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社区教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社区教育中心是广大民众进行业余学习和可持续学习的重要阵地,构建这个教育服务体系是一个长期过程。但现今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化为基础构建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和重点。本文就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数字化社区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数字化社区教育论文 篇1:

数字化社区教育促进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军人才培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从化区社区教育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为现实依据,立足从化,以“互联网+农旅”为主要内容。

关键词:社区教育;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模式;“互联网+农旅”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强调,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靠人才,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可以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是人才。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的振兴,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基于“互联网+”的时代特征,以社区教育为平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军人才培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一、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为现实依据,立足从化,探索“互联网+农旅”的有效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一)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2018年初重要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并指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 随后重要又陆续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两份重要指导下文件。当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二)“互联网+”

在2102年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易观国际董事长CEO于扬做了主题为“互联网+”的演讲,期间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在演讲中于扬大胆预测“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传统和服务都应该被互联网改变”。对方兴未艾的“互联网+”,国务院在2015年7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意见指出要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在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互联网+”制造、农业、能源、金融等模式的实现。在“互联网+”时代,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培养和树立“互联网+”思维模式,就是要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三)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

以2016年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评估活动为契机,近几年我区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为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在区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广州社区学院从化分院,广州社区学院从化分院与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从化分校实行一套人马、两个牌子的管理模式,负责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数字化学习等工作。目前社区教育网络已经形成了社区学院——镇(街)社区学校——村(居)社区教育学习点三级社区教育网络。2017年至2018年,从化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在从化区区委政府的领导下,联合从化区社区教育各成员单位,整合从化区内外资源,创建乡村终身学习体验点和实践基地,贴近老年居民设立分教点,深入村居一线组织社区教育,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益课程和公益讲座,大规模培养乡村振兴领军人才,推进从化全民终身学习,丰富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优化城乡社区治理,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基础。

二、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共其目的是提高乡村干部的乡村治理能力以及引领农村产业发展的能力,带领村民实现全面小康。根据从化区产业发展优势以及当前信息时代特征,我们将“互联网+农旅”作为人才培养以及农村致富的主要思路。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课程设置采用通识课程+专题讲座相结合;授课模式采用课堂教学+实地调查相结合;队伍建设采用专任教师+外聘专家相结合;学习方式采用集中学习+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成果提炼和推广。(具体模式图如图一)

三、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经验总结

依据上述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开展了人才培养实践,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经验:

(一)课程设置:通识课程+专题讲座

1.通识课程。通识课程主要是强化学员的政治素养、培养学员基本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学员的企业管理能力,提高学员的乡村治理能力。这类课程具体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农村财政与金融》、《农村政策与法规》、《农村环境保护》、《乡镇行政管理》、《社区治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政务》等。

2.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课是对通识课程的具体化和本土化。在专题讲座课程设置中,我们结合当前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和从化区的资源优势,开发了一系列课程资源,实施专题教学。

(1)《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信息素养》专题讲座。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互联网+社区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基層干部必须具备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要在群众中带头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信息传播,不利用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2)农村实体经济开发系列课程。为指导农村实体经济发展,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的要求,我们开设了《农村实体经济开发之“互联网+客栈民宿”》、《农村实体经济开发之“互联网+农家乐”》、《农村实体经济开发之“美荔定制+”》等课程。《农村实体经济开发之“互联网+客栈民宿”》介绍了国内外的相关案例,指出“互联网+客栈民宿”的模式在振兴乡村经济方面功不可没,但振兴乡村经济,仍需要政府规划引领、社会多方资金供给、专业人才培训、品牌意识、营销推广等多方合力。《农村实体经济开发之互联网+农家乐》课程介绍了欧美和日本等国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些特色和做法。课程从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互联网+思维、推进策略及几点建议等几个方面展开授课。课程认为我区乡镇发展农家乐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价格优势和特色优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吸引城市居民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的农家乐旅游形式,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乡土风俗等融合发展。课程指出从化区农家乐旅游经济开发一是要紧跟政策热点,二是要传承本土风俗,三是要精心规划建设,四还要做好自媒体宣传。

(3)“羊城村官上大学”系列课程。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落实从化区委组织部关于加强“村干班”学员实践教学精神,积极培养一批乡村振兴优秀领军人才,服务从化区乡村振兴大局,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我们针对村干部培养,开发了系列主题讲座,包括《乡村振兴 美荔定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干部思想素养》等主题。《乡村振兴 美荔定制》着重介绍了“美荔定制+”产业发展模式,指出共享助力乡村振兴光彩事业的社会荣誉和责任;共享联盟带来的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共享农旅产业发展的红利;共享美荔庄园的优质服务和创新体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共享山水田园风光,共享健康养生旅游。《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干部思想素养》主要通过现身说法,阐述利用本地资源、联合各农户创办“康林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成功经验。

(二)授课模式:课堂教学+实地调查

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了课堂集中授课实地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授课模式。

1.课堂授课

课堂授课教学一般应用于通识课程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便于课堂组织,同时教学实施和授课内容较为系统化,对学员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政策和理论知识是比较有效的。但存在的不足是,课程理论化程度较高,学员对理论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2.实地授课

实地授课就是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家乐或是实践基地,实现教学是生产实践的无缝衔接。例如,我们将《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信息素養》课程学习设在了甲木沙实践基地,通过近距离参观各种精美豪华的铜装饰产品,如铜壁画、铜拉手、铜浮雕、铜线条等产品了解铜工业制品设计与营销理念,指导学员乡村实体经济发展的理念。同时我们还将《互联网+客栈民宿》设在了江浦街上罗村罗溪香村客栈、洞阳谷生态农场村官创业实践基地,在这里一边学习“互联网+”思维下的客栈民宿产业发展知识与技能,一边参观当地“互联网+客栈民宿”的运作情况,亲身感受“互联网+”对民宿客栈产业带来的巨大改变和影响。此外,在“羊城村官上大学”系列课程的授课中,我们将课堂搬到城康村“乡下耕田”教育实践基地,在田间地头感受“互联网+”对农业生产、销售等各方面的营销,向城康城取经如何利用“互联网+”引领村民致富,如何开展数字化乡村治理。在《乡村振兴 美荔定制》课程教学中,我们又组织学员来到了从化荔枝博览园终身学习(社区)教育实践基地,让学员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能够与“美荔定制”组织单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荔枝定制的具体环节、各方的权益等信息。主题多样的实地授课既丰富了课程教学形式,增强了学员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多次实地授课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适合农村学员的教学方式。

(三)队伍建设:专任教师+外聘专家

教师团队建设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在这方面我们采用了学校专任教师和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共同组建讲师团的做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具备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掌握了娴熟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同时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一般将该类课程安排由专人教师授课。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包括副校长、培训科长以及各专业课教师组成的稳定的专任教师团队。

2.外聘专家

外聘专家团队主要是由具有某一领域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是继续教育教师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根据课程内容聘请了具有丰富农村实体经济经营管理经验的村干部、行业协会负责人、高校教师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实施课堂教学。例如城康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余伟林主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干部思想素养》,从化区温泉旅游协会会长、长亨集团董事长陆卫雄以及农旅联盟公司负责人主讲《乡村振兴 美荔定制》,国家一级理财规划师、南洋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与财务管理教研室主任蔡宗朝主讲《互联网+客栈民宿》,国家高级茶艺师李丽红老师主讲《茶文化与冲泡体验》,南洋理工学院项目部采购资产中心李美玲部长主讲《农村实体经济开发之互联网+农家乐》。

(四)学习方式:集中学习+分散学习

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重要保障。由于学员都是有各自职业的,难以长期组织集中学习,所以在学习方式上,我们采用了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1.集中学习

集中学习就是将学员统一集中到某一教学点,实施统一授课、统一管理。目前我们所开设的通识课程以及专题课程实施的都是集中学习的方式。鉴于学员各自职业的不同,集中学习主要安排在夜晚或是周末进行。

2.分散学习

分散学习是信息化时代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分散学习一方面是学员的分散,学员不必集中到一起进行学习,可以随地学习;另一方面是时间的分散,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进行随时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为分散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员可以利用互联网及时获取学习信息,并与其他学员以及老师进行远程交流。在分散学习的实践中以广州终身学习网为依托,专门开发符合山区实际的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广州终身学习网资源,学员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主地上网学习, 而且有7000多门课程是免费学习的,有效地解决社区成员工学矛盾和学习费用等问题,为社区教育顺利开展和提高覆盖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成果提炼和推广

在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尝试对实践的具体做法进行提炼,形成理论成果。围绕着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以及“互联网+农旅”农村实体经济发展,我们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成果提炼。2018年我校成功申报立项了广州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重点课题《发展社区教育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课题主持人: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从化分校(从化区社区学院)黄镇潮副校长的课题,课题编号:2018SQJY006))。2019年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专项)《互联网+社区教育促进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持人: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从化分校(从化区社区学院)培训科科长陈舟驰,编号:2019KY13)。目前两项课题进展顺利,已经提炼了部分阶段性成果。

五、人才培养的成效和反思

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开展至今,在改善乡村治理、培养村民“互联网+”思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1.人才培养成效

一是我们根据从化产业特色,开发了《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信息素养》、《农村实体经济开发之“互联网+客栈民宿”》、《农村实体经济开发之“互联网+农家乐”》、《农村实体经济开发之“美荔定制+”》等富有地域特色的课程。二是从2018年至今共组织了300名学员参与“羊城村官上大学”培训活动。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学员的广泛肯定。三是“互联网+农旅”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正在逐步推广,并初显成效。以“美荔定制”为例,2019年2019年通过电商渠道销售荔枝1575吨,占总销售量的15%。荔枝整树定制8741棵,累计销售72.37万斤,销售额为1671.5万元。四是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以温泉镇南平村为例,自实施“互联网+农旅”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以来,村集体收入及村民收入逐年增加,2018年较2016年村集体收入增长230%,超过100万,村民收入实现两年翻一番,从2016年的1.3万元增长到近3万元。以上表明数字化社区教育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对促进乡村治理,发展农村实体经济,促进村民收入增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2.人才培养的反思

一是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课程尚未形成体系。虽然我们已经开设了多门课程,但在开设之初缺乏体现完整、逻辑清晰的课程体系,目前仍然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下一阶段要着重从农村经济产业链的角度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设计和梳理,使之形成一个内容完整、设计科学、结构合理、逻辑清晰的课程体系。二是缺乏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的整理和推介。目前从化区以及全国各地培育并发展了诸多特色鲜明、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例如广州黄埔村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杭州荻浦村乡村振兴模式,以及从化区的南平村乡村振兴模式等,这些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对我区的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下一阶段要深入思考、认真总结这些村的发展模式,提炼这些村的有效做法,结合从化特色,总结从化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培养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建设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是推进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性工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乡村振兴领军人才的培养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从化,深入探索“互联网+农旅”的有效实现方式,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Z].2015.7.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Z].2018.1.2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Z].2019.6.17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Z].2018.2

*2019年科研基金项目(‘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专项)”,项目编号: 2019KY12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从化分校  广东从化  510920)

作者:陈舟驰

数字化社区教育论文 篇2:

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分析

摘 要:社区教育中心是广大民众进行业余学习和可持续学习的重要阵地,构建这个教育服务体系是一个长期过程。但现今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化为基础构建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和重点。本文就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 数字化社区 教育服务体系 有效构建

数字化社区是一种信息化物业管理的社区,是指社区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教学手段,通过构建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化的学习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包括数字化的学习资源、组织管理系统等,使得社区居民可以随时学习,完善社区居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一、创建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环境

在创建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开始,应该重点构建教育服务体系的平台,也就是创建良好的环境。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环境的创建和数字化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而数字化环境主要包括社区用户的环境、技术环境以及信息环境,所以在创建数字化环境的时候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构建用户环境,应该积极探索社区中用户的教育需求,对用户的心理或者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例如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用户的教育需求,通过用户的信息调查了解用户对教育信息的使用方式以及使用感受,找到潜在的需求,然后结合不同用户的兴趣爱好以及使用习惯构建用户环境。除了构建用户环境,还应该关注用户的技术环境以及信息环境,这两个方面也可以在了解用户环境的时候对用户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综合分析,方便在信息技术推广的时候选择一种最有效、快速的方式,从而使信息技术为用户所知。信息环境包括信息的加工和传播、系统以及个人,所以在构建信息环境的时候应该将这三者有机的统一在一起,从而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为了创建一个良好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环境,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推广数字化技术。

二、加强社区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的组织管理

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顺利完成的,而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统一服务体系构建的思想,要提高群众对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的认识,并且详细规划整个过程。在构建服务体系的这个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应该符合国家以及地区的政策,相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为了为人们更好的服务。所以一定要提高人们的服务意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得社区的居民可以终生学习,并乐于学习。在规划体系的构建时,所有的规划应该从实际出发,符合社区的发展以及居民的需要,并且要对规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在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之后,还应该有成本组织保障,构建合理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建立可以从数字化学习基地、数字化指导基地以及数字化学习乐园等方面着手,学习乐园应该区级、街道和社区这三级同时运行,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网络,使每个学习基地既是独立运行的,又是息息相关的。

三、加强社区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的队伍建设

组织机构的建立是为了将数字化技术更好地向社区的居民推广,所以在建立了这些学习基地以及学习乐园之后就是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让更多的居民可以参与。除了加大宣传力度,还应该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制定详细的规划和发展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社区数字化学习乐园是与社区居民直接接触的执行部门,所以更应该制定详细的运行计划,从而具体开展数字化学习。人才资源在整个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制定详细的人才计划、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以及加强人才的培训。这就需要加强教育服务体系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管理队伍、技术推广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管理队伍应该具备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技术推广队伍应该掌握数字化技术,并且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不断开发新的学习软件和学习课程。

四、建立完善的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保障体系

为了构建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必须建立完善的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保障体系,一套完整的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保障体系应该包括服务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构建人力资源保障体系以及构建技术保障体系等方面。服务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就是指在构建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时候,应该以法律法规来规范社区的所有活动,在建立教育资源服务保障体系的时候应该以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作为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建设的法律和法规还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国家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构建人力资源保障体系就是在构建教育服务体系的时候应该保障人才资源的构建。构建技术保障体系应该从资源的储存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以及风险防范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着手,在构建技术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也要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五、结束语

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建设一个学习型的社区,满足人们的终身学习需要,对社区居民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整体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构建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体系时,首先应该创建一个数字化环境,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推广,然后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同时加强教育服务体系的保障体系的建设,从而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黄晶晶.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D].南昌大学,2011.

作者:邵开洋

数字化社区教育论文 篇3:

移动互联时代数字化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

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对于当代教育的发展具有变革性的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把大力发展远程教育作为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以来,各地数字化教育获得飞速发展。数字化社区教育作为实现学习型社会的有力手段,使学习型社区建设制度创新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发展。同时,数字化社区教育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也为实现我国新时期的社区教育事业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信息化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理所当然要推进数字化社区教育。社区数字化教育需要有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作支撑,以便捷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为依托,以有效的支持服务机制作保证。数字化社区教育是构建和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飞速发展演进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数字化社区教育不仅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服务平台,而且可以通过网络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整个城市与社区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富有智慧。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加强数字化网络学习资源建设,为学习者提供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学习条件是数字化社区教育的重要发展途径。发展数字化社区教育,能够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个人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体现社区居民按需学习、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诉求,由此,也为社区教育未来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想象空间。

2013年以来,随着移动学习、MOOCS、翻转课堂、微课在中国的兴起,数字化社区教育在经历了多年的传统化(社区教育数字化在线学习平台+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发展模式后,也正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探索和发展阶段,数字化社区教育究竟要不要开展移动学习、MOOCS、翻转课堂或微课?这是一个让人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数字化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创新已经不可避免。

回顾近十年来我国数字化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数字化社区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国内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革的。从最早的电视教学、光盘教学模式到现在的互联网在线学习模式、云平台在线学习及移动云平台学习,都是在跟随新技术,伴随新技术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社区居民的学习也在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模式转变。社区学习者不仅对学习资源的更新有要求,而且对学习模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多年来,数字化社区教育依托互联网在线学习模式,为广大的社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但是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越了我们的预期。社区教育的学习模式也必将发生变革。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 2014年上半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86亿。较2013年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83.4%,相比2013年年底上升了2.4个百分点,从而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80.9%)。事实上,以PC上网设备而论,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网民比例均略有下降,分别只有69.6%和43.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分析师指出,手机网民规模在2013年全年激增8009万之后,潜在手机网民已被大量转化,手机网民在网民中的占比已经处于相当高位,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手机网民增长将主要依靠创新类移动应用迎合非手机网民潜在网络需求来拉动。这一情况的出现,表明数字化社区教育在线学习平台的学习模式也必须尽快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形势而不断改变。以2014年“11.11”网购节来看,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交易数据:天猫“双十一”全天成交金额为571亿元,其中在移动端交易额达到243亿元,是去年移动交易额的4.54倍,占到今年总成交额的42.6%,创下全球移动电商平台单日交易的历史新高。因此,移动互联网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引申到数字化社区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上也是如此。

近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各地的社区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学习人数在不断减少,除了各地学习平台运营的因素外,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分流了社区学习者,移动学习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学习发展模式。与此同时,我们没有迅速跟进社区学习者对于移动学习的诉求,所以造成当前这样一个滞后的发展局面。但是,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积极探索,例如,上海学习网移动学习平台在2013年年底依托上海蓝卓教育的移动学习技术推出上海学习网的移动学习平台——乐学,并实现了原有的在线学习平台和新建的移动学习平台的平台间数据对接和资源的共享,也就是说上海市民可以在不依靠电脑的情况下,无论在地铁、公交或是其他任何地方都可以依托乐学在手机或ipad等移动终端上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上海学习网还将利用移动学习平台对全市的教师进行师资方面的培训,这种移动化的培训模式必将为教师培训活动节约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以及可贵的时间成本。南京市玄武区也开始在这个方面进行实践,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学院推出了“朝阳市民掌上学堂”的移动学习平台,辅之以特色化的本土课程资源,一经推出,就深受广大市民好评。南京市玄武区也拟单独推出“玄武市民掌上学堂”的移动学习平台来为玄武区的社区居民提供学习和生活服务,其中,作为玄武区特色的“民防课程”将作为他们的区本特色学习资源和广大的市民百姓见面。作为东三省远程教育发展的龙头,吉林市电大正在将移动学习“微课堂”逐步应用于电大日常辅助教学当中,同时,他们积极整合社区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在社区教育方面也将启动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相结合的一体化数字化社区教育创新发展模式。因此,移动学习必然将成为未来数字化社区教育发展的一种主要的创新模式和学习方式。未来,智慧社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移动学习的介入。

移动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数字化学习的一种扩展。移动学习是指一种在手持移动计算设备的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相较于电子化学习和远程教育,移动学习更加强调学习者通过电子移动设备、移动通信网络、无线网络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学习所使用的手持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在移动学习中,学习者能够在一个不固定的地点——移动的环境中——实现学习。也就是说,只要有移动设备在手,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有需求的个性化学习,也就是所谓的真正的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移动学习具有移动性、高效性、广泛性、交互性、共享性、个性化等学习特征。与数字化在线学习相比较,移动学习不仅具备了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而且还具备了其独特的优势:学习者不再局限在电脑前,可以“随时、随地、随身”“短、平、快”地进行学习。对于数字化社区教育的管理者而言,数字化移动学习平台解决了安排学习任务 、管理学习过程 、数据统计分析等几个问题;对于社区学习者而言,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地个性化学习,完成练习和测验,学习者之间也可以充分进行互动交流。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微课在2014年正在以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数字化社区教育中来。数字化社区学习资源在数字化社区教育中一直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这样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资源的呈现模式是数字化社区教育发展的有力武器。微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资源体现形式,它的课程是以某一学习主题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相关活动,所以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更重要的是将已经脱离社会的学习活动拉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将人为孤立起来的知识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源泉中,将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群落。微课程课时一般比较短,教学材料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设计的活动一般和现实相关,不只是让学习者提取知识,而是鼓励学习者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学习者既学习了本门课程的知识,也丰富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教学的教育性是客观存在的,在微课程中,课程制作者总是尽量设置一些与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情境来感染学习者,对于学习者的情感具有积极的影响,并吸引学习者的注意,激励学习者完成指定的任务并培养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社区学习者而言,微课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习惯。碎片化学习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对于社区居民而言,涵盖了市民生活、技能培训、学校教育、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微课内容对他们的吸引力也会更大。因此,微课对于数字化社区学习资源形式而言,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从长远来看,在现代社区发展的大背景下,社区教育微课未来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它与数字化社区教育移动学习平台是珠联璧合的。当前的学习仅仅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要想适应未来快速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必须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未来的学习应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移动学习可以满足学习者对终身学习的需求。

移动学习和微课程资源建设正在成为数字化社区教育建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数字化社区教育模式及学习资源的创新,为社会大众学习者提供了以多种方式接受知识的途径,在为当地社区民众提供便捷学习服务的同时,也必将推进地方构建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步伐。数字化社区教育模式及学习资源的创新,不仅可以提升所在地人民的综合素养和商业竞争力,而且在全社会践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的实践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使社区数字化学习的手段呈现更趋于丰富化、人性化、便捷化,可以极大地满足社区学习者对于学习的根本需求。未来,在数字化社区教育领域建立“开放、共享、多元、合作、竞争”的社区数字化教育发展新格局尤为重要。数字化社区教育创新对于实现“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社区教育中国梦是一种积极的有创造力的推动。

(责编 赵 河)

作者:杨绿

上一篇:多媒体大学语文论文下一篇:护理学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