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创新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自2000年以来,报考艺术类的美术考生越来越多。在这些艺术类考生中,除了报考“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设计”和“服装设计”等专业的,还有很多报考了“工业设计”这个专业。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工业设计创新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工业设计创新教育论文 篇1:

庄子哲学对工业设计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育的启示

摘要:本文指出庄子哲学中的部分观点与现代设计的某些倡导在道理上是相通的,并指出庄子哲学中的 “因时制宜”、“师法自然”的真理性思想无论古今中外都是适用的,而这些思想能给当今的工业设计教育带来新的启示,文章后半部分即是对工业设计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育的方向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庄子哲学;工业设计;创新教育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穿越古今,在今天依然显示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他的《庄子·天地》中记载:“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此中,“道”之所指为“对事物本性的顺应与依从”,所以“自然之道是审美的最高境界”,而“技”则是“道”的外在的、具体的表现,“是对事物本性自然而客观地表达与展示”。庄子的哲学主张是:“技术是美的本质的‘外化’。”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道”与“技”的关系:若欲将“道”落实到真实的世界之中,需要通过高超的技术来实现,即“技为道之表,道为技之里”,倘若“技”未能恰好的表达出“道”之美,那一定是“道”未体现出循法自然的美感,但即便“道”循法了自然,而 “技”不高超,亦同样无法传递美的感觉。这一思想与当今设计界所强调的“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的观点很相似!没有艺术的技术太枯燥,没有技术的艺术太虚浮,设计的过程就是要将美的本质内化到物质(或作产品)上,而这个内化的过程要由技术来完成,因此艺术要与技术相统一。

其次,庄子的思想中也有类似于今天设计领域所倡导的“以实践、实验指导设计走向成熟”,让设计“以人为本”的思想。《庄子·天道》中记载了“轮扁斫轮”的故事。轮扁是一位古代的车轮制作匠人,如他所言:“斵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他与齐桓公的这段对话揭示了一个道理:事情非得是亲身经历过并且熟练到得心应手的状态下才能实现“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境地,达到“心中有数”,非实践无以得真知的道理不言自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率先把人机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研究,并且其研究成果很快地应用于与人类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各行各业中,而其他的学科,比如色彩学、设计心理学、设计符号学等也相继展开围绕人的生理、心理、认知习惯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也很快地被应用到设计中,这些学科正是基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数据和结论并将其用于设计中,而此种以实践为依托的设计自然能满足人的需求。

此外,庄子的《齐物论》中提到:“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这里的“物固有所然”、“ 无物不然”其实指的就是自然万物本身都具有的一种自身的规律,它是自然而然的,纯天然、无人工、不做作;而“道通为一”则可按郭象在其《庄子注》中所言:“……理虽万殊,而性同得……”来理解,世间万物若以道的角度观之,本末实是无二的,状虽万殊,但自得之情都是唯一的,都是相通的,故“道通为一”。这与当下推广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以及设计界中倡导的“绿色设计”都如出一辙,关注的都是要符合自然的规律,才能更好的长久的发展下去。

最后,在《庄子·天下》中还有这样的一句话:“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此意指“现实中的各种技术都各有长处,但只有那些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技术才能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并得以应用”。庄子的这些观点与 “设计要与自然及客观的法则相适应”的设计理念跨越了巨大的时间跨度不谋而合,实在是我国古典哲学给今时设计方法论研讨的最好启迪!

“师法自然”、“因时制宜”的哲学观念指导着设计要随时代而发展,不能因循守旧。设计领域的后来者们应懂得传承及创新,从以往的设计上吸取理念中的精髓,以新的形式、手法来表现,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这既是现代设计在经历了曲折的发展,碰壁之后吸取教训而得出的新主张,也是千年以前圣贤古人庄子那朴素的哲学期望,而创新教育的展开不能脱离这些真理般的思想的指引。综上所述,工业设计在造型方面的教与学的创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遵循“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创新的内涵应包括对当下审美内涵及倾向的探讨,而且还要对新技术新材料如何应用透彻掌握,如此方能实现产品在“艺术与技术统一”上的突破。艺术素养的积累离不开对美的学习和探索,因此在平时的各门基础专业课的训练中应多讲解美学知识,且在学生的求学环境中渲染美,使之浸染的美的熏陶中,因此,工业设计专业特意设置了艺术长廊,且每两年更新一次展品。而技术的学习则要靠实践,要对加工工艺、材料、工具及机器的使用做到熟练,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参与过金工实习,这是很好的锻炼,而其在大二期间经历的认识实习,将使他们对于生产工艺、材料等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大三时,接触模型课程,再次强化了实践环节,由此使其设计渐趋成熟,渐趋艺术与技术相统一。

2.遵循“以人为本”。

此处的“人”应不仅仅指使用者、消费者,还应包括设计的委托方,即业主,设计师本身也应被括入其中,这三者整体构成“以人为本”的设计应该考虑的“人”的范畴。在产品设计中赋予产品某些功能指示性的符号使产品自己会“说话”,告诉用户它有什么功能、怎么操作实际上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它强调“文化的作用、用户的思维方式及习惯行为方式对产品设计的重要作用”, 跳出了“以机器为本、以技术为本和把用户数学化”的误区,能够使产品更符合人类的需求。在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设置设计的实践环节,使学生们初步体会设计应该遵循的美学、心理学等知识,使其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遵循“自然和客观的法则”。

当今资源匮乏、环境恶化、工业垃圾与日俱增的现状,无论是当今的设计师还是未来的设计师都不该无视,因此对于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心、热爱自然、环保等理念应该深深植入设计者的心中,也应在课堂上被推崇和宣扬。法国学者马克·第亚尼提出了“非物质设计”的概念,它是以产品为基础,服务为中心的消费模式,这就向我们开启了另一个广阔的领域,即:设计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生产出某种固定的产品,它也可以是一种方法、一种程序、一种制度或一种服务。因为设计若要“以人为本”,实际上追求的是如何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只要能把“问题”解决了,那么设计就是成功的,而这设计可以是多手段、多途径的。因此在课堂的教授和课后的实践中应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手段和途径,而不是单一地只考虑美学、造型,只关注形态、材料和加工技术等等。

千年以后,庄子的哲学思想依然在设计思想的前行上为我们指引着方向,庄子所领悟的“道通为一”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只要设计是符合历史及事物发展的本质的、自然的规律的,这样的设计便是成功的,也自然是具有创新性的,是与时俱进的。

参考文献:

[1]邓大军.庄子的技术美学意蕴——兼与“包豪斯”学派技术美学思想比较.中国科技信息[J],2008,3.

[2]徐恒醇等.技术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仲崇政,张 焘.产品符号意义的层次性[J].艺术与设计,2008,11:总第49期.

[4](法)马克·第亚尼编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艺术[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编辑/张铁辉

作者:赵立新 阚凤岩 刘文庆 张晓光

工业设计创新教育论文 篇2:

浅谈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摘 要】自2000年以来,报考艺术类的美术考生越来越多。在这些艺术类考生中,除了报考“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设计”和“服装设计”等专业的,还有很多报考了“工业设计”这个专业。时隔几年,这个专业的很多学生毕业了,那么,在学校他们究竟学到了哪些课程知识?毕业之后又都到了哪里?就业率如何呢?本文就这些问题,从个人、企业和社会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以提出提高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

【关键词】艺术类工业设计 就业状况 措施

引言

在我国就业问题与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需求有关,但我认为还需要考虑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能够协调发展的问题。当中国的某些高校在利益经济的驱使下,无限地对艺术生进行扩招的时候,就业问题就成了国民关注的头等问题。在2007年2月13日,温总理就“关于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建议”做出了重要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此后,商家争先恐后地进行企业文化改革,以工业设计为企业核心竞争手段,试图通过工业设计促进企业产品创新、树立企业品牌、增加附加值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市场上电子产品推陈出新,一代比一代强。下文就当前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提高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就业率展开探讨。

1 当前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本人是2009级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通过对母校多届毕业生的调查,当前的状况无疑是难以使人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从事与设计相关专业人数较多

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后只有寥寥无几的学生选择了进入工业设计公司,从事工业设计工作。30%的学生选择从事平面设计,做淘宝美化工作者和电子商务运营。20%~30%的人选择室内装潢,从事效果图设计。2%的学生从事展示设计,策划和布置展位。以上这些职位,都和工业设计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下面这个职位,与工业设计也暗藏着一定的因缘——销售岗。3%的毕业生转行进入了销售行列,他们也在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给客户讲解自己对产品的另类见解。

1.2 南方对工业设计的需求量远远超过北方

事实上,在我国南北方工业设计的发展是十分不均衡的。我国北方以重工业为主,南方以轻工业为主。轻工业在企业新产品研发的时候,工业设计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重工业多数都是旧产品的改良,多半机械设计师单独就可以完成。工业设计在南方设计公司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优于北方。

1.3 南、北方搞设计,工资差距大

北方对工业设计的需求量小,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多,供过于求,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北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工资多在3500元-6000元之间。南方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工资范围是5000元-8000元。在北方从事工业设计的学生工资待遇普遍比南方低2000元-3000元。

2 解决措施和途径

2.1 工业设计的毕业生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大学期间,不丢弃自己的专业本领——手绘技巧。应做到任何时候,拿起绘画笔都能收放自如,手不生不硬。同时还要加强一些设计软件的掌握,如3D的建模软件Alias、CATIA、Rhino等;2D的一些平面软件,如Adobe 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Adobe InDesign等。四年期间,抽出2个-4个假期进行设计实习,使自己对设计过程、生产制造以及工艺进行了解,提高自己对新产品的研发兴趣,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了解各部门分工。只有这样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才不至于毕业后眼高手低,一问三不知。

2.2 企业放宽要求,加强对工业设计毕业生的培训

企业在招聘工业设计师时,总是提出这样的要求:(1)热爱生活,有较强责任心;(2)工业设计或相关艺术设计专业,二年以上工作经验;(3)能独立承担团队建设和项目的管理,熟悉设计各个环节;(4)在设计上具有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独到的见解及对新鲜事物的洞察力、能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和市场导向;(5)熟练运用工业设计相关软件,可以完成平面效果图或三维效果图,熟练掌握效果图的渲染手法;(6)手绘基础良好,能用手绘的方式做通畅的设计表达与交流。其中(1)、(5)、(6)是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可以很容易达到的。(2)、(3)、(4)就让一些学生望尘莫及了。艺术类工业设计的学生,在假期找实习的时候,公司除了给一些打杂的职位,设计职位是很吝啬给予的。每个设计都是一个工程,不会短期草率完成,由于学生假期短,企业担心刚把学生培养出来,就开学走人了,给自己带来一定的人力财力的损失。这些原因就造成了工业设计的学生一毕业就无法达到设计公司的要求,面对生活的压力,只好把设计职位以外的工作也列入就业行列之中。因而设计公司面临着愿意出高薪资也找不到心仪的设计师。为了避免恶心循环,每个企业都应该从大局出发,积极吸纳实习生,加强培训学习,这样毕业生在毕业后才能更好地达到企业的要求,为自己找到更合适的职位。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2.3 社会多给予关注关心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到“设计大国”进行转变,就要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以及技术密集的特点,政府要多出台一些扶助工业设计快速发展的政策。例如设计企业在税收方面享受到一些减免的政策。不仅如此,在设计产业结构上也应该进行一定的调整。

结语

总之,我国的工业设计还处于一个初期探索阶段,有很多东西还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设计案例。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为我们立于世界之巅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个艺术类的工业设计学生,一定要理论结合实际,开拓思维,努力创新!作为一个企业,一定要千方百计地为艺术类工业设计的学生提供岗位,让他们在设计的舞台上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端文新.浅谈工业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2]赵争强,蒋同洋.刍议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12).

[3]李宁.工业设计专业就业状况分析及解决对策初探[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作者:裴照地 赵卫国

工业设计创新教育论文 篇3:

清华美院工业设计本科教学管理特色初探

摘 要:通过对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本科教学管理的介绍,探讨适合工业设计本科教学的特色管理模式,为高质量设计人才培养提供正确路径。

關键词:工业设计;教学管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9年并入清华大学)工业设计系建立于1984年。初创时设工业设计专业 (即现在的产品设计专业),1991年起创办展示设计专业, 2001年增设交通工具造型设计专业,工业设计学科为教育部重点学科。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工业设计教学的单位之一,工业设计系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设计教学管理体系方面进行了长期有益的摸索。工业设计教学大纲曾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并成为国内兄弟院校开展工业设计教育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在清华大学与美术学院持续的教学改革措施的推动下,工业设计系理清本科生教学管理脉络,逐渐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方式,培养出越来越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1师资配比优良、课程设置合理

工业设计系现有教师二十余位,居学院之首,由教授与副教授组成,讲师仅一位。超过八成老师均有海外学习经历,多位老师获得国外硕士与博士学位。丰富的学习经历保证了工业设计系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体现了工业设计系教学资源的多样。每位教师均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与充足的研究课题,能够为已承担的本科课程提供最新的教学内容和最佳的教学模式。

工业设计系根据专业特点,推行系定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两层本科教学结构,并着力实施以主干设计课带动下的系列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思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培养方案中的占比超过6成,如果将毕业学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计算在内,则占比占7成以上。本科生在入学时就开始接受造型基础方面的训练,由获得国家级造型基础精品课的教师组负责授课。二年级进入系内学习设计基础系列课,包含平面表达、立体表达、人机工学、机能原理、材料成型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基础类课程,为三四年级系统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三年级整年和四年级第一学期的专业课程侧重综合性设计课题的解决,通过引入国内外企业的实际项目作为设计课题的方式,实现设计知识向设计能力的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启发了学生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引导着学生在工业设计的正确路径上前行。

2重视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

工业设计系的教师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对国内外的设计理论有着丰厚的知识储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开设设计概论课、设计思潮分析、设计案例解构等课题,注重设计历史、设计理论与设计经验的引入与介绍,通过与国外大学的学术交流,及时掌握和传播最新的设计理念、设计趋势,确保学生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

清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单位,拥有29个实验室,其中与工业设计相关的实验室有3个,分别为综合模型实验室、汽车造型实验室与涂装工艺实验室。工业设计系的多数本科课程均需教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内开展教学活动,从概念模型到原型机模型的全过程的制作推敲,综合运用多种材料和综合成型工艺完成最终的样机模型制作,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工业设计流程的了解,并对学生设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激发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工业设计系引入知名企业设立课程专项奖学金,每个学期结束前对各年级专业课程作业进行评比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设计潜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与社会影响。

3 融合多学科知识,突出创新式发展

依托清华大学的综合性学科优势和开放办学宗旨,工业设计系的学生在认真完成专业学习和训练的同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经管学院、人文学院、机械学院等开设的选修课程或者辅修双学位课程,熟悉并掌握与设计密不可分的营销管理、用户心理、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设计的本质,做出更符合市场需求和用户需要的设计来。

工业设计系的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授课方式学习到设计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参加清华大学学生研究训练活动、清华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清华大学创客空间、兴趣团队和x-lab等创新创业活动,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寻找解决之道。同时,工业设计系充分利用夏季学期的专业考察、专业实践课程,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知名企业进行设计调研、用户研究与产品设计,使得学生能够近距离观察企业的运营模式与设计运作,积累一定的业界经验。

4 引入国外设计资源,搭建联合培养平台

工业设计系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积极保持与国外知名院校、企业的互动合作。通过召开国际会议、举办系列讲座、开设专题工作坊和设计项目进课堂等方式,邀请众多设计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设计公司的专业设计师参与本科生教学过程,学生在拓宽专业视野的同时,能够及时关注和研究国外设计学科发展动向、不断调整已有的知识框架与设计素养,对以后的出国深造和职业规划起到良好的促进与指引作用。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国外知名设计院校攻读硕博学位,在跨国企业从事设计工作。

适逢国家推出“中国制造2025”,着眼建设制造强国,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工业设计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设计正在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将继续优化师资力量,科学编排专业课程,营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与氛围,鼓励学生进行设计创新,积极参与各类设计竞赛和设计课题,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更多一流设计师,为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端文新.浅谈工业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3):49-51.

[2] 唐文青,张琲.浅谈高校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J].艺术与设计: 理论.2010,(10):123-124.

[3] 高颖.教改项目:工业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装饰: 理论.2011,(5):61-62.

作者:刘淼

上一篇:企业供暖成本物业管理论文下一篇:新型税务文化建设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