式初探 王亚莉

11.87 赞歌颂百年 开启辽宁流行音乐创作新篇章

王 旭

11.90 壮族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探究

李肖一

11.93 试论“新四史”教育与《音乐鉴赏》课程思政教改的意义与策略   柯云燕

12.80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音乐审美 姜 凯 牛艺添

12.84 试论校园剧多样性表演风格统一呈现中音乐的作用——浅析五音戏校园清唱剧《王尽美的母亲》 尹 露

12.87 文化视域下的天水酒歌探析 范琳琳

红色小提琴声乐艺术论文 篇3:

奏响时代的红色主旋律

奏响时代最强音,谱写时代新华章。2021年,在迎接和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上海文艺界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积极担当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推出了一大批以“建党百年”为主题的舞台新创作品,种类涵盖音乐、舞蹈、话剧、京剧、昆剧、沪剧、越剧、淮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多层次、多维度、多面向地展示了上海红色文化中的丰富内涵。

在音乐与舞蹈方面,部分新作在紧锣密鼓的安排下,已完成试首演,并将继续打磨提高,以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以最成熟、最完美的姿态迎接党的生日。据悉,上海交响乐团将于“七一”期间举办“建党伟业”专题音乐会,推出由出生于不同年代的4位作曲家围绕同一主题创作的最新音乐作品—“50后”贾达群的乐队协奏组曲《逐浪心潮》、“60后”于阳的交响乐《中国颂》、“70后”郝维亚的交响诗《我们一起奔向大海仰望星空》、“80后”杨帆的交响诗《父辈》。4位作曲家以不同视角和笔法,将个人感悟融于时代大潮,将人文思考融于历史叙事,和而不同地传递了所有人可以感同身受的理想信念和家國情怀。

上海爱乐乐团则提前用三年多的时间委约7部新作,于今年集中推出“红色情怀”系列演出。其中,已经91岁高龄的著名作曲家吕其明,为建党百年献上了自己的最新创作。2020年,他被逆行出征、抗击疫情的广大医务人员感动,提笔创作了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冀》。今年春节,吕其明又创作了弦乐合奏《祭》,献给为民族解放捐躯的革命烈士们。而另一位“90后”、青年作曲家龚天鹏交出了自己的交响乐《百年颂》,在恢弘壮阔的音乐中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开天辟地到盛世韶光,带领中华民族一路奋斗,谱写民族复兴史诗的伟大历程。此外,还有徐景新的声乐套曲《永恒的丰碑》、赵光的小提琴与大提琴双重协奏曲《石库门随想曲》、刘隽皓的交响曲《红色情怀》……不同年龄的作曲家们用自己真诚的音乐想象和富有个性的创作技法创作了丰富的作品,向观众展示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原创芭蕾舞剧《宝塔山》是上海芭蕾舞团为庆祝建党百年推出的红色题材作品,已于5月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全球首演。该剧讲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来自上海的进步青年梦安、欧洲归来的学子明华和千千万万的爱国青年为信仰从四面八方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故事。延水河边,宝塔山下,中国青年抱着一颗颗滚烫执着的爱国之心,接受党的教育,把个体融入集体,把艺术融入土地,最终蜕变为坚定的革命战士。富有戏剧张力的肢体语汇,充满时代风格与现代概念的音乐旋律,以及以“历史素描”感为依托的舞台呈现,让这个发生在宝塔山的革命故事显得动人且迷人。信仰的力量也借由海派芭蕾的典雅与细腻,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芒。

坚定主旋律创作的新认识

什么是主旋律?回归词语的本义,“主旋律”这个词来源于音乐,代表着主要曲调,它是贯穿整部音乐作品的主要旋律部分,是整首音乐作品的核心。延伸到更广泛的文艺领域,主旋律作品,即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艺术作品。“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个时代文艺的主旋律,必然是和一个时代的主题与精神是息息相通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许多人将主旋律作品与其他作品进行泾渭分明的划分,在某种程度上将“主旋律”与“艺术品质”进行了对立。也是在这个思维的影响下,主旋律创作一度被认为是特定节点、定向生产的命题作文,因为“定向”“命题”所以艺术必然要向主题俯首。其实,这样的解释是对文艺创作的一种误读。思想上的主旋律与艺术上的秉持创作规律并不必然矛盾。主旋律作品如何在坚持艺术品质的前提下赢得观众认可和青睐,不仅应该是创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更是新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明确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强调“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他指出,文艺要出精品,“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代中国文艺指明方向,极大鼓舞了艺术家唱响主旋律的创作热情;文化自信的底气鼓起文艺的精神风帆,使得新时代的主旋律创作理念愈见成熟,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愈见丰富。

在红色音乐经典中,吕其明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用饱含激情的音符,写下一首首传唱大江南北的名篇。4月29日,在上音歌剧院演出的“上海爱乐乐团红色经典交响音乐会”上,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剧目展演季”的压轴演出,上海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张艺执棒演绎吕其明的代表作《红旗颂》《铁道游击队》,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及近年吕其明新创作的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冀》和弦乐合奏《祭》,收获观众长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在演出结束后的致辞中,91岁高龄的吕其明这样说道:“首先我作为一个老党员,向我们亲爱的党即将到来的百岁生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最热烈的祝贺!《白求恩在晋察冀》和《祭》分别是去年和今年创作改编完成的,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给予批评指教。”说到动情处,他激动地表示:“回想这70年,我只是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践行我的入党誓言和承诺,用音乐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鲐背之年的我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党、为人民写作,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为党、为人民写作”,便是贯穿吕其明人生和作品的“主旋律”,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他始终和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1956年,26岁的吕其明为电影《铁道游击队》配乐,创作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1965年2月,35岁的吕其明临危受命,短短一周就写出了《红旗颂》,深情描绘了开国大典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情景。这部作品在第6届 “上海之春”开幕式首演,随即成为了每个国人心中最熟悉的旋律之一。吕其明从未放弃对《红旗颂》更臻完美的追求,多次打磨修改后,在该作品首演54年后才最终定稿,并在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进行了首演。修改后的《红旗颂》在尾声配器中,加强了国歌旋律,让爱国主义的激情更显澎湃,征服了全场观众。在4月29日晚的音乐会上,现场观众感受到的正是他精心定稿的《红旗颂》。

即便已是91岁高龄,他依然笔耕不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冀》是吕老在新冠疫情期间受“白衣战士”坚守抗疫一线的激励所完成的。作品立意高远,主题明晰,既写了白求恩的心路历程,也用一定的篇幅表现了根据地军民与这位国际主义战士的关系;既表达了对白求恩的崇敬和缅怀,也讴歌了不顾生死捍卫人民生命安全的白衣战士。在音乐上,这部随想曲也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有清晰的画面感、叙事性,同时流淌着真挚动人的情感,既有艺术高度,又雅俗共赏,充满了真诚与崇高的力量。

弦乐合奏《祭》酝酿于今年春节期间。“春节期间,我看到我们国家战胜疫情、脱贫攻坚的报道,非常欢欣鼓舞。可热闹的大年三十刚过,在大年初一时,我的心就冷静下来,并且感到一种悲悯。在所有人都庆祝胜利时,我们绝对不能忘记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有一个晚上,我一直激动到晚上十二点,通宵未眠,由此及彼,我想到了为新中国诞生而牺牲的烈士们,想写一部作品歌颂、缅怀革命先烈,庆祝胜利,于是有了《祭》,獻给为民族解放而捐躯的烈士们。”吕其明说。

“吕老师的作品为什么总能打动人,旋律出来一下子直击人心?因为他真的是用心、用全部的情感投入创作,而不是仅仅依靠技法与技巧来完成作品。吕老91岁高龄,崇高的东西在心里没有磨灭,这就是作品的魂。”原前线歌舞团团长王勇这样评价。

历数吕其明70年来的作品,95%都是主旋律作品。对他来说,主旋律创作从不是一项任务或者应制作品,他也从不考虑报酬和名利,而是用倾注心血、用真情实感讴歌美好与崇高。他无私地让《红旗颂》成为“公共财产”,任何单位出演都不收费。90岁写《白求恩在晋察冀》,91岁写《祭》,都是因为一个共产党员对初心的念念不忘:“1945年9月1日,在老乡的家里,在油灯的照耀下,我一个15岁的年轻共产党员向党宣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创作,这是我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也是我音乐人生的信念和追求。”而那些所从这个基点出发的澎湃情感,正是他的作品打动一代又一代人的秘诀所在。

吕其明说:“唯有从心里流淌出来的音乐才感动人心;只有扎根土壤的作品,才有生命力。《红旗颂》之所以能够被那么多人喜欢,只因为我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情感和人民对党、对祖国的感情在乐曲中交汇和共鸣。”

继献礼十九大的《启航》、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潮》之后,《百年颂》是青年作曲家龚天鹏创作的第三部红色题材交响乐。在历经两年打磨、三度试演、数次修订之后,这部备受期待的交响曲在5月进行了首演。作品以激昂亢奋的气势和汹涌澎湃的情感,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功绩,表达了当代中国人民对党的信赖和拥护。

有了前面两部重大革命题材创作积累的经验,龚天鹏创作《百年颂》时更显状态。5月正式出现在观众面前的《百年颂》采用了古典交响乐的四乐章结构,以纯器乐的音响表达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引领中华儿女砥砺前行的壮丽史诗。音乐以一段深情的“序”开篇,引出“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四大乐章,极富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然后,各乐章相继表现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奋斗历程,从党的庄严诞生到夺取革命的伟大胜利、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探索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觉醒、再从现代化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飞跃。作曲家为这每一个阶段性的发展都设计了主题鲜明的音乐形象,并由同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四音动机贯穿全曲,以象征永不动摇的信仰与初心。在全曲极富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感情色彩的烘托下,作曲家本着“为人民而创作”的艺术理念,为听众提供震撼人心、鼓舞斗志的艺术享受,也进一步探索了将主旋律题材国际化的可能性。这位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青年作曲家表示,希望这部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能传递跨越时代的情感,引发当代人的共鸣”。

创作《启航》时,龚天鹏参观了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嘉兴南湖、北京鲁迅故居等地,并一次次踏访上海一大会址,尽可能在历史的发生地捕捉历史的足迹。他查阅文献、请教历史学家、考据史实,最终从当代青年的视角叙述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场景,用音乐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最朴素的情怀和最伟大的胸怀。这一次,为了《百年颂》的创作,他则更加深入系统地研习中共党史,在真实的历史回响中寻找那一缕心灵的共振,将百年峥嵘浓缩于激荡澎湃的音乐之中。经过多次创作与修改,最终确定了《百年颂》古典交响乐的四乐章结构,以党的百年历程的时间线索依次第展开讲述。龚天鹏认为,与戏剧、舞蹈其他文艺作品相比,交响乐的优势在于,在讲述百年的主题上它能诗意地抽象与凝练,同时又具有形式上的宏大与思想上的深度,“因此我决定用《百年颂》这个题目,正面地去展示党的百年”。

在龚天鹏看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近代中国史的缩影,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是“无缝衔接”的,讴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在讴歌中国人民的伟大历史实践。“既然历史已经为中国人民选择了这条道路,那么,走在这条康庄大道上的我们,就应该保持一种高度信赖、坚决拥护的态度,去参与祖国的建设。”龚天鹏说。

对于主旋律创作,龚天鹏认为:“之前,很多人把命题创作和艺术追求对立起来,我觉得是有问题的。每个时代的艺术都不可避免地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莫扎特、贝多芬、巴赫,他们的作品哪个不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但他们在创作的同时追求着艺术的极致,最终的作品便超越了时代局限性,打破了国界。我们对主旋律创作要有一个新的认识,跳出思维的束缚,达到艺术追求和爱国情怀有机结合。文艺工作者更应该向自己追问,为了这片深爱的土地,你要做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而不单单是要在某个节点完成某个任务。”

在海外留学时,龚天鹏最渴望的就是能以中国青年的视角、世界性的音乐语言,来呈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未来。毕业后他选择回到上海,站着自己的土地上写作。“作为一名上海培养的作曲家,我扎根在上海,是上海文化建设的一员,尽自己所能一步一步地创作属于这个时间、属于这座城市的作品,我责无旁贷。”他这样说道。而写出能够经久不衰、获得国内外乐团认可的时代主旋律,则是他的最终目标。“瓦格纳、贝多芬等伟大作曲家的许多经典杰作,早已跨域国别与历史,能激发全人类的共鸣,但对于每一个民族来说,他们的交响乐又是带有各自民族的特征与表达,每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都离不开他们所生活和热爱的土地。我渴望将中国厚重的文化历史背景、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和民族抱负,融入国际音乐语汇之中,用最直接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龚天鹏说。

寻找主旋律演绎的新形式

踏上了新的历史征程、树立了新的目标任务,新的阶段性特征也赋予了文艺创作新的时代使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何用深刻的思想表达和动人的演绎抒写家国情怀、唱响主旋律?可喜的是,近几年来,上海舞台上出现越来越多受到观众喜爱的主旋律作品,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沪剧《挑山女人》等作品,不仅得到了主流市场的认可和欢迎,又鲜明地体现了主流价值观,实现了主流市场和主流价值的融合,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主旋律也能出市场爆款。

在这些“好看”和“好听”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当下创作者理念的转变。他们对时代的关注和思考正在不断进步,对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表达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孤立地定制”,而是主动探索,用艺术的方式将主旋律与多元化的追求和谐统一起来,从而打破了观众对主旋律题材的抗拒与偏见,甚至为之津津乐道、趋之若鹜。在文艺多样化的格局之下,用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寻找文艺中的表达,才能让主旋律找到艺术突破的可能、赢得观众青睐的可能。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上海芭蕾舞团用原创芭蕾舞剧《宝塔山》做出了自己的寻找。《宝塔山》聚焦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讲述他们的所思所想,刻画他们的进步成长,带领观众重温那段峥嵘岁月,用芭蕾独有的艺术形式回应时代提出的精神命题,让红色基因由一代代青年传承弘扬,让信仰的力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芒。

《宝塔山》的最主要特征是将鲜明的理念与形式对比置于同一语境中,探索通过对比所营造的艺术感染力,使主题在多样变化的形式中得到表现。

百年党史,百年辉煌,延安精神是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石库门里诞生,经过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斗争探索,辗转大半个中国,长征到陕北落脚,在延安窑洞里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如今,这段历史化为芭蕾舞演员足尖的优雅与坚定,化为宝塔山下秧歌的烂漫与果敢,化为革命青年吹响的号角与洒落的鲜血,将观众带回那段浪漫激情的峥嵘岁月。

《宝塔山》向观众具象地展示了来自上海的进步青年梦安、欧洲归来的学子明华和千千万万爱国青年在来到延安后,足尖的芭蕾化为热火朝天劳作的“开荒舞”,军民鱼水情深的“纺织舞”,以及令人热血沸腾的战斗群舞。该剧的编导刘立功说:“我在创排时弱化了《宝塔山》的叙事性,希望能用芭蕾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具有象征性、代表性的舞段去讲述那个时代的人与事,用真情实感去追述百年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

在舞台设计上,为突出《宝塔山》的年代感及地域特色,创作团队以延安最具代表性的美术形象古元版画为灵感,结合芭蕾的艺术审美,在保留古元版画基本元素的同时进行了简约化和现代化的处理。全剧共设计制作223套服装,这些服装在色彩上采用了具有一定灰度的莫兰迪色,富有现代美感。男女主角明华和梦安的穿着从序幕中时髦的呢马甲、西装西裤和真丝喷绘连衣裙到之后的军装、绑腿军裤和白衬衫、蓝色过膝裙,无不体现着他们在延安的人生转变。在音乐上,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以此融合了民族音乐、音乐剧、圆舞曲、爵士等多种音乐风格,并选用了经典歌曲《南泥湾》和民歌的旋律,创作出富有画面感和感染力的音乐作品。

无论是意象上的“上海”与“延安”、故事上的“文艺青年”与“革命战士”,还是表现形式上的“海派芭蕾”与“陕北秧歌”,这些强烈的对比都勾起了观者无限遐想,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也拓宽了海派芭蕾与主旋律表达的疆域。“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中国文艺的圣地,用海派芭蕾讲述延安故事,用文艺致敬延安精神,意义非凡”。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表示,“我们对革命前辈满怀敬意,也希望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我想通过上海芭蕾舞团艺术家们的演绎,舞剧中文艺青年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浪漫的革命情怀和扎根人民、艰苦奋斗的时代热情,一定能引起广大当代青年的共鸣。”而融入了民族舞、秧歌舞、现代舞等元素的《宝塔山》,也展现了海派芭蕾的兼容并蓄。用辛丽丽的话来说:“这部作品要用芭蕾这一舶来品的语汇与中国民间舞蹈结合,创造新的语汇,讲好中国故事。”

探索主旋律的新机制

主旋律作品形态的提质增效,离不开良性的创新机制的激励。一部优秀的主旋律作品的出现,不应该仅是一个成功的个案,更应该成为艺术创作生产的导向,引导更多佳作的诞生,让主旋律作品由一味追求“节点”和“产品”转向对“质量”和“品牌”的投入。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说:“我非常欣慰地看到,现在很多作曲家都回归到主旋律的创作当中。交响乐团必须得有自己的作品,而艺术大国的建设也必须要有自己的作品。作为国家乐团,要有责任、有使命、有担当、有前瞻性地不遗余力地做这些事。”

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及最有影响力的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曾首演过多部红色经典作品。冼星海的《神圣之战》、王云阶的《抗日战争》、瞿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丁善德的《新中国》《长征交响曲》、吕其明的《红旗颂》等多部被记入中国音乐史的作品均由上海交响乐团首次奏响。

在建黨百年之际,上海交响乐团延续了红色作品演绎的传统,同时尝试了突破传统单一委约方式,同时委约了4位不同代际的作曲家,呈现不同代际的音乐家对建党百年中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的思考。虽然是“命题作文”,但上海交响乐团对于这次委约并没有进行过多内容和形式上的限定,而是给予了作曲家充足的空间,让他们能个性化地展现对信仰和理想的理解和诠释。

于是,观众可以看到,“50后”贾达群以毛泽东诗句“心潮逐浪高”(选自《菩萨蛮·黄鹤楼》)为标题写就了乐队协奏组曲《逐浪心潮》,用一种厚重来承载建党百年的文化和精神内核。“60后”于阳的交响乐《中国颂》以浓郁的中国音乐风格,融合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印象主义的色彩性和现代主义波澜壮阔的交响音乐语汇,展示中国当代音乐的一种新风尚。“70后”郝维亚成长于一个热爱诗歌的年代。在他看来,文学中那些难以延展的氛围和情感,可以在音符里得到充分释放。在《我们一起奔向大海仰望星空》中,大型管弦乐队与女高音的对话表达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在现代化道路上的砥砺前行。“80后”杨帆的交响诗《父辈》脱胎于热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音乐,浓缩了他对上海的情怀,也融入了他的音乐语汇和创作技法,以此来表现他对父辈、前辈们的崇敬。

作为作曲家来说,委约作品“同台竞技”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对此,于阳说:“一个作曲家的一生都难得遇到这样一个重大题材,我们把自己的个性、人生、感悟都融入到了作品之中。值得高兴到是,面对同样的主题,我们写出了截然不同的作品。”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认为,当下的主题创作遇到的突出问题是“时间短、任务紧”,为了更快更高效地完成任务,院团长首先会考虑最具影响力、最容易出成绩的合适人选,作品品质则是第二位的考虑。“就像是开盲盒,开出来后才知道里面有没有有价值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弊端就很明显。“第一,大量委约创作集中在少数大家身上,年轻艺术家的机会便大大减少。有好作品的年轻人没有机会演出,心血只能放在抽屉里。与此同时,没有演出机会的作品也说服不了别人。而接受委约的大家,也很难保证每一部作品都能全情投入。第二,现在的委约作品大多比较‘窄’,各地都有主题任务,每家都要演独家,分散到每个作品的演出面就窄。时间段也很窄,作品完成后,演一两遍就结束了,后面来了新任务,原先的作品就不会再花力气去推广,对于那些优秀的委约作品来说,这种昙花一现是非常可惜的”。

在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对国内外优秀创作机制的参考借鉴后,周平设想了比较理想的创作机制,“第一,有一个基本的‘蓄水池’,先从中筛选出有潜力的作品,即便这些作品是以简易方式呈现的,我们要有发现优秀作品的能力。然后,再进一步打磨,精准投入。如此这般,成熟的作曲家和有才能的年轻都可以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机会。第二,好作品就要常演,哪怕不是今年的主题。如果每年有更多人、甚至更多不同的团队一起呈现优秀的委约作品,得到来自各个层面的丰富感知和回馈,对作品进行进一步修改,进一步推出,或者有多方资金的共同支撑,这些作品必然会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基于委约创作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一次,上海交响乐团打破常规,在建党百年的主题委约上探索交响乐创作和演出的新机制。首先,以群体性委约的方式,让不同作曲家的差异化表达,共同汇聚到同一主题之下,丰富庆祝建党百年的主题意涵。“我们感到,当下文化娱乐的方式丰富多样,新时期创作的红色主题作品要想获得以前那样的欢迎,难度很高。通过群体性委约的方式,我们希望把作品的格局和规模扩大。我们在选择作曲家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南方和北方都要有不同年龄的代表人物出现,不能只选择上海的作曲家。这次我们合作的4位作曲家,都是有自己成熟风格的艺术家,作品辨识度很高,当他们一同呈现时,主题也有了比单一委约更丰富的内容表达。”周平如是说。

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杨燕迪认为,上海交响乐团这种创新的委约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行业标杆。“音乐是非常抽象的,很难有具体的叙事或细节的描画,作曲家如何对这厚重、复杂的百年有一个总体性的感悟,是很大的挑战”。在他看来,4位作曲家都做出了积极深刻的回应,“这样一个宏大命题,采用什么音乐语言非常重要,四位作曲家的技法和呈现都不一样,但都达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除了创新的委约方式,上海交响乐团还以“多团共演+多地巡演”拓展原创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半径。去年12月,上交将各地专家请进音乐厅,在现场聆听主创阐述和片段视听后进行研讨。根据专家的反馈意见,作曲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改打磨。然后,这几部作品又由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三团联合在北上广三地新年音乐会上试演片段。4月15日起,上交开启“庆祝建党百年红色巡演”,历经北京、杭州、赣州、长沙、武汉、延安六城演出,巡演曲目既有经典演绎,也有新时代的创作,表达的是同一时空的内容,但又通过不同作品中不同音乐语汇的变化让听众感受到时代的前进。委约作品得到了多次展示,让作曲家能直观感受作品在音乐厅里的演出效果及观众反馈。周平说:“演出实践对作曲家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让他们有修改提高的空间,使得作品呈现更完善。比如杨帆在巡演每一站都在调整,不断修改。指挥俞峰的处理也是每场有调整,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先做巡演,给二度演绎创作带来了非常大的优势。”

多维度的手段和方式也扩大了作品的传播和影响力。在周平看来,《红旗颂》能达到今天的国民度,不仅只是因为作品好,也是“一遍一遍演出来的”,这才使艺术品质和传播力度最终集结成了强大的影响力。所以,上海交响乐团根据近年来在演出推广、办节办展上累积的丰富经验,在进行庆祝建党百年的演出时,联结更多传播外延,增强传播力度和广度。比如,随红色巡演一同出行与各地观众见面的,还有“聆听·百年回响”声音互动装置。声音互动装置精选了2首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经典,朱践耳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和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现场观众在场内聆听熟悉旋律的同时,还可在场外装置内留下自己的所感所想和对党的诚挚祝福。场外除了装置的互动体验,上交还制作了精美的红色文创,让观众把演出的记忆带回更多的生活场景。

回归上海的“建党伟业”专题音乐会,也在6站红色巡演的基础上扩充曲目,4部委约作品分成四场,整合不同时代的经典作品一起演出。演出同时还将举办红色音乐展览,调动多维度的手段,释放观众更多的共情度和内生体验认识。4场音乐会由青年指挥家孙一凡、张橹、俞极、黄屹接力执棒乐队,邀请宋元明、王秀芬、陈剑波、袁晨野,艾力开木·艾尔肯、万捷旎、陆轶文等中国实力独唱音乐家、青年独奏家同台献演。以上海交响乐团的品牌影响力,让更多年轻人集结起来、登台亮相。“这轮我们的指挥全都是‘80后’‘90后’,乐队也以年轻乐手为主。我们特意组织这样的队伍,是因为艺术的代际传承非常重要。如果老人喜欢的作品,年轻人根本不听,不唱,也不了解,都去看动漫了,那就是艺术传播的失败。必须让后辈新生力量来做,自己演奏,自己感受,自己探索,自己表达,让年轻的观众听,那么他们对红色主题、对党史的认知和感受就会不一样了”。

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搞活宣传形式,上海交响乐团打造精品委约,为上海的红色文艺累积了新鲜血液。“各个国家、各个时代,交响乐都在做主旋律创作。交响乐的艺术特性,让我们在红色主旋律的创作上,愿意以一种更开放、更宽泛的概念去理解它的意义。对于中国来说,当下的主旋律创作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创作者要打开思路,不要拘泥于形式,用更加现代、年轻人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完成这种表达。对于院团来说,我们希望看到创作者的由衷创作,而我们要做的是让优秀的作品能留下来,打得响、传得开。”周平这样说道。

2016年建党95周年之际,上海启动了“五年百部”优秀文艺作品原创工程,努力以一批文艺精品力作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五年来,上海文艺工作者围绕党在上海诞生、从上海出发这一主题,充分挖掘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加大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力度,先后推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今年是“五年百部”文艺创作的收官之年,也是上海庆祝建党百年、全面小康重点主题创作成果的丰收年、检阅年。这些题材多样,视角多元的音乐舞蹈新创作品,见证了上海文艺工作者的初心与担当,不同年代的创作者以飽满的创作热情、丰沛的艺术语言,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他们一起汇聚在上海文艺的“红色的浪潮”中,讴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亿万人民书写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作者:忻颖

上一篇:不接地系统措施分析论文下一篇:金融危机的哲学反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