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与会计信息系统论文

2022-04-23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会计全面实现电算化成为必然趋势,如何在提高会计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的同时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安全,已成为各电算化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电算化的环境下,对企业会计信息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以确保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算化与会计信息系统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算化与会计信息系统论文 篇1: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与方法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大范围深入应用,会计信息平台已由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模式发展为电算化会计信息时代。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为企业带来方便、高效的工作平台,但是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是此平台得以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措施;方法

一、电算化会计概述

1.电算化会计概念

电算化会计以会计与计算机学科为基础,在实际实践中发展而成的新兴学科。目前该学科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下,理论知识尚未全面展现在人们面前,但可从已有的会计电算化实际实践中能够获取整体理论轮廓。

2.电算化会计特征

(1)电算会计是信息经济中的会计

在企业发展中,三大经济支柱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形成大环境、大气候,便是企业的信息化历程。当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时,电算化会计便处于核算层,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升,电算化会计也得以日益成熟,逐步转变为核算层与管理层结合,最终转变为核算层与管理层再加决策支持层相结合。

电算化会计是企业集成化信息平台的基础与核心,电算化会计的建设与发展无法脱离开企业集成化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同样地,企业集成化信息平台建设与发展同样离不开电算化会计的建设与发展,二者之间无法独立存在。

(2)电算会计是管理、决策及战略会计

在还没有管理会计时,只有核算会计,会计更多地扮演着提供经济数据的角色。而拥有了管理会计后,会计的管理职能得以有效发挥,但因管理会计中复杂的数据计算、统计处理,致使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面临较大的限制,而决策会计与战略会计需要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致使会计方法只在小部分员工中应用,并且也只在极小部分企业中应用这些功能,明显不利于决策战略会计在推动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而电算会计利用网络技术,从供应链及营销环节实时收集各种应用数据,及时地分析处理并反馈给对应德人员,能够极大地改善管理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基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实时获取部分特殊信息,并根据管理需求进行信息处理从而控制整个经营过程。

(3)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确保企业经营业务平稳进行,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及时发现并分析处理问题,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而推出的政策与流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目标:

①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任何企业均有自身的企业资产,若未加以有效的保养,则会产生资源浪费或贪污盗窃等问题,导致企业资产遭受损失。因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采取必要的措施能够避免资产流失。

②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可靠。会计数据是真实反馈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数据基础,包括各种会计报表等。会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才能够满足企业外部相关单位的需求,才能够吻合企业内部经营改善的需求。因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确保会计数据的正确性,从而提升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③开展各部门的工作业绩考核与评价工作。在企业内部完善控制体系,明确管理职责,不仅仅有利于方案政策的有效执行,同样有利于业绩考核的高效开展。

④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按照企业经营目标,完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最终在于实现促进经营活动合理化,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⑤确保企业财务业务开展的合法性。任何企业的财务业务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确保企业财务业务的合法性,能够有效地规避企业内部各种违规作业现象产生。

二、电算化会计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1.兼容性不强

因大多数电算化信息系统属于自行开发平台,所应用的操作系统平台及支撑软件有所不同,所应用的数据库也存在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并且不同个公司的代码风格及编写习惯有所不同,再加上软件公司技术保密策略,不同软件方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缺乏软件行业内的有效协议,致使不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缺乏有效的统一数据接口,导致难以在不同电算化会计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

2.会计电算化软件功能不完善

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主要是为了记账,使得软件开发者忽视了对成本,预算等模块的开发,且有些软件的功能不能够完全满足目前企业的需求,软件功能与企业的需求还有些差距。

3.数据安全性较差

对于企业来说,财务数据安全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大部分的财务会计软件,都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只是对软件的应用程序做了加密处理,但是对生成的财务数据没有做到很好的保护,一但计算机受到网络攻击,数据安全性就会受到影响。

三、电算化会计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的影响

1.控制方式发生改变,由单一制度控制转为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

在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内控方式主要是指员工内部牵制制度。而进入电算化会计时代后,集中式处理会计日常作业,促使传统的会计部门内控措施逐步取消,而随着而来的信息化内控机制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通信信息技术的持续高效发展,会计数据基于互联网实时作业已成为可能,会计操作可以在互联网的另一端快速化地完成日常操作。比如,传统应该由工作人员现场处理的业务数据,现在可以在互联网的另一端完成相关操作。而过去可能需要由多个部门根据初定的作业步骤,现在能够由一个人集中作业。

2.控制对象发生改变

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的快速、高效发展,对企业内控的控制对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传统的会计作业模式相比,进入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时代,控制对象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传统的对人控制改变为对人、机协同控制的控制体系,内控的对象已转变为信息处理方法及计算逻辑等等。

3.加大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在传统的会计作业模式中,常常会出现因操作员工工作疏忽或疲劳等原因而造成的无意错误。而进入电算化会计信息时代后,操作人员所维护的系统数据是否准确、信息平台运行是否正常、服务器设备是否平稳运行是确保财务数据准确性的三大因素。假如三大因素中任一因素出现问题,就可能致使会计核算结果错误。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假如信息平台所存储的会计数据未受有效的控制机制导致易于被篡改。并且信息时代犯罪更具隐蔽性及危害性,电算化会计信息时代发现舞弊或犯罪的难度要明显大于传统的会计核算时代。所以,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及时有效发现、控制舞弊、犯罪行为的难度。

四、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与方法

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给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了更为简便、更为高效的工作平台,但是假如缺乏有效的平台内部控制机制将致使会计信息平台处于不可控状态,给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因而,采取有效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控机制及其重要。

1.优化会计管理组织机构设计

随着电算化信息的高速发展,管理机构也得以相应的调整,比如员工岗位责任制等等。在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内部控制工作中,逐步完善会计管理组织架构是常见的方式之一。在组织架构优化设计工作中,应该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需求,从最大化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为出发点,实现最大化的优化目标。

2.完善电算化会计程序的设计和操作控制

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的研发务必满足规范需求、所开发的会计信息平台务必展开全面化、深入的调研分析工作,所设计的平台开发方案必须与国家所颁布的相关规范要求相吻合。另外,所开发的会计信息平台在实际应用前务必经过严格的内部测试及审批环节,会计信息平台相关的开发文档必须完整,确保电算化会计日常业务操作遵循会计作业准则,预防各种会计作弊、违规操作,保证会计业务数据的准确性。

3.加强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安全控制

企业会计电算化信息平台日常操作,主要涉及到会计日常业务数据的维护、处理、整理、保存及报表输出等相关工作。在这些日常操作中可能会存在数据风险的可能性,因而需要进行平台在电算化信息平台每个功能模块实现时是否加入了相应的内控功能,并且评估所加入的内控功能是否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并对一些可预见的潜在风险是否有相应的预防方案,对不可预见的风险是否有预留的处理时机等等,以确保电算化会计每一个工作环境中会计信息的正确性、有效性及完整性。

另外,在电算化会计工作中,信息平台原始信息是经过人为预先符合及确认后维护至信息平台内,所以会计信息平台数据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基础数据维护的正确性紧密相关。会计信息属于企业的机密数据,假如发生数据泄露事件将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信息数据的可复制下又造成会计数据容易发生泄露而不被发现。因而企业电算化信息平台不管是通过电子介质或纸质介质输出均应该进行严格的管控,以免遭受数据盗取或修改。

4.加强制度建设,提升会计制度管理意识

单纯的企业制度建设,假如未能够得以高效地执行,就等同于制度的不复存在。因而,在实际内部控制中一方面应该提升制度建设力度的同时,应努力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制度意识,以提升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完善的会计电算化制度,是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得以平稳应用的基础。所以,加强领导、组织与规划工作,强化会计工作人员会计制度有关的培训工作,不仅仅是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同样也是企业电算化信息平台是否能够得以平稳、稳健应用的重要基础。

5.强化会计人员职能控制

在其位谋其职,任何一个岗位均有着其对应德职责及其工作权利。在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能控制是一项极其有效的管控渠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明确会计工作人员职责。诸多实际案例表明,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内部控制失控的重要原因在于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职责不够清晰,导致会计工作人员出现越权或者失职的情况。因而,在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内部控制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职责的梳理工作,明确会计工作人员所应该担负的工作职责,更好地完成内部控制工作。

(2)加强会计工作人员职责管控。实际案例表明,内部控制出现问题,除了与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的问题有关外,还与上级领导忽视对下属会计工作人员的把关工作。因为,在实际内部控制工作中,上级领导应该加强对下属会计工作人员的日常业务操作审核工作,将内控隐患控制在源头上,实现风险最小化的目标。

6.加强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培训工作

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为企业内审工作提供了更为方便、更为高效的内审工具。但是电算化会计能否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除了与会计信息平台自身的功能有着紧密关联以外,还与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操作人员的应用熟练程度紧密相关。因而,在应用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加强内审工作时,应该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提升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培训工作,主要渠道如下:

(1)积极组织内部培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在企业内审工作中同样如此。在内审工作的发展中,老员工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值得广大年轻的新员工学习与借鉴。因此,企业应该积极组织各种内部培训,安排老员工向新员工介绍在内部控制工作中所需要注重的难点与重点问题,指导新员工更好地融入到内部控制工作中,为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的平稳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2)提供有效的外训机会。受企业内审工作人员能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企业往往在内部控制控制中需要寻求外部专家的帮助。如果能够为企业内部控制员工提供的外训机会,帮助员工接受更为先进的内控新理念、新技能,相信能够帮助内部控制工作人员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7.提升会计数据安全管理和控制力度

数据安全,是所有企业推行电算化会计的重要保证,是确保企业业务数据得以有效应用的重要基础。另外,有效的数据安全管理能够高效地确保会计数据处于可恢复状态中,确保在信息系统遭受破坏的情况下能够得以快速高效地恢复,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营。因而在实际电算化会计推进工作中,应注重提升企业会计的数据安全,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及管控力度。

(1)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体系、重点关注会计科目体系、会计数据维护工作、系统内部数据计算逻辑等各种基础性数据管理工作。

(2)当月所有会计业务数据及报表管理数据应该及时有效地进行分类汇总归档工作。

(3)所有会计信息平台安装盘均应该做好标签归档工作,并做好日常保管工作,以确保会计信息平台的安全性。

(4)做好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数据的备份工作,同时要做好备份机的日常保养工作,确保备份机磁带的安全性,并进行定期电算化会计信息平台数据的恢复测试工作,确保备份机制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8.加强内部审计

作为企业内控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同样也是电算化会计下开展内部会计管控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电算化会计背景下,因审计对象的表现方式有所变化,对内审工作做出了更为高标准、更为苛刻的条件。

(1)应该积极安排内审工作人员参加更为高端的培训活动,比如参加电算化信息平台等领域的培训活动,促使内审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吻合会计内审工作的需求。

(2)因内审工作员工的技能等方面因素受限,难以更为全面地深入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因而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审计方面专家的帮助。可以考虑参加会计信息平台开发的可行性评估工作,信息平台应用安全性审核工作、评估日常操作是否满足企业内审工作的规定。

(3)在逐步完善内审工作体系的同时,同样也需要提高执行的效率,只有高效地执行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出内审体系所具备的功能。从当前国内实际情况分析,因实际执行力度不足而造成内审体系处于失效的状体中,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重制度的执行力。

参考文献:

[1]唐永军.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与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3(02).

[2]蒙丽.内部控制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4(11).

[3]周俊青,袁红.浅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J].企业家天地旬刊,2013(10).

[4]蒙丽.内部控制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4(23).

[5]安乐敏.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J].河南科技,2013(08).

作者简介:崔凯悦(1994- ),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渤海大学管理学院2012级会计系财务管理专业

作者:崔凯悦

电算化与会计信息系统论文 篇2: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会计全面实现电算化成为必然趋势,如何在提高会计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的同时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安全,已成为各电算化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电算化的环境下,对企业会计信息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以确保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

1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同时也给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传统手工会计的模式。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账务的集中化处理,除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编码、输入由会计人员操作外,经济业务的记录和加工、会计报表的生成和查询等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其次,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由原来的单纯对人的控制转变为对人、机共同控制;由原来的制度控制转变为制度控制和程序控制。

2 实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目的

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经济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和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目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资产,如果没有一定的措施加以保护,则会由于浪费、贪污盗窃等行为,而使资产蒙受损失。建立一定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就是要防止企业资产流失。

(2) 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可靠

会计信息是各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基本依据,不准确或错误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决策的偏差或错误。所以会计信息必须准确可靠,这不仅是企业外部有关部门的需要,而且也是企业内部改善经营管理的需要。

(3) 有效地考核、评价各部门的工作业绩

在企业内部制定必要的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分工,不仅有利于企业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而且也为考核和评价企业,甚至每个职工的工作业绩提供了依据。

(4) 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根据企业总体目标建立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其最终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合理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5) 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

任何一个企业的财务活动都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减少或杜绝企业内部各种违法违规操作。

3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 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不少单位的会计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所见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而且这些会计人员操作很慢,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之东流,造成财务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使会计电算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实施会计电算化时,必须首先培养电算化人员的会计和计算机专长,两者缺一不可。

(2) 电算化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不完善

财政部要求采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单位需要具有完善的电算化管理制度,但企业在实现电算化后,没有按要求制定包括严格的上机操作管理制度、硬件、软件管理制度和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内容的明确的、成文的内部管理制度。对电算化的内部管理仍是按照手工记账的管理办法,使用原来手工系统下的财务制度,从而使基础管理工作滞后。

(3) 计算机安全控制功能不完善

在会计电算化中,主要财务数据都保存在计算机中,一旦计算机遭到损坏,将使计算机中保存的会计资料永久丢失。

因此,要建立计算机的环境保护制度,主要包括:机房环境保护,保护性设备配备,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及防火墙的安装,装有财务数据的计算机不能同时上互联网等。

(4) 电算化会计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应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管理及控制制度进行研究和评价,指出其薄弱环节,提出改善

意见,促使被审单位加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但是,企业对于电算化会计系统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不熟悉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点和风险,不了解电算化会计系统应有的内部控制机制,更不熟悉如何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审计,从而导致电算化会计系统未能得到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

4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策略

针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应在开发阶段就要对使用该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使用人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培训不仅仅是系统的操作培训,还应让其了解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制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运行后的新的凭证流转程序、电算化会计信息提供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和分析的前景等等,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2)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是指使用各种方法保护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防止数据泄密、更改或破坏,主要包括:硬件安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控制;病毒的防范和控制等。

(3) 职能控制

是指企业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和完善对会计信息系统涉及的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

职能控制包括:组织机构设置;职责划分;上机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

(4) 操作控制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操作是电算化会计的主要工作,操作控制包括;业务发生控制;数据输入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数据输出控制;数据存储和检索控制等。

(5) 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有效手段。内部审计在某种程度上可理解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对内部会计控制环节的检查、监督、评价是通过内部审计来完成的。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由于是“人机”对话的特殊形态,因而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内部审计主要包括:对会计资料进行定期审计;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对系统进行各环节的审查,防止存在漏洞;检查和监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总之,任何内部控制总存在一定风险,不能完全依赖。IT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化的进程,同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又逐渐成为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健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有待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

作者:李 欣

电算化与会计信息系统论文 篇3:

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解析

【摘要】目前,与会计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课题多种多样,究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研究视角和方法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三论”的基础上对涉及会计信息化在发展中相应的定义进行了解析,以期对会计信息化的教学、研究以及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化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与会计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课题多种多样,主要有“计算机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会计”“会计信息化”等。究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研究视角和方法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8年,我国开始会计电算化;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标志着会计电算化理论与实践的起点。这次会议是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和第一机械工业部一同召开,第一次使用“会计电算化”这一名称并替换了之前的“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因此,大家从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开始认识会计信息化。2005年,专家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发表了“会计电算化” 发展为“会计信息化”的观点,认为“会计信息化”是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总结,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也起到了进一步加强的作用。

学术和教学领域目前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这两个概念同时使用。目前,学者们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有两种主要的观念,一种观念是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经过程,另一种观念是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的发展阶段。这两种观念的模棱两可使得人们对其定义与关系疑惑丛生,由于搞不清这两者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只能盲从于现有的文献和教材,这一现象不仅导致企业对其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定位不确切、教学概念不清晰、学术机构的研究和工作方向不明确,而且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明确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以及使会计信息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概念进行认真的剖析意义重大。

二、什么是“三论”

“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三论”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思维的发展,对现代很多新兴学科的产生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着重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需要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事物,并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控制论是跨及各类学科的一个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控制与通信共同的一般规律,是综合各类科学系统的控制、信息交换、反馈调节的科学技术。信息论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从量的方面对信息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两大方面是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三者是独立的学科,分别产生于现代科学的生物学、通讯和计算机这三个领域。系统论用整体的眼光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对系统概念进行界定;控制论对系统演变过程的规律性进行研究;信息论主要研究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因此,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是信息论和控制论,而后两者是研究的基础。

我国从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对“三论”在会计中的应用的观点比较一致。吴水澎教授对会计中“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认为这两者的概念及作用极为相似可以“合二为一”。李树林指出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践上对“三论”的实施条件全部符合,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并兼具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全部特点。中南财经大学的郭道扬教授运用“三论”的理念,在其会计控制论一文中指出会计是为人类实现控制社会经济而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2008 年,杨时展教授对会计信息控制论和反映论相互关系的评论被《会计之友》杂志转载。李端生等(2006)分析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与信息需求内容之间的矛盾,建议在会计信息系统的理念中建立“需求决定型”概念。程宏伟等(2007)基于系统模块角度研究价值链会计,深刻探讨了价值链会计。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的曾爱民和南星恒(2009)从广义的角度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架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是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它集“三论”中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所有特点于一身,有利于人们研究会计信息系統,并统一了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概念,减少了不确定性和争论。

三、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

我们要对会计信息化的自身含义和外延含义都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分析其相关概念,一般概念的思维形式反映了其对象的本质属性。以哲学的观点看,概念即为人类把所能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抽象出来的概括。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概念一般用简明的语句说明其内涵。概念的逻辑方法是对其反映对象的特点或本质进行揭示。用一般定义概念的公式进行如下概念定义: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其中,“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

(一)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会计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结为一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因此也称为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AIS)。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系统论的整体最优,会计信息系统按模块讨论其集成性,集成业务处理、信息处理、实时控制和各模块间的层次结构等;将物流、资金流、人员流、控制流等一些重要的信息流联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信息流的网,它们肩负着各自的任务存在于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通过I (input)-P(process)-O(output)〔O=P(I)〕模型可以分析会计信息的来源、会计信息的提供、会计数据的处理及利用过程;控制论主要实现会计信息的并进行反馈,基于 I(input)-C(control)-O(output)〔O=C(I)〕模型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反映,必要时还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动态的控制和调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广义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的五大要素是M,T,O,S,I,由P 和 C 构成。其中,M(management)确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则和规范,是指会计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法律,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和审计等方面。

T(technology)反映了会计信息收集、加工、传输、利用和共享的手段和方法,是指会计信息处理及控制器依赖的基础和工具,包括珠算,钻孔机,计算机系统,其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狭义的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会计信息系统在T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被分为手工、机械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O(organization)主要包括信息收集者、信息的处理加工者、信息发布者、信息使用者以及开发监审会计信息系统者等会计的利益相关者。

S(surrounding)是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环境基础,主要指会计信息系统所依赖的宏微观环境,如社会经济、技术等。

I(information)因素与以上四个因素共同称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五大要素。

会计信息系统是以相关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为规范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被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会计业务,对各类会计数据进行收集、传输、存储以及加工,对会计利益相关者输出会计信息并实时反馈,指导企业的经营、投资活动以及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杨周南主编的《会计信息系统》一书中对计算机会计是这样定义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组织对数据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处理会计业务,为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管理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系统,因此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以上对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符合定义公式和演绎推理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了概念定义。

(二)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三论”角度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信息化,包括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会计信息化的目的这四个方面,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过程。首先,会计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过程即为会计信息化的过程,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运用使得会计的各要素都产生了影响,对会计模式进行了重建。其次,会计信息化水平是指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会计软件的核心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反映了会计信息系统五大要素,体现了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再次,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利用对经济活动进行影响,对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辅助建议,以此来反映、控制以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审等会计功能。会计信息的作用和地位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扩展、提高。最后,不断开发的信息技术和会计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其还有加强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共享,实现最大的组织经济利息等目的。所以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体现了会计信息化的程度,通过会计信息提高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不同层次都有应用,会计信息一般被我们划分为会计电算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以及会计决策信息化三个方面。

1.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也被人们称为会计核算信息化,指在会计工作中使用以计算机为主體的信息技术,之前人们一直手工进行的是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提供工作,而会计电算化产生后这些工作可用计算机代替,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操作计算机完成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等程序。因此会计电算化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当中,是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会计工作。

2. 会计管理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了信息论的特点,会计工作不仅是生成、供应信息,而且也是利用信息并参与企业管理的一项活动。会计管理具有对自动提供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反映和控制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使利益相关者参与组织活动的预测和决策等职能。因为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数据基础,所以会计核算层的信息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信息技术重新建造会计管理模式,使现代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技术和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信息系统。为了使会计利益相关者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研究开发,以会计信息优化资源配置,以此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3. 会计决策信息化。会计决策的信息化主要是对会计决策和预测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决策信息系统中。会计决策信息化的基础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在管理层运用会计核算数据参与企业决策并综合分析企业所在领域内其他企业经营和竞争状况、相关行业的经营数据、国内外大环境的经营数据,可以使企业明确自身的竞争优势,认清其核心竞争力,预测企业的发展并进行决策功能的信息化。

(三)电子商务会计

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来界定电子商务会计,笔者通过中国知网(www.cnki.net)检索了包含电子商务会计为主题的论文并查阅相关书本及资料,发现涉及电子商务会计概念的论文少之又少。宿静和苏亚民在《论电子商务会计的理论框架》一文中描述电子商务会计是关于电子商务与会计学彼此交叉作用的一种边缘学科。这种学科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的监督和审计非常及时,是为在线理财和电子商务事项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下一步,我们从被定义概念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方面来对上述概念进行分析。

根据普通意义上对概念进行定义的公式为: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该公式中的“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所以本文中的被定义概念为电子商务会计,而本文中对电子商务会计所应用到的邻近属概念即为会计学。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属性还是会计学,可以说是会计学大类的一个细分学科;而电子商务就是上述公式中所言的种差,以区别于会计学大类下的其他细分学科。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电子商务会计就是为电子商务活动服务的会计。但是倘若从另外一种角度剖析被定义概念,即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方面来看,上述的被定义概念没有科学性,如何对上述的被定义概念进行界定有待继续深入探讨。比如从以下这种角度出发,假设电子商务会计是一种对会计信息通过电子商务模式进行采集和加工以及处理,则电子商务按理来说是临近属概念。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还是电子商务,那么会计就成了上述被定义概念公式中的种差。如果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电子商务,而会计是种差,则对应的会计信息以及提供与会计信息相关的服务即是商品以及提供的劳务。供应商以及消费者则分别与信息提供者以及信息使用者相对应,供应商和消费者通过买卖信息来进行交易,即利用电子商务系统来进行会计信息的交易。根据汉语的主语以及定语的语法规则,会计电子商务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恰当的被定义概念。但是该被定义概念还有待从其他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根据宿静和苏亚民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其先定义技术基础,即“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接着定义基本内容,即“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进行实时的审计和监督”;最后定义目的,属于一种为电子商务事项以及在线理财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虽然宿静和苏亚民关于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角度来看是比较合理的,可是该定义仍然没有将基本内容以及目的方面涉及的逻辑思维要素表达清楚,不能够清楚地界定被定义概念的种差和临近属概念。同时,笔者也对其他关键词为电子商务会计的文献认真研读,从中得知大部分文献是基于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进行研究,只有极少部分的文献研究电子商务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因此电子商务会计这一概念还有待继续深入探讨。

四、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家对“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及“会计信息系统”等概念的界定都很清晰,而电子商务会计由于是新产生的学科,目前对于其概念的定义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分析。从教学的视角来看,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材,各自的命名也多种多样,比较为大家熟知的有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等一些名称,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名称和概念太多会使得教师和学生双方无法适应,会产生教学概念模糊,缺乏说服力等问题,在学术研究领域无法统一大家的思想。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与会计信息化相关教材名称的第一选择是“会计信息系统”,因为其从“三论”的角度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思想,符合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此外,若以电算化作为会计信息化教材的主要内容,则可以命名为会计电算化,如果把以电算化为主的教材一味地命名为会计信息化,会使教材有名无实。

参考文献

[1] 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 [J].会计研究,2003(10).

[2] 李树林.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与现代会计[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9(3).

[3] 谢婷婷.会计信息化审计研究[J].财会月刊,2010(2).

作者:毕芳

上一篇: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论文下一篇:新农村建设经济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