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失血性休克手术室护理论文

2022-05-01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异住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围术期的抢救和护理。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6例异位妊娠患者(其中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11倒)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均治愈出院,随访76例,效果良好。结论:异位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起病急且迅速加重,常危及生命。准确诊断,从速手术,精。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重度失血性休克手术室护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度失血性休克手术室护理论文 篇1:

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的效果及护理质量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綜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的效果及护理质量分析。 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12例进行研究,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案。记录患者的对护理的满意度、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亚综合征(SDS)评分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总有效率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救治的总有效率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6.53±1.37)分、SDS评分(54.82±8.03)分、HAMD评分(6.46±1.4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9.21±2.29分)、SDS评分(61.27±7.96)分、HAMD评分(9.16±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觀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创伤性失血患者进行护理,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质量;创伤失血性休克

Analysis of the effect and nursing quality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o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quality;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创伤出血性休克是指机体在强烈的撞击后使内脏器官损伤或出血,减少血液循环血量,同时伴随创伤后疼痛、恐惧、焦虑等引发失代偿综合征[1]。创伤失血性患者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挽救生命。其中,护理措施的实施是急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有研究证明,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积极的抢救措施,并实施综合性干预性措施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3]。我院对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12例进行研究,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6例,男/女 31/25例,年龄17~76岁,平均(37.24±9.17)岁,其中高处坠落所致14例,打架斗殴所致12例,交通事故伤所致13例,锐器致伤8例,挤压伤9例;休克分级:重度休克3例,中度休克31例,轻度休克22例。观察组56例,男/女 32/24例,年龄18~75岁,平均(37.61±9.28)岁,其中高处坠落所致13例,打架斗殴所致13例,交通事故伤所致14例,锐器致伤7例,挤压伤9例;休克分级:重度休克4例,中度休克32例,轻度休克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致伤类型、休克分级及平均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案。常规护理包括:(1)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及时清理呼吸道积痰、积血、异物等,必要时,实施人工气道或给予口咽通气。此外,针对患者缺氧的情况适当调整给氧浓度(最佳4~6 L/min),防止患者缺氧;(2)通过搭建有效的颈静脉或者肘静脉通路迅速将扩张血容量的抢救药物输送至体内;(3)采取压迫患者伤口和肢体近端的大血管等快速有效的紧急止血法,对四肢损伤出血的患者进行伤口包扎后,适量抬高伤肢减少出血;使用止血带时,注意定期放松止血带减压,减少患者组织坏死或缺血;对内脏外露不能恢复入体者,需采用敷料包扎;对四肢离断患者,应迅速用无菌敷料包裹住离断肢体,并在低温环境下及时送至医院;对不能及时止血的患者,及时做好液体复苏及术前准备工作,转送至手术室实施手术。综合护理干预方案主要包括: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必须贯彻优质服务的理念,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可能发生的状况提前做好预案,主要步骤包括:(1)组建专业团队,可由护士长领导,其他护理人员配合,并做好创伤失血性休克等方面的优质服务护理的岗前培训,培训方式应多元化,例如:多媒体教育,理论知识讲座、具体案例分析等方式。(2)为保障常规护理有效落实,严格限制探視人员数量,在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减少患者的移动;在积极治疗患者原发性疾病,并严格监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3)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溝通,特别是非语言沟通。针对每个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在与患者日常交流的同时,注意利用其它非语言技巧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列举成功康复案例,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4)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处于休克早期的患者有口渴、烦躁的状态,逐渐会发展为失代偿期,临床表现为表情淡漠、昏迷;随后患者由烦躁转为平静,意味着脑循环情况改善,可以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5)护理遵循“以人为中心”,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疏导患者的焦急、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工作。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4]:临床疗效的判定分为有效、无效和死亡三个等级。有效:患者休克明显缓解,休克症状完全消失,或由中、重度转为轻度;无效:患者休克症状无缓解;死亡:患者休克程度加重导致死亡。

患者的满意度:为考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满分100分)进行评价,等级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60~90分)和不满意(<60分)三个等级。同时详细记录患者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5]:正常<7分;轻度焦虑7~16分;重度焦虑17~23分;严重焦虑≥24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6]:正常,<7分;轻度抑郁7~16分;重度抑郁17~23分;严重抑郁≥24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0分为无抑郁烦恼;50~59分为轻微抑郁;60≤评分<70分为重度抑郁;≥70分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总有效率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救治的总有效率76.7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过程的HAMA、HAMD及SDS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6.53±1.37)分、SDS评分(54.82±8.03)分、HAMD评分(6.46±1.4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9.21±2.29)分、SDS评分(61.27±7.96)分、HAMD评分(9.16±2.33)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78.57%,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创伤出血性休克是由于患者在受到严重创伤时,在短时间内出血过多,超过了机体代偿能力,使循环功能受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7-8]。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是病情急、发展快、致残率高等,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9-10]。近年来,“一切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保健意识,人们对护理的要求逐渐提升[11-12]。创伤失血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预后恢复奠定基础,这也促使医护人员致力于寻找合适有效的护理模式[13]。

综合护理干预是迎合患者需求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由于机体失血远远超过患者机体的代偿能力,病情复杂且并发症多,预后效果差等特点,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4-15]。明确规章制度,让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任务,避免因缺乏管理而疏忽的护理细节;避免因护理工作不细致而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16-17]。综合性护理的医护人员应先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学会如何为创伤出血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减少患者医疗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8]。综合性护理的开展首先保证急救室的环境、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宣传教育,从而提高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19]。有文献报道,患者从入院时,就应对个体情况进行细致的评估,预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为后续治疗及预后情况奠定基础,因此,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具有实际应用价值[20]。

本研究显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的救治总有效率91.07%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救治的总有效率76.79%。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的HAMA评分(6.53±1.37)分、HAMD评分(6.46±1.46)及SDS评分(54.82±8.03)分,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的HAMA评分(9.21±2.29)分、HAMD评分(9.16±2.33)分及SDS评分(61.27±7.96)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2.86%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78.57%。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创伤性失血患者进行护理,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杜舒婷,赵自刚,牛春雨. 创伤失血性休克血管低反应性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4):1122-1124.

[2] 馬民,李凤,杨昆,等.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 (8):1910-1912.

[3] 李进,冯先琼,聂孟珍. 1例AB型RhD阴性血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3):378-380.

[4] 李瑞,刘江伟,钱建辉,等. 沙漠干熱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TNF-α、IL-6变化与继发性肺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8):645-649.

[5] Stone ME Jr,Kalata S,Liveris A,et al. End-tidal CO2 on admi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hemorrhagic shock and predicts the need for massive transfusion as defined by the critical administration threshold:A pilot study[J]. Injury,2017,48(1):51-57.

[6] 陈凛,崔建新.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争议与共识[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2):167-171.

[7] 张家留,高伟,殷丽萍,等. 早期乳酸清除率指导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价值[J]. 江苏医药,2014,40(19):2310-2311.

[8] Halaweish I,Bambakidis T,Nikolian VC,et al. Early resuscitation with lyophilized plasma provides equal neuroprotection compared with fresh frozen plasma in a large animal survival model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hemorrhagic shock[J]. J Trauma Acute Care Surg,2016,81(6):1080-1087.

[9] 吴若,彭罗根,赵会民. 中度肝挫裂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兔早期凝血功能变化[J]. 山东医药,2016,56(13):25-26.

[10] 刘海,赵剑秋,彭晓静,等. 内毒素吸附剂SPV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房,2016,(10):1333-1336.

[11] Bambakidis T,Dekker SE,Sillesen M,et al. Resuscitation with Valproic Acid Alters Inflammatory Genes in a Porcine Model of Combine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Hemorrhagic Shock[J]. J Neurotrauma,2016,33(16):1514-21.

[12] 杜春奇,王岭梅,董荔,等.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2015, 44(17):2443-2444.

[13] 赵菁,赵树娟. 综合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284-286.

[14] Muir SL,Sheppard LB,Maika-Wilson A,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Intraosseous and Intravenous 5% Albumin on Infusion Time and Hemodynamic Measures in a Swine Model of Hemorrhagic Shock[J].Prehosp Disaster Med,2016,31(4):436-442.

[15] 陈超,李启芳,姜虹. 创伤失血性休克后急性肺损伤的治疗策略研究进展[J]. 上海医学,2014(2):162-165.

[16] Chang R,Holcomb JB. Optimal Fluid Therapy for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J]. Crit Care Clin,2017,33(1):15-36.

[17] 雷艳,董兆君. 环孢素A改善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及器官功能[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9):1171-1174.

[18] 彭小勇,李涛,刘良明,等. 4-苯基丁酸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与改善血管功能的关系[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7):1771-1774.

[19] Mishra B,Gupta A,Sagar S,et al.Traumatic cardiac injury:Experience from a level-1 trauma centre[J]. Chin J Traumatol,2016,19(6):333-336.

[20] 林倩,吕发勤,罗渝昆,等. 实验犬脾创伤急性失血性休克及复苏期的超声造影特征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1):59-66.

作者:沈彦艳 陆关珍

重度失血性休克手术室护理论文 篇2:

异位妊娠破裂致内出血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探讨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异住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围术期的抢救和护理。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6例异位妊娠患者(其中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11倒)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均治愈出院,随访76例,效果良好。结论:异位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起病急且迅速加重,常危及生命。准确诊断,从速手术,精。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異位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时,临床表现不明显。当发生流产或破裂时,患者突感一侧下腹撕裂样疼痛等症状。由于起病急,出血多,常有晕厥,严重可出现休克,若未能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76例,其中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11例,现将其围术期抢救和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育龄妇女76例,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29岁。停经时间5~12周。多数患者有下腹剧痛、阴道流血,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尿HCG阳性等,B超提示腹腔或直肠子宫陷凹处有液性暗区。本组11例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中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破裂5例,输卵管峡部妊娠破裂3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2例,残角子宫破裂1例。术中统计失血量500~2600ml。

2 治疗结果

本组76例患者中,11侧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在入院1~4小时内送入手术室进行手术,经抢救和精心护理,11例均治愈出院。其余65例大出血前治愈。76例均随访,效果良好。

3 抢救及护理措施

3.1手术前的紧急处理。

3.1.1早期评估休克程度并做好术前准备。轻度休克患者口渴,神志清楚伴有痛苦表情,精神紧张,皮肤黏膜苍白、四肢温度正常或发凉,脉搏100次/分以下,尚有力,收缩压正常或稍升高,舒张压增高,脉压缩小,体表血管正常,尿量正常,估计失血量占总血量的20%(800m1)以下。中度休克患者比轻度患者口渴更甚,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皮肤黏膜苍白、四肢发冷,脉搏100~200次/分钟,收缩压70~90mmHg,脉压小,表浅静脉塌陷,毛细血管充盈迟缓,尿量少,估计失血量占总血量的20%~40%(800~1600m1)。重度休克患者比中度患者口渴加重,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皮肤黏膜显著苍白,肢端青紫,四肢厥冷,尤以肢端更明显,脉搏速而细弱或摸不清,收缩压在70mmHg以下或测不到,毛细血管充盈非常迟缓,表浅静脉塌陷,尿少或无尿,估计失血量占总血量的40%(1600m1)以上。根据以上判断标准,收集数据,及时报告医生,迅速组织救护。本组有31例出现重度休克症状,术中出血均超过2000ml,由于术前准备完善,及时进行输血输液等措施得以纠正。

3.1.2特殊护理:配合医生进行专科检查,必要时行腹腔及阴道后穹隆穿刺。但阴道后穹隆穿刺阴性不能否定异位妊娠存在,不容麻痹。本组穿刺阴性5例,占6.41%。

3.2术后护理。

3.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持续监测BP、HR、RR、Sp02,若BP低于80/50mmHg,HR大于120次/分,提示血容量仍不足或存在内出血,应快速补充血容量。准确统计尿量,便于估计血容量和了解肾脏功能,尽早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

3.2.2加强基础护理。患者神志清醒,血压正常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分泌物引流,减轻腹部张力,增加舒适感。鼓励并协助患者翻身,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防止下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3.2.3心理关怀。异位妊娠破裂致内出血病情发展较快,患者在短时间内经历剧烈腹痛,晕厥等而急诊入院,患者及家属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缺乏思想准备感到恐惧,不能尽快转入患者角色。加之缺乏病理知识,多会担心手术后能否再次怀孕,是否危及生命安全而产生忧虑、不安、恐惧、猜疑等情绪。未婚者更害怕父母责骂,社会舆论。此时耐心细致讲解有关异位妊娠的医学知识,手术的目的,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及处理的方法,使她们感到自己受尊重,受重视,以增加她们的信心,使患者在较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3.3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做好健康教育。将本次手术情况,术后状况及其它注意事项如实相告。由于输卵管妊娠有10%的再发生率和较高的不孕率,告诉患者要保持乐观情绪,下次妊娠时,必须及时就医,对无生育要求者嘱其一定要做好避孕,以防再发生异位妊娠。

4 讨论

异位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起病急而迅速加重,常危及生命。准确诊断,从速手术,精心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及时纠正休克,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完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做到“准确、及时、严密”,是取得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加强术后治疗和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促进机体早日康复不可缺少的环节。做好出院指导,能使患者更好地康复,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再患异位妊娠疾病的机会。

作者:林 红

重度失血性休克手术室护理论文 篇3:

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与评价

【摘要】 目的 总结和探讨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效果。 方法 我采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的臨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结果 干预组救护效果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4397,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105,P<0.05)。 结论 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使症状得到迅速扭转,死亡率进一步降低,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281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工业、交通、旅游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创伤患者日益增多,创伤救治及护理工作也日趋繁重。创伤后大出血而导致死亡是目前最大危险。在第一个24h,原因是低血容量,低体温,酸中毒和凝血障碍引起的恶性循环[1]。特别是重度外伤时由于创伤大,部位多,范围广,伤情重,有效循环血量因外丢失和内渗转移的双重损耗而严重不足,全身血容量下降,使组织细胞灌注降低,组织器官缺血、缺氧,造成多种器官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等病理变化。及时清创止血,抗休克,合理扩容,纠正酸中毒及凝血障碍,积极抗感染,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对我院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作为干预对象,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5-72岁,平均(48.5±12.3)岁,患者以青壮年为主,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失血原因、创伤情况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根据采取护理方式不同分为40例干预组(干预护理组)和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对照组采用急诊外科常规护理方法,监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一般生命体征,常规清创护理、输血、补液护理等。干预组采用针对性的院前、院内和术后等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护理措施如下:

1.2.1 院前护理干预

1.2.1.1 院前急救的准备 值班护士接到120通知或群众求救信号后,必须正确记录出事(发病)地点、时间、病人人数、简要病情、联系电话号码等。立即通知出诊护士、医生和救护车司机,做好出诊准备,所有的准备在3分钟内必须完成。

1.2.1.2 体位 根据患者损伤的部分情况因灵活处理。对于严重创伤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者,脑灌流减少时,应去枕平卧;若合并昏迷、头部有创口或有渗出物时,给予头偏向一侧;有颅脑损伤伴脑疝时略抬高头部;有胸部损伤或有胸腔引流的休克病人,若有效循环血量大致补足,尽量采取半坐位;若有下肢供血不足时,则不宜抬高下肢,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对休克循环状态不稳定的病人,以抢救生命为主,防止过多搬动、翻身,引起血压波动、休克加重导致死亡[2]。

1.2.1.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有呼吸道阻塞以致窒息者,应迅速清理呼吸道,如取出假牙、血块,及时用吸引器吸引口鼻腔分泌物,舌后坠者常规用舌钳或放置口咽通气管,并应用鼻导管充分给氧,氧流量3-6L/min[5]。若病情加重无缓解迹象,必要时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插管,如无自主呼吸和心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面罩球囊辅助加压给氧。遇有呼吸抑制者(合并颅脑损伤),应立即行气管插管;对于缺氧严重可适当给呼吸兴奋剂,有利于改善缺氧症状和呼吸中枢生理功能恢复[3]。

1.2.1.4 保持静脉通道畅通 对有失血性休克早期或昏迷者应立即建立2-3条静脉通道,立即进行扩容抗休克治疗。若遇有头部、上肢损伤不易穿刺的患者应选用下肢的大隐静脉,若遇下肢、腹部损伤的患者应选用上肢的贵要静脉及颈外静脉,以免输入液体从腹部或下肢血管损伤处流入腹腔或体外。

1.2.1.5 迅速护送入院 由于院外急救救护人员少,药械不齐全,环境受限等因素,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迅速护送入院。转运途中注意:①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供氧。保持病人平卧、保暖,尽量不移动病人,以免加重创伤或休克程度。②密切干预意识、瞳孔、呼吸、面色、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迅速给予妥善处理。③保持气管插管、吸氧管、输液管、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坠入、脱出、移位、扭曲、受压和阻塞,并及时添加静脉输入液体,严防空气栓塞,应密切干预及时处理。④做好各种记录:用药名称、剂量、时间、用法,并保留空安瓿;记录生命体征,尿量、呕吐物的量、性质及次数。⑤与医院联系,报告伤情及院内应做的相应准备。⑥转运时不要给病人喝任何饮料或食物,如病人口干唇裂,可用湿纱布湿润。

1.2.2 院内护理干预

1.2.2.1 入院后伤情判断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首先要全面仔细检查患者,根据患者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四肢远端的温度、血压、血氧饱和度、伤口出血、四肢活动情况等,快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判断,同时通知医生。

1.2.2.2 控制活动性出血 对开放性损伤及皮肤撕裂伤活动性出血患者,应压迫止血;对开放性骨折活动性出血患者给予夹板固定和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对闭合性损伤患者,严密干预病情变化,若经一系列处理,患者血压仍呈进行性下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应考虑内脏活动性出血,若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即可确诊,应迅速做好术前准备送患者进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4]。

1.2.2.3 迅速补充血容量 正确选择静脉通路,即选择远离受伤部位的静脉血管,如头部、胸部;上肢受伤者选择下肢静脉;腹部、盆腔、下肢受伤,选择上肢静脉;四肢受伤,选择颈外静脉。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对穿刺困难者应及时行静脉切开[5];对疑有骨折者,则建立在骨折部位的向心端。液体首选平衡液及浓缩红细胞,比例为(2-3)∶1。

1.2.2.4 镇痛 疼痛亦可引起休克,必要时肌内注射哌替啶50-100mg,但要注意其抑制呼吸的不良反应,有严重颅脑挫伤或胸部损伤伴呼吸困难者慎用[6]。

1.2.3 术后心理护理 术后,要针对患者的创伤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多数患者,尤其是老年、知识结构较低的患者,对术后出血十分担心,因此需要耐心的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情况以及术中、术后的情况,告诉患者术后的一些并发症,并对疾病的转归及术后的康复训练进行积极的指导,以减少患者的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能够以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接受术后治疗[7]。

1.3 干预指标

1.3.1 干预两组患者救护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分为好转、恶化、死亡。好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或明显恢复;恶化:患者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和并发症等情况;死亡:心跳呼吸停止。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件对比用X2检验,P<0.05为数据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救护结果的比较 见表1。

3 讨 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由于严重创伤,尤其是内脏损伤及大量失血引起的,是严重创伤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引起组织灌流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如果不能有效地复苏治疗,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8]。本研究对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患者救护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救护效果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χ2=7.4397,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χ2=4.2105,P<0.05),提示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了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护效果。对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综合院前、院内护理干预能使症状得到迅速扭转,死亡率进一步降低,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提高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好转率,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爱淑.创伤失血性休克32例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3(20):67-68.

[2] 林艳,韦武燕.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J].全科护理,2010,8(2):501-502.

[3] 倪文娟.失血性休克56例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32.

[4] 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0-71.

[5] 郑士友,陈辉.应用高渗盐水治疗失血性休克[J].實用外科杂志,2011,13(7):396.

[6] 蒋建新,粟永萍,黄跃生,等.严重创伤后早期全身性损害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创伤杂志,2012,18(4):197-199.

[7] 朱立.早期肠道喂养对创伤后腹部内脏功能的保护作用[J].国外医学外科分册,2009,24(3):134-137.

[8] 王恩芹,陈洁,等.重度失血性休克39例手术室救治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9,13(12):105.

作者:程艳

上一篇: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我国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