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传播论文

2022-04-24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工作,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目前,农业院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融入农业院校特色,教育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关系割裂,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没有能动性和主动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兴趣不大、参与感较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传播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传播论文 篇1:

积极为“三农”建设培养新闻人才

培养“三农”建设所需新闻人才的紧迫性

2010年1月31日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利用。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七次以“一号文件”形式锁定“三农”,充分表明了“三农”建设在我国的极端重要性。众所周知,近年来高校扩招和新闻媒介转型步伐加快,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育也面临着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农业院校新闻传播学专业面临的困难更多。2009年11月前后,笔者开展专题调研发现,学生们对专业发展前景持“忧虑悲观”态度者占54.1%;对于本专业现阶段的办学特色,49.2%的学生认为“特色不明显”,43.4%认为“毫无特色”;学生课余时间主动经常与专业老师交流者仅占3.3%。(调查对象为江西农大新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部分涉农党政部门、电视从业人员)同时,业界人士指出,包括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频道在内,目前农业记者普遍缺乏,严重制约了农业报道整体水平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尽快建立一支素质强、业务精的农业记者队伍。①

因此,培养一批学有所长并且热心“三农”、愿意为之付出智慧和青春的新闻工作者,既有利于农业院校新闻传播学专业长远发展,更有利于发挥新闻媒体在“三农”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三农”建设新闻人才的基本素养

一个成熟的农业新闻人才究竟要具备哪些素养?大致说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爱“三农”、懂政策。二、懂农业、知农事。三、新闻基本功扎实、全面。四、知农民、善服务。五、能吃苦、善创新。

培养“三农”建设新闻人才的基本路径

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凸显优势。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传媒教育应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②新闻队伍学科背景构成中,新闻专业占30.6%,其他文科类专业占61.6%,理工农医类专业仅占7.8%。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院校的传媒教育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③调查发现,62.3%的农业院校新闻专业大学生支持走“三农”道路。因此,农业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如果办学方向对头、措施得力,经过一定时间积累,就能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

推进资源整合,强化特色。调查发现,大学生们对课程设置的看法与有关专家意见及业界的需要高度一致:其一,对需要“增加学时”或“增设为必修课”的课程,既有体现专业特点的基础理论课程,更以实践技能型课程为主,符合当前新闻传媒业发展的动态及其对人才需求的新特点。其二,认为农业院校要发挥自身在涉农教学和研究方面的特长,注重资源整合与共享、推动学科融合,实现优势互补,逐渐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加入农业类基本理论与实践课,有助于学生日后从事“三农”新闻工作。

重视引导和实践,增强服务技能。(1)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力度。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农业院校新闻学专业自成立以来,客观上存在着硬件建设力度不足、师生对此呼声强烈等现实,急需在短期内尽快改变,具体可采取院系合并、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多方筹集资金等方式解决,为学生们提供必要的硬件设备、创建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为他们成才提供必备的物质保障。(2)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培养热情。调查显示,大学生们最喜欢的专业教学方式/方法主要有:“多媒体、互动式”,“课外/户外实践”,“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引导”,“案例讨论式”。在日常教学科研实践中,重视通过“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带领学生进行社会专题调研、引入较有时新性和典型的案例剖析、辅之以必要的传统讲授等教学方法,能使枯燥乏味的课程更有趣味,使学生感受到专业学习的快乐与成就。(3)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调查显示,大学生们平时对“三农”资讯的关注度极低(仅0.8%)。主要原因有三:一、从内心深处不愿意。二、对“三农”工作认知少、对政策心存疑虑。三、囿于自身专业知识不足,对将来从事“三农”工作信心不足,有畏难情绪。为此,可从四个方面进行教育引导:一、向学生深入客观地分析国情、就业形势和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帮助农业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理性认识到服务“三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二、充分发掘校内资源,为大学生服务“三农”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深入农村实际、深入学校教学科研第一线,采写出具有鲜明“三农”特色的新闻作品,在校内外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三、坚持开门办学,通过与校外涉农党政部门、新闻媒体、群众团体、种养大户建立合作机制,聘请校外兼职教师,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学生们进行培训。四、鼓励大学生们深入农村开展调研,提高他们服务“三农”的实战能力。以“三贴近”原则为指导,引领大学生们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建设需要,采写鲜活的新闻作品公开刊发和有分量的调研报告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使其学到书本之外的知识与技能、体验到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快乐与成就,进而提高学习的热情与忠诚。[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C860015)、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课题(编号:JXJG-08-4-15)和江西农大青年社科项目(2009年)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钟凯、肖渊:《农业记者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声屏世界》,2008(8)。

②谭可可:《公共文化服務体系的传媒教育嵌入》,《湖南社会科学》,2009(6)。

③赵晓春、李艳英:《农业院校传媒教育定位初探》,《新闻界》,2006(4)。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陈旭鑫 叶新平 吴晓艳

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传播论文 篇2:

新媒体视域下农业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工作,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目前,农业院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融入农业院校特色,教育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关系割裂,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没有能动性和主动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兴趣不大、参与感较差。面对目前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高校亟须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本研究探索利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互联网社交平台等新媒体途径,做好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特色鲜明的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更好地吸引涉农专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产生浓厚兴趣,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为培养新型高级农业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工作,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写道:“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党和国家对涉农高校培养农业新型人才给予厚望,令全国涉农高校师生备受鼓舞。

然而传统模式的农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学生对思政课兴趣不高,高校思政教育效果不显著,学生对农业发展与专业的关系认识不深刻、不全面。农业院校在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提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1]。此报告显示,在网民身份结构方面,学生最多,占比为26.0%。结合山西农业大学实际与调查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网络普及率接近100%,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覆盖率也基本达到100%。面对如此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如果能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新媒体这一宣传途径,势必能给高校带来开展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一、农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思政教育與专业课程结合不紧密,思政教育体系缺乏农业针对性

目前高校传统思政教育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首先,农业院校的思政教育目前很少有针对农业人才培养编著的本土化思政教育教材。其次,很多专业课没有融入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的推进比较缓慢。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也不是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2]。所谓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政教育融合到学生所学的专业课中,实现思政教育的三全育人。推进课程思政是农业院校培养新型农业人才的必然要求。以山西农业大学X学院为例,生源地是农村的学生占到70%左右,然而经过4年本科教育后就业选择去农村的却不到5%,有些涉农专业的就业对口率甚至不足10%。在国家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农村发展较为落后,加之高等农业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不完善,学生对涉农专业的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比较低,没有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农业农村,没有了解农村,导致对“三农”、乡村振兴的认识不深刻,不愿去农村吃苦,更倾向于去便利舒适、福利待遇较高的发达城市[3]。面对这样的现状,高等农业院校亟须把思政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农林人才培养全课程、全过程,切实推进课程思政。

(二)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张皮

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思政教育主题开展。目前很多思政实践课程往往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实践活动与思政教育关联性低且流于形式,例如集中观看电影、开展大型讲座等,这些活动大部分缺乏互动性,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分化明显,学生参与实践课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低,导致上课兴趣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另外,还存在一些把传统节日的庆祝宣传活动依附在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课中的现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然重要,而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也是一种创新思路,但是由于这些融合形式缺乏指导性、规范性和创新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没有接受到真正的思政教育,反而觉得活动流于形式、刻板拘谨。这样一来,思政教育就容易出现“鱼目混珠”“打擦边球”现象,思政教育课程口碑也在学生中急剧下降,甚至被学生称为“水课”和“负担”,这无疑是对高校整体思政教育影响力的一种削弱,不利于长远的思政教育工作稳步推进。

(三)现行思政教育一刀切,缺乏个性化,缺乏亲和力与感染力

大量00后已经迈入高校的大门,这一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思维方式也更加开放。他们的成长期和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基本相吻合,互联网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已经成为西方价值观对我国青年进行侵蚀的主要阵地[4]。西方势力利用当代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一些西方价值观和思潮隐藏在自己的话语体系中,表面上很难察觉到背后的诱导式逻辑,导致大学生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进程中认同了错误的价值观和思潮。学生在接受了新鲜形式的错误价值观与思潮后,如果教师继续用传统的“填鸭式”和“说教式”的方法开展思政教育,学生就会产生排斥,甚至反对思政课教师说出的每一个字。为了标新立异而反驳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不良风气,这大大削弱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效度。

首先,目前某些思政教育课程没有针对学生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教学,即不同年级的学生接受不同层次的思政教育,使用不同层次的教材。例如形势与政策课往往是按照专题从大一到大四一刀切的方式授课,有些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在形势与政策理论上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知识,他们反映课程内容听不懂、不感兴趣。其次,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源地和家庭背景的学生价值观取向也有差异,课程如果无视这些差异而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授课,势必影响学生的上课兴趣,最终导致思政课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势

(一)传统媒体对于大学生不再具有吸引力,新媒体成为高校主流媒介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线电视、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目前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非常低,对大部分学生不再具有吸引力。大学生更多是通过新媒体来了解时事新闻和国家大事。调查研究表明,93.3%的大学生每天至少花费2小时在新媒体上。同时,学生认为新媒体对自己价值取向的影响利大于与弊的达到65.2%,认为弊大于利的占到24.5%,还有10.3%的学生不清楚[5]。这说明新媒体已经完全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向影响日益显著。

(二)利用新媒体开展的思政教育更具时效性与互动性,更能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

在传统思政课上,课堂教学因课本知识的时效性差、内容涵盖面窄、不贴近校园生活而育人效果欠佳,有些课程甚至多年都不更新课本。而在新时代互联网日益发展的社会,新媒体呈现的新闻以“信息流”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能及时获取更多实时动态,也让学生的学习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利用新媒体把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时事新闻热点有机地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中,会弥补传统思政课堂的短板。同时,新媒體是一个开放的、信息量丰富的多媒体交互平台,目前大学生喜爱的APP和社交平台都具备了线上评论功能,这种开放的交流平台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国家大事和新闻热点的参与感,淡化思政教育传统主客关系,甚至逐步倾向于学生主体化。网络表达形式的丰富和灵活更有助于学生充分表达情绪与感受,网络表情包等传播元素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大学生的日常心态,同时呈现学生的价值取向。高校思政教育要善于利用这些元素开展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例如风靡全国高校的“抖肩舞”就是学生把大学日常生活通过魔幻现实风格的表演用网络视频展现出来,如果引导得当,这既满足了大学生紧追潮流的需求,也是树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三)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是新形势下对抗西方价值观渗透的必然要求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机遇常常伴随着挑战,在信息传播的新时代,人人都有“话筒”,人人都是“意见领袖”。当代大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从网上“看热闹”的热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发表个人观点的热情。但是网络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熔炉,太多打着“科学真理”旗号的虚假信息和别有用心的策反言论蒙蔽了价值观尚未稳定形成的大学生的心智,使大学生接受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和思潮,导致道德判断模糊化,甚至是排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如果牢牢抓住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把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也能对利用互联网进行价值观渗透的敌对势力进行有力的对抗。

三、探索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利用新媒体开展课程思政,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农业类院校应该把思政教育贯穿专业课教学始终,充分探索构建特色鲜明的农业类思政教育体系,切实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三农”和乡村振兴的热情,引导学生走进农村,下乡实践。通过实践把“培养新型农业人才”贯穿到专业课中,加强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忘投入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去。要做好课程思政,就要利用好慕课、超星尔雅等网络课程平台,大力推进混合式的线上线下教学,让学生在新媒体时代感受到网络技术给传统课堂带来的积极影响。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可以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把课堂分成“视频导学”“课堂讲授”和“线上互动”三部分。“视频导学”内容按照课程需要进行拍摄,可以是专业课的实践录像,也可以是目前乡村面貌和相关产业发展实况。视频导学的形式能很好地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和疑问,引发学生对“课堂讲授”有更多的求知欲,也能更好地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线上互动是利用新媒体平台,让学生在线与教师交流互动,线上互动可以大大降低师生间的交流成本,也能提高思政教育的时效性,树立教师在新媒体平台的话语权,让学生在互联网更相信权威言论的影响力。

(二)利用宣传短片、新闻采访讲好“农大故事”和“创业者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强调从中国的视角出发向世界讲述凝聚有中国人共同经验和情感的故事,传递中国的历史、特性以及未来构想。“中国故事”是由一个个各式各样的小故事融汇而成的,据此,农业院校也可以学习“中国故事”讲自己的“农大故事”,增强农业学子的专业认同和归属感,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农大故事”的人物是学校老一辈的教授、农业专家,他们勤勤恳恳工作一辈子,把青春奉献给农业,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如养猪第二代传人——动物科技学院的郭传甲教授。“农大故事”中的专家拥有丰富的阅历和专业的技术,特别是早些年走在农业艰苦奋斗第一线,这些宝贵的经历和精神是山西农业大学在校生的“生动教材”。可通过拍摄宣传片挖掘优秀校友的优秀事迹和奋斗精神,在网络平台推广展示优秀农大人的“艰苦兴校,崇学事农”精神,并把“农大故事”创建为校园品牌思政教育课程,让“农大故事”网络宣传片成为培养学生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的具体路径。

利用新媒体采访农业领域新型专家和科学团队,大力宣传农业院校相关农业发展最新成果,通过专题新闻刊登在校园网站上,可以达到很好的育人效果。继续在校内举办“成功者之路系列报告会”,邀请在农业创业方面有显著成绩的优秀校友做报告,如获得“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蘑菇达人”江利斌,他为了让家乡摆脱贫困,立志服务三农,为农大学子树立了榜样。

(三)大力推进“互联网+”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山西省教育厅晋教高〔2019〕4号文件《山西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要求:紧紧围绕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产学研协作,深化农科教结合,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打造一批适应农林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涉农新专业,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

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是农业院校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农业院校大力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打造智慧农业教育生态圈,可以切实为农业发展注入活力。例如通过农业创业孵化园、农村精准扶贫项目、农业无人机开发团队、农业产品文化等扶持政策,激发学生对农业相关创业的热情[6]。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助力农业发展已见雏形,农业院校创新创业项目通过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的辅助,能最大限度实现产学研的高效育人。政府和农业院校出台一系列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创新创业政策,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积极投入创新创业中,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四)注册官方社交媒体账号,提高話语频率

越来越多的社交平台和网站,例如微博、微信公众号、bilibili等都开设了评论功能,用户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下留言交流。常常是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官方账号、公众人物或网红占据评论的“热评”,这些“热评”拥有更多的曝光机会和网络话语权,它们未尝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据此,高校应注册并利用官方账号发布官方信息和具有价值观引领的言论,通过新媒体进行网络舆情防范和管理、博客舆论与引导、网络舆论调查、网络话语分析,甚至可以通过新媒体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心理行为与心理机制形成、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团体辅导干预方法等[7]。此外,高校应重点培养一批政治素养较高、具有个人魅力和公众影响力的教师和学生干部意见领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8]。农林院校可以把更多乡村发展和乡村就业的信息及时发布在各大社交平台,教育涉农专业学生知农爱农,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切实提高农林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力与亲和力。

四、展望与思考

大学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阶段,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新闻和影响力事件,往往一开始很难形成清晰的判断,高校必须把握好新形势下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向,坚守好互联网阵地。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开展农业类高校思政教育,必须牢牢抓住新媒体思政教育方面的话语权,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确保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的工作稳步推进。同时,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要求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努力提升个人新媒体使用能力,通过新媒体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逐步实现农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加快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的步伐,开创新时代农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新局面。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11-29)[2019-08-30].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

[2] 李晓灿,倪志英.高等农林院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42):30-31.

[3] 杨育智,安步赢.乡村振兴战略下农科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激励机制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8(5):28-31.

[4] 杜文平.新时代重构网络话语权的若干思考:兼论西方核心价值观渗透与反渗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7.

[5] 何华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基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视角[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03-116.

[6] 李辉,任华,罗敏.“互联网+”视域下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7(2):41-45.

[7] 徐志萍.网络思政教育主体和客体的认识论意义研究: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Z2):2.

[8] 李晓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翟家慧

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传播论文 篇3:

创新人才培训模式 创新人才培训模式

编者按:沈阳农业大学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与沈阳市科技局联合实施“沈阳市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力求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也是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科技素质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而,进一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沈阳市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简称“研修工程”)是由沈阳农业大学与沈阳市科技局联合创办,旨在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蓝领农民”,采取集政府出资、大学培训、农民受益为一体的培训新模式。

一、“研修工程”基本形式与运行机制

“研修工程”运行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步是选拔学员。根据沈阳市政府的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空间布局;从当地布局主体产业中选拔优秀青年农民,推荐他们到校学习。第二步是学校学习与人才培养。分产业设置班级,教学以专业技术为主,学制1年。第三步是人才使用。学生回到原地后,市科技局下达产业化项目,由学校选派科技特派员,对学员进行重点支持,对企业开展大力扶持。

“研修工程”主要由政府出资,通过从沈阳农村区域内挑选出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两年以上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实践经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强烈的进修学习愿望,身体健康,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农民,经由本人提出申请,县(市)区科技局初审推荐、市科技局核准审定、沈阳农业大学录取,到该校成人教育学院接受一年较为系统的专业教育,使他们成为初步具备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本专业领域内从事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新型人才。自2004年起,“研修工程”已在校内实施5期。来自沈阳8个农村区、县(市)、61个乡(镇)、117个行政村的1036名青年农民(绝大多数学员都是种植和养殖大户)参加了学习培训。目前已有556名毕业并获得了结业证书,528名学员取得了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396人取得由省科技厅和省工商局联合颁发的农民科技经纪人证书。几年来,毕业的农民学员不仅全都回到了农村,也把科技致富的新气象带回了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带动村民致富的科技“火种”。由于“研修工程”影响力不断扩大,招生范围扩大到了本溪、抚顺、铁岭、辽阳、鞍山、营口、阜新等8个城市。实践表明,学员们通过在高校一年的系统学习,已经成为建设沈阳市乃至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科技骨干力量。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研修工程”的办学目标与办学要求,沈阳农业大学根据青年农民特点,始终将农民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专业设置与教学计划突显生源地农业产业特色。首先,在专业设置上,学校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的原则,根据生源地的农业条件及农业经济现状,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本着实用性、通用性原则,单独组织教学班,开设畜禽、果树、蔬菜、经营与管理四个专业。其次,在教学计划制定上,根据专业实际将课时安排在1100至1200学时内,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专业课程总体上由四部分组成,即: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使专业课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阔视野和提高素质为一体。

2.课程设置突出应用性、实用性。课程由专业通识基础课和专业技能模块构成。根据学员自身条件和所从事产业项目的需要,在通识基础课程的基础上,由学员自主选择专业技能课程。例如,蔬菜专业学员主要学习蔬菜生产与设施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细胞组织培养、食用菌技术、土壤配方施肥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员具备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与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3.教学内容与方法强调实用技术培养。学校紧紧围绕沈阳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寻求教学规律与农村经济规律的结合点,保证学生回到农村后能够学有所用。首先,教学中主要采取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努力压缩理论学时,实现“教、学、做”合一,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其次,学校构建了两个平台:专业基础知识理论课平台和实践教学课平台。除在校内安排一些实验课外,充分利用学校在辽宁省8个市15个县(区)35个乡(镇)建立的科技示范、推广网络等科教兴农基地,安排进行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再次,在春种和秋收农忙季节,还有计划地安排学员返家从事生产实践,或继续做好自己经营的产业项目,努力保证学员在校学习与生产两不误。

4.制定鼓励学员完成学业与创业的政策。首先,学校和沈阳市科技局设立专项资金,负责青年农民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宿费、书费等支出。对来自远郊县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员,给予助学金资助。其次,设立“沈阳市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培训班学员研修项目”,主要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异、所从事的产业项目有发展前途的学员,包括在校学习优秀的学员和创业成绩突出的已结业学员。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对110名学员的产业开发项目给予了资金资助。

5.组建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组建专、兼职专业课教师队伍,其主要由长期工作在校基地或生产一线上的专家教授组成。他们能言传身教、形象讲授、亲手示范,让学生在校期间便能在精通某一专业实用技术的同时,对农村急需的其他实用技术也有所掌握,使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得、得有所获。

6.发挥优势跟踪服务。学校利用多年来坚持科教兴农积累的丰富经验,发挥多学科、多专业专家教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优势,明确由成人教育学院牵头,有关学院参加,积极配合“研修工程”,对毕业的学员进行跟踪、技术指导服务,建立学校——学员的联系网络,使学员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学校也能及时掌握学员的创业情况。

三、“研修工程”实施作用

1.创新作用。科教兴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紧紧围绕和服务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研修工程”将地方政府和农业大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二者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使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探索出“政府出资,大学培训,农民受益”的农村科技人才培养新模式。这种创新型的培训模式将政、教、物有机结合,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大激励了青年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和创业致富的追求,有利于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示范作用。在农村,传统小农思想的狭隘性、偏激性依然存在,农民的心理素质非常脆弱,怕担风险,不敢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对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的技术敬而远之。 通过“研修工程”培训,许多学员已经成为本地区的科技致富示范户,并且通过他们建立了许多技术成果应用示范基地。这些示范户和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着向农民推广农业新品种和农业新技术的示范作用,有力带动周围农民科技致富。

3.解难作用。按产业化组织生产,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是沈阳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不论是初级产品生产者、加工产品制造者、销售环节经营者,还是技术、物资、信息的服务者,都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水平。农民既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又是农村市场经营活动的主体。因此,通过“研修工程”培训,使更多农民掌握了经营知识、经营意识、经营本领,对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完善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4.推动作用。实施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将推动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广大农民将从被动吸收科学技术转为主动寻求科学知识,认识到只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传播作用。农业院校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宣传队、播种机。农业院校科研成果众多,通过“研修工程”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与推广活动,将大大提高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推广的力度。

6.反馈作用。从农业院校角度看,“研修工程”等各种形式的培训、科技推广活动,对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1)立足校情,科研工作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关系,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同时结合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努力在优质专用农产品、畜牧业、园艺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把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做大做强。(2)鼓励教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教兴农道路,把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地方农业实际紧密联系,锻炼和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3)不断调整办学层次与结构,扩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空间。(4)继续做好科教兴农工作,构建适应需求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加强技能培训,拓展就业空间,提高农民致富本领。

这种集政府出资、大学培训、农民受益为一体的“研修工程”,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新华社、《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教育报》《辽宁日报》、辽宁电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对“研修工程”的实施进行了相关报道。同时,“研修工程”还得到了中央、地方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6年7月19日,陈至立国务委员在沈阳市政府汇报的《关于“青年农民上大学”培训工作的情况报告》上批示:“请周济、冠华参阅。沈阳市选送优秀青年农民科技示范户到沈阳农大接受非学历成人教育培训,成效显著,是一举多得的好做法。建议进一步总结推广并要求和鼓励各地教育、科技部门和农业院校积极探索,为培养留得住的农村新型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李国杰 杨印山

上一篇:施工造价控制交通工程论文下一篇:知识型政府行政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