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应用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纯电动汽车在应用的过程中,关键环节在于锂电池组的管理工作,文章从这一点出发分析了纯电动汽车的控制器以及系统设计相关工作内容,针对控制器的模块来进行优化,减少电路的同时优化了功能,希望可以促进其运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动汽车应用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动汽车应用管理论文 篇1:

关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热失控测控与防火技术研究

摘 要:在电动汽车的应用中,如果锂电池出现了热失控情况,便很容易引发爆炸和火灾,进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若要有效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确保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测控方式对锂电池进行热失控测量与控制,使其产热速度不超过散热速度。基于此,本文就对其热失控的测控及其防火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为锂电池热失控情况的有效避免和电动汽车防火性能的提升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电动汽车;锂电池;热失控测控;防火技术

前言:随着近年来节能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电动汽车的具体应用过程中,由于锂电池热失控问题所导致的火灾事故始终没有足够科学的应对措施。为实现此类情况的有效避免,在电动汽车的研发设计中,技术人员就需要对其锂电池热失控测控技术加以深入研究,并将相应的测控系统设置在电动汽车内,以此来实现锂电池热失控及其不良影响的有效控制,尽最大限度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几率,提升电动汽车的防火性能。

一、电动汽车中的锂电池热失控与火灾发生机理分析

通过现有的相关研究可知,因为锂电池自身的热分解点比较低,所以在环境温度过高、机械撞击、持续性的大电流冲击、过充过放、散热不良等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如果其产热速度超过了其散热速度,锂电池温度便会出现持续上升的情况,在温度达到了某一数值的情况下,锂电池中的正极材料、SEI膜以及电解液俊辉出现热分解现象,此时便会有大量的热量产生,同时也会产生CH4、H2、HF以及CO等的小分子气体。随着这些热量与气体的迅速积累,锂电池中的材料分解反应速度也会进一步加快[1]。在这样的相互强化循环条件下,锂电池温度将会加速上升,進而出现热失控现象。一旦出现了热失控现象,锂电池内部的温度与压力将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达到极限,进而导致锂电池爆炸事故产生。在发生爆炸之后,锂电池内部的气体和电解液便会喷出燃烧,进而引发电动汽车火灾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二、电动汽车锂电池热失控测控系统设计与灭火技术应用分析

在对电动汽车中的锂电池热失控现象进行测控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热失控产生及其散热能力进行判断。如果可以在锂电池刚刚出现热失控时将散热装置启动,便可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强力散热。通过散热量的加大和散热时间的延长,便可让锂电池热失控进程得以中止,进而有效避免热失控所导致的火灾事故。以下是对本次所设计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热失控测控系统具体设计及其灭火技术的应用所进行的分析:

(一)早期的热失控判断

通过相关的热失控试验研究发现,锂电池升温速度的具体变化趋势可以将其热失控进程准确地反映出来。所以在具体的测控系统设计中,可以将锂电池升温速度用作热失控表征的最佳判断指标。无论是何种原因所引起的热失控故障,锂电池温度都会呈现出迅速上升趋势。针对这一现象,在测控系统设计中,可对其温度测控网络进行科学建设,以此来实现锂电池热失控状态下温度升高速度变化率的科学计算,并将具体的计算结果作为有效依据,对其热失控进程进行科学判断,在锂电池发生爆炸之前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冷却时间[2]。下图是电动汽车锂电池热失控测控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

在电动汽车中,其动力电池是通过若干个锂电池单体串联所组成的电池组。因此在其热失控测控系统中,主要借助于BMS温度采集单元来进行动力电池的监测和保护。通常情况下,一个BMU电池管理单元可以进行两个电池组的监测,而一个BMS温度采集单元中则含有两个及以上的BMU电池管理单元。具体监测中,主要对锂电池单体电压和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在通过BMS温度采集单元进行了温度参数的采集之后,便会将获取到的数据传递给热失控判断单元,在接收到了相应的温度数据之后,判断单元便会对各个锂电池单体温度上升速率进行计算。因为BMS温度采集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所以该系统具有非常好的可靠性。

具体测控过程中,只要发现有BMU电池管理单元中输出的温度上升速度增加,也就是温度上升速率超过零,系统便可立即作出锂电池热失控判断,并立即将冷却泵启动,实现冷却介质的及时泵送。与此同时,热失控电池组中的电磁阀也将会被接通,让冷却介质大量喷向发生热失控的电池组,进而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这样便可让电池组热失控进程得以有效中止,防止锂电池爆炸事故出现。如果整个电动汽车中的多个锂电池组都出现了热失控故障,测控系统便会快速对所有电池组进行降温处理,以此来有效避免恶性事故的产生。

(二)冷却介质的合理选择

如果电动汽车中的锂电池组出现了热失控故障,其中便会有巨大的热量积聚。因此在测控系统冷却液的选择过程中,不仅需要使其具备足够大的流量,同时也应该确保其导热性足够好。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将锂电池中的大量热量快速带走,使其温度能够快速下降,以此来达到良好的热失控进程中止效果,尽最大限度避免由于锂电池组热失控故障所引发的电动汽车火灾事故。出于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在本次所研究的锂电池热失控测控系统中,将乙二醇用作冷却介质,这样便可达到快速冷却的效果。

(三)灭火剂的合理选择

如果电动汽车中的锂电池出现了剧烈的热失控反应情况,测控系统的冷却能力无法满足锂电池热失控进程的中止需求,热失控现象将会继续发展,并很可能出现锂电池爆炸和火灾等的安全事故。因此,在测控系统的具体设计中,为实现电动汽车安全性的良好保障,不仅需要对冷却降温介质进行设置,同时也需要做好灭火装置的设置。考虑到这一方面的需求,本次设计中,将火焰传感器设置在了锂电池安全保护装置中,在检测到明火时,灭火装置便会立即将灭火剂喷出,以此来实现火灾的有效控制。

因为锂电池起火和普通形式的火灾不同,所以其灭火研究依然属于一项新的内容。如果锂电池产生的热失效故障进程没有得到及时终止,且灭火措施实施之后锂电池组依然具有很高温度,其中的电解液和可燃性气体依然从中不断喷出,此时不可将冷却液停止喷射,否则便会出现锂电池复燃情况,造成二次灾害。经研究发现,ABC干粉、二氧化碳以及水成膜泡沫形式的灭火剂在隔离、化学抑制、部分冷却以及窒息等处理之后便可将锂电池产生的明火熄灭,但是细水雾却无法达到良好的灭火效果。这是因为细水雾滴具有很小的直径,在氧气与热失控释放的热量和可燃性气体条件下,雾滴就会迅速变为热的蒸汽,而其冷却和灭火作用都会大幅度降低[3]。就二次复燃阻止能力来看,水成膜泡沫形式的灭火剂具有较好的应用性能,经对比分析发现,相比较其他灭火剂而言,这种灭火剂在灭火之后到复燃之前的间隔时间最长。所以在本次的测控系统设计中,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将水成膜泡沫形式的灭火剂选作该系统的灭火剂。

三、电动汽车中的锂电池防火技术分析

为提升电动汽车中的锂电池防火性能,确保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在此类锂电池的设计、制造以及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火灾隐患的合理消除,以此来确保锂电池应用的安全性,提升电动汽车应用中的安全效果。以下是对电动汽车设计制造及其具体应用过程中的锂电池防火技术所进行的分析;

(一)注重锂电池材料的合理选择

对于锂电池而言,其材料的热稳定性、导热性与导电性都会对其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为有效提升锂电池的防火效果,在对其进行设计与制造的过程中,研究者应注重其材料的合理选择,并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来确保材料的热稳定性。比如,对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可通过Al2O3、SiO2、ZnO、TiO2以及MgO等对其表面进行包裹,以此来确保正极材料安全;对于其中间相的碳微球,为确保其稳定性,可选择层状的石墨材料;因隔膜会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热缩变现象,进而导致其微孔尺寸增加,让锂离子迁移速度加快,进而加速热失控趋势,针对这一情况,可将少量的SiO2或者是Al2O3纳米粉添加到隔膜中,以此来实现其热稳定性的提升[4]。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有效提升锂电池的防火性能,避免热失控所导致的火灾现象。

(二)做好锂电池应用过程中的防火控制

在电动汽车中的锂电池应用过程中,过度充放电以及过高的环境温度是导致锂电池热失控和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此类锂电池的具体应用过程中,为达到良好的防火效果,应用者一定要对这些方面做到足够重视。在此过程中,除了应该进行热失控测控系统的安装之外,也应该注意锂电池的合理应用,避免过度充放电的情况产生。同时也应该注意电动汽车的停放环境,避免环境温度过高所引发的锂电池热失控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让锂电池的使用性能及其安全性得以良好保障,尽最大限度达到防火效果,避免锂电池热失控所导致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为电动汽车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动汽车的应用过程中,锂电池热失控是一项非常危险的故障,一旦发生此类故障,便很容易导致锂电池爆炸和电动汽车火灾事故的发生,进而为用户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会对用户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基于此,在电动汽车的生产制造及其应用过程中,都应该将热失控的测控及其防火技术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通过热失控测控系统的合理设计与应用来实现热失控故障的及时检测与控制,并达到及时的灭火效果,尽最大限度降低热失控故障的不良影响,确保电动汽车的应用安全。为达到良好的防火效果,在对此类锂电池进行设计与制造的过程中,相关企业一定要注重其隔热材料与隔热技术的合理应用,提升锂电池的防火隔热性能。具体应用中,用户一定要加强锂电池的维护管理工作,避免应用不当所导致的热失控故障,防止锂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火灾事故。

参考文献:

[1]劳中建,张洋,丘嘉乐,梁中棚,连柏尧.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火灾探测系统[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21(04):16-19.

[2]劳玉玲.锂电池组微通道散热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D].導师:王雅博.天津商业大学,2021.

[3]穆云磊.锂电池在火灾条件下热失控数值模拟及耐火性数值研究[D].导师:徐宝鹏.大连理工大学,2021.

[4]尹扬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火灾预防及对策[J].今日消防,2021(05):131-132.

作者:王宁 万春雨

电动汽车应用管理论文 篇2:

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 要:纯电动汽车在应用的过程中,关键环节在于锂电池组的管理工作,文章从这一点出发分析了纯电动汽车的控制器以及系统设计相关工作内容,针对控制器的模块来进行优化,减少电路的同时优化了功能,希望可以促进其运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研究

1 前言

汽车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气候的变化和空气的污染。而空气的污染,最重要的原因是煤炭等资源的燃烧。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能源日益的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纯电动驱动的汽车就成为了重要的研发方向,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对于循环寿命和能量使用等问题有着较高的要求,文章就此展開分析。

2 BMS设计

BMS决定电池组的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满足能源、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的要求,此外还具有无记忆效应、充放电功率大、环境污染等优点。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强大,可以实时监控电动汽车的运行及充电情况。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可及时通过CAN总线反馈给整车控制器等控制系统。此时,车辆的整车控制器或充电器将采取适当措施,确保电池组的安全。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设计,分为主控制器和子控制器。主控制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接受子控制器信息内容,进而可以在蓄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数据采集效果,进而后续的故障控制和报警等工作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确保。数据控制的相关信息传输到车辆控制器当中,而主控制器则可以获取车辆的控制器反馈信息,进而能够对于BMS有着良好的相对控制效果。

该系统使用三个子控制器来管理144个单体锂离子电池。每个子控制器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都可以调动8个控制单元,进而能够对单体锂电池进行控制和检测,可以平衡48个单体锂离子电池,这三个子控制器监控电池电压,并负责主控制器的一些操作。为了避免在使用中对单个电池充电,在实际使用中,单个电池的最大电压达到充电极限电压,BMS会让整个电池停止充电。同样,为了避免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过度放电,当单个电池的电压低于放电终止电压时,整个电池组将停止工作。放电时,电池中储存的能量没有充分利用。如果没有有效的平衡管理功能,电池之间的电压差将随着电池充放电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这意味着电池的有效容量将逐渐缩小。这一问题难以得到解决的话,会导致电池的寿命越来越短。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平衡电池组各单元的管理,特别是大容量电池组的管理需要一个高效可靠的平衡管理系统。

纯电动车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要保持电池组的供电平衡,让每个单体锂离子电池之间的SOC基本一致,确保单体锂离子电池可以同时满电同时放电,电池平衡的目的是平衡单个锂离子电池的剩余功率。由于这个限制,电池之间的容量不可避免地会改变,因此剩余的电池电量很难平衡。电压是反映电池工作状态的重要参数,虽然电压不等于电池剩余电量,但仍然是电池充放电的控制参数。实时电压监测可防止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过充过放电。因此,电池电压平衡管理系统能够更好地达到平衡的目的,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3 CAN设计方案

CAN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硬件设计,让主控制器和子控制器之间能够有效的形成通信联络,进而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主控制器可以向子控制器发送相关的指令,子控制器也可以将具体的工作循环中故障信息、计算结果以及基本数据等内容发送到主控制器上。

第二个模块是网络的构建,这一网络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在车辆的控制器之间形成连接,进而在管理系统和控制器之间起到连接和消息传递的作用。

第三个模块是一个自建的本地CAN总线网络,主控制器使用网络与主机和手持显示设备轻松通信,记录估计的剩余功率、故障排除结果和基本电池信息。主控制器采用并联电流来监测和采集电流。在锂离子电池中,大量的单体电池在相同的工作电流下串联,,监测系统只需要测量总电流。在监控电路中,小的恒定电阻串联。作为一个分路器,电流值是根据两端的电压降来计算的。上述方法得到的康斯坦丁电阻降很小,不能用A / D转换,需要信号放大,但不能超过5V,并增加了相应的信号放大电路。此外,需要将5V齐纳二极管连接到电路上,以保护单片机电路不发生故障。在主控制器绝缘电阻检测电路的设计中,采用pic12f675作为主芯片,检测电池组到底盘的绝缘电阻。车辆通信系统采用CAN通信网络。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防止通信设备发生事故,需要增加一个串行通信接口电路来处理突发事件。在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中,采用max487作为收发器,工作电流功耗低,通信稳定。主控制器实际上是控制继电器的开关。本设计采用MOS管控制继电器开关来保护锂电池,将二极管添加到线圈中以继续流动。MOS管型号为irlr120,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最大电压差为100V,这足以为继电器的开关值提供绝对保护。为了调试和维护蓄电池,需要设计一个通信接口电路,随时监控蓄电池的系统数据和故障信息。只需将便携式显示设备的插座与接口电路连接,就可以确保维护过程的方便快捷。选择NH12864S作为设备显示模块。警告装置通常安装在驾驶舱内。平衡管理控制器分析接收到的数据,以确定每个电池是否充满电。辅助平衡充电器需要打开,如有必要可通过开关总成将平衡充电电源连接到电池组中电压最低的单体电池上对电池进行充电,使单体电池在分组平衡电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能量。可充电电池结构简单,成本低。然而,这种平衡方法的充电时间受电池的最大电压和最小电压之间的差的影响。当电池达到最大电压极限并且充电过程停止时,未达到目标电压值的剩余电池只能共享一个电池。一个接一个地平衡充电源需要很长时间。使用直流电。与直流辅助均衡方法相比,直流分量更大。平衡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充电过程开始时使用主充电器对大电流电池进行快速充电。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当单个电池工作电压超过伤心的时候,充电器就完全停止工作,实际运行过程中充电器电源开始工作之后,电池组就进入单电池的独立充电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平衡系统对于每个电池的电压电流进行针对性的监控,进而根据电池表现出来的电压电流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充电策略,如果电池电量较低则优先使用恒流状态进行充电。而电量回升到一定数值的时候,则切换到恒压充电的方式。如果充电的电流不足电流下限的话,电源停止工作。

4 电动汽车电池的现状

电动汽车电池的发展中,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能分成燃料电池和蓄电池。蓄电池对于纯新能源汽车是适合的,主要有镍氢电池和二次锂电池等。电能汽车使用的电池主要是蓄电池,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对蓄电池的应用量也大大提升,蓄电池是电动汽车的主要驱动装置。电动汽车电池应用的鎳氢电池和二次锂电池的应用率比较高,能满足汽车内部电子设备电能需求,对于这一电池也能进行大量的生产,所花费的资金也不是很高。镍氢电池和二次锂电池的应用量大是因为其自身有着诸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电池如果长时间高强度荷电状态,整体能效就会降低,不断优化荷电状态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关键。电动汽车电池中的镍氢电池也是比较重要的应用电池,这一类型的电池应用产生的物质不会影响环境,能量产生量也比较高。镍锌电池不能持续使用,而通过充电装置补充能量,电解液当中添加缓蚀剂,能够提高其应用性能。镍氢电池是多种金属分成组成的,应用在电动汽车当中能发挥其能量优势,功率比较高,运行电压以及比能量和比功率都是要优于镍氢电池和二次锂电池的。电动汽车电池的应用中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在当前愈来愈广泛,从构造上来看是传统构造类型,锂离子金属氧化物以及有机溶剂溶解的溶液等。

5 电动汽车电池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展望

2019年,九成以上的电动汽车采用锂电池,其中2019年1~5月三元锂电池的市场份额最大达到55%,比2018年提升10个百分点。相较于镍氢电池而言,锂电池的比能量和比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和比功率存在限制,使其在大规模的制作中产生问题。未来的发展的重点将会转移到三元锂电池上,虽然三元锂电池综合性能优越,但仍需要优秀的电池管理系统的支持。

6 结束语

文章综合分析了纯电动汽车要进行电池管理系统的构建方面工作内容,文章从这一点出法分析了锂电池管理系统当中的控制器运行以及电路模块化设计,简化了电路的同时减少了隔离器数量,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绪保. 基于嵌入式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设计[D]. 辽宁工业大学,2019.

[2]谢金法,谢宁,李博超.纯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特性研究[J]. 电源技术, 2019(6).

[3]王大为, 罗悦齐. 纯电动汽车发展面临的问题[J]. 汽车文摘, 2019(8).

[4]崔雯雯, 贾蒙. 电动汽车电池包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J]. 内燃机与配件, 2019(15).

[5]王晨懿, 王顺利, 陈一鑫, et al. 纯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工作特性分析与表征[J]. 自动化仪表, 2019(8).

[6]程浩, 蒋立琴, 何志辉, et al.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自动化与仪表, 2019, 34(8).

作者简介

刘兆鑫:(1975—),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车研究、开发工作。

作者:刘兆鑫 齐洪磊

电动汽车应用管理论文 篇3:

物流“最后一公里”中的电动汽车技术运用

摘 要:随着近几年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物流配送市场需求暴增,因此,“最后一公里”因为距离短、频率高等特点,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使用最少的能源、利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后一公里的规范、高效配送。而将电动汽车技术应用到物流“最后一公里”中是否能够缓解物流“最后一公里”中的问题,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还需要进行探讨。本文主要对当前物流“最后一公里”中在运输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电动汽车技术之所以可以在物流行业中应用的主要原因,其次通过结合国家所出台的相关政策与电动汽车技术在当前的优势,对于电动汽车技术应用在物流“最后一公里”中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 物流 电动汽车技术 城市配送 应用

随着当前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物流配送行业也随之迎来高速发展期。电子商务的出现,虽然给人们带来许多的方便,但是快递数量在飞速增长,随着物流企业的增多,城市中的物流用车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近几年以来,在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多重压力下,电动汽车凭借着自身所拥有的噪声小、节能环保等众多优势实现了长足的发展。电动汽车应用在物流配送领域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基于电动汽车的物流配送路径的问题研究与传统的燃油汽车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并且短时间内提升电动汽车技术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在物流“最后一公里”中应用电动汽车来进行配送的话,如何对于路线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配送效率,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1 物流“最后一公里”中存在的问题

1.1 快递爆仓情况

因为当前的快递包裹量十分庞大,并且大部分物流企业的集散仓库多维临时存放点,存在着面积不大、环境较差的问题,因此在大量的货物集中进入到仓库时,或是出现货物无法及时派送的情况下,将会导致仓库中出现包裹堆积、爆仓的情况[1]。

1.2 配送车辆不够规范

当前,物流配送中并没有制定一个十分标准的配送车辆。而在货物进入到城市的时候,许多的物流货运车辆都会受到当地的交通管制,所以无法直接进入到市区,并且不仅没有为物流配送开设专用的通道,在停车方面还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而部分物流企业还会采取客货混装的模式,导致运输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而在配送过程中,许多物流公司主要是通过三轮车进行配送,但是当前很多城市中对于电动三轮车设置了交通管制,所以快递三轮车在城市中属于管制的灰色地带,并且许多快递工作人员穿行在城市中的各个街道,却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2]。

2 处理措施

要想解决上述的这些问题,必然需要涉及到众多的管理部分,并且还具有较大的协调难度。因此,要想从根源上直接解决这些问题,其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交通工具方面着手,电动汽车既能够消除交通管理问题,还能够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只有对于“最后一公里”存在高度的重视,并从人员管理、交通工具、货物的临时寄放点的设置以及货物保管等众多方面入手,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关于新能源的汽车产品、物流车等市场还尚未被完全开发,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和发展空间,所以,汽车制造商通过研究电动车载重能力、续航能力、冬季续航等,不仅可以助力绿色物流长远发展,同时也为自身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

3 电动汽车在“最后一公里”的应用趋势

随着当前交通压力和城市污染问题的逐渐严重,电动物流车的出现为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升级,而电动物流车作为一种新能源商用车,在“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1 电动物流车向智慧物流车发展

现如今的电动汽车技术已经基本上可以实现全面电气化,电动汽车技术通过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物流车的智能化,并且电动物流车自身的电动机控制系统与各个电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协调,可以实现计算机智能控制电动汽车[4]。

1、移动信息技术。将车辆在移动过程中的信息纳入到物流运作的信息中,通过物流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的信息中心,将其构成一个完整且统一的运输路线、车辆信息、合同数据以及行驶数据等。

2、通信与网络技术。在当前的物理运输网络中,远距离输送的数据非常的多,而通过在物流车上应用通信网络技术,能够使出货人员在运输过程中可以方便发现错误的信息,同时及时进行修改,避免发生货物送错等严重后果。

3、物流车的定位技术。在电动物流车上安装定位技术可以使物流企业实时监控车辆的配载、调度情况等。并且定位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定位配送地址、实时追踪货物的地理位置等[5]。

3.2 充电设施对电动智慧物流车的影响

现如今,新能源物流车大部分还是纯电动的物流车,但是与物流车相配备的充电桩数量还远远比不上电动汽车数量的增长趋势,这一情况将会导致电动物流车行业的发展受到制约。而伴随着国家层面陆续针对充电设施颁发了众多相关的政策,在未来关于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建设速度和数量会出现明显的提升。在《电动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这一文件中,截止当前新增的集中式重換电站将要设置1.2万座以上,且分散式的充电桩将会设置480万个以上,基于终点站每一座均价300万元、每一座充电桩的均价为2万元来计算,我国的电动汽车的充电设备在未来两年里,其行业的规模将会达到1000亿元。同时,政府所颁发的相关补贴政策也会产生有效的刺激,许多的企业相关的补贴比例最高可以达到40%[6]。

4 在物流“最后一公里”中应用电动汽车技术

4.1 电动汽车技术应用在物流中的经济性

纯电动物流车在当前可以得到 国家与地方的双重补贴,根据汽车电池的容量计算,每一度电能够补助1800元,每一辆物流车的总补贴不会炒股14.76万元[7]。例如,瑞驰的新能源物流车当前的市场价处于12~15万元左右,但是该车辆的实际购买价格仅需要4.7~6.9万元之间,虽然其实际的价格会根据各个地方的补贴存在轻微的差异,但是其能够享受到免置购税的政策。并且一辆普通的燃油物流车最少也需要5~6万元左右的价格。

一辆电动汽车在充满电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到27度电,但是可以跑到100公里左右额距离,根据每一度电8毛钱的商业用电价格,只需要花费21元左右。根據统计调查显示,五个品牌中,五菱、JAC、时代、东风以及长安的相同登记的物流车在耗油量方面为每百公里8升左右,根据柴油稳定价格时期的6元/升,每一百公里平均需要消耗48元左右,可以说是纯电动车的两倍。并且在传统的物流行业中,燃油成本会占据总物流费用的35%~40%左右,并且这一数字基于世纪的配送过程中因为交通管制、堵车等因素还需要再次增加[8]。

因此,对于纯电动车与传统的配送车辆相比较,纯电动物流车在成本的节约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其消耗的成本费用仅仅只有燃油货车的一半,但是,纯电动车辆的最大问题在于其续航能力。

4.2 配送过程中的规范化

物流行业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公里”规范化,就必须要提升完善的行业标准。在制定标准规范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结合国际标注与地方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减少物流的装卸次数,降低物流配送的成本,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在城市中大力的推广和普及电动物流车是规范城市配送的一个重要方式[9]。

5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我国对于环保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未来电动智慧物流车以及电动汽车的发展将会呈现出迅猛升高的情况。而电动汽车也将会逐渐的成为物流行业开展运输的一个主要工具,这不仅只是物流行业的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还是电动汽车得到升级的一个良好的契机。由于电动汽车具有运行成本低、环保等众多特点,所以将会成为物流“最后一公里”得以升级的一种最优路径。本文首先对于物流“最后一公里”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其次提出了当前物流“最后一公里”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于解决方法和在其中应用电动汽车技术的优势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电动汽车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浩然.电动汽车技术在物流“最后一公里”中的应用研究[J].经贸实践,2018,(1):314.

[2]如何打通绿色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他们说已经找到了方法![J].城市公共交通,2017,(7):88-89.

[3]郭放,杨珺,杨超.考虑差异化服务时间的多车型电动汽车路径优化与充电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9,27(8):118-128.

[4]黄敏芳,刘敬,郭琼.带时间窗的电动汽车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19,38(5):66-72.

[5]苏正荣.基于电动汽车的物流配送优化问题研究[J].科技风,2019,(8):236-237.

[6]李树金.小城镇电动物流汽车应用现状及趋势[J].物流科技,2019,42(2):59-60.

[7]薛桂琴,葛显龙.电动汽车车辆路径问题研究综述[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49(14):150-159.

[8]董进军,熊铜林,杨洪朝, 等.兼顾电价机制与物流配送需求的电动汽车充电策略[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8,33(3):115-119.

[9]葛显龙,李祖伟.基于电动汽车的物流配送优化问题研究综述[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48(13):33-42.

作者:王立娟

上一篇:网络媒体生存管理论文下一篇:自主合作探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