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的高职国际贸易论文

2022-04-28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各专业都在进行改革,国家也在提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工学结合呢?笔者在此给出了几点想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国际贸易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学结合的高职国际贸易论文 篇1:

从工学结合模式看我国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师的自主发展

摘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面对工学结合给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师带来的新挑战,教师们应该适时进行知识调整,积极学习,自主发展,以期自如应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师;自主发展

一、引言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因此,职业教育应具有开放的办学理念。主要包含了体系开放、机制开放和模式开放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真正面向全社会,要求高职教育体系的开放;二是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要求高职教育机制的开放;三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要求高职教育模式的开放。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国外较为广泛,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以美国(社区学院)、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是当今世界上较流行的工学结合模式。在我国,“工学结合”职业教育的模式可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半工半读,至今也形成了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工学结合”模式。

二、我国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的现状

1.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教师虽然有较好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功底,可一旦置身于工学结合的教育改革之中,与他们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便存在着很大的反差。首先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追求的是“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本”“以能力为本”。而传统“三中心”的教育观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两者在教育目标、理论基础、教育要求、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次传统教学倡导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工学结合倡导的是“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观。

2.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进一步探索这种实训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当前我国缺乏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制度环境,对企业吸引力不足,外贸工作又是政策性、操作性、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外贸岗位相对于生产企业岗位所需的工作人员较少,种种因素导致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校企合作多数是流于形式。

3.“双师型”教师和具有商务背景知识的教师不足。现有的师资教学任务繁重,几乎没有机会在企业进行较为长期的顶岗锻炼。教师实训技能指导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国外三种职教培养模式

1.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在这种制度保证下,企业不仅会制订完善的培训规划,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培养,而且能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使教学有足够的物质保证。这种模式对德国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产品的高质量以及保持其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以美国(社区学院)、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BE)”产生于二战后,现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职业教育中,也是当今一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是:首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此施教。其科学性体现在它打破了以传统的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3.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体系是完全建立在终身教育理论之上的教育和办学体系。其全称是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是澳大利亚一种独特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是澳义务教育后最大的教育与培训组织,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提供者。TAFE相当于中国的职业学校、技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综合体。TAFE学院前身是技术学院,澳大利亚最早的技术学院距今已有100年历史。至1973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了技术与继续教育委员会,明确提出将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把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联系起来,实行柔性的教育培训方式,专门从事技术人员的学历教育。经历30年的发展,澳大利亚的TAFE体系已成为全球成功的特色鲜明的教育体系之一,并且在澳大利亚国民经济发展中愈益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

四、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和借鉴

了解以上三种模式,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多样化。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模式基本上可分为三种:一是以企业为本,按岗位要求培训;二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教育主体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三是双轨制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合作进行各种培训。除这三类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外,还有多种新的培训方式与之并存,如产学合作培训、国际联合培训、驻外培训、岗位轮换培训、逐层选拔培训、互联网络培训等。

2.职业教育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国外职业教育和培训特别重视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的能力主要有:组织实施工作业务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运用学习和工作方法的能力;独立性与责任意识的能力;对外界压力的承受能力及创新能力等。

3.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市场的需求与变化。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需密切关注当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根据当地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状况来决定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

4.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各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这一领域的师资培训,为解决师资问题,各国在培养高质量的专职教师的同时,也形成了较高质量的兼职教师队伍。特别对于从企业聘请的专职教师,其职称、待遇应与其在企业所获职称无缝对接,无需从教师系列重新评审。

5.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指导。为解决职业教育和培训与就业的矛盾,各国均重视职业指导,设立职业指导标准,部分发达国家设立专业职业指导员考试,颁发职业指导专业证书。

6.普遍采用“模拟实验室”的教学方法。模拟公司或模拟工厂的理论基础是行为导向的教学理论,其目的是注重职业经验的直接获取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边学边用,十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职业教育需要政府的重视。一方面在宏观政策上要给予倾斜,另一方面在资金的投入上,如征地、基建、实训设备等主要硬件设施建设都应由政府提供专项经费支持。

五、工学结合模式下我国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师自主发展的途径

1.自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实现教师发展理念的创新。在新形势下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师本身应从个体完善、自身发展的角度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高职院校教师尽快从“要我学习”转变到“我要学习”的理念上来。

2.自主参与教学研究。实现教师发展、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研究是一个艰辛而又复杂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自觉的认识和自觉的实现。自觉的认识是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高度,去接触理论,理解理论,让其更好地为自己的研究作铺垫;自觉的实现是要教师积极地开展各种具有开放、动态、深厚和丰富意义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活动。

3.自主参与工学结合教学研究。使“研究”不再是纸上谈兵,使教师真正看清自己所经历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在研究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自己的发展主人。

4.自主反思教学。学会自我发展、反思教学是现代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的核心因素和动力之源。工学结合迫使老师们不得不重新有针对性地思考和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表现,积极主动、认真细致地进行教学反思,探索和尝试“教、学、做”三者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外一体化等教学模式。

5.自主培训。自主培训没有固定的形式,主要是高职国贸实务专业教师根据自身的情况阅读相关材料,请教他人或进修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或到企业和相关单位实践学习;记下学习所获或参加相关培训。每位高职国贸实务专业教师都应该边工作、边学习或工作一段、学习一段,使教育和工作相互交替地进行。

六、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培养能力,而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是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国贸专业的校企合作是多层面的,内容是丰富的。只有坚持教育创新,加强与外贸企业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校外丰富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展校企共同发展的空间,才能优化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使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取得长远发展,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要的兼具校内文化知识和企业岗位能力的外贸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燕: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校企合作的探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

[2]何文贤:国外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本土化探索[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

[3]崔蓉蓉: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5).

[4]梁熠葆,王晓江,罗怀晓,张普礼:基于“能力本位”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1).

[5]陈文宾,周洪英,马卫兴,刁莹:工学结合是完善高校办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J].甘肃科技,2010,26(8).

作者:喻馨锐

工学结合的高职国际贸易论文 篇2:

关于商务英语专业进行工学结合的几点思考

【摘要】 目前,高职院校各专业都在进行改革,国家也在提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工学结合呢?笔者在此给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词】 工学结合;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短期教育

1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周济部长在2005年8月19日召开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指出:“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职业教育战线要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路子上来,与产业部门和企业一道,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把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从以上谈话中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呢?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童学敏,2007)。具体地说就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

2 商务英语的特点分析

商务英语是商务与英语的紧密结合,它将国际贸易业务与英语的使用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建设该专业的时候,不仅要重视英语的教授,还要加强学生对于国际贸易业务的掌握。因此,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以英语为工具,胜任公司和企业在国际商务翻译和其它涉外经济活动方面的工作的大学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可以就业的岗位有:涉外企事业单位英文翻译、三资企业业务主管兼翻译、公司经理助理兼翻译、海关、商检部门业务员、中小企业外销员、报关员兼英语翻译、中小型企业网络员兼英文翻译,及其他岗位(可在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咨询等工作)。其中与商务英语专业最接近的并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中小企业外销员。

3 根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商务英语的特点所提出的几点意见

3.1 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校外,但也不能忽视校内的实训 从以上分析的商务英语的特点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专业不可能像工科的专业那样批量地让学生到工厂去实习,而只能将重点放在校内的模拟实训和校外的与专业相关联的工作的顶岗实习上。校内的模拟实训占本专业实训、实习的重要地位,校外的顶岗实习占主要地位。这是因为一家贸易公司不可能接受过多的学生到其公司去实习并学习整套业务流程,因此要想安排本专业的所有学生都到某一家或某几家贸易公司去实习是非常困难的。而且现实的情况是企业对于学生的实习并不热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学生掌握商务的整个流程,将企业作为实习的重点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容易推广的。因此只有依靠学校自己,让学生在校内掌握所有的业务,使他们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再安排学生到校外去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获得社会经验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样能够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3.1.1 校内的模拟实训 校内的模拟实训可以通过两方面来进行,一是仿真情境/岗位模拟,二是实地观摩。仿真情境/岗位模拟可以分成两种方式:第一是模拟实际的外贸业务,将其贯穿与本专业核心课程如外贸函电、商务谈判的讲授过程之中进行仿真情境下的实训。但是从学生将来的发展和岗位拓展的角度来说,并不能因此忽视一些相关课程的实习,如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等,同样可以模拟全套业务,对学生进行实训。第二是将职业岗位中牵涉到的职业技能进行分析,将职业技能中涉及的重点和难点项目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如发、还盘属于重点,单证不仅是重点还是难点,对于这些内容都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实地观摩主要是组织学生到外贸企业实地进行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商务知识在企业中的应用,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校内的模拟实训还可以进行模拟实习公司培训。模拟实习公司培训由学生自己组织与管理,由教师和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进行指导的模拟真实商业环境的公司,这种仿真公司可以开展校内的、区域性的乃至全国性的商业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利用模拟实习公司开展培训具有以下优势: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和工作、培训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培训学生的管理能力、训练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3.1.2 校外的顶岗实习 校外的顶岗实习在整个实习和实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一是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必须在实践中实现;二是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使他们在毕业时能够顺利地被用人单位录用;三是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快速的实现由学生向职员的角色转换;四是能够及时的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顶岗实习可以安排在寒暑假和第六学期进行,主要通过教师介绍和学生自主寻找工作相结合来实现。顶岗实习的时候,岗位的面可以宽一些,可以是与商务有关,也可以仅仅是与英语有关,这样可以降低教师与学生找工作进行顶岗实习的难度,但一定要与专业有一定的联系。这是因为要使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和自身的不足,当学生再次回到学校的时候,可以进行调整学习,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问卷来调查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来弥补学生的不足。这样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学生专业性知识和非专业性技能的共同提高。在顶岗实习期间,还要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诚实守信、勤奋、自立和遇到挫折不气馁的良好信念。引导学生从基层岗位做起,改变以往眼高手低,怕苦怕累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2 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做的改革不仅仅体现在教学阶段,还应彻底改革考核体系 因为如果还是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的话,就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误解而去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忽视实践环节,使整个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可以将整个的考核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即课堂考核和实践考核。课堂考核又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知识的考核,通过闭卷进行,主要由教师进行评定;二是对于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学习的主动性进行考核,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评定,在这里增加学生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主要是为了提高考核的公平性和学生对于考核的参与度,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实践考核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内实训时的模拟操作考核,由教师和外聘的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来共同评定;另一部分是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考核,顶岗实习阶段的考核可以先由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拟定评分标准,再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表现,由企业人员给出成绩进行评定。这种考核体系可以更加凸显工学结合的特色,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3.3 商务英语工学结合的特点还应体现在长期教育和短期教育相结合上 商务英语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都是随着行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它也是动态的和不断变化的。因此不仅是对在校生,对于已经进入职场的企业人员也要有长远的打算,要将整个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在终身教育的理念的基础之上。建立短期培训的机制和通道,办学重点在于补充实际工作中所需知识的不足,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形成学习——工作——再學习——再工作的良好机制。主要任务不是高等学历教育而是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教学完全按照行业规范来进行,贴近实际,并且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课程设置,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对于在校生也要引导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感到知识不够用时,马上回到学校接受短期培训以弥补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学校要做企业人员提高能力的坚强后盾。

以上是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出的几点体会,工学结合就是通过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办法,商务英语专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突出实践环节,改革考核体系,真正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突出的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刘 雯

工学结合的高职国际贸易论文 篇3:

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商务专业教学模式

摘 要: 本文阐述了进行工学结合的中职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探索的必要性,展示了进行工学结合的中职商务专业教学的实践与方法,主要包括开发符合中职商务专业的学习领域模块强化实训课程、举行符合外贸典型工作的商务实训活动、开展专业教师回到行业进行再培养活动和建立校内外商务实训基地等四个方面,并作了举例说明,最后扼要地介绍了实践后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工学结合 中职商务专业教学模式 必要性 实践与方法

一、进行工学结合的中职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1.社会对中职商务专业人才要求的需要

从目前中职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和实习生在单位的反馈情况看,很多平时考试成绩较好的学生,由于在校时只注重学习理论知识,只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没有很好地进行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训练,致使进入单位后对岗位操作过程和技能要求的认识不足,实践操作能力弱,跟不上岗位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因而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作为外贸人才培养基地的职业学校,我们的教育目标应符合社会需求,培养有适应能力、务实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对工作岗位有明确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进入单位后往往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此这类学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这就意味着在外贸专业科的教学中,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2.目前中职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随着我国外贸业的迅速发展,外贸形势的日新月异,外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必须具有前瞻性,能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而目前中职商务专业的教学仍然陷在“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模式中,陷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仍处于被动使用教材的地位,而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设置使不同学科之间常常出现理论重复、知识陈旧的现象。而且这样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职业生涯发展后劲有限,与企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岗位适应性不强。这对培养外贸人才的中职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直接和紧迫的要求。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能促使专业教师将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重组,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外贸实际工作需要的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二、进行工学结合的中职商务专业教学的实践与方法

1.开发符合中职商务专业的学习领域模块强化实训课程

在中职商务专业的教学中,专业老师应根据外贸业务的流程和外贸岗位,打破原先的学科体系,重组教学内容,开发符合学生实际需要和工作岗位需要的学习领域模块强化实训课程。为了使模块强化实训课程更符合中职商务专业的实际,我们通过对绍兴不同层次与规模的外贸企业进行调研,在了解外贸行业需求、职业需求、岗位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及外贸工作过程,与行业专家、岗位能手和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形成每一学期的模块强化课程,如下表1—4。

这种模块强化实训课程,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兼职教师为指导进行实训强化,内容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也符合行业的岗位要求。

2.举行符合外贸典型工作的商务实训活动

为了在教学中实施外贸真实工作任务,实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与外贸公司、外贸企业的专家共同讨论、分析典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以外贸行业一线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基础,根据学生在校四个学期的学习时间,按照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先后顺序,举行四次外贸典型工作的商务实训活动。第一学期为日常商务情景对话实训活动,这个活动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础的,主要是根据学生已学过的对话英语,结合商务专业知识,设置日常商务情景对话。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架起一座从学习基础英语转变为学习商务专业英语的桥梁,起一个过渡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个实训活动,置身于真实的外贸工作环境,感受外贸业务过程中的沟通与交流。第二学期为产品推销,要求学生结合已经学习或正在学习的《市场营销》、《网络营销》和《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等课程,模拟举办一场商品现场推销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用英语推销各自所选商品。演示内容包括产品特性、价格、优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三学期为商务模拟谈判,这一实训活动是在第二学期产品推销的基础上加入考验学生临场应变能力的活动环节。模拟设置中美两家贸易公司为谈判双方,在谈判过程中就商品的价格、数量、包装、运输等情况进行讨论、协商,最终签定协议。第四学期为模拟“广交会”,主要任务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以服装为载体向交易会客户报盘。要求学生结合绍兴纺织外贸特色,自行收集样品并进行分类后在学校体育馆自主进行交易会布展。根据交货时间的长短、订货数量的多少、付款方式的安全性进行服装报盘,并能考虑出口市场消费者的体型不同、耗料不同导致服装成本不同,也能考虑出口市场的经济发达程度适当地调整出口产品的利润率。学生可先制订活动方案,后分角色完成交易会过程。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可邀请外贸公司业务员、货代公司工作人员从旁指导。此活动虽然是模拟,但从体育馆挂满服装的铁架子,以及学生们认真核算、谈判、记录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广交会之中。

这种商务实训活动,有效地检验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外贸专业技能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3.开展专业教师回到行业进行再培养活动

中职商务专业的专业教师只有掌握外贸行业的最新动态、最需要的人才类型及能力要求,才能让专业教学真正与行业接轨,满足行业的需求。而这种行业信息的获得与教师的行业工作经验是直接相关的。一个商务专业教师,如果没有在外贸公司或外贸企业的工作经验,那么无论他专业知识多么丰富,也是培养不出优秀的外贸工作者的。因为这位老师的知识全部来自书本,来自理论,而很多外贸实际工作是无法从书本上获得的,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去摸索、去学习。另外,行业的经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开展专业教师回行业再培训活动有利于让专业教师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根据最新的外贸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外贸业发展的需要。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外贸操作技术及相关的知识更新很快,必须不断给专业教师提供再培训的机会,让他们了解行业变化、收集信息,才能改变观念、更新知识并用于教学,才能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4.建立校内外商务实训基地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我们主要是与绍兴市明亮贸易公司、绍兴市海昊货运代理公司、绍兴市怡美服饰有限公司、绍兴市商检局等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在这些公司进行实习或见习,同时这些企业也不断录用顶岗实习的优秀学生作为企业的员工。这些学校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在单位经过几年的锻炼后,很快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他们又经常回到学校对在校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使学校的专业技能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完全一致,提高了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我们主要是根据行业要求建立商务实训室,让学生们在实训室进行商务仿真模拟训练。同时学校还开设各种社团让学生锻炼,如学校开设了学生创业园,由学生自己担任创业园工作人员,每周在校内开展各种交易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通过工学结合的中职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毕业生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明显加强,我校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为绍兴中小型外贸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服务了地方经济。同时良好的就业反过来又促进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余雪锋,马仁秒.工学结合下高职外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教论坛,2010,(29).

[2]张会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人才,2010,(11).

[3]苏文秀.如何构建式学结合的新型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中国人才,2010(11).

[4]陈晓冬.职教师资必须回到行业进行再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0(11).

作者:宋秋红

上一篇:药品使用不合理基础医学论文下一篇:西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论文