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活动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是小学生基于自身兴趣选择和主动提高语文能力的实践活动,其实质是凸显语文自主学习的校本特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实践活动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实践活动管理论文 篇1:

五年制高职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评价

摘要:语文实践活动改变了五年制高职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的实践性,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而提升人文素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制订明确的评价目标,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倡导评价的多元化,注重评价的反思性。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评价;反思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实践活动是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主要是基于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制订明确的评价目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主题,明确活动评价内容,多元评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完善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活动目标。

在高职语文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调研了高职语文的教学现状、高职语文实践活动现状、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明确了高职语文课堂由于缺乏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参与度不高,致使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期望一种由实践活动引领的自主型课堂。同时,笔者调研分析了教师与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及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对策,以语文实践活动引领高职语文教学,采取课堂实践活动与校内实践、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课内语文实践活动夯实语文能力基础,借助课外语文实践活动提升语文能力,通过校外语文实践活动检测语文能力。

综观目前五年制高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评价是关键因素,它决定着实践活动是否有效以及如何达成教学目标。所以,五年制高职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评价必须针对高职学生实际,制订科学的训练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循序渐进地有效实施,对活动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做出中肯的评价,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活动,最终达成实践活动训练目标。

一、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目标

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语文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实践学习的过程,在实践中运用并掌握各种知识、技能、方法,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实践活动强调主体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标是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生成的。所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语文实践活动的核心目标。

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与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评价目标关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性,关注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关注学生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评价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环保意识,服务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形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与生活习惯。

二、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要求

(一)强调评价的过程性

语文实践活动评价按活动组织实施的步骤进行过程评价,分3个阶段进行,即活动实施前评价、活动实施过程评价、活动实施总结评价。

语文实践活动实施前评价,重在确立活动目标。活动实施前评价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活动兴趣及准备状况,进行选题和制订活动计划,重点对活动主题的可行性与创新性、活动计划的合理性等进行指导与评价。语文实践活动实施过程评价,重在监控检查、交流研讨活动过程。活动实施过程评价目的是记录学生活动的过程,积累学生发展与进步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信息反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与调节。注重记录活动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参与活动的态度与情感体验、学生遇到困难的坚持程度、学生团体合作意识与精神等,真实反映学生主动探究与学习的过程。语文实践活动实施总结评价,重在汇报展示、交流分享活动成果。活动实施总结评价为了总结和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团体的合作精神,展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等。[1]

(二)倡导评价的多元化

语文实践活动倡导多样的活动方式、成果表达方式及评价方式。语文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贴近高职生学习生活实际,由课内演练延伸到校内活动再拓展到校外实践。安排的活动形式如诗歌朗诵会、辩论赛、演讲比赛、表演课本剧、模拟应聘、书法作品展,结合学生专业实际,围绕“中国梦”、“绿色上网”、“安全节约用电”、“环保”等主题举办讲座,进行知识宣传、社会调查等,活动成果要求展现高职生人文素养的水平。实践活动评价主体多元,由学生自身、同学、教师共同参与,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的结果相综合,量化评定等级,提出改进建议。在评价过程中主要发挥学生评价主体的作用,学生自评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与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兼顾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功能注重诊断性与激励性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兴趣、方法、能力与态度,评价有益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目标,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量考核活动成果的同时,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进程中的表现,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实践活动能力进行度量。

(三)注重评价的反思性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了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我发展的空间。学生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主体,能提出问题,确立实践活动主题,确定实践活动组织形式,拟定实践活动方案,开展实践活动,交流实践活动成果。将实践活动成果进行展示评比交流,扩充了学生的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验到实践活动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学会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反思评价。学生的主体性、参与率明显增强。语文实践活动应重点评价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评价标准应是“自我参照”标准,即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作为评价标准,突出实践活动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以学生的发展阶段起点为参照,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不断提升学习目标,促进其提高和发展。

教师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协调者和评价者,应围绕活动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协调活动组织形式,指导活动合作分工,审核活动方案的可行性,给予相应的指导,监控学生的活动,进行监督、激励、引导,组织交流评价学生活动成果。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立足实践活动,以生为本,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在平等对话中加强活动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充满自信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五年制高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及反思相关内容见表1。

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体现了大语文观念,同时语文实践活动转变了传统语文教学观念。语文实践活动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渗透,注重课内、课外与校外相结合,从学生的职业需求出发,融“教、学、做”为一体。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要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的方法也不是通过单项的听说读写或情景模拟来实现能力的提高,而要利用家庭、校园和社会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融探究、实践、体验、应用于学习全过程之中,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留有更大的空间。[1]语文实践活动要求创设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校园环境、社会环境,要求与社区、校外实习基地建立稳定的联系,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利于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开拓了语文教学的空间,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内容,有利于进行鲜活生动的语文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语用文。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陈国平]

作者:万建军

语文实践活动管理论文 篇2:

略议语文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

【摘 要】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是小学生基于自身兴趣选择和主动提高语文能力的实践活动,其实质是凸显语文自主学习的校本特色。须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广泛开展多种语文校本活动,且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坚持自主性、趣味性和创造性课程设计原则,有效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发展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夯实语文学科的实效性学习基础。

【关键词】语文实践 自主探究 生活体验 发展能力

语文能力培养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是当前校本课程创编的发展必然。当下,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培养的是全新高素质人才,语文能力发展更是基础性建设,开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乃是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途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亟需校本实践,亟需广袤的资源开发。家庭、社区及大自然都是学生实践活动的空间,可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课程资源,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直接体验,亲历实践,从中启悟,感受快乐。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须注重学生亲历参与的实践过程。语文实践活动是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的校本实践过程,是让学生将语文生活体验的收获整理成章,形成多种多样的文本成果。如生活体会、生活小品文、生活见闻、生活展望以及生活日记等,并开展写作小组相互评价、交流、推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关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督导学生实践了没有、经历了没有,学生在课外语文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是如何解决的,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获得了什么体验。学生在语文校本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创造了语文个性化学习成果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亲历体验过程为宗旨的校本实践课程。当然,在语文实践体验过程中,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怎样解决,需要怎样的引导。针对这些语文实践反馈信息,来启迪学生的语文实践思路,补充语文应用能量,点拨语文实践方法,引导语文探索和创新,而不是与学生要结果作业,尤其很多老师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语文体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教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须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跨学科老师相互配合,并取得校外人才的共同协作,形成整体共同关注的校本管理格局,是十分必要的。在学生家长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每一位教师的社会实践创造性智慧,培养创新型语文教师群体。还要建立健全家长参与学校语文课程管理的校本机制,以获得更加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从而形成有自己校本特色的开放式语文综合实践课程管理模式,有助于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须坚持自主性开发原则。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给学生提供充分学习的自由空间和自主参与的学习条件,让学生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在语文课外活动方式上强调一切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探索欲望的活动形式,强调各种感官的积极参与,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并作出结论,在组织形式上更加灵活,既有个人活动,也有小组活动。在多层次、多渠道的活动方式活动中,把创新的机会留给学生。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须渗透社会美德教育。根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科学地计划自己的学习实践方案,并细心地完成客观评价所得到的学习成果。学生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体验人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物质财富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语文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的活动不重结果而重育人過程,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与学校的德育、美育结合起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育学生的生活体悟创新意识。通过语文课外的参观考察、调查实践、生活体验等综合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品质,增强学生不怕困苦,持之以恒的打拼精神和毅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与现实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的。语文课外校本活动是结合日常生活的社会实践,将所学语文知识加以实践应用,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广泛体验和探究,深刻体悟语文学习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在语文实际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综合能力,这对每个学生来说会终身受用。开放性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另一特点,在语文校本建设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社会实践资源的适时利用,使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社会、家庭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应聘请诸位有各方面特长的校外语文综合实践辅导员,建立校外语文阅读小组、校外语文写作小组及校外语文报道小组等自主活动基地。在语文实践活动辅导员的引领下,定期组织学习小组涉足社区、教育基地和大自然参观考察,亲历体验。通过这些活动的直接体验,不仅学到了许多环保知识和传统教育史实,同时也培养了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良好品德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学生的心目中总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即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样,在语文的丰富课程里,这种需求也显得特别强烈。所以在大力倡导新课程理念的当下,广大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自身的创造性教育价值,利用好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这块育人阵地,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深入生活,为学生语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天地。

作者:索元喜

语文实践活动管理论文 篇3:

小学高年级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模式探微

摘   要: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文章较为系统地从小学高年级语文实践活动的概念界定、研究原則、基本特征、教学模式以及对语文实践活动的思考和展望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概念界定;研究原则;基本特征;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洪波涛,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一小学教师。(湖北  黄冈  435500)

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不局限于文字、书本上的学习形式,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口头语言表达锻炼、开展动手操作、做一些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或直接走出校园,开展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进行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只要对学生有益的,就要创作条件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不仅仅局限于课文中的新生字词、段落大意、习题试卷等常规的知识性学习,语文教学环节还包括一些充满乐趣的活动,如成语接龙、演讲、讲故事等,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野炊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课,即课外(校内外)语文实践活动,根据教学环节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开展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研学旅行、课本剧演出、诗歌朗诵等。
二、研究原则

1. 实践性原则。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增加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不能单纯地进行书本知识性的学习,要遵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实践性原则,让学生真真切切地通过参与活动来获取感知和体验。

2. 知识性原则。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不能脱离知识性学习,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学生切身体验,并动笔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形成文字内容。

3. 趣味性原则。任何活动都是充满乐趣的,老师组织学生参与其中,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到身心愉悦。

4. 开放性原则。语文实践活动要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尤其是小学阶段,可以在大自然中开展户外活动激活学生。

5. 层次性原则。小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要经历一个从简单、易于接受的活动,逐步推进各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更多的内容。

6. 自主性原则。学生是认识、实践的主体,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学生的学习效益才会增加。
三、语文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

1. 活动内容——体现综合性。语文世界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中,老师不应局限于某一方面,而要克服一些知识性探索的局限,用精彩纷呈的活动引领学生。

例如,在“夸夸我的家乡美”的实践活动中,笔者组织开展了以“家乡美”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所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家乡一定有每个人最深刻最独特的“乡愁”。笔者的家乡黄梅,也有着其地域特色的风景魅力。如禅宗特色的五祖寺、四祖寺、庙乐寺、老祖寺等;风景特色如柳林玫瑰谷、濯港太白小镇、蔡山晋梅、大河袁夫稻田等。针对家乡的特色,笔者可以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写写推介黄梅旅游的理由;在父母带领下进行假期旅游,写游记;在班上开展先写后演讲的比赛活动。

2. 活动形式——体现主题性。老师作为活动的引领者,要围绕主题来组织语文实践活动,以鲜明的主题特色聚集学生参与其中。

例如,在开展“为妈妈洗一次脚”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农村情况的特殊性。很多农村小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挣钱,留在家里的只有爷爷奶奶。为妈妈洗脚的事,只能在奶奶身上进行,可一般奶奶不会让自己的孙子孙女做这样的事,他们疼爱孙辈。因此,为了促使“为妈妈洗一次脚”感恩教育活动顺利实施,教师可以通过家访来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让学生真正完成这一活动。

3. 活动方法——体现灵活性。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注重激发学生的热情,也要注意学生的资质特点,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

例如,在“说说我的梦想”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畅谈自己心中的愿望或对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做出思考。学生可以以写纸条或上台演讲的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先在小组里互讲,再推举代表在全班讲,最后进行评议,操作性强。
四、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

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点,活动方式多样,如研学旅行;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上网查阅资料;调查、实验等,笔者探究了以下几种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模式。

1. 探究性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模式:提供情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初次提到了探究性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语文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知识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反复观察、实践、讨论、搜集材料等,在探究中寻找答案,激活他们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土生土长的家乡印记可以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热爱家乡、树高千尺不忘根的情怀。你所在的地方有哪些风俗,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也可以让学生向家里长辈或周围熟悉的人问询,并记录下来,这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重要意义。

2. 体验型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创设情景、体验尝试、体验感受、体验品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意在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能力。研学旅行是体验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一般流程为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进入情景,进行体验尝试;深入实践,强化体验感受;师生反馈,品味体验成果。

例如,在“我们热爱大自然”实践活动中,讲述我与××(动、植物,山水,树林,公园等)的故事。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体验亲近自然、体会自然的情趣,认识自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的能力。整个活动流程包括活动准备(制作相册、状物、列好提纲、准备故事);分组活动(小组活动,组内互评,推荐典型);班集体活动(小组推荐代表评价,教师评价);成果展示(附记录页,让其他同学写出评价或建议)。

3. 创造型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策划活动主题、寻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计划、合作创造实践、迸发创造火花。

创造性语文实践活动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态度,形成创造性人格。学生间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的学习环境比个体间的相互竞争环境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处在合作状态下的学习者比处在单独状态下的学习者能更多地受到周围同伴的关注,这不仅可以增强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利于学生相互作用的发挥以及独特思维风格的形成。

例如,在“认识自我”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拟写提纲,推选最好的自我介绍和个人名片参加班级交流,最后让学生进行评价,并汇编个人名片。
五、展望和思考

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是新时达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艰巨任务。对笔者而言,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从“传授者”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与指导者”的角色转换,促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对学生而言,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充满乐趣的活动可以开阔学生视野,给予学生切身体验,使其受益匪浅。因此,语文实践活动必须采取“动态式管理”改革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责任编辑   於   青

作者:洪波涛

上一篇:会计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行政管理体制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